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70歲以上不能買股票基金
70歲以上能買股票基金,
買股票基金沒有年齡限制。
㈡ 六十多歲的老人,還適合進入股市投資嗎
股市暴漲暴跌,我們身邊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談股論金,這讓許多對股票投資不甚了解的老年人也「春心萌動」,躍躍欲試。不過老年人適合炒股嗎?
答案是肯定的。在發達國家,股票資產和房地產是家庭理財中最重要的兩大投資標的。但不可否認,股市風險很大,所以問題的關鍵不是老人能不能炒股,而是老人應該從養老錢中拿出多少比例投入股市中。
如果你不懂如何選股,你不妨買一些簡單易懂成本低廉的指數基金,長期持有,一樣能夠分享到這輪大牛市帶來的豐厚回報。比如同時持有一支跟蹤滬深300指數的指數基金和一支跟蹤中證500指數的指數基金,就可以了。
㈢ 老年人可以把所有的錢都放在股票里這種說法對嗎
這是絕對錯誤的,老年人沒有收入、隨時要用錢,風險承受能力差,不適合投資股票這種周期長、風險大的產品,最好存銀行。
㈣ 月入12000的60歲人怎樣理財。我們夫妻二人退休收入。無房貸車貸壓力。現有存款60多萬。都在基
月入4000,我該怎麼理財?
月入8000,我要買什麼理財產品?
我手裡只有1萬元,應該怎麼理財?
做理財咨詢以來,這是最多人提問的一類問題了。如果你覺得自己在理財方面的自製力欠佳,知識儲備還不夠,或者是想要提升自己在理財方面的技能,首先在開頭給大家安利一個靠譜的 《理財訓練營》課程:限時特惠!僅需一杯奶茶錢,即可報名《理財訓練營》。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高效學理財!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工薪人士腳踏實地且高效的理財方式。
一、讓存款變得更多
經常有人咨詢我:我手裡的錢有限,有沒有什麼理財方法?明顯,這句話顯露了一層意思,他手中只剩一點存款了。
那麼,理財的第一個步驟就是去存款,先攢下自己的首筆錢,然後再利用這筆錢去投資,這才是理財的正確方式。
我現在帶你了解一種能夠使你一年之內最少存下13780元的方法,它就是52周存錢法。
52周存錢法,就是存錢的人必須在一年52周內,每周存款10元,之後每周遞存10元,在第52周的時候,則是存下520元。
這樣一年下來會有多少錢呢?
10+20+30+40+50+……+520=13780
起始金額雖然只有10元,一年下來竟然能存下13780元,資金的積累的力量是很強大的。
的確,第一周存下10元大部分人都認為一點難度都沒有,你的起始金額可以從100元開始,或者直接從1000元開始。
每個星期多儲蓄10元, 只不過是少購買一杯奶茶的錢,假使能堅持下去,就能獲得更多,既然懂得自己手中存款微乎其微,那完全可以依靠自己的奮斗來讓錢包鼓起來。
如果有結余的可以存錢,結余多的多存,結余少的少存。
在存錢過程中,金額目標要適當,不要中途斷檔,也不要中途拿這筆錢拿出來使用。
也許你覺得這樣子省錢太辛苦,你可以每個月從這部分存款中拿一個適合的金額,滿足自己的一個略奢侈的願望,做到輕松、快樂地理財。
倘若畏懼自己的存錢計劃沒有辦法堅持不懈,或者是對存完錢後應該投資什麼樣的理財產品而感到迷茫,那麼推薦你來加入理財訓練營:少喝一杯奶茶,就能參加《理財訓練營》,點擊報名!提升自己業余賺錢的能力
二、錢少也能理財的方法
好了,我們存錢是為了理財,在解決了如何存錢這個問題之後,接下來就是看看如何理財這件事。
我們都懂得,投資銀行存款或者基金定投,通常最好是使用閑錢,因為在急需用錢的時候,這筆錢拿不出來,會落到一個很尷尬的境地。
可要是你手裡的錢不多,沒有閑錢可供支配,該用什麼方法投資呢?
下面,學姐偷偷告訴大家一個投資方法——十二投資法。
「十二投資法」詮釋一下,就是每個月拿出一筆錢來投資一個固定期限的投資產品,以獲得利益最大化,並開始每月固定投入。
每個月按照這樣的方式堅持下去,強制性存一筆錢,而且都用在正常理財上,一年後,每個月除了能收到利息外,還會有一筆本金到賬。
這時,若你需要大額的資金,都可以用已到賬或者將要到賬的本金解決需求。
如果沒有用錢的需求,則可以將到賬的本金和利息,連同這個月准備投資的資金再繼續投資。
大家要注意的是,你不一定要投12個月的標的,小夥伴們可以從自己對流動性和投資產品的喜好出發去做決定,投資3個月和投資6個月的理財產品可以隨意選擇。
這種方式對投資基金定投和銀行理財產品都是有效的。
三、應該怎麼理財?
