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全球股市 > 中國平安瘟疫影響股票了嗎

中國平安瘟疫影響股票了嗎

發布時間:2022-11-14 01:52:17

❶ 受疫情影響 股市會停盤休市嗎

2019新型冠狀病毒,即「2019-nCoV」,因2019年武漢病毒性肺炎病例而被發現,2020年1月12日被世界衛生組織命名。冠狀病毒是一個大型病毒家族,已知可引起感冒以及中東呼吸綜合征(MERS)和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SARS)等較嚴重疾病。新型冠狀病毒是以前從未在人體中發現的冠狀病毒新毒株,2019年12月以來,湖北省武漢市持續開展流感及相關疾病監測,發現多起病毒性肺炎病例,均診斷為病毒性肺炎/肺部感染。

  1.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後人體早期的症狀和一般病毒感染引起的感冒症狀有相似之處,主要表現為疲倦、乏力、肌肉酸痛,也有少數病人會表現為胃腸道的反應,比如腹痛和腹瀉。

  2. 隨著病情的發展,病人會出現發燒的症狀,發燒度數在37.3度以上。另外還會出現呼吸道相關症狀,包括咳嗽、喉嚨疼痛等。

  3. 隨著症狀的加重,病人會出現呼吸困難、胸悶、氣短,甚至會出現呼吸窘迫等嚴重症狀。進行影像學的檢查會發現肺部有磨玻璃一樣的肺間質的改變。表現嚴重的還會出現膿毒血症、感染性休克、凝血功能障礙和腎功能衰竭等。

目前對於新型冠狀病毒所致疾病沒有特異治療方法。但許多症狀是可以處理的,因此需根據患者臨床情況進行治療。此外,對感染者的輔助護理可能非常有效。

新型冠狀病毒暫時沒有有效的疫苗預防方法,做好個人防護是最切實可行的方法,包括:

  1. 保持基本的手部和呼吸道衛生,堅持安全飲食習慣。

  2. 盡可能避免與任何錶現出有呼吸道疾病症狀(如咳嗽和打噴嚏等)的人密切接觸。

  3. 多飲水、注意休息,提升免疫力。

  4. 居住及工作環境中多保持通風狀態。

  1. 懷疑自己疑似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時,要第一時間與家人和朋友隔離,不要外出,避免病毒交叉感染。

  2. 身體進一步出現發熱(發燒度數>37.3度)、咳嗽等異常臨床表現時,要第一時間向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這樣能夠更好的控制新型冠狀病毒傳播。

  3. 在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指導下到指定醫療機構進行排查、診治。要保持醫學觀察14天,14天期間如果無其他症狀發生,才可以解除隔離。

以下是其他關於冠狀病毒的其他專題解讀:

【預防知識】積極防護,保護自己

【科普】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

常用口罩種類盤點

若您在疫情期間有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可使用:新型肺炎患者同乘查詢

查看各地實時交通封禁狀況可關註:疫情出行管控消息速報

若您出現身體不適狀況,可足不出戶,在線免費問醫生:阻擊肺炎免費問醫生

❷ 中國平安今天到底怎麼了是否爆發了什麼危機

1)比利時富通集團爆發財務危機導致股價暴挫,導致手持富通股票的中國平安投資浮虧超過160億;
2)受綠城房地產信託業務被調查影響,平安作為綠城主要信託融資夥伴,被大基金減持;
3)匯豐可能正拋售所持平安股權。
4)明日有一國際評級機構和機構投資者做有關中國房地產評級的電話會議,地產股不被看好,平安也受牽連。
5)再融資。
6)在經歷承銷勝景山河[0.00 0.00% 股吧 研報]丑聞、保薦項目大面積破發和大比例業績變臉後,平安證券[0.00 0.00%]曾經引以為豪的投行團隊開始分崩離析。
回答來源於金斧子股票問答網

❸ 為什麼中國平安最近大跌

中國平安最近大跌,除了三季報預虧公告影響外,還有以下的致命原因:
1、中國平安在二級市場買進歐洲富通集團(Fortis),幾近血本無歸:238.74億元的原始投資按9月30日收盤價計算,浮虧157億元,為此公司不得不發布三季報預虧公告。而實際上,據有關人士測算目前富通股價已低於1歐元(最新價0.88歐元),平安買進的1.21億股市值已不足10億元人幣,縮水接近100%!

2、這家僅次於中國人壽的國內第二大保險公司,四分之一家當被輸得精光,去年A股募資380多億竟「談笑間灰飛煙滅」!理由是:238.74億元的投資血本無歸又是個什麼概念呢?2007年年報顯示公司凈資產1072億元,此時平安剛買進富通不久;到了今年中報,公司以「浮虧不必計提損益」為由,看起來上半年仍有71億元凈利潤,但凈資產卻已從1072億減至809億;三季報這一巨虧,凈資產估計也就700多億。
3、重大事務五是股東權利。雖然,買富通不是買外匯衍生品,看起來風險似乎要小些,此舉也不是某幾個人的「越權行為」,但平安是在二級市場買進富通股票的,連小股都知道股市有風險。然而,如此大手筆的風險投資(占凈資產四分之一),事先既不經董事會討論,更別說股東會審議,去年11月29日一紙「特別提示公告」,就算履行告知義務了。不僅如此,到了今年4月3日,公司又准備出資21.5億歐元購買富通投資管理公司50%股權,只是後來因為股價實在跌得不成樣子才不得已中止。如果第二筆投資出去,就將佔到平安凈資產的一半,動用股東一半權益,居然只要董事會一聲告知,真不知這家上市公司的眼睛裡還有沒有股東,重大事項還要不要經過股東審議?
4、中國平安2007年末總資產為6510億元,按15%計算其投資海外最高可達977億元,接近同期凈資產1072億。金融機構凈資產的杠桿比率通常都是很高的,保監會的「暫行辦法」以總資產的一定百分比,而不是以凈資產為基數,就把風險給放大了,可以想像,如果中國平安用足策,將近千億資產全部投資海外,在這場金融海嘯中說不定也要面臨破產的厄運。
這些致命的巨虧,足以讓平安從此不再平安哦。

