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1929年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美國華爾街股市為何突然下跌
原因:
1、1929年,在世界貿易中,美國的份額超過英國,居世界首位,資本輸出額僅次於英國,居世界第二位。但在浮華背後,社會的貧富差距加劇,市場的供需關系已經出現嚴重失衡,因而股市下跌。
2、由於市場萎縮,大量工廠倒閉,市場信心受到嚴重打擊,人心惶惶,大量股票持有者都拋售股票,結果所有股票都成垃圾了,只有賣家而沒有買家。
3、證券市場出現了畸形發展,從投資到投機,市場泡沫越來越多。缺乏監管的銀行卻還在不斷鼓勵人們超前消費,以分期付款的方式購買奢侈品,乃至抵押房產去購買股票,從而進一步助長了股市的投機行為,也使銀行內部的不良資產不斷堆積。
從1929年起,資本主義世界陷入歷史上最深刻、最持久的一次經濟大危機。危機首先在實力最強大的資本主義國家美國爆發,然後迅速波及整個資本主義世界。
(1)美國股票投資失敗案例擴展閱讀:
1929年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爆發表現:
(1)工業生產大幅度下降。
危機時期,資本主義世界工業生產下降37.2%,其中美國下降40.6%,法國下降28.4%,英國下降16%,日本下降8.4%。主要國家的生產退回到20世紀初或19世紀末的水平。
(2)企業大批破產,工人大量失業,經濟損失嚴重。
危機時期,倒閉的企業數,美國達14萬家(另外還有近1萬家銀行),德國為6萬家,英國為3.2萬家。資本主義世界的全失業工人超過3000萬,加上半失業者,則達4000~4500萬。
(3)世界商品市場急劇萎縮,關稅戰、貿易戰加劇。
美國於1930年將應稅進口商品平均稅率提高到53.2%;英國從1932年起實行帝國特惠制;德國限制進口量;法國實行進口配額制。結果,1929~1933年間資本主義世界貿易額縮小2/3,退到1919年的水平。
Ⅱ 股市崩盤的崩盤案例
紐約1929大崩盤
一個小時內,11個投機者自殺身亡。1929年10月24日,星期四。1929年大恐慌的第一天,也給人們燙上了關於股市崩盤的最深刻的烙印。那天,換手的股票達到1289460股,而且其中的許多股票售價之低,足以導致其持有人的希望和美夢破滅。
但回頭來看時,災難的發生甚至是毫無徵兆的。開盤時,並沒有出現什麼值得注意的跡象,而且有一段時間股指還非常堅挺,但交易量非常大。
突然,股價開始下跌。到了11:00,股市陷入了瘋狂,人們競相拋盤。到了11:30,股市已經完全聽憑盲目無情的恐慌擺布,狂跌不止。自殺風從那時起開始蔓延,一個小時內,就有11個知名的投機者自殺身亡。
隨後的一段日子,紐約證券交易所迎來了自成立112年來最為艱難的一個時期,大崩盤發生,而且持續的時間也超過以往經歷的任何一次。而那些活著的投機者,接下來的日子也是生不如死,小弗雷德·施維德在《客戶的遊艇在哪裡》講述的1929年股市崩盤前後的一個故事,成為那一時期投機者的經典寫照。
一個投資者在1929年初的財產有750萬美元,最初他還保持著理智,用其中的150萬購買了自由國債,然後把它交給了自己的妻子,並且告訴她,那將是他們以後所需的一切花銷,如果萬一有一天他再向她要回這些債券,一定不可以給他,因為那時候他已經喪失理智了。
而在1929年底,那一天就來了。他就向妻子開口了,說需要追加保證金來保護他投到股市上的另外600萬美元。他妻子剛開始拒絕了,但最終還是被他說服了。故事的結局可想而知,他們以傾家盪產而告終。
實際上,這種遭遇不僅僅降臨到普通的缺乏理智的投資者身上,即使是一些睿智的經濟學家也沒有逃脫噩運。20世紀最為著名的經濟學家——凱恩斯,也在此次危機中幾近破產。
像其他人一樣,凱恩斯也沒有預料到1929年大崩盤,而且還低估了這次危機對美國和世界經濟的影響。凱恩斯積累的財富在1929年崩盤時受到重創,幾乎變得兩手空空。
