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打仗對股市有何影響
戰爭會是社會動盪,對發生戰爭的國家的股市,將是一個不好的消息。當戰爭發生時,人民產生恐慌的情緒,將會把錢從銀行和股市中取出來,兌換美元或者購買一些貴金屬來進行保值,這會大量的減少股市的流動資金,從而導致股市出現大跌的情況。
拓展資料
股票市場是已經發行的股票轉讓、買賣和流通的場所,包括交易所市場和場外交易市場兩大類別。由於它是建立在發行市場基礎上的,因此又稱作二級市場。股票市場的結構和交易活動比發行市場(一級市場)更為復雜,其作用和影響力也更大。
股票市場的前身起源於1602年荷蘭人在阿姆斯特河大橋上進行荷屬東印度公司股票的買賣,而正規的股票市場最早出現在美國。股票市場是投機者和投資者雙雙活躍的地方,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和金融活動的寒暑表,股票市場的不良現象例如無貨沽空等等,可以導致股災等各種危害的產生。股票市場唯一不變的就是:時時刻刻都是變化的。中國大陸有上交所和深交所、北交所三個交易市場。
流通市場的功能:
股票流通市場包含了股票流通的一切活動。股票流通市場的存在和發展為股票發行者創造了有利的籌資環境,投資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投資計劃和市場變動情況,隨時買賣股票。由於解除了投資者的後顧之憂,它們可以放心地參加股票發行市場的認購活動,有利於公司籌措長期資金、股票流通的順暢也為股票發行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對於投資者來說,通過股票流通市場的活動,可以使長期投資短期化,在股票和現金之間隨時轉換,增強了股票的流動性和安全性。股票流通市場上的價格是反映經濟動向的晴雨表,它能靈敏地反映出資金供求狀況、市場供求,行業前景和政治形勢的變化,是進行預測和分析的重要指標,對於企業來說,股權的轉移和股票行市的漲落是其經營狀況的指示器,還能為企業及時提供大量信息,有助於它們的經營決策和改善經營管理。可見,股票流通市場具有重要的作用。
『貳』 印度國內也有股市,和中國的比怎麼樣
中國與印度都是「金磚四國」成員,對比中印股市發現有很大的相似性。2000年,印度孟買Sensex指數從6150點開始調整至2594點,最大跌幅為57.82%,從2001年的2594點進入新一輪牛市,到2007年10月30日創出20238點的歷史新高。而上證綜指2001年的2245點調整至998點,最大跌幅為55.54%,從2005年的998點進入新一輪牛市。中印股市進入牛市前的調整幅度差不多,只是無論牛市還是熊市,印度孟買Sensex指數都領先上證綜指「半步」。對比後還發現,印度孟買Sensex指數的高點6150點是上證綜指2245點的2.74倍,而低點2594點是上證綜指998點的2.60倍,2.74倍、2.60倍相差不大,這是否意味著印度孟買Sensex指數與上證綜指今後的高點也存在2.67倍左右的關系。
『叄』 歷史上中國和印度一共有幾次大的沖突
一次,即1962年中印戰爭。
印度自1947年獨立以來即聲稱其與中國之間的邊界線為英國人劃定的邊界線。而中國人的立場是,由一個帝國主義國家劃定的邊界線是非法的,應重新予以協商。雙方有爭議的地區是克什米爾東部的阿克賽欽高原——印度堅持認為該地區性拉達克山的一部分,以及「麥克馬洪線」沿線地區。
50年代末,中國修築了穿過阿克賽欽高原直至西藏西部的公路直到1959年印度才得知這一情況,並發現中國武裝部隊已經牢固佔有該地區。
