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全球股市 > 香港的股票缺乏流動性

香港的股票缺乏流動性

發布時間:2022-08-22 12:24:47

⑴ 如何理解港股 A 股化的趨勢

悄悄進行的大變革:港股 A 股化,A 股港股化

港股那點事02-03

古人雲 " 風起於秋萍之末 ",又雲 " 管中窺豹,時見一斑 "。很多大的變革都是有一個不起眼不經意的開始,後來才發展到浩浩盪盪不可阻擋。如果不在一個宏大的視野去審視我們所處的大環境,而是過多糾結於細節,我們就不會得到一個對於環境的正確認識。

中國股票二級市場正在悄悄進行不可逆的結構性大變革,格隆匯會員黃超(作者公眾號:知機語)將此總結為港股 A 股化,A 股港股化。在此,借格隆匯的平台把自己的觀點分享給各位做投資的朋友。

港股 A 股化

港股的投資者構成在從前是歐美機構投資者主導,來自內地的投資只佔少數,而近年開通的滬港通和深港通讓港股的投資者結構發生了顯著變化。

根據港交所的數據,2008 年內地投資者在港股市場的交易佔比是 3%,2009 年至 2012 年這個比例都是 4%,2013 年和 2014 年是 5%,2015 年內地投資者佔比是 9%,市場人士預計,2016 年將上升至 20% 左右。

根據香港南方東英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投資總監王志華的說法,滬港通開通後,內地投資者佔比是在加速上升的,尤其是在 2015 年和 2016 年。預計未來內地投資者在港股市場的佔比每年至少提升十個百分點。隨著內地投資者對於港股市場逐步熟悉,未來 3 年港股市場的投資者中,內地投資者佔比有望從目前的不到 20% 上升至 50% 到 60%。

資金的投票必然帶來它的偏好和估值邏輯," 重劍無鋒,大巧不工 ",強大的實力是任何高明的技巧也對抗不了的。滬港通和深港通是機制的設立,好像不同高度水槽之間的導管,由於估值水平不同引發的大資金的緩慢流動最終會導致總體水平的動態均衡。據統計,從滬港通 2014 年 11 月 17 日開通以來,通過港股通南下的資金累計達到 3828.57 億元,而從香港北上的資金合計只有 1265.87 億元,南下資金是北上資金的 3.02 倍。國內資金最終會取代現在的歐美資金,奪得港股市場上的話語權,這個趨勢不可阻擋。

國內資金實力的增強增加了港股估值邏輯的 A 股色彩,這種力量在中小市值公司和大市值公司上都有體現。

A 股 3000 多家上市公司,分析師有數千人,平均一家公司數個分析師,每個公司的價值都得到充分研究。而港股有近 2000 家上市公司,港股分析師才幾百人,遠遠不能做到全面覆蓋。很多中小市值上市公司沒有分析師覆蓋造成價值發現功能不能充分發揮。

港股有不少小而美的小市值公司,它們根植內地,因為市值小、覆蓋成本較高而長期被歐美機構投資者忽視。但如果它們報告的業績優良很容易被各路資金追捧,股價也會有很好的表現——它們是待發掘的金礦。

所以現在也有不少國內分析師開始覆蓋港股公司,畢竟其實市場聯通的橋梁已經建好,港股市場已經和國內市場融為一體。港股中還有一些公司是 A 股缺少的標的,如科技股,賭博股,殯葬股等,它們對國內投資者有很大吸引力,更容易受到國內資金的影響。

對於大市值公司,同一個上市公司在兩地的價差也會因為港股投資者結構的變化而有縮窄趨勢。AH 溢價指數是追蹤同一家上市公司的 A 股和港股價差綜合水平的指數,指數高於 100 說明 A 股更貴,指數低於 100 說明港股更貴。

在 15 年 A 股牛市前它曾長期低於 100,也就是普遍來講同一家上市公司港股更貴;但 15 年牛市之後它就一直保持在高於 100 的位置,最高曾到 150,最低 118,一直維持 A 股比港股貴的態勢。

由 AH 溢價指數十年的歷史來看我們也發現在 07 年和 15 年 A 股大牛市中,AH 股的溢價迅速攀升,說明 A 股受情緒化影響更多,價格偏離價值的程度更高;而牛市過後在更長期的時間內它們的價差都比較小,基本是在 100 上下浮動。

(十年恆生國企指數,綠色線為市凈率)

