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千股千評 > 紐約長期核心加城市股票

紐約長期核心加城市股票

發布時間:2022-05-02 22:59:24

⑴ 我想知道關於紐約的資料!~~重要!!!

【1】
紐約簡介

人民網房產頻道2003-12-23 17:57

紐約是世界特大城市之一,美國最大的金融、商業、貿易和文化中心。位於美國東北部哈得孫河注入大西洋的河口處。市區面積945平方公里,其中水面168平方公里。人口732萬(1990)。由曼哈頓、布朗克斯、布魯克林、昆斯和里士滿5個區組成。此外,還包括自由島、埃利斯島、加弗納斯島、羅斯福島等小島。大紐約市除上述5個區外,還包括紐約州、新澤西州和康涅狄格州的26個縣,面積32400餘平方公里,是世界最大的都市區之一;人口1680萬,是全國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區。

紐約氣候溫和濕潤,全年無霜期276天,年平均氣溫11℃,年降水量1091毫米,雨日123天。

原是印第安人居住地。1626年荷蘭人從印第安人手中低價買下曼哈頓島,在近哈得孫河口一角地闢作貿易站,稱為「新阿姆斯特丹」。1664年被英國奪占,改名紐約,范圍擴大到鄰近陸地和長島等處。1686年設市。1789年為美國臨時首都(至1796年),第一任總統華盛頓在此就職。1825年伊利運河開通,紐約到五大潮地區有了全年通航的水道,溝通了美國中西部與大西洋沿岸的經濟聯系,使紐約處於對內對外貿易的重要交接點上。隨著「紐約中央鐵道」及多條鐵路和公路的興建,經濟日益繁盛,紐約成為世界性的大城市和港口。居民中,種族與民族構成復雜,以黑人(約占紐約市人口總數的25%)、猶太人(20%)、義大利人(15%)、波多黎各人(11%)和愛爾蘭人(10%)五族後裔居多,合計約占紐約市人口的81%。

紐約是全國最大經濟中心及僅次於芝加哥和洛杉磯的全國第三大工業中心。工業以服裝和出版業最盛;次為化學、電氣器具、金屬製品、食品、化妝品、玩具和煉油等。服裝業集中於曼哈頓區,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裝業中心之一。印刷出版業集中於市區,佔有全國約1/6的印刷能力和1/3的出版物。設有全國著名出版社的總部。新澤西所屬的幾個縣,也是主要的工業區,有電機及設備製造、飛機零件、化妝品、化肥、化學、紡織、皮革等工業。

紐約是美國和世界的金融和證券交易中心。位於曼哈頓島南部的華爾街聳立著許多摩天大樓,集中有幾十家大銀行、保險公司和證券交易所,以及成百家大工業公司和運輸公司的總經理處。紐約也是美國運輸業最發達的地區,紐約港區岸線總長1200多公里,主要由哈得孫河下游、長島海峽和斯塔滕島西面水域組成;水深9.13米的泊位400多個,擁有現代化的裝卸、干船塢和庫藏設施。貨運量居全國第2(次於新奧爾良),但對外貿易居全國首位(佔全國l/5)。港口與河運、鐵路、公路和航空構成一個綜合運輸系統,計有200條水運航線、14條鐵路線、380公里地下鐵道、3個現代化航空港以及稠密的公路網。昆斯區南端的約翰·肯尼迪國際機場為世界上客貨流量最大的航空港之一。大市區所屬的各島之間,有多座橋梁和多條河底隧道相連貫,其中通行汽車的重要隧道有林肯隧道和荷蘭隧道(連接新澤西和曼哈頓島)、布魯克林隧道(連接曼哈頓和布魯克林區)。曼哈頓和布魯克林區間河面較狹,有著名的橋梁3座和地下電車道5條。

紐約也是全國文化教育和電視、廣播中心。擁有94所大學和學院,976所公立學校,914所私立學校。紐約市立大學規模最大,包括17個學院和一個研究生所院,注冊學生17.7萬人。哥倫比亞大學是全市創建最早的高校(1754年始建),是最著名的私立大學;其次是紐約大學等。福爾特罕和聖約翰大學是著名天主教會學校。此外還有眾多的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科研機構、藝術中心等。其中最著名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是全美洲規模最大的一所。自然歷史博物館也享有盛名。紐約的公園、游樂場、海灘療養地、劇院、歌劇院、音樂廳、畫廊等均佔全國首位。僅公園就有100餘個。聳立在自由島上的自由女神像被視作紐約市的「陸標」,建成於1886年,是法國人民為紀念美國獨立戰爭和兩國人民友誼而贈送的禮物。自由女神像連底座約高100米,內有螺旋形階梯和電梯可抵達女神像頭部,頭部內是一間可容40餘人的觀覽廳,可眺望港區全景。

在紐約市的各區中,曼哈頓區居最重要地位,向有「紐約市的心臟」之稱。它位於同名島上,面積80平方公里,在5個區中面積最小。百老匯大街呈東南一西北向斜貫全島,島上著名的旅社、餐館、百貨公司、專業商店、影劇院、音樂廳和博物館大都集中於此。此區中部有洛克菲勒中心,聚集了許多摩天樓群。座落在本區南部第五大道與34街口的帝國大廈,完成於1931年,樓高381米,有102層。1973年又建成「世界貿易中心」大廈,並立兩座方柱形建築,高419米,110層,是目前紐約的最高建築物。中央區西南是「服裝業區」。北鄰為商業繁盛的時報廣場。中央區西部,伊斯特河畔,是聯合國總部所在地,矗立著39層的聯合國秘書處大樓(聯合國大廈);其北是聯合國會議廳,南為藏書數十萬冊的聯合國圖書館。中央區以北是中央公園,公園西面有「林肯中心」,佔地約6公頃,是美國的藝術和文化中心,世界各國有名的交響樂隊、歌劇團和芭蕾舞團常到此演出。曼哈頓島南端集中了市政廳和聯邦、州、市、縣許多辦公機構。其東南即為華爾街,東西走向,與百老匯大街斜交。曼哈頓島北端是黑人聚居區哈萊姆區,充塞著破舊的貧民窟。島南有康尼小島,兩島間僅隔狹窄水道,是假日游想的地區之一。