❹ 今年的股市究竟得了什麼"瘟疫"一跌而不可收拾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本輪股市下跌最根本的因素是宏觀經濟,加速下跌的原因則是「大小非」。中國的宏觀經濟在2007年二季度之後就呈現出增長疲態,加之國際市場環境惡化,海外消費劇烈下降,引起國內貿易順差減少。實際上,A股市場一直不缺少流動性,只不過預期會改變流動性的去向,流動性的減少只是瞬間的事。當宏觀經濟預期不樂觀時,大量資金就會從市場中流出,「大小非」解禁,在市場出現下跌徵兆的時候就開始奪路而逃,引起了市場大幅下跌。牛市中最賺錢的是持股的投資者,「大小非」在股改過程中被動持股長達1~3年,獲利巨大。由於它們的成本非常低,即使市場下跌幅度大,還有很豐厚的獲利空間。而二級市場的投資者處在博弈的劣勢,在本輪下跌中虧損最大。 皮海洲:一是A股市場在本輪牛市中漲幅巨大,以致股票價值嚴重高估,並最終導致了「漲得越高,跌得越深」。本輪牛市行情的起點在千點附近,最高點達到6124點,漲幅超過500%,這樣的漲幅在中國股市歷史上是非常罕見的。也正因為這種大幅上漲,造成了股票價值的嚴重高估。在這種情況下,股市本身就存在著巨大的回吐壓力。 二是宏觀調控的壓力進一步增加。就在A股市場積累了巨大的做空能量時,股市面臨的宏觀調控壓力也越來越大。最明顯的是銀行存款准備金率及利率多次上調,進一步實行從緊的貨幣政策,這對於原本就存在巨大回調壓力的股市,顯然是雪上加霜。 三是美國次貸危機的影響。次貸危機造成美國經濟的衰退,進而影響到中國產品出口,股市難免會受到影響。同時,也造成周邊股市尤其是香港股市的暴跌,進一步拉低了A股市場重心。 四是上市公司巨額再融資成為股市暴跌的直接導火索。如果說2007年10月~11月底的回調是正常調整的話,那麼,2008年1月中旬以來的暴跌就是非正常了。之所以出現非正常暴跌,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中國平安等一些公司的巨額再融資,它再一次暴露了上市公司惡意圈錢的不負責任行為。 五是「大小非」套現的壓力。隨著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大小非」解禁,股市面臨的套現壓力越來越大。這種壓力將成為股市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必須面對的。 六是監管部門並不合適的有所作為與無所作為。2007年8月之後,監管部門切斷了新基金的發行,斷絕了股市的資金來源,以致股市於2007年10月見頂回落。然而,面對股市的暴跌,監管部門又無所作為,使投資者對管理層救市的期待一次次落空,投資者的信心也因此喪失殆盡,陷入跌跌不休。

❺ 美國股市為何在疫情下經歷了最慘的下跌後迎來暴漲

美股自疫情來,自高點跌了36%,目前反彈了25%,確實跌的夠多,而近期的反彈,相對A股,反彈是比較多的。美股目前的反彈並非是疫情好轉或者經濟好轉,而是來自貨幣寬松和經濟刺激。

東哥此前說了美股的下跌,疫情只是導火索,本質原因是美股牛市運行了11年之久,市場擔心牛市終結。從估值來看,標普500指數以及道瓊斯工業指數估值已經進入過去15年間的高位,達到2008年金融危機前後的估值水平。同時,美債收益率的現象持續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預示著美國經濟存在進一步衰退的可能。

而疫情使美國經濟進一步承壓,倒逼美聯儲加快降息的步伐,但是,降息只能緩解熊市的步伐,延續牛市的難度非常大。 最近一次可以與這次全球股市暴跌比較的是2008年,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引發全球金融危機,這一次是否會引發全球金融危機當下還很難判斷。

當前美股反彈並非是疫情好轉或者經濟好轉,而是來自貨幣寬松和經濟刺激。美聯儲持續放大招,承諾無限制地購買資產,幾乎堵上了所有的籌碼,當然還有最後一個大招就是一項2萬億美元刺激計劃協議!很快要來了,之前要求通過14萬億經濟計劃。後來美聯儲承諾無限制地購買資產,每天都將購買750億美元國債和500億美元機構住房抵押貸款支持證券(以此計算規模總計6250億 美元),擴大貨幣市場流動性便利規模。

晚間美聯儲又祭出2.3萬億美元貸款,包括大眾企業貸款、市政流動性便利,垃圾債、連垃圾債都買上了。所以,放水和刺激的力度是非常大的。

但美國這樣無限制發債,利息還得起么?咱們弄個4萬億,很多年都沒消化完。最近全球股市反攻,是用錢砸出來的,無限制的印鈔票,但美股能再轉牛嗎?可能並不樂觀,因為水放多了,慢慢也不奏效了,降息只能緩解熊市的步伐,延續牛市的難度非常大。要見市場底,得經濟+疫情的雙重反轉。

你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下文散人闡述一下美股暴跌暴漲的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麼不為人知的利好(空)!

