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長春長生百白破疫苗造假,有什麼後果
一、公司面臨巨額罰款,
二、公司股票直線下跌。
三、公司會停產整頓。
❷ 長生生物被罰344萬市值蒸發多少
疫苗造假的代價!長生生物被罰344萬, 市值蒸發近100億。
長生生物狂犬病疫苗造假事件繼續發酵,股票在7月20日五連跌停,市值蒸發97.86億元,控股股東高俊芳身價銳減17.71億元。
深交所17日向長生生物下發關注函,要求說明凍幹人用狂犬病疫苗的具體產量、銷量和銷售金額、此次GMP證書被收回的具體原因及事實、相關產品流向市場的風險、後續可能受到葯品監管部門的處罰類型和後果,並請詳細測算此次事件對2018年生產經營可能產生的影響。
20日,深交所再次向長生生物下發關注函,要求說明,公司百白破生產車間停產涉及產品占公司營收的比重、對公司的具體影響以及你公司擬採取的應對措施。
此外,作為疫苗生產的主體單位,長春長生的《葯品GMP證書》被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要求收回。
長春長生也因生產、銷售劣質吸附無細胞百白破聯合疫苗,被吉林省食葯監局沒收違法所得85.88萬元,並處違法生產葯品貨值金額三倍罰款258.40萬元,罰沒款總計344.29萬元。
來源:中國網財經
❸ 長生生物被強制退市可能性多大
公司股票存在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暫停上市或終止上市的風險。應該說,被強制退市的可能性不小。長生生物公告稱,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立案調查。事實上,這方面的記錄值得追問的可真不少。
其四,媒體報道長生生物藉助陰陽合同上市,那麼長生生物是否涉嫌業績造假、欺詐上市更應值得追究。
據媒體報道,山東兆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與長生生物有一起4000多萬元糾紛,它曾是長生生物在2015年的第一大經銷商。山東兆信一名已經離職人士透露,這起案件的數據山東兆信並不認可,「它(長生生物)上市時山東兆信做配合,做假數據。由此產生陰陽合同,做報表的時候幾家公司配合長生生物助力其上市。」
今年3月,滬深交易所對重大違法強制退市制度進行了細化和明確,明確了上市公司因重大違法暫停上市、終止上市的標准、程序等事項。今年以來,滬深交易所已有5家上市公司確定退市,預計未來常規退市和強制退市將成為A股市場常態。
長生生物收到證監會調查通知書,如果公司被監管部門最終認定存在重大違法行為或移送公安機關,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的有關規定,公司股票存在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暫停上市或終止上市的風險。應該說,被強制退市的可能性不小。
來源:新京報
❹ 疫苗造假案背後有什麼故事
涉嫌「狂犬病疫苗生產記錄造假」的長春長生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長春長生」),是如何躍上國內狂犬病疫苗市場份額的第二位?