曼哈頓東北隔狹窄的哈勒姆河,是布朗克斯區,面積約140平方公里。三面臨水,西經哈勒姆河通哈得孫河,南隔伊斯特河同長島相望,東為長島海峽。僅北部連接大陸,是紐約唯一在大陸的一個區。有規模很大的現代化火車客、貨運站,工商業都很發達。

布魯克林和昆斯兩區都位於長島西部。前者在島西端,在5個區中人口最多;面積231平方公里。其西部是主要的港口和工業點。區中心商業發達。昆斯區在布魯克林區之東,在5個區中面積最大,329平方公里,有地下隧道和橋梁通達曼哈頓區,是曼哈頓經濟發展的延伸。海陸空運輸都很發達。主要工、商業點靠近伊斯特河,被稱為長島中的精萃。區中央有「森林山」,其旁為同名公園,系1913年所建,景色優美。

里士滿區位於斯塔滕島上。東北隔紐約灣同曼哈頓和布魯克林區相望,面積166平方公里,是人口最少的一區,也是5個區中經濟規模最小的。建有煉油廠等。東南岸和南岸多公園、海灘和療養地。

帝國大廈 Empire State Building
長時期來象徵著紐約摩天大樓的高達102層超高層大廈。頂層高度達1,250英尺(381公尺)。在第86樓上有一展望台,氣候晴朗時,可以眺望周圍50英里以內的景色。

洛克斐勒中心 Rockefeller Center
呈現美國典型的一面,在都市建築學方面也頗饒興趣的商業與娛樂中心。自第49街與第50街之間,通過第五街的Promenade Gardens內,四季花草茂盛,美麗如圖畫,公園四周是具有代表性意義的大廈,諸如PCA Building、Radio City Music Hall,Center Theatre等。NBC與ABC的製作室就是RCA大廈的第70樓。

自由女神 Statueof Liberty
世界著名的自由女神像,位於紐約灣的利勃坦島上,像高約46公尺。自由女神像內部中空,可搭電梯直達神像頭部。此外,還有新設的移民博物館Immigration Museum。

聯合國 The United Nations
紐約的歷史系由曼頓產生,而現代世界史則與聯合國密切相關。自第42街起直到第48街上,在廣達18英畝的地基上,就興建著著名的聯合國大廈。聯合國容許觀光客依到達先後次序入內參觀會議情形。

中國城 Chinatown
中國城已具有百年以上的歷史,城內居住的華裔第二代約有六千人。中國城位於ChathamSquare的西邊一部份,城中主要街道為Mott。城內有中國博物館。大都會美術館The Metropolitan Museumof Art乃是世界最大美術館之一。自由代東方到現代,有關美術史的重要事項,一一呈現眼前。內中有一美國館,可由館中陳列品窺知初期美國人的生活狀況。

華爾街 Wall Street
是全球金融中心。世界最大的銀行大廈,除了大通銀行之外,紐約股票交易所,美國股票交易所,以及收藏1789年華盛頓就任美國第一任總統時的史跡的國立紀念館、聯邦廳等,都在這條街上。

世界貿易中心 World Trade Center
是紐約一處新的名勝,樓高110層,為世界首屈一指的高層建築物。在這幢高層建築物中,除了貿易公司之外,有運輸公司、通信機構、銀行、保險公司、海關等公私機構,凡與貿易及港灣活動有關的活動,均集中於此。有12萬人在建築物中工作。世界貿易中心佔地達16英畝之廣。

【2】
自然風貌:紐約州面積約49,576平方英里,陸地面積為47,939平方英里,河流、湖泊面積為1,637平方英里,為美國瀕大西洋中部地區 (Middle Atlantic State)最大一州,面積全美排行第三十位,人口約1,819.6萬(2000年),冬季氣溫約在華氏40-55度,夏季氣溫約在華氏70-85度,除沿海岸地區外,紐約州年平均降雪量為40英寸。
首府:Albany。
工商業中心:New York、Buffalo、Rochester、Syracuse、Albany。
種族:白人佔75%;非白人佔25%,根據2000年人口普查結果,紐約州華人約有36萬餘人;紐約市非白人佔48%。
政治: 紐約州為聯邦制,州長、副州長、審計長、總檢察長(Attorney General)由直接選舉產生。在州長之下有20個廳局。州議會分為參議院及眾議院,有州參議員60人及州眾議員150人。紐約州有11個司法行政區。
自然資源:較有價值之礦產資源主要為非金屬礦產,包括水泥、砂石、石膏等。金屬礦產包括鉛、鋅、鐵、銀。水力資源豐富,水力發電占紐約全州總發電量之四分之一。
經濟概況:紐約州年GDP約為6,685億美元(僅次於加州),約佔美國年生產毛額之8%(紐約州人口佔美國7%),勞動人口為895.7萬,其中非農業勞動人口約為873萬人,失業率為4.3% (2001年4月),如果將紐約州視為一個國家,可排名世界第10大經濟體。
根據2001年財富雜志統計,全美500大公司其總部設在紐約州者有55家,其中總部設在紐約市者40家。
紐約市是世界金融中心,紐約證券交易所每日交易金額達1兆美元以上,約佔美國金融交易額之85%。
2000年紐約州平均國民所得約為34,946美元,居美國第五位(次於康乃迪克州、哥倫比亞特區、新澤西州、麻薩諸塞州)。
投資主管機構:紐約州經濟發展廳 Empire State Development, 位於紐約市,另在紐約州設有10個分處,在倫敦、法蘭克福,多倫多,蒙特利爾,日本設有辦事處。
紐約州境內有大學及學院314所(僅次於加州346 所),成人當中約有25%接受過學院或大學以上教育,勞工素質較高,這是紐約州成為高科技州之主要因素。勞工法規嚴密,工會會員 59 萬人,占製造業總人數的 48.2% 僅次於密執安州的53.6 %。製造業每小時平均工資為 12.50 美元,全美排行第23,社會安全津貼約為工資的 30%。
公共設施及收費標准:紐約州位於大湖區,水力發電占能源供應量之四分之一,其餘為水力發電及核能發電(紐約州有六座核電廠)。
紐約州交通網四通八達,州際公路長16,400 英里,鐵路4,000英里,境內有1,018家長途貨運公司,擁有330座機場,94座直升機機場,每年運送旅客6,000萬人次,每年經由紐約港吞吐的貨物達2,040億美元,約佔美國國際貿易總額的20%,美國航空貨運出口之貨物有三分之一是經由紐約的國際機場運送。
重要產業介紹:
1. 製造業
電器、電子機械、專業科學儀器、化學製品、時裝及成衣、金屬製品、運輸機械、印刷業。
2. 農業
谷類(玉米、小麥)、葡萄、蘋果、乳酪、酒類。
3. 服務業
紐約為現今世界規模最大的金融服務業及商業中心,其它如信息軟、硬體,光學及影像處理,信息及媒體業亦十分發達。
【3】
紐約是美國最大的城市,是美國的經濟金融中心。

