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獐子島又爆雷,3億扇貝全死了,股民會受到哪些傷害
股票肯定會受到很大的影響,股民們應該會賠的很多吧。
B. 9年多獐子島股價跌幅高達92%,獐子島因何不斷驚動交易所
獐子島不斷驚動交易所是獐子島負責養殖的扇貝之前有大批量死亡,海參我不想養了,現在獐子島又發布公告稱想要賣海,獐子島這些舉動讓交易所很關注。
交易所不斷的關注獐子島公司,最主要的目的也是不想損失獐子島公司。獐子島公司雖然這幾年的時間,養殖扇貝屢次遭遇困難。交易所覺得只要獐子島公司能夠繼續運營,對交易所都是有利益的。交易所不想損失了獐子島公司,對獐子島關注度高也想讓獐子島公司能夠繼續的運營。
C. 獐子島又爆雷!自稱3億扇貝不明原因死了,為啥股民認為是騙局
因為早在此次事件之前,獐子島這家上市公司就有多次不誠信的行為。這次和前兩次一樣,他們也是說自己生產的扇貝跑了或者瘦了導致銷量不夠,其實實際上就是為了圈股民的錢,所以這次面對同樣的套路,股民當然會認為這是一場騙局。而這也必將使得這家公司陷入輿論風波,對它的市值產生巨大影響。
經過長期的調查,確定了他們涉嫌虛假記錄,以及沒有及時地披露公司的相關信息。這對於股民而言是巨大的欺騙,也怪不得股民會如此憤怒。這種公司也確實不應該存在於市場上,對於市場的穩定將會產生巨大的影響。
D. 獐子島事件來龍去脈是什麼
2014年10月30日晚間,獐子島發布公告稱,因北黃海遭到幾十年一遇異常的冷水團,公司在2011年和部分2012年播撒的100多萬畝即將進入收獲期的蝦夷扇貝絕收。因「絕收」事件的影響,獐子島當年營收從預計盈利變為巨虧8億。
2018年1月,獐子島的扇貝又被「餓死」。2019年4月,獐子島受災,同年11月又發生「蝦夷扇貝大規模自然死亡」事件。獐子島過去幾年頻繁出現扇貝「絕收」、「餓死」等事件,受到外界質疑。
證監會2014年開始對相關情況進行調查,那年發現沒有虛假行為。2018年2月再次進入獐子島集團進行調查,並且向重要人員進行問話。2020年6月24日,證監會經過最終調查發現獐子島集團確實存在虛假行為,對該集團罰款60萬,並且給予警告,相關責任人也被一一處罰。
(4)獐子島事件對股票的影響擴展閱讀
事件影響:
截至2018年2月22日上午,獐子島股價收報4.11元,相較1月31日發布公告時,股價下跌幅度達46.83%。
自獐子島2014年10月扇貝第一次遭遇絕收事件後,公募基金便大幅減持該股。2018年以後,不少券商也停止了對獐子島的研究和跟蹤。多家買方機構將獐子島列入禁投對象。
E. 「扇貝死了,扇貝跑了又來了……」,獐子島上市以來究竟帶來了多少神操作
獐子島的扇貝似乎“通人性”,2015年盈利非常多,2016年虧損,再到2017年又開始盈利,但是2018年大批扇貝死亡,再次虧損,這簡直就是神奇的操作啊!
我認為獐子島的扇貝真的是很有自己的個性,一年虧損,一年盈利。人們都說獐子島的扇貝“說死就死”,這個真的很生動形象了,獐子島集團的股票也是忽高忽低的,了解的人都已經對它這種巨大變化習以為常了,這也確實是大自然中的一個稀罕的事情,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神操作,那麼,到底為什麼只有獐子島的扇貝這么有“個性“呢?