後來憑借著敏銳的判斷力,到1936年的時候,他靠投資股市把財富又增長到了50萬英鎊以上(相當於4500萬美金)。但是在1938年的熊市中,他的資金又縮水了62%。一直到他1946年去世,1929年的崩盤都是他心理上抹不掉的陰影。
盡管股市暴跌最初影響到的只是富人,但這些人是一個至關重要的群體,其成員掌握著大部分消費收入,構成了最大部分的個人儲蓄和投資來源。因此,股市崩盤導致美國經濟失去了由證券投資盈利形成的對支出的支撐。
股市崩盤以後,控股公司體系和投資信託的崩潰,大幅削弱了借貸能力和為投資籌措資金的意願,這迅速轉化為訂單的減少和失業的增加。
從1929年9月到1933年1月間,道瓊斯30種工業股票的價格從平均每股364.9美元跌落到62.7美元,20種公用事業的股票的平均價格從141.9跌到28,20種鐵路的股票平均價格則從180美元跌到了28.1美元。
受股市影響,金融動盪也因泡沫的破滅而出現。幾千家銀行倒閉、數以萬計的企業關門,1929~1933年短短的4年間出現了四次銀行恐慌。盡管在泡沫崩潰的過程中,直接受到損失的人有限,但銀行無法避免大量壞賬的出現,而銀行系統的問題對所有人造成間接沖擊。
大崩盤之後,隨即發生了大蕭條。大蕭條以不同以往的嚴重程度持續了10個年頭。從1929年9月繁榮的頂峰到1932年夏天大蕭條的谷底,道瓊斯工業指數從381點跌至36點,縮水90%,到1933年底,美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幾乎還達不到1929年的1/3。實際產量直到1937年才恢復到1929年的水平,接著又迅速滑坡。直到1941年,以美元計算的產值仍然低於1929年的水平。1930~1940年期間,只有1937年全年平均失業人數少於800萬。1933年,大約有1300萬人失業,幾乎在4個勞動力中就有1個失業。
更嚴重的是,股市崩盤徹底打擊了投資者的信心,一直到1954年,美國股市才恢復到1929年的水平。
1987:大恐慌再臨
1987年10月19日,又是一段美國股民的黑色記憶,這一天美國股市又一次大崩盤。股市開盤,久違了半個世紀的恐怖重現。僅3小時,道瓊斯工業股票平均指數下跌508.32點,跌幅達22.62%。 這意味著持股者手中的股票一天之內即貶值了二成多,總計有5000億美元消遁於無形,相當於美國全年國民生產總值的八分之一的財產瞬間蒸發了。隨即,恐慌波及了美國以外的其他地區。10月19日當天,倫敦、東京、香港、巴黎、法蘭克福、多倫多、悉尼、惠靈頓等地的股市也紛紛告跌。
隨後的一周內,恐慌加劇。1987年10月20日,東京證券交易所股票跌幅達14.9%,創下東京證券下跌最高紀錄。10月26日香港恆生指數狂瀉1126點,跌幅達 33.5%,創香港股市跌幅歷史最高紀錄,將自1986年11月以來的全部收益統統吞沒。與此相呼應,東京、悉尼、曼谷、新加坡、馬尼拉的股市也紛紛下跌。於是亞洲股市崩潰的信息又回傳歐美,導致歐美的股市下瀉。
據統計,在從10月19日到26日8天內,因股市狂跌損失的財富高達2萬億美元之多,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直接及間接損失總和3380億美元的5.92倍。美林證券公司的經濟學家瓦赫特爾因此將10月19、26日的股市暴跌稱之為「失控的大屠殺」。1987年10月股市暴跌,首先影響到的還是那些富人。之前在9月15日《福布斯》雜志上公布的美國400名最富的人中,就有38人的名字從榜上抹去了。10月19日當天,當時的世界頭號首富薩姆·沃爾頓就損失了21億美元,丟掉了首富的位置。更悲慘的是那些將自己一生積蓄投入股市的普通民眾,他們本來期望借著股市的牛氣,賺一些養老的錢,結果一天功夫一生的積蓄便在跌落的股價之中消失得無影無蹤。
