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全球股市 > 英偉達股票上市時間和價格

英偉達股票上市時間和價格

發布時間:2023-01-13 00:05:38

❶ 英偉達美股上市時間

是在2014年初上市的,目前在2021年11月2日,晶元巨頭英偉達的市值首次超過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成為美股第七大上市公司。

❷ 華碩的顯卡為什麼顯示的是英偉達

因為使用的是英偉達顯卡

英偉達(NVIDIA Corporation) 是一家以設計顯示晶元和主板晶元組為主的半導體公司,由黃仁勛、克里斯·馬拉科夫斯基和卡蒂斯·普里姆創立於1993年1月,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克拉拉市。

公司開發的系列產品包括:GeForce、Tegra、ION、Quadro、Tesla等。1999年1月,在Nasdaq掛牌上市;2017年5月,軟銀買入價值40億美元英偉達股票,成為該公司第四大股東。


(2)英偉達股票上市時間和價格擴展閱讀:

2016年5月7日,NVIDIA 正式發布了新一代旗艦顯卡 Geforce GTX 1080,在發布會上官方表示採用帕斯卡架構的 GTX 1080 要比 GTX 980Sli 甚至是 Titan X 還要快。GTX 1080 建議零售價 599 美元,5月27日 上市。一同發布的還有減配版的 GTX 1070,349 美元,7月10日上市。

2017年5月11日,在GTC 2017大會上,NVIDIA發布了Tesla V100。Tesla V100採用台積電12nm工藝製程,增加了與深度學習高度相關的Tensor單元,在815平方毫米面積的矽片上集成了210億個晶體管,5210個CUDA核心,其單精度浮點運算性能達到15 TFLOP/s,雙精度浮點運算性能達到7.5 TFLOP/s。

❸ 英偉達股票代碼

一. NVIDIA(納斯達克股票代碼:NVDA)是一家人工智慧計算公司 。公司創立於1993年,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克拉拉市。Jensen Huang(黃仁勛)是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
二. 1999年,NVIDIA發明了GPU,這極大地推動了PC游戲市場的發展,重新定義了現代計算機圖形技術,並徹底改變了並行計算。
三. 2017年6月,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2017 年度全球50大最聰明公司」榜單。 2018年12月,世界品牌實驗室發布《2018世界品牌500強》榜單,英偉達排名第479。
四. 2019年3月,英偉達擬出價70億美元收購Mellanox。 兩年前,英偉達(http://NVDA.US)成為一支成長型股票。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英偉達股價上漲175%。在經歷了21個月令人印象深刻的增長之後,該公司股價在2018年10月1日至2019年8月15日期間下跌了一半,因為其所有的增長動力都受到了不利因素的沖擊。
五. 現在,該股的下跌似乎已經過去了,隨著該公司克服這些不利因素,其股價將繼續上漲。自發布強勁的2020財年第二季度財報以來,英偉達的股價已經上漲了15%,而且還在繼續上漲。 美國財經網站CNBC股評人吉姆·克萊默(Jim Cramer)曾表示:「市場即將正常化,首先是在游戲領域,然後是數據中心。加密貨幣挖掘市場的繁榮不會卷土重來——這是英偉達業務從懸崖上跌落的首要原因。但像人工智慧、機器學習或自動駕駛這樣的高性能產品仍在不斷滲透,我認為英偉達是這些市場的領導者。」
英偉達(NVIDIA Corporation)[1]是一家以設計顯示晶元和主板晶元組為主的人工智慧計算公司,GPU的發明者,由黃仁勛、克里斯·馬拉科夫斯基和卡蒂斯·普里姆創立於1993年1月,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克拉拉市。 公司於1999年1月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其產品包括GeForce、Tegra、ION等。 2021年11月,英偉達公布了第三季度財報,在截至2021年10月31日的季度中,英偉達的收入達到71億美元,同比增長50%,每股盈利1.17美元,同比增長60%。

