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有人知道富豪榜榜首富豪發家的第一桶金是怎麼來的嗎
陳麗華:「內地第一富婆」發家秘訣
來源:[ 人民網 ]
財富與地產比翼齊飛 「內地第一富婆」發家秘訣
在《福布斯》中國內地100富豪榜上,60歲的香港富華國際集團董事長陳麗華排名第6位,身價6.4億美元,媒體追捧她為「內地第一富婆」、「內地最富有的女企業家」。超脫於財富之外的陳麗華全然不在意外界附著的種種頭銜,當下時時牽動她神經的則是已在王府井東側開工建設、總投資近40億元、佔地35萬平方米的金寶街。「黃金寶地——金寶街」,對於2005年收工的這個「巨無霸」工程,陳麗華笑言這是富華集團最「豪氣」的一個地產項目,「大手筆」的陳麗華要搭建中央商業區與中央商務區之間的橋梁。
靠地產發家的雍容貴婦陳麗華向以步步為營、穩健投資著稱,她並不想過早地進入資本市場「圈錢」,她把上市融資看作「拆借」股民的錢,她說富華集團現有的龐大現金流,足以運作高質量的項目,完全不必「借錢」。「不想掛牌上市」、「不玩資本」的陳麗華生平卻是最愛紫檀,她把經營地產賺得的錢財大半投向了紫檀的收集和製作,斥資2億元建造了國內第一家「國字頭」私人博物館——中國紫檀博物館,她不惜耗費巨資、幾乎買空了東南亞名貴的紫檀木、延請名匠、苦心孤詣打造著自己的紫檀王國。地產反哺紫檀,對資本市場滿含敬畏的陳麗華把自己投資紫檀的「率性而為」看作財富的回歸和升華。
完成原始積累財富與地產比翼齊飛
《福布斯》中國內地100富豪榜上有1/4富豪藉助地產迅速致富,攀越財富巔峰,財富與地產比翼齊飛,陳麗華和她統領的香港富華國際集團也不例外。陳麗華對自己的上榜「感到很意外」,外界也不免驚訝,因為此前大家對陳麗華了解得實在太少。其實並非陳麗華和她的富華集團不著名,而是因為她一直以來處事非常低調,投資情況更是絕少主動曝光,因而平添些許神秘。但要說起地處長安街黃金地段、毗鄰天安門廣場的長安俱樂部,可謂婦孺皆知,那是陳麗華20世紀90年代初自香港轉戰內地投資的第一個地產項目,總投資4.5億元。現如今,在京城,長安俱樂部仍是財富與地位的象徵。
陳麗華起家的第一桶金是在香港掘到的,那是20世紀80年代初,她用從事傢具生意賺得的錢在比利華購置了12棟別墅,低價買進高價出手,幾個回合下來,陳麗華積累了相當可觀的創業資本。陳麗華感謝貧窮,她說貧窮真的是一所最好的大學。陳麗華在北京頤和園出生、長大,滿族後裔、正黃旗世家,幼年因家境貧寒,讀到高中便被迫輟學。生計所累,陳麗華做起了傢具修理生意,由於她頗具生意頭腦、待人熱誠講信用,生意紅紅火火,很快她成立了自己的傢具廠。1982年,陳麗華移居香港,從事國際貿易、地產投資。80年代後期,安土重遷的陳麗華返回北京,她篤信自己的事業應該在內地再上層樓。90年代的亞洲金融風暴對陳麗華而言幾乎毫發無損,因為早在回歸京城那年,陳麗華靜悄悄地實現了從香港的戰略轉移,在澳洲以及東南亞諸國遍設分公司,熱熱鬧鬧地進行地產投資。說起往事,陳麗華並不認為是自己的什麼先知先覺,她說做生意要有眼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
透視陳麗華的創富故事,格外印證了這樣一個論斷:中國內地早期的本土企業家與資本運營無關。「土法上馬」的她們遠非資本運作高手,上市融資、資本運作重塑金身,最為流行的「資本故事」沒有在陳麗華身上上演。雖然遠離「資本市場」,但60歲的陳麗華依然不失為一位出色的女董事長,她對工作一絲不苟,每天親自聆聽下屬匯報業務發展情況的時間都要超過1個小時。勤奮努力、事必躬親的陳麗華充分發揮了她潛在的商業才能,及時把握市場經濟動向做出正確決策,逐漸形成了富華集團獨具的經營風格。經過近20年的打拚,富華集團的發展勢頭也越來越猛,陳麗華利用手中積累的財富,開始了多元化的投資實戰,以房地產業為主,兼及高級會所、高檔公寓、物業管理、酒店管理,並介入旅遊、商貿、網路信息、航空服務領域,鋒頭強勁。在澳洲以及東南亞等地設有分公司,國內在大連、深圳、秦皇島等城市也有投資,但主要投資趨向於北京。陳麗華向記者表白,她准備在朝陽區金盞鄉投資數十億元興辦大學城、醫院,投身教育產業、醫療事業。繼長安俱樂部之後,陳麗華在王府井周邊陸續拿到了一系列令人艷羨的黃金地段,幾年時間里先後投資5億元興建了麗苑公寓,總投資20億元建設了利山大廈,在東部邊緣集團建造了56萬平方米的富華園小區。