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全球股市 > 中國金茂股票為何走低

中國金茂股票為何走低

發布時間:2023-01-01 00:22:34

❶ 港股金茂服務值得打嗎

值得。
金茂物業服務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茂服務」),2022年3月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碼:00816.HK),背靠全球500強企業中國中化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旗下城市運營平台中國金茂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是中國增長迅速的高端物業管理及城市運營服務提供商,管理多元化的物業組合,涵蓋住宅物業及非住宅服務。依託領先的品牌聲譽、深廣的資源優勢、豐厚的服務經驗以及全面的技術能力,金茂服務持續為不同類型的客戶提供品質如一、價值致遠的物業管理服務、非業主增值服務以及社區增值服務。

❷ 從金茂上海離職了怎麼樣

從金茂上海離職了,再重新找個工作。據相關資料顯示,截止2022年11月5日,中國金茂於5月31日發布了2021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裡面披露了公司離職率及反腐敗相關情況。2021年中國金茂正式員工總數為12825人,男性為8344人,女性4481人。三年來,中國金茂員工的自願流失率逐漸增加,2019年10.4%、2020年10.9%、2021年12.4%。其中,2021年女性的離職率偏高,為13.3%。

❸ 中國金茂屬於什麼檔次

最近一直在看中國金茂,是一家比較看好的地產公司,屬於地產高端品牌,主要是滿足改善性需求。這個需求實際上應該是永續的,跟目前市場上認為的人口拐點,城鎮化失真的情況實際上不會起沖突。而且目前體量小,成長的空間仍然存在。只是目前受到限價的影響,在17年拿到的高溢價土地無法以合理價格賣出,二級開發的毛利很低,這方面金茂感覺就稍弱了(可能確實國企財大氣粗,不care土地周期)。但本文不討論金茂的投資邏輯和估值邏輯,只是簡單討論一下金茂另一個重點板塊:城市運營(一級開發),順便對比一下華夏幸福的產業新城模式(正好以前也有點研究),然後有幾個問題想請知情的大佬解答,觀點有誤可以隨時指正。

先拋結論:金茂早期的兩個城市運營項目(長沙梅溪湖以及南京青龍山)屬於特殊情況,不具備可持續性(70%的二級土地增值額分成怕是再也不會在一二線城市看到了),未來的城市運營實際上是一種拿地手段,通過一級開發鎖定優質二級土地,避開招拍掛可能造成的高溢價。

一級項目模式簡析:為什麼這么說,主要是這兩個項目的盈利模式過於恐怖,簡直就是明目張膽的薅了地方政府的羊毛,而且還是財政較為健康的二線城市地方政府。

❹ 中國金茂是國企還是央企

中國金茂地產屬於央企。因為中國金茂地產屬於中國中化集團公司旗下房地產和酒店板塊的平台企業,目前中國金茂地產在2007年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

(4)中國金茂股票為何走低擴展閱讀:

中國金茂發展歷程:

1、2007年8月17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碼:HK.00817),是香港恆生綜合指數成份股之一。

2、2009年1月中國金茂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收購中國金茂(集團)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權,2014年中國金茂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將優質酒店資產打包裝入金茂(中國)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分拆酒店於7月2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掛牌上市 。

所獲榮譽:

2019年,以285.19億元的品牌價值位列第190位。

2020年1月3日,上榜2019年上市公司市值500強,排名第209。

2020年3月17日 ,位列「2020中國房地產百強企業」第20位。

2020年5月13日,中國金茂名列2020福布斯全球企業2000強榜第862位。

❺ 中國金茂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是國企投資人怎麼樣

中國金茂控股集團是國企,很不錯。

1、公司簡介及公司組織架構

中國金茂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金茂」)是世界五百強企業中國中化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旗下城市運營領域的平台企業,於2007年8月17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碼: HK.00817)。

中國金茂以「釋放城市未來生命力」為己任,始終堅持高端定位和精品路線,在以品質領先為核心的「雙輪兩翼」戰略基礎上,聚焦「兩驅動、兩升級」的城市運營模式,致力於成為中國領先的城市運營商。