一到紐約,就不由的被高聳入雲的大廈群所震撼。走在街上,第一感覺就是,車多,人多,計程車多,單行道也多;猶如走進摩天大廈的叢林。不過紐約的地鐵站卻糟糕之極,臟亂不說,居然沒冷氣!搞的夏天觀光的遊客是汗如雨下,燠熱難當。但整體來說,紐約便捷的交通系統,還是相當令人欣賞的。

紐約市位於美國東北部赫德遜河(Hudson River)注入大西洋的河口處,為一狹長形的島,面積約946.9平方公里。全市由曼哈頓(Manhattan)、布魯克林(Brooklyn)、布朗士(Bronx)、皇後(Queens)、瑞奇蒙(Richmond)等五個行政區組成。

曼哈頓(Manhattan)是紐約市的象徵,地處曼哈頓島,面積57.91平方公里,從北到南可大概分成哈林區(Harlem)、上城(Uptown)、中城(Midtown)、下城(Downtown)。布魯克林(Brooklyn)是紐約市人口最多的地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黑人社區之一,橫跨長島的西南端,面積209.7平方公里。布朗士(Bronx)位於曼哈頓東北方,隔著哈林河對岸的廣大地區,座落長島灣、東河、哈勒姆河以及哈德遜河之間,面積107.3平方公里。皇後區(Queens)位於曼哈頓島東北方,緊臨布魯克林區的北方,面積307.3平方公里,在曼哈頓工作的白領階級大部分都居住於此,其內的法拉盛(Flushing)更是近年來新興的中國社區。瑞奇蒙(Richmond)又稱斯坦頓島(Staten Island),位於曼哈頓西南,它與其它各區被紐約灣給隔開,與新澤西州之間也被狹長的水道隔離。大部分海岸瀕大西洋,島南北長21公里,東西寬11公里,面積約為150平方公里,這里是紐約市中人口最為稀少的恬靜住宅區,多數居民為荷蘭後裔。

早在1609年,荷蘭西印度公司代表亨利哈德遜(Henry Hudson),就乘船駛入當地港灣,發現了這塊地方。1626年荷屬美洲新尼德蘭省總督以摺合24元美金的物品,從印第安人手中買下曼哈頓,並於年成為新尼德蘭省省府,名為阿姆斯特丹。英國人在1674年佔領此地,並更名為紐約。美國獨立後,紐約在1789年成為美國第一個首都。隔年已有三萬三千名人口,成為美國當時最大的城市。1825年伊利運河通航,連結紐約、水牛城、五大湖區以及西部地區的交通,紐約因而成為地位突出的海港和世界性的商業中心。1898年,布魯克林、布朗士、皇後、瑞奇蒙合並組成大紐約,城市開始向世界性大都市發展。二十世紀初,義大利、東歐移民大量湧入,市區交通、工業、教育,經濟更加彭勃發展。

「第五大道」可說是流行時尚、名門淑媛、貴族雅痞的同義字,世界當紅商品才能在此搶得一席之地(專指洛克斐勒中心以上至中央公園間),各式櫥窗設計是街道上的一大特色,世紀末的華麗頹廢與視覺的極簡主張瓜分了這里的風采,這幾年少了戴寬緣帽、白手套的西方仕女,倒是多了些畫上厚厚粉底的日本辣妹。

中央公園:號稱紐約「後花園」的中央公園,面積廣達843英畝,是一塊完全人造的自然景觀,每天有數以千計的市民與遊客在此從事各項活動,1857年紐約市的決策者即將這座城市預留了公眾使用的綠地,為忙碌緊張的生活提供一個悠閑的場所,公園四季皆美,春天嫣紅嫩綠、夏天陽光璀璨、秋天楓紅似火、冬天銀白蕭索。

大都會歌劇院:1883年大都會歌劇院遷移至百老匯與40街口,帶動了劇院與餐廳的蓬勃發展,1920年電影藝術的崛起更為此地畫上一片彩虹榮景,然於1929年證券市場崩潰後跌入低迷的深淵,直至80年代,百老匯的風華才逐漸恢復,現在,這塊三角地區已再度成為紐約娛樂事業的聚光焦點。

