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券商類股票有什麼特點
券商類行業是一個與股市大盤呈正反饋的,特點如下:
市場向好,則交投活躍,經紀業務增加,同時對投行與自營業務帶動,因此業績會增長更快。
反過來,市場走熊,則業績下降更大。對於大的券商,更方面業務均衡,受到市場影響會更小些,而小得券商,主要靠經紀業務,則市場變好會很大帶動業績,值的在市場變好時持有。
備註:目前的市場,正處在回暖時期,可以多關注券商類股,不過仍要注意估值不應過高。
2. 券商公司發布的研究報告可信嗎
股民都知道券商公司是證券機構,對證券行業是最專業的;那問題來了,專業機構發布出來的研報到底可信嗎?還有就是研報點評的股票,並且給出目標價位,這些股票是否又可信呢?
每家券商公司都會時不時地發布一份研究報告,對某個行業板塊,或者某隻股票,從上市公司基本面,政策面,以及技術面進行點評,長篇大論的分析某個行業或者個股。
根據券商公司發布的研報准確率來看,券商公司的研報還是有一定的可信度,即使不是全信,但這些券商研報還是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尤其是對一些價值投資的投資者。
所以券商公司的點評的股票給出的目標價,大部分都是從基本面進行分析的,要麼就是被低估之時給出目標價,要麼就是預期未來的目標價,對於股票的目標價只能參考,不能全信。
要知道股票漲跌不由券商公司說得算,再度加上A股市場投機性太強,就是喜歡去炒作泡沫股,越有價值的股票越沒有資金炒作,業績平平或者業績虧損的股票反而有超大資金炒作,現實股市中股價漲跌都是二級市場資金決定,不由券商公司來決定。
綜合通過上面分析後答案很明確了,券商公司點評的翻倍股不能全信,只能具備參考價值,一定要根據股票的具體情況做出合理操作。如果券商公司點評的翻倍股完全可信的話,還會有這么多散戶炒股虧錢嗎?
3. 求職者請問券商或基金內部的行業研究員主要工作內容是什麼,需要什麼樣的素質
主要是行業分析+公司分析(你可以看看上證所等網站看看行業分析、公司分析寫點啥)
蠻苦的活,做到後面會思路枯竭,因為其實大家想的都差不多
要在該領域有所作為,關鍵是要會從不同角度分析問題,有創新的視角,
能看到大家看不到的關鍵點,不過這個很難的。。。。
4. 證券公司的行業研究員和證券分析師,有什麼區別
行業研究員是做基本面分析的。證券分析師要對大盤和個股進行判斷,工作更多更雜。
5. 券商股票排名前十(證券龍頭股票一覽表)
證券行業歷經三十餘年發展,已逐漸成長壯大為大金融領域不容忽視的力量。未來幾年,證券行業是投資機會嗎?
當前證券市場收入主要來源於客戶股票和債券的交易手續費,隨著基金規模越來越大也是間接增加證券行業的手續費收入,還有部分收入比如公司上市或者增發股票債券的收入、投研報告收入、資產管理收入等等
從地產來看房只住不炒大背景之下,房地產資金將會更多的轉移到證券市場,過去老百姓大部分資金鎖定於房地產,未來這一塊會大幅減少,更多的拉動消息,促進內循環,證券投資這一塊比例會大幅增加。
從理財的角度來看,固收類理財逐漸退出市場,P2P理財被清理,老百姓投資理財意識逐步增強,想獲得更高的收益率,從證券市場100年歷史來看,證券市場將成為重要的投資工具,近幾年來基金規模不斷的增長,老百姓都接受了基金理財。
從從境外投資者來看,全球疫情的爆發,中國疫情的管控讓中國經濟獲得了穩定發展,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境外投資者投資我們的證券市場。隨著滬港通、深港通的推行,外資的佔比和活躍程度越來越高。再加上我們的強國之路建設國際化大金融是必走之路,對外資的開放程度會越來越高
以上三大資金的流入證券市場,機構、莊家、散戶都是挖金子的,而證券公司是挖鏟子的,挖金子是不確定性的,但挖金子都需要鏟子,所以賣鏟子的收益是穩定且持續增長的。
那證券龍頭股排名前十有哪些,證券龍頭股票一覽表哪些呢?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證券龍頭股排名前十的龍頭企業的詳細情況:
?
