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主力排名 > 居民投資股票基金等獲得的收入

居民投資股票基金等獲得的收入

發布時間:2022-12-09 15:33:21

1. 高收入人員的個人所得稅如何合理避稅

高收入人員的個人所得稅可以通過申報專項附加扣除來進行抵稅,專項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支出。也可以購買符合國家規定的商業健康保險、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來進行抵稅。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一)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二)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三)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四)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其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五)財產轉讓所得,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後的余額為收入額。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

個人將其所得對教育、扶貧、濟困等公益慈善事業進行捐贈,捐贈額未超過納稅人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國務院規定對公益慈善事業捐贈實行全額稅前扣除的,從其規定。

本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專項扣除,包括居民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的范圍和標准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等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等;專項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支出,具體范圍、標准和實施步驟由國務院確定,並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第十五條公安、人民銀行、金融監督管理等相關部門應當協助稅務機關確認納稅人的身份、金融賬戶信息。教育、衛生、醫療保障、民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住房城鄉建設、公安、人民銀行、金融監督管理等相關部門應當向稅務機關提供納稅人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專項附加扣除信息。

個人轉讓不動產的,稅務機關應當根據不動產登記等相關信息核驗應繳的個人所得稅,登記機構辦理轉移登記時,應當查驗與該不動產轉讓相關的個人所得稅的完稅憑證。個人轉讓股權辦理變更登記的,市場主體登記機關應當查驗與該股權交易相關的個人所得稅的完稅憑證。

有關部門依法將納稅人、扣繳義務人遵守本法的情況納入信用信息系統,並實施聯合激勵或者懲戒。

(1)居民投資股票基金等獲得的收入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十三條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第一款第一項所稱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包括個人繳付符合國家規定的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個人購買符合國家規定的商業健康保險、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的支出,以及國務院規定可以扣除的其他項目。

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以居民個人一個納稅年度的應納稅所得額為限額;一個納稅年度扣除不完的,不結轉以後年度扣除。

2. 基金收益要不要交稅

基金向個人投資者分配股息、紅利、利息時,不再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這是基金與股票在稅收方面的明顯區別,也是基金宣傳的收入免稅的由來。另外,個人投資者買賣股票或基金單位獲得的差價收入,按照現行稅收規定均暫不徵收個人所得稅,徵收企業所得稅。

股票、非保本基金、理財產品等投資今後將不再交增值稅。財政部網站最新發布了《關於明確金融房地產開發教育輔助服務等增值稅政策的通知》稱,金融商品持有期間(含到期)取得的非保本的投資收益,不屬於利息或利息性質的收入,不徵收增值稅。

(2)居民投資股票基金等獲得的收入擴展閱讀:

在北京大學財稅法研究中心主任劉劍文看來,財政部明確非保本金融產品不再交納增值稅,是綜合考量的結果,結合了當前金融業發展方向、國際發展潮流以及當前資本市場的低迷等各種因素。對投資者來說,這是利好消息。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也告訴新京報記者,財政部此舉意在打破銀行剛性兌付金融產品的傳統格局,鼓勵銀行等金融機構創新開發非保本類金融產品,滿足投資者多樣化需求,形成差異化的風險搭配。

