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今天911對中國股市的影響預測明天
短期趨勢繼續向下,指數偏離中期均線過大後總是有這種修復的行為出現,當然與"5.30"暴跌式的修復不同,暴漲暴跌都是管理層不希望看到的。本次調整不會過於慘烈。只是初期會出現集中的釋放。金融股成為打壓指數的主要力量。工商銀行的走勢對市場的沖擊較大,同時其他銀行股的暴跌也造成了市場的恐慌。近期指數向下的趨勢不可避免,但是調整也同樣帶來很多的機會。有一些優質的品種的下跌將會帶來較好的中期買點。
首先在通貨膨脹的預期之下資源必然是保值的工具,比如近期一直飄紅的黃金股,從國際市場來看,黃金的價格繼續向上突破已經成為必然,後期很有可能沖擊歷史的高點。本次下跌後,兩個黃金股將帶來更好的機會。從之地來看,我們建議更多關注中金黃金,作為全國最大的黃金集團,又是央企,未來的長期性注入可期。下跌將是絕好的買入機會。同時資產注入仍是貫穿牛市的主線。優質資產的注入的題材股將會走出比較獨立的行情。比如中色股份,由一家工程類企業正在轉換成有色金屬的勘探、開發、冶煉與一體的企業,目前資產注入尚在進行中,後期仍有較大的機會。資產注入類是一個主線。另外股指期貨的推出對相關參股概念也是一個大的理好,雖然短期跟隨大盤進行了調整,但是後期仍然有較大的機會出現。另外近期的汽車以及旅遊板塊短期被動性調整之後仍會繼續維持上升趨勢。
長陰的殺傷力還是非常大的,預計短期會反彈後繼續下行,跌破5000點也很正常。之後繼續在高位構築一個箱體。個股的行情仍然會繼續下去。近期主要是尋找長期成長股的底部機會。暫時套牢的沒必要殺跌,反彈還是會出現的。
② 911事件後,美股和全球股市都大跌嗎
是的,美股和全球股市都大跌了。
911事件發生後,美國股民開始恐慌性拋售股票,導致股市暴跌。一周內,道瓊斯指數、納斯達克指數和標普指數分別下降14.3%、16.1%和11.6%,估計股票縮水1.4萬億美元。
盡管布希政府向股市內大量注入資金,9月17日重新開市後,恐慌性拋售仍然無法避免,各大股指不斷下跌直至3年來的最低點。
此次事件對全球經濟所造成的損害甚至達到1萬億美元左右。此次事件對美國民眾造成的心理影響極為深遠,美國民眾對經濟及政治上的安全感均被嚴重削弱。
(2)美國911事件與中國股票擴展閱讀:
事件起因
在美國思想界的諸種論點之中,「文明沖突」論成為解讀「9·11」事件根源的主要論點之一。世界上的許多媒體指出恐怖主義的重要根源是美國的中東政策。
以巴長期的軍事沖突和以色列人對巴勒斯坦人的殺戮及美國對以色列的偏袒「製造」出具有必死決心的狂熱激進分子。英國廣播公司BBC、法國《世界報》都指出「問題症結在於美國的中東政策。」
英國《衛報》以《最好的防禦是公道》為題,指出美國人必須「公道」,「才能真正制止奧薩馬在阿拉伯和穆斯林社會中得到的廣泛支持。」
③ 911事件中國股市上市股票有哪幾只
下載個同花順,運用智能選股功能,在選股條件輸入:911當日上市的公司,執行選股,如果有的話不到一分鍾就選出來了。
④ 911恐怖襲擊損失多少錢
911經濟損失與花費超2.6萬億美元
據紐約市審計官員估計,「9·11」事件造成的建築等財產直接損失達340億美元,人員傷亡造成的損失110億美元,災區現場清理和搶救費為140億美元。
十年間,世貿雙塔原來的所在地一直是一個大坑,被美國人稱為「零度地帶」。而為了這片「零度地帶」的修復重建,美國政府集合了無數建築精英,拿出了無數的設計方案,才於2006年開始動工。然而,原本定於今年完工的新世貿大廈由於工程緩慢、費用超標,完工日期被一次次拖延至2015年,整個項目的預計花費也增加到了180億美元。
這些只是「9·11」事件造成的經濟損失的九牛一毛。
針對「9·11」事件,保險公司涉及的保險理賠數高達6萬起,給出的損失金額在402億美元左右。
引發全球金融危機
紐約曼哈頓島是跨國金融公司的雲集之處,有關方面據估計,「9·11」給他們帶來的損失在100億美元以上。辦公室設在世貿大樓上的公司就更加倒霉,他們的業務幾近癱瘓,大量數據丟失,其中包括著名的國際信託銀行、肯珀保險公司、帝國人壽保險公司、摩根土丹利金融公司、美國商品期貨交易所等。
同時,美國股民開始恐慌性拋售股票,導致股市暴跌。一周內,道瓊斯指數、納斯達克指數和標普指數分別下降14.3%、16.1%和11.6%,估計股票縮水1.4萬億美元。
