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科院比較厲害的研究所有哪些
1、中科院物理所
在國內,中國科學院是一個頂尖的學術機構,它是由很多所組成的,中科院物理所就是其中之一。中科院應用物理所的地址在北京中關村,是我國物理研究最頂尖的研究所之一,吳有訓、趙忠堯、嚴濟慈、吳健雄、錢三強等著名科學家曾先後在物理所工作過。
2、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主要從事微生物學基礎和應用研究。研究所以微生物資源、微生物生物技術、病原微生物與免疫為主要研究領域,開展基礎性、戰略性、前瞻性研究。
中國科學院匯聚和造就出一大批為新中國科技事業做出重大貢獻的科學家,其中代表人物有「兩彈一星元勛」於敏、王大珩、王希季、王淦昌、鄧稼先、朱光亞、孫家棟、任新民、吳自良、陳芳允、陳能寬、楊嘉墀、周光召、趙九章、錢驥、錢三強、錢學森、郭永懷、屠守鍔、黃緯祿、程開甲、彭桓武。
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吳文俊、王選、黃昆、劉東生、葉篤正、吳孟超、李振聲、閔恩澤、吳征鎰、徐光憲、谷超豪、孫家棟、師昌緒、謝家麟、吳良鏞、鄭哲敏、張存浩、程開甲、於敏。
新中國主要學科的奠基人和開拓者華羅庚、蘇步青、吳有訓、周培源、嚴濟慈、庄長恭、曾昭倫、張鈺哲、竺可楨、貝時璋、童第周、馮德培、錢偉長、李薰、周仁等,還有馮康、王應睞、陳景潤等一批勇攀世界科技高峰的傑出科學家。
放棄外國國籍的中國科學院院士楊振寧、姚期智。
2. 人造澱粉概念股是什麼意思
1、人造澱粉概念股是指具有某種特別內涵的股票,與業績股相對而言的。業績股需要有良好的業績支撐。而概念股是依靠某一種題材比如資產重組概念,三通概念等支撐價格。而這一內涵通常會被當作一種選股和炒作題材,成為股市的熱點 概念股是股市術語,作為一種選股的方式。
2、華恆生物: 從近三年毛利潤復合增長來看,近三年毛利潤復合增長為12.66%,過去三年毛利潤最高為2019年的2.258億元。
3、董事、首席科學家張學禮現任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公司與天津工業生物所及人工合成澱粉項目負責人馬延和有長期、大量技術合作,並成立了合資公司天工生物。
拓展資料:
一、股市的概念
原本也是一類具有共同特徵股票的總稱。如奧運概念,指的就是與承辦奧運有商業機會的一類公司的總稱。這樣的概念還有許多,如網路概念、3G概念,WTO概念、生物醫葯概念,整體上市概念,股指期貨概念,??但是在股市上,概念的內在含義卻不僅僅是對某一股票類別的概括,其引申含義是一個市場共識。比如網路概念,在網路成為概念之前,涉及互聯網的股票充其量只能稱之為一個板塊,是一種中性的界定,但成為概念含義就變了。概念是一個更為積極、含義更為肯定的投資共識。概念類股票的產業背景、投資機會以及未來的前景,投資人會進行非常細致的分析研究並報以極大的信心。
二、中外概念
1、中國概念股是相對於海外市場而言的,同一個公司可以在不同的股票市場分別上市,所以,某些中國概念股公司是可能在國內同時上市的。
2、美國接受中國概念股的原因主要是中國的龐大市場的影響,是相當於投資中國公司,但這個原因主要是資本的利益取向,為了追求更高的投資回報,和政治無關。
3. 高福院士兩天內獲得兩項榮譽稱號,他是憑借什麼獲得這些榮譽的
5月28日,澳門城市大學殊榮博士研究生授予慶典暨2021/2022學年度畢業晚會在澳門塔石體育館隆重召開。澳門城市大學為逾1,500名應屆生授予學士學位證書,並各自為中國科學院工程院院士、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負責人高福,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察哈爾學會會生韓方明,現代作家、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會余華,澳門特別行政區立法會現任主席高開賢等四位優秀人員授於了不一樣專業的殊榮博士研究生。
高福現在已經是中國科學院工程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外籍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非洲科學院工程院院士和德國、巴西等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國生物工程學會董事長、中華預防醫學會副理事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辦公室主任、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負責人、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者、(英國)牛津大學瀏覽專家教授、香港大學殊榮專家教授、香港城市大學高端研究者。
