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2015 8 24股市暴跌
是的,15年8月24日與25日連續暴跌。歸咎於:證監會宣布放棄干預市場行為,全球市場遇冷,降准期望落空,多少沖高失敗信心喪失。
❷ 好多年前股票大跌是哪一年
第一次大熊市:1992年5月26日至1992年11月17日
沖動過後,市場開始價值回歸,不成熟的股市波動極大,僅僅半年時間,股指就從1429點下跌到386點,跌幅高達73%,這樣的下跌在現在來看是不可想像的,而在當時,投資者們都自然地接受了,難怪有人說,還是早期的股市炒起來爽。
第三次大熊市:1994年9月13日至1995年5月17日
早期的股市不講究什麼價值投資,業績好壞也是無所謂,最重要的是流通盤要小,這樣好炒。但是隨著股價的炒高,總有無形的手將股市打低,在1995年5月17日,股指已經回到577點,跌幅接近50%。
第四次熊市:1995年5月22日至1996年1月19日
短暫的牛市過後,股市重新下跌。從1995年的8月開始,當時僅僅3倍市盈率的四川長虹開始悄悄走強,業績白馬股票逐步受到主流資金的關注。至1996年1月19日,股指達到階段低點512點,績優股股價普遍超跌,新一行情條件具備。
第五次大熊市:1997年5月12日至1999年5月18日
這輪大調整也是因為過度投機,在績優股得到了充分炒作之後,到1999年5月18日,股指已經跌至1047點。這兩年間,股市的擴容繼續瘋狂進行,規模出現了難以想像的擴張。嚴重的供需矛盾使二級市場出現極度失血,持續2年的熊市就此展開
第六次大熊市:2001年6月14日至2005年6月6日
"5·19"行情過後,市場最關注的就是股權分置的問題。投資者普遍認為這是利空因素,解決股權分置也成為股市下跌的理由,股指也從2245點一路下跌到998點。經過這輪歷史上最長時間的大調整,A股市場的市盈率降至合理水平,新一輪行情也在悄然醞釀當中。
第七次大熊市:2007年10月16日至2008年10月28日
全國製造業和地產等支柱產業泡沫顯現,危機四伏,在投資者普遍對行情盲目樂觀之際,股指則開始一路下跌。隨著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指數隨之一瀉千里,僅一年時間,股指便從6124點狂跌至1664點。從此,進入幾個月的震盪調整之中。很多製造業的老闆,發現搞製造業賺不到錢了,所以投身於股市。
❸ 2015有哪幾天股票下跌超過100點
上證指數999999
2015年1月19日,5月5日,5月7日,5月28日,6月15日,6月16日,6月18日,6月19日,6月25日,6月26日,6月29日,7月1日,7月2日,7月3日,7月8日,7月15日,7月27日,8月18日,8月20日,8月21日,8月24日,8月25日,9月15日,10月21日,11月27日下跌幅度超過100點。
❹ 中國股市的股災是在哪幾年
中國股市的股災是發生在2015年的,在2015年的時候,國內的很多股票的價格都已經出現了跌停的情況,整個市場是非常慘烈的。
我相信很多人都沒有經歷過2015年的那種股災,2015年的那場股災對於所有人的影響都是非常大的,很多炒股的人基本上都已經虧損了,超過30%以上。很多機構其實也是不能夠倖免的,大部分的機構也已經虧損超過了30%以上。
千股跌停的情況是非常悲慘的。當年所發生的千股跌停的情況是非常悲慘的,很多公司受到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對於茅台股票來說,在當年下跌的幅度已經超過了30%以上。要知道茅台股票是A股市場上價格最高的一隻股票,而且在市場上的影響力也是非常大的。
2015年的股在發生之前,市場上的上證指數是非常高的,但是在那個時候很多人認為A股市場的股票價格低,依然是能夠持續上漲的。當年的市場是狂歡的,也正是因為如此才會出現了大幅度的下跌。
❺ 15年股災大盤跌到多少
我是2007年入市,親身經歷過2015年的股災。大盤從5100多點跌到3000點以下。
用一個詞就可以形容當時的情景:暴漲暴跌。
對於2015年的這場股災,我並沒有覺得有多麼的慘烈。相比於2008年的熊市,這一次的股災還是不值一提。
2015年的股災給我們最大的啟示:投資莫加杠桿!