恆生指數和恆生國企指數在筆者之前的文章《機會十年一遇——港股的巨大投資價值不可錯過》里做過介紹,包含的都是很優質的大型企業,大部分比重是在金融股,用 PB 估值更合理。觀察十年的估值區間可以說,這樣的估值是處在一個非常低估、非常吸引的區間。

港股如此低估的原因除了外界對於處在困境中的中國經濟的擔憂,還有一個因素是擔心人民幣貶值。

大多數市值的港股上司公司主要收入都來自中國內地,盈利以人民幣計價,而卻以錨定美元的港幣交易。如果人民幣大幅貶值,那麼以港幣計算的利潤會大幅減少。但這些因素已經被計算在現在的價格里。已經眾所周知的風險不是真正的風險,如果實際結果沒有預期那麼糟糕,反而這個預期差會提供一個不錯的回報。

筆者相信隨著中國經濟的回暖、人民幣匯率的穩定和外界疑慮的逐漸消除,未來港股會有很大機會。兩地市場的融合和港股投資者結構的變化會讓港股變得越來越像 A 股。

A 股港股化

A 股滬深交易所在牛市頂峰時創造了日交易額破兩萬億的人類歷史上的空前記錄,而作為對比,港股一直被詬病缺乏流動性。筆者相信,隨著未來 A 股注冊制的放開、退市制度的成熟,這種超高的換手率和流動性將成為歷史,很多中小股票也將陷入流動性匱乏的窘境。

A 股的注冊制正在悄悄進行。最近在達沃斯論壇上,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說," 盡管去年 IPO 數量創新高、再融資體量很大,但仍有 600 多家公司在排隊等候上市。這一方面說明中國經濟的發展給中國資本市場帶來的發展機會非常大,但這也說明中國自身的改革還不到位,如果改革夠好的話,IPO 排隊不應該這么長,中國證監會還面臨很多任務。"

A 股是國家的一種宏觀經濟管理工具,最開始中國設立金融市場的目的就是為了給國有企業融資解困,現在則是給實體經濟輸血。讓投資者的財富得到保值增值不在國家考慮問題的優先方向。

據媒體報道,2016 年中國股市 IPO ( 首次公開募股 ) 家數和融資額創近 5 年來新高,再融資規模也創歷史新高。2017 年 1 月以來,滬深股市新股發行速度保持在每周 12 家左右。有觀察家預測 2017 年上市公司將會超過 400 家。在實體經濟不景氣的大環境下,管理層意在維持或提高新股發行速度,減少排隊企業,加快給實體經濟輸血的目的昭然若揭。

因為中國是審批制發行新股,新股發行定價不能超過去年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每股凈利潤的 23 倍,而 A 股股票大多數的交易價格都遠遠超過 23 倍市盈率。

所以對於上市公司大股東來說,IPO ( 首次公開發行 ) 只是取得 A 股入場的一個門票,需要盡量少地以如此低的價格發行新股,在拿到上市地位和融資便利之後的增發或者減持過程中以更高的價格賣出股票。所以中國上市公司真正上市完成是在公司完成了增發之後。這種制度上的缺陷造成了 A 股上市公司增發配股融資金額大大高出首次公開發行的融資金額。

東方財富 Choice 數據顯示,自 2016 年以來,A 股新股發行約 300 家,首發募集資金規模為 1865.36 億元,平均每家募資約 6.22 億元。而上市公司通過定增、配股募集的資金約為 2 萬億元。具體來看,A 股自 2016 年以來實施了 855 次增發,合計募集資金約 1.97 萬億元,平均每次增發募資金額超過 23 億元,合計發行費用超過 160 億元;同期,配股家數為 11 家,募資總額 298.51 億元。上市公司再次融資的規模超過首次募集資金規模的十倍以上。

A 股加速 IPO 乃至向注冊制發展還必然帶來更嚴格的退市制度。再過幾年 A 股將擁有 5000 家以上的上市公司,如果在加上超過 10000 家的新三板上市公司,中國股市的規模站到了世界巔峰。

吐故納新是自然界的真理。美股在十年裡退市了上萬家上市公司。A 股將來改革的方向也將是在打開進入的門的同時也打開出去的門。殼股、爛股炒作將會逐漸成為歷史。只要業績好,不愁沒辦法上市;同理,如果業績太差,退市也是不可避免的結局。

