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互認基金靠譜嗎
基金上線之前需要滿足一定的基本條件,若不能實現則無法提供給投資者,而互認基金是香港和內地的互通基金,其要求也高,不過還是有投資者會問互認基金靠譜嗎?小編解答如下:
互認基金是什麼?
基金互認是指允許境外注冊並受當地監管機構監管的基金向本地居民公開銷售。境外的優秀基金有望在當地公開募集,同理,在當地注冊監管的優秀基金也有望進入境外市場。
「互認基金」是怎麼選出來的?
今年7月1日,《香港互認基金管理暫行規定》開始實施,此次公布的條件對香港內地採取同一套認可標准,按照文件規定,香港互認基金應該長這幅模樣:
1、成立時間:1年以上
2、基金規模:2億元人民幣(或者等值外幣)
3、投資范圍:不以內地市場為主要投資方向
4、銷售規模:客地銷售規模不得超過注冊地基金資產規模
5、基金類型:股票型、混合型、債券型及指數型(含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
依照這些要求,有人統計過了,內地符合條件的基金數量為850隻,而香港符合條件的基金產品為100隻。
互認基金靠譜嗎?
綜上所述,互認基金的審批流程十分嚴苛,對於投資者而言出現跑路情況幾乎沒有,可安心選購。
❷ 內地與香港基金互認會產生哪些主要影響
截止2022年1月28日,香港互認基金總共有115隻,除去同一隻基金不同份額,總共37隻,其中債券型基金15隻,股票及股票指數型基金22隻。
香港互認基金的批准數量並不多,可能由於申報少或審批嚴格。香港互認基金實施近6年,並未像預期那樣火爆,且境外資產管理機構已在內地設立獨資基金公司,引進這類產品的必要性降低。
一隻香港互認基金通常具有多種份額,包括人民幣累計凈值、人民幣派息份額、人民幣對沖份額、美元累計凈值、美元派息份額等。人民幣累計凈值的購買方式為人民幣,並且不分紅,以避免香港資本市場對基金分紅的稅收。而人民幣派息份額則是可以分紅的份額。
人民幣對沖份額是為了對沖匯率風險,當投資者認為港幣會貶值時,可以購買對沖份額,避免基金凈值上漲後兌換成的人民幣市值減少。相反,當預期港幣會升值時,可以購買非對沖份額,享受匯兌收益。港幣與美元是匯率綁定的,因此其相對人民幣的匯率波動方向一致。
美元與港元份額主要方便境內持有外匯的投資者購買,這些互認基金的境內銷售機構多與外資資產管理機構有關聯,如匯豐銀行、上投摩根基金等。
香港互認基金的優勢在於提供投資亞太地區的渠道,並且部分基金具有較長的歷史,由知名的資產管理公司管理。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香港互認基金的費用相對較高,信息披露頻率較低,且存在額度限制。
以摩根太平洋證券基金為例,該基金的人民幣份額在2021年取得了1.72%的收益,美元份額收益為-0.77%,收益差異主要源於匯率差異。基金的收益率存在波動,最大回撤為-12.59%。基金成立於1978年,歷史悠久,截止2021年底,美元累計單位凈值高達570.77美元。基金規模為96.35億美元,由摩根大通管理,內地代理機構為上投摩根基金。
施羅德亞洲高息股債基金在2021年取得了5.95%的收益,最大回撤為-4.31%。該基金成立於2011年,累計單位凈值為142元,基金規模為306.6億港元。基金投資策略為跟隨經濟周期(美林時鍾),在亞太股票和亞太債券之間進行動態調整。基金管理人為施羅德投資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內地代理機構為交銀施羅德基金。
中銀香港環球股票基金在2021年取得了15.2%的收益,最大回撤為-5.67%。基金成立於2002年,規模為1.58億美元。基金管理人為中銀國際英國保誠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內地代理機構為中銀基金。基金主要投資於美國及歐洲等發達金融市場,持倉區域分散,投資組合中股票、主動管理基金、指數基金等較為靈活。
總體來看,香港互認基金提供了一種投資亞太地區資產的渠道,具有一定的歷史和管理優勢。然而,投資者在選擇時需要關注費用、信息披露、投資策略和市場風險等方面,以做出明智的投資決策。
❸ 中港基金互認的事件進展
2015年5月22日,中國證監會與香港證監會就開展內地與香港基金互認工作正式簽署《關於內地與香港基金互認安排的監管合作備忘錄》,同時發布《香港互認基金管理暫行規定》(簡稱《暫行規定》),自7月1日起施行。
7月1日以來,中國證監會共收到並受理17隻香港互認基金產品的注冊申請,香港證監會共受理超過30隻內地互認基金的注冊申請。注冊審查過程中,中國證監會按照《基金法》、《暫行規定》的有關要求,對相關產品進行審核,於12月18日正式注冊了首批3隻香港互認基金,分別是恆生中國H股指數基金、行健宏揚中國基金、摩根亞洲總收益債券基金,類型分別為股票指數型、股票型、債券型。香港證監會按照香港有關法規的要求,對相關產品進行審核,於同日正式注冊了首批4隻內地互認基金,分別是華夏回報混合證券投資基金、工銀瑞信核心價值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匯豐晉信大盤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廣發行業領先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總體上看,兩地互認基金獲批數量基本對等,內地互認基金由於申報數量較多,獲批數量則略多於香港互認基金獲批數量。
香港互認基金獲中國證監會注冊後,其在內地的銷售、信息披露等行為將遵守內地相關法律法規,並接受中國證監會的日常監管。根據《暫行規定》要求,香港互認基金在內地銷售的規模占基金總資產的比例將不超過50%,因此,香港互認基金在內地的銷售規模將不超過注冊地的基金資產規模。內地互認基金在香港的銷售、信息披露等也將相應的遵守香港相關法律法規,並接受香港證監會的日常監管。
互認基金的正式注冊,一方面有利於通過引入境外證券投資基金,為境內投資者提供更加豐富的投資產品,及更加多樣化的投資管理服務,同時也有利於境內基金管理機構學習國際先進投資管理經驗,促進基金行業競爭;另一方面通過境內基金的境外發售,有利於吸引境外資金投資境內資本市場,為各類海外投資者提供更加方便的投資渠道,同時也有助於推動境內基金管理機構的規范化與國際化,培育具有國際競爭能力的資產管理機構。下一步,中國證監會和香港證監會將繼續依照相關規定正常注冊其他互認基金產品。
❹ 內地與香港注冊首批互認基金共有哪7隻
首批北上和南下基金已正式出爐。內地與香港注冊首批互認基金共有7隻,其中中國證監會18日注冊了首批3隻香港互認基金,分別為:
摩根亞洲總收益債券基金、
恆生中國H股指數基金、
行健宏揚中國基金,
可以進入內地市場發售。
香港證監會注冊首批4隻內地互認基金分別是:
華夏回報混合證券投資基金、
工銀瑞信核心價值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
匯豐晉信大盤股票型證券投資資金、
廣發行業領先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
可以進入香港市場發售。
據了解,首批精選的「北上」和「南下」產品均為各公司的旗艦產品,以華夏回報基金為例,作為老牌的績優基金,華夏回報已成立12周年,凈值增長了789.22%,共分紅72次,是內地分紅次數最多的公募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