林肯中心:位於上西區的林肯中心,是全世界最大的藝術會場,作曲家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的知名音樂劇「西城故事」(West Side Story),即以此地為創作背景,林肯中心興建完成前,這個區域可是紐約的貧民窟,目前卻成為表演藝術的重要舞台,更是紐約最令人覬覦的住宅區。

雀兒喜:小小的一個雀兒喜,上下不過六條街,兩三條大道的范圍內,就聚集了一百多家的畫廊!畫廊多集中在第十大道與第十一大道間,從20街到26街,一間接著一間,讓你花上一天的時間也逛不完!比起蘇活區,雀兒喜的畫廊更前衛,展出的作品都非常的超現實與另類。

蘇活區:以百老匯街為中心,北以休斯敦街、南以堅尼街為界,西部是丑小鴨變天鵝的蘇活區,東部是來自中國與義大利的移民聚集區,轉型成功的蘇活區現在處處是高級精品的陳列架,比起旗幟鮮明的第五大道,蘇活區更多了幾分從容、自在,異軍突起的設計新秀兀自在鑄鐵建築中開辟新一代的戰場。

自由女神像:19世紀法國贈與美國的禮物--象徵自由女神鵰像,矗立在曼哈頓島的入口處,舉著火炬手持憲法的雕像看著一個世紀以來,來自全球各地的移民從這個地區進入,從此凝聚成這個多元、豐富、精力充沛的新世界。

「上東區」對於紐約客(New Yorker)而言,象徵一種特別的階級,就是開著加長型的豪華禮車、小孩子穿著昂貴的私立學校制服、保母推著精緻娃娃車逛街、大門內鎖著庭院深深的華宅,其中,現在稱之為「藝術館大道」(Museum Mile)的第五大道除了是百萬富翁街道,其豐富的藝術資產與高雅幽靜的景觀堪稱為上東區之冠。

中城區:錯過了中城區,等於錯過2分之1的紐約,如果每一個城市都應該有自己的圖騰,辟如說希臘的巴特農神殿(Parthenon)、羅馬的競技場(Coliseum),那紐約的代表就是以洛克斐勒為中心的摩天大樓建築群,這片朝天空競賽的鋼筋水泥,彰顯了20世紀人類致力鑽研尖端科技下,企圖征服天空的野心。

南街南港:涵蓋11個街區的南街南港(South Street Seaport)的成功,就像是曼哈頓許多過氣地區咸魚翻身的成功案例一般,在1967年修復河濱建築與碼頭規劃出來的休閑步道區,包括停泊在17號碼頭的古船,與紅磚造的倉庫平頂屋--謝莫洪排屋(Schermerhorn Row),還有飄著魚腥味的富爾敦漁市場(Fulton Fish Market),將傳統海港的臟亂與腥膻抽離後,呈現出懷舊與浪漫的一面。

華盛頓廣場位於格林威治村與東村中間,被紐約市最波希米亞的自由與頹廢環繞著,西邊的格林威治村自廣場建立後,即成為作家、藝術家的棲身之所。東村的身段稍低,龐克族與實驗劇場在此出沒。以華盛頓廣場為中心的方圓一公里內,有好咖啡館、好酒館、好餐廳,還有徹夜不眠的爵士酒吧。

唐人街:去紐約唐人街自然不能不去,看著和你一樣是黃皮膚的華人時,心中有說不出的親切與喜悅,當然,在這兒購物也是一件少不了的事。PEARL是藝術創作者必到的「綜合超市」。但就算你不喜歡藝術,你也會愛上Pearl。

⑵ 紐約的股票市場崩盤

現在 經濟數據在復甦當中,崩盤的概率很小,頂多是調整一下

⑶ 請問紐約有哪些著名的金融機構詳細些

花旗銀行(Citibank, N.A.)是花旗集團屬下的一家零售銀行,其主要前身是1812年6月16日成立的「紐約城市銀行」(City Bank of New York),經過近兩個世紀的發展、並購,已成為美國最大的銀行,也是一間在全球近五十個國家及地區設有分支機構的國際大銀行,總部位於紐約市公園大道399號。

花旗銀行標志
花旗集團(Citigroup)是當今世界資產規模最大、利潤最多、全球連鎖性最高、業務門類最齊全的金融服務集團。它是由花旗公司與旅行者集團於1998年合並而成、並於同期換牌上市的。換牌上市後,花旗集團運用增發新股集資於股市收購、或定向股權置換等方式進行大規模股權運作與擴張,並對收購的企業進行花旗式戰略輸出和全球化業務整合,使花旗集團在短短五年時間里,總資產規模擴大了71%,股東權益增加92%,資本實力不斷提高;總收入提高72%,利潤增長 2.6倍,表現出不凡的盈利能力;其股票在進行一次送股(每3股送1股)和 22次分紅派息(每股分紅共計$3.82)的情況下,每股凈值仍提高了一倍,價格翻了一番。花旗股票是紐約股市著名的績優藍籌股,如其業務品牌一樣著名。