「狂苗」事件引爆後,上市公司長生生物64歲女掌門人高俊芳從國企高管轉型為上市公司掌門人、家族資產積累達51億元的經歷,不斷被人提起。
,2009年至2010年的一次「狂苗」行業大洗牌,給長春長生「狂苗」帶來了崛起機會。因中檢院檢測標準的提高,當時能通過的企業僅有遼寧成大一家,外資賽諾菲巴斯德也退出國內狂犬病疫苗市場,「狂苗」持續緊缺。其後長春長生及時升級工藝,迅速進入市場。
2012年,重新拿到GMP證書的長春長生,在市場需求和產能增加的作用下,一躍成為業內第三。
2016年「山東非法經營疫苗案」後,長春長生繼續主動搶占市場,2017狂苗批簽發量市場份額躍至第二。
通報時間是在飛檢一周後
7月15日(周日)下午,國家葯監局通報稱:根據線索,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組織對長春長生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開展飛行檢查,發現該企業凍幹人用狂犬病疫苗生產存在記錄造假等嚴重違反《葯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行為。
據悉,國家葯監局在接到線索後,早在7月6日-8日已前往該公司「飛檢」,實際通報時間則是一周後。
國家葯監局審核查驗中心相關人士曾對澎湃新聞透露,「有因飛行檢查」的情況大多來自於內部人士舉報,在收到線索後中心將會對線索進行初步分析,待確認舉報合理性之後會以雙隨機的形式抽調檢查組組長和檢查員,組成3-4人的檢查小組。
「考慮到廉政問題,一般檢查小組成員事先並不知道要檢查哪家葯廠,而是在到達當地後才能打開密封信封,拿到線索。」相關人士透露。
中國證券報7月17日的報道稱,長春長生的「飛檢」源於內部員工舉報。
曾是長春長生一線員工的於飛(化名)告訴澎湃新聞,由於疫苗行業專業性高,如果不是內部人士舉報,外界很難發現,「算是行業潛規則吧,有的數據記錄本身就是為了應對檢查的。」
另一名在某疫苗公司擔任多年高管的資深人士許利(化名)則告訴澎湃新聞,疫苗的生產環節是沒有十全十美的,每次檢查也總會被查出大大小小的瑕疵,「相當於從80分到100分的區別,也是允許企業不斷完善整改的。」
但許利也表示,長春長生此次被發現的可能並非「小瑕疵」,「監管部門輕易不會鬧到公眾面前」。
長春長生否認50升「大罐」違規
關於事件中造假環節的細節,至今仍無權威披露。
中國證券報7月17日的報道中援引一名長春長生供銷商的說法,稱生產記錄造假或涉及企業在病毒發酵過程中以「大罐」替代「小罐」所致。
按照上海市疾控中心免疫規劃科主管醫師、疫苗科普作者陶黎納的說法,如果將疫苗的生產環節簡化,大致為:將狂犬病病毒導入細胞中,讓其在細胞中增值,同時需要培養這些細胞,讓細胞大量增值,最後收集病毒進行滅活後,添加各種佐劑後做成疫苗。
陶黎納認為,如果基於上述報道的猜測進行分析,長春長生「作假」的環節便應該是指向「細胞培養」,即葯廠通過GMP認證的方案中是使用的是小罐培養,但實際生產中卻用的大罐,目的是為了提高產量。
「從普通人理解上來看,大罐小罐的區別似乎並不大,差不多類似於大碗和小碗蒸蛋的區別,但在制葯領域中,一個工藝的不經意變更有可能會帶來『蝴蝶效應』。」陶黎納告訴澎湃新聞。
但上述說法並未得到葯監部門和長春長生方面的證實。
前述疫苗行業資深人士許利則認為,「如果僅僅是小罐變大罐,葯監局不會鬧到人民群眾面前」。
「前些年,廣州諾誠出現過類似問題,但葯監局後來評估認為對質量影響並不大,只是讓企業先停產,等提交了補充資料之後又恢復了生產,恢復生產後也獲得批簽發量。」許利說。
7月20日,上市公司長生生物董事長高俊芳在簡訊中回復了澎湃新聞有關生物反應器問題,強調公司於2017年拿到50升罐(生產)批件。
2010年的「狂苗大洗牌」給長春長生帶來機會
長春長生「狂苗事件」的輿論影響和得以預見的對疫苗行業的沖擊,讓許利頗為感慨,「不應該啊,國家這幾年質控、監管真的做得不錯,也得到了WHO的認可,我認為國產疫苗質量還是很好的」。
回顧近年來我國生物製品質控規范、批簽發檢測項目的改革,不得不提到的便是2009到2010年期間的「狂苗大洗牌」。
陶黎納清晰地記得,2010年國家提高了生物製品檢測標准後,「當時的(狂犬病疫苗)生產企業中,只有遼寧成大一家通過了新檢測標准,其他的都不合格」。
