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司股權激勵要買嗎
法律分析:公司股權激勵,是指公司為了能夠激勵或者留住公司的核心人才而設置的一種長期激勵機制,通過附條件的給予員工一部分股東權益,可以使得員工樹立主人翁意識,與公司形成利益共同體,從而使得公司實現長遠發展計劃。公司股權激勵模式有以下幾種:
1、業績股票:顧名思義,即當員工達到預期的業績目標之後,公司授予其一定數量的股票或者給予其獎勵金來購買公司股票。
2、股票期權:所謂期權,通俗的理解就是一種期待權利,指公司激勵員工在規定的時間內可以以事先確定的價格購買公司一定數量的流通股票,當然員工也可以放棄這種權利,這就是股票期權。
3、虛擬股票:也就是干-股,員工可以據此享受一定數量的分紅權和股價升值收益,但沒有所有權,沒有表決權,不能轉讓和出售,在離開企業時自動失效。
4、股票增值權:是指當公司的股票價格上漲時,員工可以獲得相應的股價上漲的升值收益,這個模式下員工是不用出資的。
5、限制性股票:指事先給予員工一部分股票,但是對該部分股票的來源、拋售等作出限制,等到員工完成特定目標之後,才會解除限制,員工可以拋售股票以獲得收益。
6、延期支付:是指股權激勵收入不在當年發放,而是按公司股票公平市價折算成股票數量,在一定期限後,以公司股票形式或根據屆時股票市值以現金方式支付給激勵對象。
7、員工持股:就是公司直接無償贈與或者補貼員工購買公司股票,使其在公司股票升值時獲得收益,貶值時遭受損失。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七十一條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之間可以相互轉讓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權。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應當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股東應就其股權轉讓事項書面通知其他股東徵求同意,其他股東自接到書面通知之日起滿三十日未答復的,視為同意轉讓。其他股東半數以上不同意轉讓的,不同意的股東應當購買該轉讓的股權;不購買的,視為同意轉讓。經股東同意轉讓的股權,在同等條 件下,其他股東有優先購買權。兩個以上股東主張行使優先購買權的,協商確定各自的購買比例;協商不成的,按照轉讓時各自的出資比例行使優先購買權。公司章程對股權轉讓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七十二條 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的強制執行程序轉讓股東的股權時,應當通知公司及全體股東,其他股東在同等條 件下有優先購買權。其他股東自人民法院通知之日起滿二十日不行使優先購買權的,視為放棄優先購買權。
第七十三條 依照本法第七十一條 、第七十二條 轉讓股權後,公司應當注銷原股東的出資證明書,向新股東簽發出資證明書,並相應修改公司章程和股東名冊中有關股東及其出資額的記載。對公司章程的該項修改不需再由股東會表決。
2. 員工股票期權要不要自己出錢購買
並不是說股權激勵就是完完全全不用掏錢的,具體情況具體處理。很多企業在選擇股權激勵之後,都會被一個問題困擾著就是我做股權激勵,需要職工掏錢嗎?這也是職工們關心的問題。很多職工成為了企業的激勵對象,肯定是不希望自己還要掏腰包來購買這個股權的,那麼股權激勵究竟需不需要員工自己掏錢購買呢?
下面從三個角度來解讀這一問題。
一、股權激勵的目的提高公司業績?留住優秀員工?增加員工收入?公司做大做強?還是單純為了收員工錢?即使員工錢進來了,股份分紅就會很多?
一般情況下,不管你做股權激勵的目的是什麼,肯定都是希望公司的業績能夠提升,利潤能夠增長。如果公司原來有2000萬利潤,做了股權激勵之後,利潤還不到2000萬,擱誰都不願意看到,所以做股權激勵的目的是老闆和員工一起把盤子做到,把餅做大,最終激勵對象分的增量的部分,即超過2000萬的部分,超過部分越高,拿出來分的比例也就越高。如果最終利潤不到2000萬,這樣就可以不給激勵對象分錢。當然這是虛擬股份,只有分紅權,沒有決策權與表決權,虛擬分紅一般不需要花錢購買。
二、股權的性質如果是虛擬股,員工完成相應的目標或者指標就有錢分,不需要花錢購買;
如果是去工商局實實在在注冊的股份,這種叫注冊股,是需要激勵對象拿真金白銀來購買的,如果你大大方方將注冊股送給員工,這種叫股權獎勵,有些員工可能會受到激勵,有些員工則會思考老闆是不是想通過這個方法捆綁自己。如果注冊股免費得到,到賬期不管公司幹得好,乾的壞,都是要分錢的;不管激勵對象個人干好乾差,也是要分錢的,所以注冊股,一定要讓員工花錢購買。
三、建議建議針對公司內部的核心管理人員,先通過虛擬股激勵員工,經過考核與篩選合格之後再變成注冊股,通過這個過程選出一批價值觀符合公司,相信公司,又有能力的員工成為股東,大家一起共創大業。(過程比結果更重要). 股權激勵是個系統活,不是自己想做就能輕易完成的。
企業的股權激勵模式有很多種,企業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適合的模式,有的激勵模式需要激勵對象購買股權,或者在行權日達到既定目標之後才能獲得股權,這也是視具體情況而定的,所以並不是說股權激勵就是完完全全不用掏錢的,具體情況具體處理。
希望對您有幫助!