股市的震盪剛剛有所緩解,社會經濟生活又陷入了恐慌的波動之中。銀行破產、工廠關閉、企業大量裁員,1929年發生的悲劇再度重演。比1929年幸運的是,當時美國經濟保持著比較高速的增長,股市崩盤並沒有導致整體的經濟危機。但股災對美國經濟的打擊仍然巨大,隨之而來的是美國經濟的一段長時間的停滯。
日本股市夢魘
在1987年10月17日美國「黑色星期一」過後,率先恢復的是日本股市,並且帶動了全球股市的回升。 此後,日本股市一直呈上升態勢,但另外一個噩夢般的恐慌卻在醞釀之中。1989年12月,東京交易所最後一次開市的日經平均股指高達38915點,這也是投資者們最後一次賺取暴利的機會。 進入90年代,股市價格旋即暴跌。到1990年10月份股指已跌破20000點。1991年上半年略有回升,但下半年跌勢更猛。1992年4月1日東京證券市場的日經平均指數跌破了17000點,日本股市陷入恐慌。8月18日降至14309點,基本上回到了1985年的水平。
到此為止,股指比最高峰期下降了63%,上市股票時價總額由1989年底的630萬億日元降至299萬億日元,3年減少了331萬億日元,日本股市的泡沫徹底破滅。股市泡沫的破滅帶來的後果是嚴重的。一方面證券業空前蕭條。1991年股市大幅下跌以來的兩年中股票市場的交易量只有以往的20%。主要靠賺取交易手續費生存的200多家證券公司全部入不敷出,且經營赤字越來越大。1992年不少大公司的赤字高達400億日元以上。
對外資本交易方面,由於對外證券交易額減少,出現長期資本收支盈餘,日本戲劇性地變為了資本輸入大國。
另一方面由於股市瘋狂上漲,吸引企業都轉向直接融資,銀行被迫以風險大的企業和非銀行金融機構為主要融資對象,從而間接地導致了銀行業的危機。泡沫破滅後,日本經濟形勢急轉直下,立即呈現設備投資停滯、企業庫存增加、工業生產下降、經濟增長緩慢的局面。影響所至,連房地產也未能倖免。日本房地產價格在1990年達到了聳人聽聞的高位,當時日本皇宮地塊的價格相當於美國加利福尼亞所有房地產價格的總和。泡沫破滅後,日本房地產價格跌幅近半才剛剛開始穩住,整個國家的財富縮水了近50%。當年資產價格的持續上漲激發人們借貸投機的慾望,日本銀行當初急切地給房地產商放貸終於釀下了苦果。房地產泡沫的破滅和不良貸款不可避免地增加,使日本銀行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引發了通縮,使得日本經濟經歷了更持久、更痛苦的蕭條。
日本經歷了長期熊市,即使在2005年的反彈之後,日本股市離它的歷史最高點還有70%之遙。
中國式股災
目光放回國內。雖然與西方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相比,中國股市發展歷程較為短暫,但依然經歷了兩次驚心動魄的股災。一次發生在1996年。1996年國慶節後,股市全線飄紅。從4月1日到12月9日,上證綜合指數漲幅達120%,深證成份指數漲幅達340%。證監會連續發布了後來被稱作「12道金牌」的各種規定和通知,意圖降溫,但行情仍節節攀高。12月16日《人民日報》發表特約評論員文章《正確認識當前股票市場》,給股市定性:「最近一個時期的暴漲是不正常和非理性的。」漲勢終於被遏止。上證指數開盤就到達跌停位置,除個別小盤股外,全日封死跌停,次日仍然跌停。全體持倉股民三天前的紙上富貴全部蒸發。 另一次發生在2001年。當年7月26日,國有股減持在 新股發行中正式開始,股市暴跌,滬指跌32.55點。到10月19日,滬指已從6月14日的2245點猛跌至1514點,50多隻股票跌停。當年80%的投資者被套牢,基金凈值縮水了40%,而券商傭金收入下降30%。與國外股災相比,中國股災的發生原因不盡相同,但有一些共性:股市的走勢大大脫離經濟的基本面,因此註定難以持續,一有風吹草動,便全線潰敗,而股市中人則投機心態過盛,或風雨將至仍勉力為之,或追漲賣跌全憑感覺,終不免悲慘收場。
Ⅲ 急求股票投資 成功 和 失敗 的經典案例
你要做投資嗎
還是怎麼樣?