有學者甚至認為,金融危機的爆發實際上發端於「9·11」事件。然而,美國國家安全專家、俄亥俄大學國際關系學教授約翰·米勒(John E. Mueller)接受《中國經濟周刊》采訪時表示,金融服務業和國民經濟並沒有受到很大的影響,至少沒有像人們所想像的那樣嚴重。真正受到打擊的是航空業和旅遊業。
「9·11」事件中,美國航空公司和聯合航空公司各自損失兩架飛機,整個空運停頓了3天。恢復飛行以後,由於受到事件的驚嚇,美國航空乘客人數短期內劇烈收縮,甚至出現了一班飛機只有一位乘客的情況。災難發生後,美國航空業就向政府提出了50億美元的現金救助和190億美元其他方式援助的請求。
⑤ 美國再發生911會影響中國股市嗎
呵呵,看現在美國對華投資額就知道了,在經濟相互滲透的今天,沒有影響是不可能的。
但影響有多大?那首先應該弄清楚國家才是最大的莊家,所以要看國家的意識。國家覺得不應該有大的波動,會用方向基金穩定股市。
至於游資,他們的趨利性會讓他們去比較安定收益更高的地方。
⑥ 歷次美聯儲加息對股市的影響有哪些
美聯儲加息對A股影響並沒有很強的關聯性,A股依然按照自身規律運行。實際上,中國股市由於歷來是內因起到決定性作用,因此美聯儲的縮表,對中國股市的影響有限。可以這么說吧,美國加息對中國股市短期影響顯著,長期影響並不明顯。
第一輪加息1982-1984,美聯儲的基準利率從8.5%上調至11.5%。
加息之前的 1981 年,美國的通脹率已達 13.5%,接近超級通脹,經過加息到了1983年美國的通脹率已經下降到4%以下。加息將超級通脹完全轉嫁給拉美國家,讓七十年代就進入中等收入國家序列的拉美諸國,重新陷入高通脹低增長的泥潭。
第二輪加息1988-1989,美聯儲基準利率從6.5%上調至9.8125%。
1988年至1989年期間,美股一直在震盪中走強,加息並沒有導致股票大幅下跌,相反在某種意義上投資者的信心增加了。
第三輪加息1992-1995,美聯儲基準利率從3.25%上調至 6%。
美聯儲將利率從3%提高至6%,使通脹得到控制,債券收益率大幅下降,將從1990年開始泡沫破裂的日本最後的翻盤時間窗口緊緊的封死,從此日本的股市正式變成了美股的影子,一場經濟危機變成了「失落的十年」。此次加息,中國的滬深兩市已經開市,加息使得國內市場有一年左右的下行,之後震盪上行。
第四輪加息1998-2000,美聯儲基準利率從4.75%上調至6.5%。
當時,東南亞諸國還深陷金融危機泥潭,美國又面臨歐元挑戰和互聯網泡沫不斷膨脹的威脅,「911 事件」更令經濟和股市雪上加霜。在加息收割了東南亞韭菜之後,推動了暴力短期的股市增長(泡沫),也引發了美國股市震盪,並在2000年泡沫破裂。國內的A股市場,受到此次加息影響震盪下行,當然也可能是因為離東南亞比較近。
第五輪加息2003-2006,基準利率從1%上調至5.25%。
這一次的目標是第二次伊拉克戰爭,標的是用歐元結算的石油。2004年度加息後,美股表現了明顯的下行趨勢,但美國打贏了伊拉克,股指又開始震盪上升,呈現長期U型趨勢。而中國股市反而迎來了最大的漲幅,從1700點漲到了6124點。
第六輪加息2015-2018,基準利率從0%上調至2.5%。
此次加息的目標還是歐元,我們也從中漁利了中東歐的市場。股市方面,美股不降反漲,連續上漲了多年,但是國內股市從2015年6月開始,從5200點附近震盪下行。
美聯儲加息對美國股市的影響並不像理論上分析的一樣,必定下跌,但是對中國股市的影響是至少有一年的調整。美元加息實質上對中國的影響,更多是加速中國資本的外流,而這一切也反應在人民幣的匯率上面。好在中國有外匯管制,從個人管控到企業管控都達到非常嚴格的程度,這在一定程度上與美國加息事件上劃了絕緣線,中國政府在匯率問題的底線,將有效阻擊美國加息事件的影響。
⑦ 911對美國、中國、世界產生了哪些影響
、〖對美國〗
「美國911事件」發生後,美國經濟一度處於癱瘓狀態,對一些產業造成了直接經濟損失和影響。地處紐約曼哈頓島的世界貿易中心是20世紀70年代初建起來的摩天大樓,造價高達11億美元,是世界商業力量的會聚之地,來自世界各地的企業共計1200家之多,平時有5萬人上班,每天來往辦事的業務人員和遊客約有15萬人。兩座直沖雲霄的大樓一下子化為烏有,五角大樓的修復工作至少在幾億美元之上,人才損失難以用數字估量。