3. 人民群眾依法擁有的財產收入屬於何種分配方式

一、系統准確地理解「創造條件讓更多的群眾擁有財產性收入」
(一)對財產性收入概念的科學理解
作為一個專業經濟術語,按照國家統計局專家的解釋,「財產性收入」是指家庭擁有的動產(如銀行存款、有價證券等)、不動產(如房屋、車輛、土地、收藏品等)所獲得的收入。
在當前的社會背景下,「財產性收入」的意義已經超出了專業涵義——家庭通過擁有的動產和不動產所獲得的收入(包括出讓財產使用權的利息、租金、專利收入,財產營運所獲得的紅利收入,財產增值收益等)。十七大報告中的這個新提法,意味著老百姓未來的收入不僅僅來自工資,而是收入趨向多元化,國家支持並創造條件讓群眾的收入多元化。
(二)對目前群眾所獲取的財產性收入形式的全面認識
從我國目前的情況來看,能夠獲得財產性收入的人數正在大幅度增加。具體的形式體現在:
首先,一種普遍性的財產性收入是來自銀行的存款利息,所有在銀行有存款的公民都不同程度地擁有財產性收入。
其次,各種基金、分紅型保險金、股票和有價證券的持有者等也都程度不同地擁有財產性收入。近些年來,普通勞動者通過基金、股票和有價證券等獲得財產性收入的人數越來越多。
再次,公民個人和法人組織通過出租動產或不動產以及土地等財產使用權流轉所得到的收入等等也都屬於財產性收入。
最後,各種形式的直接或間接投資所得到的收入當然都是屬於財產性收入。
在前述四種財產性收入中,後兩種是基本的財產性收入,前兩種是衍生出來的財產性收入。
(三)對「讓更多群眾擁有財產性收入」內涵的准確把握
增加群眾的財產性收入的提出,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第一,它充分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具體要求。目前我國仍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仍然是經濟欠發達國家,不斷加快發展仍是首要任務。我們追求的發展是以人為本的發展,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黨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造福人民。從根本上說,發展是為了人民,發展要依靠人民,發展的成果要由人民共享,因而發展的最終目的是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而人民群眾財產性收入的增加,則是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標志。
第二,它是縮小收入分配差距的重要途徑。改革開放以來,隨國民經濟的發展,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但同時由於多種現實的原因,收入分配的差距也在不斷擴大,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社會安定。為了有效的縮小收入差距,除提高低收入、調節高收入、打擊非法收入外,增加群眾財產性收入,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也是縮小收入差距的有效方式。
第三,它是擴大內需的現實基礎。近幾年來,我國經濟發展的速度較快,但經濟發展主要是靠投資拉動,而不是消費拉動,這也是國民經濟不協調、不均衡的表現之一。所以,著力於不斷擴大內需,是經濟保持科學發展的重要基礎,而提高人民群眾的收入、特別是財產性收入,則是擴大內需即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的前提條件。
二、創造條件讓更多的群眾擁有財產性收入途徑
有恆產者有恆心,增加百姓的財產性收入,增加中產者數量,是穩定人心、穩定社會的必由之路。讓更多群眾擁有「財產性收入」,意味著廣大群眾現有財富應該也必將應該成為獲取收入流的手段和源泉,這不僅體現了黨中央對於廣大群眾現有財富保值增值的重視,更體現了藏富於民的思想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精神。
「讓更多群眾擁有財產性收入」,就是要改變現階段財產分布和財產性收入流向不均衡的狀態,避免迅速增長的財產性收入過於向一小部分人集中,讓財產性收入覆蓋更多的普通百姓,讓財產性收入真正進入「大眾時代」,達到逐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的比重、形成「民富國強」收入分配格局的目的。創造條件讓更多的群眾擁有財產性收入的途徑如下:
(一)積極創造外部條件,激發群眾的創業熱情,拓寬群眾財富的增長渠道