❹ 我想問一下nvidia控制面板干什麼

NVIDIA控制面板就是對顯卡的設置工具。
英偉達(NVIDIACorporation)是一家以設計顯示晶元和主板晶元組為主的半導體公司,由黃仁勛、克里斯・馬拉科夫斯基和卡蒂斯・普里姆創立於1993年1月。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克拉拉市。公司開發的系列產品包括:GeForce、Tegra、ION、Quadro、Tesla等。1999年1月,在Nasdaq掛牌上市;2017年5月,軟銀買入價值40億美元英偉達股票,成為該公司第四大股東。英偉達開發系列產品滿足特定細分市場的需求,包括:GeForce、Tegra、ION、Quadro、Tesla等,不斷為視覺計算樹立全新標准,其互動式圖形產品可廣泛用於平板電腦、攜帶型媒體播放器、工作站、數字內容創建系統、筆記本電腦、軍用導航系統和視頻游戲控制台等設備上。總部位於美國聖克拉拉市,公司與ATI(後被AMD收購)齊名,NVIDIA全球雇員數量超過4000人。公司在可編程圖形處理器方面擁有先進的專業技術,在並行處理方面實現了諸多突破。
更多關於nvidia控制面板干什麼,進入:https://m.abcgonglue.com/ask/2837471615552791.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❺ 英恆科技2天漲75%,是妖股還是牛股

2021年,中國新能源 汽車 市場,已經不再是最開始那個「菜雞互啄」的競爭格局了。

隨著新能源 汽車 替代傳統燃油車的腳步加快,消費者對於新能源 汽車 的需求,不僅僅滿足於踩下油門能夠往前挪的「合法代步車」。更多層次、更高端的需求浮出水面,加上5G技術在底層的鋪墊,讓 汽車 出行的未來變得更具想像力。

這就要求相關車企需要發展處更多層次、更加豐富和人性化的玩法,滿足市場多變的需求。 與之相對應的是「軟體定義 汽車 」浪潮下,上游解決方案供應商的定價權越來越強大,傳統車企一級供應商的蛋糕正在被搶走 。

於是我們看到, 2021難新能源 汽車 的「智能化」戰爭已經悄然拉開序幕 。

國內少數能為智能座艙環節提供英偉達晶元算力支持的德賽西威年內已經上漲了接近50%,以 汽車 安全、智能駕駛、新能源 汽車 動力系統為主營業務的均勝電子上漲了11%, 汽車 晶元公司格林美23%,自研IGBT晶元和解決方案的比亞迪漲了25%,蔚來27%,小鵬 汽車 31%,特斯拉20%……

當然也有一些個股,在沉寂許久之後,突然在2021年出現了一波爆發行情 。例如我們今天要探討的這家公司——英恆 科技 。

氣氛突然「妖」了起來

英恆 科技 控股有限公司成立於2017年,在2018年登陸港交所。

從2018年上市至今,這家公司一直表現平平。可是時間來到2021年開盤的第一天(1月4日),這家公司的股價開始逐漸上漲, 接著在最近2個交易日,公司股價暴漲75%,全年漲幅被一下從50%拉高到175% 。

從消息面上看,似乎邏輯並不清晰。

該公司主要為 汽車 行業的原設備製造商及其供應商提供用於新能源、車身控制、安全及動力傳動系統的關鍵 汽車 電子部件解決方案。

主營業務上,公司切入的賽道中,有3條黃金賽道 。公司是 汽車 晶元廠商英飛凌在中國最大的銷售商,基於英飛凌的 汽車 晶元提供 汽車 電子解決方案;與此同時,公司進行了自動駕駛解決方案的投資和開發,主要是在ADAS演算法上,主要合作夥伴是北汽;公司還在進行鋰電池、氫燃料電池控制單元的研發。

英恆 科技 在供應鏈中的位置,大概是這樣的:公司從英飛凌(以及其他半導體公司)手中采購半導體產品,然後 基於這些硬體設計一套解決方案,將方案外包EMS代工廠製造成相應的印刷電路板,最後按加成定價模式銷售給下游OEM廠商 。