自3月份新冠肺炎襲擊美國後,美股就如同「過山車」一樣跌宕起伏。整個3月狂漲狂跌,24日前狂瀉30%;24-26日連漲三天,暴漲20%。其中,3月26日道瓊斯指數收漲1351.62點(6.38%)至22552.17點;而3月27日,三大股指均跌超3%,其中,道瓊斯指數下跌了915.39點,跌4.06%,至21636.78點。至此,美股已經創下了多項記錄,比如:兩周內經歷4次熔斷,這樣的場面就連久經沙場的巴菲特都表示,在他89歲的生命中從沒有一次見過這樣的場景。說到這里,散人認為美股熔斷尚未結束,還會再來。

美股「過山車」,也導致歐洲、日本和韓國等多個市場跟著「起舞」,狂瀉反彈,就連差一點站穩3000點的上證指數也受到牽連,上周五(3月27日)收漲至2772.20點。

為什麼單單一個美國股市的暴跌暴漲會帶來這么大的沖擊呢?而美股乃至全球的這次暴跌狂漲什麼時候才是個頭呢?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看一下A股的情況。外資作為一個神秘的存在,一直被各大媒體譽為價值投資的典範,也被A股的投資者看作是A股市場的一個風向標,被譽為「聰明的資金」。這類資金,一旦流出就會被投資者們視為市場將要下跌甚至大跌,而一旦流入就會被視為市場將要上漲乃至大漲。這樣的心理效應,在眾多外資所喜歡的價值投資類股票(如中國平安、貴州茅台等)上體現得淋漓盡致。通過將中國平安和貴州茅台等股票的走勢與道瓊斯指數對比,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出,它們的走勢非常相似,乃至如出一轍。

自從我國因高杠桿而導致2015年「杠桿牛」破碎後,大量的外資蜂擁般地沖到國內市場,大肆購買A股股票,從而開啟了一波長達3年的上漲。然而,2018年美股由於恐慌情緒四下蔓延,道瓊斯指數一路大跌,作為價值投資典範的中國平安等外資持有重倉的股票也不幸遭殃,高位「跳水」。

當這樣的情況再一次發生在2020年的時候,不禁讓人懷疑其中的原因。自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後,全球的央行開啟了一波快速的量化寬松政策。由於有大量的資金流入市場,疊加上全球化的便利,以美國為首的資本,大量流入全球的資本市場,從而推高了全世界資產的價格。自2011年開始,我國允許境外機構投資者,在符合一定條件下投資中國資本市場。由於起步較晚,外資在A股市場上的體量不大,所以,上證指數整體上一直沒有被推高。直到2018年6月,眾多持股限制被取消後,外資才真正地成為A股的主力軍之一。根據國金證劵研究所的統計數據,2019年,境外機構投資者持股市值達到1.76萬億元人民幣,佔A股流通市值比重的3.96%,並且,持股多在上證50里。

近期,美國流動性的缺乏導致資本的快速流失,使得本應屬於避險資產的各類資產,被爭相恐後地進行拋售,以便保留現金。這也波及我國,截止3月25日,北向資金累計凈流出836億元人民幣,大量資金流出的股票為中國平安、貴州茅台和招商銀行等白馬股。不光是A股和港股,世界上所有新興市場都出現外資的瘋狂拋售。全球化使得世界相連相依,卻也使得世界經濟如同多米諾骨牌一樣,隨時可能造成連鎖反應。

作為這次全球金融暴跌的「始作俑者」,美股可謂聚焦了全世界投資者的目光,美股的暴跌突漲何時才是個頭兒,一直是全球投資者最急切關注的問題。畢竟,股市穩定才有利於市場 健康 發展。

再讓我們從投行預測、數據顯示和高管購股三個方面來分析一下吧!

作為在美國投行佔有重要一席的高盛,於3月13日公布了一個模型。在這個模型中,它對美國的標准普爾500指數,作出了預測:如果在2020年,假設企業利潤降低50%卻相對好於2008年金融危機時的表現,那麼,標准普爾500指數也將在2100點企穩,這代表了今年38%的總下跌。而高盛給出的今年表現最差的模型反映,如果因為新冠肺炎疫情所引發後續的金融或經濟危機,參考2001年的互聯網泡沫和2008年的次貸危機,分別下降49%和57%,那麼,標准普爾500指數就會在1700點左右,也就是距2020年2月14日高點3393.52點下降50%。雖然看似悲觀,但是,高盛卻樂觀地認為,本次事件是突發性事件,並不具有任何的可持續性。同時,高盛的分析師Kostin大膽預測,到2020年年底,標准普爾500指數回升至3200點。3月27日,標准普爾500指數,跌88.60點,或3.37%,至2541.47點。

席勒市盈率是考察股市走向的另一個指標。所謂席勒市盈率(Shillers PE),是美國耶魯大學經濟學家羅伯特·席勒(Robert Shiller)自己創造的一種市盈率(本益比)指數。這種指數,以通貨膨脹調整利潤的10年平均數,來計算調整後的市盈率,從而克服了在利潤出現泡沫時市盈率失真而誤導投資人的情況。在席勒市盈率方面,美股的正常市盈率一般在15倍左右。可是,在這次美股股災之前,美股平均市盈率卻高達32倍,這個數字也是基本持平於前幾次互聯網泡沫、金融危機時的平均市盈率。在經過了這次股災的調整之後,該平均市盈率已經下降到了22倍。如果重回到正常的15倍,那麼,美股的正常位置正好在標准普爾500指數接近1700點的位置。