A 股上市小市值公司稀缺的邏輯不復存在,反而高估值藍籌股是稀缺的,並且它們很大的市值和很好的流動性能提供流動性溢價,可以讓保險資金、養老資金等大資本有比較大的回轉空間。低估是王道,我認為 A 股的低估值藍籌股未來會有比較大的投資機會,而高估值的小市值股票可能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去驗證業績,消化估值泡沫。

去年開始還有一個現象是以保險資金為代表的機構投資者的崛起,這裡面暗含著 A 股投資者結構也在發生深刻變化。A 股從前是散戶主導的市場,而現在攜萬億天量資金的保險資金、養老金、公募私募等專業投資者已經開始逐漸主導 A 股市場。

從前萬科是個大笨象,市值大、成長低,不受散戶青睞,但它擁有強大的品牌、優秀的管理團隊,還有高分紅低估值的股票,因此受到保險資金和恆大等戰略投資者的青睞也不難理解。

和港股一樣,A 股同樣在經歷著結構性的變化。上市公司寬進寬出,中小市值股票因數量眾多而缺乏流動性,而大型藍籌股擁有流動性溢價。同時機構投資者將主導市場邏輯,A 股終將進行成人禮。

機會在港股

筆者相對於國內市場更喜歡港股市場,原因有三:

一、估值低,分紅高,便宜是王道。

二、是沒有扭曲的自由市場,沒有操盤的國家隊,也就是潛在的數萬億的空頭。

三、沒有大量等待融資減持的企業,它們也是潛在的空頭。

未來不確定性依然很多。港股雖然在低估區間,但也可能繼續維持現有甚至更低估的水平很長一段時間。適合的投資方法是定投,即定期投資固定或不固定數額的資金到股票里。股票在短期的波動是不可預測的,那麼長時間的定投可以平均買入成本,化解買入成本過高的風險。

筆者認為對於大多數普通人,根據指數估值水平定投指數是最好的投資方式,長期來看這樣的表現會超越大多數散戶甚至專業基金。

⑵ 香港股票的持續走低,其相關企業有沒有做出對應的措施

自從發生很多示威活動和種種影響背景下,香港社會動盪不安,香港資本市場受到嚴重損傷,同時影響著香港股票的持續走低,股票大幅度下跌,讓群眾陷入恐慌,香港股票市場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相關行政總裁緊急發布通知,群眾不必太過擔心,港交所的交易一切正常運行,雖然受到本地事件影響波動,最主要的還是要看全球經濟發展情況。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全球經濟受到打擊,大量企業倒閉、裁員、資金不足,為了阻止爆發金融事件,多個企業的緊急應變措施進行調整,首先,對於疫情打擊民眾以及客戶服務需求調整,製作合適的防疫與應變措施,建立災害緊急應變小組團隊加強網路安全管理等。加強市場監督管理工作和金融風險防範意識,積極推廣介紹產品,結算流程、存款有關收益、還款時間,結合線上完善營銷服務,對業務范圍包括對客戶不定期進行咨詢回訪,優惠利率、新增項目、信用體系、貸款業務等方式保障群眾服務需求,對於生產復工營運困難的企業,希望相關部門可以支持企業復工、幫助遇困企業、降低融資成本,疫情下的營運措施將線下和線上同時進行調整,盡快恢復原狀金融服務以滿足消費者需求,安撫好人民群眾社會就穩定。每個人都獲得良好的金融服務,促進金融市場誠信發展,並實現大家共同富裕。短期的不穩定相信一定順利渡過,未來目標計劃不會改變,繼續立足中國,同時增加北方流入資金,南方通向國際配置,擴建市場的設施設備。科學發展包括豐富市場各個產品體系,不斷完善市場結構和國際業務發展。香港作為金融中心,希望不要被暴力牽著走,最重要是信任和穩定發展,這次疫情是全球面臨的一個挑戰,需要大家共同努力配合,早日走出困境迎接美好未來幸福生活。

⑶ 有的港股 為什麼 有成交量,但是卻一直不漲不跌呢就是一根直線,比如08153.這是怎麼回事

流動性太差,也就是很少人買賣這個股票,通常港股里的低價股容易出現這種情況。
港股是指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的股票。香港的股票市場比國內的成熟、理性,對世界的行情反映靈敏。如果國內的股票有同時在國內和香港上市的,形成「A+H」模式,可以根據它在香港股市的情況來判斷A股的走勢。