這些下游的客戶,包括比亞迪、吉利、長安、上汽、北汽、廣汽等。

英恆 科技 的客戶中,包含部分特斯拉概念公司,比如寧德時代、華域 汽車 等, 但並不直接包含特斯拉 。所以客戶銷量和市值爆發帶來上漲行情的這條邏輯,並不清晰。

切入黃金賽道,但影響有待觀察

再從公司主營業務的進展上看,也很難發現什麼端倪——盡管公司切入的黃金賽道有3條之多,但公司在這些賽道上的進展,似乎都難言利好。

奧迪、福特部分工廠因 汽車 晶元供應短缺,於1月18日起停產。此前豐田 汽車 、菲亞特克萊斯勒 汽車 、日產 汽車 等公司也已宣稱,由於晶元短缺,將在1月份減少生產。更早之前,去年12月一汽大眾、上海大眾也因晶元問題面臨生產中斷的風險

英飛凌、恩智浦、意法半導體等企業基本壟斷了車用級半導體市場,這些頭部半導體企業占據中國相關市場超過九成份額。而英恆 科技 是英飛凌在中國市場的最大代理商。

隨著需求激增、境外供應不足致產品漲價, 汽車 晶元的「國產替代化」被推到風口浪尖,相關企業有望迎來產品銷售的量價齊升。這也意味著下游的OEM廠商很可能會被迫轉向其他的 汽車 晶元供應商。

晶元的短缺,對於上游的英飛凌來說是一個可以實現量價齊升的利好,但對於下游的經銷商英恆 科技 而言,可以拿到的貨源不僅會越來越貴,而且數量很可能跟不上國內OEM廠商的需求,因此難言利好。

英恆 科技 的另一個黃金賽道,是智能駕駛解決方案。

2021年智能駕駛領域異軍突起的趨勢,已經是新能源 汽車 行業的共識。智能駕駛是實現出行場景智能化的絕佳平台,有無限的潛力。

一些老玩家谷歌、Uber、網路、特斯拉都在積極推動智能駕駛方案的落地,據說特斯拉將在年內實現L5級別的自動駕駛;新玩家諸如華為、蔚來、小鵬等也在加速崛起。

英恆 科技 也已經投入大量資源進行新能源 汽車 和ADAS產品的研發,其中,用於實現自動化代客泊車的自動駕駛域控制器產品已經獲得北汽新能源的正式採用。

ADAS(高級駕駛輔助系統)是利用安裝在車上的各式各樣感測器,在 汽車 行駛過程中隨時來感應周圍的環境,收集數據,進行系統的運算與分析,從而預先讓駕駛者察覺到可能發生的危險,有效增加 汽車 駕駛的舒適性和安全性的演算法。

可問題在於,這一自動駕駛產品投入量產的時間表,是在2022年。提前一年開始資金布局,對於投資者來說算不算太早,見仁見智。

在看看動力電池賽道。 公司除了鋰電池新能源 汽車 控制單元的研發,還在著手開發氫燃料電池控制單元 。

2020年新能源 汽車 銷量為136.7萬輛,同比增長10.9%,創下 歷史 紀錄。這其中,大部分是純電動 汽車 的貢獻,其次是插電式混合動力。

中國政府已經就積極破解氫燃料電池 汽車 產業化、商業化難題做出了積極表態,但氫燃料電池車在2020年僅賣了1177輛,與2019年的3018輛相比,下降了56.8%。

因此,鋰電池是目前新能源 汽車 動力電池的主流路徑,而氫燃料電池僅僅是鋰電池替代方案中的一個。

英恆 科技 雖然是寧德時代、比亞迪、松下這幾家動力電池巨頭的供貨商,但公司2020H1財報顯示,公司的新能源業務在當期同比依舊下降了76%。

另一方面,公司的氫燃料電池控制單元僅僅完成了前期技術的開發,最近披露的進展,是已經「向中國最大的氫燃料電池新能源 汽車 製造商交付了首批樣本」,看來距離量產要有一段時間。

業績增長預期帶來的資金流入

英恆 科技 上漲的這波行情開始於20天之前,即2021年1月4日。

資金面上, 在這20天內,法國巴黎銀行是公司股票最大的買家,買入數量明顯高於排名第二的摩根大通和德意志銀行,共計凈買入超過3500萬股 。從資金流向和股價走勢上看,推測巴黎銀行,在1月4日~15日之間分批買入。

不斷推高的股價和新能源 汽車 賽道的火熱,帶動了投資者的情緒 ,於是在幾天內,包括新鴻基、廣發、中國銀行和其他一些機構散戶的買單,大幅推高了公司的股價,造就了這一次2天漲75%的股市「奇觀」。