據陳麗華女士向記者透露,富華集團在京的固定資產已超過50億元,已建成使用、已開工和准備開工的項目總面積超過 130萬平方米,投資總額超過100億元。值得玩味的是,10多年來,陳麗華接攬的地產項目個頂個都是寸土寸金的金貴地段,個中玄機誰人能參破?陳麗華淡淡地一笑,「都是靠朋友幫忙。很多人都問我經商的訣竅,我說很簡單——誠實、信用第一,真心實意地交朋友。」富華集團走到今天這般地步,陳麗華居功至偉,她雖然還是集團的董事長,但權杖已平穩地轉度給了兒子趙勇,自己一門心思地用金錢、用心智,去沉澱、去「打磨」名貴的紫檀木。在地產領域賺得「超級利潤」 之後,陳麗華「出人意料」地迅速轉身開始投資紫檀,盡管「投資紫檀,建博物館,10年之內難有回報,」但陳麗華始終心嚮往之,樂此不疲。「子承母業」,年輕的趙勇接管了富華集團的一應地產項目,不聲不響、小心翼翼地開始了第二次創業。無論陳麗華、趙勇都不可能割捨地產主業,但是在富華集團二次創業的藍圖里,已然分外強化紫檀投資,毫無疑問,這將是一個「附庸風雅」的長線投資。
追求財富回歸轉投紫檀誓不言棄
人稱陳麗華是「投資型的女企業家」,投資地產大獲成功身價煊赫之後,花甲之年的陳麗華轉而祭起了傳統文化牌。在陳麗華女士看來,她生平最大的「投資」是對 「活的國寶」——傳統文化技藝的拯救。她說:「財富回歸,這是一種不計成本、無視回報的投資。」1999年國慶前夕,陳麗華耗資2億元建造的中國紫檀博物館在京城正東落成,坐北朝南、一式的明清風格、恢弘氣派。這座博物館從建築到館內陳設的千件珍稀傢具器物皆是陳麗華個人投資,全部產權亦盡在其個人名下,陳麗華女士坦言,這個博物館比她經手的任何一個地產項目都「費錢」,單純意義上的地產項目可以「錢生錢」,而博物館非但不掙錢還要無休止地往裡貼補。陳麗華並不指望這個博物館能給她帶來什麼利潤,也不奢望它贏利,她說:「虧損的博物館不可能帶來金錢上的回報,純粹從經濟上而言我的這個文化投資或許是不成功的,但我從來沒有懷疑過這個博物館所蘊涵的巨大潛在價值,寸檀寸金,館里的藏品個個都是無價之寶,保守地估計那些紫檀傢具至少值2億美元。我現在是用地產上賺來的錢料理這個博物館。人們都把財富和高科技相提並論,我倒以為我的這些宮廷工藝的紫檀絲毫不比外國的高科技遜色!」
陳麗華女士對紫檀的喜好近乎「痴狂」,她每年都要攜重金遠赴北回歸線以南的熱帶雨林地區,查訪紫檀的生長環境和木質屬性,並收集檀木基料。頂著40攝氏度的高溫穿行於野獸出沒、蟒蛇肆虐的原始森林,有一次突遭熱帶毒蜂襲擊,被鋪天蓋地的蜂群追趕,幸虧及時找到掩體才避過災難。
在紫檀博物館里記者看到了按1:5比例製作的高3米的紫檀故宮角樓,九梁十八柱七十二脊榫卯密合,瓦光柱圓,精緻無雙,總重十幾噸。紫檀名貴難求世人皆知,素有「百年寸檀、寸檀寸金」之說,陳麗華女士采買紫檀曾八進緬甸金三角等地,每噸價錢十幾萬元,而一個角樓耗材400噸!1999年5月,美國最大的私立藝術學院——薩凡那藝術設計學院,因為陳麗華在紫檀雕刻藝術上的非凡成就,授予她榮譽人文博士稱號。薩凡拉市市長還向她授予金鑰匙,宣布她為榮譽市民,並將每年的5月25日定為「陳麗華日」。
60歲的陳麗華沒有住在兒子趙勇的長安俱樂部,也沒有住在女兒趙莉的麗苑大廈,更沒有為自己營造豪華別墅、公寓,她就住在紫檀博物館里,和她的120名員工住在一起,和她魂牽夢縈的紫檀住在一起。此生此世,冥冥之中一切彷彿命中註定,陳麗華離不開紫檀。
20年過去,富華傢具廠1000餘名員工精心煉就的千件紫檀家什都直接進了紫檀博物館,從未賣過一件。海內外無數社會名流、商賈巨子參觀過北京京通快速路旁的中國紫檀博物館,無不為美妙典雅的紫檀藏品贊不絕口,情願出高價收買,都被陳麗華一口拒絕。因為「吝嗇」,陳麗華得罪了不少商界朋友,現在她有點想通了,准備今年拍賣幾件,此外陳麗華還有個大計劃,籌備著把她的紫檀寶貝帶到世界去巡展,去露臉。陳麗華女士最後對記者說:「做別人沒有的、世上無雙的。別人都看重外國的高科技,我要做外國人看重的中國玩意兒。」
❷ 富華國際集團的介紹
富華國際集團於1988年在香港成立, 是一家多元化實業投資企業,以專業實力立足中國地產市場。集團創始人陳麗華女士,全國政協委員、素有「愛國港商」之美譽,以中國紫檀博物館、長安俱樂部名滿華夏,2012年入選美國《時代周刊》「全球最具影響力百人榜」。
❸ 雲鋒基金的發起人
馬雲,阿里巴巴集團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阿里巴巴網路有限公司主席兼非執行董事。馬雲為阿里巴巴集團的主要創辦人,自1999年集團成立以來一直出任主席兼首席執行官,負責集團的整體策略及方針。
