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國際股市向好,為何A股暴跌
我們A股票正處於歷史大變革之中,全面注冊制度將在不久的將來實現,退市機制和全系統監管正在實施,A股票的系統化和制度化建設過程使A股票處於震盪期。
上證指數在3400點以上有太多的鎖定板塊。股指一到這個位置,就會受到解決方案和利潤板塊的雙重拋售壓力。現在市場還需要充分整理,迫使被鎖定的投資者大量切肉,使股指輕松上漲。
❷ 全球股市上漲,A股市場卻出現加速下跌的走勢,意味著什麼
我們的A股市場其實發展的還是很不完善的,而且A股基本都是跟風操作的多,進行價值投資的少。總的來說A股的實際表現和金融大環境所處的階段存在很大的差異。當然,在其他市場低迷的時候,A股已經取得了不錯的上漲。當其他市場開始上漲的時候,也是正好和我們的調整期重合了。所以這樣對比就更加明顯了。
如果我們能了解這些知識,也就能更好的理解,在全球股市上漲的時候,而A股市場卻出現了加速下跌的走勢。
我們的A股市場,其實實際的歷史並不長。在這樣的情況下,A股基本到都是散戶在炒股。而散戶對於上市公司的了解真的有限。散戶炒股更不會去看上市公司的財務報告。散戶基本都是跟風操作,這樣的情況下,股市的發展和實際大環境還是會存在巨大的差異的。
各位,對於全球股市上漲,A股市場卻出現加速下跌的走勢,您有什麼不同意見,可以在評論區留言。
❸ 為什麼這幾天的股票國外都在漲,中國和及少數國家一直在跌請用很簡單的例子說明。
資金面緊張是主要的原因
今年的多次調准加息
可能剛提準的幾天看不出來
但是後面慢慢的就體現出來了,銀行間的拆借利率不斷提高
民間貸款短期利率也在不斷提高
股市不斷往下,說明有不少資金從股市抽逃,更加證明了資金面的緊張
國際板只是一個誘因,對資金緊張的股市做出進一步的打擊
另外,CPI的高企,加重了人們對國家繼續提準的預期,銀行和企業都害怕陸續而來的緊縮政策
這種情況會持續一段時間
國外股票的上漲主要是美國的QE2帶動的
所謂量化寬松政策,使美元泛濫,導致通脹和資產泡沫
資金量多當然也會導致股市上漲
隨著第二季度QE2的結束
寬松的流動環境上可能還會保持半年左右
然後歐美股市估計會慢慢出現一次回調
但是
❹ 股市小白想問為什麼全世界都在漲,唯獨a股在跌
這個現象是多個維度問題的綜合體現,大致可以從幾個角度來回答你的問題。
1、宏觀流動性釋放
從流動性指標M2來看,新冠疫情後,美國進行了大幅的量化寬松和財政刺激政策,美國M2的增速超過了25%,而國內由於疫情控制較好,流動性釋放有限,從4月國內M2同比數據看,已經創出了過去20年同比新低。
從長期角度看,中國經濟增速逐年下滑,對於貨幣需求不似剛加入WTO時那麼大(2004-2010年M2始終維持20%以上增長),因此邊際流動性增加減少,股市增量資金增加有限。
2、民眾普遍對於樓市投資偏好高於股市
中國自古文化自帶「安居樂業」一說,而樓市,尤其一線城市樓市價格居高不下,加上房貸增加的杠桿,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其收益穩定性高於A股,樓市為投資者帶來更多財富效應,自然吸引更多人參與。
從下圖看,從2015年1月至今,居民中長期貸款從15萬億元增加至50萬億元,大幅增加35萬億元。
3、A股企業融資量巨大,攤薄了股價漲幅
以融資形式之一的IPO為例,根據德勤發布的《中國內地及香港IPO市場2020年回顧與2021年前景展望》2020年,全球主要市場IPO共籌資2687.1億美元,其中中國內地為720.3億美元,佔比27%;2020年,全球主要市場共IPO企業1429家,其中中國內地為396家,佔比28%。
上海證券交易所IPO數量全球第一,按籌資額排名,中國企業在全球前十大IPO排名中高居前三甲。在2020年全球十大IPO項目中,有五個(其中有四個排名前五)在香港和上海的交易所進行,代表中國內地和香港市場吸引力逐步增加,在國際資本市場中的地位進一步提升。