3. 股權激勵員工有必要買嗎
股權激勵自己要出錢;上市公司推行股權激勵的時候都是帶行權價格的,如果價格低於市場價則公告取消或調低。股權激勵是一種通過經營者獲得公司股權形式給予企業經營者一定的經濟權利,使他們能夠以股東的身份參與企業決策﹑分享利潤﹑承擔風險,從而勤勉盡責地為公司的長期發展服務的一種激勵方法。在不同的激勵方式中,工資主要根據經理人的資歷條件和公司情況、目標業績預先確定,在一定時期內相對穩定,與公司的目標業績的關系非常密切。獎金一般以超目標業績的考核來確定經理人該部分的收入,因此與公司的短期業績表現關系密切,但與公司的長期價值關系不明顯,經理人有可能為了短期的財務指標而犧牲公司的長期利益。但是從股東投資角度來說,他更多關心的是公司長期價值的增加。尤其是對於成長型的公司來說,而不僅僅是短期財務指標的實現。
4. 股權激勵自己還要出錢嗎
摘要 當然是可以的,但是股權激勵是需要員工自己交錢的,這個時候可能會有員工不樂意,所以不能採取強制收取。
5. 阿里巴巴員工股票要自己出錢嗎
需要。
阿里集團員工只要達到一定級別和業績要求,就可以獲得股票期權或者受限制股票。阿里員工從P06級開始有權獲得期權或者股票。
這種股權也不是白送的,而是在符合條件後才能低價賣給員工的。這種股權激勵一般都是每年一次,所以不是每個員工每時每刻都可以持有公司股權。
6. 股權激勵員工要掏錢嗎
一般來說都是要掏錢的。我覺得一般情況下,在早期加入公司的員工,前期的股權激勵授予價格一般是按照市價的1~3折購買。
而確定市價的依據,一般也有以下幾種方式:
(1)根據最近一次融資的估值作為市價,這是目前創業公司常用的一種方式;
(2)根據公司最近的凈資產以及公司年營收×一定的系數進行估算。
我覺得一個好的激勵方案,既能讓員工充分參與,公司也不致於負擔很重的成本。這就意味著,我們需要對股權激勵的價格進行准確的「測算」。也就是說,不僅要找到合理的「定價依據」,還要對每一個員工設定可接受的「價格系數」。
股權激勵,可以到明德了解一下 ,明德藍鷹始終堅持「正道直行」的理念,踏踏實實的幫助企業成長,成為值得信賴的企業上市領航者,精準打造上市公司,讓中國企業更受人尊敬!
藍鷹,是古代印第安的一個圖騰。上世紀三十年代,美國爆發了嚴重的經濟危機。美國總統羅斯福為了應對這場危機,發動了「人盡其職」的「藍鷹運動」,呼籲人們支持他的大膽嘗試。今天,中國的中小企業同樣處於改革的攻堅期,所以,明德藍鷹願意幫助企業進行升級、轉型、發展,無論有多少艱難險阻,明德藍鷹都會站在企業的身旁,幫助企業變大變強!
