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全球股市 > 遼寧股票上市時間

遼寧股票上市時間

發布時間:2022-09-03 19:01:39

A. 股票能在遼寧上市嗎

摘要 不能,在境內,只能在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B. 本鋼板材股票是什麼時候上市的本鋼板材上市股價多少錢本鋼板材的今天走勢

國內經濟逐漸回歸正軌,經濟的發展速度逐漸加快,鋼鐵行業運行態勢良好,鋼材市場的需求增加不少,鋼材價格持續攀升,這將會是鋼鐵企業迎來的一次很好的發展機遇。今天就和大家分析一下鋼鐵行業的優質企業--本鋼板材。


趁著還沒給大夥講解本鋼板材,我整理好的鋼鐵行業龍頭股名單分享給大家,感興趣的朋友點點這里:寶藏資料:鋼鐵行業龍頭股名單


一、從公司角度來看


公司介紹:本鋼板材的主營業務是鋼鐵冶煉、壓延加工、發電、煤化工、特鋼型材、鐵路、進出口貿易、科研、產品銷售等。本鋼板材位於遼寧,是一家在新中國成立早期就恢復生產的大型鋼鐵企業,取得了"中國鋼鐵工業搖籃"、"共和國功勛企業"的美稱。


接下來介紹一下這個公司的優點。


優勢一、智能製造能力


本鋼板材強力推進信息化、智能化等智能製造相關項目的建設,2021年已下達投資開展鐵、燒、焦、特鋼工序及原料管理、能源管理等集中管控及智能製造,開展信息化基礎平台提升、生產製造管理、冷軋區域智能裝備、鐵路運輸調度指揮信息系統升級改造等領域的智能化改造。緊跟大數據時代企業發展的隊伍,再創高質量發展。


優勢二、研發創新能力強


再看看科技合作方面,與東北大學、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等單位聯合申報國家工信部"2021年產業技術基礎公共服務平台項目"。


在強度級別系列化全覆蓋方面,以"汽車梁"和"箱體用鋼"為代表的熱軋汽車結構用鋼己經現實全覆蓋,經過"點對點"這一模塊向個性化精準市場開發,"一材多戶"就可以向"一戶多材"進行轉變;突破冷軋1630產線設計能力,成功開發國內領先水平的1180強度級別的雙相鋼。


由於篇幅受限,有關本鋼板材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比較多,就在下面這篇研報裡面,點擊即可查看:【深度研報】本鋼板材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角度來看


我國已經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發展階段,鋼鐵工業是建設現代化強國的重要支撐,是實現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領域,我國政府明確提出了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鋼鐵工業發展新目標出台,也使鋼鐵產業的質量進一步提高。


從下遊行業進行分析,隨著地產下行壓力增大,具備逆周期調節作用的基建投資可能會隨著專項債發行加速發揮效用,進而促進了對鋼材的消費。


結合以上內容來看,我覺得作為鋼鐵行業中的優質企業的本鋼板材,在此行業高速發展之際,非常有希望能從中獲取較大紅利。但是文章多多少少會有一些滯後性,若是各位還想更加深入了解本鋼板材未來的行情,不妨打開鏈接,就會有非常專業的投資顧問幫你診斷股票,看下本鋼板材現在行情是否到買入或賣出的好時機:【免費】測一測本鋼板材還有機會嗎?


應答時間:2021-11-22,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C. 沈陽A股上市公司有哪些

1、沈陽機床股份有限公司

沈陽機床股份有限公司,是由沈陽第一機床廠、中捷友誼廠、沈陽第三機床廠和遼寧精密儀廠四家聯合發起,於1993年5月成立,經沈陽市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沈體改199231號文件批准設立的股份制企業。

1996年7月,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證監發審字1996112號文件批准,向社會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5,400萬元,發行後公司總股本為215,823,518元,並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股票代碼為000410。是沈陽機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旗下企業。

