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上投阿爾法投基金好不好
上投阿爾法( 377010)在07年的業績算是非常不錯的。。但是從08年以來出現 了大幅度下滑,09年來,大盤一路上揚,但是上投阿爾法的增長還是令人失望的。。比其他同類型基金差很多。。
所以建議你再三考慮哦~~如果你已經買的話,我個人的建議如果虧損有15以上,那就繼續持有吧
㈡ 做基金定投買上投中國優勢、上投阿爾法怎麼樣還有什麼好的
1. 這兩個還不錯。
2. 定投要選凈值波動幅度大的基金。這是因為我們之所以選擇定期定投就是因為在價格波動的過程中,定投幫我們規避了風險,當價格升高的時候,風險相應升高,我們投入同樣多的錢,買到的份額相對減少;當價格降低的時候,風險相應降低,同樣多的錢買到的份額相應增加,簡單的說就是便宜的時候我們多買,貴的時候我們少買,風險自然降低了。作為散戶投資者,我們總是妄想在最低價買入,在最高價賣出,可是這種波段操作成功的機率卻和拋硬幣差不多,但是定期定投卻可以幫助我們找到買入價格的平均成本,我們定投時間越長,我們的買入價格就會越接近市場的平均價格。所以如果我們是長期看好市場的走勢,但卻難以把握入場的時機的時候,定期定投應該就是最佳選擇了。目前基金產品中波動幅度大的肯定是股票基金了,而在股票基金當中,又以指數基金的波動為最,這也是為什麼流行這樣一句話了:選一隻指數基金,讓它陪你一起慢慢變老:)什麼原因呢?因為從全球范圍看,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市場的總體走勢總是向上的,即使在美國股市過去的80多年裡,經歷過數次大規模的股災,可目前依舊在不斷創造新的高度。另外,國內基金經理更換頻繁。WIND資訊統計顯示,截至今年5月,股票型開放式基金歷任基金經理平均任期只有14.59個月,這也就意味著,如果你做一份15年的基金定投,你得做好它換10個基金經理的思想准備。而指數基金由於是跟蹤指數被動投資,基金經理的個人影響可以忽略不計,其風格執著如一,忠貞不渝,投資者可以安心持有。此外,指數基金由於是跟蹤指數,被動投資,不存在規模控制問題,因此也不會像一些主動型股票基金那樣因為暫停申購把投資者的定投也給停了的情況。還有一點要說明的是,目前的中國市場並不像美國的市場是基本有效的,所以有很多股票基金(主動型)可以取得超越指數基金的成績,所以您如果做定期定投並不一定非要選擇指數基金,完全可以選一個優秀的股票基金進行定期定投。
最後需要提醒您的幾點就是:定期定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貴在堅持,如果在以後的日子中,遇到股市大跌更應該堅持定期定投,從而獲得更多的基金份額,在股市上漲以後獲得最大的回報。此外,最好把分紅方式改成紅利再投資,從而再這個長期的投資過程中獲得復利的收益。其實在國外,很多家庭都進行基金定投,不僅是一種很好的儲蓄習慣,而且通過長達20~30年的定期定投,可以為子女的教育或者自己養老攢下一筆甚至您意想不到的可觀財富。
㈢ 股票的 阿爾法 貝塔 指的是什麼
現代金融理論認為,證券投資的額外收益率可以看做兩部分之和。第一部分是和整個市場無關的,叫阿爾法;第二部分是整個市場的平均收益率乘以一個貝塔系數。貝塔可以稱為這個投資組合的系統風險。
拓展資料
股票收益是股票股息和因擁有股票所有權而獲得的超出股票實際購買價格的收益。投資者購買股票最關心的是能獲得多少收益。具體來說,就是紅利和股票市價的升值部分。公司發放紅利,大致有三種形式,現金紅利,股份紅利、財產紅利。
一般大多數公司都是發放現金股利的,不發放現金紅利的主要是那些正在迅速成長的公司,它們為了公司的擴展。需要暫存更多的資金以適應進一步的需要,這種做法常常為投資者所接受。由於股息是股票的名義收益,而股票價格則是經常變化的,因此比較起來,股票持有者對股票價格變動帶來的預期收益比對股息更為關心。
衡量股票投資收益水平的指標主要有股利收益率、持有期收益率和拆股後持有期收益率等。
1.股利收益率
