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為什麼中國股市一刀全國喜慶的日子尤其是國慶節就暴跌為什麼
一、國慶A股放假,外圍可沒有放假。所以資金就比較謹慎,怕假期外圍出什麼黑天鵝之類,尤其是現在金毛亂咬人的背景下;
二、9月末是三季度末,每到季度末,各方就有些缺錢,入場的動力不是很足;何況操盤手也是人,長假前夕出現假日情緒也正常;
三、從歷年股市表現來看,國慶前一周一般是小幅調整,並非暴跌;
四、如果國慶假期外圍沒有什麼特別利空,那麼節後第一周上漲的概率會達到7、8成左右,因為四季度開始,大家又開始「沖業績」了。
㈡ 國慶後股票會漲幾天
國慶後股票會漲幾天是沒有規律的,需要根據實際的股票市場情況決定。
關於上海證券交易所2020年全年休市安排的通知:國慶節、中秋節:10月1日(星期四)至10月8日(星期四)休市,10月9日(星期五)起照常開市。另外,9月27日(星期日)、10月10日(星期六)為周末休市。
由於2020年的國慶和中秋連在一起,所以合並假期。股票不一定會出現連續上漲的情況,會參雜著一些下跌或者盤整的趨勢。需要根據股票的具體情況進行分析。
(2)收國慶節影響的股票擴展閱讀:
股票漲跌的介紹如下:
當股票在經過長期上漲之後,主力為了把前期低價買入的散戶洗出去,減輕後期上漲的壓力,往往會在上漲的過程中出現短暫的回調趨勢,等散戶洗得差不多時,再進行拉升。
開啟股價的第二波上升趨勢。股價在經過長期上漲之後,主力也會利用收一根大陽線,來進行洗盤操作,大量的拋出手中的股票,下一個交易日收一根大陰線,加快投資者出逃的速度,導致股價持續下跌。
㈢ 有什麼國慶題材受益的股票(航天軍工和旅遊概念)
商業連鎖,航天軍工,旅遊,北京板塊
旅遊是直接受益,航天軍工是隱形受益,
航天軍工看中兵光電,新華光等
旅遊看北京旅遊,黃山,桂林等
商業看王府井,新世界,西單,新華百貨等
北京主要看全聚德,王府井,西單
㈣ 股票! 就是 過了 國慶節適合買什麼股票。
近期黃金板塊連續走強,漲幅相當可觀,不建議追高。謹慎的投資者請等待回調時機吧。激進的投資者可以做一做短線,但是要絕對奉行紀律原則,嚴格止損。山東黃金、中金黃金、恆邦股份都是中線操作不錯的選擇。
您可以根據自己承受風險的能力確定近期的操作。
親情提示:從今日盤面上看,煤炭板塊有啟動的跡象,其中西山煤電在融資融券榜上有名,日K圖上連續兩天收陽,且伴隨成交量放大,各指標金叉正在形成。建議關注。 中線方面推薦煤炭板塊除權的個股:西山煤電,國陽新能。
㈤ 國慶節前A股會怎麼走呢
下周A股還有3個交易日就迎來長假了,A股歷史走勢國慶節前的股市一般都是保持震盪為主,那今年國慶節前A股會怎麼走?
根據本周走勢預測國慶節前3個交易日總體會縮量震盪為主,運行的點位在3150點~3300點之間。
如果周一二下跌,周三會反彈,反之周一反彈的話,周二三又會回歸繼續震盪陰跌狀態,總體都是小漲小跌。
5、現在的A股沒資金,沒人氣,沒熱點,沒政策利好,技術走壞等等,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國慶節3個交易日。
節前3個交易日缺乏了這些條件的支撐,想要上漲很難,即使上漲也是為了更好的下跌。
總之國慶節前A股走勢不太樂觀,風險大於機會,以上5個方面就是最好的理由。大盤以震盪走弱,節前3個交易日漲1天跌兩天的,但不會大跌更不會大漲,運行在150個點區間開會漲跌。
國慶節前不管股市怎麼走,機會不大,真正的機會只有在節後,等節後不確定因素平靜下來,場外資金又會入場,股市才會慢慢好起來。
㈥ 國慶和股市什麼板塊有關
「假日效應」催動股市波瀾
主持人:簡名
主持人:經濟在發展,社會在進步,休閑和娛樂隨之成為人們生活中的重要內容。順應社會文明進步的潮流,國家明文規定增加公眾假期,此舉不但深受廣大民眾歡迎,並可刺激消費,增強經濟的「假日效應」。與此同時,原本就存在的股市「假日效應」,即股市在較長的假期前後產生的特殊的波動,也變得更為明顯了。今年元旦和春節前後深滬兩市的走勢,就說明了這一點。今年「五一」 節又到了,長假期來臨,談談股市的「假日效應」,看來不無意義。
問題一:從以往經驗看,假日對股市的影響有正面的,有負面的;有資金面上的,心理層面上的。其中有什麼規律嗎?現在,這種效應是否在逐步凸顯?