證券龍頭股排名前十(以下排名不分先後)
1、興業證券(股票代碼 :601377)
公司致力於打造一流證券金融集團,為境內外各類客戶提供全面、專業的金融產品與服務。按照客戶群體及業務屬性的不同,公司所從事的主要業務分為四大板塊,分別是財富管理業務、機構服務業務、自營投資業務、海外業務。
證券研究業務穩定在行業第一梯隊、債券承銷業務行業領先;AA級券商,凈資本262.60億元,設有92家區域分公司、143家證券營業部:20年機構服務業務收入61.61億元,自營投資業務收入43.83億元。
興業證券第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約37.34億元,同比下降28.27%。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10.84億元,同比下降23.12%。實現基本每股收益0.1618元,同比下降23.14%。
2、中信證券(股票代碼:600030)
2003年,中信證券完成A股上市,成為國內第一家IPO上市的證券公司;2005年,設立中信證券(香港)有限公司,成為業內第一家獲准在香港設立全資子公司的中資證券公司;2011年,中信證券完成H股上市,成為第一家A+H股上市的中資證券公司。目前,中信證券已成長為國內領先的大型投資銀行,凈資產超過1,800億元,擁有中信證券2020年年度報告
18 / 370 ,1.9萬名員工、30個業務線及部門、7家主要子公司、400多家分支機構。公司零售客戶超過1,000萬戶,境內企業與機構客戶7.5萬家,分布在國民經濟主要領域,深度覆蓋主要央企、重要地方國企和眾多有影響力的上市公司。境外機構客戶2,000家,分布在英、美、澳、東南亞等13個國家和地區。
券商業綜合實力排名第一,國內首家資產規模過萬億元的證券公司;股權業務承銷規模債券業務承銷規模、資產管理規模等多項經營指標居行業第一:AA級券商,凈資本859.06億元,分公司84家,營業部337家;20年經紀業務收入143.98億元,證券投資業務收入134.06億元。
中信證券披露三季報,公司2021年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00.91億元,同比增長31.73%;凈利潤54.47億元,同比增長45.84%。前三季度,公司實現凈利潤176.45億元,同比增39.37%。小財注:Q2凈利為70.33億元,據此計算,第三季度凈利環比下降23%。
3、華泰證券(股票代碼:601688)
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領先的科技驅動型證券集團。自1991年成立以來,公司積極把握中國資本市場改革開放的歷史機遇,以金融科技助力轉型,用全業務鏈資源為投資者提供專業的金融服務,綜合實力位居國內證券業第一方陣。隨著公司全球存托憑證(HTSC:LI)在倫敦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成為一家在上海、香港和倫敦三地上市的中國金融機構,步入國際化發展的全新階段。
互聯網經紀領域龍頭,」張樂財富通」位居證券公司類APP第一名;公司是國內證券業最具活力的財富管理平台之一,擁有超過1700萬客戶;AA級券商,凈資本679.10億元,擁有分公司28家、證券營業部243家;20年財務管理業務收入124.79億元,機構服務業務收入75.82億元。
華泰證券2021三季報顯示,公司主營收入269.07億元,同比上升10.57%;歸母凈利潤110.49億元,同比上升25.0%;扣非凈利潤108.75億元,同比上升23.42%;其中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單季度主營收入86.74億元,同比下降1.37%;單季度歸母凈利潤32.78億元,同比上升34.69%;單季度扣非凈利潤31.55億元,同比上升29.72%;負債率82.73%,投資收益110.98億元。
4、廣發證券(股票代碼:000776)
廣發證券成立於1991年,是國內首批綜合類證券公司,先後於2010年和2015年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及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碼:000776.SZ,1776.HK)。公司被譽為資本市場上的「博士軍團」成立三十年來始終是中國資本市場最具影響力的證券公司之一。
本公司是專注於中國優質企業及富裕人群,擁有行業領先創新能力的資本市場綜合服務商,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共設立證券營業部282個,已實現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全覆蓋。公司各項主要業務均衡發展,主要經營指標連續多年位居行業前列,2015至2020年,公司連續六年穩居「胡潤品牌榜」中國券商前列。