股利收益率,又稱獲利率,是指股份公司以現金形式派發的股息或紅利與股票市場價格的比率其計算公式為:該收益率可用於計算已得的股利收益率,也可用於預測未來可能的股利收益率。
2.持有期收益率
持有期收益率指投資者持有股票期間的股息收入與買賣差價之和與股票買入價的比率。其計算公式為:
股票沒有到期日,投資者持有股票的時間短則幾天,長則數年,持有期收益率就是反映投資者在一定的持有期內的全部股利收入和資本利得占投資本金的比重。持有期收益率是投資者最關心的指標,但如果要將它與債券收益率、銀行利率等其他金融資產的收益率作比較,須注意時間的可比性,即要將持有期收益率轉化為年率。
3.持有期回收率
持有期回收率是指投資者持有股票期間的現金股利收入與股票賣出價之和與股票買入價的比率。該指標主要反映投資回收情況,如果投資者買入股票後股價下跌或是操作不當,均有可能出現股票賣出價低於買入價,甚至出現持有期收益率為負值的情況,此時,持有期回收率可作為持有期收益率的補充指標,計算投資本金的回收比率。其計算公式為:
4.拆股後的持有期收益率
投資者在買入股票後,在該股份公司發放股票股利或進行股票分割(即拆股)的情況下,股票的市場的市場價格和投資者持股數量都會發生變化。因此,有必要在拆股後對股票價格和股票數量作相應調整,以計算拆股後的持有期收益率。其計算公式為:(收盤價格-開盤價格)/開盤價格股票收益率的計算公式 股票收益率= 收益額 /原始投資額 其中:收益額=收回投資額+全部股利-(原始投資額+全部傭金+稅款)
㈣ ALPHA策略中需要對沖beta風險,如何度量組合的beta風險進而進行對沖
某機構投資者准備用1000萬元的資金投資股票,若未來股票市場下跌15%,那麼投資者所持有組合市值會縮水150萬元。假設同期無風險收益率為5%,預計ETF套利的年化收益率為20%,如果利用Alpha策略對沖系統性風險,選擇持有500萬元的股票組合,另外對500萬元股票組合進行套期保值,保證金和准備保證金預設為30%,那麼對500萬元股票組合進行完全套保只需要150萬元,剩餘350萬元用來進行股指期貨的ETF套利。在忽略投資組合與市場指數Beta值的前提下,該機構投資者一年的收益為(50%×70%×20%)=7%。可見,在熊市不增加資金投入的情況下仍可獲得高出無風險收益率的市場回報
㈤ ETP與ETF的區別詳細介紹一下什麼是ETP
ETF 和 ETP 為機構投資者和合格投資者進軍加密貨幣領域提供了便利,降低了風險。只不過,ETF 是基金,而 ETP 是債券,ETF 因此要接受更為嚴格的監管。
1.比特幣ETF
ETF的全文是 Exchange Traded Funds,即交易平台交易基金。按字面理解,就是可以在交易平台交易的基金,簡單說就是追蹤大盤走勢的一籃子標的。 你可以把 ETF 當作是一籃子股票,它們是根據一些指示股票走勢的指數選的,比如標普 500,它記錄了 500 家公司股票的整體走勢。那麼,ETF 里的一籃子股票就是這 500 家公司的股票。 需要提出的一點是,你實際上並不直接擁有那 500 只股票, 你擁有的是一個憑證,來證明你擁有這個 ETF。最著名的 ETF 是 SPY ETF,它是全球最大的交易平台交易基金,跟蹤的就是標准普爾 500 股市指數的總體水平。
比特幣 ETF 就是基於比特幣的 ETF。如果你購買了比特幣 ETF,你就相當於間接投資了比特幣,擁有的是可以交易的比特幣基金,而並非直接擁有比特幣。但是,你買比特幣 ETF 和直接買比特幣,在收益上沒有任何區別,因為比特幣 ETF 追蹤的就是比特幣的價格,比特幣漲了,這個 ETF 也就漲了,反之亦然。 ETF 不過就是換了一種投資比特幣的方式而已。唯一的區別是我們不用再去擔心比特幣會不會被盜了,不再擔心把比特幣存放在哪裡了,也無需走繁瑣的程序。
2. ETP