100周年紀念
花旗集團作為全球卓越的金融服務公司,在全球一百多個國家約為二億客戶服務,包括個人、機構、企業和政府部門,提供廣泛的金融產品服務從消費銀行服務及信貸、企業和投資銀行服務、以至經紀,保險和資產管理,非任何其它金融機構可以比擬。現匯集在花旗集團下的主要有花旗銀行、旅行者人壽和養老保險、美邦、Citi-financial、Banamex和Primerica。
英國《銀行家》雜志對世界前1000家銀行2002年各項指標排名中,花旗集團以一級資本590億、總資產10970億、利潤152.8億美元三項排名第一,盈利水平佔1000家大銀行總盈利2524億美元中6.1%。根據花旗集團最新年報顯示,花旗集團2003年一級資本已達669億、總資產12640億、利潤 178.5億美元,比上年又分別增長了13.4%、15.2%和16.8%。
在過去的 10年裡,花旗集團的股票價格、盈利能力和收入復合年增長均達到兩位數字,而且盈利增長高於收入增長。尤其令同行所嘆服的,在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 2001年阿根廷金融危機和反恐戰爭等一系列重大事件,1000家大銀行總體盈利水平分別下挫14.9%和29.7%的情況下,花旗集團仍達到3%和 4.5%的增長,顯示了花旗金融體系非凡的抗風險能力。
花旗集團目前是全球公認的最成功的金融服務集團之一,不僅是因其在全球金融服務業盈利與成長速度最高的企業中連續占據領先地位,更由於它是世界上全球化程度最高的金融服務連鎖公司。花旗集團為100多個國家2億多位顧客服務,每位客戶到任何一個花旗集團的營業點都可得到儲蓄、信貸、證券、保險、信託、基金、財務咨詢、資產管理等全能式的金融服務,平均每位客戶的產品數在全球同行企業中排名第一,因此花旗集團的客戶關系服務網路是花旗不可估量的一種資源,桑迪·維爾就曾驕傲地說過:「這個網路是我們唯一擁有的真正有競爭力的優勢,不管你到世界任何一個地方,你都可能找到一家花旗銀行的機構可以為你服務。」

紐約銀行有限公司 (The Bank of New York Company, Inc. ,NYSE: BK) 和梅隆金融公司 (Mellon Financial Corporation ,NYSE: MEL) 2007年7月宣布,雙方已經完成合並,形成 The Bank of New York Mellon Corporation(紐約銀行梅隆公司),催生出一家資產管理和證券服務領域的全球領先企業。

紐約銀行梅隆公司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代碼為「BK」。

紐約銀行梅隆公司的管理資產超過1萬億美元,躋身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商行列,並以其18萬億多美元的代管和託管資產成為全球領先的資產服務商。公司首席執行官 Robert P. Kelly 表示:「我們正建立一個無人能及的全球領先的金融服務增長公司。我們在很多高增長型業務、無可匹敵的產品廣度以及通過戰略投資加快全球拓展的能力方面都處於領先地位。新公司以服務卓越與業績出眾為特色,將形成一個以絕對的客戶為本、注重團隊合作和執行力為制勝法寶的企業文化。」 除了資產管理和證券服務以外,公司還提供企業信託、預托證券、結算和持股人服務。它將以1600多億美元的客戶資產位列美國財富管理商前10位,並且是領先的美國現金管理和全球支付服務供應商。公司業務結構均衡,全球各地的營收和盈餘多樣化,同時在快速增長的資產管理和證券服務行業也擁有業務。公司執行董事長 Thomas A. Renyi 表示:「The Bank of New York Mellon 有能力為我們的客戶提供優質服務和價值,為我們的股東帶來更快的增長。我們已經按計劃完成了這項合並,現在已經准備好精心、嚴格地進行我們能力的整合,來滿足我們客戶未來的需求。」

紐約銀行有限公司和梅隆金融公司於2年12月宣布合並計劃,兩公司的股東今年5月份以壓倒性優勢批准了這項交易。公司年營收規模約為130億美元,試算市值約為500億美元,公司總部位於紐約,在全球共擁有40,000名員工。

紐約銀行(Bank of New York)由亞歷山大·哈密頓(Alexander Hamilton)於1784年創立,是全美歷史最悠久的銀行。紐約銀行的業務包括證券服務、全球支付服務、資產管理及私人客戶服務、企業銀行業務、零售銀行及金融市場服務,被喻為世界上最穩健、贏利能力最強的貨幣中心銀行之一。紐約銀行的總部位於美國金融中心地段紐約市華爾街一號,管理著遍布33個國家的分行和分支機構的國際網路。

紐約銀行在亞太地區經營業務有著超過50年的歷史。公司在這個地區的12個國家當中擁有18家辦事處,其中包括上海、東京、香港、新加坡、漢城與台北等地的分行,並僱傭了1,500名員工。

紐約銀行公司(紐約證券交易所:BK)是提供全系列服務的全球領導性企業,幫助機構與個人在超過100個全球市場中轉移與管理它們的金融資產。公司有著與客戶合作來通過其核心競爭力來提供創新解決方案的長期傳統,其核心競爭力包括證券服務、國庫券管理、投資管理與個人及地區銀行服務等。公司廣泛的全球客戶庫包括眾多領先的金融機構、公司、政府機構、慈善基金與基金會等。

⑷ 求紐約股票交易所的詳細介紹,如位置、布局、歷史等

界金融業的脈搏--股票交易所 華爾街11號,坐落的是鼎鼎大名的紐約股票交易所。別看這座只有7層樓的大廈普普通通,而且夾在高聳入雲的紐約摩根抵押信託大廈和歐文信託大廈中間,似有受壓迫的委屈之感,可它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力卻是巨大的。如果說華爾街是世界金融業的心臟,那麼股票交易所則是其脈搏,只要它輕輕一跳,國際經濟與金融界立即就隨其晃動。華爾街今天的顯赫,與股票交易所密不可分。

華爾街兩側本來綠樹成蔭,經過英國人的砍伐,只剩下幾棵孤零零的梧桐樹。1792年5月17日,24個經紀人在華爾街68號門口的一棵梧桐樹下簽訂了著名的「梧桐協議(The Buttonwood Agreement)」,成為紐約股票交易所這一著名機構的前身。他們商定以後每周用幾個上午在這棵樹下聚會,按照只進行相互交易、一律排除外人、服務按規定價格收費的「三條原則」進行活動,同時舉行了所有成員參加的拍賣。公眾對這種新的、相對保險的賭博活動給予了無限的熱情,無論刮風下雨樂此不疲。1817年,有組織的中介商們創立了紐約股票與交易委員會(NYS & EB)。