在硬體上,要創造暢通的物流、信息、能源、交通條件,方便群眾創業;在軟體上,政府要充分利用稅收等經濟杠桿,鼓勵更多人投入創業之中;同時,要拓寬各種投資渠道,完善儲蓄、債券、保險和股票等多種市場,讓群眾有更多的選擇來進行投資,使財富實現保值增值。
(二)要積極的培育、構築和發展良好的法治環境
保障公民的合法私有財產,讓群眾不再為財富的擁有和增長而提心吊膽,以解除積極創造財富的後顧之憂。
合法的財富是社會文明發展的基礎,政府對於侵犯公民私有財產的行為必須嚴厲打擊,才能有力保護群眾擁有財產性收入;同時,針對一些地方蔓延的「仇富」的情緒,政府一方面要打擊那些違法犯罪行為,另一方面要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發展社會救濟和社會保險,關心民生,消除「仇富」的社會基礎。當前,保障公民合法的私有財產,更重要的是要防範各種形式的利用公權力侵佔公民的合法私有財產的行為。
(三)要依法行政,放權於市場,打擊腐敗現象,避免與民爭利
改革開放將近30年了,我國的GDP得到長足的增長,但是在一些地方,政府利用公權力壟斷大量資源,而政府官員利用公權力進行「尋租」,使得政府財政收入增長而民間財富不見增長。如果任由這種現象蔓延,那就不可能有更多群眾擁有財產性收入。因此,各級政府要大力防範行政壟斷,簡化行政程序,放權於市場,強化各種監督機制,減少權力尋租現象,讓政府不再與民爭利。
三、創造條件讓更多的群眾擁有更多的財產性收入途徑
黨的十七大報告首次提出「創造條件讓更多群眾擁有財產性收入」。它是基於居民財富逐步累積、財產性收入快速而不均衡增長的背景,是對財產性收入的承認和肯定,是防止財富在積累過程中向少數人集中、導致收入及貧富差距進一步擴大的重大舉措,同時也預示著財產性收入的增加要通過從「少數人擁有」到「更多群眾擁有」的路徑,讓財產性收入覆蓋更多的普通百姓,讓全體民眾共享改革開放和發展的成果。
在當前的收入格局背景下,如何讓廣大群眾特別是讓更多的中低收入階層擁有更多的財產性收入,無疑是我們面臨的一個巨大挑戰。
(一)要從制度和體制上為維護和增加廣大群眾的財產性收入提供保障
十七大報告首次在初次分配問題上引入公平概念,由以往的「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系,再分配更加註重公平」,提出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這些都蘊涵著收入分配製度方面的重大變化,意味著要調整和改善政府、企業、居民在國民收入中的分配關系,要健全勞動、資本、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制度,逐步改善初次分配結構。
(二)要從法律和產權制度上保證廣大群眾的財產,並通過稅收杠桿區別對待不同來源的財產性收入
財產所有權的確認和保護是財產性收入的前提和基礎。要完善「讓更多群眾擁有財產性收入」的法律基礎,在法律層面上對廣大群眾特別是社會弱勢群體財產權的保護予以高度重視,對他們財產的徵用、沒收或者被拖欠都應嚴格納入法律規制之下,確保財產性收入來源的基礎穩固。同時,在當前財產分布和收入差距較大的情況下,應該運用不同的財稅政策手段和制度安排,通過經濟杠桿的調節使財產性收入的增加更加均衡。
(三)要調整居民收入分配關系,著力提高低收入群體的收入
十七大報告提出要「著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貧標准和最低工資標准,建立企業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還要注重「調節過高收入」等。因此,要通過一些綜合性改革舉措,逐步扭轉收入分配差距擴大的趨勢,保證和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使全體社會成員不斷增加財富積累,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四)營造寬松、良好的金融投資環境
作為增加廣大群眾財產性收入的重要平台,要大力發展資本市場,加快金融產品創新,降低投資門檻,拓寬投資渠道,營造寬松、良好的金融投資環境。
在市場制度的設計上要建立健全我國證券投資者保護制度,注重保護在資金、信息等方面都處於劣勢的中小投資者的利益。通過降低投資門檻,使擁有財產的群眾不管其財產的多寡,都有機會通過資產運營獲取財富,分享經濟發展的成果。其中的關鍵是:發展以投資者主動行動為基礎的法律自我實施機制,完善民事賠償機制,嚴厲打擊內幕交易和操縱市場的行為,更充分地維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加快多層次市場體系建設(包括股票、債券、基金、黃金、外匯、期貨等),加快金融產品和金融工具創新;健全公司治理,強化信息披露,完善監管機制,構建有序的資本市場秩序;不斷改善金融服務,構建廣大群眾收入來源多元化、風險結構異質化、資產存量組合化的理財平台,為廣大群眾增加財富。