2、東北制葯

東北制葯創建於1946年,全稱東北制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國最大的以化學合成為主、兼有生物發酵和制劑產品的綜合性制葯工業企業之一,東北制葯集團是中國醫葯產品重要的生產和出口基地。企業資產總額達87.6億元[1],現有員工1.1萬餘人,年銷售收入近90億元。

3、沈陽惠天熱電股份有限公司

沈陽惠天熱電股份有限公司前身為原沈陽熱力股份有限公司,發起人為沈陽市熱力供暖公司,國家大型二級企業,成立於1980年5月22日,是東北地區歷史最長,規模最大,效益最好的集中供熱企業。

4、沈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沈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坐落於中國的工業重地遼寧省沈陽市,是國家512戶和遼寧省60戶重點企業之一,綜合實力位居全國重點氯鹼企業前列。公司主導產品以氯鹼為龍頭,以氯鹼兩翼高附加值為核心,形成了燒鹼、鹽酸、液氯、糊用聚氯乙烯樹脂等產品鏈。

5、奧維通信

前身為沈陽奧維通信技術有限公司,成立於2000年12月21日。2005年9月15日,經遼寧省人民政府遼政[2005]252號文批准,奧維有限整體變更為奧維通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同年9月26日,在沈陽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辦理了變更登記手續,注冊資本為6,208.58萬元。

同年9月29日,奧維通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為奧維通信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2月6日,公司注冊資本增加至8,000萬元。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沈陽機床股份有限公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東北制葯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沈陽惠天熱電股份有限公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沈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奧維通信

D. 我想知道中國移動的上市時間、股東組成、股份組成

(以下信息摘自同花順網站)
公司概況
股票號碼:0941/中國移動

主要業務:在中國提供蜂窩移動通信及有關服務。

主席: 王曉初

公司地址:香港中環皇後大道中99號中環中心60樓

注冊地點:香港

行業分類:綜合企業

過戶處: 香港證券登記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23/10/1997

交易貨幣:HKD

法定股本:30,000,000,000

發行股數:18,605,405,241 (截至 30/9/2001)

票面值: HKD0.1000

買賣單位:500

集團網址:http://www.chinamobilehk.com
---------------------------------------------------------------------------

主 要 股 東
股 東 名 稱 今 次 持 股 量 所 占 率 % 日 期
CHINA MOBILE HONG KONG 14,062,602,396 75.580 2001/12/31
---------------------------------------------------------------------------

主要持股狀況
公 司 名 稱 持 股 量 公 司 名 稱 持 股 量
廣東移動 100.00% 浙江移動 100.00%
江蘇移動 100.00% 福建移動 100.00%
遼寧移動 100.00% 山東移動 100.00%
廣西移動 100.00% 河南移動 100.00%
海南移動 100.00% 北京移動 100.00%
上海移動 100.00% 天津移動 100.00%
河北移動 100.00% 福建諾基亞移動通信技術 50.00%
深圳市潤迅通信聯合 30.00% China Motion 30.00%
---------------------------------------------------------------------------

業 績 報 告
貨幣: 人民幣
(未經審核) (未經審核)
本期間 上一段相應期間
由 01/01/2003 由 01/01/2002
附註 至 30/06/2003 至 30/06/2002
(百萬 ) (百萬 )
營業額 : 76,657 55,146
經營溢利/(虧損) : 27,905 23,677
財務費用 : (1,088) (664)
應占聯營公司之溢利/(虧損) : 不適用 不適用
應占共同控制個體之溢利/(虧損) : 不適用 不適用扣除稅項及少數股東權益後之溢利/(虧損) : 17,469 15,451
相對上期之百分比增減 : +13 %
每股盈利/(每股虧損)—基本(元) : 0.89 0.83
—攤薄(元) : 0.89 0.83
非經常性收益/(虧損) : 不適用 不適用
扣除非經常性項目後
之溢利/(虧損) : 17,469 15,451
中期股息 : HK$0.16 NIL
(每股)
(如有其他形式可供選擇, : 不適用 不適用請註明)
中期股息之截止過戶日期 : 02/09/2003 至 04/09/2003(包括首尾兩天)
股息應付日期 : 15/09/2003 股東(-)大會
之截止過戶日期 : 不適用
本期間 : 不適用之其他分派
其他分派之截止過戶日期 : 不適用
---------------------------------------------------------------------------