虞鋒,雲鋒基金創始人、主席。虞鋒先生現任雲鋒基金的發起人並擔任基金主席,該基金是虞鋒先生與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先生聯合發起,並與一批成功企業家一起組建的基金。
史玉柱,巨人網路集團董事長兼CEO(GIANT.NASDAQ)、巨人投資董事長、民生銀行董事、上海民營科技實業家協會副理事長。1962年出生於安徽懷遠。1984年畢業於浙江大學數學系,分配至安徽省統計局。1989年畢業於深圳大學研究生院,獲軟科學碩士學位。同年下海創業,並自發研究推出了M-6401桌面印刷系統,4個月後營業收入即超過100萬元。
沈國軍,中國銀泰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銀泰百貨(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沈國軍先生1962出生於浙江省寧波市,漢族,獲得中南財經大學碩士研究生學位,高級經濟師。中國致公黨中央經濟工作委員會副主任,2013新財富中國富豪榜以150億排名第35名。
劉永好,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兼總裁、希望集團總裁,先後榮獲中國十佳民營企業家、中國改革風雲人物、中國十大扶貧狀元以及《商業周刊》評選的「2000年亞洲之星」。2006年被評為CCTV年度經濟人物、三農人物。2007年被安永評為「安永企業家獎」。
王玉鎖,新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畢業於天津財經學院管理系企業管理專業,博士研究生。新奧集團創始人。
江南春,分眾傳媒(NASDAQ:FMCN)創始人、分眾傳媒董事局主席兼CEO,1973年3月生於上海,畢業於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大學三年級開始受聘擔任永怡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率領其成為國內著名的Local廣告公司。
徐航,深圳邁瑞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及聯席首席執行官,1984年畢業於清華大學計算機系,獲學士學位;1987年畢業於清華大學電機工程系,獲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碩士學位;2004年畢業於中歐國際工商管理學院,獲EMBA學位。
蔡朝暉,聯合金融集團董事局主席,在國際金融業務投資項目方面擁有近二十年豐富經驗,專場收購合並、證券外匯及衍生工具,曾出任多家香港上市公司高層管理人員。
周忻,易居(中國)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中國房地產信息集團聯席董事會主席兼總裁。中國房地產業協會理事、中國房地產業協會中介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上海房地產經紀行業協會副會長,上海市青年企業家協會副會長等。
陳義紅,北京動向體育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2007年中國動向在香港聯交所成功上市, 2002年起,由他擔任董事長的北京動向體育發展有限公司,將義大利知名運動時尚品牌Kappa引入中國。
汪建國,江蘇五星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汪建國,1960年7月生,江蘇省蘇州市人,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工商管理碩士,長江商學院中國企業CEO班畢業。歷任江蘇省商業廳物價處科長、江蘇省五交化總公司總經理、江蘇五星電器有限公司總裁。
周少雄,福建七匹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亞洲時尚聯合會中國委員會主席團主席、中國服裝協會副會長、福建省服裝服飾行業協會會長。