ETP 的全文是 Exchange Traded Procts,即交易平台交易產品。 ETP 是交易平台上市的開放式投資產品,衍生定價,並像股票一樣在全國性交易平台進行日間交易和結算。它被歸類為優先結構債務證券。基本上說,它們在價值上與其它證券、大宗商品或者指數掛鉤。 ETP 是被動投資,旨在通過跟蹤基礎基準指數來復制特定市場的表現,它的收益在大部分時間會優於主動投資產品。 瑞士證券交易平台 SIX 對 ETP 如此定義:ETP 是有抵押物的,不賺取利息的不記名債務證券,可以以基本或通過杠桿方式復制基礎資產(通常來自大宗商品)。與 ETF 一樣,它們在多個做市商領域進行日內交易,但從法律上來講,它們不是基金。 以瑞士證券交易平台在 2018 年 11 月推出的第一個全球多加密貨幣 ETP 為例,Amun ETP 基於 Amun Crypto Basket Index,該指數跟蹤市場資本化和流動性方面五種最佳加密貨幣的表現。上市之初,該指數的構成如下:BTC(49.7%),XRP(25.4%),ETH(16.7%),LTC(3%)和 BCH(5.2%)。
瑞士金融監管機構 Finma 的發言人稱:「區分 ETP 與 ETF 是很重要的,因為 ETP 不受《集體投資計劃法案(Cisa)》的約束。」 從概念上講,Amun ETP 在某種程度上類似於 ETF,它們都允許機構投資者和經認可的散戶投資者投資數字資產,而無需保管方,也無需面對其他監管障礙。 但是,為了增加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批准 ETF 的機會,提出 ETF 產品申請的公司必須證明,加密貨幣期貨市場足夠穩定,這也是 SEC 多次拒絕批准比特幣 ETF 的理由。對於 ETP,則沒有這樣的要求,因為美國已有 ETP 產品,諸如 Grayscale Investment 推出的 Bitcoin Investment Trust。
㈥ 《對沖基金到底是什麼》:阿爾法和貝塔
阿爾法和貝塔 這個世界上有一種東西叫做錢。我們把一些錢放在一起管理和運作,基金(fund)一般就是指這筆用於特定目的的錢,有時候也可以指管理和運作這筆錢的組織。 如果這筆錢的目的是為了錢生錢,可以稱為投資基金(Investment Fund)。 錢怎麼生錢呢?如果錢用來購買實物商品,然後再賣了變成錢,這是貿易,不是我們說的錢生錢。當然錢也不能直接就變成更多的錢。在錢生錢的過程中,錢要先變成一些虛擬的但是又值錢的東西。這些虛擬的東西是各類財產所有權或債權的憑證,也就是證券(securities)。 在投資完成以後,錢的變化就是回報,或者叫收益率(return)。我們希望收益率是正的,但有時候它也可能是負的。在投資之前,我們無法知道會賺錢還是會賠錢。這種不確定的損失叫做風險(risk)。 最安全的投資是購買國債(或者存銀行)。我們基本把它們視為無風險投資,它們的回報率也就是無風險收益率(Risk Free Return)。投資就是為了獲得比無風險收益率更高的回報。接下來我們考慮的收益率都是超出無風險回報率之上的那一部分,可以稱為額外收益(Excess Return)。 風險和回報一般成正比,風險越高,回報越大。 我們通常同時投資多個證券產品,這些產品的集合就叫做投資組合(portfolio)。 到這里需要暫停一下,我們要引入兩個希臘字母,阿爾法(α,alpha)和貝塔(β,beta)。這兩個拗口的名字是希臘語的前兩個字母,相當於英語的A和B或者中文的甲和乙。 現代金融理論認為,證券投資的額外收益率可以看做兩部分之和。第一部分是和整個市場無關的,叫阿爾法;第二部分是整個市場的平均收益率乘以一個貝塔系數。貝塔可以稱為這個投資組合的系統風險。 初中物理告訴我們,當一個人在行駛中的火車上走的時候,他的速度等於他對於火車的相對速度加上火車的速度。證券投資組合的額外收益率等於它的相對收益率加上整個市場的漲跌所提供的那一部分。但區別在於,火車速度對於在同一輛火車上的每個人而言都是一樣的,而整個市場的漲跌對各個投資組合提供的收益率卻可能不同。這就是貝塔系數,它取決於這個投資組合和市場的相關性以及投資組合相比市場的風險大小。 一般的投資組合的貝塔系數通常是正的。這樣,如果整個市場漲了,整個市場的平均收益率乘以貝塔系數就是正的,對投資組合的貢獻也是正的。但如果整個市場跌了,這一部分對投資組合的貢獻也就是負的了。股票指數基金的貝塔系數一般在1左右。 在把收益率分解成阿爾法和貝塔兩部分以後,一個最重要的事實是,這兩部分的價值是不一樣的。 