損益表
RMB( $) RMB( $) RMB(
Dec-02 Dec-01 Dec-
營 業 額 128,561,000,000 100,331,000,000 64,984,000,0
經 營 溢 利 / (虧 損) 48,978,000,000 41,717,000,000 26,393,000,0
特 殊 項 目 0 0
攤 占 聯 營 公 司 及 0 0
共 同 控 制 公 司 溢 利 /(虧 損)
稅 前 溢 利 / (虧 損) 48,978,000,000 41,717,000,000 26,393,000,0
稅 項 -16,234,000,000 -13,703,000,000 -8,366,000,0
少 數 股 東 權 益 -2,000,000 1,000,000
股 東 應 占 溢 利 / (虧 損) 32,742,000,000 28,015,000,000 18,027,000,0
每 股 盈 利 / (虧 損)(仙) 171 151 1
每 股 派 息 (仙) 33.949 0
主 要 財 務 比 率
經 營 邊 際 利 潤 率 (%) 38.10% 41.58% 40.6
利 息 盈 利 率 (x) - 24.975 33.
資 產 回 報 率 (%) - 16.97% 14.7
股 東 資 金 回 報 率 (%) - 28.65% 25.6
---------------------------------------------------------------------------

資產負債表
RMB(K$) RMB(K$) RMB(K$
Dec-02 Dec-01 Dec-
資 產
固 定 資 產 - 105,208,000 87,465,0
攤 占 聯 營 公 司 及 - 16,000 46,0
共 同 控 制 公 司 權 益
其 他 資 產 - 21,714,000 16,798,0
流 動 資 產 - 46,811,000 52,129,0
總 資 產 - 173,749,000 156,438,0
負 債
流 動 負 債 - 35,298,000 44,638,0
長 期 負 債 - 26,640,000 28,023,0
總 負 債 - 61,938,000 72,661,0
少 數 股 東 權 益 - 32,000 17,0
股 東 資 金 - 111,779,000 83,760,0
主 要 財 務 比 率
流 動 比 率 (x) - 1.326 1.1
長 期 負 債 / 股 東 資 金 - 23.83% 33.4
比 率 (%)
總 負 債 / 股 東 資 金 比 率(%) - 55.41% 86.7
---------------------------------------------------------------------------

業務狀況
- 至2002年3月,集團總用戶人數達七千四百六十萬戶,每月平均收入為人民幣一百二十五元,首季度之總收入為人民幣二百三十四億元。
- 2001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54.4%至一千零三億元人民幣,除稅前溢利及股東應占溢利分別上升58.1%及55.4%,至四百一十七億元及二百八十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集團用戶數凈增二千四百五十萬戶,達六千九百六十萬戶,市場佔有率為72.4%,總通話分鍾數達一千六百一十三億分鍾,短消息業務使用量超過六十億條。EBITDA 達人民幣六百零三億元,比上年增長61%,EBITDA 利潤率為60%,凈利潤率達到
28%;
(二)無線數據業務將是集團未來業務拓展的一個重點領域;
(三)2001年6月,本集團通過在內地發行50億元人民幣債券,成功地進入國內資本市場,拓寬了融資渠道,擴大了投資者基礎,改善了公司資本結構,降低了融資成本。