獐子島自上市一來,換了很多屆的高管了,這對於一個集團來說,當然是有害無利的。集團人員變動太過頻繁,很多人都是自己辭職的,可知這個集團的管理能力是有問題的,越來越多的公司拒絕與之合作,獐子島的個股漲幅過大也讓它不再受到股民的喜愛了,所以獐子島集團可能將會面臨破產的危機。
F. 獐子島到底出了什麼事情股票如此大跌
昨天凌晨一個不知名的報社爆出了1系列文章,指摘獐子島種種問題。剛剛看到時候非常震驚,不過仔細看看,能看出來是蓄意的攻擊。而且所有信息居然都來自一個已經離職的不知道是誰的人,完全無從考證。不過他目的達到了,輿論一下都關注過來,盲目轉載,資本市場震動。真的想投資還是要自己分析,是否有投資價值。
G. 分析獐子島事件,從投資者的角度應該關注獐子島的哪些事情
分析獐子島事件,從投資者的角度來說對這樣的股票最好的就是認識,認清他,然後遠離,規避!!!可以到new星星 老師博客,他好像有對這個獐子島的分析
H. 扇貝這次不跑了,卻是集體暴斃,獐子島為何稱為A股最大笑話
獐子島多次拔苗助長,一個海域只有他家扇貝出逃、死亡各種理由,成了股市的笑話。
被無數A股投資者吐槽的獐子島竟然又玩起了「扇貝」的套路,而這一次,可能是扇貝連續劇的大結局。因為,這次3億扇貝存貨沒跑路,全都死了。
其中部分海域死亡貝殼比例約佔80%以上。死亡時間距抽測采捕時間較近,死亡貝殼與存活扇貝的殼體大小沒有明顯差異,大部分死貝的殼體間韌帶具有彈性,部分殼體中尚存未分解掉的軟體部分。
換句話說,這些庫存的扇貝出現了大比例死亡,而且死亡時間剛剛好就是公司抽測時間之前。11月12日開盤,獐子島股價果然一字跌停,當日早盤,賣單不斷積壓在跌停板上,資金瘋狂出逃。
(8)獐子島事件對股票的影響擴展閱讀:
自2014年起至2019年,據獐子島集團公告,其所養殖深海扇貝已經三次「受災」。
2014年10月,獐子島集團公告稱,2011年與2012年的底播海域蝦夷扇貝,因受冷水團異動導致的自然災害影響近乎絕收,獐子島集團因此巨虧8.12億元。這一事件被股民稱為「扇貝跑路」。
2018年1月,獐子島集團再度發布公告稱,發現部分海域的底播蝦夷扇貝存貨異常,預計可能導致公司全年虧損。一紙公告令市場嘩然,不禁發問,「難道扇貝又跑了?」 最後,公司在年報中解釋稱,海洋災害導致扇貝瘦死。
2019年一季度,獐子島上演「扇貝跑路」第三季,集團凈利潤虧損4314萬元,理由依然是「底播蝦夷扇貝受災」。
2019年6月11日,獐子島發布公告稱,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目前正在被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立案調查。
I. 大連獐子島造價案件投資者已申請凍結3600萬,冬天真的必須吃海參嗎
大連獐子島造價案件投資者已申請凍結3600萬,冬天真的必須吃海參嗎?扇貝「跑路」鬧劇終於塵埃落定。9月11日,證監會發布消息稱,獐子島財務造假性質惡劣,影響極壞,嚴重破壞了信息披露制度的嚴肅性,嚴重破壞了市場誠信基礎,依法應予嚴懲。證監會決定將獐子島及相關人員涉嫌證券犯罪案件依法移送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自2014年以來,獐子島的扇貝多次上演凍死了、餓死了、「跑路了」的奇葩景象。眾所周知,農林牧漁業一直都是審計的痛點,獐子島正是鑽了深海蝦夷扇貝難以統計核實的空子,通過扇貝死亡、「跑路」等手段進行財務造假,調節業績。
如今證監會重拳出擊,使用科技執法手段——利用最新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進行審計測算,扇貝「無處可逃」,獐子島「造假案」水落石出,公司及其相關人員也得到了相應的處罰。除了刑事追責,獐子島或將面臨投資者的民事賠償。
假「跑路」,真造假