王旭寧,九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1991年畢業於畢業於北方交通大學電氣工程系,1991年至1994年任教於濟南鐵路成人中專學校,1994年3月發明豆漿機,創立九陽公司,並於2008年5月九陽股份有限公司改制上市。
周成建,「美特斯邦威」創始人、上海美特斯邦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成建先生在國內服裝行業中率先運用「虛擬經營」策略,即把最核心的部分,包括產品設計、品牌推廣和少量直營店握在手中,而將生產和銷售外包,這在中國服裝行業可謂獨樹一幟。美邦美特斯??邦威也獲得了「 中國服裝界黃埔軍校」的名頭。
張幼才,鹿鳴谷建設有限公司董事長、上海佘山國際高爾夫俱樂部有限公司董事長,「鹿鳴谷」是專注於高端生態度假旅遊的品牌,致力於結合不同的氣候條件,不同的人文和自然景觀資源,為消費者提供生態、健康、低調奢華的度假與居住生活體驗。
鄭俊豪,裕福集團董事長,鄭俊豪先生,1969年出生,廣東省汕頭人,裕福控股集團董事長、雲鋒基金發起及投資人之一、TNC四川基金發起人之一。
朱興良,金螳螂集團創始人、蘇州金螳螂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朱興良先生1987年畢業於蘇州城建環保學院工民建專業,歷任吳縣建築裝潢園林工程公司技術科長、副總經理,蘇州金螳螂建築裝飾有限公司總經理、副董事長、董事長,蘇州金螳螂企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
王中軍,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王中軍先生,1960年出生於北京, 1994年獲得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大眾傳媒專業碩士學位;同年,回國後與其弟王中磊一起成立華誼兄弟廣告公司 。1998年,王中軍先生憑借其強烈的「實干型」個人風格、敏銳的藝術眼光和商業洞察力,使華誼兄弟成為首個以投資方式進入電影行業的民營公司。
馮玉良,紅太陽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清華大學工商管理碩士,紅太陽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1993年,公司以醫葯保健、能源等產業為依託,逐漸發展壯大,現已發展為跨地區、跨行業多種經營的企業集團。
姜傑,歐陸之星鑽石公司總裁,1981年至1989先後在南京郵電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學習工作,1989年赴澳大利亞進修學習,長江商學院EMBA。歷任大學教師、通訊公司高級工程師、鑽石集團亞太區總監。
張勇,四川海底撈餐飲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張勇,四川海底撈餐飲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四川省資陽市、簡陽市兩級人大代表,長江商學院EMBA在讀,於1994年創辦海底撈火鍋,創業之初,目標即不在四川本土,十幾年來海底撈已發展成在全國范圍內擁有50多家直營火鍋店。
趙勇,香港富華國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裁 北京長安俱樂部有限公司總裁。趙勇,1959年1月出生於北京,1989年赴香港定居,1990年協助母親陳麗華女士組建了香港富華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富華國際集團於1988年在香港成立,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開始,在北京開展了包括房地產投資在內的多領域的實業投資。
❹ 陳麗華的早年經歷
陳麗華幼年因家境貧寒,讀到高中便被迫輟學。生計所迫陳麗華做起了傢具修理生意,由於她頗具生意頭腦、待人熱誠講信用,很快她成立了自己的傢具廠。1981年初,陳麗華從北京來到香港,通過社會關系的幫助,從事房地產投資。但不到一年,她又回到北京尋覓商機。