- 2000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68.3%至人民幣六百五十萬元,除稅前溢利及股東應占溢利分別上升3.1倍及2.8倍,至人民幣二百六十四億元及人民幣一百八十萬元。
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 2000年10月,集團向控股股東中國移動香港收購中國移動集團於北京、上海、天津、河北、遼寧、山東及廣西等地區擁有的移動通信業務,總購入價為二千五百六十億元,其中七百四十六萬元將以現金支付,其餘 一千八百一十四億元將向中國移動香港配售代價股份支付。現金部分,集團計劃以下列方式支付:
(一)利用現有內部現金資源支付三十九億元;
(二)透過人幣銀團貸款融資支付一百一十八億元;
(三)發售可轉換票據籌集四十六億八千萬元;
(四)發售美國托存股票及新股資付六十六億八千萬元,包括向Vodafone以每股$51,配售三億八千二百萬股。籌集一百九十五億元,以及向其他投資者發售股票籌集四十億八千萬元;
(五)剩餘的差額將透過利用額外的內部資源及其他融資方式支付。- 於2000年9月,北京、上海、天津、河北、遼寧、山東及廣西的移動通信業務總計擁有一千五百四十萬用戶,截至2000年6月底,該等公司的市場佔有額為80%。
- 2000年10月,集團的全資子公司,中國移動(深圳)與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作為聯合牽頭行的八家國際性銀行組成的銀團簽訂了兩份貸款協議,總貸款額達一百二十五億人民幣。
- 2000年10月,集團就收購北京、上海、天津、河北、遼寧、山東及廣西移動通信業務訂立股票發售的規模,集團將以每股$48,配售十億七千萬股,集資金額五百零三億元,發售可換股票據亦為集團帶來四十五 億八千萬元現金;另外,一百一十八億元將以人民幣銀團貸款支付,三十九億元則以集團內部資源支付。11月,因行使超額配售權,額外配售多四千七百二十萬股股份。
- 2000年12月,集團宣布接獲中國信息產業部部長吳基傳通知,預計今年及明年還不可能提出行動電話資費調整(包括實施單向收費制度)的實施方案,報請國務院審查批准。
- 2000年12月,集團接獲有關主要部門通知,將對若干電信資費進行調整,其中將會影響集團業務的主要包括數字傳輸電路租賃資費將會降低,國內長途電信資費和國際及港澳台長途電話資費亦會降低,浙江移動、 江蘇移動和河南移動的行動電話附加費將會被取消,廣東移動的基本通話費亦因應全國行動電話附加費取消的政策,將從每分鍾人民幣0.5元降低為每分鍾人民幣0.4元,生效日期為2001年1月1日。
- 2001年1月,集團附屬公司Aspire與Hanover及HP簽訂協議,Hanover同意投資三千五百萬美元認購Aspire 7%股權,而HP及Aspire則力圖建立互惠的策略合作關系,Aspire將接納HP作為一家優選供應商,提供Aspire服務所需的硬體及相關服務。另外,Aspire將向集團提供無線數據解決方案的開發、系統網關集成服務、硬體、軟體及系統開發、及與無線數據有關的技術支援及軟體提供,並與集團共同攜手開發無線數據應用服務。
- 2001年2月,集團與Vodafone達成策略聯盟協議,主要合作領域包括管理經驗分享、人力資源交流、技術合作、授予集團於中國境內的獨家技術使用許可及運營層面技術專長的分享、積極參予制定通信業的標准及尋求共同組建合資企業以及其他股份制策略聯盟等事宜。
- 2001年2月,集團表示擬推出資費套餐計劃,以進一步擴展集團現有「全球通」服務,集團將於2001年3月下旬開始進行有關計劃。
- 2001年4月,集團表示為了提高傳輸電路利用率、減低模擬網所需的大量設備維修開支及節省運營成本集團計劃在2001年6月底前大幅縮減模擬移動通信網的經營規模及逐步停止若干服務功能,並於2001年底前停止經營模擬移動通信業務。
- 2001年4月,集團表示經與其他網路經營者多次協商後,有關主管部門已作出決定,電信網間互聯費用的分攤與結算將進行調整,生效日期將追溯自2001年3月21日開始,為期一年。
- 2001年5月,集團表示漫遊協議、頻譜使用費協議及省際傳輸電路租賃費分攤協議已自動續期。
- 2001年7月,集團表示已獲有關主管部門通知,中國內地行動電話用戶在最初申請使用行動電話服務時所需繳交的入網費將被取消,2001年7月1日起生效,取消入網費預期不會對集團的整體收入有重大影響。
- 2002年1月,Vodafone的全資附屬公司VodafoneJersey以二億七千三百萬元認
購集團附屬公司Aspire9.99%股權。Vodafone另一附屬公司VodafoneAmericas亦與Aspire訂立一項商業聯盟協議,Aspir
e將會聘用VodafoneAmericas的業務單位Vodafone全球平台及互聯網服務作為優選供應商(VGP),為Aspire移動信息服務中心平台提供無線數據應用軟體,而VGP將會以同等或更理想的商業條款提供最少具備同級技術規格的軟體。另外,Hanover將再投資Aspire,以維持其股權至7%。
- 2002年3月,集團正為位於廣東省的五項物業申領土地使用權證書及物業權證書。