隨後,雙方不可收發室免的發生了交火事件。由於印度對中國實力的低估,談判解決問題的努力歸於失敗,印方甚至認為自元朝即為中國固有法定領土的西藏也應脫離中國。
1962年,其時中國剛剛結束三年自然災難,印度政府命令軍隊越過雙方實際控制線,中國對此表示抗議。由於印軍拒不撤回實際控制線印方一側,中國部隊發起反擊。印軍慘敗撤回。中國即宣布停火,並從1959年11月7日雙方實際控制線後撤數英里。
(3)中國和印度沖突有利於什麼股票擴展閱讀
戰爭尾聲
1962年11月21日24時,總參謀部用特急電報下發到各部隊。電文如下:西藏軍區前指、軍區、丁指、康指、新疆軍區並成都、蘭州、北京軍區:為進一步爭取政治上的主動,中央決定我國政府發表聲明,宣布為了促成中印邊界問題的和平解決 ,我軍決定於11月22日零時起,主動停火。
並於12月1日開始,主動撤回到1959年11月7日雙方實際控制線的內側20公里地區。
1962年11月22日零時。中國軍隊遵照毛澤東的命令,在中印邊界全線停火。
1962年12月1日,中國軍隊主動後撤。到1963年3月1日全部後撤到1959年11月7日的實際控制線20公里以內。這是中國政府出於保持中印友好關系的願望,再一次用實際行動 表示中國主張通過和平談判而不是通過武力來解決中印邊界問題的誠意。
中國邊防部隊奉命將在反擊戰中繳獲的大批武器、車輛進行擦拭維修,將繳獲的其他軍用物資進行整理包裝,於12月中旬交還給印度。對被俘人員,一律不殺、不打、不罵、不侮辱、不沒收私人財物。生活上給予優待,受傷者給予治療。
中國政府的這一舉動,在戰爭史上是史無先例的,得到了世界上許多國家和人民的高度贊揚。
『肆』 印度下調中國關稅,利好哪些個股
《亞太貿易協定》是亞太地區最早的優惠貿易協定,第四輪降稅自7月1日起實施,關稅減讓的稅目合計10312個,成員間貿易自由化程度進一步提升,成員國內市場將進一步豐富。此次印度減稅也是印度在與美國產生分歧的背景下決定降低亞洲國家商品進口關稅。而在上周二,中國下調了包括印度、韓國等部分亞太國家產品的進口關稅,自7月1日起實行。相比美國對其他國家加征關稅,中國與周邊國家的貿易往來卻要再上一個台階了,相關公司有望受益。
相關上市公司:
洪匯新材(27.73 +10.00%,診股):出口營收佔比47%,產品主要出口地域包括印度、韓國等數五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理工環科(12.66 +2.59%,診股):產品已出口印度、新加坡、俄羅斯等十餘個國家和地區。
『伍』 如果中印開戰中國和印度戰況走向會如何國際局勢走向會如何
中國基本上可以迅速占據優勢,但會付出很大的代價。在國際上面,美國和日本會趁機打壓中國。
『陸』 中美貿易大戰哪些股票受到波及大最大
在2016年兩市共計有95家A股公司的收入,來自美國/美洲/北美,業務收入金額合計495.85億元。涉及到汽車零配件、電子元器件、化學原料、醫葯製造、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等諸多行業。
在上述A股公司對美收入清單中,部分企業對美國/美洲/北美收入依賴度較大。比如,商贏環球2016年來自美國地區的收入4.23億元,占營業收入佔比98%;英科醫療來自美國市場的收入為7.65億元,佔比為64%;浙江永強北美收入為17.26億元,佔比為45.5%;保隆科技來自北美收入為7.99億元,佔比為47.64%。
A股公司緊急回應
勝宏科技(300476):公司產品銷售美國約占公司營收0.82%左右!中美貿易戰對公司基本沒有影響!