雖然目前的市場看似深不見底,但是,根據CNBC的報道,美國一些公司的高管卻已經開始大量地購入本公司的股票來穩定市場。Verdence Capital的投資人評論道:「當內部人士開始購買股票時,就說明他們認為自己的公司的價值被低估了」,正所謂「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華盛頓服務公司(Washington Service)的數據顯示,在2001年和2008年的兩次經濟危機中,在市場下跌到一定程度後,就有一些公司的高管們開始增持自己公司的股票,當他們開始進行第二次增持時,通常意味著市場底部即將出現。

一陣秋雨一陣涼,枝吐綠芽報春歸。綜上所述,判斷美股何時穩定,總有眾多跡象提前預示。就美股來說,投行買入的預測、平均收益率的降低、企業高管回購自己公司的股票等等,都是市場企穩重要信號;

就A股而言,隨著美股的企穩,外資也將再次流入貴州茅台、中國平安等白馬股股票之時,就是A股穩定上升的重大吉兆。

此外,作為全球化的結果之一,以及美國經濟對世界經濟的重要影響力,美國股市的穩定,才是全球股市穩定的重要因素!

回答不易,感謝觀閱!

跌久必漲,漲久必跌,這是市場規律的使然,俗話都說反彈只是為了更好的下跌。

道瓊斯指數已經暴跌10000多點了,短期反彈暴漲也是必然的。目前美國疫情還這么嚴重,停工,停產,停止進出口,這些都停止了目前用什麼來支撐著股市,支持經濟?單純的貨幣政策,完全無法解決根本的問題,這種暴漲是沒有可持續性,所以美國根本問題,還是控制疫情,然後恢復生產,提高就業!這樣經濟才能逐步恢復,股市才能真正的好轉!

嗯,對於美股來說,做多做空都能掙錢,這或許正是其魅力所在,畢竟美元獨大,在洪流中,或者在潮汐間隙捕撈,以供日常食用,這也是靠水吃水的正常行為,記得筆者年輕時對日本文學里的趕海精神及經驗就甚感敬仰,作品名雖然一時記不起來了,但其中描述的日本人在惡浪頻繁時期,漁人為了求生而日夜侯待惡浪過後的捕撈機會,有時是滿載而歸,有時數日連蝦影都難見,還得與惡浪抗爭,躲避海浪無情的吞噬,其情其景不得不讓人佩服其漁人堅韌不拔的堅強韌性,筆者講述的看似與問題無關,不過在我看來,美股近期的反復走勢確實與我當時欣賞日本文學時的情景感觸極其相似,而當今美之疫情從某種意義上說,或許不會亞於惡浪,相信其中趕海者中也有不少熟悉海上生存的捕撈者,懂得選擇性的耐心等待,侯待反復無常的巨浪後,才會重拾生活,恢復正常風平浪靜快樂生活吧

❻ 為什麼中國平安股票最近一直在下跌

國內A股受到歐 市 走低的影響,還 一 步回落,但是其 後市的回調幅度並不大
大盤 從其前日反彈高點回落大幅走低,即將回調到位隨時將會進入小型反彈
即便會有走低而其回調的幅度並不大,市場即將有望再次走好,不過我建議你目前還是空倉觀望

一、中國平安股票為什麼下跌那麼厲害?
受到外圍 持續下跌的影 響,周一 跳空低開 低走,市場再現 " 星期一"。權重股繼續 市場 做空的主力,特別是金融股繼續集體做空,使大盤單邊下挫,滬指5000點大關也被輕松擊穿。最終滬指報收下跌266.07點,量能同比略有放大。
兩市盤面上,權重股繼續成為市場殺跌主力,中國平安公布過千億元的巨額再融資計劃對市場形成較大打擊,保險股在此利空消息面的影響下全線急挫,中國平安牢牢封死在跌停板上,中國人壽,中國太保跌幅均超過8%,成為市場的主要做空動力。中國石油再創新低,繼續成為場內摜壓大盤的主要空頭動力。銀行股中國銀行、工商銀行等跌幅也在4%左右,有色金屬、煤炭等藍籌板塊處跌幅前列。而盤中僅有創投、農業、電器等板塊逆勢做多上行,如世紀中天、力合股份、龍頭股份、復旦復華、大眾公用等創投概念股均有不錯表現。
從盤面特徵分析,權重股繼續殺跌,個股板塊的炒作有所降溫,近期一些強勢股開始補跌,市場恐慌氣氛加重。大盤近期呈持續加速破位下挫,重要支撐位一一告破,技術形態惡化,對市場人氣打擊較大。短期看,後市仍有調整的壓力。但在經過持續調整之後,短期內大盤將有可能有超跌反彈的技術性要求。

二、中國平安股價為什麼暴跌
炒股杠桿 配資:
其實它的 很 簡單,假如你投 市5萬 股票透過商業機 構的 業務增 長,此時股票就給你創造出了新的經濟價值,一旦股市行情不好下跌,你就會產生虧損。股市杠桿的存在正是一種風險意識的體現,股市瞬息萬變,難以把控,有人贏也就有人輸,只有合理操作股市杠桿,剋制自己,才能減小投資風險。那麼,股市杠桿交易是怎麼回事呢?它指的是投資者利用小額資金來進行數倍甚至數十倍於原始金額的投資,期待著獲取想多投資標的無波動的受益的操作行為。就拿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來說,你買了一幢二百萬的房子,首付是20%,你就用了5倍的股市杠桿。如果房價增值5%的話,你的投資回報就是25%。它的回報和損失都是5倍的放大,如果你有一定把握的話,可以選擇杠桿配資炒股,這就是我們經常說的風險與機遇並存。
股票配資,簡單的說,是給股票加杠桿,借錢炒股,支付利息。
關於其合法性:
配資公司給配資人分倉的時候,正常情況下簽的全部都是借款合同,也有些是投資管理合同。
「民間借貸」這個詞,是官方拿出來的,是對個人借貸行為的污名化,它含蓄的表達了個人借貸行為的非法性。
配資與普通的個人借貸有著本質上的區別,體現在借款資金用途的單一性上。