股本變化
- 97年10月,全球發行二十六億股,其中一億四千四百多萬股以每股$11.68於香港上市。99年 10月,以每股$24.1,發售十八億四千萬股;11月,以每股$24.1,發售八千四百一十萬股。
2000年10月,以每股$48,配售十一億二千萬股;同月,以每股$48,配售三十七億八千萬股

可換股債券及票據
- 2000年10月,集團發售六億九千萬美元可換股票據,年息率2.25%,2005年到期。
- 2001年5月,集團於中國境內發行五十億元人民幣於2011年到期的有擔保債券。
- 2001年6月,集團於中國境內發行總額人民幣五十億元及於2001年到期的有擔保債券,第一個計息年
度的債券年利率將確定為4%。

E. 介紹一下中國股票市場的發展歷史

中國證券市場從1870年至今已有120多年的歷史,經歷了三個時期:1870年至1949年的香港、上海、天津、北平的證券市場,1950年至1980年的天津、北京、香港、台灣證券市場,1981年至今的上海、深圳、香港、台灣證券市場,形成了中國證券市場發展的三個階段。

1.1870—1949年

中國歷史上最早出現的股票是洋人發行的。1840年鴉片戰爭後,外商開始在中國興辦工商企業並開始發行股票。最早在中國設立股份銀行的是英國匯豐銀行,1865年3月3日在香港設立總行,4月在上海設立分行,1870年前後中國出現了買賣外商股票的的經紀人。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為中國的民族資本主義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同時由於帝國主義忙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放鬆了對中國市場的控制,中國民族工商業迅速發展,股份公司日益增多,股票大量發行,成為我國證券市場發展史上的一個新時期。

1914年上海股票商業公會成立,同年12月北洋政府頒布了我國第一部證券交易條例,證券交易有了初步的法規。當時的上海股票商業公會設在上海二馬路一帶(今九江路)。最初有會員12家,後增至15家,會員繳納12兩白銀作為公會資本,每月還要交會費2兩。交易品種包括政府公債、鐵路債券、公司股票及外匯等等。交易方式是現貨交易,交易時間為上午9——11時,手續費按1%—5%收取。這標志著中國人自己經營的第一家現代證券交易所誕生了。

1920年孫中山先生與虞洽卿聯名向北洋政府申請成立了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集資500萬元,於同年7月1日開業,經營品種除證券之外還有金銀、皮毛、花紗布、糧油等等。與此同時,上海股票商業公會也根據北洋政府頒布的《證券所交易法》改組為上海華商證券交易所,集資300萬元,經紀人有55名,主要經營北洋政府發行的公債。這兩個交易所業務興隆,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開業半年就賺了100多萬,引起了各方面投資者的注意,各種證券物品交易所如雨後春筍般的建立起來,僅在上海就有200多家。隨後全國一些大城市陸續建立了證券交易所。

1918年北京股票交易所成立,1921年天津證券物品交易所成立。當時的天津證券物品交易所資本200多萬元,分為10萬多股,由天津和上海兩地籌資,理事長為曹錕之弟曹均,滬方代表由孫棣三擔任,監督人為天津一位巨紳。當年10月1日在天津東馬路開業,先是買賣公債,然後增加了股票交易,也曾興盛一時。