1982年,陳麗華移居香港。她起家的第一桶金以「貨物的名義低價佔有了文革中沒收的文物。也是在香港掘到的。她在比華利買了12幢別墅後高價賣出,迅速完成了原始積累。
1999年國慶前夕,她斥資2億元投資興建了中國紫檀博物館,其中除了她收藏的300餘件明清傢具外,其他2000餘件都是20多年來在她自己的工廠生產出來的珍稀紫檀精品。1999年5月,美國最大的私立藝術學院——薩凡那藝術設計學院因陳麗華在紫檀雕刻藝術上的非凡成就,授予她榮譽人文博士稱號。薩凡拉市市長還向她授予金鑰匙,宣布她為榮譽市民,並將每年的5月25日定為「陳麗華日」。
陳麗華的富華國際集團在北京已擁有數家房地產企業,包括長安俱樂部、麗苑公寓等,總投資已超過35億元。
集團投資逾40億港幣的金寶商業街市政道路已竣工交用、全線貫通,西起王府井金魚胡同,東至東二環的雅寶路。
作為香港知名企業家的陳麗華女士還非常關心內地的各項事業建設,這些年來,她資助體育、教育、衛生、公安及賑災的款項達數千萬元人民幣,受到國家和政府的表彰。她堅信「人生的價值在於奉獻!」
在《福布斯》中國內地100富豪榜上,60歲的香港富華國際集團董事長陳麗華排名第6位,身價6.4億美元,媒體追捧她為「內地第一富婆」、「內地最富有的女企業家」。超脫於財富之外的陳麗華全然不在意外界附著的種種頭銜,當下時時牽動她神經的則是已在王府井東側開工建設、總投資近40億元、佔地35萬平方米的金寶街。「黃金寶地——金寶街」,對於2005年收工的這個「巨無霸」工程,陳麗華笑言這是富華集團最「豪氣」的一個地產項目,「大手筆」的陳麗華要搭建中央商業區與中央商務區之間的橋梁。
她以總資產55億元榮登2010胡潤富豪榜,為中國最大的「富婆」。
靠地產發家的雍容貴婦陳麗華向以步步為營、穩健投資著稱,她並不想過早地進入資本市場「圈錢」,她把上市融資看作「拆借」股民的錢,她說富華集團現有的龐大現金流,足以運作高質量的項目,完全不必「借錢」。「不想掛牌上市」、「不玩資本」的陳麗華生平卻是最愛紫檀,她把經營地產賺得的錢財大半投向了紫檀的收集和製作,斥資2億元建造了國內第一家「國字頭」私人博物館——中國紫檀博物館,她不惜耗費巨資、幾乎買空了東南亞名貴的紫檀木、延請名匠、苦心孤詣打造著自己的紫檀王國。地產反哺紫檀,對資本市場滿含敬畏的陳麗華把自己投資紫檀的「率性而為」看作財富的回歸和升華。
根據資料《幾多文物付之一炬》顯示:「中國女首富陳麗華就是把北京文革沒收文物的庫房中的『貨物』以低價佔有後,幾年就成為中國前10富豪的。」
❺ 有誰知道陳麗華的發跡史
是「唐僧」的老婆,紫檀木大王啊!富婆!
以下時她的發家史:
陳麗華: 紫檀王國里的女當家
陳麗華
財富:55億元
年齡:60歲
出生地:北京
教育背景:高中
主要公司:香港富華國際集團
總部所在地:北京
首次證券市場融資:未上市
主要行業:北京房地產
陳麗華是一個滿族後裔,她是我們排行榜上最富有的女企業家。她最初是做傢具修理生意,1982年移居香港,從事國際貿易。在完成一定資金積累之後,陳於80年代後期回到大陸,在北京成立了長安俱樂部。富華目前正在北京王府井附近投資一條40億元的文化街(仿古的北京老街)。從很小時候起,陳麗華就對紫檀木傢具有一種特別的興趣,因此在1999年,她耗費兩億元建造了一個紫檀木博物館。現為全國政協委員。
中國申奧成功,舉國歡慶。作為一位伴隨著改革開放春風前來北京投資的香港實業家、中國著名的木雕藝術家、中國紫檀博物館館長、全國政協委員的陳麗華,在薩馬蘭奇宣布北京獲得2008年奧運會主辦權的一剎那間,她帶著兩個小孫女在慶祝北京申奧成功的《奧林匹克情》大型文藝晚會上,向人們展示了一座寓意「敞開大門歡迎各國健兒和朋友來中國來北京」的紫檀木雕《國門》。她說,要在大喜的日子裡,以一個中國公民的身份,向祖國表示一下小小的祝福心願。為了做好這座《國門》,她特請故宮博物院的古建專家來設計,按照皇宮的宮門結構製作,門上的一磚一瓦榫卯結構都和故宮里的皇門一模一樣,沒用一根鐵釘。用的材料也是十幾年前風乾的最好的小葉紫檀,多年不變形。她說,紫檀這東西是木中之王,「寸檀寸金」,過去只有皇宮裡面才有,非常珍貴。《國門》是陳麗華女士領導的香港富華國際集團下屬中國紫檀博物館製作公司的100多名員工,用兩年時間加班加點手工雕刻而成的。
陳麗華的名字與她鍾愛的紫檀木雕一樣響亮。
陳麗華是以房地產投資起家的,此次《福布斯》也是將房地產列為她投資的主業。