4. 糖尿病概念股有哪些
糖尿病概念一共有18家上市公司,其中6家糖尿病概念上市公司在上證交易所交易,另外12家糖尿病概念上市公司在深交所交易。它們分別是:亞寶葯業(股票代碼:600351)、三諾生物(股票代碼:300298)、常山葯業(股票代碼:300255)、貴州百靈(股票代碼:002424)、通化東寶(股票代碼:600867)、千紅制葯(股票代碼:002550)、華東醫葯(股票代碼:000963)、模塑科技(股票代碼:000700)、以嶺葯業(股票代碼:002603)、香雪制葯(股票代碼:300147)、復星醫葯(股票代碼:600196)、保齡寶(股票代碼:002286)、嘉事堂(股票代碼:002462)、易聯眾(股票代碼:300096)、西隴科學(股票代碼:002584)、華潤雙鶴(股票代碼:600062)、白雲山(股票代碼:600332)、 恆瑞醫葯(股票代碼:600276)。
拓展資料:
糖尿病是一組以高血糖為特徵的代謝性疾病。高血糖則是由於胰島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損,或兩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時長期存在的高血糖,導致各種組織,特別是眼、腎、心臟、血管、神經的慢性損害、功能障礙。
5.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的研究生論壇在哪啊
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考研資料鏈接:https://pan..com/s/1Fy-Zc_BCfUzX0LR_vhMiVA
6. 硼中子相關股票
與硼中子相關的股票有普利制葯股票(sz:300630)與中國生物科技服務股票(08037)。
1.普利制葯 ,股票代碼sz:300630。該公司與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簽署《共建醫葯創新技術中心合作協議》,雙方將聚焦於硼中子葯物、mRNA核酸葯物、納米多肽葯物、蛋白葯物以及靶向遞送系統等領域,開發面向重大疾病防治領域的醫葯創新葯物並進行戰略合作。
2020年11月26日,普利制葯開盤報價53.21元,收盤於53.7元,漲1.63%。當日最高價為55元,最低達52.06元,成交量2.99萬手,總市值為234.69億元。2020年11月26日,主力資金凈流入540.01萬元,超大單資金凈流入1843.48萬元,換手率0.93%,成交金額1.61億元。2020年凈利潤4.08億。
2.中國生物科技服務,股票代碼08037。2021年11月17日,中國生物科技服務公司獲悉中國海南自由貿易港博_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管理局通過專家評審會議,原則同意由該公司作為發起方的BNCT(硼中子)癌症治療中心項目在博_樂城先行區進行落地建設及實施。
該項目採用BNCT(硼中子俘獲治療、硼中子治療)技術是難治性癌症的新療法,已於2020年在日本正式進入臨床應用,是目前國際先進的癌症治療手段之一,特別對於多次復發、浸潤性、局部轉移及中晚期難治性病例臨床優勢顯著。出席評審會議專家同意引進硼中子治療可以滿足癌症患者診療需要,有利於中國腫瘤及癌症防治工作的進步。
拓展資料:
硼中子是重粒子的一種。硼中子俘獲療法是目前最先進的放射治療手段之一,也被稱為第五種癌症治療方法。與以往放射治療需要進行多次照射不同,硼中子俘獲療法原則上僅需照射1次即可。對於復發性、浸潤性、局部轉移腫瘤具有突出臨床優勢,已在全球上千例臨床上證明在復發性頭頸癌、惡性腦瘤、黑色素皮膚癌、骨肉瘤、乳癌等多種實體腫瘤上有顯著可靠的療效。
7. 新冠疫情十軍工有哪些白酒板塊的股票
見習記者 文景
6月23日,全球首個新冠滅活疫苗國際臨床試驗Ⅲ期正式啟動。國葯集團董事長劉敬楨表示,相信三期臨床試驗半年左右會取得令人滿意的結果。在利好消息的推動下,今日早盤國葯股份延續上一交易日走勢,持續走強,午盤開盤沒多久就封漲停,報收49.52元,成交額超34億元。自6月17日以來,國葯股份(43.69,-1.84%)6天內曾收獲3個漲停板,累計上漲48%。
首次展開跨國試驗
旗下疫苗進入臨床三期
6月23日晚間,國葯集團中國生物新冠滅活疫苗國際臨床(Ⅲ期)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啟動儀式在中國北京、武漢、阿聯酋阿布扎比三地,以視頻會議方式同步舉行,阿聯酋衛生部長向國葯集團中國生物頒發了臨床試驗批准文件。
據悉,中阿雙方已經簽署了相關臨床合作協議,標志著全球首個新冠滅活疫苗國際臨床試驗(Ⅲ期)正式啟動。這是中國原創的疫苗首次在國際上開展Ⅲ期臨床研究,是中國新冠疫苗在海外開展的第一個臨床試驗,開啟了新冠疫苗國際合作新篇章。
受此利好消息影響,今天早盤國葯股份延續前一交易日的走勢,午盤以漲停報收。6月17日以來,國葯股份曾收獲3個漲停板,期間累計上漲48%。值得注意的是,該股自底部啟動以來,已收出80%漲幅。
疫苗股迎來布局良機?
