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購買吉利汽車股票的最底股數
吉利汽車(00175)公司名稱 吉利汽車 英文名稱 GEELY AUTO總股本 8,273,278,934(股) 港股數目 8,273,278,934(股)每手股數 5000(股) 上市日期 1973-02-23所屬行業 汽車 每股凈資產 1.937 元 (HKD)52周高低 4.750-2.350 每股收益 0.336 元 (HKD)近一月漲幅 -1.28% 同期恆指 -0.76%近三月漲幅 -9.84% 同期恆指 -2.66%近半年漲幅 5.19% 同期恆指 1.71%
Ⅱ 吉利汽車股票a股代碼
吉利汽車在香港上市。代碼是HK00175。
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成立於1986年,1997年進入汽車領域。多年來,它專注於產業、技術創新和人才培養,並取得了快速發展。現在總資產超過2000億元。在最近公布的2017年《財富》世界500強榜單中,浙江吉利控股集團以314.29億美元的收入排名第343位,強勢攀升67位。這也是其自2012年首次入榜以來連續第六年,連續14年中國企業500強。它是中國汽車工業和全國十強」。
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是中國汽車工業十強企業之一。1986年在台州成立,自1997年進入轎車領域以來,憑借靈活的管理機制和不斷的自主創新,取得了快速發展。2003年,集團管理總部遷至杭州。2012年7月,吉利控股集團以233.557億美元(約合1500億人民幣)的營業總收入進入世界500強,成為唯一入圍的中國民營汽車企業。
2010年7月6日,歐盟委員會批准中國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收購瑞典沃爾沃汽車公司100%股權。這是迄今為止中國公司對外國汽車公司的最大一筆收購,總資本約為18億美元。
Ⅲ 吉利汽車有沒有上市股票代碼是多少
2005年5月,吉利在香港成功上市,股票代碼0175 HK。
拓展資料:
浙江吉利控股集團總部設在杭州,旗下擁有吉利汽車、沃爾沃汽車、倫敦計程車等品牌。其中吉利汽車在浙江台州/寧波、湖南湘潭、四川成都、陝西寶雞、山西晉中等地建有汽車整車和動力總成製造基地。現有帝豪EC7(A級轎車)、博瑞(B級轎車)、博越(SUV)、帝豪GS(跨界SUV)、遠景系、金剛系等10多款整車產品及1.0L-3.5L全系列動力總成產品。
吉利(中國民營汽車企業)-網路
Ⅳ 吉利汽車股票代碼是多少
吉利汽車(00175)。
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始建於1986年,1997年進入汽車領域,多年來專注實業,專注技術創新和人才培養,取得了快速發展。
現資產總值超過179億歐元,連續十年進入全國企業500強,連續八年進入中國汽車行業十強,是國家「創新型企業」和「國家汽車整車出口基地企業」。2012年7月,吉利控股集團以總營業收入179.85億歐元(約1500億人民幣)進入世界500強,成為唯一入圍的中國民營汽車企業。
標志含義
2014年,吉利汽車發布全新品牌戰略,提出了「造每個人的精品車」的品牌使命。吉利汽車品牌全新LOGO,延續了品牌3.0時代的六塊寶石設計理念,以延展的宇宙為設計源點,將星光銀、深空灰和地球藍融匯其中。
展示了吉利汽車從品牌3.0時代的藍天大地,升級為對廣袤宇宙的追求。全新LOGO更具質感和科技感,令吉利汽車品牌的形象煥發全新氣息,象徵著吉利汽車將邁入全新的年輕化、科技化、全球化戰略時代。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吉利汽車
Ⅳ 吉利汽車是怎麼實現業績「雙降」而股票反而增漲的