交易流程
投資者如要進行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證券的投資,首先要去上海證券中央登記結算公司在各地的開戶代理機構處申請開立證券帳戶;然後再選擇一家證券公司的營業部,作為自己買賣證券的代理人,開立資金帳戶和辦理指定 交易。
證券帳戶和資金帳戶開立以後,可以根據開戶證券營業部提供的幾種委託方式選擇其中的一種或幾種進行交易;一般證券營業部通常提供的委託方式有櫃台委 托、自助終端委託、電話委託、網上交易等。
所有的交易由上海證券交易所的電腦交易系統自動撮合完成,無需人工干預。
❺ 全球股市都在大漲,唯獨A股在大跌,這到底為什麼呢
因為中國市場是融資市場或者是投機市場,而外圍股市是價值投資市場,這就是中國股市與外圍股市存在的差異。A股堅守永久不破3000點的神話,而外圍股市已經幾萬點,甚至十萬點了,而A股依舊在3000之內,始終都是漲不起來,但外圍股市跌的時候必然會跟跌,這就是咱們大A與眾不同的地方,堅持漲少跌多,漲慢跌快的原則。中國股市漲不起來有三大原因:第一點,上證指數堅守3000點不破的原則,2007年已經突破3000點,2020年5月上證指數跌破3000點,還在2800年附近徘徊。第二點,咱們大A股是融資市場,圈錢市場,IPO就沒停過,每年都有大量新股發行。由於新股發行,股市吸引一點資金進來又圈走了,股市由於大量新股發行,股市資金永遠補不完,缺乏血液,導致血液不循環,造成諸多問題。第三點,A股是投機市場,而且這個投機市場收割的乾乾凈凈的。股票只要一上漲,隨後又快速的跌回解放前,使用都是堅持怎麼漲上去又怎麼跌回來,兜兜轉轉一圈又回到解放前,大A股怎麼能漲起來呢?為什麼外圍股市總是大漲?外圍成熟股市與咱們的股市不同,主要有以下幾大因素促使外圍股市大漲。第一點,外圍股市走的價值投資,志在長遠的市場,追求的是長遠利益,所以外圍股市的盤面非常穩定,拋壓不重,稍微有資金就能拉動股市大漲。第二點,外圍股市能漲起來,主要是股票市場的制度非常成熟,管理機制好,能讓股票市場漲起來,根本不會讓一些寄生蟲在股市搞亂市場。第三點,外圍股市能大漲,其中跟自己國家有關,類似美國股市,每當美股出現大跌時候,就會給市場釋放利好,提振股市大漲,穩定股市情緒,不允許股市大跌,只希望股市持續健康上漲。A股近10幾年的行情截止今天收盤上證指數收盤在2846點,想要突破3000點還是距離還有100多個點的空間。另外上證指數在2007年1月22日大盤成功突破了2846點,當天從大盤從2832點上漲到2934.65點,大盤單邊上漲了102個點,漲幅為3.57%,處於2007年的加速牛。時隔13年之後,咱們A股還是處於在2900點下方,從這里說明兩個問題,其一咱們A股確實漲不起來,不漲反跌;其二咱們A股在過去十幾年裡面零漲幅,已經回到解放前。但過去13年時間裡面,外圍股市已經全面暴漲了,美國股市從6500點上漲到了3萬點;而印度股市1萬點漲到4萬多點;巴西股市從3萬多點漲到了12萬多點;即使是經濟下滑的日本股市從1萬多點漲到了2萬多點,這些都是外圍市場。過去13年時間裡面,全球股市唯獨A股走出負漲幅的行情。總結分析上面根據咱們A股市場和外圍市場進行分析得知,A股始終漲不起來,或者說外圍市場總是能大漲起來,這些都是有原因的,而這些原因都是要從自從找原因,找因素。用一句話總結起來就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的道理是一樣的。
❻ 歐美國家股市都大漲,為什麼中國股市卻暴跌
歐美大漲?經濟還沒復甦股市就大漲?再說你想想西方世界股票暴跌的時候中國就跌了一點,他們許多大公司甚至政府都破產了中國人照樣吃喝玩樂。知足吧。
❼ 為什麼全球的股市都在漲,唯獨中國的在跌
因為中國才有導致資金面失衡的大小非問題.