資料顯示,2009年4月2日,中檢院發布《關於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細胞批簽發檢驗增加項目的通知》,決定「中國葯品生物製品檢定所將對此後申請批簽發的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細胞)在成品疫苗中實施DNA殘留量檢測,達不到規程標准要求的將不予簽發」。
此次標准改變,將原先要求凍幹人用狂犬疫苗DNA殘餘量的標准不高於10ng/劑提高到不高於100pg/劑。
該通知下達後,曾有多家企業認為當局並未提前給予過渡期,導致2009年之後長達兩年多的時間,國內市場只有一家狂犬疫苗企業(遼寧成大)能供應「狂苗」。
這項改革,還直接導致了狂犬病疫苗的發明公司——賽諾菲巴斯德退出了中國狂犬病疫苗市場。
陶黎納說,巴斯德疫苗當時也未能通過DNA殘餘量的關,「雖然直到今天,還沒有實驗能證明巴斯德疫苗的DNA殘餘量有直接的不良反應」。
檢驗標準的提高、巴斯德的退出讓「狂苗」市場進行了一次大洗牌。
前述疫苗行業資深人士許利說,2010年檢驗標准升級之後,長春長生連同多項檢測標准一起,將工藝從原先的轉瓶升級到生物反應器,並順利拿到了GMP證書。
升級後的狂苗生產線產能效果明顯,據上市公司長生生物年報信息,2012年當年因更新生產線,產量下降,加上固定費用分攤使得單位成本上升,導致2013年該「狂苗」產品毛利率下降至21.90%。但隨著工藝成熟,2014年「狂苗」產品毛利率達到78.75%,市場佔有率躍居行業第三位。2015年1-3月,進入穩定生產後,該產品單位成本大幅下降33.71%,毛利率也相應提高至83.55%。
從整個疫苗行業來看,超過50%的利潤率並不少見。許利對此表示,疫苗受種人群相對固定,市場規模平穩,「利潤率不高一些的話沒有企業願意做」。
一名就職於某肝炎疫苗生產企業的員工向澎湃新聞表示,該公司曾研發過狂犬疫苗,但中途停止了,原因便是市場穩定的前提下,生產廠家已經飽和。
安信證券行業報告中曾評價:總體而言,疫苗是醫葯生物子行業中一門相對不錯的好生意。疫苗研發周期長且技術壁壘較高,預防屬性決定了疫苗上市後放量的節奏較快,3-5年就有望達到銷售峰值。
上市公司長生生物2017年年報顯示,按照中檢院同品種批簽發量計算,長春長生年簽批發量達到355萬人份,已經躍至國內第二,市場份額僅次於遼寧成大,排名前列的還有寧波榮安和廣州諾誠。
「山東疫苗案」後長春長生繼續增長
長春長生「狂苗」從市場第三上升到第二的過程,不得不提的就是2016年的「山東非法經營疫苗案」,直接導致了《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的修改。
2016年6月,國務院發布關於修改《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的決定,要求第二類疫苗由省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組織在省級公共資源交易平台集中采購,由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向疫苗生產企業采購後供應給本行政區域的接種單位。
這對所有疫苗生產企業而言都是新的挑戰。
長生生物年報中稱,「山東非法經營疫苗案」後適齡人群主動接種疫苗的意願出現下降的情況,同時國家修訂了《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受新政的銜接、實施等因素影響,對公司產品銷售短期內也產生了重大不利影響。
不過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2016年,長春長生疫苗銷售達到10.15億元,同比增長28.52%。
對此,長生生物的解釋是:由於產品的剛性需求較強,在疫苗行業整體受到影響的背景下,公司仍然取得了較為樂觀的經營業績。
澎湃新聞記者查閱了2017年陝西、福建、廣東等省的二類疫苗集中采購入圍名單發現,在凍幹人用狂犬疫苗(vero細胞)品種中,有遼寧成大、長生生物、廣州諾誠、寧波榮安、吉林邁豐、河南遠大等主流狂苗生產企業。