無論對美國總統布希,對美國民眾或者對美國政壇人士來說,9月11日所遭遇的恐怖分子攻擊事件都是一次歷史性的震撼。在兩小時之內,造成美國本土遭遇數以千計的傷亡,連白宮、總統的空軍一號座機、國防部大樓、金融財務中心的世界貿易大樓,都成了恐怖分子攻擊的目標。
這次事件使美國遭受的直接經濟損失較重。地處紐約曼哈頓島的世界貿易中心是20世紀70年代初建起來的摩天大樓,造價高達11億美元,是世界商業力量的會聚之地。五角大樓的修復工作至少在幾億美元之上,人才損失難以用數字估量。而且交通運輸和旅遊業造成嚴重損失。美國國內航班一天被劫持了四架,並造成巨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確實是歷史罕見。
事件發生後,布希立即採取適當行動,恢復政府、社會正常活動,為了顯示他不受恐怖威脅,9月11日晚上,雖然白宮仍有受到攻擊的威脅,他仍決定返回白宮,並在白宮向全國民眾發表談話,藉此顯示:恐怖分子並不能阻斷美國行政中心的運作。
「美國911事件」的經濟影響不僅局限於事件本身的直接損失。更重要的是影響了人們的投資和消費信心,使美元相對主流貨幣貶值、股市下跌、石油等戰略物資價格一度上漲,並實時從地域上波及歐洲及亞洲等主流金融市場,引起市場的過激反應,從而導致美國和世界其他國家經濟增長
⑧ 911事件後什麼股票漲了什麼板塊
當時,美國是龍頭老大,美國股市下跌,全球股市會跟著下跌的。
漲得最厲害的就是第一醫葯,不過跟911無關
⑨ 2001年,911事件發生後,美國那些板塊的什麼股票一直在漲911事件,中國股票有那些板塊一直在漲的。
老美軍工板塊一直漲,中國酒類一直漲。
⑩ 美國金融危機對中國股市的影響
國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從美國次貸危機開始,到美國的房利美和房地美「兩房」危機,再到雷曼兄弟申請破產、美林銀行被收購、美國最大的保險公司AIG瀕臨破產被注資850億美元拯救、全球股市的持續下跌,預示著華爾街最冷的冬天還沒有到來,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認為,美國正在陷入「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之中。在全球金融經濟一體化的今天,必須認真分析美國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帶來的影響,採取針對性的措施,才能避免更大的損失。我認為,影響有以下幾點:
1.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放緩趨勢明顯。
中國今明兩年經濟增速放緩將成為大勢所趨,出口以及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回落是必然趨勢。據亞洲開發銀行16日發布的年度報告《2008年亞洲發展展望更新》預計,中國經濟增速將從2007年的11.9%回落到2008年的10%;2009年中國經濟增速將進一步回落至9.5%。主要原如下,
①由於美國經濟增長放緩,出口增長減速遠超出預期;
②通貨膨脹率升高的趨勢將使政府採取更嚴厲的緊縮貨幣政策,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放緩、企業倒閉潮出現,工業利潤增長大幅放緩;
③信貸緊縮下房地產市場降溫,可能出現比2008年更為嚴重的危機;
④宏觀調控下,房地產、鋼材、水泥、鋁合金和汽車產業投資增速回落;
⑤每年1000萬個新就業崗位完成很困難。農民工回農村種地回潮,農村隱性失業大量增加;
⑥由於明年油價和電價可能會進一步上調帶來PPI繼續上升的傳導因素,2008年中國全年CPI漲幅預測值從先前的5.5%上調至7%。2009年預測值從2008年4月的5%上調到5.5%;
⑦居民消費增長速度下降,靠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等於「畫餅充飢」。收入的不穩定性增大、股市的負財富效應、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拉大等原因使居民的消費慾望受到抑制。