❻ 15年股市大跌的主要幾個原因,要詳細
15年股市大跌的主要原因可能有:1、低成本直接融資導致「非效率」金融以及「非效率」的經濟發展,極大地催生泡沫導致股價被嚴重高估。2、股票市場本身的上市和交易制度存在嚴重缺陷,造成投機盛行,股票市場喪失投資價值和資源配置功能。
一、15年股市大跌的具體原因如下:
1、做空制度加劇市場恐慌。
在2015年4月股市泡沫開始形成時,做空工具也橫空出世。2015年4月16日,上證50、中證500股指期貨正式面市。在5、6月份股市和杠桿都處在高位的時候,中證500股指期貨的持賣單量也達到兩個高峰。
7月1日因為中小板和創業板的股票無量跌停,現貨賣不出去,只有通過股指期貨空單去對沖現貨頭寸,導致以中證500股指期貨為首的合約大幅貼水。IC1507合約收盤7509點,較現貨中證500指數貼水902.51點,貼水幅度達12%。也就是說,現在這些股票只有以今天市場價的8.8折往外賣才會有人來接單。由於中證500可以精準反映大部分股票走勢,大家只能開出更多中證500的空單對沖,大量的空單又加劇了股市的恐慌下跌,於是形成惡性循環。
2、高杠桿配資。
截至2015年6月,場內場外配資規模達到最高峰4.8萬億元,股價也被推到最高點。大量杠桿資金入市的結果就是,一旦出現下跌,就會發生千股齊跌的壯觀場面。6月13日午間,證監會發布消息,要求證券公司對外部接入進行自查,對場外配資進行清理。配資在得到通知以後開始撤出,大量拋售股票,配資籌碼集中的股票首先跌停。而一旦觸及平倉點,跌停的股票是賣不出去的,必須拋出那些還沒跌停的,結果就是引發大面積跌停。
❼ 2015年6月29曰股市暴跌是怎麼回事
一是,本周迎史上最大批量IPO凍結資金達7萬億元,資金面驟緊;
二是,6月份銀行體系面臨半年末的考核緊張時點,且6月份MLF到期,影響流動性;
三是,中國證監會官方微博發文,要求證券公司對外部接入進行自查,各地證監局對自查情況進行核實,要求中國證券業協會制定證券公司信息系統外部接入的規范標准。
四是,證監會新兩融管理辦法徵求意見出台,政策降杠桿意圖明顯,對大盤有沖擊。
五是,產業資本加速套現,5月以來國內產業資本減持金額高達2000億元,其中5月單月減持額就多達1500億元,環比暴漲近一倍,並創下今年以來月度減持新高。
六是,A股證券化率已經高達104.63%,發出警示信號。截至6月12日,滬深股市總市值報71.25萬億元,首次突破70萬億元,一周增加3.18%。兩市股票平均價格為17.8元,一周漲2.16%。若以2015年中國GDP總值68.1萬億元(預測值)計算,A股證券化率已經高達104.63%。
七是,A股市盈率過高,高估值股票存在調整需求,截至6月15日,上證綜指當前市盈率大約為22倍,而就在數月之前,其市盈率還徘徊在9.6倍左右,這至少是1998年以來的最低水平。深證成指市盈率為54倍左右,為MSCI(MSCI.N)新興市場指數市盈率的4倍之多,創業板市盈率則高達128倍。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5月底,東京證券交易所創業板市盈率為99,港交所主板市盈率為13倍左右,創業板市盈率則為90。
(7)2015年股票大跌時間擴展閱讀
股票下跌是因為賣出價格低於買入價格,股票供大於求。股市下跌的內因在於市場流動性趨弱資金短缺,具體表現在新股發行量超出市場承受能力,大小非減持、定向增發等一系列因素;其外因在於金融市場的系統性風險。
個股在遭遇利空之後,往往造成資金出逃的現象,承接盤減少股價下跌。而股市遭遇系統性風險,則出現覆巢之下無完卵的現象,絕大部分股票難逃下跌之虞。在路徑上,股票下跌與股市下跌互為因果,具有遞進關系。