1853年,更名為「紐約股票交易所」的原紐約股票與交易委員會試圖控制整個市場,在1869年與其對手——公開(Open Board)交易所合並了。

到20世紀20年代出現新的上漲行情時,紐約股票交易所(New York Stock Exchange Inc)戰勝了所有挑戰,成為美國首屈一指的交易所,成交量佔美國上市證券交易的75%。1929年危機驟起以後的大蕭條使人們普遍喪失了對華爾街的信任,尤其是對紐約股票交易所的信任。美國國會在1933年的《證券法》中設立了聯邦披露的要求。而1934年的《證券交易法》將那些未被規范的交易所置於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監督之下。

作為全球最大和最重要的股票交易市場,紐約股票交易所以其近3000家上市公司和16萬億美元的總市值,成為監視世界經濟運轉狀況的中心。而紐約股票交易所股價綜合指數和選用在紐約股票交易所上市股票貶值的道·瓊斯股價平均數,則成為了解股市行情最重要的參考指標之一,成為衡量美國經濟甚至世界經濟的晴雨表。

今天,紐約股票交易所仍然在1901年至1903年建造的老房子里。其位於布羅德大街18號的正門依然富麗堂皇。這座早期愛德華式的建築體現了羅馬文藝復興時代的風格:6根凹槽的科林斯式的圓柱,裝飾華麗的三角門牆,上面刻著6個淺浮雕人像,分別代表農業、礦業、動力和設計等幾個方面。中間站著一個被稱做「誠實」的豐滿的女人像,兩旁有兩個較小的男人像接收並記錄別人帶給她的成果。

⑸ 全球范圍來說,經濟金融最繁華的三大城市是

首推紐約。
紐約金融市場是國際金融中心之一。1810年紐約就已取代費城,成為美國國內最大的金融和商業中心。但當時國際金融交易都集中在倫敦(見倫敦金融市場),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及戰後,紐約迅速發展為國際金融中心。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紐約金融市場在國際金融領域中的地位進一步加強。美國憑借其在戰爭時期膨脹起來的強大經濟和金融實力,建立了以美元為中心的資本主義貨幣體系,使美元成為世界最主要的儲備貨幣和國際清算貨幣。紐約聯邦儲備銀行作為貫徹執行美國貨幣政策及外匯政策的主要機構,在金融市場的活動直接影響到市場利率和匯率的變化,對國際市場利率和匯率的變化有著重要影響。世界各地的美元買賣,都必須在紐約的商業銀行帳戶上辦理收付、清算和劃撥,因此紐約成為世界美元交易的清算中心。1983年世界最大的100家銀行在紐約設有分支機構的就有95家。這些都為紐約金融市場的進一步發展創造了條件,加強了它在國際金融領域中的地位。
紐約金融市場按交易對象劃分,主要包括紐約外匯市場、紐約貨幣市場和紐約資本市場。
紐約外匯市場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外匯市場之一。分為即期市場和遠期市場。紐約外匯市場並無固定的交易場所,所有的外匯交易都是通過通訊設備,在紐約的商業銀行與外匯市場經紀人之間進行。此外,各大商業銀行都有自己的通訊系統,與該行在世界各地的分行外匯部門保持聯系,又構成了世界性的外匯市場。
參與外匯市場活動的主要是公司及財團、個人、商業銀行、外匯經紀人及中央銀行。商業銀行在外匯交易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外匯交易主要通過商業銀行辦理。 70年代以後,紐約市場外匯交易量急劇增加。紐約外匯交易中心已發展成為歐洲與遠東的重要紐帶、世界性外匯交易的主要中心,與倫敦外匯市場相抗衡。
紐約貨幣市場即紐約短期資金的借貸市場,是資本主義世界主要貨幣市場中交易量最大的一個。除紐約市金融機構、工商業和私人在這里進行交易外,每天還有大量短期資金從美國和世界各地湧入流出。紐約貨幣市場沒有一個固定的場所,交易都是供求雙方直接或通過經紀人進行的。在紐約貨幣市場的交易,按交易對象可分為:聯邦基金市場、政府庫券市場、銀行可轉讓定期存單市場、銀行承兌匯票市場和商業票據市場等。
紐約資本市場是世界最大的經營中、長期借貸資金的資本市場。可分為紐約債券市場和紐約股票市場。