4. 金融債券利息收入要交企業所得稅嗎

企業投資金融債券獲得的利息收入不需要交企業所得稅.
(一)對證券投資基金從證券市場中取得的收入,包括買賣股票、債券的差價收入,股權的股息、紅利收入,債券的利息收入及其他收入,暫不徵收企業所得稅.
(二)對投資者從證券投資基金分配中取得的收入,暫不徵收企業所得稅.
(三)對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運用基金買賣股票、債券的差價收入,暫不徵收企業所得稅.
企業所得稅法中,債券利息收入屬於應稅收入.但國債利息收入則屬於免稅收入.
根據《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八十三條規定: 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六條第(二)項所稱符合條件的居民企業之間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是指居民企業直接投資於其他居民企業取得的投資收益.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六條第(二)項和第(三)項所稱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不包括連續持有居民企業公開發行並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12個月取得的投資收益.

5. 如何推進公平分配,實現共同富裕

一、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堅持效率優先、兼顧公平,各種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
(1)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深化分配製度改革,理順分配關系,事關廣大群眾的切身利益和積極性的充分發揮,事關社會的進步和公平、公正、穩定。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積極推進分配製度改革,積極探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多種分配的有效實現形式,確立了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調動和激發了人民群眾的積極性。按勞分配是按照勞動價值進行分配,按要素分配是按照生產收益進行分配。這是兩種不同的分配原則。按勞分配是在進行必要的社會扣除以後,根據個人提供的勞動分配報酬,而按要素分配是根據各個要素對產出的貢獻分配報酬,包括工資、利息、租金、利潤。按勞分配中的工資是勞動報酬,按要素分配中的工資是勞動力的價格。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包括三層含義:一是生產資料佔有形式決定分配形式。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實行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要求必須實行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二是人的體力和智力勞動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經濟發展歸根結底取決於人。以按勞分配為主體,有利於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勞動積極性,促進生產力的發展。三是商品的價值是勞動創造的,勞動者應當取得勞動成果的主要部分。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要求收入呈現多元化,勞動仍然是人們獲得收入的最主要方式,但非勞動收入也應佔有一定比重。居民投資持有債券、股票、基金和其他金融資產,由此獲得的利息、紅利等財產性收入,應當成為部分居民收入的重要來源。正確處理按勞分配為主體和實行多種分配方式的關系,鼓勵一部分人通過誠實勞動、合法經營先富起來,注重社會公平,合理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切實採取有力措施解決地區之間和部分社會成員之間收入差距過大的問題,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2)堅持效率優先、注重社會公平。黨的十六大、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堅持效率優先、兼顧公平。十六屆四中全會強調:正確處理按勞分配為主體和實行多種分配方式的關系,鼓勵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注重社會公平。如果社會成員收入差距懸殊,而又長期得不到解決,不僅會挫傷人們的積極性,影響社會經濟發展,而且會影響安定團結。效率體現人類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屬於生產力范疇。效率通常指資源配置中的產出與投入之比。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效率就是效益。市場主體的效率高收入相應就高,效率低收入相應就低,無效率即無收入。市場經濟的競爭機制,給市場主體以強大的動力和壓力,促使他們千方百計提高效率,推動生產力發展。公平反映人與人的關系,屬於生產關系范疇。公平涉及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倫理學等一系列領域。公平主要是指收入均等化。但公平具有歷史性和相對性,在不同的社會條件下有不同的公平觀,不存在永恆的絕對公平。只要大多數人比較滿意,就算比較公平。效率與公平是對立的統一。按要素分配可以提高效率,但必然導致收入不平等。如果收入一律平等,又不利於提高效率。因此,為了效率就要犧牲某些平等,為了平等就要犧牲某些效率。效率是實現公平的物質基礎,只有通過提高效率,創造更多的財富,才談得上分配的公平。公平又是提高效率的前提條件,只有分配合理,才能激發勞動者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不斷提高效率。堅持效率優先,實質就是發展生產力優先,使勞動者的勞動報酬與勞動貢獻緊密結合起來,打破平均主義的分配方式,獎勤罰懶,激發人們的積極性和奮斗精神。同時要注重社會公平,不僅要講究物質利益,鼓勵人們創業致富,也要提倡回報社會和先富幫後富,實現共同富裕。堅持效率優先、注重社會公平,就是既要提倡奉獻精神,又要落實分配政策,既要反對平均主義,又要防止收入懸殊。