集團主席寧高寧自2016年1月加入中國中化集團有限公司,現任中國中化集團有限公司、中國中化股份有限公司及中化香港(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他亦出任遠東宏信有限公司(股票代號:03360)董事會主席。

寧先生自1986年10月至2004年12月在華潤(集團)有限公司任職,歷任企業開發部業務經理及副總經理、董事兼副總經理、副董事長兼總經理等多個高級職位。

寧先生自2004年12月至2016年1月在中糧集團有限公司任董事長及其若干附屬公司董事

中國金茂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組織架構如下:



2、領先的城市運營商

現在很多地產公司搞產城項目,但相對住宅及商業綜合體,產城給人的感覺有些Low,但你如果說你是城市運營商,立馬高大上,金茂的城市運營商定位就是一個高大上的存在,只需這一個項目,便可以證明其名副其實並且高大上的城市運營商。這就是金茂的長沙梅溪湖項目。

2010年的時候,該項目所在地還是一片葡萄園,本城居民對該區域的印象是「特別荒涼,不過可以買到新鮮葡萄。」目光所及之處,沒有任何像樣的建築,如下圖所示:



如今,這片區域已經變成了下面這個樣子:



長沙梅溪湖,佔地7.8平方公里、總建面近千萬方。其已先後獲得首批「全國綠色生態示範城區」、首批「國家智慧城市創建試點城區」和「亞洲首個英國BREEAM最高級獎項——綠色建築傑出獎」、「全球人居環境規劃設計獎」等國家、國際級殊榮。

這樣奇跡般的變化,讓操盤梅溪湖的金茂,聲名在外……

3、金茂府系:一個神奇的存在

2009年6月30日,一個值得被行業銘記的時刻,因為在歷經了一小時、97輪競價和22次舉牌之後,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房企殺出重圍,以40.6億元的價格成功競得廣渠路15號地塊,刷新了北京歷史以來最高總價和單價兩項紀錄,成為當時新聞頭版的「雙料地王」。

事實是,在地塊開拍之前,媒體報道將焦點更多的集中在了soho中國潘石屹的身上,而親臨督戰的老潘怎麼也不會想到自己會首戰失手,以至於後來接受采訪的時候,潘石屹那句略帶吐槽性質的「哪怕是神仙蓋房,這個價格也貴」,一度成為行業對廣渠地王爭議的由來。

兩年之後的2011年,廣渠金茂府以其獨有的綠金科技和高出周邊價格整整80%的均價震撼發布,在適逢嚴控大限購的背景下依然連續兩年穩居北京樓市銷冠,才真正讓業內重新認識了方興地產(金茂前身)以及方興地產開山立派的金茂府。



從此,質疑聲被擊碎,沒有過多的解釋也沒有過多的回應,廣渠金茂府的成功與逆天表現,足以說明一切。

廣渠金茂府,作為金茂府系開山鼻祖,被譽之為北京房地產市場的神話,首次開盤當天售罄,開創了蟬聯單盤兩年「銷冠」的輝煌。而同樣位於北京的望京金茂府,也以45分鍾售罄的神話再次延續了金茂奇跡。

時間到了2021年,金茂府神話仍在繼續:

* 北京頤和金茂府的半年簽約金額35.5 億元;

* 北京東叄金茂府簽約38.7 億元;

* 深圳龍華金茂府上半年累計簽約35.2億元;

* 義烏福田金茂府簽約銷售44.0億元。

金茂府系的傳奇故事不斷延伸,甚至延伸到了在金茂工作過的候選人身上。在上海就有那麼一個候選人,簡歷看上去亮點真的不多,但就是有段在上海某個金茂府項目操盤經驗,就被中海看上了,要知道中海這個職位之前面試了很多人沒有看上,而就是這操盤過金茂府的項目總,成功應聘進到中海做了項目總。要說他被錄用的唯一理由,你就是做過金茂府項目。

4、金茂喜歡用什麼樣的人

央企中,即使在2021年非常不利的市場環境下,金茂仍舊是持續招聘房企之一,說明一方面公司的業務受市場影響不像有些公司那麼大,同時說明公司非常注重人才培養。

而其招聘的崗位則各個條線都會有,如工程項目、設計條線、營銷條線。其中會有超高層工程的職位,雖然說金茂超高層數量沒有綠地、世茂那麼多,但僅僅一個上海金茂大廈就足以說明金茂在超高層領域的地位。