其次倫敦。
倫敦是著名的國際金融市場之一。從14世紀起,來自義大利北部倫巴第地區的銀行家和商人就在倫敦泰晤士河北岸的一條大街上設立字型大小,經營放款業務,為英國銀行業奠定了基礎。這條大街名為倫巴第街,幾乎成為倫敦貨幣市場的同義詞。英格蘭銀行、各大商業銀行的總行、商人銀行、外國銀行的分行、貼現行、證券交易所、保險公司、專營海上保險的勞合社,以及黃金、外匯和商品市場,都集中開設在這條大街及其附近一帶總面積不到2.59平方千米的地區內,形成了舉世聞名的「倫敦城」。
19世紀英國在國際貿易和海洋運輸方面已居世界各國之首,英鎊也成為國際結算和各國外匯儲備的主要貨幣,英國的銀行體制日趨完善,「倫敦城」成為世界最主要的金融中心。經過先後兩次世界大戰,倫敦金融中心的重要性曾一度受到削弱。20世紀進入50年代,美國國際收支不斷出現逆差,導致美元大量外流。從1957年起,歐洲美元市場應運而生。倫敦憑借其原有的優越條件,逐漸成為這個市場的中心。外國銀行為了發展歐洲貨幣業務,紛紛湧入倫敦城,設置機構。到1982年底,外國銀行在倫敦開設的分支機構達449家,世界上100家大銀行中已有94家在倫敦設立分支機構,「倫敦城」的地位又大大加強,重新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故至今仍是與紐約金融市場並列的最重要的國際金融市場。
倫敦金融市場交易活動中心集中於倫敦城,由英格蘭銀行、13家清算銀行、6家海外銀行以及貼現公司、商業銀行、財務公司和保險公司等構成。在職958年英鎊恢復部分自由兌換,西歐國家放鬆外匯管制,美國限制資金輸出的情況下,倫敦在英鎊資金市場以外,又形成了歐洲美元與其他歐洲貨幣的借貸市場,1979年月日0月英國全面取消外匯管制,為居民的資金流動提供了方便。倫敦金融市場按貨幣種類可分為英鎊資金市場和歐洲貨幣市場。前者主要側重於短期資金的借貸以及證券交易、外匯交易和黃金交易。後者則涉及歐洲美元等外幣的同業拆放、工商貸款和歐洲債券等方面。
排第三的城市還是有爭議的,個人認為是東京吧。
東京是日本的金融中心,世界上重要的金融市場之一,是亞洲唯一能夠和歐美發達國家相比的國際金融中心。日本在19世紀中葉明治維新後,金融業向現代資本主義金融制度發展。1872年明治政府參照美國銀行制度制定了《國立銀行條例》 。 1882 年又頒布了《 日本銀行法 》,成立了中央銀行——日本銀行。在此前後,商業銀行和儲蓄銀行也相繼建立。19世紀末,為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明治政府先後創立了一批專門經營長期金融業務和外匯業務的特殊金融機構 。現代金融制度在法律上趨於完善,東京金融市場的基礎逐步形成。
進入20世紀,日本經濟向壟斷資本主義發展,金融業走上了集中的道路。東京金融市場的規模隨著海外市場和對外貿易的迅速擴大而擴大。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的金融資本高度集中,完全置於軍國主義政府的統治之下,資金首先滿足侵略軍軍需產業的需要,使東京金融市場的發展受到很大影響,外匯市場的活動幾乎完全停頓。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的金融機構經過整頓,到50年代初期,東京金融市場恢復正常活動。50年代後期到70年代初期日本經濟高速發展,東京金融市場也成為世界重要的金融市場之一。
東京金融市場大體可分為中央銀行、民間金融機構、政府金融機構和外國金融機構。
①中央銀行。即日本銀行,是日本金融機構的核心(見日本銀行)。
②民間金融機構。有13家城市銀行(包括1家外匯專業銀行)、64家地方銀行、3家長期信貸銀行、7家信託銀行、69家相互銀行以及信用金庫、信用組合、商工組合中央金庫、農( 林、漁)業協同組合、農林中央金庫等等。此外還有21家人壽保險公司、22家財產保險公司和短期資金公司、住宅金融公司、消費信貸公司等。民間金融機構是整個金融機構的主體。
③政府金融機構。有進行貸款業務的日本開發銀行、日本輸出入銀行和國民金融公庫、中小企業金融公庫、住宅金融公庫等10家公庫。此外,還有吸收民間資金的郵局、資金運用部簡易保健年金等。政府金融機構的作用是從政策方面補充民間金融機構活動之不足。
④外國銀行。在東京設立營業機構的有70多家。

⑹ 在紐約上市的股票名稱

票代碼 股票名稱 收盤價 報價單位 漲跌 漲跌幅(%) 上市地點
JOBS 51job 15.140 美元 0.100 0.665% 美國納斯達克
LONG e龍 13.530 美元 0.010 0.074% 美國納斯達克
TOMO TOM在線 12.420 美元 -0.190 -1.507% 美國納斯達克
UTSI UT斯達康 8.010 美元 0.380 4.980% 美國納斯達克
BIDU 網路 77.400 美元 0.600 0.781% 美國納斯達克
NCTY 第九城市 26.490 美元 0.990 3.882% 美國納斯達克
FMCN 分眾傳媒 59.350 美元 -0.540 -0.902% 美國納斯達克
HRAY 華友世紀 5.580 美元 0.170 3.142% 美國納斯達克
JRJC 金融界 5.420 美元 0.010 0.185% 美國納斯達克
NINE 九城集團 4.800 美元 -0.020 -0.415% 美國納斯達克
KONG 空中網 7.130 美元 0.210 3.035% 美國納斯達克
LTON 靈通 4.130 美元 0.090 2.228% 美國納斯達克
XING 僑興環球 10.980 美元 -0.340 -3.004% 美國納斯達克
SNDA 盛大網路 15.920 美元 -0.150 -0.933% 美國納斯達克
SOHU 搜狐 21.680 美元 -0.070 -0.322% 美國納斯達克
NTES 網易 17.010 美元 0.240 1.431% 美國納斯達克
CTRP 攜程 51.440 美元 0.920 1.821% 美國納斯達克
SINA 新浪 23.510 美元 0.300 1.293% 美國納斯達克
ASIA 亞信 4.200 美元 0.050 1.205% 美國納斯達克
CHA 中國電信 34.140 美元 -0.120 -0.350% 美國紐約交易所
LFC 中國人壽 70.260 美元 -0.680 -0.959% 美國紐約交易所
CN 中國網通 33.690 美元 -0.190 -0.561% 美國紐約交易所
CHL 中國移動 32.050 美元 0.090 0.282% 美國紐約交易所
CHINA 中華網 5.500 美元 0.250 4.762% 美國納斯達克
SMI 中芯國際 6.400 美元 -0.090 -1.387% 美國紐約交易所
VIMC 中星微 10.440 美元 -0.010 -0.096% 美國納斯達克

⑺ 在美國紐約上市的股票叫什麼股

在美直接上市的中資企業 就屬美股中的中資股
在美第二上市的中資企業 就是發行美國存托憑證ADR

中資企業在美上市會選擇美國證券交易所 紐約證券交易所或Nasdaq
選擇在美國證券交易所 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者 以直接上市居多 發ADR次之
選擇在Nasdaq掛牌者以發行ADR者居多

