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科院下屬上市公司有哪幾家
2. 上海中科新松相關股票有哪些
你好!
新松集團(股票代碼:300024),隸屬中國科學院,是一家以機器人獨有技術為核心,致力於數字化智能高端裝備製造的高科技上市企業。
僅代表個人觀點,不喜勿噴,謝謝。
3. 中科院概念股有哪些
1、德爾未來(002631)
德爾未來科技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於2004年12月02日在蘇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成立。法定代表人汝繼勇,公司經營范圍包括整體智能家居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等。
2、中鋼國際(000928)
隨著中鋼集團國際化經營戰略的不斷推進,中鋼國際控股將逐漸吸收中鋼集團其他海外機構業務和資產,逐步成為中鋼集團實施國際化經營和全球化運作的重要戰略平台。
3、道氏技術(300409)
廣東道氏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於2007年09月21日在江門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成立。法定代表人榮繼華,公司經營范圍包括無機非金屬材料、高分子材料、陶瓷色釉料及原輔料等。
4、東旭光電(000413)
東旭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石家莊寶石電子玻璃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寶石A)成立於1992年,1996年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是國內最大的集液晶玻璃基板裝備製造、技術研發及生產銷售於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
5、 華麗家族(600503)
華麗家族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6年10月18日,注冊地位於上海市黃浦區瞿溪路968弄1號202室,法人代表為李榮強。經營范圍包括股權投資管理,實業投資,投資咨詢及管理。
4. 東方中科是國企嗎
是國企。北京東方中科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東方中科")是中國科學院控股有限公司旗下東方科儀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是在中關村科技園區注冊的高新技術企業,2016年11月在深圳證券交易所A股上市,股票代碼:002819。 東方中科作為國內領先的測試技術和科技服務公司,為廣大客戶提供了包括儀器增值銷售、科技租賃、系統集成及相關技術服務在內的「一站式」綜合服務。多年來深耕測試測量領域,在5G通訊、新能源、工業及消費電子、人工智慧、雲計算大數據、新基建等多個領域提供了具有競爭力的綜合測試服務解決方案。營銷網路覆蓋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南京、蘇州、杭州、西安、武漢、成都在內的國內眾多製造與研發基地。
東方中科依託專業化的團隊、強大的運營能力和業內領先的服務品牌,在不斷優化服務質量、擴大市場輻射范圍的同時,堅持以戰略新興產業測試應用為主要發展方向,緊密結合高技術相關產業的科技進步和發展,不斷探索拓展測量領域技術和應用前沿,將硬科技領域作為未來的戰略發展重點。 我們始終秉承科技無限、服務創新的使命,通過內生增長和投資並購,保持業務規模的持續增長,建立和完善多元服務體系,充分發揮中國科學院下屬直投企業的科技資源優勢,整合院署科研院所龐大的科技IP資源,全力打造中國科學院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產業平台和生態體系,為推動國家高科技產業升級與結構調整貢獻力量。
拓展資料:什麼是國有企業國有企業,
1. 是指國務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分別代表國家履行出資人職責的國有獨資企業、國有獨資公司以及國有資本控股公司,包括中央和地方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和其他部門所監管的企業本級及其逐級投資形成的企業。
2. 國有企業,由國家對其資本擁有所有權或者控制權,政府的意志和利益決定了國有企業的行為。國有企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支柱。
3. 國有企業作為一種生產經營組織形式,同時具有商業類和公益類的特點,其商業性體現為追求國有資產的保值和增值,其公益性體現為國有企業的設立通常是為了實現國家調節經濟的目標,起著調和國民經濟各個方面發展的作用。
4. 按照國有資產管理許可權劃分,國有企業分為中央企業(由中央政府監督管理的國有企業)和地方企業(由地方政府監督管理的國有企業)。
5. 對於個別中央企業在國家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所承擔的責任較為特殊,歸屬於國務院直屬管理,這些中央企業屬於正部級。
5. 中科院在2021年聯想有多少股份
摘要 2015年6月,聯想控股也在香港發行上市,共發行股份總數3.56億股。股份發行後,國內股東持股比例同比例發生變化,中科院持股下降為29.1%。
6. 中科大有幾家上市公司
截止至2020年7月中科大共有四家上市公司,分別是:
600551時代出版,2689.91萬股,佔比5.32%,位列第二大股東;
002230科大訊飛,8349.78萬股,佔比3.99%,位列第三大股東;
300520科大國創,710.31萬股,佔比3.51%,位列第四大股東;
300222科大智能,1385.10萬股,佔比1.90%,位列第八大股東。
(6)中國科學院控股的股票擴展閱讀