良好的教育背景是很多央企的偏好,就像中海很多哈工大、遠洋很多清華,甚至招商蛇口這樣待遇相對低些的央企對人才的學歷要求都是非常高,金茂也不例外。

在校園招聘中,金茂的地產開發管培生,諸如人力、財務、客關、投資等崗位,基本要求985本、碩起步。營銷管培生崗位,對廣大畢業生來說比較友好,只要求統招本科及以上學歷,形象氣質佳,熱愛營銷即可。

社會招聘中相對學歷會放寬一些,但統招本科是底限了,而且也需要一本才行,那些二本三本除非背景非常好,否則機會不太多,事實實際招聘中,更多的還是希望人選是211、985的,至少好的學校會優先錄用。

公司背景:金茂對公司背景的要求還好,不像有些房企只是對標某幾家公司,這可能也跟金茂有不同業態有關系。

金茂偏愛央國企,尤其大型企業如萬科、中海、綠地、華潤、保利、招商、中信、中糧、遠洋等企業,但對一些品質好的地產30強公司也是考慮的;由於金茂同時有些商業項目,因此對一些外資公司如:長江實業、和黃、新鴻基、瑞安、仁恆等也是考慮的。

金茂的產品品質決定了其不可能走快周轉路線,因此對一些快周轉公司的人才不太感冒,必須要好品質才行,一些快周轉的公司如碧桂園、中梁等也就不合適了。

同時關注人選之前的操盤經驗,關注品質項目的操盤經驗,這樣的人才會適合金茂的需求,我們同時也看到有些人的經歷,公司不是特別有名,但做的項目是高端盤,在當地非常知名,這樣的人才金茂也可能會考慮的。

人員的穩定性是很多國央企強調的,金茂也不例外,盡管很多民營企業也強調,但通常不如央國企強調,這可能也跟央國企的人才很多本來就來自央國企,因此通常穩定性要高於民營房企,而民營房企的老闆想法變化比較多,所以人員穩定性往往差些,穩定性的具體要求,通常需要一般平均每家公司3年以上。

感覺央企對人才的形象要求普遍比較高,我們都知道華潤對人才的形象就非常看中,金茂也是對綜合素質比較高,需要形象好氣質好,溝通表達能力強,這也為了代表金茂形象吧,畢竟那麼好的產品在那。

需要說的是金茂對候選人年齡方面還是強調年輕化,很多職位的年齡紅線在38歲,雖然金茂裡面的老員工年齡偏大,但並不像有些公司一樣,老員工年齡大就可以找些同樣年齡大的新員工過來。

一方面的確年輕人干勁更足,能承受地產行業的壓力及高強度工作,同時可能這也是為了人才的梯度培養,我們可以看到,很多金茂的高管都是內部培養提拔上去的。

可能是由於寧高寧之前是多年華潤背景,因此有蠻多華潤的高管加入,我就認識一位在華潤工作多年的人,推薦了很多職位都不願意去,結果去年去了金茂,是否是因為華潤有熟人不得而知,但可以看出華潤去金茂那邊的人還是很多,就有人說在某些區域華潤和中建五局背景的人在金茂發展晉升的機會更多一些。

5、金茂的薪資如何

金茂的薪資在央企中還算可以,尤其是月發薪資和年總薪資的比例更接近市場,很多職位的薪資年終獎金是按照8個月來計算的,也就是月發部分跟年終獎部分是在6:4,比如年總薪資100萬,月發能到5萬。

而不像有些央企的薪資月發偏低,比如中海有些區域年總100萬的話,月發可能只有3萬,這樣的薪資架構使得金茂在人才市場上的受歡迎程度非常高,近期就聽到很多標桿公司的人,包括一些民營房企的地產人,提到看新機會目標公司,就有非常多的人提到金茂。



