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華商策略精選混合基金要發售了,這個時期是否,值得購入,風險怎麼樣
口碑理財網新基金點評:
新基點評-華商策略精選:延續神話,還是淪為傳說
華商策略精選(全稱:華商策略精選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代碼630008),募集期:2010年10月20日至2010年11月12日。
這是混合型基金。該基金股票投資比例為基金資產的30%—80%;債券投資比例為基金資產的15%—65%。
華商基金旗下產品變現,可謂是比較突出的。尤其是其華商盛世成長(股票型)和華商領先企業(激進混合型)。前者的基金經理之一孫建波,便是本次華商策略精選的擬任基金經理。這一招頗像王亞偉推出華夏策略精選。
孫建波所管理的華商盛世成長的業績一直很吸引人。在晨星的統計中,華商盛世成長的業績為例股票型基金第一位,今年以來的收益率已經高達23.82%(截至10月15日)。該基金成立於2008年9月,兩年後的今年,該基金累計凈值達到了2.43,算是變現非常不錯了。
鑒於王亞偉推出華夏策略精選的成功,我們還是有理由相信華商策略精選是一隻值得期待的產品。但是警鍾是需要長鳴的,問題在於:
1,冠軍輪流坐的宿命。除了神話般的王亞偉外,自2005年以來,幾乎沒有哪只基金在冠軍的寶座上成功衛冕過。往往是上一年的明星,第二年便隕落。華商策略精選的宿命自然和華商盛世成長難以分割的。從目前的統計數據看這種不樂觀結果的概率較小,但是還是有的。
2,冠軍經理是名至實歸還是虛有其名?華商盛世成長的業績與孫建波本人的關系有多大,這是個問號,畢竟官面上是說集體智慧不是,像王亞偉那樣個人決策權較強的基金經理還是少數。所以我們有必要多個心眼。
當然了,一些擔心並不能否認這是一隻值得關注、值得期待的產品,至少是近期同類型新基金中較好的一個,我們希望它延續神話,不要淪為傳說。
⑵ 孫建波的個人簡介
孫建波先生,曾任華商盛世成長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630002)基金經理,華商策略精選基金(630008)基金經理。
⑶ 基金。華商價值精選基金。怎麼樣所有關於這個基金的都行。最好詳細說
您好:
基金管理人:華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基金託管人:中國民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二零一零年十月 華商策略精選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 招 募 說 明 書 【重要提示】 「華商策略精選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以下簡稱「本基金」)於2010年10月12日經中國證監會證監許可【2010】1393號文核准募集。
據華商盛世成長基金經理孫建波所說,預計2011年市場將在內生經濟的「底」和通脹的「頂」之間徘徊震盪。其背後的邏輯在於,一方面國內經濟內生增長取得長足進步而促進股市向好。這主要得益於幾個原因,第一,國內消費能力的提升,而通脹又助推消費;第二,2011年作為「十二五」規劃開局之年,投資旺盛,尤其是保障房彌補了商品房對經濟的刺激與拉動;第三,以美國為首的外部經濟形勢好轉。但另一方面,嚴峻的通脹形勢又充當了股市向上的「天花板」,包括生產要素議價能力的變遷及流動性嚴重過剩都是重大不利因素。在投資策略方面,孫建波指出,2011年投資操作分上下兩個時段,上半年主要是利用市場對美好預期的憧憬來「炒預期」,可以積極關注早周期性的行業,例如工程機械、家電、化工等。下半年則要挖掘真正轉型受益的股票,在新興產業的泡沫中尋找貨真價實的轉型受益股。