簡單地說,阿爾法很難得,貝塔很容易。只要通過調節投資組合中的現金和股票指數基金(或者股指期貨)的比率,就可以很容易地改變貝塔系數,即投資組合中來自整個市場部分的收益。而阿爾法是如此難得,以致許多金融教授們根本不相信它的存在。 因此阿爾法會很貴,而貝塔很便宜。 指數基金(Index Fund)和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Exchange Traded Fund)是購買純貝塔的工具。因為只有貝塔,所以它們一般只收取很低的基於資本總量的管理費(Management Fee)。沒有阿爾法,所以它們一定不會收取基於利潤的分成費(Incentive Fee)。 我們常見的公募基金,即共同基金(Mutual Fund),除了指數基金以外有許多是主動型的,基金經理試圖獲得更好的績效,也就是除貝塔以外還想得到些阿爾法。但美國的學術研究發現,一般來說共同基金其實是沒有阿爾法的,所以共同基金一般都只收取比較低的管理費。 想獲得阿爾法靠的是真本領。貝塔只是隨大勢,但「水可載舟,亦可覆舟」。國內的許多基金都只有貝塔,當然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缺乏金融工具的選擇,比如在融資融券出台之前不可以沽空。當大盤開始暴跌的時候,也就是「股神」神話破滅的時候。 業內的朋友劉震有個比喻:阿爾法是肉,貝塔是面。指數基金全是貝塔,賣的是饅頭;主動型公募基金賣的有肉有面,是包子;而對沖基金賣的就是純肉。肉比包子貴,包子比饅頭貴。 多年以前學術界不相信阿爾法的存在。沒有肉,只吃饅頭。業界因此催生了指數基金等產品,目的就是為了給公眾提供便宜的貝塔。近年來,許多人漸漸相信阿爾法是存在的。專攻阿爾法的投資開始興起,它們被稱為另類投資(Alternative Investment),或者替代投資、非主流投資。主流投資是購買貝塔,非主流投資是購買阿爾法。 另類投資有許多種。如果投資於非上市股權,或者上市公司非公開交易股權,就叫做私募股權投資(Private Equity,簡稱PE)。廣義的私募股權投資涵蓋了企業首次公開發行前各階段的權益投資,包括大家可能熟悉的創業投資(Venture Capital,簡稱VC、創投)等。 那我們最關心的對沖基金(Hedge Fund)投資什麼呢?現在的對沖基金基本上投資所有的有價證券。只要證券有價格,有可能在買進賣出的過程中賺錢,就可能有對沖基金去做。為了跟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區別開來,如果基金主要做的是上述的私募股權投資,它就算是私募股權投資基金,不然就可以算做對沖基金。現在對沖基金也可能做私募股權投資,而私募股權投資基金也可能做對沖基金做的事情,界限越來越模糊。 現在我們漸漸清楚了,試圖獲得純阿爾法的,又不像私募股權投資基金那樣投資於非公開上市交易股權的基金,就是對沖基金。 因為對沖基金獲得的是純阿爾法,阿爾法又很難得,所以它們才有資格收取很高的管理費(一般是每年收取資產的2%左右)和分成費(一般是利潤的20%左右)。因為它們一般沒有什麼貝塔,所以它們的收益率基本不受整個市場走向的影響。不論市場大盤漲了或者跌了,成功的對沖基金都應該賺錢,基本沒有市場系統風險,這也就是「對沖」這兩個字的意義。 正因為阿爾法難得,對沖基金行業中濫竽充數者也比比皆是。有些號稱對沖基金,其實提供的都是貝塔。說賣的是肉,其實只是饅頭,或者是包子里搭了那麼一絲肉。要甄別阿爾法和貝塔,有時候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為了最大限度獲取難得的阿爾法,對沖基金往往運用最新的投資理論和極其復雜的金融市場操作技巧,充分利用各種金融產品,承擔風險,追求高收益。因為它們需要操作靈活,所以政府對它們的監管很少,也正因此往往限制它們允許接納的投資者的類型。現在一般局限於機構投資者和被認為可以承擔高風險的富有人群,不可以對普通公眾開放。 豬就是肉吃起來味道不錯的動物。
㈦ 阿爾法套利的常用策略
