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俄羅斯股市暴跌會影響到中國股市嗎
影響比較小,俄羅斯證券體系較為封閉,體量也小,很難影響A股
Ⅱ 俄股「退市」,對中國股市有什麼影響
影響了中國的股票發展,也影響了中國和俄羅斯的扶持,我的合作也影響了股票的波動,對股票市場造成了很大的沖擊,導致了人們購買股票的數量下降。
Ⅲ 如何在國內的證券公司開戶買俄羅斯股票
1.去俄羅斯;
2. 翻譯並公證中國護照;
3. 帶著護照和翻譯件,襲飢去銀行開銀行賬戶;
4. 換匯,把盧布存入銀行賬戶;
5. 找券商開股票賬戶;
6.然後就可以買俄國股票了。
【拓展資料】
俄羅斯股票數量不多,推薦的方法是:
最安全的方法是,在美股市場上購擾禪沒買俄羅斯ETF;購買俄羅斯在美國和英國上市的存托憑證(即俄羅斯公司在海外交易所上市的股票)。
因為俄羅斯股票數量並不多,就算把所有交易所的俄羅斯股票全加起來也沒幾百隻,而且權重藍籌股大多是自然資源或金融股票,所以上面這種方法就夠了。一隻ETF,再加一點點個股(比如Yandex,俄羅斯的網路,在納斯達克上市)
上文所提到的存托憑證類似於我們中國的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在港上市的H股和在英上市的GDR,是成熟市場投資者投資新興市場最安全的方式之一,畢竟俄羅斯境內交易所法規不熟悉,甚至連開戶都不方便,海外投資者肯定優先選擇在英美港等老牌交易所上市的股票。
但俄羅斯存托憑證數量較少,還緩納有相當多公司只在俄羅斯境內上市,如果真的非要投資俄羅斯本土交易所上市的股票的話,那隻能親自去俄羅斯辦卡開戶。
國內部分QDII也有極少量的俄羅斯股票。
俄羅斯宣布在烏克蘭東部頓巴斯地區發起「特別軍事行動」,隨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表示,烏克蘭全境將進入戰時狀態。
俄烏局勢迅速惡化,全球資本市場大震盪。2月24日亞太市場全線低收,A股方面,滬指收跌1.7%,深圳成指收跌2.2%,創業板指收跌2.11%。
Ⅳ 中國有投資俄羅斯股票市場的基金嗎
有滴,目前有幾只QD基金產品涉及俄國股票市場。
信誠金磚四國基金,招商標普金磚四國指數基金 這兩只QD產品
Ⅳ 俄羅斯退市對中國股市有什麼影響
影響不大。
A股與俄羅斯股市的關聯。各國股市看起來是相互關聯的,但實際上都是獨立的個體。A股與英美股關聯更為密切。國際流動資本的影響不大。對於A股來講,境外資本的參與度每年在提升,但是占的比例還不是很大,無法左右A股的總體行情。A股市場平穩。目前A股市場平穩運行,一方面處於強支撐位置,另一方面,由於去除了杠桿的因素,暴漲暴跌的誘因基本排除。A股目前點位大跌的概率很低。
俄羅斯資本市場的崩潰,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時機,眾所周知,俄羅斯是一個資源大國,我們完全可以藉助這個時機獲得更多的俄羅斯資源和優質的資產,從而充實我們的儲備。
Ⅵ 09年,中國用250億美元「救」了俄羅斯,自此打開能源合作新局面
對於老股民來說,2007年股票熊市可謂是記憶深刻,從那一年開始,股市遭到重創,股票暴跌,無數人破產。起因就是2007年美國乃至全球遭受到了「百年一遇」的巨大金融危機,從房地產到信貸,再從銀行到金融,美元主導的市場帶來的巨大沖擊導致了全球金融市場乃至實體經濟的崩潰。
世界是一個巨大的經濟體,經濟危機沒有一個國家能獨善其身,其中,那次的經濟危機對俄羅斯打擊最為嚴重。
對於美國經濟危機,俄羅斯的一些專家從一開始對於此事帶來的影響是 過於樂觀 的,他們認為俄羅斯所依賴的實體經濟是十分穩定的,不會被金融危機所擊倒。