薪資方面的吸引力是一個方面,金茂對人才還真的非常重視,甚至比很多民營企業都要重視。

前些時間就聽說了這么一件事情:有個金茂人事為了讓一個人選能做決定盡快入職金茂,跟獵頭一起連夜趕到另外一個城市請候選人吃飯並交流溝通,候選人人深受感動立馬入職了。

這樣的情況在房企招聘中,尤其金茂這樣的央企中非常罕見,我們通常理解很多央企對人選的態度都是愛來不來,你不來排隊想要來的人多著呢。

從這件小事上看出金茂對人才的態度,這應該也是金茂不管在什麼樣的市場環境下都能順利發展的原因之一,唯有保持對人才的重視,企業才能更更長久的發展。

金茂做事是認真的,有時可以說是非常認真,金茂是非常罕見的在一些高管招聘中有賠償條款的公司,即如果你接受了金茂的offer後來又不去了,那你是需要賠償金茂的。

這樣的情況的確出乎很多人的理解,很多人都覺得接受了offer不去就不去了,但金茂不行。因此接金茂offer前需要提前考慮清楚到底要不要接。不過可能這也就是金茂之所以為金茂,保持一貫做事認真的態度,方能在市場上長久不衰,也方能讓金茂發展傳奇繼續!

❻ 金茂是央企還是國企

央企
中國金茂是央企。中國金茂地產屬於中國中化集團公司旗下房地產和酒店板塊的平台企業,目前中國金茂地產在2007年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中國中化集團公司是獲得國資委批準的以地產

❼ 中國金茂地產是國企嗎

1、中國金茂地產是國企,因為中國金茂地產屬於中國中化集團公司旗下房地產和酒店板塊的平台企業,目前中國金茂地產在2007年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中國中化集團公司是獲得國資委批準的以地產開發和酒店經營為主營業務的中央國有骨幹企業之一,因此中國金茂地產也是屬於央企。
2、中國金茂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港交所:0817)是獲得國資委批準的以地產開發和酒店經營為主營業務的中央國有企業,是世界五百強企業之一,於2004年在中國香港成立。其旗下房地產和酒店板塊的平台企業,於2007年8月17日在中國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碼:HK.00817),是中國香港恆生綜合指數成份股之一。
更多關於中國金茂地產是國企嗎,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18800a1616076030.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❽ 調控升級地產股走勢疲弱 房企劍指管理要效益