中科大一般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位於安徽省合肥市,是中國科學院所屬的一所以前沿科學和高新技術為主,兼有醫學、特色管理和人文學科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
由中國科學院、教育部和安徽省三方共建;位列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985工程、211工程,入選珠峰計劃、強基計劃、111計劃、20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
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首批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九校聯盟、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環太平洋大學聯盟、國際應用科技開發協作網、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成員。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1958年9月創建於北京,首任校長由郭沫若兼任;建校後,中國科學院實施「全院辦校,所系結合」的辦學方針,匯集了嚴濟慈、華羅庚、錢學森、趙忠堯、郭永懷、趙九章等一批著名科學家;
建校第二年即被列為全國重點大學;1970年初,學校遷至安徽省合肥市,開始了第二次創業;1978年以後,學校創辦少年班、首建研究生院、建設國家大科學工程、面向世界開放辦學等新舉措;也是唯一參與國家知識創新工程的大學。
截至2019年11月,學校有20個學院(含6個科教融合共建學院)、33個系以及蘇州研究院、上海研究院、北京研究院、先進技術研究院、附屬第一醫院等;
有12個國家級科研機構、4個國家重點科技基礎設施和62個院省部級重點科研機構。
7. 哪個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是中科院
截止到2015年8月控股股東為中科院的企業包括:
1.中科英華(600110)中國科學院應用化學研究所參股公司。
2.東寶生物(300239)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為第4大股東。
3.中科三環(000970)技術具優勢的燒結釹鐵硼龍頭。公司為中科院旗下高新企業,位於稀土永磁行業產業鏈中游,技術研發極具優勢,為國內五家擁有專利技術企業之一。
4.金路集團(000510)公司自2011年起與中科院金屬所合作研究石墨烯制備技術,至2012年11月已經通過了中試成果鑒定,也是首批有望從中科院成果轉化中獲得巨大收益的企業之一。
5.奧普光電(002338):公司由中科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控股。
6.福晶科技(002222):公司由中科院福建物質建構研究所控股。
7.中科英華(600110):公司由中科院長春應化參股。
8.綜藝股份(600770):公司與中科院計算機研究所聯合成立的神州龍芯公司(公司持有49%股權)就是龍芯2號的主要研發生產商。
9.國中水務(600187):公司與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在北京簽約,將合作設立北京國中科創環境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8. 聯想集團十大股東
聯想集團十大股東分別如下:
1.中國科學院控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30.56%
2.北京聯持志遠管理咨詢中心,持股比例20.37%
3.柳傳志持股比例18%
4.中國泛海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6.98%
5.北京聯恆永信投資中心,持股比例7.55%
6.朱立南,持股比例2.04%
7.寧旻,持股比例1.53%
8.黃少康,持股比例1.27%
9.陳紹鵬,持股比例0.85%
10.唐旭東,持股比例0.85%
【拓展資料】
聯想控股現主要股東:
1.國科控股:國科控股歷屬中科院,是聯想控股第一大股東
2.聯持志遠和聯恆永信,兩者是聯控的員工持股平台,源於2001年成立的聯控員工持股會,股東為聯想控股600多位老員工。
3.泛海控股,2009年國科控股公開掛牌轉讓聯想控股股權引入戰略投資者泛海控股
4.王玉鎖,2019年1月聯想控股引入戰略投資者中國天然氣大王新奧能源實控人王玉鎖,聯恆永信向新奧國際出售5409萬股,每股價格21.56港元,總對價11.66億港元
5.柳傳志等高管持股,2011年12月泛海控股將9.6%聯控股權轉讓給柳傳志5名自然人。
未來聯控股權變化分析:
國科控股:國科控股是聯控第一大股東,也是聯想控股三大投資平台所發基金的主要出資人,還是聯想控股一手創建的聯泓新科第二大股東,聯想控股亦參與投資國科控股發起的母基金,投資助力中科院系最新研發成果轉化,兩者在投資方面合作較為密切。從2009年國科控股對其轉讓聯想控股29%股權說明看,國科控股並不謀求對聯想控股的控股權,僅是作為長期支持聯控發展的第一大股東。
聯持志遠和聯恆永信:聯持志遠和聯恆永信的股東為數百位聯想控股的老員工,持股數在數十萬-數千萬。聯想1984年創建至今已有37年,聯想控股的老員工相當部份早已退休,或離職,甚至離世,部份人因生活需要有很強的將所持聯控股權變現需求,長期由聯持志遠和聯恆永信集中管理數百位聯控老員工的股權並不太合適。未來這兩大員工持股平台預計會將聯控員工持股進行分批拆分轉讓變現。考慮流動性和聯控股價過低問題,轉讓變現將主要通過溢價引入戰略投資者的方式完成。
泛海控股,泛海控股因債務壓力,應有較強的轉讓聯控股權變現的需要,同樣是港股的流動性和聯控股價過低問題,泛海控股這么大股權想短期內完成變現只能通過溢價引入戰略投資者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