的確,俄羅斯土地遼闊,國庫充盈,是世界第三大外匯儲備國,同時石油天然氣這種所有國家都十分需要的天然資源儲備豐富,似乎無須擔心經濟危機的事情。所以從一開始, 俄羅斯甚至可以看作是經濟危機的「避風港」, 金融狀況一度積極發展,俄羅斯的股市持續增長,似乎並不受到經濟危機的影響。
然而事情的發展急轉直下。
2008年8月,俄羅斯證券市場就開始出現下跌的趨勢。9月16日,一日之間,俄羅斯股票大跌,俄羅斯交易指數(RTS)下跌11.47%,莫斯科銀行間外匯交易所指數(MICEX)下跌17.75%。到了第二天,9月17日,股市再次暴跌,RTS指數下跌超過9%,MICEX指數更是大跌15%, 兩家交易所被迫停牌 ,防止股市進一步下挫。
20天之後, 「黑色星期一」再次上演,股市又一次大跌,交易所又一次被迫停牌。 同時,俄羅斯政府為了挽救低迷的股市多次向銀行系統注資,然而投進去的錢就像是水滴遇到了火焰,快速蒸發,阻止不了總體上持續下跌的股票。
RTS指數一度從2008年5月中旬的最高點2478.87回落到10月31日盤中最低點758.71,短短5個月跌幅高達69.39%。
俄羅斯的經濟政策缺陷導致的巨大隱患被徹底爆發。
因為歐美市場的銀行利率比較低, 所以很多國外的投資者都會把錢存到俄羅斯銀行里,這讓俄羅斯銀行的外債逐年增加 ,在這個背景下,俄羅斯也被稱為「世界經濟的安全島」。然而等到唯慧了金融危機爆發,「安全島」並不安全,很多國外投資者抽資出逃,把自己以前存的錢取出來,這樣持續的 資金外逃,後果就是俄羅斯銀行面臨破產。
要知道,銀行的資金從來都不是固定的,它要靠資金的流動性來獲得收益, 只出不進,銀行最終會有沒錢的那一天,對它的客戶無錢可付。
俄羅斯銀行在2008年面臨的這個問題,讓大量資金外逃的同時指燃答,沒能有新的資金進來,因為整個國際金融市場的資金就是嚴重短缺的,此時沒有人想要存錢,也就不會有貸款給銀行,與此同時以前的貸款又面臨賠償問題,這樣讓俄羅斯銀行根本支持不下去。
另外,因為銀行的流動性危機, 俄羅斯本國居民也開始大量從銀行里取出錢財,短短幾個月俄羅斯銀行流失千億盧布存款。
為了自家的銀行能夠支撐下去,俄羅斯政府倒是積極地在進行拯救, 不僅政府用國庫儲備多次注資,注資金額達11萬億盧布。
時任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同時召開緊急經濟會議,幫助銀行獲得了巨額信貸,據估計, 銀行從國家的反危機資金中獲得了84%。 然而救下的大部分還都是儲蓄銀行、外貿銀行、天然氣銀行等大型國有銀行, 其他中小銀行還是擺脫不了破產、並購的命運。
金融危機帶來的影響遠不止於此,就像多米諾骨牌,俄羅斯國內的經濟一個接一個受到影響。
首先段褲就是,銀行帶來的問題直接影響了 盧布的貶值 ,資金外逃,俄羅斯的外匯儲備迅速減少,新的外資進入緩慢,盧布持續貶值。同時,俄羅斯經濟過於依靠能源出口,盧布的價值與能源價格息息相關。
然而此時國際油價持續性下跌,油價愈加下跌,盧布就愈加貶值, 惡性循環讓俄羅斯經濟是雪上加霜,狀況不容樂觀。
金融危機的擴散同時影響到了實體經濟,俄羅斯的石油出口減少, 俄羅斯的油氣公司紛紛面臨破產危機 ,公司經營資金短缺。不僅俄羅斯銀行需要錢,這些公司同時也需要大筆資金來維持穩定。2008年,俄羅斯4家天然氣巨頭致信時任普京總理, 要求俄羅斯政府撥款償還所欠的外債800億美元。
除了油氣公司之外,俄羅斯的 建築企業,不動產價格, 汽車 製造業,冶金公司,零售企業都出現了大量的資金短缺,失業人數暴增, 國內消費需求下降,俄羅斯面臨巨額償債,一切在都往不好的方向發展。
然而,2009年,一切發生了轉機。
俄羅斯其實是不止一次發生過金融危機了,早在1991年和1998年就發生過兩次金融危機,所以即使面臨如此困境,俄羅斯政府也是有過去的一些經驗去應對的。
此次金融危機雖然對於俄羅斯來說是一場打擊,但同時也是一次俄羅斯改變的機會。西方資本早就對俄羅斯優厚的天然資源眼紅,他們也想要分一杯羹,俄羅斯面臨經濟危機恰好是他們想要看到的,他們想要 蠶食掉俄羅斯的能源企業。