上述廠家的疫苗,從價格和針劑次數上來說,每一單支針劑的價格均在40-60元;接種方法上來講,除遼寧成大為獨有的2-1-1(四針法、三次接種)外,其餘均為5針法(五次接種)。
陶黎納多次在科普文章中提及,遼寧成大有接種次數少的優勢,而且從完成全部針劑的花費總價上來看也最便宜。
「但實際接種時選擇的品牌,決定權在市縣疾控中心的采購選擇上。」陶黎納表示,「包括遼寧成大、長春長生在內的幾家疫苗廠家,一般都能進省級疾控中心的白名單(招標采購入圍名單),在這之後就看縣區級疾控中心如何選擇了。」
接近長春長生的人士透露,長春長生在此之後自建銷售渠道,「原先的代理商成了供銷商,實際上就是簽個合同,成為公司的銷售員」。
陶黎納分析,對於原先在市場上不佔優勢的品牌來說,此時更有機會提高品牌知名度。
上市公司長生生物年報中這樣描述:2017年,長春長生積極適應新的疫苗管理政策相關規范要求,加強銷售管理,積極推動新的推廣服務團隊的整合和銷售渠道的搭建,同時通過加強學術推廣會議和公司調研,強化與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聯系,提高公司疫苗產品的品牌影響力,有效地推進了公司業績的快速增長。
從財務上來看,該公司當年銷售的費用達到5.83億,同比增長152%,增長的原因其解釋為「營銷模式受疫苗流通條例影響的推廣費、市場服務費、會議費和運輸費增加所致」。
同年(2017年),長春長生疫苗銷售達到15.39億元,同比增長51.67%。從批簽發量上來看,長春長生已躍居國內第二,佔25%市場份額。
除了在工藝和銷售上的發展,長春長生投資7.5億元的狂苗和水痘技改車間原定於2018年底完工,資料顯示,技改完成後,該公司狂苗年產量將達到1000萬人份。
高俊芳:從國企高管到民營疫苗公司掌門人
7.5億元的技改車間投資額,來源於2015年長春長生借殼上市後的募資所得。
資料顯示,2015年長春長生借殼黃海機械上市後,高俊芳與其配偶張永奎、其子張洺豪一起持有長生生物33.7%的股份,成為實際控制人。
2017年胡潤中國富豪排行榜中,高俊芳家族以51億資產位列820位。
此次「狂犬病疫苗生產記錄造假」事件後,高俊芳等人在長春長生在上市之前,如何通過資本運作手段,將一家由長春高新(長春高新技術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長生所(長春生物製品研究所)聯合發起成立的國企變成家族企業的往事,被人不斷提起。
據看看新聞報道,在2003年長春高新董事會決議將全部轉讓公司持有的長春長生股權時,在有包括雲大科技、福爾生物等多家第三方報價3元/股的價格下,高俊芳得以2.7元/股的低價受讓得到34.6%的公司股權,轉讓金額4161.6萬元。
澎湃新聞梳理發現,長春長生從國企到民營,經歷了十多年時間,期間經歷19次股權轉讓以及2次增資。在此期間,高俊芳配偶張友奎、其子張洺豪等家族成員陸續浮出水面。
不僅如此,在股權的頻繁交易中,現任康泰生物(深圳康泰生物製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杜偉民及其合作夥伴韓剛君也確曾以個人或公司法定代表人身份參與交易,並在完成對高俊芳家族的股權轉讓後,又悄然退場。
2001年,韓剛君以1932萬的價格,從長生所處拿到了長春長生30%的股權,6年之後,韓剛君將股權全部轉讓給了深圳豪言(深圳市豪言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同年,公司法定代表人為杜偉民的廣州盟源(廣州市盟源生物工程發展有限公司,杜偉民、韓剛君各持股50%)以43.70萬元從長生所拿下了長春長生0.68%的股權。
在參與受讓長春長生股權6年後,2007年,杜偉民又和韓剛君一同離場:廣州盟源以54.74萬元的價格,將股權轉讓給了於廣謙。而韓剛君則將長春長生30%股權轉讓給了深圳豪言,具體金額未透露。2010年,於廣謙將全部股權又轉讓給了高俊芳配偶張友奎。
深圳豪言的背後,是高俊芳家族。據天眼查APP,高俊芳持有深圳豪言51%的股份,深圳豪言持有的長春長生股權,到了2010年,被無償轉讓給了高俊芳和張洺豪。隨後,深圳豪言被清算注銷。