能夠產生阿爾法收益大致有兩種產品:一種是諸如債券等固定收益產品,依靠自身產品設計就能夠獲得阿爾法,另一種是通過產品組合獲取阿爾法,各類機構往往通過股票、基金、商品期貨、金融衍生品等不同的資產類別構成的組合。第一種方法較為簡單,一般投資者都可以實現;第二種方法則要求投資者具有較高的研究分析能力,在國外市場普遍應用於對沖基金之中。
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瓦解、金融自由化的擴展、石油危機和債務危機的爆發以及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國際金融市場上的風險急劇增加。為了規避、轉移和分散風險,金融創新層出不窮,期貨期權被市場廣泛認可,各類衍生金融工具應運而生,場外交易蓬勃發展。對沖基金在信用保證金制度提供的杠桿下,遊走於場內和場外市場,藉助於商品和金融市場提供的豐富產品和交易手段,實現了傳統的股票和債券所不具有的多樣化和超額收益。
就獲取第二種阿爾法收益的具體策略而言,主要涵蓋:
1、多/空策略,就是將基金部分資產買入股票,部分資產賣空股票或者股指期貨。對沖基金經理可以通過調整多空資產比例,自由地調整基金面臨的市場風險,往往是規避其不能把握的市場風險,盡可能降低風險,獲取較穩定的收益。
2、套利策略,就是對兩類相關資產同時進行買入、賣出的反向交易以獲取價差,在交易中一些風險因素被對沖掉,留下的風險因素則是基金超額收益的來源。由於採用產品不一,因此套利策略又可以分為:股指套利、封閉式基金套利、統計套利等。
3、事件驅動型策略,就是投資於發生特殊情形或是重大重組的公司,例如發生分拆、收購、合並、破產重組、財務重組、資產重組或是股票回購等行為的公司。事件驅動策略主要有不良證券投資和並購套利,其他策略常與這兩種策略一並使用。
4、趨勢策略,通過判斷證券或市場的走勢來獲利而不再是將市場風險對沖掉後依靠選擇證券的能力來獲利,而且有時還大量採用杠桿交易以增加盈利。類型上可以分為:全球宏觀基金、新興市場對沖基金、純粹賣空基金、交易基金及衍生品基金。 阿爾法套利是股指期貨所特有的套利機制,其原理是將資產收益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因承受系統性風險所享有的貝塔收益,另一部分是因承受非系統性風險所享有的阿爾法收益。阿爾法套利就是尋求具有超額收益阿爾法的證券,並利用股指期貨將這些證券的貝塔即系統性風險抵消掉,從而獲得超額的阿爾法收益。
目前市場上只有關注於找尋具有超額收益的單個股票或幾個股票,缺乏可交易的板塊產品,而在ETF市場上,一般都是單純的跟蹤指數,利用其和指數之間良好的擬合性,進行股指的期現套利。隨著資本市場的發展完善,將會形成越來越多的人為市場板塊,這些板塊之間具有較低的關聯性,交易這些板塊而不僅僅是其中的某一品種,就成為投資者的自然選擇。未來會出現更多的板塊ETF,而不同的板塊在不同的時期會有不同的阿爾法收益,因此,未來尋找具有超額收益的板塊ETF,為股指的阿爾法套利又提供了一種可能。 阿爾法套利中的阿爾法а是指股票相對指數的超額收益,當а為正時,表明股票走勢能夠強於指數。而所謂а套利,是指尋找到獲得較高а正值的股票構建一個組合,買入該組合的股票,同時賣出等值的股指期貨合約,在建立套利頭寸後,股票組合如果表現強於指數,若價格是下跌,則指數下跌幅度高於а股票組合,指數期貨空頭收益高於а股票組合損失,套利組合獲得收益;若價格上漲,則а股票組合上漲收益多於期貨空頭損失,套利亦獲得收益。
比如在股指期貨上市時,因市場不確定因素較多,而且地產調控政策出台,可預計一些防禦性板塊會獲得相對指數的強勢表現,因此可以買入如下三隻股票構建一個а組合:雲南白葯,伊利股份和北大荒。股指期貨上市以來,該組合價值出現下跌,但下跌幅度遠小於指數,取得正向а值。
阿爾法套利
在股指期貨剛上市時,可以買入該組合,同時賣空等值的股指期貨合約,經過一輪暴跌以後,期貨空頭取得收益,並且該收益超過а組合價值的縮水,套利頭寸取得正向收益,如下圖所示。