除了國葯股份,A股市場做疫苗的研製和生產公司並不多,2020年參與新冠疫苗研究的相關上市公司分別有:華蘭生物、康泰生物、復星醫葯、智飛生物(143.70,-6.08%)、萬泰生物、沃森生物、西藏葯業、華北制葯、達安基因等等,這些生物疫苗股都是近期發展較好的疫苗概念股。
分析人士認為,疫苗企業迎來技術升級良機。在新冠肺炎疫情下,疫苗研發備受市場關注,挑戰與機遇並存。針對新冠肺炎的疫苗研發,傳統路徑和新疫苗路徑均在同步展開,企業迎來了良好的新技術布局時點。
天風證券研報表示,在新冠疫情下,疫苗研發備受市場關注,挑戰與機遇並存,針對新冠肺炎的疫苗研發,傳統路徑和新疫苗路徑均在同步展開,企業迎來了良好的新技術布局時點,當前時點是行業新技術儲備的機會,有利於奠定長期發展。此次疫情對於居民的健康意識的提升,對疫苗的認知度有望大幅提升,從中長期看有利於非規劃疫苗接種率的持續提升;此外,新冠肺炎疫苗開發受到重視,研發如火如荼,相關公司加大研發力度和技術引進,有利於推動行業技術平台建設,推動行業創新發展。
三期臨床或半年左右出結果
國葯集團董事長劉敬楨在接受央視記者采訪時表示,相信三期臨床試驗半年左右會取得令人滿意的結果。
臨床研究通常分為三期。Ⅰ期臨床試驗由於是首次在人體進行葯物實驗,因此主要目的有兩個,一是對葯物的安全性和及在人體的耐受性進行研究二期臨床試驗重點在於葯物的安全性和療效,並進行一些對照性試驗,以確定Ⅲ期臨床試驗的給葯劑量和方案,相對的試驗人數規模較小。Ⅲ期臨床則是大規模的試驗,一般需要幾百上千人,最低的病例數(試驗組)也需要300例以上。Ⅲ期臨床重點在檢測疫苗是否能在大規模人群中有效,是疫苗研發的決定性步驟。鑒於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不具備Ⅲ期臨床試驗條件,國葯集團中國生物在扎實做好國內Ⅰ/Ⅱ期臨床試驗的同時,積極推進Ⅲ期臨床的海外合作,與多個國家的有關機構簽訂了合作框架協議。
根據中國生物官微6月23日消息顯示,4月12日,中國生物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研發的新冠滅活疫苗全球首家進入Ⅰ/Ⅱ期臨床試驗。4月27日,中國生物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研發的新冠滅活疫苗也進入Ⅰ/Ⅱ期臨床試驗。兩個疫苗的Ⅰ/Ⅱ期臨床研究共入組2240人。6月16日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Ⅰ/Ⅱ期臨床試驗階段性揭盲結果顯示:疫苗接種後安全性好,無一例嚴重不良反應。不同程序、不同劑量接種後,疫苗組接種者均產生高滴度抗體。0,28天程序接種兩劑後,中和抗體陽轉率達100%。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的Ⅰ/Ⅱ期臨床試驗結果將於6月28日揭盲。
此前,國葯集團所屬四級企業黨政主要負責人在內的180名志願者帶頭接種了新冠滅活疫苗。志願者人體預測試表明,受試者抗體已完全達到抵抗新冠病毒水平,保護率100%;近期又有1000餘名國葯集團幹部員工自願接種,也都顯示疫苗安全有效,不良反應發生率及程度遠低於已上市的各類疫苗。
在推進疫苗研發的同時,國葯集團中國生物以戰時速度推進高等級生物安全生產設施建設。4月15日,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建成了全國首個也是唯一的高等級生物安全生產設施,投入使用後新冠疫苗產能將達到年產1.2億劑。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的高等級生物安全生產設施建成後年產能可達1億劑。
兩款新冠疫苗同時發布新進展
除了中國生物新冠疫苗研發有新進展之外,23日午間,智飛生物公告,公司近日收到全資子公司智飛龍科馬報告,由智飛龍科馬與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合作研發的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CHO細胞)(簡稱「新冠疫苗」)獲得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臨床試驗申請受理通知書及臨床試驗批件,同意本品進行臨床試驗,該批件有效期為12個月。公司將根據臨床試驗批件的要求,盡快開展相關臨床試驗工作。