從2001年入場,到2007年離場,杜偉民和韓剛君所扮演的角色,隱於高俊芳家族之後,又在高俊芳資本操控掌握長春長生股權環節中,成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高俊芳曾任職長春生物製品研究所財務處處長,1992年長春長生成立,高俊芳即出任該公司副總經理,次年出任董事長並兼任總經理。1996年,母公司長春高新上市,高俊芳又晉級為長春高新副董事長。長春高新2001年和2002年年報顯示,作為國企高管,高俊芳年薪先後為5.98萬元、8.4萬元(含稅),而收購長春長生1734萬股股權需支付4161.6萬元。
本文來源:澎湃新聞
❺ 長生生物股票行情怎麼樣
*ST長生(002680)開始退市倒計時。
1月16日,經過近兩個月的停牌後,*ST長生復牌,開盤即遭百萬手賣單,收盤毫無懸念跌停。目前,*ST長生進入退市風險警示期,在最終退市前,A股留給*ST長生的時間不多了。
因對其重新上市抱有預期,停牌前*ST長生曾一度遭遇資金熱炒,連續7個交易日漲停。但分析人士認為,重新上市的可能性極其渺茫。無眠的不僅是股民,還有多家計提「壞賬」的踩雷券商。法律人士建議,對於符合索賠條件的投資者,可以訴諸司法途徑尋求合理的賠償。
進入退市風險警示期
2018年11月16日晚間,深交所正式啟動對長生生物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機制。經過兩個月的停牌,*ST長生於1月16日復牌,開盤即遭百萬手封單跌停。
截至1月16日收盤,*ST長生跌停,報收3.74元,成交額684萬元,換手率0.31%。
(來源:Wind)
「自2018年7月15日開始,我們開展投資者索賠預登記,各地有上百位股民來電、來函咨詢索賠事宜。」浙江裕豐律師事務所律師厲健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我們正在積極准備起訴材料,擬在近期分批代理投資者向法院起訴索賠。」
哪些類型的股民可以依法追償呢?厲健稱,根據司法解釋,暫定索賠條件為:一是在2016年4月29日至2018年7月15日期間買入長生生物股票,並在2018年7月16日(含當日)後賣出或繼續持有;二是在2016年4月29日至2018年7月23日期間買入長生生物股票,並在2018年7月23日後賣出或繼續持有。
不過,厲健進一步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預計長生生物案索賠人數眾多,索賠金額巨大,索賠周期很漫長,上市公司面臨退市、可能破產,最終賠付、執行情況不太樂觀,提醒投資者充分關注訴訟、執行風險,依法維權,理性維權。
「為盡量減低索賠執行風險,根據虛假陳述司法解釋和處罰決定,我們除了起訴上市公司,還將考慮追加相關責任人為被告,因信息披露違法被證監會處罰的董監高,可以列為共同被告,投資者可以要求其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厲健說。
❻ 長生生物會被強制退市嗎 長生生物退市的股票
7月24晚間,上市公司長生生物發布公告稱將從7月16日起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股票簡稱由長生生物更為「ST長生」,公司股票交易日漲跌幅限制在5%。
根據長生生物的公告,目前長春長生停止狂犬病疫苗生產及銷售。子公司所有產品已被暫停批簽發。除了百白破聯合疫苗、凍幹人用狂犬病疫苗產品責令停產外,公司經研究決定對公司其他產品也採取全面自主停產,以上生產車間在停產期間自查自糾,進行全面、徹底的整改。目前復產時間不確定。
長生生物稱,全面停產將對長生生物業績產生重大負面影響。
7月24日,既公司被立案調查後,長春長生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高某芳等15名涉案人員被刑事拘留。長生生物「疫苗事件」不斷發酵,引發最高層批示,長生生物也已經遭遇7個跌停,自「疫苗事件」曝出至今,長生生物市值已經蒸發124億元。且跌停仍在繼續。
長生生物日前引發基金紛紛下調估值。目前在下調估值的機構中,東方基金下調的估值最低,下調至3.96元。東方基金3.96元的估值意味著長生生物還將面臨10個跌停板。值得注意的是,基金公司的估值調整隻是暫時調整,如果情況發生變化,基金公司或將重新調整估值。
長生生物距離退市有多遠?