即是表明,基金有機會回回暖。股民可小量買買入。
個人分析,根據本人多年來得經驗,今年的華商價值精選基金總體呈現下降趨勢,受到美國道瓊斯工業指數的影響,美國全國降息,所以華商價值精選基金熱錢的湧入將會減少,加上,其華商盛世成長基金經理孫建波所說,可以小量買入,哪就等於小資金的股民盡量不要買入,因為資金投資小,回報率不大,風險過高。如果您是透支上100萬的,估計最多能賺個1-2萬。所以,勸你謹慎點。
加上近日華商策略再創新低,
,自成立以來,就長期跌多漲少,尤為氣憤的是,前二天指數大漲1.68%、1.03%時,凈值漲幅墊底,連好點的債基都比不上,這指數一旦下跌了,龜孫立馬從龜殼里蹦出來,跌的比十級地震還猛烈,一個2800點成立的次新基,居然能在半年裡,指數依然是2700多點時跌百分之十幾,也堪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
這是在下愚見,望給分,打字不容易,思考不簡單。
⑷ 開放式基金組合推薦
新基華商策略精選靈活配置該基金擬任的基金經理孫建波具有多年的投資管理經驗,其曾管理的華夏收入股票基金歷史業績不錯,在職期間遠遠高於上證指數的漲幅,自加入華商基金公司後與庄濤、梁永強一起掌管華商盛世成長,成績異常優秀易方達上證中盤ETF與普通指數型基金相比,ETF產品具有三個比較鮮明的特性:滿倉精確跟蹤指數、獨特的實物申購贖回機制、套利機制,總體來看,ETF的特性決定其可作為被動投資理念投資者的長期投資工具、鑒於上證中盤指數的標的較好,對於此次新發ETF基金,給與充分的關注。
⑸ 王亞偉 孫建坡新近哪些股票
華夏成長前十大股票:
張江高科 蘇寧電器 交通銀行 中華企業 上海汽車
中鐵二局 浦發銀行 北京城建 億城股份 新湖中寶
華夏回報前十大股票:
中國神華 深發展A 格力電器 工商銀行 興業銀行
萬 科 A 北京銀行 建設銀行 中國平安 思源電氣
華夏大盤前十大股票:
恆生電子 吉林敖東 金牛能源 中材國際 中國神華
樂凱膠片 峨眉山A 中恆集團 浙江醫葯 科達機電
華夏優勢增長:
中國平安 特變電工 招商銀行 金風科技 中國神華
興業銀行 交通銀行 深發展A 冀東水泥 遼寧成大
華夏藍籌核心:
工商銀行 蘇寧電器 招商銀行 興業銀行 張江高科
遼寧成大 民生銀行 深發展A 浦發銀行 中國平安
華夏復興:
浦發銀行 格力電器 中國平安 美的電器 北京銀行
哈葯股份 北巴傳媒 民生銀行 蘇寧電器 中材科技
華夏行業精選:
工商銀行 建設銀行 中國聯通 中國平安 晨鳴紙業
民生銀行 貴州茅台 招商銀行 青松建化 大秦鐵路
華夏策略精選
中恆集團 吉林敖東 中材國際 中國神華 陝國投A
天保基建 浙江陽光 浙江醫葯 沱牌曲酒 勝利股份贊同1| 評論
⑹ 為什麼虧錢者總是自己 四大理財誤區需遠離
近年來,隨著人們投資理財意識越來越高,很多人有了錢不再存放在銀行里,而是選擇用錢進行投資理財。不過,令人遺憾的是,部分市民的理財之路走得並不順暢,股票被套、基金凈值縮水、保險退保、銀行理財糾紛等現象時有發生。那麼,該如何恰當地投資理財?值此「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來臨之際,記者對天津市民理財狀況進行了抽樣調查,探尋市民在理財中容易出現的「霧區」,並邀請本市知名理財專家給出解決方案。
「霧區」一
股市盲目追漲殺跌難獲利
「行情不好的時候虧錢,行情好的時候怎麼還虧呢?」在記者的采訪中,為數不少的股民在投資中有這樣的疑惑,股民趙先生便是其中之一。
案例:為什麼虧損的總是我?