獐子島位於遼寧省大連市長山群島的最南端,由獐子島、褡褳島、大耗子島、小耗子島等四個島嶼組成,距離大連56海里。又因島上坐落著一家上市公司——獐子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獐子島」),該島成為大連有名的富裕鎮。
獐子島成立於1992年,主營蝦夷扇貝、海參、鮑魚等海產品育苗、養殖、加工、銷售等業務,於2006年在深交所掛牌上市,被稱為「水產第一股」。上市之後,公司股價猶如坐過山車,從上市首日的9.32元/股逐漸上漲至2008年1月的22.9元/股,隨後一路下跌,到了2008年9月其股價最低為3.69元/股。
2010年,獐子島迎來最風光時期,股價一路攀升至33.44元/股,市值一度暴漲至235億元。與此同時公司業績表現也十分亮眼,截至2011年,獐子島的營業收入、凈利潤分別為29.37億元、4.97億元,分別較上市當年增長了近4倍、2倍。
好景不長,獐子島於2014年10月發布的一份公告,揭開了公司財務造假的序幕。
根據公告,受北黃海冷水團和遼南沿岸流鋒面影響,水溫日差較大,不適合蝦夷扇貝生長,公司在抽測時發現部分海域的2011年、2012年底播蝦夷扇貝存貨異常。因此獐子島決定對105.64萬畝海域成本為7.35億元的底播蝦夷扇貝存貨放棄采捕,進行核銷處理;對43.02萬畝海域成本為3.01億元的底播蝦夷扇貝存貨計提跌價准備2.83億元。
意味著獐子島成本高達10.36億元的蝦夷扇貝被「凍死了」。
來源:全國市場監管動產抵押登記業務系統截圖
根據全國市場監管動產抵押登記業務系統,9月4日獐子島以蝦夷扇貝作為抵押物,向中國民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大連分行貸款9000萬元,貸款期限為2020年9月4日-2021年9月4日。去年9月獐子島亦向該銀行貸款1億元。
9月15日上述消息被曝光後,9月16日-17日獐子島連獲兩個漲停板,截至17日收盤其股價報收4.58元/股。
值得一提的是,9月16日民生銀行消息稱,媒體報道提及的民生銀行大連分行對獐子島的9000萬元融資,並非民生銀行新發放的貸款,為存續貸款,擔保方式為土地房產抵押、海域使用權及海底存貨抵押,目前抵押物足值,企業正常付息。
往前追溯,6月3日獐子島以蝦夷扇貝作為抵押物,向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大連長海支行貸款4950萬元,限期一年;5月19日獐子島以海參作為抵押物,向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大連長海支行貸款1100萬元,限期一年。
2019年至今,獐子島通過抵押海參、蝦夷扇貝等獲得的貸款合計為2.91億元。
一邊債台高築,一邊靠抵押借錢「拆東牆補西牆」,倘若未來銀行不給貸款,獐子島二十多億的借款將如何解決?此前半年報顯示,為了清償債務,公司推動股權融資工作,積極與各銀行溝通,探討債轉股方案並擇機推進實施;積極探索引進戰略投資者,推動公司加快轉型。獐子島債轉股方案及引進戰略投資者的具體情況如何?
J. 獐子島爆雷不是第一次了,為何之前爆雷後還是有不少股民相信它
這主要還是因為一些股民對於市場的不了解,而且這家公司做的公關工作也比較好,經常會發布一些公告來欺騙廣大股民,使得股民不斷的相信他。而之後證監會也正式揭露了他涉嫌一些財務造假以及公司信息的不及時公布等問題。而有些股民在炒股票的時候也是很盲目的,一旦有了短期的利益,他們就會選擇無條件地相信這些公司。
在這種情況下,廣大股民將面臨著巨大的虧損,而之後有關部門也對該公司董事長進行了30萬元的罰款,並禁止他終身進入市場。至此這一事件才得以平息,也希望廣大股民始終牢記那句話,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