【如果你還有有關股權激勵的問題,可以點擊下方的在線咨詢按鈕,直接跟老師對話交流。】
7. 上市公司分配的限制性股票激勵需要員工自籌資金嗎,需要花錢買嗎
股權激勵員工自己要出錢的,上市公司推行股權激勵的時候都是帶行權價格的。
股權激勵是一種通過經營者獲得公司股權形式給予企業經營者一定的經濟權利,使他們能夠以股東的身份參與企業決策_分享利潤_承擔風險,從而勤勉盡責地為公司的長期發展服務的一種激勵方法。
(7)員工股票期權要自己購買嗎擴展閱讀:
一、股權激勵的模式:
1、業績股票,是指在年初確定一個較為合理的業績目標,如果激勵對象到年末時達到預定的目標,則公司授予其一定數量的股票或提取一定的獎勵基金購買公司股票。
2、股票期權,是指公司授予激勵對象的一種權利,激勵對象可以在規定的時期內以事先確定的價格夠愛一定數量的本公司流通股票,也可以放棄這種權利。股票期權的行權也有時間和數量限制,且需要激勵對象自行為行權支出現金。
3、虛擬股票,是指公司授予激勵對象的一種虛擬的股票,激勵對象可以據此享受一定數量的分紅權和股價升值收益,但沒有所有權,沒有表決權,不能轉讓和出售,在離開企業是自動失效。
4、股票增值權,是指公司授予激勵對象的一種權利,如果公司股價上升,激勵對象可以通過行權獲得相應數量的估價升值其收益,激勵對象不用為行權付出現金,行權後獲得現金或等值的公司股票。
5、限制性股票,是指事先授予激勵對象一定數量的公司股票,但對股票的來源,拋售等有一些特殊限制,一般只有當激勵對象完成特定目標後,激勵對象才可拋售限制性股票並從中獲益。
6、期權激勵模式,期權激勵的授予對象主要是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他們在公司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他們掌握著公司的日常決策和經營,因此是激勵的重點;另外,技術核心骨幹也可以是激勵的主要對象。
二、股權激勵對企業的好處:
1、股權激勵有利於公司業績增長和市值增長。
2、從統計面上來看,結合數據分析,一個公司進行了股權激勵,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公司業績可以增長30%。
3、股權激勵對於企業的人才爭奪也特別重要。
4、做了股權激勵之後,其核心人員與公司和股東成為了利益共同體,他們就更有動力和條件把企業做的更好。
8. 公司股權激勵分配20000股,需要自己掏錢買,會有風險嗎到底買不買
出資購買企業股份並不是非法集資,而是企業的一種正常經營行為。但票投資是隨市場變化波動的,漲或跌都是有可能的。入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在做任何投資之前,應確保自己完全明白該產品的投資性質和所涉及的風險,詳細了解和謹慎評估產品後,再自身判斷是否參與交易。
拓展資料:
股權激勵,也稱為期權激勵,是企業為了激勵和留住核心人才而推行的一種長期激勵機制,是目前最常用的激勵員工的方法之一。股權激勵主要是通過附條件給予員工部分股東權益,使其具有主人翁意識,從而與企業形成利益共同體,促進企業與員工共同成長,從而幫助企業實現穩定發展的長期目標。二級市場的價格是隨時會發生變化的。
一、員工要不要花錢購買公司的股份,取決於股份的屬性。
1、乾股即虛擬股份,是不需要花錢購買的。
如在職分紅股份,在職時有;離職後就沒有,公司自動收回了。
2、實股、注冊股則是必須花錢購買的。
因為錢在哪裡,心在哪裡。願意交錢才願意交心。
二、員工花錢購買股份,股份如何定價?可採取以下三種定價方式:
1、現值等利法:
假如公司的凈資產為1000萬元,即公司100%的股份值1000萬元,要到工商局給激勵對象注冊5%的股份,就價值50萬元。即激勵對象要花50萬元才能注冊5%的股份。
2、現值有利法:
這是一條對激勵對象有利的法則。按照該法則,激勵對象只需要花25萬元就可以買到5%的股份。公司等於按照「買一送一」的方式讓你購買股份。這種方法對職業經理人較為有利。
3、現值不利法:
對激勵對象不利。公司5%的股份值50萬元,但是有風投願意用一個億的價格給公司估值,那麼風投如果要佔公司5%的股份就要花500萬元購買。
9. 公司上市前給員工作為激勵的股票,還需要出錢嗎
公司上市前給員工一定的激勵股票,這就是所謂的股權激勵計劃,員工不需要出錢,當然這是分為兩種的,一種是福利性質的,就給到達一定階層的員工配發股票,原始股上市之後你這個股票就值錢了,然後有一部分是那種低福利性質的,就是給你優先認購權。
但是那種低福利性質的優先認購權那就不算是配發股票了,就是說這公司還沒上市呢,你可以因為公司員工的這個身份提前投資,然後公司再把這個原始股給你,等公司真正上市了你也會賺錢,不過一般不會這么搞,因為公司的原始股份額比較少的情況下進行的計劃只能說是全員持股計劃,那個程序上執行起來非常之麻煩。
10. 員工股票期權要不要自己出錢購買
期權是期權,股票期權也是期權的一宗,只是到期後可以轉成股票持有,不需要自己購買,一般都是贈送給員工的,因為期權是對員工未來工作的預期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