去年12月1日,由於央行宣布下調存款准備金率,引發股市當日的「一日游」行情,當日上證指數[2455.80 0.86%]漲幅高達2.29%,趙先生看身邊的朋友一天的時間便有了好幾個點的收益,經受不住誘惑,便也跟風投入5萬元到股市。讓趙先生沒想到的是,買入第二天股市便掉頭向下,股指連續破位向下,短短10個交易日上證指數便跌了200多點,趙先生所買的股票虧損也高達15%。「原以為能通過股市賺點錢,沒想到入市便被套住。不過,整體市場不好,大家都虧錢,只能說自己入市的時間不對,算是花錢買個教訓。」
初次入市便遭受大幅虧損,心灰意冷之下,趙先生選擇了割肉出場。而到了今年,股市投資環境明顯變好,看看屢屢上漲的股市,趙先生再次拿出5萬元投入股市。「上次投資股市以失敗告終,我覺得主要原因是自己的投資經驗太少,這次我決定跟著有好幾年股市投資經驗的朋友去炒股。朋友告訴我,買股票要買強勢股,快進快出,短期獲取高收益的可能性很大。在朋友的建議下,春節過後,我分別投資過三隻股票,行業跨度包括傳媒股、消費股、房地產股,算得上都是近階段的熱門股票,但讓我失望的是,忙碌一個多月,不僅沒賺到錢,還有小幅虧損。」趙先生對此頗為不解,去年虧損情有可原,今年以來股市漲了好幾百點,投資還出現虧損就讓人難以接受了。
在與趙先生的交流中,記者發現趙先生投資無所收益最大的根源在於盲目追漲殺跌。以趙先生所投資的第三隻股票粵宏遠A為例,該股票今年以來走勢跑贏了大盤,整體趨勢向上,但區間震盪較大。而趙先生在該股票上的幾次買賣均為「買在高位賣在低位」,股票漲了跟風補倉,股票回調便清倉,不僅錯過了獲利機會,還付出了不少的交易成本,投資想獲取收益可謂難上加難。
對策:投資股市要有中期視野
(李會青,天津申銀萬國證券分析師)
對於趙先生在股市上的操作,天津申銀萬國證券分析師李會青認為他犯了股市上典型的「羊群效應」誤區,那便是跟風炒股,不僅加大資本市場風險,而且極容易出現投資失誤致使資金被套牢。李會青說,證券市場瞬息萬變,具有很大的投資風險,投資切忌盲目,需要謹慎為之。「投資股市要有中長期視野,這是克服炒股誤區的最有效方法。判斷股市中長期走勢,可從兩個角度入手:美林時鍾和宏觀研判,有了理性的判斷,股市一時漲跌便不會對你的投資策略帶來過多影響。就目前來說,通脹下行,經濟亦下行,用美林時鍾理論來看,股市處於底部階段,中期走勢向上,但短期震盪難免;而從宏觀研判來看,貨幣政策預調微調,房地產調控短期難以放鬆,消費升級處於起步階段,股市缺乏牛市基礎,但今年股市行情要好於去年,上證指數在2300點至3000點之間震盪向上的概率較大。」
「霧區」二
基金投資只看排名頻踩雷
不管是在牛市還是在熊市中,基金業績差別均相當大。由此,有些基民在買基金時便採取跟著排名走的策略,殊不知,去年「前十強」今年可能淪落為「後十弱」,從而導致基金投資屢屢受挫,難以獲取投資收益。
案例:按排名買基金虧得更多
基民老劉選基金有一套自己的理論:按排名先後買基金,不是十強咱不碰。去年年初,老劉所持有的基金在上一年排名不太理想,自然要被一貫按排名買基金的老劉所淘汰,他重新買入當時排名第一的華商盛世成長。「基金排名靠前自然有其原因,我覺得最主要的原因是基金經理的投資水平較高,買入這樣的明星基金更讓人放心,獲取收益的可能性更大。」
老劉挑選基金重點考慮基金經理的業績,卻沒有意識到排行榜說明的是過去的基金投資業績,而基民所買的基金屬於未來。基金走勢雖然與基金經理的業務能力有著很大關系,但起決定性作用的還要看整體股市走勢,要知道基金經理是在股票市場大環境下做交易。如果股票市場運行不利,基金業績很難有大的突破,2011年的基金走勢便是一個真實的例證。根據某基金統計,2011年,股票型基金無一錄得正收益,平均跌幅為25.02%,跑輸大盤3.3個百分點;指數型基金略好於股票型基金,下跌22.35%;混合型基金下跌21.95%。