❼ 2020年新冠疫情對全球的影響是什麼

這次新冠疫情會給中國與全球帶來怎樣深刻的影響?自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爆發,至今已有兩年了。疫情對中國與全球實體經濟企業的影響是巨大的,總體上看,現階段疫情對世界經濟造成的影響很大,其沖擊的渠道主要有以下五個。

1.經濟衰退

這幾年,整個全球經濟都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增長停滯。 根據2020年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報告,由於新冠病毒的爆發,世界經濟可能會以2009年以來的最低增速增長.美國2020年一季度開始GDP收縮4.8%,終結了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經濟擴張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2020年4月發布的《全球金融穩定報告》認為,世界經濟已陷入「大封鎖」,預計今年全球經濟萎縮3%,其中發達經濟體萎縮6.1%,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萎縮1%,衰退程度遠超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時期。

2022年,在全球通脹高企、金融環境可能收緊以及俄烏沖突背景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近日同時下調了對於全球經濟增長的預期。其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將2022和2023年全球增長預期從4.4%和3.8%下調至均為3.6%,世界銀行則將今年的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從4.1%下調至3.2%。從目前看,全球經濟衰退不可避免,這次全球大流行不僅僅是全球公共衛生危機,而是嚴峻的就業危機和經濟危機。同時,新冠疫情可能導致更多人失業;在美國,申請失業的人數創下歷史新高,標志著世界上最大經濟體之一的十年擴張已經結束。

再來看中國的經濟情況。當2020年疫情爆發時,中國第一季度GDP增長達到-6.8%。受全球疫情沖擊,世界經濟嚴重衰退,產業鏈供應鏈循環受阻,國際貿易投資萎縮,大宗商品市場動盪。國內消費、投資、出口下滑,就業壓力顯著加大,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困難凸顯,金融等領域風險有所積聚,基層財政收支矛盾加劇。

進入2022年3月以來,中國疫情出現反彈,且病毒傳播呈現出點多、面廣、頻發三大特徵。今年2-3月以來,疫情影響促使深圳和上海兩大全國經濟中心先後採取區域封鎖等隔離措施。盡管這一舉措對限制疫情的傳播發展已經起到關鍵性作用,但從經濟影響來看,這將直接導致製造業及服務業勞動力供給出現階段性短缺。同時,交通物流的封鎖和限制將影響勞動力和原材料的正常流通,並進一步對廣大中小微企業形成沖擊。而且,動態清零政策要求對局部聚集性疫情進行快速嚴格防控。這意味著城市居民日常出行和生活將受到影響,人員的流動和聚集下降將直接影響餐飲,零售,旅遊及房地產銷售等服務行業。考慮到上海和東南沿海經濟大省持續受到不同程度的疫情困擾,中國經濟增長下行壓力將階段性放大。

2.全球市場動盪

疫情爆發以來,富時、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和日經指數均出現大幅下跌。2020年3月18日,美國股市再度暴跌,觸發本月第4次、史上第5次熔斷,這也是道瓊斯指數近3年來首次失守20000點。受疫情影響,紐約證券交易所宣布從3月23日起關閉交易大廳,完全轉向電子交易。美國股市10天內發生4次熔斷,而美股自1987年熔斷機制建立以來共發生過5次熔斷,上一次還要追溯到1997年。美三大股市市值一度縮水20萬億美元,相當於美國GDP總量。道瓊斯指數自2017年以來首次跌破2萬點。歐洲和新興市場股市也經歷多次熔斷,英國、德國、法國等國股指累計下跌一度超過40%,進入技術性熊市。全球市場避險情緒大幅上升,信貸市場信用風險增大。如此陣仗,讓89歲的巴菲特也驚嘆活久見,巴菲特可是股神呀,活了這么久,什麼大風大浪沒有見過,但也讓他感嘆這太不正常了。網友們還替他開啟了段子接龍:

2020年3月8日,巴菲特:我活了89歲,只見過一次美股熔斷。

2020年3月9日,巴菲特:我活了89歲,只見過兩次美股熔斷。

2020年3月12日,巴菲特:我活了89歲,只見過三次美股熔斷。

2020年3月16日,巴菲特:我活了89歲,只見過四次美股熔斷,我太年輕了……

2020年3月18日……

還有網友調侃道:「巴菲特說一輩子就看見五次熔斷,我10天就實現了四次,看來我要比股神厲害。」

雖然疫情對股市的沖擊是短暫的,但若疫情持續蔓延,全球股市將進一步受挫。這幾年的股市表現也是如此。

3.全球產業鏈突發中斷

全球產業鏈的形成利益於比較優勢理論的運用。可以說,現在的世界是一個整體,每一個國家都是全球產業鏈不可或缺的一環。當你在為各國疫情重創、美股暴跌幸災樂禍,隔岸觀火的時候,火馬上就要燒過來了。或許你沒有親戚同學在美國,你沒有購買美股,美國的疫情似乎和你毫無關系,然而這個世界的運作規則沒有如此簡單——美股大跌,在美股上市的中國公司毫無疑問也損失慘重。

中國平安下跌 13%、微博下跌 19%、阿里巴巴下跌 10%,網路下跌 21%,股價下跌公司就需要改善財報來繼續維持股價。在疫情需求抑制的情況下,裁員就是縮減成本的為數不多的選擇之一。或許失業離我們並沒有那麼遙遠。一個簡單的邏輯——國際疫情水深火熱,國際消費者就會減少消費,而直接後果就是我們東莞的工廠的訂單就會被撤掉,我們的工人就會失業回家。全球產業鏈條可以分為三個層次:

美歐英是以服務業為主要輸出的經濟體:更多輸出技術、品牌;

中日德意是以中高端製造業為主要輸出的經濟體:更多輸出產品、實物;

而其他國家則主要輸出上游產品:更多輸出石油、原材料。

以中國為例,中國作為「中間產品」供應商在世界各地區的份額:

1.蘋果全球限購了,因為我們的富士康不能正常開足馬力生產了;

2.澳洲的龍蝦賣不出去了,因為中國的餐館在疫情期間紛紛關門了;

3.泰國的旅遊業按下暫停鍵,因為中國的旅客隔離在家不敢出門了;

4.韓國的現代汽車工廠停產了,因為中國山東的供應鏈工廠停滯了;

5.巴塞羅那國際電信展取消了,因為中國的電子消費品牌沒法參展了:

據不完全統計,《財富》雜志1000強企業中94%經歷了供應鏈中斷。每一個國家都是全球產業鏈不可或缺的一環,全球供應鏈是一副多米羅骨牌,任何一塊倒掉都會牽一發而動全身。

4.各國龐大財政貨幣刺激政策的隱患有可能不斷顯現

面對疫情,全球各國都在想辦法解決。很多人覺得既然疫情主要就是怕帶來流動性危機,那直接放水不就得了,美元是美國自己印的,又怎麼會出現危機呢?其實對於這點,也真的不是大家想想的那麼簡單。對於給實體注入流動性,像美國的兩萬億刺激計劃那樣,無法就是分成兩塊,一個是給老百姓放錢保民生保消費。但是放少了,可能信用卡等債務都還不夠,放多了,企業又沒生產,時間一久就很容易出現資金多貨幣少而出現通脹的問題。

而給企業放水也是一樣。因為一旦隨著消費的恢復和企業的復工,整個社會的資金流動速度就會恢復,而此時對銀行來說,其實是有錢放不出去的情況下,那就很容易出現全面通脹的局面。

所以疫情對經濟的影響,不是簡單的放水或某個政策就能解決的,其根據影響時間的長短產生的傷害是完全不同的。而且各種政策的把控上也是會有一定的後遺症。假如沒有放到關鍵點上,那就會出現過量的資金流入地產和金融市場導致新的風險點出現。而又解決不了實體經濟的問題。

在社會總需求因為疫情明顯下降、經濟增長速度明顯放緩的當下,各國在實施貨幣政策刺激的同時,新的財政刺激政策也在發力,財政政策很可能可以也應該扮演比貨幣政策更重要的角色。

為什麼疫情期間或疫後財政政策更為積極和重要呢?這里我們不得不提到一個著名的經濟學學家,凱恩斯,英國的財政經濟顧問,在1931年世界經濟在蕭條的情況下,提出了一個挖坑理論,當然這個挖坑,不是我們現在所說的給別人下套,設陷阱。而是無事找事做。說得更直白點,就是當經濟不行時,大家都沒事做,當然也沒有收入,那們政府就僱傭一此人把好好的馬路挖一些坑,然後在把這些坑修好,有人說,這不就是沒事找事嘛,但也正是這無事找事,才讓人們有事做,有事做,才有收入,有收入才能消費,才能拉動經濟運行。

針對這個挖坑理論,有很多人杜撰很多有趣的故事。第一個故事據說是杜克大學的胡佛教授講述的:「1934年在華盛頓的一家酒店的房間中,當我正准備與凱恩斯共進晚餐時,他善意地諷刺了我在擱架上挑選毛巾而避免弄亂其他毛巾時的小心謹慎。他用胳膊一掃一下就將兩三條毛巾掃到了地板上。他開玩笑地說道:我確信與你非常謹慎地避免浪費相比,我對於美國經濟更加有用,因為通過弄亂這些毛巾可以刺激就業。」

古老的道理說,與人方便自己方便。凱恩斯卻說,刻意製造的麻煩是可以幫助別人的。這裡面的邏輯就是凱恩斯主義常說的「挖坑理論」——顧客弄亂毛巾,酒店就必須多雇服務員來整理,而服務員崗位增加,更多的人通過當服務員獲得了收入,他們的消費又刺激了其他行業的發展,從而形成一系列的拉動效應。

歷史上,在很多經濟危機時,都用過這個挖坑理論,最為典型的就是羅斯福新政,當時處於1931年的經濟大蕭條,農產品價值降到最低點,經營者將牛奶倒入大海,把糧食、棉花當眾焚毀的現象屢見不鮮。

1933年羅斯福就任美國總統後所實行的一系列經濟政策,其核心是三個R:救濟(Relief)、復興(Recovery)和改革(Reform),因此有時亦稱三R新政。救濟主要針對窮人與失業者,復興則是將經濟恢復到正常水準,針對金融系統的改革則試圖預防再次發生大蕭條。

❽ 平安2020年年報

昨天晚上中國平安公布了2020年財報。

2020年,平安營收1.22萬億,同比增長4.2%;歸母凈利潤1430.99億,同比下跌4.2%;基本每股收益8.10元,同比下跌3.7%;股東權益9879.05億,同比增長15.9%。

因為機構對平安2020年的歸母凈利潤最樂觀的估計,也是同比下跌15%以上,所以這份財報公布後,被輿論普遍解讀為超預期——沒有預期中那麼地壞,所以就算是超預期地好了。

騰騰爸此前也沒有預料到平安的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只有4.2%,我是按下降20%的幅度來進行預期和估算的。