Ⅳ 1929年美國股票市場崩潰
1929年10月的最後10天,集中了證券史上一連串著名的日子。
10月21日,紐約證券交易所開市即遭大筆拋售,全天拋售量高達600多萬股,以致股市行情自動記錄器到收盤1小時40分後才記錄完最後一筆交易。
10月23日,形勢繼續惡化,《紐約時報》指數下跌31點。
10月24日,這一天是股市災難的開始,史上著名的「黑色星期四」。早晨剛剛開市,股價就如決堤之水轟然下泄,人們紛紛脫手股票,全天換手1289.5萬股。紐約數家主要銀行迅速組成「救市基金」,紐約證券交易所總裁理查德·韋尼親自購入股票,希望力挽狂瀾。但大廈將傾,獨木難支。
10月25日,胡佛總統發表文告說:「美國的基本企業,即商品的生產與分配,是立足於健全和繁榮的基礎之上的」,力圖以此刺激新一輪投資。然而,過了一個周末,一切挽救股市的努力都白費了。
10月28日,史稱「黑色星期一」。當天,紐約時報指數下跌49點,道瓊斯指數狂瀉38.33點,日跌幅達13%,這一天,已經沒有人再出面救市。
10月29日,最黑暗的一天到來了。早晨10點鍾,紐約證券交易所剛剛開市,猛烈的拋單就鋪天蓋地席捲而來,人人都在不計價格地拋售,經紀人被團團圍住,交易大廳一片混亂。道·瓊斯指數一瀉千里,至此,股價指數已從最高點386點跌至298點,跌幅達22%,《紐約時報》指數下跌41點。當天收市,股市創造了1641萬股成交的歷史最高紀錄。一名交易員將這一天形容為紐約交易所112年歷史上「最糟糕的一天」。這就是史上最著名的「黑色星期二」。
11月,股市跌勢不止,滑至198點,跌幅高達48%。
翌年,股市憑借殘存的一絲牛氣,在1~3月大幅反彈。並於4月重新登上297點。此後又急轉直下,從1930年5月到1932年11月,股市連續出現了6次暴跌,道·瓊斯指數跌至41點。與股災前相比,美國鋼鐵公司的股價由每股262美元跌至21美元。通用汽車公司從92美元跌至7美元。
在這場股災中,數以千計的人跳樓自殺。
Ⅳ 股市投資的不成功的例子
說說我最近的操作,先說下,我是做短的。
9月7日32.00全倉買的江西銅業,次日沖高,有點貪心,後兩天調整,9月14日平倉出局,就在32.00的位置。
因為估計十一後會有一波趨勢,9月30日在31.00尾盤全倉買入,10月8日漲停,10月11日漲停位置出局6成倉位,這是我一慣做短的習慣,保住利潤,10月12日,在41.00的位置出局剩餘倉位,收益大概在24%左右。然後一個月大盤走出了一波小牛,指數到3186,江西銅業繼續沖高,最高到49.30,我一直踏空,中間在新民科技上做了個短,收益不到10%。
11月11日江西銅業經過調整放出近期地量,我4成倉位進入,價位44.3左右,次日沖到5%又下來,我未來的及賣,後面走出三隻烏鴉,我將剩餘6成倉位補進,後幾天連續調整,沒有象樣的反彈,目前我平均成本在38左右,淺套中,很失敗的短線交易,不過我預計短期平倉解套問題不大。
Ⅵ 29年美國股市崩盤時,很多企業在炒股嗎
1929年華爾街的崩盤結束了歷史上一幕最大的瘋狂投機。
到1924年前,美國道瓊斯工業指數一直在相對狹小的價格區問內窄幅波動,每當它超過110點,就會遭受強烈賣壓。到了1924年底,股指終於交破這個界限。在1925年,服指躍升到150點以上。股指的上升標志著多頭好日子的到來。
從股市非常蕭條的1921年到1928年,工業產值每年平均增加4%,而1928—1929年.則增加了15%。通貨膨脹率很低,新興工業四處萌芽。