在去年資本市場的弱勢下,老劉所買的基金自然難以獲得收益,更讓老劉郁悶的是,他的按排名買基金的方法在去年也失靈了,讓他遭受了更大幅度的虧損。「華商盛世成長在2010年排名第一,當時市場給予這只基金極高評價,基金經理孫建波也驟然成為明星投資家。因此,我對這只基金抱著很大的希望,盡管去年股市不斷下挫,我依然堅定持有該基金,我覺得只要基金經理業務過硬,即使出現虧損,幅度也不會很大。」讓老劉沒想到的是,年終一盤點,該基金全年虧損了27.92%,不僅跑輸大盤,連股票型基金平均業績都沒達到,排名也發生了大變臉,從2010年的冠軍下滑到墊底的位置。「我看好的這只基金排名墊底了,而去年初贖回的那隻基金排名卻進入"前十強",虧損並不多。如果當時不是這么盲目相信排名,去年投資基金也不至於虧損這么多,真是讓人後悔莫及。」
對策:基金投資要踏准節奏
(王俊嶺,華泰證券天津營業部理財經理)
華泰證券天津營業部理財經理王俊嶺分析認為,基金排名是基金過往業績的體現,只代表歷史,在挑選基金時絕不能只看排名,尤其不能只看周排名、月排名、季度排名等短期排名作為依據來選擇基金。投資者在選擇基金時,一方面應綜合考察其短期、中期和長期績效,另一方面還應考慮風險調整後的收益狀況,也就是說,看其在一個較長時期內業績排名是否穩定,只有長期業績穩定且回報可觀的基金才是好的投資標的。同時,選擇什麼樣的基金,一定要仔細分析比較,結合市場環境進行,而不能簡單地以基金排名的高低作為選擇標准,否則投資會有損失。此外,如果以炒股的心態來頻繁買賣基金,投資者經常會面臨「踏空」的危險,往往在贖回基金後發現基金凈值仍在穩步持續攀升而後悔不迭。對於那些業績優秀而穩定的基金,投資者應該堅定持有,大可不必做波段操作。「只買好的,不看排名」,這才是投資基金的正確思路。
「霧區」三
把保險當投資上錯「花轎」
重投資輕保障,僅僅為了保險的投資功能而投保,卻忽視了保險的基本功能是為家庭財務保駕護航,部分市民投保時存在這樣的誤區。保險其本質功能是保障,化解未知風險是其主要功能,為了獲取收益去投保,很大程度上是「上錯花轎嫁錯郎」。
案例:投保先問收益存在誤區
「這款保險的分紅怎麼才144.20元呢?」建築師余先生對保險可不在行。前年,余先生在銀行理財專櫃簽下了一份年繳費1萬元的分紅險保單,宣傳資料上五大特色的前三項令他記憶猶新,「固定回報」、「年年分紅」、「復利累計」。「當時工作人員還給我看了往年收益率匯總表,幾乎都在4%以上,我想這樣的投資可以說是一舉兩得,不賠穩賺還能有保障,怎麼去年的收益率只有1.4%了呢?看來保險還真是不靠譜。」
和余先生有著相同抱怨的人不在少數,如此看重保險的分紅功能、分紅多少的投保人其實陷入了保險的一大誤區把保險當投資。容易讓投保人產生這種理解偏差的是新型的人壽保險產品,包括分紅險、投連險和萬能險。這幾類產品在壽險保障功能之外,還會給投保人帶來一定的獲利預期,但投保人不應顛倒兩者之間的主次關系。假如僅僅為了投資而投保這些產品,我們會發現這些產品的表現將無法滿足預期,甚至讓人很失望。
