Ⅰ 如何購買ETF
ETF,全稱為交易所交易基金,是一種追蹤特定指數的指數基金,主要購買在國內A股上市的股票。在A股市場中,ETF的數量較多,市場容量足夠大。由於門檻低,可以使用一般的股票賬戶進行購買,因此,ETF成為人人可參與的投資品種。
在購買ETF之前,首先需要開通一個賬戶,如果能正常買賣股票,表明賬戶已具備基本許可權。購買ETF可以通過兩種方式查找:一種是在行情軟體中搜索「ETF」,這種方式較為繁瑣,只能逐一翻看搜索結果;另一種是直接在品種分類中找到「ETF」板塊,即可查看一長串的ETF基金列表,列表中包含基金的漲跌幅、凈值等信息。
查看ETF成分股可以通過以下步驟:在買入ETF後,發現其波動規律似乎不明顯,深入分析後發現ETF的成分股權重分布不均勻,主要集中在少數幾只成分股上。這意味著,跟蹤少量幾只股票即可大致判斷ETF的後期走勢。使用行情軟體的「按凈值排序」功能,可按照成分股的佔比從大到小排列,便於觀察權重較高的股票。
關於ETF是否支持T+0交易,主要分為以下幾類:跨境ETF、債券ETF、商品ETF和貨幣ETF。跨境ETF和股票一樣支持T+1交易,而債券ETF、商品ETF和貨幣ETF則支持T+0交易。貨幣ETF與外界的貨幣基金類似,每日凈值上漲幅度與市場隔夜利率水平相關。
ETF的漲跌與所追蹤的指數緊密相關。例如,醫葯ETF跟蹤醫葯指數,指數的波動主要由其下的成分股決定。因此,在分析ETF走勢時,需要同時關注指數和關鍵成分股的走勢,因為真正的影響因素在於這些重要的股票。
購買ETF對相關股票價格沒有直接影響,但市場上存在套利黨群體。他們通過參與期現套利、轉股套利等確定性套利行情,從ETF與對應股票之間的價差中獲取利潤。ETF與一攬子股票息息相關,價格被爆炒時,ETF相對於指數存在可觀的溢價,為套利黨提供了鎖定利潤的機會。
相比於直接購買股票,投資ETF具有以下區別:ETF可以投資於特定的大盤指數或行業,一次性購買多隻股票而無需支付過高成本,基金管理人將每份份額分割得足夠小,使得普通投資者也能參與。股票的阿爾法敞口較大,面臨的不確定性風險更高,而ETF則通過分散投資降低風險,投資者只需關注大方向判斷即可。
關於ETF的退市問題,制度設計時已考慮了這一情況。當基金凈值達到清盤線(通常為0.3,具體值根據基金發行時設定)、連續20個交易日凈值低於5000萬元或持有人數低於200人時,ETF將進入退市程序。股票投資風險同樣適用於ETF交易,因此,在進行ETF投資時,關注風險始終是首要任務。
Ⅱ 股票的 阿爾法 貝塔 ,指的是什麼
阿爾法(α)和貝塔(β)是希臘字母中的首兩個字母。在股票投資的行話里阿爾法就是超額回報的意思。 貝塔的意思是解釋某個證券和市場相比較而言的風險程度。
在買股票的時候,估計很多朋友很少考慮買指數基金,因為ETF就是涵蓋了市場上某些領域所有的股票,比如滬深300指數反映的是流動性強和規模大的代表性股票的股價的綜合變動。 除了買ETF不能打新股外,大家還有一方面考慮就是想獲取更多的收益率,也就是超額回報。 假設你買了滬深300ETF , 這幾年收益率也翻倍了,看上去市場給你的回報率也不錯。 但是散戶想的是什麼,最好每年翻倍,甚至買進去1個月就翻倍,大家都是想來賺快錢的嘛, 所以對於阿爾法(α)要求值非常高 。
貝塔值的大小,取決於該證券和市場價格走勢的相關程度。
這個有什麼意義呢?