1921年秋,風雲突變,當時上海先後興起的150家交易所,有的發行股票成立了信託公司,因股票價格大幅下跌而倒閉,引起了連鎖反應,上海有近百家證券物品交易所倒閉,只剩下包括上海貨商交易所在內的十幾家。天津的證券物品交易所也因上海股價暴跌、交易所倒閉之風的影響,於1922年停止了營業。後來人們把1921年的交易所和信託公司的倒閉風潮稱為信交風潮,這是中國證券市場的第一次暴跌。

1949年以前中國有香港、上海、天津、北平四個證券市場。香港是開業最早的證券市場,1891年香港股票經紀協會成立,1914年易名為香港證券交易所。1921年建立了第二個證券交易所。1941年香港被日軍佔領,這兩個交易所停止活動。1947年兩個交易所合並,成立了香港證券交易所有限公司。實際上,香港從1866年開始股票買賣到1947年香港香港證券交易所成立這一階段,市場規模很小。

2.1950—1980年

1949年6月華東軍事管制委員會為了穩定上海金融秩序封閉了上海證券交易所。1949年1月天津解放,天津軍管會接收和清理了原國民黨時期的證券交易所,並在此基礎上成立了天津證券交易所,該所於1949年6月正式營業,成為新中國的第一個證券交易所。1950年2月1日北京證券交易所成立。這兩家交易所在解放初期對融通社會資金,恢復生產起了積極作用。1950年以後金融和物價趨於穩定,證券交易減少。1952年天津證券交易所並入天津投資公司,北京交易所也停業。50年代至70年代中國大陸的有價證券是國家發行的公債,但只能還本會息不能買賣和轉讓。80年代中國大陸又興起國債、企業債券和股票的交易。

香港證券市場是1949年以後一部分內地資金的轉入才逐步發展起來的,但市場狹小,銀行信貸是各公司的主要資金來源,到1962年也只有65家上市公司。1965年平均月營業額410萬美元(約3200萬港元),1967年8月31日恆生指數曾降至58.61點,香港證券交易所曾兩次停市10天。 1968年香港經濟增長,使證券市場成為地方實業重要的資金來源,1969年平均月營業額2720萬美元(約2.12億港元),上市公司72家,同年12 月17日遠東證券交易所開張。

1971年9月15日金銀證券交易所開業,1972年九龍證券交易所有限公司開業,在如此狹小的地區擁有四個證券交易所是世界上罕見的。但是特殊的地理位置使香港發展為東南亞的金融中心,港英當局和中外財團的投資迅速增長。1972年香港四個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190種,當年上市的就有98種,成交額達到43.397億港元,是1969年的70多倍。1983年成交額達到482.17億港元,比1968年增長了53倍,總市值達到了1734.5億港元。在這期間香港股市也經歷了1973年和1982年的兩次暴跌。

1980年7月7日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組成,1981年3月31日正式注冊。1978年以後由於中國的改革開放政策極大地促進了香港的進出口和轉口貿易,香港房地產興旺,恆生指數又恢復到1972年的水平,1980年10月1日達到1810點,成交額達到957億港元。1982年香港股市因佳寧事件和撒切爾夫人訪華引發的所謂「信心危機」發生第二次暴跌,1983年初恆生指數跌至750點。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公布,人心穩定,恆生指數又上升到1200點。

台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1949年國民黨當局逃到台灣以後,通過發行所謂「愛國債券」促進證券交易,但是真正的證券市場是從1953年開始的。台灣當局為了把地主的土地轉換給農民,對地主實行贖買政策,以七成稻穀實物債券和三成的公營事業股票(主要是台灣水泥、台灣紙業、台灣工礦、台灣農林四大公司)換取地主的土地。當時地主所得的債券和股票,連同台灣當局發行的愛國公債共22億新台幣,地主對其所擁有的股票不感興趣而大量開價出售,場外交易的商行應運而生,最繁榮時達到二三百家。