樂觀主義越來越流行,再加上資金成本很低,大大刺激了股票投資者的投資活動,經過1926年短暫的反轉下跌後,股市月月創新高,由此誕生了一代炒股致富的人。這又煽動了更多的人通過經紀人現金貸款以買進更多的股票。隨著股民的增多,信託投資公司也隨之增加。在1921年,大概只有40家信託公司.而到1927年初.這個數目上升到160家.同年底又達到300家。從1927年初到1929年秋,信託投資公司的總資產增加了10倍,人們基本上毫不懷疑這些公司的信用。
其中員著名的是高盛公司,它於1928年出資成立高盛貿易公司(GsTc),這個公司很快就發行了1億美元的股票,以面值賣給母公司。母公司再以104美元的價格賣給普通投資者.由此獲利400萬美元。1929年2月7日.股票價格是每股222.5美元。買家中就有高盛貿易公司,它在3月14日共持有5700萬美元自己公司的股票,當然可以支持這么高的股價。投資者一點也不擔心前面等待他們的是什麼。
崩盤並不是突然發生的。但是.當巴布森於1929年9月5日發表股市要跌60一80點的著名預言後,市場開始對巴布森的警告有了第一次反應。當天,道瓊斯指數就下跌了10點,很快就有了「巴布森突變」的說法。幾天後.受到利好談話的刺激,買家重新人市,這其中有耶魯大學教授歐文?費雪的著名論斷:「即使以現在的價格來衡量,股幣也還遠遠沒有達到其內在實際價值。」許多報紙也刊登正面服評,以抵消負面批評。
但是,股票價格卻沒有回到過去的高點,到了9月底,新的大跌開始出現.這次股份跌到上一年夏天的高點。市場再次反彈.但是沒有創新高,而且成交量與前次下跌比較大幅萎縮。10月15日,國家城市銀行總裁查爾斯』米切爾發表談話,指出縱觀全國,股市是正常的、健康的。他的談話很快得到費雪教授的支持,費雪教授說:「我預期股市在幾個月內就會看好,並創新高。」
但是,1929年10月21日,《拜倫》的讀者可以看到圖學家威廉.彼得哈密爾頓的文章,他警告指數圖形走勢很不好,指數已經跌破密集成交區。按照哈密爾頓的說法,如果工業指數跌穿325.17點、鐵路指數跌穿16826點,那將是一個「強烈的熊市信號」。就在那一天,工業指數跌穿了哈密爾頓的臨界值.兩天後鐵路指數也步其後塵。市場垂直跳水.成交量也達到歷史第三位,高達600萬股,崩盤拉開序幕。
l0月24日,成交量放大到1200萬服,人們聚集在大街上,流露出明顯的恐慌氣氛。事態已經明顯失去控制,10月25日,胡佛總統發表下述談話:「國家的經濟基本面,即商品的生產和銷售,是建立在踏實和繁榮的基礎上的。」胡佛的講話與宇航員宣布發動機沒有著火具有同樣的保證作用。恐慌迅速蔓延,隨後幾天股價連續跳水,市場似乎永遠無底。10月29日,在強烈的賣壓下.恐慌達到極點,1600萬股股票不惜血本逃了出來。有這么一個傳說,交易所的一個送信員突然間想到一個主意,出價每股1美元購買一塊無人間津的地皮,他居然做成了這筆生意。直到11月13日,指數跌到224點才穩住陣腳。那些以為股票已經很便宜而冒險買進的投資者又犯了個嚴重錯誤。羅斯福想利用他的「新政』化解這個危機.其結果只是范圍更大、更嚴重的衰退。1930年價格進一步下跌.直到1932年7月8日跌至58點才真正見底。工業股票跌去原市值的85%,而高盛公司的投資證書不到2美元就可買到。
29年崩盤就是很多不應該用來投資股市的錢,也進入了!我們也應該警惕!
