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買一萬基金一個月能賺多少
買基金能賺多少錢取決於基金收益率,貨幣基金在3%左右,債券基金在4%-5%,偏股型基金高達10%,甚至100%。以目前基金市場的年化收益率4%為例,計算1萬一年可賺取的基金收益大概為:10000*4%=400元。基金有很多類型,如貨幣基金、股票基金、混合型基金等,不同的基金收益率有高低,投資風險也有高低,在選擇買如基金時要了解清楚收益率及風險等級,一般收益率越高風險也越大。
(1)2018中國股票基金收益率擴展閱讀:
1.基金是一種間接投資方式,通過基金經理來投資股票、債券等產品,相比於自己直接投資股票,基金的風險和預期收益要更低,但相比銀行存款等固收類產品又要更高。
2.基金平均預期收益率
假設買一萬基金一個月能賺一千,即一年賺12000,那麼意味著基金年預期收益率達到了120%。雖然基金未來預期收益不可預期,但可將基金往期預期收益作為參考。
2019年基金總體平均預期收益為22.67%,其中股票型基金平均預期收益為39.69%、混合型基金平均預期收益為32.26%,指數型平均預期收益為33.47%。
從平均預期收益率來看,買一萬基金一個月能賺一千,即年化預期收益率達到120%是幾乎不可能的。
3.單只基金預期收益率
2019年主動權益基金中預期收益率排名前三的是廣發雙擎升級混合(121.69%)、廣發創新升級混合(110.37%)與廣發多元新興股票(106.58%)。所以從單只基金的預期收益表現來看,買一萬基金一個月能賺一千也是有可能的 。
但是基金過往業績不代表基金未來的業績,2019年基金整體表現要好於2018年,可這並不意味著2020年會繼續保持這個市場行情。
操作技巧:
1、先觀後市再操作
基金投資的收益來自未來,比如要贖回股票型基金,就可先看一下股票市場未來發展是牛市還是熊市。再決定是否贖回,在時機上做一個選擇。如果是牛市,那就可以再持用一段時間,使收益最大化。如果是熊市就是提前贖回,落袋為安。
2、轉換成其他產品
把高風險的基金產品轉換成低風險的基金產品,也是一種贖回,比如:把股票型基金轉換成貨幣基金。這樣做可以降低成本,轉換費一般低於贖回費,而貨幣基金風險低,相當於現金,收益又比活期利息高。因此,轉換也是一種贖回的思路。
3、定期定額贖回
與定期投資一樣,定期定額贖回,可以做了日常的現金管理,又可以平抑市場的波動。定期定額贖回是配合定期定額投資的一種贖回方法。
㈡ 買基金一年收益大概有多少
正常基金一年有多少收益?
基金種類不一樣,其收益也是會有差別的,貨幣基金一般一年的收益是在1.5~4%之間,而其他基金類型一般風險是比較大,是無法確定一個大概值,如果基金的漲勢比較好,那麼漲幅就會比較大,一年漲60%也是有可能的,但如果基金行情不好,跌30%也是有可能的。
在選擇基金的時候,一般是可以看到過往的收益率的,大家可以在基金詳情裡面查看近一個月、近三個月、近一年、自成立以來的收益率,然後參考來分析一下這只基金有沒有前景。
(2)2018中國股票基金收益率擴展閱讀:
基金一年最高收益是多少?
以支付寶為例:基金收益率排在第一,近一年收益最高的是前海開源公用事業行業股票基金,近一年漲幅是167.46%,但是基金的收益是每天都會有變化的。
過往的收益率只是有一個參考性的作用,是不能代表未來的,比如說:可能今天漲幅特別高的基金,明天就跌了,基金是屬於一種波動型產品,有漲就會有跌,是存在一定的風險性。
㈢ 目前收益較好的基金有哪些!