高俊芳兒子張洺豪:該退市退市
最高層批示、公司停產、責任人被刑事拘留、股票跌停板數量不斷刷新,長生生物距離退市有多遠?
「長生生物有可能退市,重大違法違紀觸發退市。」一位市場人士說。
財經評論人士皮海洲認為,從2014年起,A股推出了強制退市制度。但該項退市制度,主要是對欺詐發行及重大信息披露違法公司進行強制退市。實際上,長生生物在狂犬疫苗上面嚴重造假,其性質比欺詐發行嚴重得多。畢竟欺詐發行只是謀財,但在狂犬疫苗上面嚴重造假,這不僅是謀財,而且還是害命,這樣的公司應堅決將其退市。但奇怪的是,A股市場還不能以此為由直接將其退市。
如今,市場把長生生物強制退市的希望寄託在證監會對長生生物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問題的立案調查上,這其實是一種本末倒置。畢竟即便長生生物信息披露違法違規,這也不構成殺人罪,但在狂犬疫苗問題上嚴重造假,這是直接的謀財害命。二者性質孰輕孰重是顯而易見的。
而在財經評論人士朱邦凌看來,長生生物被強制退市的可能性不小。
其一,長生生物長春長生在凍幹人用狂犬病疫苗生產過程中存在記錄造假,這個造假行為本身就是重要的信息披露違法違規;其二,去年曾生產劣質兒童疫苗,但公司年報未披露,也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其三,長春長生涉及多起行賄,通過行賄地方醫院、疾病防疫部門,給予回扣方式推銷其產品,這種行為可能涉嫌構成重大違法;其四,媒體報道長生生物藉助陰陽合同上市,那麼長生生物可能涉嫌業績造假、欺詐上市。
對於退市,長生生物在7月23日就表示,公司股票可能存在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暫停上市或終止上市的風險。
對於「疫苗事件」對公司的影響,高俊芳的兒子、長生生物副董事長張洺豪獨家回應新京報理財幫(ID:banglicai)時說:「(對公司的嚴重後果是)沒了,那還有啥?該退市退市。」他說,現在公司整體處於停產狀態。
富國基金、質押方興業證券等悲催踩雷
「如果退市,持有其股份的投資者、基金和券商可能會面臨巨大的損失。但是否給予退市的處罰,處罰的程度要看監管層的意見和決定,無法進行預測。」 前海開源基金董事總經理楊德龍說。
從踩雷基金來看,截止今年一季度,11隻公募基金持倉長生生物,持有數量占流通股比例為2.3%。
其中,富國天瑞強勢地區精選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持倉數量最多,共計持有862.01萬股。長生生物同時也是該基金的第5大重倉股,占凈值比達到了4.38%。同花順數據提供的機構成本(估算)為17.08元。
此外,華泰柏瑞價值增長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華泰柏瑞消費成長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分別持有65萬、30萬股,位列2、3位。分別為第6大重倉股和第10大重倉股,占凈值比分別為2.25%、1.80%。
悲催踩雷的還有質押方興業證券和平安證券,興業證券持有長生生物1.7億質押股份,目前來看隱患頗大。
隨著股價不斷下跌,長生生物大股東、控股股東的質押股份面臨平倉風險。中登公司公布的數據顯示,長生生物股權被質押了28%,其中大部分質押方為興業證券。
比如,長生生物副董事長張洺豪(董事長高俊芳之子),持有長生生物1.74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7.88%。包括7月23日補充質押的7336萬股,目前其已累計質押1.67億股,占其所持股份的95.86%,質押方均為興業證券。
除了興業證券,平安證券也持有部分長生生物質押股份。長生生物大股東,蕪湖卓瑞創新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夥),也在去年5月份,向平安證券質押了4943萬股股份,質押期為兩年。
有市場人士分析認為,按照質押日收盤價14.5元計算,預估此次補充質押的平倉線約在7元,長生生物預計4個跌停後,質押股份有平倉風險,張洺豪需要補充質押,不過目前的情況是,張洺豪95.86%的股份已經質押。
值得注意的是,為了防止長生生物董監高賣出股票,深交所已經啟動了限售機制。查看細則意味著,在調查期間,高俊芳家族向證券公司質押的股權即使發生爆倉情況,證券公司也無法在二級市場賣出,只能尋求其他途徑。
評論
長生生物因重大違法強制退市的可能性有多大?