1981年初,陳麗華從北京來到香港,通過社會關系的幫助,從事房地產投資。但不到一年,她回到北京尋覓商機。直到數年後,她才在東長安街建國門附近拿到一塊地。時間很快證明了她選擇北京作為新一輪房地產投資的敏銳性。
與此同時,陳麗華在香港已小有斬獲。她的第一桶金是在比華利買了12棟別墅,隨後高價賣出。幾進幾出,陳麗華開始並逐漸完成了她的「原始積累」,並及時地向港島外拓展投資。譬如,香港富華國際集團在澳州的房地產投資就可以說是大獲成功。當港島諸多地產商痛苦地發現自己的財富被金融風暴捲走近一半或一半以上時,陳麗華卻有些欣慰地說,香港富華國際集團基本沒有受到影響。
這在很大程度要歸功於富華國際集團投資主業向北京的全面轉移。陳麗華在東長安街邊拿到的那塊地,由於某些非投資因素的影響,居然建建停停用了近10年時間。但是,當投資5億多元的長安俱樂部終於在1996年告竣的時候,仍然讓許多人吃了一驚。直到現在,長安俱樂部在某種程度上仍是身份或財富的象徵。
富華國際集團在北京擁有數家房地產企業,總投資已超過35億元。即使是在巨賈雲集的北京,除去香港幾大地產大鱷和北京大型國有開發企業外,一個私營投資商能在10年左右時間里開發近130萬平方米的房地產項目,似乎也不多見。
陳麗華已將北京房地產開發投資的絕大部分事務交給了兒子趙勇,並不願太多插手干預。
陳麗華一直難離紫檀貴氣。陳麗華回歸北京投資房地產,固然是出於商人的市場敏銳,本質上卻也與故土情結有關。而迄今為止25年的紫檀投資生涯則更是與其家世淵源密切相關。
陳麗華是正黃旗世家出身,那拉氏的後裔。在紫檀傢具的包圍中,她在北京度過了自己的童年。這一經歷,或許再加上滿族人的基因,對她的影響是驚人的。
文化大革命開始了,陳麗華的奶奶和媽媽燒掉了族譜,將家裡的紫檀傢具上交了一部分,拆掉一部分,其餘的則埋在了豬圈旁邊的土裡。打倒「四人幫」後,年景漸漸踏實了,已長大成人的陳麗華才把地里埋的東西挖了出來,她驚奇地發現,這些紫檀傢具竟然絲毫沒有壞,於是又擦又晾,又找木工。先是修老的傢具,後來又到處找料或是買點舊的,大改小舊翻新。今天的「中國紫檀之王」就這樣在不知不覺中邁出了當時的第一步。
後來陳麗華到香港發展,成立了富華國際集團有限公司並且事業大進。一天夜裡3點鍾,陳麗華把兒子女兒都叫了起來,說:「我腦子里有些想法,咱們現在就開個會。姥姥留下來的東西,咱們都修起來了,文化大革命中糟踏了那麼多,想起這些我心裡就不舒服。我就感覺民族的東西不能丟。我們盡一點義務留給我們的後輩,讓他們了解我們中國的民族文化是了不起的。」
陳麗華接著對兒女說:「我想把資金投到做紫檀傢具上,你們有意見沒有?」孩子說:「我們都聽您的。您喜歡您就花吧,我們有機會再做別的生意掙。」就這樣,陳麗華重新回到了北京,因為只有這里的皇城仍然飄逸著紫檀的幽香。
陳麗華要按照皇家的定製,按照故宮博物院里傢具的式樣做。「要做就做宮廷工藝」,做極品是陳麗華的目標。這些年,陳麗華攜帶巨款8次率人奔赴緬甸。在金三角她坐過汽車、電瓶車、摩托車,也騎過驢,不會騎就抱著驢脖子,甚至還坐過自行車後座。在山頂上,望著山下比火柴盒還小的汽車,她體會到了「什麼可怕?最高時最可怕。」在草路邊的洞里,蛇的目光幽藍狠毒,陳麗華和她的手下只能顫顫巍巍地避讓而行……
陳麗華的艱辛付出,終於結出了金燦燦的果實。中國紫檀博物館終於奉獻到了世人面前。她創造了一個舉世無雙的神話,成為當之無愧的「中國紫檀之王」。盡管她已無法算出到底付出了多少,盡管她的博物館一個月才賣了1萬塊錢門票,還不夠交水電費,但她還是不改初衷:「我20多年到現在沒賣過1件,我從來就沒想賣過。一個是我喜歡,再一個是我想做出成績來,給後人留下,留給民間、留給國家。讓大家了解我們的過去,了解老前輩留下來的民族文化。如果賣一件就會少一件。」
「真是藏龍卧虎啊!」
「每一道工序我都要管,從採料、挑料、開料,到加濕、乾燥、畫的審議。比如說濕度,一片一片開出來後,要用水泡,把它的木性給泡走,以後再風干,這一段最為關鍵。然後再挑料,陰面陽面、東面西面的紫檀,顏色都不一樣。」陳麗華說:「挑料特別難,買100斤木頭,可能只能挑出10斤8斤,一般也就10%到15%。每一朵花,怎麼把它的活勁做出來,怎麼才能非常有富貴感、民族感,我天天都在思考。」
一件件價值連城的民族藝術瑰寶被造就出來了,令參觀博物館的人嘆為觀止。
有個美國巨商,出價許多美元想買博物館全部藏品,願意先付款並讓陳麗華女士展出3年後再拿走,但遭到陳麗華婉拒。一位香港富商,想出高價購買一個紫檀屏風,陳麗華寧願送給另外的禮物而不肯割愛。