最近三年收益排名靠前的5隻基金:
第一隻是前海開源中國稀缺資產混合A,最近三年的收益率為270%。基金經理是曲楊,管理這只基金有5年多的時間了。其實這只基金,前面幾年表現並不好,2016、2017、2018連續三年,都是虧損的。但在這只基金最近2年表現得很好,2019年漲了82%,2020年漲了118%。看了一下這只基金的風格,和張坤、劉彥春一樣,也是重倉白酒和醫療。
第二隻是匯豐晉信智造先鋒股票A,最近三年收益率為222%。基金經理是陸彬,管理這只基金只有1年多的時間。不過這只基金的業績也主要是在他管理的時間內創造的,2019年73%的收益,2020年有128%的收益率。和前面的重倉白酒醫療行業的基金不一樣,這只基金主要投資的是一些中小盤的製造行業的股票。能夠取得這樣的收益,確實非常不錯,但是不知道能持續多久。
第三隻是易方達新收益靈活配置混合A,最近三年收益率為221%。基金經理是張清華,他管理這只基金累計有5年的時間,不過中間有過短暫的離任。但是最近三年基本上都是他在管理。2019年獲得了58%的收益率,2020年獲得了83%的收益率,而且2018年和今年也都是獲得的正收益。這只基金的穩定性,是比較好的。基金的主要的投資對象是醫葯和科技行業的股票。
第四隻是創金合信醫療保健股票A,最近3年的收益率為217%。基金經理是皮勁松,基金從成立以來,就是他管理的,馬上有3年的時間了。這只基金2019年收益74%,2020年收益89%,今年也有12%的收益率了。看基金的名字也知道,這是一隻投資醫療行業的主題基金。不過基金經理從業時間還比較短,業績能否持續還有待觀察。
第五隻是前海聯合泓鑫混合A,最近2年的收益率為215%。基金經理是何傑,管理這只基金已經3年多了。2019年獲得了59%的收益率,2020年獲得了111%的收益率,同樣今年也是正收益。基金的投資還是比較分散,醫療、消費、白酒、製造等行業都有配置。同樣基金經理從業時間,也不是特別久,能否持續還有待觀察。
㈣ 為什麼我在支付寶買的基金都在虧
好像說的如果你在其他平台買的基金就能不虧一樣。
按樓主這個邏輯,都是基金公司發的產品,在支付寶賣就不應該虧,拿到微信理財通、京東金融上就可以虧,是這么理解吧?
支付寶只是一個平台,負責代銷產品沒錯,支付寶是靠著低風險的貨幣基金——余額寶開始進入大眾投資者的視線的,但不表達支付寶平台就要保證投資者產品的收益。
不同的產品對應不同的風險和收益,就算是銀行,現在也已經不允許再新發保本保收益的產品,也不能宣傳是保本保收益。哪怕是大家都知道是保本的貨幣基金,你有在哪裡看到寫著保本嗎?
更何況支付寶和所有的第三方渠道一樣,只是一個代銷基金產品的平台,只負責銷售,不負責產品管理和後續的服務。也就是說,同一隻基金,你在支付寶買還是微信理財通買,該怎麼樣還是怎麼樣。
目前支付寶可以購買的基金包括高風險的股票基金,中低風險的債券基金和低風險的貨幣基金。
2018年,除了貨幣基金和債券基金是平均正收益以外,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平均都是負收益。因此你可以看到債券基金說的都是一年的漲幅是多少,股票基金說的都是三年的漲幅是多少,因為算一年,股票基金大概率都是虧損的。
根據風動數據統計現實,2018年上證綜指漲幅為-24.59%,深證成指漲幅為-34.42%,創業板指漲幅為-28.65%。
而公募基金方面,只有有商品型、貨幣型、債券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為正,其中債券基金平均收益率為4.23%,貨幣基金平均收益率為3.50%。
權益類的基金幾乎是一片慘淡,其中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為-25.43%,混合型基金平均收益為-14.19%,QDII基金平均收益為-6.78%。
也就是說,如果你只要買的股票型或者是混合型的公募基金,那你大概率虧損的幅度是14%-25%之間。
2018年公募基金排名,債券基金及偏債類混合基金錶現搶眼為什麼說你只要買了股票型基金,那就很大概率會出現虧損呢?因為2018年表現最好的股票型基金,收益率都是負的,-4.34%。
前十名的股票型基金有6隻的收益率都超過-10%,可以想像2018年的股票市場是多麼的慘烈。而債券基金錶現應該說是非常奪目。排名前十名的債券基金收益率都超過了10%,收益率最高的是鵬華豐融定期開放債券,2018年的收益率高達16.79%;第二名是東方永興18月定開債A,收益率13.81%。
而偏債類的混合基金相比股票型基金(股票倉位不得低於80%)更具有倉位靈活的優勢,由其是碰到2018年債券的小牛市,整體表現也不差,平均跌幅比股票型基金少了近10個百分點。
前十名的混合型基金絕大部分都是偏債混合型的基金。比如第一名的長安鑫益增強混合,第二名的嘉合磐石混合和第三名的博時鑫瑞混合,全是偏債型的混合基金,收益率分別達14.15%、10.97%和9.92%。
由其是2018年股債行情分化嚴重的情況下,債權資產的收益率明顯更具優勢,而那些封閉的偏債型的混合基金,因為靈活的配置方式及債權資產的走牛,使得其表現較為突出。