國內最大的非國有控股證券公司,擁有行業領先創新能力的全牌照綜合服務商;AA級券商,凈資本648.97億元,設立證券營業部282家,分公司20家;20年財富管理業務收入121.79億元,投資管理業務收入104.35億元。
廣發證券第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約88.63億元,同比增長23.01%。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27.52億元,同比增長15.23%。實現基本每股收益0.36元,同比增長16.13%。
5、東吳證券(股票代碼:601555)
東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前身為組建於1993年的蘇州證券,歷經三次增資擴股,於2010年5月28日改制並更名為東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注冊資本金15億元,總部及注冊地在蘇州市。目前擁有8家分公司,及48家證券營業網點。
公司主營業務為經紀及財富管理業務、投資銀行業務、投資與交易業務、資管及基金管理業務、信用交易業務。公司紮根蘇州、深耕長三角,具備顯著的區位優勢和發展潛力。
紮根蘇州、深耕長三角,具備顯著的區位優勢和發展潛力;A級券商,凈資本195.90億元,設立18家分公司,營業部130家;20年投資與交易業務收入31.61億元,經紀與財富管理業務收入19.49億元
東吳證券2021三季報顯示,公司主營收入63.91億元,同比上升19.86%;歸母凈利潤19.05億元,同比上升27.71%;扣非凈利潤18.83億元,同比上升26.3%;其中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單季度主營收入23.2億元,同比上升33.08%;單季度歸母凈利潤5.69億元,同比上升23.3%;單季度扣非凈利潤5.66億元,同比上升22.54%;負債率74.16%,投資收益18.82億元。
6、東方財富(股票代碼:300059)
東方財富2005年1月成立,2008年1月更名為東方財富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主營業務是證券業務、金融電子商務服務業務、金融數據服務業務及互聯網廣告服務業務等。公司通過以「東方財富網」為核心,集互聯網財經門戶平台、金融電子商務平台、金融終端平台及移動端平台等為一體的互聯網服務大平台,向海量用戶提供基於互聯網平台應用的產品和服務。公司主要業務有證券業務、金融電子商務服務業務、金融數據服務業務及互聯網廣告服務業務等
領先的互聯網財經信息平台運營商,互聯網券商龍頭;旗下東方財富證券是A級券商,在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共設有171家營業部和13家分公司;20年證券業務收入49.82億元,營收佔比60.47%
東方財富2021三季報顯示,公司主營收入96.36億元,同比上升62.07%;歸母凈利潤62.34億元,同比上升83.48%;扣非凈利潤61.3億元,同比上升84.75%;其中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單季度主營收入38.56億元,同比上升47.85%;單季度歸母凈利潤25.07億元,同比上升57.76%;單季度扣非凈利潤25.03億元,同比上升58.23%;負債率77.51%,投資收益4.93億元,財務費用7505.55萬元,毛利率70.41%。
7、招商證券(股票代碼:600999)
招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具有百年歷史的招商局集團旗下的證券公司,傳承了招商局集團長期積淀的創新精神、市場化管理理念、國際化運營模式及穩健經營的風格,經過近三十年的發展,已成為國內擁有證券市場業務全牌照的一流券商。
擁有多層次客戶服務渠道,在國內設有259家營業部,同時在香港、英國、韓國、新加坡設有子公司;全資控股招商證券國際有限公司、招商期貨有限公司、招商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招商致遠資本投資有限公司、招商證券投資有限公司,參股博時基金管理公司、招商基金管理公司,構建起國內國際業務一體化的綜合證券服務平台。
招商證券於2009年11月首次公開發行A股並在上交所主板上市(代碼600999),於2016年10月首次公開發行H股並在港交所主板上市(代碼06099)。