(3)堅持各種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確立勞動、資本、技術和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原則,實現按勞分配與按生產要素分配的有機結合,一切合法勞動收入和合法的非勞動收入,都應該得到保護。這是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在分配製度上的體現。勞動價值論是說明價值源泉,按要素分配是說明收益分配。作為物化勞動的資本,一般認為並不創造價值,但作為創造價值的重要條件,理應按其貢獻參與收益分配。各種生產要素對使用價值所作出貢獻和應得的報酬體現為:工資是勞動的報酬,租金是土地的報酬,利潤是資本的報酬。勞動、資本、技術和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原則,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反映在三個方面:一是反映一般勞動的價值,調動廣大勞動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二是反映科學技術、經營管理等復雜勞動的價值,激發廣大科技人員和管理工作者的創造精神和創新活力;三是反映土地、資本、知識產權等的價值,以集中各種生產要素投入經濟建設。也就是說,要形成與社會主義初期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相適應的分配機制,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和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於人民,造福於社會。推進按勞分配與按資分配相結合的較好實現形式是薪酬制度。薪酬由基薪、績效薪金和中長期激勵三部分組成。首先確定基薪和績效薪金,擴大績效薪金部分,與業績考核結果掛鉤。中長期激勵是企業經營管理者報酬的一部分,如上市公司實行股票期權,沒有上市的公司實行補充養老保險、補充醫療保險等。薪酬制度體現了按勞分配、以人為本與按資分配、以資為本緊密結合的要求,將企業的利益與經營管理者的利益緊密結合在一起,調動了經營管理持久的積極性。
二、整頓和規范分配秩序,加大收入分配調節力度,重視解決部分社會成員收入差距過分擴大問題
(1)加強分配秩序的整頓和規范。這是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任務。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特徵是:民主法治,社會主義民主得到充分發揚,依法治國方略得到切實落實,各方面積極因素得到廣泛調動;公平正義,社會各方面的利益關系得到妥善協調,人民內部矛盾和其他社會矛盾得到正確處理,社會公平和正義得到切實維護和實現;誠信友愛,全社會互幫互助、誠實守信,全體人民平等友愛、融洽相處;充滿活力,能夠使一切有利於社會進步的創造願望得到尊重,創造活動得到支持,創造才能得到發揮,創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社會組織機制健全,社會管理完善,社會秩序良好,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社會保持安定團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形成全體人民各盡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社會,必須整頓和規范分配秩序,以激發社會活力,促進社會公平和正義,增強全社會的法律意識和誠信意識,維護社會安定團結。整頓和規范收入分配秩序,主要是依法建立健全適合我國國情的分配體制、分配製度,解決運用公權把整體利益和公眾利益轉化為局部利益或個人利益的問題;依法調節地區之間和社會成員之間的收入分配差距,妥善處理各個方面的利益關系問題;依法規范收入分配行為,防止運用公共財力提高部分人群、部分行業、部分地區收入水平的問題。通過合理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改革稅收制度、增加公共支出、加大轉移支付等措施,支持和扶助欠發達地區和困難群眾,實現社會公平。規范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分配秩序的建立,涉及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許多方面,與我國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建設進程的推進緊密相關。因此,整頓和規范分配秩序不是權宜之計,不是短期的突擊性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樹立長期的思想准備,進行長期不懈的努力。
(2)加大收入分配調節力度。在收入分配調節中,堅持初次分配注重效率,發揮市場的作用,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實行機會均等,鼓勵一部分人通過誠實勞動、合法經營先富起來。企業經營管理者缺乏有效的激勵和約束是國有企業改革與發展急需解決的問題。一方面多數國有企業經營管理者的收入與企業的規模和經營業績脫節,水平偏低,企業經營管理者的積極性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另一方面一些企業經營管理者自己決定分配方式,自己給自己定工資,經營管理者收入分配實際處於失控狀態。企業經營管理者是受出資人委託或授權來經營管理企業的,經營管理者的薪酬應由出資人來決定。通過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充分調動經營管理者的積極性,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通過建立約束機制,解決企業經營管理者薪酬失控的問題。在企業職工分配中,打破固定工資的傳統模式。在按照國家規定保障職工最低收入的前提下,盡可能地加大與職工實際貢獻直接掛鉤的活工資的比例,獎勵起用獎勤罰懶、收入靠貢獻的機制。完善以崗位工資為主的基本工資制度,明確崗位職責和技能要求,實行以崗定薪,崗變薪變。崗位工資標准與企業經濟效益掛鉤,效益下降時相應降低崗位工資標准。調整職工收入分配結構,工資收入與企業效益和職工實際貢獻掛鉤,形成能增能減的機制。在收入分配調節中,再次分配注重公平,加強政府對收入分配的調節職能,通過多方面的收入分配政策,調節收入差距,防止過分懸殊和兩極分化,在不影響人們創造社會財富積極性的前提下,兼顧各階層群眾利益,實現合理的公平分配。實行完整的貨幣化工資制度,調整工資結構,把工資外相對固定的各種補貼納入工資收入,成為居民的持久收入。提高教師、研究人員和公務員的收入。
(3)加快解決部分社會成員收入差距過分擴大問題。近年來我國城鄉、地區發展差距和收入分配差距呈擴大趨勢。20世紀80年代,由於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提高農產品收購價格,城鄉差距由1978年的257倍縮小到1985年的186倍。這些年由於城鎮居民收入大大快於農村,2003年又擴大到32倍。2004年城鄉差別為313倍,差距有所回落。由於農民收入還要用來購買生產資料,城市居民沒有這筆支出,再加上城市有各種福利,而農村很少,實際上的城鄉收入差距可能大於這個比例。地區間差距進一步擴大。東中西地帶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比例1980年是119∶1∶107,2000年擴大到149∶1∶106。東部與中西部的絕對差額由71元、44元,分別擴大到2517元和2195元。反映社會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數在我國已超過國際公認的04安全警戒線。城市中貧富差距也在拉大,財富集中程度進一步上升。美林集團發布的年度全球財富報告中,2003年中國內地百萬美元富翁約有236萬人,如果以人民幣計算,將近24萬人成為千萬富翁。與此同時,還有大量的下崗失業人員和依靠低保維持生活的城鎮居民以及上千萬未脫貧的農民。在社會主義初期階段,社會成員之間收入存在一定差距,是難免的。但如果差距懸殊,而且任其擴大,就會造成多方面的嚴重後果。因此,推進分配製度改革,必須妥善解決部分社會成員收入差距過分擴大問題,鼓勵通過誠實勞動、合法經營先富起來,並要注重社會公平,合理調整國民經濟分配格局,切實採取有力措施,為實現共同富裕創造條件。