2.央行的貨幣政策陷入「左右為難」的境地。
目前,在「保增長」和「控制通貨膨脹」之間,央行的貨幣政策「左右為難」。在全球金融危機下,中國的經濟增長受到抑制,增長率放緩是必然的,但在連續10年的高速增長下的「急剎車」會是一大批企業倒閉和就業的困難,影響社會穩定和諧。但放鬆貨幣政策又使已經比較嚴重的PPI和CPI更加泛濫成災。15日宣布的「兩率」下調市場並不領情就是證明。同樣,人民幣對美元是繼續升值或是貶值也是「兩難」選擇。
3.中國銀行業的經營效益增長出現困難。主要原因:
①在經濟下滑狀態下,銀行的業務拓展空間變窄;
②在居民收入不穩定性加大和貨幣緊縮政策下,存款大量增加與貸款增量減少的矛盾突出,加上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27個百分點;
③經濟下滑帶來的行業、企業破產倒閉,銀行不良貸款反彈壓力很大(比如房地產貸款下面專門分析);
④資產泡沫破裂後,銀行的抵押物大量縮水,貸款的抵押率超過「警戒線」,第二還款來源喪失。如房地產抵押、土地抵押、股票質押的貸款最為明顯;
⑤持有美國次級債或對美國破產公司的貸款造成的損失。如中國銀行集團共持有雷曼兄弟控股公司及其子公司發行的債券7,562萬美元;工商銀行對雷曼公司貸款5000萬美元;招商銀行對雷曼貸款8000萬美元;
⑥中國商業銀行在2008年在海外的收購及投資因危機加重,過去的「抄底」行為變成了現在的「墊背」結果。按照高盛的預測,2009年香港H股中資銀行的獲利大約下降4%-8%;規模較小的股份制A股銀行獲利下降幅度更達到8%-13%。
4.各國央行任何救市行為都會「失靈」。
就在最近兩天,以美聯儲為首的全球央行和金融監管當局各顯神通,為金融體系注入超過3000億美元的流動性。美聯儲過去兩天連續通過回購協議向市場注資1200億美元,這是「911」以來最大規模的注資行動。在美國之後,歐元區、英國、日本、澳大利亞以及瑞士等多個央行也連續採取注資措施。在亞洲,中國大陸和台灣都先後宣布下調存款准備金率或是貸款利率,印尼則宣布下調隔夜回購利率。
但各國央行的努力沒有馬上收到成效,道指、標普500指數、納指、歐洲股市、倫敦股市全線下跌滬深A股金融股拋壓沉重,滬指的十年成本線也岌岌可危。在投資者的信心跌到「冰點」之後,任何的救市措施都會在沉重的拋壓之下,變成「曇花一現」的「綠色風景」。但需要積極的財政政策,今天的印花稅單邊徵收就是較好的救市行為。在投資者信心喪失後,最好是徹底取消印花稅。
5.房地產行業真正的「冬天」來臨,寄希望於政府救房市無異於「痴人說夢」。
在全球金融危機帶來的經濟下滑趨勢中,中國房地產行業的真正「冬天」和銀行不良貸款風險將在2008年末與2009上半年開始顯現。未來房產業的成交量持續下滑、購房者信心減弱和持幣觀望、空房率持續增加與毛利率下降,將導致開發商遭遇現金流的困擾,銀行業中的房地產不良貸款風險將大為提高。
根據高盛從銀行向65家房產商貸放記錄分析來看,從去年10月樓市調整以來,開發商現金流不足現象,就已逐漸暴露出來;但開發商仍以較高的利率,從國內外的私人投資者吸引了資金。為了籌集現金,國內大牌明星房地產開發商萬科、恆大等都在競相降價銷售,明顯看出珠三角城市的房價已陷入下降趨勢,尤其是同比下降較多的三個城市是深圳、廣州與惠州。中國政府機構在16日表示,8月追蹤70個城市的房價指數首度較前月下滑,上海地區下跌了0.2%。目前,中國各地房價下跌現象越來越普遍,房地產投資進一步萎縮。
此外,曾踴躍投資上海房地產的摩根士丹利,如今卻要拋售部份最頂尖的豪宅,最近大摩旗下的房地產基金將兩棟上海豪宅標售,包括新天地超過100間的商務住宅。此外,大摩原本有興趣買下上海最高樓--上海環球金融中心的樓層,而後也作罷。結合美國的「金融危機」來看,大摩標售中國房地產有可能是為潛在的流動性危機做准備,它可能也預示著部分外資開始准備撤出中國房地產市場,這將對本在嚴冬中的中國房地產市場「雪上加霜」--先是開發商面臨償付能力危機,其後是實力不濟的房地產開發商倒閉,進而殃及國內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