姚邁(廣發證券):一年一度的「五一」勞動節即將到來,股民們不免要關心一個問題:節後是漲還是跌?這個問題關繫到持股過節還是持幣過節的決策。回想近一年來的股市走勢,真是令人神往:去年「五一」過後不到兩周,就爆發了「5·19」行情。今年元旦後第一個交易日,滬市上漲40點,且連漲5天。今年春節後首個交易日,爆發了「2·14」行情,把股市推上了持續振盪向上的新階段。可見,這種逢年過節股市有所表現的現象,即不少市場人士所說的 「假日效應」,還是很引人注目的。但從本質上說,決定股市大趨勢的,是實體經濟的基本狀況。從統計部門公布的一季度經濟數據來看,當前我國宏觀經濟形勢不錯,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8·1%,工業生產增長10·7%,其中三月份增長11·9%,消費品零售總額、投資、出口、外商直接投資合同金額等的增長幅度,都超過去年的水平。但一季度形勢不錯還不能說明問題,還不能確認我國經濟已進入強勢發展階段。尤其重要的是,一季度形勢雖然不錯,但也存在不少問題,如需求不足仍然沒有根本性的改變。從有關市場貨幣的數據看,今年一季度,現實貨幣不但比重下降,絕對量也下降,也就是現實購買力下降,這意味著在以後的季度里,需求不足仍然存在,將嚴重製約經濟發展的後勁。如果今年的後三個季度保持與一季度差不多的增長率,確認我國經濟進入強勢,那麼,從去年「5·19」開始的這一輪行情,才會演變成一輪真正的長陽大趨勢,延續兩三年,甚至三五年。但這一點現在還不能確認,只能說有這種可能。
錢建(華泰證券):從以往長假之後的大盤走勢來看,股指一般都會在假期結束後的首個交易日出現高開的特徵,無論是在1996年以前的寬幅箱型振盪走勢里,還是自1996年踏上牛市征途至今,均是如此。只不過,在1996年以前,一般呈現出高開後節節走低的特點,典型的如1995年春節後的走勢。而如今確是高開後繼續高走,典型的如今年元旦後以及春節後的走勢。出現這種「假日效應」大概與兩個因素有關:一是資金的時間成本問題,二是影響股票市場的不確定因素,如政策、政治因素等。一般而言,假期時間越長,這種因素的影響就越大,這使得目前股指呈現出假期前縮量陰跌,假期後放量大漲的特點。只不過近年來,券商一方面通過資本積累使自有資金量大大提高,另一方面,去年的增資擴股大大增加了券商的現金流量,加之目前銀根較為寬松,所以,資金成本因素的影響已大為下降。反而是政策因素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尤其是在我國股票市場尚未完全擺脫「政策市」的前提下,更是如此。這些因素包括新股發行速度、對股票市場某些違規行為處罰的力度以及相關政策的出台,等等。目前股指處在歷史高位,更容易對這些因素「過敏」。所以,可以這樣講,目前這種「假日效應」特別明顯,這也是本周市場連拉五根陰線後出現大幅反彈的原因。投資者普遍認為,節後會出現大幅跳空高開的走勢。
周懿(越聲理財):就筆者愚見,假日與股市的升跌並無必然聯系。一年之中有許多不同的假日,而影響股市升跌的因素也有許多,因此,簡單地把假日作為影響股市升跌的一個決定性因素,似乎不合邏輯。但從以往經驗看,元旦、春節等假日前後確是升多跌少。一般情況下,元旦一過,資金面寬松,心理面也趨於正常,故升的動力大一些。春節後亦有類似情況。今年元旦、春節後股市漲升很明顯,似乎確是形成了「假日效應」。
桂浩明(申銀萬國):每到長假來臨,證券市場總要作出一些特殊的反應。譬如債券市場因為休市時間較長,多數債券的價格會上漲。而股市的情況較為復雜,到底是跌還是漲,比較難說。像去年國慶長假前後,股市就出現了較大的下跌。而今年春節長假前後,股市則有相當大的上漲。一般來講,長假使得市場上的做多和做空能量積聚,節後就有一個集中釋放的過程,形成市場向某一方向加速運行的態勢。而通常,節後是上漲或是下跌,都在節前最後幾天的走勢中體現出來了。在這個意義上,節後行情是由節前行情決定的,節後行情是節前行情的放大,是後者慣性運動的產物。如果要找什麼規律的話,那就是節後行情的波動要比節前大。現在,節日放假時間延長了,「假日效應」也確實越來越明顯了。
問題二:「五一」節與國慶、春節、元旦一樣,成為我國公眾假期中的重要角色。放假時間越長,對股市的影響就越大。此次「五一」假期,對深滬兩市有什麼影響?節後,兩市還能不能繼續走高?