隸屬於招商局集團,是國務院國資委體系內最大的證券公司;AA級券商,凈資本586.54億元,現有12家分公司、259家證券營業部;20年財富管理和機構業務收入115.98億元,投資及交易收入45.94億元。
招商證券2021年三季度,公司營業總收入為217.8億,同比上升21.7%。公司歸母凈利潤為85億,同比上升16.9%。三季度,公司單季度歸母凈利潤為27.6億,同比下降6.2%。
8、國泰君安(股票代碼:601211)
國泰君安,中國證券行業長期、持續、全面領先的綜合金融服務商。國泰君安跨越了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的全部歷程和多個周期,始終以客戶為中心,深耕中國市場,為個人和機構客戶提供各類金融服務,確立了全方位的行業領先地位。2011到2020年,國泰君安的營業收入連續十年名列行業前三,在致力於實現高質量增長、規模領先的同時,注重盈利能力和風險管理。自2008年以來,國泰君安連續十四年獲得中國證監會授予的A類AA級監管評級,該評級是迄今為止中國證券公司獲得的最高評級。
主營業務穩居行業前列,長期、持續、全面領先的綜合金融服務商;AA級券商,凈資本885億元,集團設有證券分公司34家,證券營業部4218家;20年機構投資者服務收入137.88億元,個人金融服務收入114.15億元
國泰君安公告,第三季度凈利潤36.22億元,同比增長3.53%。前三季度凈利潤116.35億元,同比增長29.97%。
9、長江證券(股票代碼:000783)
長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成立於1991年,於2007年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碼000783。經過30年堅持不懈的努力,公司已發展成為一家實力雄厚、功能齊全、管理規范、業績突出的全國性綜合型證券公司。
公司已建成涵蓋:證券、投資銀行、資產管理、基金、期貨、私募投資基金、另類投資和海外業務等領域的證券金融控股集團,
旗下擁有:長江保薦、長江資管、長江資本、長江創新投資、長江期貨、長證國際、長信基金等7家全資和控參股子公司。
截至2020年4月,公司在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設有32家分公司、250家證券營業部和21家期貨分支機構。
民企+央企的混合所有制控股,研究水平行業領先;A級券商,凈資本250.74億元,設立32家分公司、證券營業部279家;20年經紀及證券金融業50.31億元,證券自營業務收入12.41億元。
長江證券2021三季報顯示,公司主營收入66.48億元,同比上升12.66%;歸母凈利潤21.99億元,同比上升13.85%;扣非凈利潤21.53億元,同比上升13.48%;其中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單季度主營收入23.84億元,同比下降7.33%;單季度歸母凈利潤7.75億元,同比下降21.74%;單季度扣非凈利潤7.73億元,同比下降21.55%;負債率81.28%,投資收益13.57億元。
10、財達證券(股票代碼:600906)
財達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是經中國證監會審核批准(證監機構字[2002]81號),於2002年4月設立的一傢具有網上交易資格的證券專營機構,公司前身是河北財達證券公司(創建於1995年),業務范圍有:證券的代理買賣(含境內上市外資股),代理證券的還本付息、分紅派息,證券代保管、鑒證,代理登記開戶、自營、基金、資產管理、證券承銷、融資融券等業務;注冊資本141690萬元;
河北省唯一上市證券公司;A級券商,凈資本90.43億元,設有17家分公司、112家證券營業部,其中河北省內各地市設有營業部93家:20年證券經紀業務收入8.62億元,信用交易業務收入2.89億元。
財達證券公布2021年第三季度報告,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40億元,同比增長41.9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5億元,同比下降23.10%;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1.15億元,同比下降22.53%;基本每股收益0.04元。
6. 哪些券商對於股票版塊更有研究
任何一個券商都會對個股,行業和宏觀形勢進行深入研究,當然每一個券商都有自己特別深入研究的行業。總得而言,一些大券商的研究會比較小的券商在研發上更有實力,所以可能研究就更深入!