8月21日,吉利汽車在港交所發布2019上半年業績報告。數據顯示,吉利汽車上半年營收475.6億元,同比降11%,但高於
確實,車市銷量下滑大家早有預料。而吉利在此前也表示,國內車市將進入「微增長時代」,產業競爭環境極度惡化,新品不斷推出,傳統燃油車市場已經轉為紅海。據中協會數據,今年上半年,中國市場整體乘用車銷量同比下跌14%。其中,中國自主品牌乘用車總銷量同比下跌21.7%。而吉利汽車上半年在中國市場的總銷售為61.31萬輛(包含領克),同比下降19%。可見吉利汽車在大環境不好的情況下也是「難以獨善其身」。
Ⅵ 吉利汽車股票代碼是多少
吉利汽車股票代碼:吉利汽車[00175]港股。
吉利控股集團旗下擁有吉利汽車、領克汽車、沃爾沃汽車、Polestar、寶騰汽車、路特斯汽車、倫敦電動汽車、遠程新能源商用車、太力飛行汽車、曹操專車、荷馬、盛寶銀行、銘泰等眾多國際知名品牌。
吉利汽車發展歷史
吉利控股集團已發展成為一家集汽車整車、動力總成和關鍵零部件設計、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於一體。
集團總部設在杭州,旗下擁有吉利汽車、幾何汽車、領克汽車、沃爾沃汽車、極星汽車、寶騰汽車、路特斯汽車、倫敦電動汽車、遠程汽車、曹操出行、太力飛行車、荷馬、盛寶銀行、銘泰等品牌。
Ⅶ 吉利汽車的股票能買嗎
可以
但是現在買收益不大和選其他股票差不多
16年初吉利的股票才三塊多不到四塊,17年底就二十五六塊了,18年雖然依然保持漲勢,但是不會像16.17那樣瘋漲了
Ⅷ 戴姆勒股價降至五年最低,吉利北汽浮虧近50億美元
「排放門」危機依然身纏戴姆勒。
據外媒消息稱,當地時間內2月21日,戴姆勒集團指出,德國當局可能會發現,除了已經被認定超標排放的車型外,其他梅賽德斯-賓士柴油發動機車型的排放水平可能也被軟體操控。
報告中寫道:「在正在進行以及未來進一步的調查過程中,德國聯邦汽車運輸管理局(KBA)可能會發布額外的行政命令,要求召回其他安裝未經許可的作弊設備的柴油車。」盡管戴姆勒用了「可能」這樣的詞彙,但這幾乎是可以確定的事。
?
遺憾的是,PA咨詢的一份報告預測,戴姆勒在2021年的排放量將是114g/km。那也就是說,戴姆勒將在未來兩年裡面對超過15億歐元的罰款,或者就按照相關機構估計的在歐洲電動車交付量佔比達到10%。但這看起來也不太可能,源於歐洲消費者對於電動車的支持態度一直不夠明朗,甚至老對手寶馬也曾表態,「在歐洲沒人購買電動車」,等等因素這也將進一步導致佔比提高受阻的可能性,目前在戴姆勒的產品譜系裡,電動車的佔比還不到3%。
與此同時,這樣的挑戰,恐怕也很難在戴姆勒自己所述的降低材料成本、人力成本、行政成本上面摳得出太多得利潤率,這也就意味著戴姆勒的股價還有很大的持續下跌風險。「可憐」吉利的股票價值估計還要縮水。
文/鄭文
---------------------------------------------------------------------------
【微信搜索「汽車公社」、「一句話點評」關注微信公眾號,或登錄《每日汽車》新聞網了解更多行業資訊。】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Ⅸ 高盛為何高價入股吉利,成為第二大股東,原來竟與沃爾沃有關
2005年5月,吉利成功實現香港上市,此後股票一直處在平穩上升的階段。
當年6月,吉利股價暴漲9.5%至0.8港元。到了2006年,吉利股價更是連續數月在1港元的高點震盪。2007年因並購錳銅的利好,吉利股價再次直線上漲,6月股價超過1.5港元,創上市以來的新高。
由於國家對資產的外流一直有所限制,此時的上市公司只裝有吉利 汽車 46.8%的資產。經過兩年多的運作,吉利終於將46.8%變成了99%。隨著上市公司的資產擴大了一倍,其股價到了當年最高的1.46港元,這讓李書福「冬泳」的信心更為充足。
然而,此前一直在平穩上升過程中的吉利股票,卻在2008年年底跌得一塌糊塗,從當年最高的1.46港元,到12月時一下子變成了0.15港元。這是怎麼回事?