此時,俄羅斯做了一個重要的政治決定, 向東看,是時候與接鄰的東方大國——中國,合作了。
俄羅斯早就開始計劃 「遠東開發計劃」 了,而這次盧布貶值反而會讓俄羅斯加快融入 「亞太經濟圈」 。同時,俄羅斯與中國合作,也可以讓俄羅斯避免過於依賴西方市場,緩解自身的壓力, 在政治上達到制衡的目的。
對於中國來說,俄羅斯的經濟有問題自然也會影響到自身,俄羅斯經濟狀況不好,中國對於俄羅斯的出口貿易等也會受到沖擊,所以幫助俄羅斯盡快回復自身經濟,也對中國有利。
所以與其說當時是中國向俄羅斯「輸血」拯救了俄羅斯,不如說是趁此機會 雙方達到了互利合作 。
中國的經濟一直在高速發展,對於能源的需求是與日俱增的,同時因為中國的眾多人口,中國一直是 能源消費大國 , 進口大國 ,而這次經濟危機恰好是 中國大舉進入俄羅斯市場的有效時機 。並且俄羅斯的油氣勘探開發 歷史 悠久,也擁有豐富的資源儲量,他們的技術和能源都是中國所需要的,這次是一次難得的機會。
雖然以前俄羅斯與中國也是擁有多次在石油上的貿易,並且貿易量也是與日俱增的,但大多都 是現貨交易 ,中國購買俄羅斯開採好的石油,還沒有形成穩定的、可以長期合作的規模。
就這樣,2009年2月17日,中國與俄羅斯正式簽訂著名的 「貸款換石油」 協議,中國向俄羅斯提供總計 250億美元的長期貸款 ,固定6%的利率,而俄羅斯則用石油換貸款,從2011-2030年按照每年1500萬噸的規模向中國通過管段供給石油。
就這樣, 「貿易油」變成了「合同油」 。
2009年9月23日,時任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和中國簽署了《俄羅斯聯邦遠東及東西伯利亞地區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東北地區合作規劃綱要》。再一次加強了 能源協作戰略 的互惠互利。
同時, 2009年10月中俄成立第一家合資石油天然氣公司,象徵著中俄對於能源領域的合作更為緊密。
「貸款換石油」中的250億看似很少,畢竟俄羅斯政府此前為了拯救自家銀行、企業,注資就遠遠大於這個數字, 但是卻給了西方資本家一個信號,不僅僅是西方有錢款儲備,東方也一樣。 如果西方資本家不選擇在這個節骨眼上停手,讓彼此之間能夠 相互制衡 ,那麼俄羅斯與東亞聯手對抗,最後的結果就是 兩敗俱傷 。對於國家目前這個情況,俄羅斯並不會被搞垮。
最終,俄羅斯度過了這次金融危機,並且中國與俄羅斯的能源合作仍然在繼續,並逐步形成了 中國與中亞—俄羅斯國際能源合作的模式 ,直到現在,中國已經建立起了 「一帶一路」 的貿易發展模式,更好的應對油氣、礦產資源對外進口依賴度過高的問題。
隨著歐亞地區的緊密合作,有朝一日,「超級霸權」的國家也許不會存在,而 世界格局將會是多極化的 ,都擁有自主話語權的。
俄羅斯與中國的這一次合作,不僅改善了俄羅斯本國的經濟環境,長遠看, 更是俄羅斯在政治上對歐盟美國的一種牽制。
說起油氣資源的合作問題,能源消費國與東道國的各種博弈中,不得不說各國都在爭奪的一個重要地區—— 中亞 。
中亞地區作為歐洲、亞洲和中東的中間地帶自然是具有其獨特的地位,特別是蘇聯解體後,中亞成為權力真空地帶,在大國博弈中主要形成了俄羅斯、美國和中國的相互競爭角力的政治格局。
俄羅斯一直都是中亞地區能源政治格局最核心的力量,中亞天然氣管道和穿越裏海的天然氣管道等 歐洲能源走廊的最主要組成部分均在俄羅斯的掌握之中 , 但是這種掌握自然不是美國想要看到的。
多年以來, 美國一直在利用資金優勢打入中亞的能源圈,讓中亞成為其自己的能源供應基地,打破俄羅斯對於中亞能源的壟斷。 同時,美國還從政治軍事等方面介入中亞事務,分別在烏茲別克和吉爾吉斯斯坦建立了 軍事基地 ,還憑借資金技術等優勢獲得了 多個中亞油田的勘探和開采權 。
中國經濟發達之後,也在與中亞國家積極建設天然氣管道和原油管道,並 成功打破了之前中亞各國對與俄羅斯和美國的依賴, 讓中亞各國在大國平衡這一外交政策發揮到極致,更是在提升中國自身在國際上能源政治中的地位。