如果大家能按照學姐介紹的方法去理財,那麼我相信大家都能成為理財小能手,那麼下面學姐要說的就是投資什麼產品比較好。
目前理財產品多種多樣,但根本原則和技巧上還是有很多共同之處的,對於手裡沒有太多周轉資金的小夥伴們,那麼可以嘗試下面的這些辦法。
第一步就是保證正常的生活支出,意思就是我們在理財之前,要給自己留出一部分現金作為生活備用金。學姐建議最好留出3個月的生活資金。
這筆錢我們也可以放在貨幣基金裡面,例如:支付寶旗下的余額寶或者微信里的零錢通。
在保證基本開支夠用的情況下,結余的資金就可以用來投資了。
即使每個階層的人群在投入理財的成本上都有差異,但工薪階層的選擇也相差無幾。普通人理財的方式主要集中在銀行理財、基金、股票和黃金。
理財方式配置的不同,取決於人們抗風險的能力,風險排序如下:
股票>股票基金>黃金>銀行理財>貨幣基金,風險越高收益越高。
其中,股票基金是浮動收益類理財產品,與固收類產品無法在同一個維度上比較的原因是它的收益跟風險都成正比趨勢,但基金定投的方式卻可以降低風險。
風險相對較高的股票和股權投資可以作為博取收益的方式,黃金可以作為規避風險的資產配置。
所以,對於小白投資者來說,有銀行理財和定投基金兩種產品選擇,要是有多餘的資金也可以投入股票進行理財。
理論知識講完了,理財重點要靠實操,不然資料收藏再多也沒用,建議參加理財訓練營來提升自己的實操能力:福利來襲!《理財訓練營》手把手帶你輕松穩健掘金,點擊報名
㈤ 現在還有六零後在買基金嗎你覺得呢
60後在大家的印象之中,現在年齡也都很大了,50歲到60歲之間,6年後也同樣有買基金的,因為自己一些朋友的長輩也在搞這個東西。人家很早之前就已經接觸這個東西了,所以買基金也很正常,只是人家投資觀點跟年輕人就不一樣。
年輕人真的應該適當學習一下中老年人的這個投資思路,因為買基金本來就是一個長線投資的東西,不能指望短期內快速賺錢。如果非常期望短期內的收入的話,就不應該去搞這個,直接去買股票多好啊,股票雖然高風險,但股票也高收益呀,短短一個月的時間賺個10%,甚至說20%那都是完全有可能的。但是偏股型的基金就算是走勢比較好,也很難在一個月之內漲20%,恰恰相反在一個月之內虧一個10%,這個倒是很正常。
㈥ 60歲的老人理財,是選擇定投基金好還是定期存款好呢
大家好,我是老徐,一個在努力奮斗的金融民工,請大家關注我,共同探討財經問題!
對於60歲的老人理財,從定投基金和定期存款進行選擇,我個人覺得還是應該選擇定期存款,年紀大了以後對於理財的首要要求應該是資金的安全性,在保證資金安全的全體下去獲取一定的理財收益,這個才是年紀較大的人理財的理念。
對於60歲的老人理財,首先要考慮的就是理財的安全性,基金定投和定期存款相比,定期存款的安全性要遠遠高於基金定投,基金定投的風險是非常高的,因此從安全性的角度來看,老人應該優先考慮定期存款,定期存款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還能帶來存款利息收益,對於老人家來說是比較適合的投資項目。
㈦ 60歲以上的老人想理財怎麼辦
60歲以上的老人風險承受能力比較低了,我覺得可以買一些貨幣基金或者是債券基金,少量的錢可以買一些股票型基金或者是混合型基金,但是這些也是要通過自己的學習,因為不懂的話還是會容易虧錢。
㈧ 現在還有六零後在買基金嗎你感覺呢
我個人覺得現在還有六零後在購買基金。因為我身邊就有六零後再購買基金,所以我認為六零後購買基金的現象是存在的。
當我們擁有一定的積蓄的時候,通常會選擇拿出一部分積蓄進行投資。比如說投資炒股或者是投資基金,這兩種投資方法可以讓自己的時間變得更加充實,而且在投資的過程中可能會讓自己擁有一定的收益。所以在炒股和基金方面進行投資的人群也是比較廣泛的,其中就包括六零後。
三、六零後存在買基金的現象。
在我身邊就有六零後進行購買基金,只不過只是極少數的六零後。雖然購買的金額不是很大,但是卻可以通過這種方式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加充實。而且也可以圍繞基金創造和身邊年輕人的聊天話題,所以我認為在這種情況下,六零後選擇購買基金的現象也是存在的。
㈨ 年輕人適合做股票投資嗎為什麼
我認為年輕人總體上來說,其實也不太適合去做股票。因為做股票是否能夠做得好,跟他的年齡是沒有太大關系,主要是看他的能力。如果一個人他的學習能力非常強,他的總結能力非常強,那這樣子的人往往他就更加的適合去學習做股票。對於絕大部分的人來說,去購買基金這一種簡單的方式是最好的選擇。因為它的難度比較低,買入之後不用管就能夠掙錢。
年輕人總體上講,是不適合做股票的。因為股票這個東西,它本身就是不產生任何價值的一個東西。那就像是一個賭場,人們都會在這裡面賭錢。如果說你能力強的話就能夠賭贏,如果說能力差的話就會輸錢。但是年輕人如果都投入到這裡面,那現實生活當中生產沒有人做,那肯定是不好的,所以說我並不推薦年輕人進來做股票。
大家看完,記得點贊+加關注+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