斷崖式的直降,無疑給吉利人潑了一盆徹骨的涼水。0.15港元的股價,甚至還沒剛上市時的高,就連桂生悅自己都覺得有些慘不忍睹。
歸根到底,當年消費者對整個市場都普遍信心不足,最終也殃及吉利。
要命的是,上市公司在自身的上升期時,有一家著名的外資銀行建議發CB(可轉換債券),還可以溢價。
當桂生悅開始著手去做這件事情的時候,這家外資銀行竟然組織人手將吉利的股票給打下來了,從當時的0.9港元,一直打壓到0.72港元,盡管有溢價25%,到頭來還是0.2港元,依舊等於沒有溢價。
「後來上市公司又搞了兩次重置,」桂生悅有些感嘆地說,「現在就連一次我都不會同意的,只是當時我也不太懂。另外,公司說話剛開始也沒有太多底氣。」
這種狀況一直拖到了股票升到1.46港元的那段日子。
在這段日子裡,桂生悅記得有不少人賺了錢,「但是也有一些人沒有出手」,於是就不幸地遇到了這次斷崖式的直降。
眼看到期日就要到來,擺在桂生悅面前的是兩個選擇:如果股價能重新回到0.9港元以上,自己就不用著急還錢,畢竟投資者更願意持有股票;如果股價持續走低,他就必須按照投資者的重置意見,將錢還給人家。
為此,吉利曾跟多家投行談過,包括南非商業銀行的投資基金,但是它們大多不看好吉利的未來。盡管此時的股價已經自2009年1月開始慢慢回升,但他們還是拒絕了吉利的方案。
終於,吉利遇見了高盛的直投部門。
讓市場有些大跌眼鏡的是,高盛對吉利選擇了直接支持的方式。他們不僅很看好吉利,而且覺得桂生悅跟他們談的股價——當時為0.6港元——不是太高,而是太劃算了。
問題是,要做投資就得對公司做全面的盡職調查和評估,這需要有一個過程,前前後後高盛一做就是5個多月,這也就意味著高盛的投資是遠水解不了近渴。
為了解決CB到期的問題,桂生悅還是得到處借錢,李書福也想盡各種辦法,甚至動用了私人腰包,最終讓吉利沒有因為這幾億港元而違約。
曾有一段時間,國內媒體都緊盯吉利,認為吉利的資金鏈變得緊張,質疑李書福「冬泳」是否是虛張聲勢。但它們不知道的是,吉利當時的壓力主要就來自這幾億港元,但對其自身的發展更並無大礙。
更重要的是,此事的解決,也讓很多人看到吉利是有還錢能力的,能撐得住,並沒有因金融危機而變得極度虛弱。
在吉利的股價繼續回暖的過程中,高盛也做完了盡職調查。
此時吉利 汽車 的股價已經從當初的0.6港元多,飈升到1.6港元,前後漲了將近三倍。如果換成其他投行,或許還會猶豫,都這么高了,再投的話還能賺什麼?
高盛為了這個盡職調查,前後花了200多萬美元,不僅請專業的財務顧問,還請了 汽車 行業的很多專家來評估,做得非常正規也盡心盡力。在吉利股價上升之後,高盛還是堅定不移地支持吉利,追著桂生悅趕緊談條件。
為了對吉利負責,對李書福負責,更要對投資者負責,桂生悅也希望能談個好價錢。盡管當時的股價已是1.6港元,但他還是希望能溢價賣給高盛,同時能將票息談到最低。
一開始,高盛開的條件是票息6%,給出的理由是吉利 汽車 的股價已經升了三倍,但桂生悅並沒有輕易答應,談判暫時擱置。
這讓高盛有些騎虎難下。
到這個地步,票息到底是多少,已經不是什麼問題了。
在一天的凌晨3點,吉利與高盛緊急召開會議,不歇氣地一直談到早晨,最終達成共識,那就是票息3%。同時,高盛以1.9港元的價格入股吉利,相比當時的股價,吉利 汽車 實現了溢價。
這無疑是一個雙贏的選擇。
對吉利而言,它從高盛手中獲得了大量的資金,「當時一下子拿了它3.5億美元,這是我們在 歷史 上拿的最大的一筆錢」。對高盛而言,盡管以相對較高的價位進入吉利 汽車 ,但當它最終從吉利 汽車 身上套現離開時,還是賺得盆滿缽滿。
李書福坦言:「高盛為吉利注入了額外資本,為長期策略提供了資金支持。」其實,高盛入股吉利,或與吉利下一步的重大戰略密切相關,那就是收購沃爾沃。吉利的公告明確稱,資金用途包括潛在收購事項。
寫在最後:
對高盛來說,投資吉利當然不是為了扶持中國的自主品牌,而是看好中國 汽車 市場的未來,看好吉利的未來。對吉利來說,高盛的入股,顯然不只是拿了幾億美元資金那麼簡單,更大的影響還在於給市場和投資者釋放了一個積極的信號,那就是吉利的發展已經真正步入正軌。
Ⅹ 吉利汽車股票為何下跌這么厲害
吉利汽車是港股,從今年2月份開始漲幅有3倍了,對於今年的行情來說,算是非常不錯的品種了,尤其在港股這種做空勢力龐大的市場上。
近期下跌應該是漲多了的回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