所以俄羅斯與中國的合作,也是 能源政治中博弈的結果 。
2009年,俄羅斯調整了能源出口的戰略方向,能源戰略開始向東亞蔓延。由於地理原因,亞太地區的石油煤炭產量有限,很大一部分都要依靠進口,所以整個亞太市場對於石油的需求量是十分龐大的。
其中, 作為人口超級大國的中國,自然是對油氣能源的需求量巨大,有著巨大的貿易空間。
俄羅斯與中國「貸款協議」的成功,讓中國看到了另外一種關於中亞各國的能源合作的方式, 2009年,中國繼與俄羅斯簽訂「貸款協議」之後由又與哈薩克,土庫曼等國家簽訂了 「貸款協議」 ,建立起了穩定的合作關系。
中國與中亞各國的能源合作逐漸形成多元化, 從一開始單純的油氣貿易到後來的勘探開發、管道運輸、煉油和油氣銷售 等上中下游各個領域。
不僅如此,中國還發展出了 多種能源合作的新模式。
首先就是 「貸款換資源」模式 ,這種貿易模式確定了未來的油氣資源的供應,對於中國本身的油氣需求來說,是一種保障。
對於能源供應國俄羅斯和中亞各國來說,能夠緩解資金壓力,是雙贏的局面。但是由於簽訂的時候本質上還是「空頭支票」,從本質上並沒有實際控制到油氣資源,還是具有不確定性,而且價格也是沒有辦法做到最優的。
繼「貸款換資源」之後,中國又與俄羅斯發展出了 「雙向合作」模式, 成立能源投資有限公司,中俄能源資本開始合作。 中國能夠學習俄羅斯的先進的技術和經驗,同時也能讓中國在俄羅斯境內的勘探開發合作打下基礎,對於兩國的能源政治來說,未來前景光明。
還有 , 與國家石油公司聯合經營模式 , 此模式的背景就是因為西方國際石油巨頭已經在中亞形成了比較成熟的合作基礎,同時中亞地區因為政治、戰爭、宗教等因素也是極其不穩定的。中國在中亞各國的石油勘探開發雖然相對穩定,但同時是有隱患的。 如果中國與中亞各國還有俄羅斯的石油公司直接組成戰略聯盟,就能夠規避風險,進行有效的合作。
最後就是「油氣-經貿」合作模式, 也就是 「一帶一路」。
現如今,中國已經深入發展了 「一帶一路」 ,這不僅僅是在能源方面可持續發展。中國與各國的合作,在其他方面,比如鐵路、公路、航空、電網等互通網路,讓資金貿易有了顯著發展,同時中國也因為其消費大國的身份,在「一帶一路」中有更多的話語權, 保證了能源供應的穩定與持續。
Ⅶ 怎麼買俄羅斯股票
俄羅斯股市叫做莫斯科證券交易所,在國內買不了,即使是某種渠道買到了,資金不受中國法律保護。
(7)俄羅斯股票市場中國擴展閱讀:
俄羅斯開戶主要有以下幾步:
翻譯並公證中國護照;
帶著護照和翻譯件,去銀行開銀行賬戶;
換匯,把盧布存入銀行賬戶;
找券商開股票賬戶;
俄羅斯股票指數:
俄羅斯股票指數叫做RTS指數,是俄羅斯重要指標,收集莫斯科交易所的50大上市公司股票,並於每三個月重新審核指數成分股,投資者可以通過一些股票交易軟體查看俄羅斯股票指數的走勢,一般來說,俄羅斯股票指數走高,說明俄羅斯的股票市場整體環境較好,反之,則說明俄羅斯的股票市場整體較差。
需要注意的是,俄羅斯RTS指數應各大網站的計算方式不同,即有的網站顯示日間時段與前一日日間時段的變化,有的網站顯示當日夜間和日間的變化,從而會導致各大網站顯示漲跌不一致現象。
俄羅斯貨幣:
俄羅斯的法定貨幣是盧布,輔助貨幣是戈比,兩者的換算為1盧布=100戈比。盧布的紙幣面額有5(退出流通)、10(少見)、50、100、200、500、1000、2000、5000盧布。根據當前的匯率來說,1人民幣可以兌換9.0527俄羅斯盧布。
但由於匯率實時變動,具體的兌換金額以銀行櫃台成交價為准。
股票外資和內資的區別:
在股票市場中,外資股和內資股的區別有:購買投資資金不同、定義不同、分類不同等等。
購買投資資金不同
在中國市場中,外資股是以外幣認購和買賣交易的股票,而內資股是以人民幣標明面值,以人民幣認購和買賣交易的股票。
定義不同