三、以共同富裕為目標,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
從全社會看,低收入者的相對規模不應過大,更多的應成為中等收入者,並鼓勵人們跨入高收入者行列,形成中間大、兩頭小的分配格局。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是實現共同富裕目標的基本途徑,是將收入差距控制在社會可承受范圍內的基本保證,也是確保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措施。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解決收入分配差距過大的問題,必須標本兼治,採取多種有效措施。
(1)實行積極的就業政策,大力促進就業和再就業。就業是民生之本、安國之策,是人民群眾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徑。因此,為了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必須千方百計增加就業崗位。在產業類型上,注重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在經濟類型上,推行公有制的多種有效實現形式,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在企業規模上,發展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公司大企業集團,放開搞活國有中小企業,支持非公有制中小企業的發展,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做強做大。積極鼓勵創業和自謀職業。緩解勞動力供給與需求的矛盾,為城鄉低收入群體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針對小額貸款落實難的問題,通過加強創業培訓和建立信用社區,進一步簡化發放程序和手續,更好地支持勞動者自主創業。國有大中型企業主輔分離、輔業改制中,抓住實現產權多元化、職工轉變身份、改制企業轉換經營機制等重要環節,重點解決分離改制企業的產權關系、勞動關系,妥善安置職工,使輔業改制後真正成為面向市場、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經濟實體,盡可能將富餘人員安排在輔業企業,避免將企業富餘人員大規模集中推向社會。大力開發公益性就業崗位,切實落實扶持政策,推進再就業援助制度化、長期化,幫助困難對象實現再就業,讓有就業願望的人能夠獲得就業機會,並獲得同勞動貢獻相符的報酬。
(2)統籌城鄉發展,逐步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實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方針,合理調整國民收入格局,更多地支持農業和農村發展。圍繞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實現糧食穩定增產、農民持續增收,從多方面加大支持力度。穩定、完善和強化對農業的扶持政策。加快減免農業稅步伐。全部免徵牧業稅。繼續對種糧農民直接補貼,增加糧種補貼和農機具購置補貼,對重點糧食品種實行最低收購價格政策。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多渠道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改善農民進城務工就業、創業環境,建立確保進城務工農民工資正常支付的機制,做好清欠工作。提高低收入者水平,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各類企業都要嚴格執行最低工資制度,按時足額支付職工工資,並在提高效益的基礎上增加職工收入。完善轉移支付制度,加大對中西部地區和民族地區的財政支持。鼓勵智力勞動和智力投資,提高專業技術人員和經營管理的收入。建立開辟更多投資渠道,增加居民的收入來源,為居民提供多種多樣可選擇的投資工具,為居民投資和獲取合法收入提供切實的法律保障。企業建立以崗位工資制為主的基本工資制度,提高關鍵崗位和有突出貢獻人員的收入水平。推行年薪制、技術和知識產權入股、股票期權等分配製度,形成激勵和約束機制。加強壟斷行業收入分配的監管並合理調節其過高收入,推進福利待遇貨幣化。依法實行最低工資制度,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完善和規范公務員工資制度,推進事業單位分配製度改革,確立正常的工資增長機制。規范職務消費,加快福利待遇貨幣化。
(3)加快建立健全社會保障制度,建立對困難群體的利益保障機制。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堅持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擴大做實個人賬戶試點。推進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業保險並軌,在全國多數地區基本解決歷史遺留的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問題。今後企業裁員將逐步依法直接納入失業保險或城市低保。依法擴大養老、失業、醫療、工傷等社會保險覆蓋面,提高個體、私營和外資企業的參保率,完善靈活就業人員的參保辦法,使更多的人享有基本社會保障。加大社會保險費的征繳力度,逐步提高統籌層次。研究制定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障制度改革方案。推進建立企業年金制度,建立多元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城市低保制度,有條件的地方探索建立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好優待撫恤工作。支持慈善事業發展。對生活困難家庭進行救助,及時足額發放養老金和失業救濟金。同時加大農村扶貧力度,減少農村貧困人口數量,讓他們盡快脫貧致富。建立規范的社會保障預算管理制度,從制度上保證社會保障資金有穩定的來源。加強社會保障的管理基礎,提高社會化管理服務水平,加強城市街道、社區和鄉鎮勞動保障工作平台建設,健全服務功能。
(4)完善稅收調節功能,取締非法收入。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調節過高收入,不是不允許人們致富,更不是剝奪高收入,而是要形成調節過高收入的稅收體系,加強各種稅收征管,取締非法收入。加強對個人所得稅的征管,實行綜合分類稅制,合理確定起征額和扣除額,以體現公平原則。加強對高收入行業的收入分配情況監控,尤其是加強對壟斷行業收入分配的監管。加強法制建設,強化對非法收入的打擊力度。制止各種亂收費、亂攤派,營造公平、規范的市場環境,體現收入與貢獻的對等。健全個人收入監測辦法,強化個人所得稅征管。對各種非法收入要堅決依法取締和懲處。整治非法收入,制止權力的市場化和貨幣化,嚴懲貪污腐化,對於侵吞公有財產、偷稅漏稅、走私受賄、權錢交易、制假販假等行為,依法嚴厲打擊。
總之,深化分配製度改革,理順分配關系,最根本的是以共同富裕為目標,加快經濟發展,提高教育水平,擴大就業,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注重公平,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形成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佔少數、中等收入者佔多數,呈現兩頭小中間大的分配格局。