根據前幾次奧運會各國股市的漲跌概率統計來說,奧運會舉辦當年上漲的概率為40%,下跌的概率為60%,所以用奧運會必須要漲來解釋就不合適了.奧運後導致股市大跌的大小非解禁高峰期將到來,資金面的壓力將更加明顯.下跌的概率遠遠大於上漲.
今天大盤短線的2800~2820這個支撐區域輕松失守,大盤後市如果在短時間內能夠收復該支撐位還有希望,收復不了繼續弱勢下挫注意控制倉位不要太高,大盤下降通道再次打開,可能再次考驗2500這個點位.大盤只有收復了2820後市還有看高3050這個壓力區域的機會.順勢而為吧.
導致大跌的大小非問題直接導致了資金面的失衡,空方長期壓制多方,而在這個長期趨勢中資金面被空方占據,行情自然是長期震盪走低.這就是股票為什麼老跌的真正原因.而8月後是大小非的解禁高峰期,下跌的概率大於上漲.最新的資金統計顯示,7月到現在為止,股評鼓吹的機構大建倉再次成為笑談,雖然7月的減倉規模較大幅度減緩,但是基金和保險等機構仍然凈減倉近250億.而這波反彈的主力軍成了游資,不過游資的特點眾所周知是快進快出,既然是游資狙擊的行情,在傳統大資金還在繼續拉高減倉的情況下,後市如果仍然沒有較為實行性的利好出現,全靠利好謠言帶來的這波反彈,有可能成為機構最後一次較好的減倉機會,奧運畢竟只是個題材,不對大盤的資金面帶來任何的實質性改善,機構是不會放過這次拉高減倉的機會,但是反彈高度仍然要注意政策面利好消息的配合,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隨著又有新的大盤IPO即將進行申購,大盤在資金面上將繼續守到考驗,短線大盤請注意2800~2820這個區間的支撐力,如果守住了,這波反彈還有借奧運會題材的支撐在游資的推動下有所表現(部分個股),但是如果這個短線的支撐區域後市如果被輕松的擊穿了收不回來了,那就要注意游資的動向了,如果游資開始較大規模撤退,那在安全形度建議投資者逢高降低倉位了,傳統機構長期看空後市的情況下,如果連游資都撤退了,那股市靠什麼來推高?
大盤現在的行情特點是市場反復靠一直無法兌現的謠言來救市,先是國家有七大救市措施出台,在沒有兌現的情況下大盤破位又出了個國家平準基金已經獲准入市救市,第二天平準基金的發起人就辟謠沒有這事...,如果一個股市的行情全靠謠言來維持震盪減緩下跌趨勢,沒有真正的實質性的措施出台,那這次反彈的目的就要多思考了,機構的目的是什麼,頻繁的製造謠言來拉高股市,最新的資金統計結果已經出來了,在這次紅紅火火的抄底行動中基金、保險和QDF2均是凈流出,在上周行情比較被投資者看好的情況下,這些主力資金的凈流出接近250億,完全在意料之中,又是個借謠言拉高出貨。而市場頻繁傳出利好謠言的真正目的也很清楚了。「拉高出貨」。既然機構在眾人期盼紅七月的情況下,在半年報做業績的情況下都保持了凈流出,雖然大盤做得比較好看,但是從機構的意圖看仍然沒有改變的跡象,長期目標仍然是降低倉位迴避大小非和宏觀政策的壓力。