陳麗華女士鍾愛紫檀已經到了虔誠的地步:「紫檀還是高級葯材呢。在紫檀旁邊坐著,就跟抽了大煙似的特別有精神。特別累時在紫檀邊走一圈,什麼頭疼啊煩惱憂愁全都沒有了。紫檀能通血,黃花梨能降壓。」
她的一個工人在打磨時不小心碰斷了一根龍須,陳麗華哭了,自己揍自己的嘴巴。那個工人嚇壞了,工人們也都哭起來。從那以後就再沒有折過一根龍須。
博物館開館不久,有個19歲的大學生在觀看一幅紫檀畫時,竟將上面的鏤空船槳給掰斷了。這是陳麗華16年前做的一幅珍品,陳女士真是欲哭無淚。老師同學認錯、批評教育又怎能彌補這巨大的損失?最後,陳麗華反倒送給他們學校一個酸枝木的「騎摩托車的女郎」。目的是想讓這些學林業本科的孩子們,見到這件藝術品,就想到要珍惜我們國家的民族藝術和森林資源,特別是那越來越少的木頭。
這件殘破的紫檀畫現在就擺在大廳的一進門處,畫邊有個玻璃罩,裡面放著那兩根小小的殘片。「這件我就不修啦,用來教育其他的人:你可千萬別再掰了。」
已經獨步紫檀王國的陳麗華,並沒有停止她的腳步。她還要做北京的四合院,所有的牌樓和在「文革」中幾乎被拆得一干二凈的70幾個城門,將來擺放在現在已經開工的博物館二期工程里。「以前北京什麼門都有,東直門、西直門、哈德門、崇文門,各式各樣的門多了。『文革』時我都去拆過,護城河也都填了,多可惜呀。記得小時侯坐著馬車進東直門,到點不出去,城門一關就甭想出去了。」
在同樣散發著紫檀幽香的工廠,一個車間里四合院的地基已經初具規模,工人們正在忙著製作四梁八柱。在另一個車間里,董法林主任正帶領著工人製作「飛雲樓」。他說:「這個在山西省萬榮市的飛雲樓可以說是天下第一樓。將來做好了,加上底座有3米多高,比那個故宮角樓還高。不過還早著呢。」這位50多歲的老木匠說:「我已經跟了董事長23年,我的兒子現在也在廠里上班,而且他也有兒子了。」來自河北淶水、月薪2000元的工匠牛慶吉對我們說:「板媽對活要求特別細致,不怕你時間長,做好了為止。」
「板媽」——年輕工人們都這樣親切地稱呼他們的老闆陳麗華。
陳麗華花在紫檀事業上的錢難以計數,但是她看重的是紫檀,和一刀一刀為她雕出紫檀王冠的工人。她的比喻朴實無華:「一年到頭一天吃一頭牛,365頭牛能有多少錢?你有病了,黃金不能把你帶去送醫院,還得是人。工人也是一樣,所以處理好人的關系是最關鍵的。把錢看得太重了,人人恨你,人人看不起你,不如沒錢。」
一隻手攥著地產,一隻手攥著紫檀,陳麗華為自己開拓了金礦。
❻ 珠海有哪些股票
1、格力地產 600185
作為珠海最具實力和影響力的房地產企業之一,格力地產通過房地產市場化開發和多元資源整合,銳意開拓,穩中求進,不僅取得豐厚的經營成果和矚目的業績,也積累了豐富的技術、管理和開發經驗,凝聚了一大批專業人才和精英。在總結多年經驗的同時,格力地產著力打造全新的品牌戰略,樹立起鮮明的行業標桿形象。
2、華發股份 600325
珠海華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發股份)成立於1992年8月,其前身始創於1980年,1994年取得國家一級房地產開發資質,2004年成為房地產上市公司。
3、珠海港 000507
珠海港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珠海經濟特區富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86年,並於1993年3月26日在深交所掛牌上市。為實現珠海港口跨越、帶動區域發展的目標,在珠海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和推動下,2010年9月16日公司正式更名為「珠海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珠海港」,股票代碼:000507),成為珠海港口建設的重要力量。公司第一大股東為珠海港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❼ 富華財富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富華集團成立於2006年,是一家集金融、地產、汽車、水產、礦產、現代化農業及貿易為一體的多元化集團公司。