然而在股價上下波動的干擾中,二級市場的定價終將回歸到業績的因素上。

從2019年到2020年,公司的業績數據出現了一些回調。 2020H1,公司營收同比下滑了20%,毛利同比下滑27%,歸母凈利潤同比下滑28%,毛利率略微下滑了1個百分點 。公司對此的解釋是,受到新冠疫情、整體市場疲軟拖累,以及公司新能源 汽車 業務主要的自主品牌客戶銷量下跌的影響。

公司新能源 汽車 業務的收入下滑尤為明顯,2020H1營收為1.37億元,較上年同期下滑了76%。

不過在現金流量表中, 十分值得肯定的是經營活動現金流逆勢增長了176.37%至1.14億元 。盡管公司沒有在當期財報中披露經營活動現金流暴漲的原因,但對於公司而言,這似乎是經營改善的積極信號。

英恆 科技 的業績目前還不算太突出,但這家公司的前景值得期待。公司具有一定的研發能力,且研發投入不斷增加。 公司 2019年有547名研發人員 , 研發費用佔2019年營業額的6.6 % ,高於2017年的5.1 % 和2018年的5.9 %,2020H1 擁有79項注冊專利和118項軟體版權 。

券商預計英恆 科技 2020~2021年營收分別為 23.45億和28.25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29億和1.83億元 。

從估值上看,可以一定程度上解釋英恆 科技 的這一波上漲行情。

與專注於新能源 汽車 「電子化」的競爭對手相比,此前公司的估值處在較低的水平。選擇同樣專注於 汽車 新四化的德賽西威、部分業務是智能 汽車 互聯的東軟集團、業務涵蓋 汽車 電子連接器和車聯網的得潤電子、以 汽車 安全和智能駕駛和新能源 汽車 動力系統為主營業務的均勝電子作為對標企業。其中得潤電子和均勝電子的TTM市盈率為負,僅作為參考,不做重點對比。

橫向對比,從毛利率和凈利潤上來看,英恆 科技 和德賽西威相當,遠高於東軟集團;但是從截至2020年9月份的市值和動態PE估值來看,截至英恆遠低於東軟集團和德賽西威。

縱向對比,英恆 科技 和德賽西威,二者毛利率基本一致的情況下,英恆的營收是德賽的43%,利潤是德賽的40%,然而市值只有德賽的5.5%。英恆 科技 和東軟集團,營收是東軟集團的27.6%,但英恆的凈利潤遠高於東軟,是東軟的317%,然而市值僅為東軟的14.3%。

無論從橫向還是縱向對比公司的指標,2021年的上漲行情開始之前,英恆 科技 在市值和PE估值方面均處於嚴重低估狀態。如果將公司2021年的業績增長納入考量,那麼公司在2021年的總市值,用當前估值水平計算,得出的股價將會大於現在的水平。

所以在這一波爆發之後,公司的股價會怎麼做,就要視乎即將公布的2020FY業績能不能為投資者帶來一個符合預期的數字了。

閱讀全文

與英偉達股票上市時間和價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在每次股票交易中如何盈利 瀏覽:177
怎樣把股票導入到通達信軟體里 瀏覽:356
主力反復買賣股票的目的 瀏覽:928
股票送股如何計算每股凈資產 瀏覽:763
st股票歷史牛股 瀏覽:895
股票怎麼成為st 瀏覽:944
迪普科技是5g龍頭股票 瀏覽:575
如何在網上購買st股票 瀏覽:19
江蘇銀行股票配股點評 瀏覽:695
大金融是什麼行業股票 瀏覽:706
宜人貸股票走勢分析預測 瀏覽:180
服務券商軟體股票 瀏覽:322
深市的股票轉增後什麼時間可以賣出 瀏覽:289
什麼軟體可以看到股票資金情況 瀏覽:652
推薦以下哪個股票會漲停 瀏覽:266
股票資產管理怎麼處理 瀏覽:37
股票加速拉升多長時間 瀏覽:404
法院系統能查到股票賬戶余額 瀏覽:687
股票軟體籌碼分析 瀏覽:796
中國核電股票股份 瀏覽: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