因為資金面緊張導致的現在下降趨勢已經形成的情況下,投資者應該保持理智不要盲目的樂觀,股市很復雜也很簡單,復雜的是什麼因素都可能導致股市變化,但是簡單的是資金面的長期多空趨勢就決定了,大盤的長期漲跌趨勢,但是股市不可能只跌不漲,肯定會在下跌途中出現反彈,但是反彈的規模應該視政策面的利好消息的情況來判斷,如果還是這些非實質性的利好消息來託大盤,那每次反彈都是減倉的機會,只有針對大小非實質性的限制措施出來後,大盤才有可能緩解資金面的壓力,帶來一波中級反彈甚至反轉,只要這個導致大跌的核心問題不解決,投資者就要以反彈看待,逢高減倉,而連續超跌投資者信心的積弱使得抄底資金非常謹慎,雖然抄底資金試圖該變這種運行頹勢,但是情況卻並不是太樂觀,現在的股市並不是政府說的缺乏信心不缺乏資金,個人覺得在大小非的陰影下現在這兩樣都缺.今年是大小非最輕的一年,只有3萬億的解禁資金,但是已經讓市場中的主力資金吃不消了(在主力開始出貨前市場中的主力資金一共只有3萬億,但是大小非足夠消滅它們了),雖然政府來了個基金也要講政治的說法,不過看來實質作用不大,機構繼續反彈出貨的動作沒有停止,不得不選擇邊打邊撤退的策略,來降低損失,就算在奧運前政府再出所謂的利好來阻止股市的繼續下跌,但是只要不是針對大小非的實質性的解決措施,只是一些不痛不癢的政策的話,那在資金的多空平衡已經打破的現在的這種行情下,就算在利好刺激下奧運期間採用橫盤運行或者小幅度反彈的走勢下,投資者仍然不要太過於樂觀,因該謹慎對待,因為實質問題沒解決,資金面就會繼續緊張.如果出現政策帶來的反彈時逢高降低才是明智之舉.不要去相信股評不考慮實際的大行情.由於2009年的大小非解禁資金是近7萬億,2010年的解禁資金是近10萬億,而這已經遠遠超過了今年的3萬億,所以,在這個導致這次大跌的核心問題解決前,資金面的壓力是不可能解決的,任何邊緣性的利好政策帶來的都只是反彈而不會是反轉,股市雖然很復雜但是其實也很簡單,股市的規律就是賣的多餘買的就跌,買的多於賣的就漲,大多數人都知道這個道理,但是當資金面已經體現出來的時候為什麼有些人卻不願意去面對.別去相信大小非也有要長線投資的,在大小非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的情況下一解禁上市就利潤高達400%以上,甚至高達1000%以上時,這種成本帶來的暴利,在一個弱勢行情下,你認為大小非持有者是會落袋為安還是會繼續看著自己的利潤縮水(大小非也是投資者,利潤第一同樣是他們的理念,當長期股東這種想法只有被機構教育出來的散戶會去干)而一個長期趨勢中因為某種原因賣的力量都處於壓倒性的優勢時去談牛市什麼時候回來就是在自欺欺人.非實質性政策帶來的就是反彈不是反轉.由於大盤最強的支撐區域3300~3400和股評、機構口中最強的所謂永遠不會被擊穿的政策鐵底2990都已經在資金面失衡的現實面前,迅速瓦解。所以短線在沒有新的利好政策的支撐情況下,反彈就是降低倉位的機會,當然如果有邊緣性的利好政策出台帶來抄底資金抄底,帶來的反彈相對規模較大當然最好,對散戶來說機會難得。嚴格控制倉位是我現在唯一要說的,逢反彈減倉是嚴謹的。有資金在手裡才有主動權,才能夠迎來真正的底。底是主力抄出來的不是散戶,在主力都迫於大小非壓力減倉時,做為中小投資者能夠做的就是順勢而為,不要逆勢而動,機構減倉我們也要控制倉位。
如果非要談下面有什麼支撐位就看2500附近吧,其實最強的支撐位已經失守了。當然如果政府願意出台實質性的解決大小非的政策,那產生的行情就是大行情,就不是現在這種小打小鬧了,不過個人覺得不是太現實,近20萬億的資金本來政府就是想讓市場來消化,政府會願意自己來掏錢??