富華財富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是富華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注冊資金3億元人民幣,致力於為企業及個人客戶提供綜合化互聯網金融服務。服務范圍涉及互聯網金融、私募基金、融資租賃、風險投資、資產管理等多個項目,截止目前,公司已取得互聯網金融、私募基金、融資租賃、融資擔保等多個金融服務牌照。公司總部位於北京,設青島為全國運營發展中心,業務覆蓋全國。富華財富倡導「規范運作,陽光服務」的經營理念,致力於成為互聯網金融的引領者。歷經十餘年的發展,已累計為10餘萬客戶提供綜合金融解決方案,獲得廣大客戶和社會各界人士的高度認可。富華財富整合內外部資源,全力搭建一個為國內各類企業及個人投融資兩端,公平、透明、安全、高效的互聯網金融服務平台。富華財富主營業務分兩大板塊,資產端和財富端。資產端包含:融資租賃,保理,車貸寶,房貸寶,娛樂寶,消費貸,產融貸;財富端囊括;財富管理,私募基金,眾籌,互聯網金融,企業融資,P2P,PPP。富華財富與中國最大的第三方支付公司——銀聯商務達成戰略合作,實現資金指定銀行——中國光大銀行存管,平台及三方支付公司均杜絕資金池,客戶資金安全有保障。富華財富主要投資於國家重點扶持的成熟企業,發行中短期收益產品,幫助企業融資,同時經過專業化的輔導,幫助企業完成上市目標,實現投資收益。
法定代表人:楊曦
成立時間:2015-04-27
注冊資本:30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110108018998055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北京市東城區東直門外大街42號9層914
❽ 富華(香港)國際貿易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由衢州元立金屬製品有限公司斥資990萬美元創建的富華(香港)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在香港舉行揭牌儀式和開業典禮。
❾ 股票000507的高管違法買賣股票具體情況
2008-05-17粵富華(000507)副總裁李際濱買賣股票被證監會調查
繼ST中農黨總支書記黃金鑒因「涉嫌違法買賣公司股票」被立案調查後,粵富華副總裁李際濱成為第二名被以此立案調查的上市公司高管。
粵富華今天刊登公告說,公司於5月13日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調查通知書,公司副總裁李際濱因「涉嫌違法買賣股票」,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決定立案調查。記者從深圳證券交易所了解到,李際濱並未上報過自己買賣粵富華股份的情況。深圳證券交易所公布的高管持股變動信息中,也沒有李際濱持股變動情況,粵富華只有董事黃志華、董事閆前、監事吳乾新、監事庄愛娜四人在最近半年多的時間里持股發生過變動。粵富華2007年報顯示,李際濱也沒有持有粵富華股份。
雖然李際濱買賣粵富華股份的情況目前還不知道,但它肯定會隨著中國證監會的調查而水落石出。在此之前的1月份,ST中農黨總支書記黃金鑒因「涉嫌違法買賣公司股票」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因此,李際濱成為第二名因涉嫌非法買賣股票而被立案調查的上市公司高管。在黃金鑒涉嫌非法買賣股票事件中,他持股變動情況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公布的上市公司高管持股變動信息中得到了體現。
2007年以來,雖然監管部門三令五申遏制股市違規違法行為,但鋌而走險的上市公司高管卻屢禁不止。除了黃金鑒、李際濱外,其餘上市公司違規買賣股票後基本都是將收益上交所在上市公司而輕松過關。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違規高管正在受到進一步的制約。今年1月14日,中央紀檢委全體會議通過的全會公報中說,「國有企業領導人員不準利用企業上市或上市公司並購、重組、定向增發等過程中的內幕信息為本人或特定關系人謀取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