所以整體來看,買了股票型和混合型(偏股)基金的朋友,無論你是在哪裡買的,大概率的結果都是虧損。
即使是牛人輩出的私募基金,權益類的產品在2018年也幾乎是全軍覆沒。
各類策略的私募基金平均收益只有兩種策略為正收益,平均跌幅是12.71%,其中股票多頭策略基金平均收益率為-15.65%,股票多空策略平均收益率為13.565。只有債券策略的平均收益率為0.68%和管理期貨的平均收益率為7.16%。
所以去哪裡買基金,都難逃2018年股票市場的這個震盪,除非你買的不是股票基金而是債券或者貨幣類的基金。
以上就是個人對於這個問題的看法,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首席投資官評論員門寧:
基金的業績與三個因素有關:1、投資領域;
2、市場行情;
3、基金經理的能力。
想必你投的一定是股票型基金,因為貨幣基金和債券基金一般來說不會虧損,股票型基金波動較大,受市場行情和基金經理水平影響較大。如果行情不好,或者基金經理水平太低,都有可能造成持續虧損。
今年多數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都是虧損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市場真的太差了,上證指數、深證指數、創業板指數輪番創新低,這種市場里只有大神和運氣爆棚的人能賺錢。
所以基金虧損,在今年是很正常的。。。
我們買基金的目的是為了賺錢,不是為了虧錢。因此我想此時你比較想知道應不應該割肉。我認為應該從這幾個角度考慮:
1、大盤走勢。
我覺著現在不是底部,但是離底部不會太遠了。目前強勢股已經開始補跌,補跌之後就是跌無可跌,曙光會出現在最黑暗的時刻。
2、基金經理實力
可以通過 歷史 業績查看以下幾個指標,來判斷基金經理的水平:
歷史 收益率、能否長期跑贏指數、 歷史 最大回撤、選股偏好。
歷史 收益率高,長期跑贏指數,回撤小,總能抓住市場熱點的基金經理才值得信任。
如果歷年來業績都很差,那麼不用管未來行情如何,都應該馬上贖回。
3、逆向投資
基金賣最好的時候總是市場的高點,大量贖回時卻總是市場的低點,所以中國的基民往往也賺不到錢。
想要在市場中賺錢,一定要有逆向投資的精神。股市好的時候贖回基金,股市差的時候買入基金,否則永遠都會是市場中的韭菜。
因此在這個時候,我更想勸您堅守一下,只有這樣才可能在牛市時獲得足夠的收益。而那些只在牛市裡建倉的人,最終會在熊市中爆虧出局。
誰說支付寶買基金都是虧的,我買的都是債券基金,陸陸續續投入的,收益還可以
㈤ 買基金年收益20%到30%難嗎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有些人買基金每年能賺10%就心滿意足了,有些基民甚至對50%+的收益仍不滿意。那麼,投資基金,到底賺多少才算賺?
我們需要把這個問題拆成兩個維度去看:
第一,投資者自身。對於一位之前只接觸過存款或銀行理財的人,如果投資基金每年能有10%的收益,就會很容易產生滿足感。
第二,投資品類型。經濟學里有個詞叫「機會成本」,放在這里就是如果不投資基金,去買房、買黃金、買比特幣或自己炒股等,最高能有多少收益。
第一個維度太過主觀,很難對其量化;本文我們重點從第二個維度展開,看看投資基金到底應該設定怎樣的收益預期。
一、基金賺多少才叫賺?
基金本身並不創造價值,其收益主要來源於底層投資的各類資產,比如股票、債券、存款、黃金、權證等,所以基金能賺多少,主要取決於底層資產的表現。
我們分析2000年以來國內各資產的平均年化收益率,股票用Wind全A指數、債券用中證綜合債指數作為衡量標准。
從下圖可以看到,A股是近二十多年來表現最好的資產,平均年化回報率12.53%,其次為黃金,年化回報近9%,債券和一年期存款的平均年化回報率均在3%左右。
總結來說,偏債基金年度回報和回撤整體均小於偏股基金。在偏債基金內部,純債債基的平均年化回報小於非純債基,同時回撤(風險)也相對較小。
寫在最後
近兩年火熱的權益市場給基金帶來了豐厚的收益,據Wind數據,偏股基金年內收益中位數超過40%,自2019年以來(截至2020.12.18)已有1200多隻偏股基金業績翻倍。
在強大的賺錢效應下,投資者收益預期無形間被推高,由此也出現了文章開頭提到的,有投資者對50%+的收益仍不滿足。
在行為金融學中,有一個名詞叫「近因效應」,說的是我們總是對最近發生的事情或觀察到的現象記得最清楚,導致過度重視最近的信息而輕視過去久遠的信息。
㈥ fof基金收益排名
Fof基金收益排名每期都不一樣,基金市場基金產品眾多,其中混合型基金數量最多,貨幣市場型基金規模最大。推薦在購買前上私募排排網查詢數據資訊或使用直營店服務,私募排排網擁有海量的私募信息和專業的投研團隊,讓投資者獲得優質的投資體驗。【選私募-查排名-點擊一鍵與私募直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