錢建:從歷史上看,5月份從來就是股市的多事時節,從升至降或由跌轉漲的拐點也大多出現在5月份。如去年行情發動是在5月19日,1998年年內高點區域也產生於5月底,1997年牛市第一大浪的頂部1510點則誕生於5月12日。而從上述的歷史走勢可以看出,凡是5月份之前上漲的,一般來講,年內高點就出現在5月份。更何況,今年「五一」節後的股票市場又具備了不同以往行情的環境:一方面是主導本輪行情的龍頭股———科技網路股因為周邊市場振盪而大傷元氣,難以在短時間內恢復。另一方面,周邊形勢、動向也不能不考慮。因此,投資者對今年「五一」這個節日要增加幾分敏感。目前,化解這種敏感局面的辦法就是找到一個能夠激發人氣的板塊,在節後迅速將股指拉起,脫離目前1800點的整理區域。從節前市場的走勢來看,主力也在試圖尋找這個板塊,那就是績優藍籌股,其中包括績優科技股。節後大盤能否高開高走,關鍵就看這個板塊的走勢了。
姚邁:節後走勢如何?從短期行情來說,我估計有兩種可能。一種是節後第一個交易日就啟動,直指2000點。另一種是節後先調整兩周,然後再起動,達到2000點以上。前一種是今年春節的模式,後一種是去年「五一」的模式。其實不管哪個模式,問題都不大。為了應付這兩種可能,我想最好的辦法就是半倉過節。至於中期,比如今年的基本趨勢,我看股市走好比較有把握。因為,第一,根據宏觀經濟主要問題仍然是需求不足這一點來看,經濟上毫無疑問只能繼續執行擴張政策,這種政策對股市無疑是有利的。第二,為了滿足國企改革和發展的需要,政府必須採取呵護股市的政策,因而近期內不會出現重大利空。第三,在證券質押融資、三類企業入市等政策的作用下,市場資金十分充裕。第四,人們老是嘀咕的擴容問題,其實並不嚴重,今年以來平均每周上市也不超過兩家。所以,如果說長期趨勢還只能謹慎樂觀的話,中期看好卻比較有把握,這一輪行情至少可延續到今年下半年。
周懿:這次長假,時間跨度確是以往的「五一」所少見,加之節前股市深幅回調,故節後上漲的機會比以前大得多。至於能否形成今年元旦、春節時那樣的漲升效應,目前難作定論。從節前最後一天科技股、績優股異動的情況看,有可能再掀起波浪,但強度則要大打折扣。
桂浩明:此次「五一」節,連休時間長達七天,股市休市更是長達九天,是僅次於春節的長假。節前,滬深股市都處於歷史高位,向上的沖擊力度已明顯減弱,成交量也跟不上。同時,擴容壓力日益加大,市場的利益平衡也被打破,因此,股市在這段時間出現了一定的下跌,反彈時能量不足。根據以往的經驗,如果節前股市較弱,節後通常會繼續疲軟一段時間,並且可能還要下跌一點。因此,我們對節後行情似乎不能太樂觀。不過,由於現在廣大投資者對後市普遍還是較為看好的,基本面也的確對市場的向上運行有支持,所以,即使下跌,空間有限。而在下調以後,市場還會有新的行情產生。
問題三:當股市在歷史高位區「踱步」之時,近一段時間,新股上市節奏也較以往有所加快。一些投資者擔心,擴容會抑制節後股市的走勢,各位以為然否?