(對熊市操作的一些反思)首先在熊市中震盪逐漸走低是長期趨勢,利好消息只是催生反彈的一個條件而已,但是當利好消息的刺激逐漸淡化後,反彈就會結束了(而反彈高度取決於利好的大小程度),因為利好而被暫時改變的下跌趨勢將繼續下去,股市回歸其自然的規律。而在導致大跌的核心問題被解決前(大小非),股市都不可能扭轉過來,不可能產生反轉。而在連續下跌的這個趨勢中兩千多支股中處於上漲趨勢的能達到100支就不錯了,也就是說在大盤下跌時買到下跌股的概率是95%甚至以上,做為投資來說既然知道這么低的概率選到游資狙擊的股票,那還不如不去冒這個險。而選擇操作超跌反彈是在這個趨勢中講究安全系數投資者的很好的投資策略,因為在超跌後產生反彈是肯定的,沒有隻跌不漲的股市,只是反彈的規模大小而已(要根據是否有利好消息和利好消息的大小來具體分析反彈高度),而在這個反彈過程中一般以普漲為主,在這個反彈普漲過程中處於下跌的股又處於10%以下,也就是說,你隨便買支股票上漲的概率要遠遠大於在下跌過程介入股票的概率,雖然股票不能夠把這種概率做為抄股的標准但是作為對安全要求很高的投資者來說,趨勢投資是在熊市中最安全的一種投資策略。對股票把握不好的股友又想在熊市介入股票,那選擇這種策略是比較安全的。但要記住,只有超跌才能夠去抄一個短線,而一般的跌幅一般選擇觀望,中間的紅盤可能都是套人的陷阱,當天一個反彈,第二天直接低開低走把抄底的人全部套了,所以熊市中你如果無法把握哪裡是底的情況下,最好是做趨勢,降低風險(個人觀點謹慎採納)。
現在要順勢而為了,不做死多頭,也不做死空頭,做個滑頭就行了在大盤沒有選擇方向前,嚴格控制倉位會讓你風險降到最低的。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請謹慎採納朋友.
❽ 中國股市是啥原因呢美國股市大漲,中國股市大跌,美國股市大跌,中國股市也大跌,這是啥原因呢真是...
原因很復雜,就怕您沒有耐心研究下去,因為想搞懂很費腦筋。中國股市的牛市是有,但不是指數的牛市,是符合產業結構調整的公司的牛市,您仔細看看,很多這樣的股票這半年漲的很兇的。分析起來,核心原因有兩個:
一是中國股市在給股票重新定價。2005年之前,產業資本的股票是不能上市流通的,股改以後,產業資本的股票隨著全流通也可以在股市買賣(就是現在股民痛恨的大小非減持)。所以,股票價格的決定必須要考慮這些產業資本家的想法。如果考慮他們的想法,即使股票是金融資產,股票價格也要相對2005年之前大幅下降。這就是當前A股很多行業的價格降的和香港、美國這些成熟市場一樣的原因。再加上隨著市場化改革的推進,將來無論誰的公司,只要符合要求,都能上市,不限制;股票價格交給投資者自己決定,政府不幹涉,這都導致價格長期處於下降趨勢里。歷史原因(例如:散戶群體的巨大和非專業性,早期股票求大於供等)導致的股票價格一直很高,這些歷史因素短期很難改變,所以,股票重新定價,股價就處於長期的下跌中。
二是中國經濟處於十字路口,前途未卜。30年中國經濟發展主要依賴出口和投資,投資尤其是主導手段。而30年的發展過程中,政治體制改革幾乎沒搞。體制的落後,外加對投資的過度依賴,兩者組合在一起導致貧富分化到了嚴重的程度,經濟結構嚴重失衡,大量行業產能過剩,腐敗嚴重,社會存在巨大的動亂風險。這種情況下,中央不敢再繼續搞固定資產投資,只能通過制度的改革等中長期手段調節經濟結構,平衡收入分配(估計您已經看到了,您當地的很多拆遷工程是不是停了下來?)。所以,中庸的經濟政策必然導致傳統的涉及固定資產投資的行業效益大幅下滑。我統計了這些行業去年的數據,水泥、有色金屬、建材、玻璃、鋼鐵等行業效益下滑非常嚴重,鋼鐵行業甚至整體上全行業虧損。這些行業都是股市的權重股,他們的蕭條必然導致整個股市的調整。
主要原因就這兩點,估計您想徹底弄明白起碼要有基本的經濟學常識。就是這兩個原因導致了多年的調整。至於IPO重新開始了,至於外資撤離了,還有什麼欺詐上市了,機構、資本家合夥榨取散戶血汗錢了,都是次要原因,並不能影響到股市的大趨勢。所以,不要在關注大盤的漲跌了,要關注個股。
簡單聊聊,原因很復雜,用簡單的文字很難說清楚,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