⑻ 紐約為什麼一座城市能有兩個證券交易所

因為兩個交易場所定位不同,兩個證券交易場所,一個道瓊斯,另一個納斯達克,納斯達克可以算一個市場,但道瓊斯不算,道瓊斯只是一種指數,比如道瓊斯30種工業股價平均指數、道瓊斯20種運輸業股價平均指數。交易所定位不一樣的,紐約交易所定位是主板,跟咱們的A股主板類似,上市規則更嚴格一些。而納斯達克定位對應是上海和深圳的創業版和科創版,代表未來新興行業,上市要求要低些。所以紐約一個城市有兩個證券交易所。
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Dow Jones Instrial Average,DJIA,簡稱「道指」)是由華爾街日報和道瓊斯公司創建者查爾斯·道創造的幾種股票市場指數之一。他把這個指數作為測量美國股票市場上工業構成的發展,是最悠久的美國市場指數之一。一共是30種工業股票大藍籌。 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是價格加權平均法計算的指數,用以反映美國市場30隻成份股的表現。成份股的甄選多屬有份量的公司,廣為投資者持有,且以優質產品和服務見稱,及有著良好的企業發展史。
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在美國以外地區同樣廣為使用,也不單是美國市場表現的指標,更是全球其他市場的指引。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在亞洲廣見報導。並且與亞洲股市指數的每日走勢息息相關,指數的表現更常令亞洲市場作出回應。因此,香港及亞太區內的投資者都會緊貼這指數。
納斯達克指數是反映納斯達克證券市場行情變化的股票價格平均指數,基本指數為100。納斯達克的上市公司涵蓋所有新技術行業,包括軟體和計算機、電信、生物技術、零售和批發貿易等。世人矚目的微軟公司便是通過納斯達克上市並獲得成功的。 就是科技股的指數。
拓展資料
紐約證券交易所(英語:New York Stock Exchange,英文縮寫:NYSE,有時簡稱紐約證交所)與泛歐股票交易所合並前是世界上第二大證券交易所。交易時間為除周末和例行休市日的9:30-16:00(當地時間)。它曾是最大的交易所,直到1996年它的交易量被納斯達克超過。2005年4月末,紐約證交所收購全電子證券交易所(Archipelago),成為一個盈利性機構。紐約證交所的總部位於美國紐約州紐約市百老匯大街18號,在華爾街的轉彎處南側。2006年6月1日,紐約證券交易所宣布與泛歐交易所合並組成紐約證交所-紐約泛歐證券交易所。

⑼ 紐約2040城市規劃關注的核心是什麼

紐約市2015年4月發布的《一個紐約——規劃一個強大而公正的城市》主要面向2040年提出了四項發展願景,規劃總人口由840萬增至900萬。以下指標數據未標明年份的皆為起始年份2014年,目標年份2040年:

整體層面:
•2050年消除因自然災害導致的市民長時間撤離家園的情況;
•降低全市街坊的社會脆弱性指數;
•降低與氣候相關的活動所受到的年均經濟損失(最近一年為17億美元)。
1.通過增強社區、社會和經濟的彈性使每個街坊更加安全:
•社區可達的緊急避難所人口容量由1萬增至12萬;
•市民志願者人數比例由18%增至25%(2020年)。
2.紐約市建築將進行升級改造以應對氣候變化的影響:
•百年洪泛區內建築執行洪水保險政策比例在當前55%的基礎上有所增加。
3.區域基礎設施系統將進行適應性改造以提供持續的服務:
•與天氣有關公用事業和運輸服務的中斷時間減少;
•在設施彈性增強改造計劃中受益的醫院和長期護理床位比例由79%增至100%(2020年)。
4.紐約將強化海防線以應對洪水和海平面上漲:
•建成的海防線總長度增加(當前為36500直線尺),修復的濱海生態系統面積增加;
•受益於海防和生態系統修復的居民數量增加(當前為20萬人)。

紐約市希望在城市未來的長期發展中保持經濟繁榮的同時建構更公平公正的社會,對全體市民的健康和幸福更加負責,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以及更具有抵抗各種災害和風險的彈性。按照這個規劃,2040年的紐約,一個「90%居民日常通勤低於45分鍾,離家200米以及即可接入免費Wifi,90%的居民能獲得滿意的醫療服務,城市垃圾總量極低,空氣質量在美國大城市中排名第1,85%的居民可以步行到達公園,飲用水安全有保障,不需要暴雨時在城市裡『看海』

⑽ 紐約股票交易所綜合指數有什麼含義

紐約股票交易所綜合指數包括在紐約股票交易所上市所有普通股的指數,旗下並設有四個分組指數:工業、交通、公共事業及金融。紐約股票交易所綜合指數追蹤紐約股票交易所上市普通股市場價值的變動,並消除新上市及摘牌的影響。

閱讀全文

與紐約長期核心加城市股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為什麼美國晶元股票跌而中國晶元漲 瀏覽:736
恆瑞醫葯股票投資策略 瀏覽:439
股票經紀人中國 瀏覽:972
重整臨時賬戶的股票是否可買賣 瀏覽:992
以前的股票賬戶怎麼轉換 瀏覽:645
滬深股票用什麼軟體 瀏覽:256
股票隨時走勢app 瀏覽:695
目標風險增長指數etf的股票價格 瀏覽:454
中信卓越成長投資股票 瀏覽:439
股票計提資產減值股價會怎麼樣 瀏覽:622
非公開發行股票要高於凈資產 瀏覽:75
股票長期一定賺嗎 瀏覽:98
股票指標公式檢測 瀏覽:955
數據診股海康威視股票 瀏覽:65
股票組合主力倉位 瀏覽:205
漲停股票龍頭 瀏覽:623
同花順設置股票軟體 瀏覽:371
股票主力不斷進入 瀏覽:652
盟創科技無錫有限公司股票 瀏覽:176
退市股票怎麼出售 瀏覽: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