從這個角度上看,這份財報的確有些超預期。

但歸母利潤,並不是我最關心的數據。

因為這個數據,擾動因素太大,經常並不能代表公司的真實經營成績。

此前有網友問我對平安的2020年財報有何期待時,我曾回答,我最關心四方面數據:一是內含價值,二是營運利潤,三是剩餘邊際,四是股息分配。

一看內含價值

圖片

我之所以重視平安整個集團的內含價值數據,是因為這個數據是我們給平安估值的基礎。

保險公司的內含價值(EV),相當於其他普通上市公司的凈資產。

過去的10年,平安的PEV(股價除以每股內含價值所得倍數)估值在0.8-2.0間波動。

總體上1倍PEV買入,相當於在最底部區域投入。

只要公司還在正常經營,EV還在不停增長,底部區域的投資就會相當有保障。

2020年平安的內含價值增至1.33萬億,同比增長10.63%。

這個數據,基本符合我的預期——2019年底,我的預期是平安EV至少會增長20%,2020年初,瘟疫發生後,我降低了預期,但也處在10%-15%之間。

現在看,是落在了我預期的下限。

不是太好,但勉強達標,可以接受。

每股內含價值72.65元。

昨天收盤價76.54元,PEV估值1.05倍,這是一個比較低的數據。

2021年瘟疫至少在中國已經得到了基本的控制,對保險公司來說,情況只會比2020年更好,不會更壞,再加上2020年的低基數,我對平安今年的內含價值增長非常樂觀。

展業恢復常態,EV增長至少15-20%吧。

若此,則今年底,平安每股內含價值至少增長到84-87元間。

這就是我昨天在文章中喊出「80元下的中國平安,是市場在為大家送錢」的底氣所在。

也是我前段時間判斷「以一年為期,90元下的中國平安,值得投資」和「持有一年以上,100元下的中國平安也不貴」的根本原因。

騰騰爸經常對自己組合中的股票給出價格、估值的判斷,但對外發布時,措辭、表達會相當謹慎——你光看錶達價格的數據,不看價格數據的前置條件,這是要犯錯誤的。

昨天公眾號里有幾個朋友吐槽騰騰爸:你前幾天還說90元、100元下的平安怎麼怎麼著來……

這幾位朋友,犯的就是我上邊講的錯誤。

經常有朋友問:騰騰爸,平安的內含價值到底是怎麼算的啊?

實際上,平安的財報對內含價值的計算,有著詳細的展示——

2020年財報,P55-65頁,你自己翻開看就可以了,何必求助騰騰爸?

二看營運利潤

營運利潤比歸母凈利潤更能客觀公正地反映公司的真實經營成績。

為什麼呢?

以平安2020年財報為例——

圖片

平安有3.7萬億的總投資資產。

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以公允價值計價。

所謂公允價值,就是指公開市場的報價——在股市上,就是股票價格。

大家注意看一下,2019年因為公允價值變動,平安增加了476.66億投資收益,而2020年這一數據,變成了負69.33億。

一上一下,2020年僅此一項,投資收益就比2019年少了540餘億。

所以資本市場的波動,會對平安的歸母凈利潤造成太大的擾動。

保守的保險公司,就發明了剔除掉各種一次性、暫時性損益影響因素的營運利潤概念——

圖片

這是平安2020年從歸母凈利潤到營運利潤的計算全過程。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留心計算和學習一下。

2020年,平安歸母營運利潤1394.70億,同比增加4.9%。

2019年歸母利潤,一是有資本市場抬轎,二是有稅收利好因素加持,所以給2020年的歸母利潤增長提供了一個比較高的基數。

再加上2020年的瘟疫影響、權益市場波動,所以看歸母利潤,是嚴重變形的。

正因為如此,最近大半年來,我一再強調:平安2019年的利潤沒有歸母利潤表現得那樣好,2020年的利潤也沒有歸母利潤表現得那樣差。

同時一再提醒:以後看平安的業績,要多看營運利潤,尤其是2020年的業績,更需要看營運利潤,而不是歸母利潤。

總體上吧,平安的營運利潤,更好地體現了公司的真實經營成績——沒有往年那樣好,但是符合騰騰爸的預期。

最重要的是,它的增長還是正數,而且是真的正數。

三看剩餘邊際余額

剩餘邊際是公司壽險業務未來利潤的折現值。

相當於保險公司的一個利潤蓄水池——這個池子里的水越多,意味著未來可以往外釋放的利潤越多。

我們小時候做數學,常碰到這樣的試題:一個池子,一個進水管,一個放水管;進水管進的水比放水管放的水多,則池子里的水就會越來越多;反之,就會越來越少;老師給我們出的題目,無外乎「什麼時候水池放滿水」或者「什麼時候水池裡的水被放干凈」之類。

壽險公司的這個利潤蓄水池,進水管主要是「新業務價值增長」,放水管主要是「剩餘邊際攤銷」。

新業務價值增長,是公司新開展的業務對剩餘邊際的貢獻。

剩餘邊際攤銷是池子里的蓄水往外釋放出來的利潤。

搞懂上述基礎知識了,下邊這張圖就好理解了——

圖片

2019年,平安剩餘邊際攤銷(即水池往外釋放的利潤)744.54億,2020年往外釋放了815.83億,增長了9.56%。

而最終池裡的水——剩餘邊際余額,2019年是9184.16億,2020年是9601.83億,增長4.55%。

今年往外放水(釋放利潤)比去年多了近10%,而池子里的水(剩餘邊際余額)比去年增長了不足5%。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公司為了營運利潤好看,加大了放水的力度,而稍微犧牲了一點「積水」的增長(未來業績的厚度)。

剩餘邊際余額增長,稍微低於我的預期,但是符合常識和情理。

勉強可以接受。

四看股息分配

我比較重視股息收入。

企業什麼都可以造假,就是分配給股東的現金分紅不好造假,尤其是「長期、穩定、可持續」的現金分紅。

平安的現金分紅跟營運利潤掛鉤。

2020年平安的營運利潤是增長的,所以它的分紅也就是增長的——

圖片

寫到這里,小得瑟一下:騰騰爸對平安最初的一筆投資(2015年股災期間買入),成本只有25元上下,以成本價計算,今年僅股息收益率就接近10%了。

呵呵,這就是長持的魅力!