想想你買股票的時候,如果遇到行情不好,大盤大跌,你是不是會期望自己手裡的股票能夠少跌一點?
如果大盤漲,最好手裡的股票能多漲一點。
一句話概括就是手上的股票最好能特立獨行 而用金融專業的話語就是 如果其貝塔值高於1,其金融風險高於市場; 而如果貝塔值小於1的話,其金融風險小於市場。
大家期望的股票最好是這樣
有正的阿爾法,越高越好,說明投資回報率高
有低的貝塔,即該投資標的回報的波動性和市場幾乎不相關,大盤跌,手裡的股票最好跌的少,不跌,甚至小漲。
拓展資料
1、在A股市場中,股票顯示臨停就表示股票在盤中處於臨時停盤階段,也稱股票臨牌。這是為了遏制股票上市新股短線炒作、內幕交易、ST股炒作等現象的發生。如果股票價格出現異常情況證券交易所可以對股票實施盤中臨時停牌。
2、當股票在集中競價階段股票出現以下情況,交易所會根據市場需要會對股票實施盤中臨時停牌。
3、無價格漲跌幅限制的股票盤中交易價格較當日開盤價首次上漲或下跌超過30%、累計上漲超過100%或累計下跌超過50%的;
4、到期日前兩個月內,市場價格明顯高於理論價格且前收盤價格在0.100元以上(含0.100元)的價外權證,盤中交易價格較當日開盤價首次上漲超過20%、累計上漲超過50%的;
5、到期日前兩個月內,市場價格明顯高於理論價格且前收盤價格在0.100元以下(不含0.100元)的價外權證,盤中交易價格較當日開盤價首次上漲超過50%、累計上漲超過80%的;
6、在競價交易中涉嫌存在違法違規行為,且可能對交易價格產生嚴重影響或者嚴重誤導其他投資者的。
Ⅲ 阿爾法套利常用策略
阿爾法收益主要來源於固定收益產品和產品組合策略。固定收益產品如債券,通過設計獲得阿爾法。產品組合策略則需較高研究分析能力,廣泛應用於對沖基金。
20世紀80年代,國際金融市場風險急劇增加。金融創新,如期貨期權、衍生金融工具的廣泛應用,使對沖基金在信用保證金制度下實現多樣化和超額收益。
獲取阿爾法收益的策略包括多/空策略、套利策略、事件驅動型策略和趨勢策略。多/空策略調整基金的市場風險。套利策略通過反向交易獲取價差,風險因素被對沖。事件驅動型策略投資於發生特殊情形的公司,如重組、並購等。趨勢策略通過判斷證券走勢獲利。
阿爾法套利是利用股指期貨特有的套利機制,將資產收益分為貝塔收益和阿爾法收益兩部分。通過尋求具有超額收益的證券,利用股指期貨抵消貝塔風險,獲得超額阿爾法收益。
在ETF市場上,利用指數擬合性進行期現套利,尋找具有超額收益的板塊產品成為可能。隨著資本市場發展,板塊ETF將增加,不同板塊在不同時間可能有不同阿爾法收益。
阿爾法套利中的α是指股票相對於指數的超額收益。當α為正時,股票走勢強於指數。通過構建α組合,買入股票同時賣空股指期貨合約,股票組合強於指數時,期貨空頭收益超過組合損失,套利獲得收益。
在實際操作中,關鍵在於選取能夠獲得階段性超額收益的股票,判斷價差點位,在組合與指數價差較窄時建立套利頭寸,以及根據市場狀況平掉套利頭寸。
在期指市場上做空,在股票市場上構建擬合300指數的成份股,賺取其中的價差,這種被動型的套利就是貝塔套利。那麼在如今貝塔套利空間越來越小的狀況下,我們還有什麼好方法嗎?這就是更主動的、也更考驗操作者判斷能力的阿爾法套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