日前,地產板塊多隻龍頭股表現疲弱。截至7月8日上午收盤,萬科A報23.87元/股,金地集團報10.54元/股,保利地產報11.97元/股,相比上周有所回調,但股價仍處於較低水平。就當前估值來看,A股132家房地產開發公司市盈率為12.69倍,位列申萬一級28個行業板塊倒數第三。國信證券新近研報指出,當前地產板塊估值僅高於銀行和建築裝飾板塊;縱向來看,目前板塊估值仍處於近10年較低水平。
為了穩定股價不少房企開啟大規模回購股票行動,統計顯示,2021年以來,已有包括華僑城A、美好置業、宋都股份、中國金茂、中國奧園等在內的超20家房企先後發布了股份回購或擬回購方案。同時,也有房地產相關上市公司發布了股東增持或股票回購計劃,僅5月份就先後有九龍倉集團、美凱龍、建業地產、時代鄰里等多家房地產相關上市公司發布了股東增持或股票回購計劃。
盈利下滑拿地意願降低
從房地產行業整體來看,平均毛利率從高點35%下滑至目前的23%,平均歸母凈利率從高點10%下滑至目前的4%,而且從近期拿地來看,部分房企甚至做好了1%-2%凈利率的准備。
盈利能力下滑疊加資金鏈緊張,房企在拿地上漸趨於謹慎,2021年1-5月,房地產企業土地購置面積累計同比下降7.5%,當月同比下降31.6%。拿地金額方面也出現明顯下滑,2021年1-5月拿地金額累計同比下降20.5%,當月同比下降0.3%。
另一方面銷售端依然火熱,據國家統計局數據,1-5月,商品房銷售面積66383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6.3%;比2019年同期增長19.6%。商品房銷售額70534億元,增長52.4%;比2019年同期增長36.2%。銷售端火熱與拿地端乏力形成鮮明對比,表明房企銷售高增長、資金來源充足,但仍不願意加大力度拿地。
調控升級行業發展迎來變局
2021年上半年,各地政府落實城市主體責任,因城施策、綜合施治,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湖州、西安、合肥、嘉興、紹興等24個城市相繼升級調控,主要涉及升級「四限」、增加房地產交易稅費、設立二手房參考價格、新房積分搖號等內容。上海更是上半年房地產調控的風向標,上半年連續7次加碼調控。
更為重要的是,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出台,效果日漸顯現。根據銀保監會數據顯示,截至4月末,銀行業房地產貸款同比增長10.5%,增速創8年來新低,6家大型國有銀行全部實現集中度下降。核心一、二線城市以及熱點三、四線城市,紛紛出現房貸額度緊張、放款周期拉長現象。
信貸資金用途合規性審查趨嚴,謹防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截至6月份,北京、上海和廈門自查發現違規流入房地產金額超25億元。而重慶、內蒙古、廣州、深圳等多地監管部門,就「過橋貸」、「贖樓貸」等業務約談相關部門,監管對象擴展到非銀行類金融機構。
受信貸收緊影響,2月開始,全國房貸利率止跌回升,並趨勢性上移。5月份,全國首套房平均房貸利率5.33%,較2020年底上漲11BP,二套房貸款平均利率5.61%,較2020年底上漲8BP。
房企要向管理要效益
房企從告別土地紅利、金融紅利時代,進入管理紅利時代,市場的轉變倒逼著企業向管理要效益。
據不完全統計,從2020年1月份到7月份,TOP50房企中僅有10家房企進行了組織架構變革,但自8月份三道紅線發布以來,有17家房企在組織架構上進行了調整和優化。
整體來看,房企組織變革主要圍繞總部精簡、區域優化、多元化業務條線調整三大主題;精簡、聚焦、降本為房企變革的目的。
總部層面,萬科地產、正榮地產、新城控股均沿著精簡架構、扁平化管理的思路對組織架構進行了調整。
比如,近日萬科將集團職能部門即「研究與開發專業工會」部門遷出深圳總部,與此同時總部員工減少30人,將近集團總部員工的五分之一;正榮地產將營銷中心從總部剝離出來,單獨成立營銷公司;新城控股則是將總部相似職能部門進行合並,合並後成立四大新職能中心。
區域公司方面新增、裂變與合並並行,動態調整是當前行業變革主題。2020年8月,中梁控股宣布將原中梁地產南方區域集團升級為中梁粵港澳發展集團,2020年末,中梁控股相繼成立長三角發展集團、京津冀發展集團。
2020年10月,碧桂園啟動新一輪組織人事調整,將73個區域公司裂變成100個左右,祥生控股將蘇寧皖區域調整為連宿、蘇南、宣城、合肥4個事業部;華潤置地將華南大區將拆分為深圳大區和華南大區。
整體來看,隨著土地、金融和人口紅利的逐步消失疊加宏觀層面不斷收緊,房地產行業進入低增長、低利潤的長周期。行業銷售利潤下滑,提高人均效能、向經營管理要效益成為房企新的突破口,諸多房企開始從「粗放經營」走向「精細化管理」。司馬岩

❾ 誰敢一起比慘地產行業已是股市「第一慘」:低位殺跌的4個原因

地產股低位繼續殺跌 , 這種殺傷力是很大的 , 最近明顯感覺到一些投資者的情緒波動 , 地產已經不僅僅是「地慘」 , 已經是「第一慘」!

這種殺跌 , 究其原因 , 如下:

1 調控政策 345的消息全面傳播 , 各路資金對地產行業的增長邏輯產生了懷疑 , 認為高杠桿行業減杠桿的過程會付出巨大代價 , 進而看衰後市;

2 中報影響 各房企的中報陸續出台 , 普遍性的毛利率下滑 , 讓一些預期前瞻PE的投資者猝不及防 , 很多人對此產生了信仰失落 , 對各家房企現有已售未結的利潤率過於悲觀;

3 人民幣升值 地產股 , 一般是內房股帶動行情的 , 但近期人民幣升值速度加快 , 讓部分投機資金對港幣後繼下跌空間有了進一步悲觀的預期 , 這對內房股是雪上加霜;