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是智飛龍科馬與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聯合研發的,為國家應急專項-重點研發計劃「公共安全風險防控與應急技術裝備」重點專項項目(項目編號:2020YFC0842300),技術路線為科技部部署的新冠疫苗「5條路線」中的「重組亞單位疫苗」。
近日,科興控股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科興)旗下北京科興中維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科興中維)研製的新型冠狀病毒滅活疫苗克爾來福?(新冠疫苗)Ⅰ/Ⅱ期臨床研究(0,14程序)盲態審核暨揭盲會在京舉行。初步結果顯示該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公司計劃於近日向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提交Ⅱ期臨床研究報告和Ⅲ期臨床研究方案,爭取盡快啟動Ⅲ期臨床研究和疫苗應用。
全球加快疫苗研發
我國明顯領先
據WHO的統計數據,截至6月18日,全球有13個疫苗在臨床階段,128個疫苗在臨床前研究階段,路徑包括滅活疫苗、病毒載體疫苗、蛋白重組亞單位疫苗、核酸疫苗、減毒活疫苗等多條路徑。其中,我國多條路徑同時展開研發,進度最快的達到Ⅱ期揭盲階段,從進入臨床數量來講,我國明顯領先。綜合來看,在未進行到3期臨床前,沒有十足的把握判斷哪一種疫苗,哪一路徑的疫苗會研製成功,從目前已有的數據看,滅活疫苗在I/II顯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滅活疫苗是成熟的技術路徑,後續推進到III期,到最後獲批的前景良好,成功概率大;康希諾生物(170.500,-6.83%)表示其Ad5載體COVID-19疫苗值得進一步研究,也存在研發成功的一定幾率;核酸疫苗以Moderna為代表,其mRNA-1273疫苗的部分受試者顯示出產生中和抗體滴度方面優異的表現,潛力亦值得期待。
科技部、衛健委19日通報,我國有5個新冠疫苗獲批開展臨床試驗,佔全世界開展臨床試驗疫苗總數的四成,預計近期其他技術路線疫苗也有望相繼獲批開展臨床試驗。目前,其中3家的疫苗已經完成了二期臨床。
8. 人工合成澱粉概念股是什麼意思
人工合成澱粉概念股是指澱粉上市公司所持有的股票。
2021年人工合成澱粉股票
1、魯抗醫葯:從近三年營業總收入來看,近三年營業總收入均值為37.56億元,過去三年營業總收入最低為2018年的33.30億元,最高為2020年的42.05億元。
2、中糧科技:從近三年營業總收入來看,近三年營業總收入均值為190.27億元,過去三年營業總收入最低為2018年的177.0億元,最高為2020年的199.1億元。
3、華恆生物:從近三年營業總收入來看,近三年營業總收入均值為4.66億元,過去三年營業總收入最低為2018年的4.208億元,最高為2019年的4.913億元。
董事、首席科學家張學禮現任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公司與天津工業生物所及人工合成澱粉項目負責人馬延和有長期、大量技術合作,並成立了合資公司天工生物。
4、蔚藍生物:從近三年營業總收入來看,近三年營業總收入均值為8.74億元,過去三年營業總收入最低為2018年的8.140億元,最高為2020年的9.602億元。
在食品酶催化技術和植物基發酵技術上已有多年的科研積累,在細分領域打破國際壟斷。公司核心技術人員出身於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與天津工業生物所有長期技術合作。
5、梅花生物:從近三年營業總收入來看,近三年營業總收入均值為147.5億元,過去三年營業總收入最低為2018年的126.5億元,最高為2020年的170.5億元。
6、凱美特氣:從近三年營業總收入來看,近三年營業總收入均值為5.13億元,過去三年營業總收入最低為2018年的5.046億元,最高為2020年的5.188億元。
7、溢多利:從近三年營業總收入來看,近三年營業總收入均值為19.1億元,過去三年營業總收入最低為2018年的17.68億元,最高為2019年的20.4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