6. 如何深化我國分配製度改革,有何具體措施

一、從就業政策、工資制度和公共資源分享機制入手,完善初次分配機制
1、以創造公平就業環境、擴大就業規模、提高就業質量為目標,完善就業政策。完善公共事業單位的招聘制度,在國有企業全面推行分級分類的公開招聘。支持服務業、勞動密集型企業、小型微型企業和創新型科技企業發展,創造更多就業崗位。完善稅費減免政策,以及對崗位培訓、社會保險、技能鑒定、公益性崗位的補貼政策,促進以高校畢業生為重點的青年、農村轉移勞動力、退役軍人的就業。完善和落實鼓勵自主創業的各項政策。健全面向全體勞動者的職業培訓制度,完善社會化職業技能培訓、考核、鑒定、認證體系,規范職業技能鑒定、認證和各項收費標准。
2、提低限高,完善工資、薪酬制度。建立反映勞動力市場供求關系和企業經濟效益的工資決定及正常增長機制。完善工資指導線制度,規范企業薪酬調查和信息發布制度。根據經濟發展、物價變動等因素,適時調整最低工資標准。積極穩妥推行企業工資集體協商。規范勞務派遣用工行為,依法保障被派遣勞動者權益。加強國有企業高管薪酬管理,對部分過高收入行業的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嚴格實行企業工資總額和工資水平雙重調控政策,逐步縮小行業工資收入差距。建立與企業領導人分類管理相適應、選任方式相匹配的差異化薪酬制度,推廣薪酬延期支付和追索扣回制度。縮小國有企業內部分配中相對過大的差距,高管人員薪酬增幅應低於企業職工平均工資增幅。對上市公司和非國有金融企業的高管人員薪酬,通過完善公司治理結構,發揮董事會、薪酬委員會和股東大會在抑制畸高薪酬方面的作用。
完善機關事業單位工資制度。建立公務員和企業相當人員工資水平調查比較制度,完善科學合理的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調整優化工資結構,降低津貼補貼所佔比例,提高基本工資佔比;抓緊研究地區附加津貼實施方案。建立健全符合事業單位特點、體現崗位績效和分級分類管理的工資制度。
3、健全國有資本和公共資源的收益分享機制。建立覆蓋全部國有企業、分級管理的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和收益分享制度,合理分配和使用國有資本收益,擴大國有資本收益上交范圍,適當提高中央企業國有資本收益上交比例。完善公共資源佔用、出讓及其收益分配機制,健全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環境補償機制,以及公共資源出讓收益的全民共享機制。
二、以改革財稅體制、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為重點,健全再分配機制
1、優化財政支出結構。要降低行政成本,將更多財力用於保障和改善民生。公共財政要加大對「三農」、社會事業等領域的投入,加大對教育、就業、社會保障、醫療衛生、保障性住房、扶貧開發等方面投入,加大對中西部地區特別是革命老區和民族、邊疆、貧困地區的財力支持。
2、完善稅收制度。加快建立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度。完善高收入者個人所得稅的徵收、管理和處罰措施,將各項收入全部納入徵收范圍,建立健全個人收入雙向申報制度和全國統一的納稅人識別號制度。取消對外籍個人從外商投資企業取得的股息、紅利免徵個人所得稅等優惠政策。擴大資源稅徵收范圍,合理提高稅負水平。開展遺產稅研究和試點工作。調整部分消費稅的稅目和稅率,將部分高檔娛樂消費和高檔奢侈消費品納入徵收范圍。
3、千方百計增加城鄉低收入者特別是農民的收入。要幫助城市就業困難人員就業,鼓勵自主創業,使其獲得工資性收入和經營性收入。健全城鄉低收入群體基本生活保障標准與物價上漲掛鉤的聯動機制,逐步提高生活水平。同時,要健全農產品價格保護制度和農業補貼制度,穩步提高重點糧食品種最低收購價,完善大宗農產品臨時收儲政策和各項涉農補貼政策,努力增加農民家庭經營收入。培育農業新型經營主體,支持適度規模經營,允許農民依法、自願、有償進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推進農業產業化。加大對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的投入,促進產銷對接和農超對接,使農民合理分享農產品加工、流通增值收益。改革征地制度,依法保障農民的土地財產權等權益,提高農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
4、完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全面落實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省級統籌,推進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分類推進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研究推進公務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提高農民工養老保險參保率。健全城鎮居民和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建立兼顧各類人員的養老保障待遇確定機制和正常調整機制。
5、健全全民醫保體系。提高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籌資和待遇水平,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穩步推進職工醫保、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門診統籌,縮小與實際住院費用報銷支付比例的差距。建立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完善城鄉醫療救助制度。全面實現統籌區域和省內異地就醫即時結算。
6、加強對困難群體的幫扶和救助,大力扶持社會慈善事業發展。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給,建立市場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結合的住房制度,滿足困難家庭基本需求。逐步提高優撫對象撫恤補助標准,健全經濟困難的高齡、獨居、失能等老年人補貼制度和殘疾人生活補貼制度,完善孤兒基本生活保障和其他困境兒童生活救助制度,建立困難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積極培育慈善組織,簡化有關審批程序,落實慈善捐贈稅收優惠政策,加強監督管理,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個人和社會組織舉辦醫院、學校、養老服務等公益事業。
三、加強收入分配領域法律法規和制度建設,整頓和規范收入分配秩序
1、加快收入分配相關領域立法。研究出台社會救助、慈善事業、扶貧開發、企業工資支付保障、工資集體協商、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和收益上繳、財政轉移支付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規,修訂完善土地管理與徵收補償、礦產資源管理、稅收征管、房產稅等方面法律法規。建立健全財產登記制度。
2、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健全工資支付保障機制,將拖欠工資問題突出的領域、容易發生拖欠的行業、發生過惡意拖欠行為的企業納入重點監控范圍,完善工資保證金繳納辦法、勞動爭議處理和打擊惡意欠薪的相關制度,加大監察執法力度。
3、清理規范工資外收入。嚴格規范黨政機關各種津貼補貼和獎金發放行為,加強事業單位創收管理,規范科研課題和研發項目經費管理使用,嚴格執行公務招待費審批、核算等制度規定。嚴格控制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高管人員職務消費。
4、嚴格規范非稅收入。繼續推進費改稅,進一步清理各種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堅決取消不合法、不合理的收費和基金項目,保留的收費項目要適當降低收費標准。建立健全政府非稅收入收繳管理制度。
5、打擊和取締非法收入。在重點領域強化監督管理,堅持堵住非法收入的重要源頭。嚴厲打擊走私販私、偷稅逃稅、內幕交易、操縱市場、騙貸騙匯等經濟犯罪活動。嚴厲查處權錢交易、行賄受賄行為,深入治理商業賄賂,加強反洗錢工作,以及對非法收入外逃的監控和堵截。
6、加強領導幹部收入管理。全面落實並嚴格執行各級領導幹部如實報告收入、房產、投資、配偶子女從業等情況的規定。加強領導幹部離任審計工作,規范領導幹部離職、辭職或退(離)休後的個人從業行為,嚴格按照有關規定辦理兼職任職審批事項。
7、健全現代支付和收入監測體系。推進薪酬支付工資化、貨幣化、電子化,加快現代支付結算體系建設,落實金融賬戶實名制,推廣持卡消費,規范現金管理,減少公務領域的現金使用。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和收入信息監測系統。