4 投機者跑路 7月上旬漲得過猛 , 隨著大盤的回調 , 地產股也沒能例外 。 同時7月份又吸引了一批投機者買入地產股 , 譬如萬科的股東一個月就增長了5萬多人 , 在8月回調的時候 , 割肉頻繁也就不足為奇 。

實際上 , 345選擇這個時候出現 , 絕非偶然 。 類似的消息 , 去年下半年就已經在業內傳開 , 2019年11月初的時候 , 孫宏斌在一次會議上的講話大家可以再看一遍 , 當時就說:「 今後負債總量管理情況下 想增加負債是幾乎不可能的 這種管理下 這個行業的杠桿肯定在下降 因為你限價 把整個行業的風險定住了 把建設總量控制之後 把杠桿率降下來了 是今年的疫情 , 讓控制負債的落實延緩了8個月 。

反過來我們想想 , 16萬億之後 , 能保持銷售額每年增長5%都已經不容易了 。 由於核心城市的優質土地供應越來越少 , 銷售面積已經開始負增長 , 整體房價也上升緩慢的時候 , 還可以增長10%甚至15%的負債總額 , 多乎哉?很多矣!

融創今年上半年的有息負債已經下降了20億 , 不用行業管理 , 不用限制規模 , 企業自己就降了 , 那後面的三道紅線對這樣的企業還會有很大殺傷力嗎?只有不知輕重的冒進房企才會害怕這三道紅線 , 我們將會看到越來越大的並購手筆 , 即便是落到一些今年銷售增速不低的房企身上 , 也不要奇怪 。

選擇市場整體增速越來越穩定的時候出台345 , 這本身就是對行業的一種關懷 , 為房地產的永續性又加了一份保障 。 那些理解成打壓地產行業的人 , 要好好補一補房地產常識了 。

中報毛利下降是必然的 , 這是兩三年前就註定的 , 只有那些刻舟求劍的人還在用過去的毛利率幻想未來的低PE 。 但不是每一家都是這樣 , 還有一些企業的毛利率保持了相對穩定 , 也有一些企業雖然今年面臨難關 , 但後面的毛利空間會越來越大 。 如果還想做地產股 , 總有合適的選擇 , 但千萬別看那些簡單的銷售額了 。

人民幣升值 , 是美元大量印發的結果 , 這是大勢所趨 , 但凡事都有個尺度 。 8月份美元兌換人民幣貶值了2% , 對很多股價都已經下跌超過20%的內房股來說 , 並不是很大的負擔 。 港股中 , 這幾天也有很多股票走勢良好啊 , 只要證明你的業績是可以持續的 , 這都是小事 。

地產股的波動太大 , 重要原因就是裡面的投機分子太多 , 每天在市場上追漲殺跌 。 口口聲聲喊著天長地久 , 稍有風吹草動就溜之大吉了 。 這樣的投機者走得越多 , 後面行情上升的時候阻力就越小 。

還有人說金茂破位了 , 發幾張圖大家自己看吧 , 完整的上升趨勢 , 何必杞人憂天 。

1 中國金茂:

2 融創中國

3 保利地產

4 金地集團

閱讀全文

與中國金茂股票為何走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西部創業股票行情走勢 瀏覽:4
百度大智慧炒股票軟體下載 瀏覽:86
股票漲停原理是什麼 瀏覽:659
光大證券可交易股轉股票嗎 瀏覽:268
歌華有線股票可以長期持有 瀏覽:222
投資組合股票選取理由 瀏覽:908
匯智科技有限公司股票 瀏覽:220
為啥賣股票的多還漲停 瀏覽:634
通達信查看漲停的股票 瀏覽:614
股票智能篩選軟體 瀏覽:982
連續漲停的股票有第二波 瀏覽:950
今日北向資金流入的股票 瀏覽:374
研祥股票走勢 瀏覽:463
中國燃氣股票大股東 瀏覽:734
怎樣調換股票存管銀行 瀏覽:258
債券和股票是否屬於投資 瀏覽:846
股票賣出後資金從哪來轉出 瀏覽:133
股票智能輔助線是什麼顏色 瀏覽:815
iwatch上可以裝什麼股票軟體 瀏覽:851
股票影響很大的文章 瀏覽: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