3.1980—1997年

1981年10月香港聯合證券交易所選舉了第一批成員,經過三年,原來的香港證券交易所、遠東證券交易所、金銀證券交易所、九龍證券交易所停止營業,1986年4月2日聯交所正式開業,並亨有在香港建立、經營和維護證券市場的專營權,使香港證券市場進入了一個新時期。1986年9月22日香港被接納為國際證券交易所聯合會的正式成員,開始向國際金融市場邁進。

當時香港共有上市公司258家,證券330種,其中260種是普通股票,21種是認購權證,7種是公司債券,1種是政府債券,36種是單位信託,5 種是優先股。1987年恆生指數接近4000點,但由於美國股市暴跌而引起的世界性股災,香港股市在1987年12月7日跌到1894.94點,1990 年重新恢復到3500點。90年代香港股市雖然也受到各種外界影響,但搞風險能力較強,1992年恆生指數曾達到12000點,到1997年1月香港已有 550隻股票,其中包括綜合企業、航運貨倉、酒店飲食、金融投資、地產建築、零售傳播、電子玩具、工業和公用事業九類,此外還有基金16隻,認股權證36 只,中國H股22隻,共624隻。

台灣股市80年代初的加權指數在400至500點徘徊,直到1986年才上升到1039.11點,此後幾乎是翻倍的的增長,1987年達到4673 點,1988年8789點,1989年10773點,1990年12495點,終於暴發了一次暴跌,從90年2月的12682點跌到10月份的2485 點,跌幅達80%,到年底又回復到4530點,當時的355家證券公司受到不同程序的損失。

80年代至90年代最引人注目的是深圳、上海證券市場的建立和發展。中國境內形成了深圳、上海、香港、台灣四個證券市場。

1981年中國政府開始發行國庫券,1984年7月北京天橋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飛樂音響股份有限公司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向社會公開發行股票。這是 1979年改革開放以來證券市場發展的初級階段。到1989年全國發行股票的企業達到6000家,累計人民幣35億元,遍及北京、上海、天津、廣東、江蘇、河北、安徽、湖北、遼寧、內蒙古等省市,其中債券化的股票佔90%以上,經正式批準的比較規范的股票發行的試點企業有100多家。

除股票之外, 1986年5月8日沈陽信託投資公司率先開展了債券買賣和抵押業務,到1988年全國61個大中城市開放了國庫券流通市場,1989年全國有100多個城市的400多家的交易機構開辦了國庫券轉讓業務,1990年全國累計發行各種有價證券2100多億,累計轉讓交易額318億,證券中介機構網點達到 1600多家,1990年11月26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宣告成立,12月自動報價系統(STAQ)正式落成並投入使用,1991年7月3日深圳證券交易所開始營業,中國證券市場進入了啟動階段。

1986年9月上海工商銀行信託投資公司靜安業務部開始了股票櫃台交易,主要交易飛樂音響和延中實業兩家公司的股票,1988年上海又有海通、萬國、振興三家證券公司成立從而初步形成了場外證券交易市場。到1990年上海市場上有延中實業、真空電子、飛樂音響、愛使電子、申華電工、飛樂股份、豫園商場、鳳凰化工等8隻股票進行交易,這就是所謂的老8股。

到1991年上交所成立時除老8股之外,還有89年保值公債三種,87至91年國庫券四種,工行債券六種,交行債券一種,中行債券兩種,建行債券一種,還有上海石化、氯鹼化工等企業債券十四種。深圳證券市場從1987年啟動,到1990年已有發展、萬科、金田、安達、原野等5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公開交易,證券公司12家,營業網點16 個,深圳與上海不同,大宗的交易不是債券,而是股票。

1992年5月上海和深圳相繼開放股價,同時在兩個交易所進行規范化的場內交易,兩地綜合指數分別達到1429點和312點,到11月又分別回落到 386點和164點。1992年底,在上交所上市的A股有29隻,B股9隻,在深交所上市的A股有23隻,B股9隻。1993年2月滬深股市的指數又上升到1558點和369點,同時又有大批新股上市,到93年底,在上交所上市的A股107隻,B股22隻,國庫券5種,在深交所上市的A股76隻,B股19 只。