財經評論人:朱邦凌
長生生物造假事件不斷發酵。在高層做出批示和派駐調查組後,長生生物已經成了「疫苗界三聚氰胺」,陷入了全民輿論漩渦。甚至長生科技官網也被黑客攻擊,並配圖「不搞你,對不起祖國的花朵」。
其中關鍵的是,長生生物收到證監會調查通知書,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立案調查。如果公司被監管部門最終認定存在重大違法行為或移送公安機關,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的有關規定,公司股票可能存在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暫停上市或終止上市的風險。
那麼,長生生物在被監管部門立案調查後有沒有退市可能?長生生物會否因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應該說這種退市可能性還是存在的,甚至可能性還不小。公告說,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立案調查,那麼長生生物目前涉嫌哪些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行為呢?
其一,長春長生在凍幹人用狂犬病疫苗生產過程中存在記錄造假,這個造假行為本身就是重要的信息披露違法違規。
《證券法》涉及信息披露規范的主要是第63條和第193條。這些規定要求:發行人、上市公司依法披露的信息,必須真實、准確、完整,不得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可見,證券法上的信息披露違法主要包括三大類: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和重大遺漏。信息披露違法的表現形式實在太多了,種類和類別也各不相同。
長春長生疫苗生產過程中存在記錄造假,就涉嫌「虛假記載」。7月15日,國家葯監局發布通告,稱在飛行檢查發現吉林長春長生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凍幹人用狂犬病疫苗生產存在記錄造假,嚴重違反相關規定。這個事實,恐怕就是長生生物信息披露違法違規中「虛假記載」的主要依據。
其二,去年曾生產劣質兒童疫苗,但公司年報未披露,也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
2017年11月,原國家食葯監總局通報,長生生物25.26萬支百白破疫苗「效價指標不符合標准」,要求立即停止使用不合格產品,責令上報2批次不合格疫苗出廠檢驗結果。「效價指標不符合標准」,即疫苗沒有免疫效果。 長生生物隨即公告,雖然百白破疫苗可能影響免疫效果,但對人體安全性沒有影響;「問題疫苗銷售收入只佔83萬元,對生產經營毫無影響」。
根據長生生物的公告,在被查之前該批次約25萬支疫苗幾乎已全部銷售到山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2015年年報中,公司百白破批簽發量約562萬人份,位列公司在售6種疫苗產品之首,足見其重要性。公司在2016年、2017年年報中仍稱,長春長生目前在售產品包括吸附無細胞百白破聯合疫苗等。然而,2016年和2017年年報中,百白破這一重要疫苗產品的批簽發量卻沒有披露。另一個變化是,百白破也消失在近兩年的在售產品圖片列表中。直至近日,一紙行政處罰書揭開了百白破消失的秘密。然而,隨著立案調查時間的曝光,圍繞百白破的更多疑團隨之而來:百白破究竟是何時被檢驗出不合規的?百白破生產車間又是何時停產?作為公司六大疫苗產品之一,百白破停產為何沒有對長生生物近兩年業績帶來波動?去年10月至今,長生生物為何一直對此秘而不宣?上市公司是否涉嫌信披違規,值得追問。
其三,長春長生涉及多起行賄,通過行賄地方醫院、疾病防疫部門,給予回扣方式推銷其產品,這種行為是否涉嫌構成重大違法行為?