在中國市場中,外資股是指股份公司向外國和我國香港、澳門、台灣地區投資者發行的股票。而內資股指的是由我國境內的公司發行,是人民幣普通股票,也被稱為A股。提供給境內機構、組織或個人(不含台、港、澳投資者)以人民幣認購和交易的普通股股票。
分類不同
在中國市場中,外資股按上市地域,可以分為境內上市外資股和境外上市外資股這兩類。而內資股按照認購股票投資者身份和上市地點不同,可以分為境內上市內資股、境內上市外資股和境外上市外資股這三類。
Ⅷ 怎麼買俄股
俄羅斯股市叫做莫斯科證券交易所,在國內買不了,即使是某種渠道買到了,資金不受中國法律保護。
拓展資料:
股票市場是已經發行的股票轉讓、買賣和流通的場所,包括交易所市場和場外交易市場兩大類別。由於它是建立在發行市場基礎上的,因此又稱作二級市場。股票市場的結構和交易活動比發行市場(一級市場)更為復雜,其作用和影響力也更大。
股票市場的前身起源於1602年荷蘭人在阿姆斯特河大橋上進行荷屬東印度公司股票的買賣,而正規的股票市場最早出現在美國。股票市場是投機者和投資者雙雙活躍的地方,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和金融活動的寒暑表,股票市場的不良現象例如無貨沽空等等,可以導致股災等各種危害的產生。
股票市場唯一不變的就是:時時刻刻都是變化的。中國大陸有上交所和深交所、北交所三個交易市場。
股票市場是股票發行和交易的場所,包括發行市場和流通市場兩部分。股份公司通過面向社會發行股票,迅速集中大量資金,實現生產的規模經營;而社會上分散的資金盈餘者本著「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原則投資股份公司,謀求財富的增值。
股票流通市場包含了股票流通的一切活動。股票流通市場的存在和發展為返爛股票發行者創造了有利的籌資環境,投資者可以瞎桐根據自己的投資計劃和市場變動情況,隨時買賣股票。由於解除了投資者的後顧之憂,它們可以放心地參加股票發行市場的認購活動,有利於公司籌措長期資金、股票流通的順暢也為股票發行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對於投資者來說,通過股票流通市場的活動,可以使長期投資短期化,在股票和現金之間隨時轉換,增強了股票的流動性和安全性。股票流通市場上的價格是反映經濟動向的晴雨表,它能靈敏地反映出資金供求狀況、市場供求,行業前景和政治形勢的變化漏神漏,是進行預測和分析的重要指標,對於企業來說,股權的轉移和股票行市的漲落是其經營狀況的指示器,還能為企業及時提供大量信息,有助於它們的經營決策和改善經營管理。可見,股票流通市場具有重要的作用。
Ⅸ 俄羅斯股票國內有etf嗎
有。
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通常又被稱為交易所交易基金(ExchangeTradedFund,簡稱ETF),是一種在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基金份額可變的開放式基金。
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屬於開放式基金的一種特殊類型,它結合了封閉式基金和開放式基金的運作特點,投資者既可以向基金管理公司申購或贖回基金份額,同時,又可以像封閉式基金一樣在二級市場上按市場價格買賣ETF份額,不過,申購贖回必須以一籃子股票換取基金份額或者以基金份額換回一籃子股票。由於同時存在二級市場交易和申購贖回機制,投資者可以在ETF市場價格與基金單位凈值之間存在差價時進行套利交易。套利機制的存在,使得ETF避免了封閉式基金普遍存在的折價問題。
Ⅹ 俄羅斯股票哪裡可以抵押賣
俄羅斯股票哪裡可以抵押賣?俄羅斯股票在俄羅斯股票市場可以抵押賣,或者是在美股市場也可以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