周懿:目前擴容速度已明顯加快,擴容是今後的必然趨勢,但節奏卻是把握在管理層手上。因此,擴容只是影響股市上升的強度,但不會改變股市上升的趨勢。節後,擴容同樣會繼續進行,且極可能會影響節後走勢,但還不至於抑制其上升趨勢。
桂浩明:現在,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題是擴容速度太快,已經宣布要在5月份發行的新股就有7個之多,估計整個5月份,擴容壓力都是比較大的。這樣,場外的增量資金基本上就不會進入二級市場,而場內的資金可能還會逐步退出。因此,如果沒有政策上的較大調整,市場必然要被擴容所累,可能走勢要受到一些影響。當然,擴容是不可避免的,但能否找出更好的兼顧各個方面利益的做法呢?顯然在這方面還大有文章可做。人們比較擔心的是盲目地高速擴容,不考慮市場的承受能力及市場利益機制的變化,這會對市場走勢產生很不利的影響。問題解決得不好,5月份股指拉出月陰線的可能也是存在的,這需要加以提防。
錢建:我覺得,大家應該明白這樣一個道理,這個道理管理層也在反復強調,即擴容要看二級市場的活躍程度。目前擴容速度加快,其實也反映了管理層的態度,即目前二級市場還是比較繁榮的。不過,我們也要考慮這么一個因素,即招股說明書的簽署與見報,中間有一段時滯,如目前的招股說明書及上市公告書的簽署日期都在4月上旬。因此,近兩周的市場疲態相信會引起管理層的注意,管理層也會考慮到二級市場的承受能力。由此可以推測,5月中旬,擴容節奏會有所放慢,這樣就可能為5月份主力發動一輪以績優藍籌股為核心的行情提供寬松的政策環境。目前最關鍵的是,先前出台的政策要堅持,尤其是對二級市場投資者配售新股的政策。可惜的是,近來發行新股時似乎忘了這個政策,我們希望這一點能引起管理層及中小投資者的注意。
㈦ 國慶節概念股有哪些
國慶概念題材
就是旅遊股票
目前已經漲過了
㈧ 股票收益在國慶節期間發生了變動,這是什麼原因呢
如果大家在股票市場中已經做投資,可能就會發現在國慶期間股票的價格出現很大的變動,而且大家的股票收益也出現了一些影響,為什麼股票收益在國慶節期間發生了變動,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但是具體的表現可能還是要根據以往的數據進行分析,因為這個問題目前誰也不知道,只能通過數據的分析才能夠知道,所以大家在股票市場中做投資的時候,也應該合理的參照以前的數據表現,並且在這個過程之中,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做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這樣的話才能夠預防一些不好的因素的發生,但是目前來說政策還是比較好的。
㈨ 國慶節會刺激什麼股票
旅遊股啊,
中青旅(600138,現在本身處於低位,按照中青9月必漲的情況,可以下手。
中國國旅(601888,國旅我是16年十月22入手的,現在還沒扔,你可以長期關注一下
這兩個屬於比較看好的股票,如果對您有幫助,望採納。
㈩ 請教一下各位:往年的國慶前後股市是何走勢國慶前夕最後一個交易日的歷史情形是怎樣的謝謝解答!
數據顯示,2001年-2004年的「大熊市」期間外,「十一」前一周A股市場均呈現下跌走勢,但波動幅度不大,而節後走勢漲跌各半。
2001年:國慶節前的A股市場走勢是下降通道,雖然節前最後一個交易日,收於1764.87點,幾乎平盤報收,但節後第一個交易日高開後就直線走低,最終收於1726.53點,急跌2.17%。
2002年:國慶節前的A股市場走勢也運行在下降通道中,節前最後一個交易日以1581.62點報收,小跌0.38%。節後第一個交易日則低開低走,收於1562.99點,急跌1.18%,隨後A股市場繼續調整。
2003年:國慶節前的A股市場走勢同樣運行在下降通道中,但節前最後一個交易日已止跌企穩,收於1367.16點,小漲0.87%。節後第一個交易日承接節前的止跌企穩走勢,低開高走,收於1371.69點,隨後就藉助於「五朵金花」的彈升而走出一波跨年度的彈升行情。
2004年:國慶節前的A股市場出現過井噴的「9-14」行情,節前最後一個交易日收於1396.56點,急跌1.65%。但長假過後,可能受到「9-14」行情餘威的影響,上證綜指出現大漲走勢,收於1422.93點,大漲1.89%。但隨後多頭寡不敵眾,最終再度調整。
近8年A股十一前後漲多跌少
統計過去十餘年「十一」前一周的走勢發現,除了2001年-2004年的大熊市期間外,從2005年-2012年這大幅震盪的8年時間里,「十一」長假的前一周市場以上漲為主。只有2009年和2011年出現下跌,2009年在貨幣政策收緊的預期之下,加上創業板上市,從2009年8月初到9月底這段時間里大盤以回落為主,當周市場維持了前期的下跌走勢,並創下了階段性低點,「十一」假期之後就出現一波近三個月的上漲行情,累計漲幅在20%左右。「十一」前一周漲幅最大的是2008年,2008年「十一」假期之前,政府出台了多項救市政策,其中重磅利好是下調印花稅,「十一」前一周大盤累計漲幅高達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