巨星科技(002444):目前詳細名單還沒公布,依據目前公布的大門類來說,對巨星沒有影響。
博騰股份(300363):「就公司目前直接出口到美國的業務量及與客戶的貿易條款來看,對我們的業務影響非常有限。2017年公司直接對美業務貿易佔比約15%,我們絕大部分的業務收入來自於歐洲制葯公司,同時根據我方和客戶簽訂的貿易條款,絕大部分貿易關稅由客戶承擔。客戶的采購行為受各種綜合因素的影響,客戶最關心的是供應鏈的穩定和產品的質量,因此公司會保持和客戶的對話,總之公司絕不會浪費國家資源干虧本的買賣。對於投資方面,我們正在評估中美貿易戰的不確定性、相關風險和影響,也會密切關注後續進展並及時採取相應措施。
伊戈爾(002922):今日關於『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針對中國知識產權侵權的總統備忘錄,內容包括對價值6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798.6億元)的自中國進口商品加征關稅』信息對公司尚無直接影響,公司產品都是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公司也密切關注中美貿易沖突的進展及匯率變動相關信息,如對公司盈利有重大影響,公司將及時披露。
中際旭創(300308):目前公司光模塊的出口沒有受到重大影響,價格優勢根據不同公司不同客戶存在很大差異。
新寶股份(002705):美國決定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徵收關稅的措施目前對公司沒有影響,公司會密切關注後續相關政策變化。
濰柴動力(000338):暫時無法判斷美國貿易戰對公司的利弊影響。
億聯網路(300628):中美貿易戰本質上是價格戰,而中國企業與美國企業比起來仍然具有很強的成本優勢;公司的產品長期以來都以過硬的質量性能取信於市場,在中高端市場的競爭中具備優勢,並非單純以價格取勝,因此,中美貿易戰目前對公司業績影響不大。
哈爾斯(002615):公司產品屬於日用消費品,並不在這次提高關稅范圍內。
雲南鍺業(002428):目前美國提高相關產品關稅並未涉及公司產品。
拓邦股份(002139):公司出口業務地區分布相對分散,單一國家或地區的政策變化,對公司海外銷售影響有限。
金雷風電(300443):首先,公司始終採取國際國內並重的銷售策略,集中優勢資源服務優質客戶,通過合理調配資源,保持內外銷客戶結構均衡。其次,為有效規避外匯市場的風險,防範匯率大幅波動對公司造成不良影響,公司擬通過開展外匯套期保值業務規避外匯市場風險,詳見公司2017年9月15日披露的《關於開展外匯套期保值業務的公告》。第三,公司通過多種方式降低成本,克服原材料價格上漲產生的影響,詳見公司披露的《2017年9月1日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
瑞貝卡(600439):雖然公司對美出口比重較大,但假發細分行業較為小眾,對美國企業不構成競爭關系,因此不會對公司業務形成影響。過往多年美國也曾對中國揮出貿易大棒,但對假發製品從未有沖擊。
晨豐科技(603685):公司產品約20%左右銷往國外。主要境外市場包括印度、東南亞、歐盟等。目前,公司主要出口國家或地區對公司產品並沒有設置特別的貿易障礙。此次貿易爭端,對我司的影響較小。
中國巨石(600176):目前公司在美國已經開始建設年產8萬噸無鹼玻璃纖維池窯拉絲生產線,並將於2018年底投產,可有效規避中美貿易摩擦,降低經營風險,公司也將繼續及時關注世界貿易局勢的變化。
深南電路(002916):2017年1-6月公司北美區域收入約佔主營業務收入3.75%。鑒於全球經濟一體化不斷加深,如果您假設的情況出現,對全球企業訂單、原材料和設備進出口、匯率等都將產生影響。
『柒』 戰爭對股票的影響例子
戰爭對股票的影響:戰爭對經濟清庫存的最佳方式,戰爭對證券市場是雙刃劍,一般情況是:戰爭初期對股票市場是利空,隨後馬上是利好,因為戰爭消耗了大量的資源和商品,間接提高了就業的生產力,而戰爭武器的發明,最終會轉化為民用科學技術的大幅度提高。最終催生了全世界的波瀾壯闊的超期大牛市
拓展資料:
1.股票市場是已經發行的股票轉讓、買賣和流通的場所,包括交易所市場和場外交易市場兩大類別。由於它是建立在發行市場基礎上的,因此又稱作二級市場。股票市場的結構和交易活動比發行市場(一級市場)更為復雜,其作用和影響力也更大
2.股票市場的前身起源於1602年荷蘭人在阿姆斯特河大橋上進行荷屬東印度公司股票的買賣,而正規的股票市場最早出現在美國。股票市場是投機者和投資者雙雙活躍的地方,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和金融活動的寒暑表,股票市場的不良現象例如無貨沽空等等,可以導致股災等各種危害的產生。股票市場唯一不變的就是:時時刻刻都是變化的。中國大陸有上交所和深交所、北交所三個交易市場
3.股票市場是股票發行和交易的場所,包括發行市場和流通市場兩部分。股份公司通過面向社會發行股票,迅速集中大量資金,實現生產的規模經營;而社會上分散的資金盈餘者本著「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原則投資股份公司,謀求財富的增值。
4.從買賣雙方決定價格的不同,分為議價買賣和競價買賣。議價買賣就是買方和賣方一對一地面談,通過討價還價達成買賣交易。它是場外交易中常用的方式。一般在股票上不了市、交易量少,需要保密或為了節省傭金等情況下採用。競價買賣是指買賣雙方都是由若幹人組成的群體,雙方公開進行雙向競爭的交易,即交易不僅在買賣雙方之間有出價和要價的競爭,而且在買者群體和賣者群體內部也存在著激烈的競爭,最後在買方出價最高者和賣方要價最低者之間成交。在這種雙方競爭中,買方可以自由地選擇賣方,賣方也可以自由地選擇買方,使交易比較公平,產生的價格也比較合理。競價買賣是證券交易所中買賣股票的主要方式。
『捌』 中國與印度投資環境對比
目前,去中國還是去印度投資已成為德國媒體和經濟界討論的熱門話題。以往德國各地舉辦的投資研討會多以介紹中國為主,現今關於印度的報告會則有後來居上之勢。尤其是今年4月,印度首次成為漢諾威工業博覽會的主賓國,印度總理辛格率龐大經貿代表團參加,參展企業350家,參展面積達1.15萬平米,創歷屆主賓國之最。德經濟界在博覽會期間宣布已向印度投資15億歐元,寶馬和大眾公司等紛紛表示將在印度投資設廠。一時間德經濟界掀起投資印度熱潮,印度成為每談必及的話題。本文主要對德媒體近來關於中國與印度比較的報道進行梳理綜合,希望能為國內跟蹤德對華投資的發展趨勢及採取應對措施提供些許參考。
一、中國更具吸引力
在過去的5到8年裡,中國吸引了大量的國際資本在華投資設廠,德國的跨國公司和中小企業紛紛湧入中國,中國似乎已成為德國企業降低成本、提高銷售的唯一希望。其間印度則在全力以赴發展服務業,經營業務流程外包(BPO)和軟體開發業務。在服務業得到迅速發展後,印政府才逐步採取措施鼓勵生產性企業。在投資環境上,中國的主要經濟指標均優於印度。2005年中國GDP為22257億美元,增長率為9.9%;印度GDP是7750億美元,增幅為7.5%。在購買力方面,2004年中國的人均購買力達1279美元;印度則僅為602美元。由此可見,無論是經濟總量還是消費能力,中國比印度都更具優勢。2005年中國共吸引外國直接投資600多億美元,印度獲得的外國直接投資僅為67億歐元,約為中國的九分之一。
中國與印度經濟指標對比
貨幣單位:美元
經濟指標
時間
中國
印度
國內生產總值
2005年
22257億
7750億
人均收入
2005年
890
460
人均購買力
2004年
1279
602
機床市場價值
2005年
70億
6億
零售總額
2005年
7080億
3510億
轎車銷量
2005年
290萬輛
110萬輛
資料來源:EAC-Euro Asia Consulting PartG,Muenchen & Shanghai & Mum
德經濟界將印度在投資環境上與中國存在差距的主要原因歸結為以下四個方面:
(一)中國的改革開放比印度早
中國的改革開放比印度早10年,思想比印度更加解放。印度的民族主義情緒、保守的文化傳統和價值觀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對外開放。印度存在中央和地方政令不能統一、勞工法過嚴、罷工多、法律條文過繁、某些企業信用差等投資障礙。
(二)中國政局長期穩定
中國自70年代末實施改革開放政策以來,政局長期保持穩定。而印度政府更迭頻繁,對經濟的發展帶來負面影響。