1994年7月29日滬深股市在擴容的壓力下分別降到325點和94點,從8月份管理層提出暫停發行新股等三項政策,兩市指數在9月份又上升到 1052點和210點。到94年底,在上交所上市A股有168隻,B股32隻,基金10隻,國債現券5種,期貨10種;在深交所上市的A股有118隻,B 股18隻,基金8隻,國債期貨15種。

1995年初由於大量資金雲集國債期貨市場,深滬股市分別降到524點和122點,5月18日國務院宣布停止國債期貨交易並處罰違規的券商,3天之內滬深股市指數上升到927點和175點(成份指數1473點),到95年底在滬深證券市場上市的證券達到460個,全年累計成交額64097億,在上交所上市的A股有184隻,B股35隻,基金12隻,國債現券6種,期貨14種,國債回購8種;在深交所上市的A股127 只,B股34隻,基金10隻,國債現券6種,期貨14種,國債回購7種。

1996年初滬深股市指數在522點和104點徘徊,但是隨著宏觀經濟的好轉和 97年香港回歸以及中國共產黨第十五大次代表大會即將召開,兩市指數迅速上升,到12月11日和12日分別達到1258點(30指數3064點)和476 點(成份指數4522點)。96年底,滬深兩市上市的證券達到667個,全年成交額41610億,在上交所上市的A股有287隻,B股42隻,基金15 只,國債現券9種,國債回購8種,在深交所上市的A股有227隻,B股43隻,基金10隻,國債現券9種,國債回購9種。

1997年5月滬深股市的指數分別達到1510點(30指數4286點)和520點(成份指數6130點)到97年10月1日在上交所上市的A股已有361隻,B股48隻,在深交所上市的A股有336隻,B股51隻。中國上海和深圳證券市場發展引起了世界各國金融界的極大關注,特別是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代表大會上提出發展股份制進行企業改革之後,證券市場將進一步發揮它的籌資和融資功能。

拓展資料:

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的成立標志著我國證券市場開始發展。1990年12月1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開業;1991年7月3日,深圳證券交易所正式開業。

中國證券市場作為一個新興的高速成長的證券市場,在短短十幾年的時間里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的交易和結算網路覆蓋了全國各地。證券市場交易技術手段處於世界先進水平,法規體系逐步完善。全國統一的證券監管體制也已經建立。證券市場在促進國有企業改革、推動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和技術進步方面發揮了突出的作用。

中國證券市場-網路

F. 遼寧股票交易時間段誰了解

A股交易時間全國統一,滬深股市上午9:30開盤中午11:30休市到下午1:00開市,下午3:00結束。

G. 遼寧省康爾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的股票12月25號能敲鍾上市嗎上市以後可以立即交易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1-25

H. 所有的股票大小非什麼時候全部上市

沒有時間!新股不斷上市!他們的大小非就永遠也解禁不完!

閱讀全文

與遼寧股票上市時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隻股票主力的成本 瀏覽:480
大連冠芯科技股票行情 瀏覽:402
xpath爬取股票數據 瀏覽:958
香港居民可以在大陸買股票嗎 瀏覽:763
銀行也可以發行股票債券嗎 瀏覽:343
晨星資訊股票數據分析 瀏覽:868
股票市值過低對公司的影響 瀏覽:468
中國與美國關系影響股票 瀏覽:629
電腦版小巧股票行情查看軟體 瀏覽:871
如何手機看股票軟體 瀏覽:444
英偉達股票價格走勢曲線圖 瀏覽:656
四川長虹股票什麼時候漲停過 瀏覽:656
公司重組上市原有股票怎麼辦 瀏覽:887
股票止盈止損軟體同花順 瀏覽:240
股票賬戶省略部分怎麼顯示 瀏覽:227
2020年退市股票名單一覽表 瀏覽:868
捷順科技股票心裡價位 瀏覽:890
香港股票分紅么 瀏覽:499
我的賬戶里多了一個轉債股票 瀏覽:115
中信證券軟體買入股票 瀏覽: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