7. 基金和其它的理財方式如存款、債券、股票各有什麼不同

1、 基金與銀行活期存款有什麼不同?
銀行活期存款的目標一般是滿足短期需要,例如即時的消費或意外支出。它的特點是很安全,很容易變現,您可以隨時取回資金,而且有一定的利息收入;但是銀行活期存款的利率通常很低,難以抵禦通貨膨脹。因此,銀行活期存款適宜作為一種現金的保管形式,一般不建議作為長期投資的首選。
基金的風險高於銀行儲蓄,同時,基金作為一種相對長期的投資工具,可以通過廣泛投資於股票、債券等工具,獲得較高的收益。尤其是開放式基金,可以通過銀行渠道購買,一般也可以保持較好的流動性。
2、 基金與債券有什麼不同?
債券是政府、金融機構、工商企業等直接向社會公開籌措資金時,向投資者發行,並且承諾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並按約定條件償還本金的債權憑證。
債券投資最大的特點就是收益相對穩定。現在最常見的債券品種就是國債,由於國家保證還本付息,比較安全;但由於目前國債的期限一般都比較長,所以收益率可能低於市場利率。另外,從銀行網點買賣國債的手續比較簡單,變現容易,缺點是目前在銀行發行債券規模較少,不能滿足居民投資的需要,收益率也不高。
基金的投資對象包括股票和債券,收益率一般高於同等期限的國債,而且由於進行了比較充分的分散投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風險。
3、 基金與股票有什麼不同?
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籌集資本時向投資人發行的股份憑證,代表持有者即股東對公司的所有權。股票投資的收益是不確定的,如果公司經營良好,您作為股東就可以分享利潤(通常是以紅利形式),並且可以從市場股票價格上漲中獲益。相反,如果公司出現問題,您的投資就會出現虧損。
由於發行公司的經營效益有很大的不確定性,而且股票的市場價格波動也比較劇烈,所以股票投資的風險更高。基金由專業基金投資經理進行投資,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風險。對於大多數的中小投資人而言,通過購買股票型基金委託專家操作是比較好的投資股票的方式。

閱讀全文

與居民投資股票基金等獲得的收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票分紅的條件限制 瀏覽:56
宇通客車股票長期持有怎麼樣 瀏覽:38
岷江水電股票投資什麼 瀏覽:285
福耀玻璃股票可以投資嗎 瀏覽:724
酒etf的股票成交額 瀏覽:643
一隻股票一直無量上漲 瀏覽:523
青牛科技股票 瀏覽:410
萬年青水泥股票歷史數據 瀏覽:804
郭勇山河智能股票 瀏覽:47
股票佰奧智能 瀏覽:270
中國哪個股票交易軟體好 瀏覽:897
法拉第未來重組股票有哪些 瀏覽:726
怎麼樣看股票cdma走勢 瀏覽:772
股票加st會退市 瀏覽:384
st青松建化股票狀況如何 瀏覽:881
通化金馬股票全流通時間表 瀏覽:343
值得長期持有的中成葯股票 瀏覽:24
歐菲光股票是否是科技股 瀏覽:540
股票分紅算入基金資產嗎 瀏覽:351
公司給員工發放股票個稅 瀏覽: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