2017年,長生生物的推廣服務費為4.42億元,相比2016年翻倍。然而,在疫苗銷售的過程中,長生生物(長春長生)員工、經銷商捲入到了多起刑事案件中。他們通過行賄有采購許可權的相關部門,給予有關人員回扣的方式推銷疫苗產品。
據第三方軟體統計,涉及長生生物的法律文書中,「貪污賄賂」類案件最多,為20例。自2010年以來,長春長生銷售人員已涉及多起向地方醫院、疾病防疫部門負責人行賄的案件。據中國裁判文書網顯示,涉及長春長生的司法裁定書中,10餘起均是通過回扣的方式行賄,所涉及的疫苗則包括狂犬、水痘、乙肝、流感等多種;其中,72元/支的凍干狂犬病疫苗其回扣額高達20元/支。
其四,媒體報道長生生物藉助陰陽合同上市,那麼長生生物是否涉嫌業績造假、欺詐上市?
山東兆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與長生生物有一起4000多萬元糾紛,它曾是長生生物在2015年的第一大經銷商。山東兆信一名已經離職人士透露,這起案件的數據山東兆信並不認可,「他(長生生物)上市時山東兆信做配合,做假數據。由此產生陰陽合同,做報表的時候幾家公司配合長生生物助力其上市。」
今年3月,滬深交易所對重大違法強制退市制度進行了細化和明確,明確了上市公司因重大違法暫停上市、終止上市的標准、程序等事項,嚴格執行重大違法強制退市制度。對重大違法行為全方位覆蓋,不姑息、不遷就,著力維護市場健康秩序。今年以來,滬深交易所已有5家上市公司確定退市。預計未來常規退市和強制退市將成為A股市場常態。
❼ 疫苗造假事件哪些股票受益
替代產品搶奪長春長生的市場份額的企業。其中受益最大的是:遼寧成大和華蘭生物。
另外,長生生物狂犬疫苗(主動免疫)被召回,說明了注射狂犬免疫球蛋白的必要性(被動免疫),華蘭生物旗下的注射狂犬免疫球蛋白連續兩年狂免批簽數量暴增,國內市場份額第一。長生生物此次的黑天鵝,無疑是給競爭對手華蘭生物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賺錢機會!
與此同時,國內生產四價流感疫苗的企業只有兩家:華蘭疫苗和長春長生。長春長生落馬,估計最大的贏家就是華蘭生物了!
疫苗是2018年最熱的板塊,其中主要包括康泰生物、智飛生物、長生生物,沃森生物、華蘭生物。
照目前的股票走勢來看,長生生物疫苗事件很有可能使其直接面臨退市風險,其所獲得的疫苗簽發數量就有可能轉移到其他企業,所以對其他相關企業是有利好的。
長生生物這一事件目前還在網路中持續被關注中,雖然整個生物醫葯板塊均被波及受到影響,但是同樣也不可避免的成為其他相關概念股的利好消息。
❽ 長生生物因何事遭深交所公開譴責
11.3萬人份疫苗產品涉事, 深交所公開譴責長生生物。
財報顯示,長春長生2017年營業收入為15.39億元,約占長生生物合並營業收入的99.18%。長生生物董秘趙春志日前獨家回應中國證券報記者,「凍幹人用狂犬病疫苗銷售收入約占長春長生總收入的一半左右。」
長生生物日前已下修了額業績預期。長生生物7月18日公告稱,由於公司對有效期內所有批次的凍幹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細胞)全部實施召回,該項召回預計將減少公司2018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約2億元左右,凈利潤約1.4億元。
長生生物在2018年一季度報告中披露,預計今年上半年凈利潤變動區間為3.44億元-4.23億元,變動幅度為30%-60%。公司表示,由於此次狂犬疫苗事件的影響,預計2018年1-6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變動區間修正為2.11億元-3.17億元,變動幅度修正為-20%至20%。
公司還表示,此次凍幹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細胞)停產將對公司的生產、經營產生較大的影響,預計將減少2018年下半年營業收入約5.4億元左右。
來源: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