個股下跌特別是權重的利空,往往拖累整個大盤指數。比如美國股市因為特斯拉公司業績下滑,造成美股指數下挫。A股某些指標股中報業績預虧,都是引發滬深股市下跌的根源之一。
❽ 15年股災是幾月份
15年股災是在15年6月份。2015年6月12日, 上證指數瘋漲創下新高5178點,第二天暴跌2%,第三於暴跌3.47%,從此拉開股災序幕。
(8)2015年股票大跌時間擴展閱讀:
股災過程回顧:
2015年6月12日周五,滬指保守5166點,證監會對券商發出內部通告,暫停場外配資新埠的接入,並且要求券商開始清理場外配資。
6月15日周一開市,大盤下跌103點,跌幅達2%。雖然跌得狠,但很多人認為是技術性調整,股民依舊往裡沖。
6月16日,大盤再跌175點,跌幅3.47%,但依然有不少人選擇「逢低入場」。
6月19日周五,大盤大跌307點,跌幅達到了6.42%。這一跌完全出乎市場意料,各大媒體開始討論巨幅波動的合理性。
端午之後的大盤短暫反彈兩天,但6月25日再跌162點,跌幅3.46%,同時中小盤股票大面積暴跌,市場賺錢效應消耗殆盡。
6月26日「黑色星期五」,大盤深跌334點,創業板成為重災區,暴跌達9%,2000多隻個股以跌停報收。經過這一天,大部分股民已陷入深套,一些金融專業人士也不得不狠心斬倉出局,因為他們知道更狠的還在後面。
周末,央行公布降息0.25個百分點,同時定向降准。「雙降」的消息無疑是一種典型的利好,但周一開市,A股一反常態,短暫高開後一路低走,權重股紛紛跳水,題材股相繼跌停,滬指盤中連破4200點、4100點、4000點、3900點四大關口,收盤勉強報收4053點。
至此,大盤在創下年內5178高點之後,10個交易日的跌竟逾千點,跌幅達20%,救市呼聲此起彼伏。證監會緊急發布暖意喊話,如「回調過快不利於股市平穩健康發展」,同時公布養老金入市比例,大盤在6月30日飆升5%,暫時站上4200點。
不過,利好的作用轉瞬即逝。在7月1日這個好日子裡,大盤殺了個「回馬槍」,滬指再度大跌5.23%;兩市約1300隻個股跌停,很多股票已經跌破牛市起點價位。此時,幾乎沒有人再幻想牛市歸來了,股民只能乾瞪眼,看著指數繼續暴跌。
7月3日,又是「黑色星期五」,又是千股跌停,又是將近300點的長陰,滬指創下3629.56點的本輪調整新低。場外配資基本全部爆倉,機構與個人損失慘重。
隨後,匯金出手護盤獲得確認,高層回國救市,各大主要券商老總赴京共商策略,但即便如此,A股的穩定局面仍只持續了兩天。
7月8日,滬指大跌6.97%,報3467.40點。滬深兩市僅有7隻股票上漲,1300隻股跌停,另有1400多家上市公司停牌,停牌數目竟然超過A股總數的一半。
可以說,這次的股災充分表明,資本市場是一個沒有硝煙但無比殘酷的戰場,是不同資金、不同機構、不同理念互相博弈的戰場。
15年6月股災的傷害,絕非只是財富的損失。
❾ 2015年股市大跌紀念日6月227月238月249月2510月2611月27什麼規律
請不要找這種時間上的規律…股市漲跌自有其時,前段時間漲多了現在就要調整。至於大跌,是因為前一段時間股災 大家都成驚弓之鳥了,想著打新利空,結合前一段時間創業板漲幅過大,所以出現了震盪。 大家都跌怕了,心情尚未平復。 不過現在大跌的基礎已經沒了,既沒有杠桿,也沒有超高估值,如果還怕,就再等等,如果不怕就逐步布局吧。過兩天打新資金迴流,部分股票還會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