⑷ 香港股票持續低估的原因是什麼

⑸ 投資港股會面臨哪些主要風險

⑹ 港股流動性為什麼這么差

港股與a股市場相比較,其流動性要差一些,其主要原因如下:
1、港股市場比較成熟,市場上的投資者大部分是價值投資,投機者較少,導致個股的流動性與a股相比較,要差一些。
2、香港市場是屬於注冊制市場,沒有「借殼」「炒殼」現象,基本上沒人買垃圾股,從而導致其流動性要差一點。
3、除此之外,港股與a股還存在以下的區別:
(1)港股實行T+0的交易方式,即投資者當天買入的港股,在當天可以賣出,而a股實行T+1的交易方式,即在當天買入的股票,在當天不可以賣出,需要等到下一個交易日才能進行賣出。
(2)港股可以進行雙向交易,即可以進行做多操作,也可以進行做空操作,而a股只能單向操作,即進行做多操作。
(3)港股不設漲跌幅限制,而a股設漲跌幅限制。 拓展資料: 1、港股,是指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的股票。香港的股票市場比內地的成熟、理性,對世界的行情反映靈敏。如果內地的股票有同時在內地和香港上市的,形成「A+H」模式,可以根據它在香港股市的情況來判斷A股的走勢。 2、衍生品種
(1)香港市場的衍生品種類繁多,主要可分為:股票指數類衍生產品、股票衍生工具、外匯衍生工具產品、利率衍生工具產品、認股權證等五大類。 (2)在香港注冊成立的基金幾乎都是開放式基金,對於投資者來說,隨時可以把資金拿回來,變現性好,對於海外投資者尤其具有吸引力。根據香港金融管理局的劃分,香港的債券市場分為中國港元債券市場和在香港發行及買賣的外幣債券市場兩大類。其中港元債券市場以外匯基金債券、債券發行計劃債券,外幣債券市場中以龍債券最具代表性。
(3)依託於內地經濟的高速發展,香港已經成為亞洲地區發展最快的國際金融中心。香港交易所的規模迅速擴大,在全球交易所的排名不斷提升。

⑺ 為什麼香港的股票價格這么低,有幾分的價格!

因為香港股市,可以無限制的增發,差分和合並,股本可以從幾千萬不停增發,發到幾百億,股價跌倒1分,也照樣可以跌(上市公司會把20股1股,從2毛錢繼續往下跌),這些不負責任的公司股票流動性差,幾乎沒有成交量,即使在1分錢買入,也可能找不到下家可以接盤。

⑻ 香港股票的持續低估,對香港經濟有什麼影響

很多人都奇怪,為什麼港股持續低估,持續不漲,到底是什麼原因呢?主要原因可能是港股市場的投資者結構比較特殊,港股市場的投資者主要由中國內地、香港本地和歐美西方三方構成。

⑼ 為什麼廣大股民評論現在香港股票的處境十分尷尬

今年很多人都在問,為什麼港股持續低估,持續不漲?畢竟港股是香港金融的重要組成部分,曾經也走過非常輝煌的歷史,比如在2015年A股牛市後切換到港股的朋友,都是人生贏家。不過,只贏兩年,2019年起,形勢完全逆轉,創業板指大幅反彈,目前的港股的處境確實有些尷尬。

⑽ 很多非常便宜的港股,為什麼沒人買

香港股票具有市盈率相對更低,股票價格相對更低,市場估值體系更為完善。市場以投資為主,市場投機情況較少。在未了解您的風險等級前,我們無法進一步解答。建議您可以在廣發證券開戶後,咨詢持牌投資顧問。

閱讀全文

與香港的股票缺乏流動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現金資產佔比股票 瀏覽:96
微信股票資金安全卡怎麼更換 瀏覽:228
百度宇信科技股票 瀏覽:961
股票農業銀行轉賬時間 瀏覽:854
齊家員工股票 瀏覽:813
新三板深圳股票賬戶 瀏覽:698
同花順怎麼查找相似走勢股票 瀏覽:635
口子窖股票最新行情 瀏覽:613
股票賬戶異常監控 瀏覽:494
航新科技股票代碼是多少 瀏覽:698
股票賺錢非常快 瀏覽:613
st股票能場外質押嗎 瀏覽:342
醫葯科技龍頭股票 瀏覽:861
股票自由現金貼現模型 瀏覽:698
雷科防務股票最新行情 瀏覽:960
一個人可以買50萬st股票 瀏覽:24
中國電影股票歷史最高記錄 瀏覽:858
股票被強平會影響徵信嗎 瀏覽:225
新光圓成股票資金 瀏覽:228
滬市股票需要發布業績預告嗎 瀏覽: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