(三)印度貧富差距大
印度的土地問題、種姓制度和教派之間的沖突制約了經濟的發展,貧富懸殊現象比中國嚴重。印度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人口達3億人。
(四)中國地理位置有利於經濟的發展
在亞洲各地區經濟中,東亞經濟發展最快。中國的地理位置有利於中國開展同東亞國家的經濟合作。印度雖執行「向東看」的政策,其地理位置離東亞有些偏遠,對印度開展同東亞國家的經濟合作不太有利。
二、印度後勁十足
印度趕超中國的趨勢是顯而易見的。印度政府採取了各種措施吸引外資,如將進口關稅從1991年的300%減少至現在的15%,取消進口限制,幾乎所有行業均向外國投資企業開放等。印度政府還借鑒了中國建立經濟特區的經驗,近年來建立了12個經濟特區,並准備再設立50個經濟特區。在經濟特區里,投資商可以享受稅收減免,對於出口型企業,可10年免稅,同時可以零關稅進口企業所需物資。司法部門可將特區視作「國外」來對待。自2005年以來,由於嚴格落實各種改革措施,印度出現了「投資繁榮」景象。通常印度每年獲得的國外直接投資約40億至60億美元,而2005年下半年簽約的投資金額就達到190億美元,2005年德國在印度的直接投資比2004年翻了一番。德經濟界認為印度投資的「軟環境」要優於中國,主要包括:
(一)印度的金融系統運行比較健全
印度的金融機構主要掌握在私人手中,放貸遵循市場規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僅為10.8%。印度的股票市場比較成熟,成為印度企業籌集資金的重要場所。
(二)印度的私人資本運作經驗豐富
印度獨立後,過去就存在的私營財團獲得了進一步發展,而且產生了一大批新的私人財團。在印度實行經濟改革後,一大批從事信息技術產業、制葯工業、食品加工業、紡織服裝業、水泥建築業和旅館旅遊業的私營企業或私人財團迅速發展壯大,並很快進入全球化經營。印度的現代企業制度比較完善,企業的管理水平較高。
(三)印度的國際型技術人才多於中國
由於印度英語普及,高等教育機構使用的教學語言為英語,高校學生能夠較順利地獲得世界科技發展的重要信息。印度大學教育比較重視創新教育,學生創新能力較強。某些大學和專業學院已在國際上有較高的知名度。印度每年畢業的工程師數量是中國的兩倍,達60萬人。
(四)印度的法律體系較健全
印度獨立後,法律體系逐漸完善,公眾的法律意識逐漸增強,這有利於社會經濟的發展。加之印度實行的是盎格魯法系,其司法結構基本上是英國式的,這對西方投資者來說更為熟悉。
三、印度將成為德國企業的新興投資地
在德投資商眼裡,中國和印度各具特色、各有優勢:中國作為生產性基地擁有巨大吸引力,德國企業向海外轉移生產部門,中國依然是首選;印度則被德經濟界視為「吸引力正在上升的投資目的地」。但印度的總體投資水平還無法與中國相比,外資快速增長還需要時間。
(一)印度市場潛力巨大
印度有11億人口,近兩年經濟增速逾7%,經濟總量排在世界第12位,市場潛力巨大,因此德經濟界把印度作為新興的投資地已毋庸置疑。雖然目前中國「投資理想地」的地位還無法撼動,但德國企業會關注印度經濟的發展和投資環境的改善,赴印度投資的趨勢正在逐步加強。
(二)德政府推波助瀾
今年4月,印度總理辛格率龐大經貿代表團訪問德國,參加漢諾威工業博覽會,德、印兩國政府宣布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系」,加強在能源和科技領域的合作,籌備成立「德印能源論壇」和「德印科研技術中心」,德掀起「印度熱」。在德政府推波助瀾之下,德經濟界赴印度投資的熱情逐漸高漲。
(三)德企業在印度投資升溫
目前德國在印度的合資企業約600家,是印度的第二大投資夥伴。漢諾威工業博覽會期間,德經濟界稱已向印度投資15億歐元。德復興信貸銀行(KfW)隨後宣布,今後3年將在印度基礎設施和能源等領域投資25億至30億歐元,該行正在印度孟買籌建代表處。寶馬汽車公司也正式向外界透露,在印度南部投資2.1億美元建立汽車組裝廠。印度政府今年6月批准了大眾公司在北部旁遮普邦投資3.3億美元,興建汽車生產廠,預計建成後年產汽車10萬輛。德汽車零配件供應巨頭博世公司也於最近宣布,兩年內將在印度的投資增加4.09億美元,開發和生產柴油發動機。該公司計劃至2010年將在印度的柴油發動機年產量增加到60萬台,目前在印度的員工已達1.5萬人。此外,德國重要的建築材料生產商-海德堡水泥廠已於今年3月進入印度市場,在孟買成立了合資企業,年產水泥75萬噸。