7. 證券市場行業分析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中國資本市場2019年開始回暖,科創板正式落地、外資股比限制放開、新三板改革啟動、《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修訂等一系列政策和改革措施的落地為資本市場的發展帶來活力和潛能,證券行業積極抓住市場機會,迎來新的發展機會和業務增長點。
證券業是指從事證券發行和交易服務的專門行業。是證券市場的基本組成要素之一,主要經營活動是溝通證券需求者和供給者直接的聯系,並為雙方證券交易提供服務,促使證券發行與流通高效地進行,並維持證券市場的運轉秩序。
證券行業是國家金融業的重要組成
2020年3月,新《證券法》的正式實施,標志著我國資本市場已明確將全面推行注冊制。而在全面注冊制下,建立1%配售傭金制度非常必要,既有利於注冊制下更好保護投資者的利益、推進市場化合理發行定價的形成,也有利於推動證券公司建立真正的配售體系,實現向現代投資銀行的轉型。
證券行業的主要參與者是證券公司,包含有中信證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東方財富、招商證券、海通證券、華泰證券、國泰君安、申萬宏源、國信證券等,截止2021年3月底,中國證監會登記共139家證券公司。
下游主要參與者是證券交易所和評級機構,即上交所和深交所;評級機構包含有中誠信、聯合信用等,截止2021年3月底中國證監會登記共14家評級機構。
證券行業快速發展 資產規模再創新高
2014-2021年我國證券公司數量和證券公司營業部數量呈現增長趨勢,截止2021年3月底,我國共有證券公司數量139家、擁有營業部11735家,相較於2014年分別增長了19家總部、4536家營業部。我國證券行業相關機構數量的增加尤其是營業部數量的大幅增加代表著我國證券行業欣欣向榮的發展局面。
從我國證券行業2010-2020年營業收入來看,整體呈現波動性變化,2015年的營業收入是十年內最大值,達到5752億元,同比增長120.97%。2016-2018年,證券行業營業收入呈現出較大的下降趨勢。2019年起開始回升。
2020年,面對嚴峻復雜的國內外形勢,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資本市場持續推進疫情防控、深化改革、防範風險等各項工作,證券行業抓住機遇加快業務轉型,加強能力建設,積極服務實體經濟和居民財富管理,經營情況整體向好。2020全年證券行業實現營業收入4484.79億元,同比增長24.41%。
從2010-2020年我國證券行業資產規模來看,2010-2020年,中國證券公司資產規模呈現震盪形勢並不斷擴大。2019年,全國證券行業總資產為7.26萬億元,凈資產為2.02萬億元。截至2020年底,證券行業總資產為8.90萬億元,凈資產為2.31萬億元,分別同比增加22.50%、14.10%。
證券經紀業務和投行業務營收增速大幅提高
1、證券經紀業務
券商經紀業務收入與市場行情高度相關,但交易量和傭金率下滑導致經紀業務收入大幅下降。2014年下半年至2015年上半年的牛市中,代理買賣證券業務凈收入(含席位租賃)高達2690.96億元,而伴隨著交易量的萎縮和行業傭金率的下滑,2016年起,代理買賣證券業務凈收入(含席位租賃)不斷下滑。
2019年開始回升,同比增長26.34%,2020年,隨著市場回暖,全國代理買賣證券業務凈收入(含席位租賃)達到1161.10億元,同比大幅增長47.42%。
2、投資銀行業務
2012-2020年我國證券行業投資銀行業務(包含證券承銷和保薦業務、財務顧問業務)的凈收入呈現波動性變化,在2016年我國證券行業投資銀行業務凈收入達到最大值684.15億元,隨後業務凈收入在2017和2018年出現了連續下降,在2019年止住跌勢出現回升。2020年我國證券行業投資銀行業務實現凈收入672.11億元,同比大幅增加39.26%。
3、資產管理業務
2012-2017年,證券公司受託客戶資產管理業務凈收入在不斷增長,2017年證券公司資產管理業務凈收入達到310.21億元。2018年,證券公司資產管理業務凈收入出現下滑,下跌至275億元,同比下滑11.35%,到2019年證券公司資產管理業務有所回升。隨著證券行業加快財富管理業務轉型,2020年證券公司資產管理業務凈收入達到299.60億元,同比增長8.88%。
中信證券營收規模最大 華泰證券業務能力最強
2020年8月,中國證券業協會最新向券商下發了《2020年上半年度證券公司經營數據排名情況》,對2020年上半年度133家證券公司未經審計經營數據情況進行了統計排名,其中營業收入排名位於前十位的有:
2020年中期,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了《證券公司2019年經營業績排名情況》,對全國證券公司的業務競爭力進行測算。從結果來看,頭部公司加分項領先,業務競爭力加分與行業排名基本相匹配。據測算,業務競爭力合計加分前十分別是:華泰證券(11分)、國泰君安(10.5分)、中信證券(10分)、廣發證券(10分)、中金公司(10分)、海通證券(9.5分)、中信建投(9分)、招商證券(8.5分)、申萬宏源(8.5分)、國信證券(6.5分)。
廣東省證券業的區域競爭最激烈
從我國證券業機構分布情況來看,我國的證券業更集中在廣東、浙江、上海等經濟發達地區,其中廣東省的證券業機構數量最多,截止2021年3月底共有29家證券公司總部和1602家營業部坐落在廣東境內。我國證券業的熱力圖如下:
隨著金融市場的改革完善 行業前景良好
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正在加速形成,資本市場的作用日益凸顯,「十四五」時期將是中國資本市場實現「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目標、中國證券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未來,我國證券業發展將呈現經營規范化、業務多元化、科技應用化、競爭加劇化共四大趨勢:
更多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證券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8. 證券公司中「行業研究」和「行業研究員」怎麼翻譯呀
證券公司中行業研究:Instry Research 行業研究員:Instry Analyst。證券研究所一般隸屬證券公司總部。
一、 證券公司中的行業研究
內部一般主要劃分為宏觀分析師(也就是所謂的首席經濟學家)、策略分析師、行業分析師,有的大的券商還會分出金工組,中小市值組等。宏觀分析師做國家內甚至全球國際的經濟形勢、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的研究;策略分析師主要從產業角度評判一個區域、某個行業的板塊的起伏,側重整體的行業配置。宏觀分析師和策略分析師不會關注某家公司。行業研究的話人數佔大頭,他們會按照不同行業進行分組,覆蓋到每個上市公司。對單只股票進行評級和買賣建議。一般行業內宏觀分析師和策略分析師對學歷背景要求高,名校可能要博士的學歷,首席的話一般要到40歲以上。行業分析師一般也要求是名校碩士以上學歷,門檻不低。他們主要對接的都是保險,基金等買方機構客戶,及上市公司的高管。
二、 證券營業部解釋
一般隸屬公司總部的經紀業務總部,直接面向最前端進行買賣交易的客戶,散戶偏多一些,更加專業的名詞叫做投資顧問,他們直接給出一些買賣股票的建議,資產配置策略等,定期發送資訊給到客戶,幫做出投資決策,學歷要求相對研究所寬松很多,但也要有一定從業經驗才能有投顧資格。
拓展資料:許多證券公司設有研究所,研究所里上班的就是研究員了,分為行業研究員、宏觀研究員、策略研究員、金融工程研究員。
1、行業研究員
是數量最多的,一個人或者一個小組按照行業分類跟蹤各自行業的動向和部分上市公司,定期不定期形成行業和個股研究報告提供給買方(如基金、保險公司)和其他有需要的人。他們叫做研究員,也可以叫分析師。他們推薦的行業或股票以基本面為主、技術面為輔。 而證券公司總部也有一批人專門研究市場,類似研究所里的策略研究員,又不盡相同。他們關心市場變動本身,所以說通常他們離市場更近些,營業部每天發給客戶的簡訊通常出自他們之手。他們的主要服務對象是營業部以及部分大客戶,他們叫做投資顧問。他們推薦的品種往往以技術面、信息面和熱點為主,基本面為輔。 每個證券營業部還有自己的投資顧問,為營業部的客戶提供投資咨詢服務,他們較少推薦具體的股票。
2、工作內容
提交研究報告,價值分析報告一類的。做的好的可以做成行業的頂尖研究員,那市場號召里,尤其是機構里的號召里就很大了,待遇也會很高。其他的人可以轉到買方(比如基金公司)做研究,或者轉到投資做投資經理、基金經理。其實研究員的待遇已經很好了,當然工作壓力還是很大,特別是你想做好做出頭的話。但是總體上說,研究員還是券商里最好的職位之一,工作的成果不僅本公司認可,社會上特別是機構投資者也認可。單憑這一點,就很容易積累個人的名聲。不像大家都看好的自營投資經理,他們的成績只能公司內有效,出去後別人還是不大認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