Ⅶ 有關因風險投資失敗的案例
教訓之一:不能自己為自己下套
2000年2月,保羅?艾倫向rcn投資16.5億美元。目前價值:1億美元。
保羅?艾倫是微軟的共同創辦人之一,也是jimi hendrix博物館的建造者及美國最富有的人之一。當初他向鮮為人知的rcn公司開出巨額支票時,很多人都非常吃驚。rcn公司的主業是寬頻業務,它曾宣稱,要與地方電話和有線電視公司一較高低。艾倫投資時曾表示,rcn將成為自己投資的重心。然而,他投資的時機很不好,在網路股全體滑坡之前,他開出的支票己經兌現。更糟糕的是,艾倫與rcn首席執行官大衛?麥考特的談判也落在了下風。
艾倫沒有購買rcn的普通股,而是購買了優先股。優先股有紅利可拿,而且在要求獲得公司資產時優先於普通股,此外,rcn的優先股還可以兌換成每股62美元的普通股。也就是說,艾倫有權利以62美元的價格優先換取rcn的股票。rcn的股價一度曾經沖上70美元,艾倫當時一定沾沾自喜。可現在,rcn的股價僅在4美元左右徘徊。一般來說,持有優先股,多多少少可以降低這種價格暴跌的風險。因為優先股可以獲取現金紅利,到期後又可以把原始投資換回成現金。可是艾倫的優先股不同,他的紅利將以按60美元兌換的新的優先股來支付,而不是現金。最糟糕的是,艾倫的優先股在2007年到期後,麥考特有權迫使他將優先股以62美元的價格兌換成rcn普通股,而不是收回16.5億美元。那樣的話,艾倫將拿到2660萬股rcn普通股(目前大約價值1億美元)。
當然,這些假定都是以rcn的壽命為基礎。
額外的教訓:把契約的附屬細則細讀一遍。
Ⅷ 請問巴菲特有沒有投資失敗的經歷
巴菲特犯下的錯誤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即使是縱橫市場近四十年,戰果輝煌的投資大師巴菲特,也曾遭遇難堪的挫敗。根據紀錄,
他歷年來在柏克夏海瑟威公司股東會上總共承認做下六項錯誤的投資決策。不過盡管如此,他仍慶幸自己不曾犯下他最擔心的錯誤
:聲譽的受損。
巴菲特的六大錯誤投資是:一、投資不具長期持久性競爭優勢的企業。一九六五年他買下柏克夏海瑟威紡織公司,
然而因為來自海外競爭壓力龐大,他於二十年後關閉紡織工廠。
二、投資不景氣的產業。巴菲特一九八九年以三億五千八百萬美元投資美國航空公司優先股,然而隨著航空業景氣一路下滑,
他的投資也告大減。他為此一投資懊惱不已。有一次有人問他對發明飛機的懷特兄弟的看法,他回答應該有人把他們打下來。
三、以股票代替現金進行投資。一九九三年巴菲特以四億二千萬美元買下製鞋公司Dexter,不過他是以柏克夏海瑟威公司的股票來代替現金,
而隨著該公司股價上漲,如今他購買這家製鞋公司的股票價值二十億美元。
四、太快賣出。一九六四年巴菲特以一千三百萬美元買下當時陷入丑聞的美國運通五%股權,後來以二千萬美元賣出,若他肯堅持到今天,
他的美國運通股票價值高達二十億美元。
五、雖然看到投資價值,卻是沒有行動。巴菲特承認他雖然看好零售業前景,但是卻沒有加碼投資沃爾瑪。
他此一錯誤使得柏克夏海瑟威公司的股東平均一年損失八十億美元。
六、現金太多。巴菲特的錯誤都是來自有太多現金。而要克服此一問題,巴菲特認為必須耐心等待絕佳的投資機會。