四、印度對中國的影響
雖然德國經濟界目前將越來越多的關注投向印度,但印度自身發展存在的貧富差距大、基礎設施落後等問題使德企業對在印度投資持較為謹慎的態度。德經濟界普遍認為,與中國相比,印度總體發展水平至少落後10年。目前,德印雙邊貿易額僅為德中貿易額的20%,德對印度的實際投資金額僅為在華投資的12%,因此在短期內中國仍將是德國經濟界投資的首選地。
(一)德經濟界更看好中國的投資環境
前不久,德歐亞咨詢公司對德部分企業進行了一次中印投資環境的對比調查,在企業決定投資地點的六項關鍵要素的評比中,中國的優勢非常明顯,平均分數遠遠高於印度(參見下表),僅在運輸成本上,中國的得分稍遜於印度。
德經濟界對比中印投資要素
投資要素
中國
印度
人工成本
1
4
企業稅
8
12
關稅
4
5
優惠政策
1
2
能源成本
2
8
運輸成本
7
6
資料來源:EAC-Euro Asia Consulting PartG,Muenchen & Shanghai & Mum
註:1等於投資環境優良,12等於投資環境惡劣。
(二)印度製造業將對我構成威脅
值得關注的是,以往德資主要進入的是印度的信息技術、電信或業務外包行業,現在德企業紛紛進入印度的水泥、鋼鐵、汽車和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可以預見,印度以往相對薄弱的製造業由於外資的進入將對我製造業構成威脅。隨著印度政府加大改善投資環境,德國企業對印度的投資步伐將加快,德對華投資特別是對製造業的投資將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減少。
(三)中印是競爭性夥伴關系
目前德經濟界「印度熱」的人為炒作因素較重。德經濟界有識之士認為中國和印度是「競爭性夥伴關系」,呼籲德企業同時在中國和印度投資。德經濟亞太委員會主席、西門子公司前任董事長馮必樂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強調,就德國企業而言,去中國和印度投資不應是非此即彼,而應是兩者兼而有之。
『玖』 為什麼印度股市輕松完勝中國股市
印度股市輕松完勝中國股市的原因:
印度市場一直對外國投資者開放,但中國並沒有。
印度股市受全球股市的影響比絕大部分國家的股市要深,它的漲跌起伏規律總是與全球股市相似,這是因為印度新興市場更加多樣化。這就意味著在發達國家裡實現量化寬松政策之後釋放的全球金融海嘯幫助推高了印度的股票,但是卻沒有對拉高中國股市。
關於這兩個大國之間的經濟改革的速度。近年來印度的經濟改革由於其較弱的執行力而逐漸放緩,但是中國的改革形勢剛好相反。因為中國政府一直致力於掌控整個經濟市場。這樣的舉措使國外的投資者感到害怕,這也使中國的投資市場受到一定影響。
印度的投資市場包括了許多利益導向型的上市公司,例如像塔塔汽車集團和印孚瑟斯(Infosys)。而中國的投資市場很多都是屬於政府擁有型的,缺乏利益導向型的企業
印度的經濟增長正處於高速增長階段,而中國經濟已經過了加速階段,所以印度的投資市場打敗中國市場也是合乎情理的。
『拾』 印度沖突對中國的利弊有哪些
印巴沖突是吧。
顯然對於中國影響非常的適中。
地理位置來說,印度洋那裡是中國海上一帶一路的中間點,雖然戰時影響不是特別大,但對一帶一路的穩定造成很大的破壞,尤其是信心。另外巴基斯坦的瓜達爾港,路上鐵路到哈密這一節鐵路運輸影響更是不言而喻。
隨意兩個國家戰爭對於一帶一路這個國家戰略負面影響不小。
經濟層面,兩個國家和中國的貿易不是特別的大,所以經濟層面影響並不是也不大,不過印度之前通過的戰爭法里徵收敵國資產這一條需要一些在印投資的企業審議,畢竟,中方在克什米爾也是有領土爭議的。
安全層面,兩個都是有核武的國家,到時候用起來,那就是大麻煩了,雖然中國有天然屏障青藏高原但這一塊對於中國的戰略發展節奏還是影響很大的。
總體而言,對於中國的影響不是很大,尤其是有青藏高原的存在,給予中國很大的戰略優勢。如果相對於中美貿易戰的影響程度的話,這個僅僅占其兩層吧。
具體如何還需要看事態發展,印巴從來不是世界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