總之吧,中國平安2020年的財報,從歸母凈利潤看,好像並不算好;從營運利潤看,表現並不算差——但從最近市場的預期角度看問題,表述起來又有變化:從歸母凈利潤看,大超預期哦;從營運利潤看,只是符合預期哦。

你看,這就是投資最好玩的地方——上邊的總評,線性思維患者可能又沒辦法理解了。

讀書百遍,其義自現。

上邊我講的那些道理,你自己悟。

下面我們再聊一個大家最關心的熱點和焦點問題:既然平安2020年的經營業績並沒有市場預期的那樣差,那為什麼最近平安的股價還會跌跌不休呢?

如上所述,平安的主要利潤來自於壽險,壽險的主要利潤來自於剩餘邊際,剩餘邊際主要來自於新業余價值的貢獻。

而2020年的中國平安,最大的問題就出現在了新業務價值上——

圖片

2019年,中國平安壽險的新業務價值是759.45億,2020年495.75億。

靠,下降幅度高達34.7%。

為什麼這個數據下降這么大呢?

兩個方面:

一方面是用來計算新業務價值的首年保費,總量下降了——2019年是1604.78億,2020年是1489.15億,同比減少7.2%。

另一個方面是新業務價值率也大幅下降了——

圖片

2019年的新業務價值率是47.3%,2020年是33.3%。

新業務保費,尤其是價值率為什麼會下降這么大呢?

很簡單。

直接的原因是:去年瘟疫爆發,上半年,封城,隔離,代理人員線下展業受阻;經濟增速下滑,居民收入不振,保險不好賣了——於是,總量降了;下半年為了沖業績,公司被迫賣了一些低價值的產品——所以,價值率降了。

更深層的原因是:平安主動進行了壽險改革,計劃逐漸革除掉那些低水平的代理人員、迭代掉那些低價值率的產品線——改革期,本來就會帶來一定量的陣痛,沒想到又倒霉地碰到了這場不期而至的疫情……

2021年的中國平安,我們重點看什麼呢?

就看上邊提到的「1+2」數據:如果只看一個,就看新業務價值是否增長;如果再往下細分,就看新業務保費總量是否增長和新業務價值率是否提升。

很多朋友看到這里,可能還會疑問:瘟疫不期而遇,這個好說,抵抗過去了就完了;壽險改革可是平安主動而為的——搞了兩年半了,搞不搞得成還不好說,平安為什麼非得搞這場看起來出力不討好的改革呢?

秘密實際上就是在新業務價值率上——平安這幾年正常的年份,壽險的新業務價值率也不過45%上下,而友邦在中國區的壽險新業務價值率卻高達90%以上!

這樣的差距,對雄心勃勃的馬明哲來說,能忍受得了嗎?

平安的這場改革,極具引領意義。

成,則中國的保險業又進入了一個新紀元。

敗,則中國的保險業就還得在低端世界再徘徊游盪不知多久。

產業升級換代,在保險業也是當務之急啊。

平安的這場改革,到底前景如何呢?

對我來說,倉位就是態度——昨天市場開盤,我看到平安股價再次下挫,略微思索後,馬上以76.00元的價格再次動用「過橋資金」加倉了一筆中國平安。

之所以如此堅定,原因主要就兩個:

第一,目前的中國平安,用最壞的預期分析,也已經處在了歷史性的底部估值區域;

第二,它目前的壽險改革,既有深厚的社會經濟環境,又為企業深化發展所必須。

也就是說,它的方向是對的,外在環境又比較優越。

所以,我認為它成功的概率非常之大。

這一年多來,只是迭加了瘟疫的影響,增加了改革的復雜性而已。

瘟疫過去之後,壽險改革的成效,才會慢慢體現出來。

現在所有的一切,都是推斷和猜測。

所以,對平安——下注吧!

❾ 疫情期間中國股市還開著呢嗎

開啊, 疫情期間足不出戶,這給了廣大的股民與投資者更多的時間來關注股市。

閱讀全文

與中國平安瘟疫影響股票了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最新股票估值方法 瀏覽:593
如何知道股票哪個板塊資金流入 瀏覽:854
可以查看股票主力的軟體 瀏覽:954
股票軟體收費功能 瀏覽:972
為什麼復牌股票不漲停 瀏覽:411
股票賬戶的可取資金是怎麼來的 瀏覽:171
農業銀行股票多少可以入 瀏覽:626
在長城證券買股票怎麼樣 瀏覽:599
股票一柱擎天走勢圖 瀏覽:527
你的股票賺錢嗎 瀏覽:957
股票與彩票誰易賺錢 瀏覽:513
關於香港股票電視劇 瀏覽:484
股票賬戶開戶要去深交所嗎 瀏覽:394
恆順眾虛的股票走勢圖 瀏覽:996
西安銀行股票今天什麼價 瀏覽:491
股票醫療板塊代碼 瀏覽:628
股票身份信息更改 瀏覽:250
歐迪辦公股票走勢圖 瀏覽:219
中簽扣款為何賬戶不顯示股票 瀏覽:939
拉人投資股票方法 瀏覽: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