巴菲特表示自這六項錯誤的投資行動中學得不少教訓。然而他也指出,這些還不是最嚴重的錯誤。他最怕的是會犯下損及他聲譽的錯誤。
巴菲特2008年對康菲石油公司股票的投資就是對價值投資理念的最大背叛。巴菲特所說的最大的錯誤,指的就是他在油價接近歷史最高位的時候,大量增持了美國第三大石油公司康菲石油公司股票。2007年底,伯克希爾•哈薩韋公司持有1750萬股康菲石油公司股票,而截止去年年底,伯克希爾•哈薩韋公司持有的康菲股票達到了8490萬股。這導致伯克希爾•哈薩韋公司損失了數十億美元。
Ⅸ 我需要對巴菲特價值投資理論的質疑和他投資失敗的案例
巴菲特犯下的錯誤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即使是縱橫市場近四十年,戰果輝煌的投資大師巴菲特,也曾遭遇難堪的挫敗。根據紀錄,
他歷年來在柏克夏海瑟威公司股東會上總共承認做下六項錯誤的投資決策。不過盡管如此,他仍慶幸自己不曾犯下他最擔心的錯誤
:聲譽的受損。
巴菲特的六大錯誤投資是:一、投資不具長期持久性競爭優勢的企業。一九六五年他買下柏克夏海瑟威紡織公司,
然而因為來自海外競爭壓力龐大,他於二十年後關閉紡織工廠。
二、投資不景氣的產業。巴菲特一九八九年以三億五千八百萬美元投資美國航空公司優先股,然而隨著航空業景氣一路下滑,
他的投資也告大減。他為此一投資懊惱不已。有一次有人問他對發明飛機的懷特兄弟的看法,他回答應該有人把他們打下來。
三、以股票代替現金進行投資。一九九三年巴菲特以四億二千萬美元買下製鞋公司Dexter,不過他是以柏克夏海瑟威公司的股票來代替現金,
而隨著該公司股價上漲,如今他購買這家製鞋公司的股票價值二十億美元。
四、太快賣出。一九六四年巴菲特以一千三百萬美元買下當時陷入丑聞的美國運通五%股權,後來以二千萬美元賣出,若他肯堅持到今天,
他的美國運通股票價值高達二十億美元。
五、雖然看到投資價值,卻是沒有行動。巴菲特承認他雖然看好零售業前景,但是卻沒有加碼投資沃爾瑪。
他此一錯誤使得柏克夏海瑟威公司的股東平均一年損失八十億美元。
六、現金太多。巴菲特的錯誤都是來自有太多現金。而要克服此一問題,巴菲特認為必須耐心等待絕佳的投資機會。
巴菲特表示自這六項錯誤的投資行動中學得不少教訓。然而他也指出,這些還不是最嚴重的錯誤。他最怕的是會犯下損及他聲譽的錯誤。
他在一封給柏克夏海瑟威公司各級主管的信中寫道:「我們負擔得起虧損,甚至是嚴重的虧損,然而我們卻負擔不起聲譽的受損,
哪怕只是絲毫的損傷。」
下文是BARFFET自己寫的
現在,我也可以無情地對待自己投資組合中的爛股票。根據自身經驗,我深知它們對投資組合的巨大危害
一個有著25年投資經歷的美國人的痛苦而有益的反思
文/ 編譯:高永宏
如果沃倫·巴菲特在他1989年給股東的信里加上「頭25年犯的錯誤」一條(1989年是巴菲特接手伯克希爾·哈撒韋的第25個年頭——譯者),那麼我絕對可以貢獻很多案例——我在從事投資的25年裡犯下了無數的錯誤。
大約10年前,我從根本上改變了自己的投資收益。當時,我仔細地分析了自己的數十樁交易,並且不斷地問自己:「為什麼那麼多投資都失敗了?」 這種反省極其痛苦,但效果很明顯:從此以後,我平均每年的收益超過大盤8.4個百分點。
在數字上打馬虎眼