а套利在實際操作中主要面臨的難點包括:選取能夠獲得階段性超額收益的股票;其次判斷價差點位,選擇在組合與指數價差較窄時建立套利頭寸;當價差擴大獲得套利收益後,根據市場狀況擇機平掉套利頭寸獲取收益。
㈧ 什麼是ETF基金
ETF是Exchange Traded Fund的英文簡寫,中譯為「買賣型敞開式指數型基金」,別稱交易中心買賣股票基金。ETF在實質上是開放式基金,與目前開放式基金沒有什麼實質的差別。只不過是它也是有自身三個層面的鮮明個性:一、它能夠在交易中心掛牌上市交易,投資人能夠像買賣單獨個股、封閉式基金那般在證交所立即交易ETF市場份額;二、ETF基礎是指數型的開放式基金,但與目前的指數型開放式基金對比,其較大 優點取決於,它是在交易中心掛牌上市的,買賣十分便捷;三、其認購贖出也是有自身的特點,投資人只有用與指數值相匹配的一竹籃股票申購或是贖出ETF,而不是目前開放式基金的以現錢認購贖出。
ETF的資產配置一般徹底拷貝標底指數值,其基金凈值主要表現與盯緊的特殊指數值高度一致。例如上證指數50ETF的基金凈值主要表現就與上證50指數值的跌漲高度一致。
ETF管理方法的財產是一攬子個股組成,這一組成中的股票種類與某一特殊指數值,如上證50指數值,包含的成分個股同樣,每隻個股的總數與該指數值的成分股組成佔比一致,ETF成交價在於它有著的一攬子個股的使用價值,即「企業股票基金資產凈值」。 ETF是一種復合型的獨特股票基金,它擺脫了封閉式基金和開放式基金的缺陷,另外集二者的優勢於一身。研究表明,ETF在中國具備寬闊的行業前景,不但有利於吸引住車險公司、QFII等組織和本人存款進到股票市場,提升股權融資佔比,並且可以活躍性二級市場買賣,提升銷售市場的深層和深度廣度。
㈨ 股票的 阿爾法 貝塔 ,指的是什麼
阿爾法(α)和貝塔(β)是希臘字母中的首兩個字母。在股票投資的行話里阿爾法就是超額回報的意思。 貝塔的意思是解釋某個證券和市場相比較而言的風險程度。
在買股票的時候,估計很多朋友很少考慮買指數基金,因為ETF就是涵蓋了市場上某些領域所有的股票,比如滬深300指數反映的是流動性強和規模大的代表性股票的股價的綜合變動。 除了買ETF不能打新股外,大家還有一方面考慮就是想獲取更多的收益率,也就是超額回報。 假設你買了滬深300ETF , 這幾年收益率也翻倍了,看上去市場給你的回報率也不錯。 但是散戶想的是什麼,最好每年翻倍,甚至買進去1個月就翻倍,大家都是想來賺快錢的嘛, 所以對於阿爾法(α)要求值非常高 。
貝塔值的大小,取決於該證券和市場價格走勢的相關程度。
這個有什麼意義呢?
想想你買股票的時候,如果遇到行情不好,大盤大跌,你是不是會期望自己手裡的股票能夠少跌一點?
如果大盤漲,最好手裡的股票能多漲一點。
一句話概括就是手上的股票最好能特立獨行 而用金融專業的話語就是 如果其貝塔值高於1,其金融風險高於市場; 而如果貝塔值小於1的話,其金融風險小於市場。
大家期望的股票最好是這樣
有正的阿爾法,越高越好,說明投資回報率高
有低的貝塔,即該投資標的回報的波動性和市場幾乎不相關,大盤跌,手裡的股票最好跌的少,不跌,甚至小漲。
拓展資料
1、在A股市場中,股票顯示臨停就表示股票在盤中處於臨時停盤階段,也稱股票臨牌。這是為了遏制股票上市新股短線炒作、內幕交易、ST股炒作等現象的發生。如果股票價格出現異常情況證券交易所可以對股票實施盤中臨時停牌。
2、當股票在集中競價階段股票出現以下情況,交易所會根據市場需要會對股票實施盤中臨時停牌。
3、無價格漲跌幅限制的股票盤中交易價格較當日開盤價首次上漲或下跌超過30%、累計上漲超過100%或累計下跌超過50%的;
4、到期日前兩個月內,市場價格明顯高於理論價格且前收盤價格在0.100元以上(含0.100元)的價外權證,盤中交易價格較當日開盤價首次上漲超過20%、累計上漲超過50%的;
5、到期日前兩個月內,市場價格明顯高於理論價格且前收盤價格在0.100元以下(不含0.100元)的價外權證,盤中交易價格較當日開盤價首次上漲超過50%、累計上漲超過80%的;
6、在競價交易中涉嫌存在違法違規行為,且可能對交易價格產生嚴重影響或者嚴重誤導其他投資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