我的第一個錯誤是沒有精確記錄自己的收益。我總是想:「哦,我的投資收益跟大盤大概一致吧」,但實際上卻不是那麼回事。為了自我安慰,我有時會把某些高度投機性的股票從我的「精神記賬」中剔除。盡管這種事情不常發生,但卻有兩個極其有害的後果:它會讓你自我麻痹地調整自己的投資收益,並且會培養起一種不管不顧的投機傾向。也許精確記錄自己的投資表現最大的好處是:你可以完完全全體會到那種錯誤帶來的痛苦。
沒用的建議
對過去案例的反省中揭示的事實中最重要的是:我投資的成功案例中最有決定意義的點子都是我自己的。簡而言之,如果我接受的建議不是來自一個很好的投資者——至少在過去10年裡不斷地擊敗了大盤的人,那麼,我往往會深陷困境。但如果這些建議得到了沃倫·巴菲特或者馬蒂·惠特曼(Marty Whitman)這樣大師的認可,成功的幾率就較高。而如果一批投資大師都同時一起購買了同樣的股票,成功的幾率還要高。
當然,你還要了解為什麼大師購買了這支股票,他們看中了什麼樣的潛力。你需要做自己的研究,才能了解到自己擁有了什麼樣的股票。原因很簡單:大師們在賣出股票的時候可不會打電話通知你。
拒絕承認失敗
我另一個錯誤是讓自己的情緒左右自己的投資決策。我過去常常堅持拿著失敗的股票,近乎絕望地希望它們有一天可以回到我買它們的那個價位。這叫做「拒絕承認失敗」(get-evenitis)。我打賭你們也出現過這種情況。
投資大師們不會拒絕承認失敗。在某一個時刻,他們只想擁有最好的股票,而買入價格毫無意義。跟我們的劣根性不同,他們認為自己的錯誤也是投資游戲的一部分。而結果是:他們根除了自己身上那種特別想證明自己一開始就正確的那種劣根性。
現在,我也可以無情地對待自己投資組合中的爛股票。根據自身經驗,我深知它們對投資組合的巨大危害。事實上,我甚至都有點矯枉過正,我總是太急於拋掉手裡那些落後的股票,很多時候都出手過早。這個傾向比拒絕承認失敗要好一點,但無論如何,也是個缺陷。當我有辦法克服這點的時候,我會告訴大家。
高買低賣
我現在仍然犯的一個錯誤是在股價被好消息推高的時候買進,被壞消息打壓的時候出。這聽起來似乎有點道理?但頂尖對沖基金經理的做法恰恰相反。他們都在弱勢的時候買入,強勢的時候賣出。而且,即使他們因為好消息而買進股票,他們也會等待一會兒。例如,一個公司宣布了大利好,他們會等股票從高位回落一兩個點的時候才買進。精明的手法可以讓你每年的收益提高1%到5%。
失敗乃成功之母。仔細地研究自己的失敗並理性地從中學習,你可以很好地提高自己的投資收益。我應該在自己犯那麼多錯誤之前就學到這一點。
Ⅹ 美國散戶帶頭人一天損失千萬美元,股票為何風險巨大
因為散戶抱團的投資方式本身就是短期的炒作,所以風險一直都很大,虧損也並不意外。近日,在散戶對抗空頭的大戰中,散戶抱團出現裂縫,其大幅買入的多家股票出現40%以上的跌幅,連白銀期貨都跌了將近9%,有一位散戶表示,自己持有的多隻股票和期權,現在價格已經跌了1300萬美金,不過他表示,自己不會放棄,會繼續持有。還有散戶在社交平台表示,華爾街就是一個賭場,自己虧了,也是願賭服輸。目前機構已經將這幾只股票的目標價下調,因為它們當前的價格已經和實際的價值脫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