記者了解到,分紅險的收益並不保證,保險公司宣傳資料上只會印有「預期收益」,合同中也不可能找到有關保底收益率的條款。紅利從保險公司利差中產生,主要是死差異、利差異和費差異。如果這三部分沒有產生獲利,那麼保險公司將會實行零分紅,投保人也就沒有收益了。其次是市場上曾一度熱賣的投連險,其風險是最高的,不僅沒有保底收益,甚至連本金都無法保證。投保人繳納的保費會先被扣除一定比例的初始費用,餘下的部分才進入投資賬戶,這無形中壓縮了投資本金,就好像申購基金被收取高額手續費一樣。2009年上半年,不少投連險賬戶表現不錯,產生50%至70%的收益,不過這只是針對投資賬戶中的部分,而非全部保費。而在股市下跌時,想要退保的投保人還會遇到另一個麻煩,不僅賬戶虧損、初始費用無法拿回,而且要被收取退保手續費,真可說是雪上加霜了。所以,投保投連險不能忽視其保障功能,對投資的風險性也要有個清楚認識,最好能長期堅持。萬能險雖然設有保底收益率,不同產品給出的下限標准不同,一般為1.5%、2%或2.5%,但如果只是為了這保底收益率而購買萬能險就顯得不怎麼劃算了,其收益能超過銀行一年期定存已是理想狀態,忽視萬能險的保障功能同樣會進入投保誤區。
對策:投保應先看保障再看收益
(李健,聚川理財注冊金融理財師)
聚川理財注冊理財師李健表示,保險和投資不能混為一談,在考慮是否投保時,我們應該先看重保障功能本身,其次再對投資部分予以關心。分紅險、投連險和萬能險的保費一般比較昂貴,對事業剛剛起步的年輕人來說並不合適,在金融環境動盪時,更可能出現保費斷供的危機,而相同保費下,如果選擇消費型即保費不返還的產品,保障金額會更高,保障也能更到位。當然,如果你已經對分紅、投連及萬能產品的功能認識清楚,找到了保障與投資之間的平衡點,並充分利用它們各自的特性來為自己所用,相信產品最終會令你達到滿意的保險和理財目的。
「霧區」四
買銀行理財產品只看預期收益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部分市民在選擇銀行理財產品時,把收益率作為了唯一的「剛性指標」,只選預期收益率高的產品,根本不在意產品的風險幾何,也不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究竟有沒有可能實現,使得理財糾紛頻頻出現。
案例:預期收益到期大幅下滑
「這款產品的收益率如何?」在選擇投資理財產品時,這是絕大部分投資者必問的一個問題,很多時候這也是他們最為重視的一個問題。盡管這幾年來隨著理財產品市場的不斷發展,過去一些機構以「預期收益率」吸引投資者眼球的做法,已經被明令禁止。但是很多投資者在選擇產品時,仍然習慣於把「收益率」當作選擇產品時的唯一標准,投資只看收益率,由此帶來的理財不當也不在少數。
去年3月,曾先生就購買了一款掛鉤型的理財產品。「當時看重這款產品最主要的原因就在於它的最高預期收益率可以達到8%左右。」曾先生覺得,在股市低迷的環境中有理財產品的收益率能夠達到8%,已經是讓人滿意的收益率了。然而讓曾先生不解的是,產品運行了不足5個月的時間,就由於掛鉤股票跌破了預先設置的最低價格,產品自動終止。除了沒能獲得預期的8%的收益外,曾先生的本金也虧損了10%。
曾先生這才想起仔細研究自己的產品說明書,原來預期8%的收益率只是在最理想的情況下才可實現的最高收益,由於曾先生投資的時期正值歐債危機加劇,掛鉤股票跌破了產品設置的最低價格,也就觸發了產品自動終止的條款。由於是一款部分保本產品,最終曾先生獲得了90%的本金。事實上,如何看待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已經不算是個新鮮的問題了。預期收益率的依據,是理財產品設計部門在相關數據的預期和趨勢判斷的基礎上做出的一種「預測」,最高預期收益率也僅在最理想情況下才能夠實現。當趨勢判斷錯誤,或是預期未實現時,投資者實際獲得的收益就可能遠遠低於理想的水平。因此,就和它的名字一樣,預期收益率是一種「預期」,未必是它實際可以獲得的收益,投資者不能將預期收益作為挑選理財產品的唯一指標,應綜合考慮理財產品的設計、投資方向等再做出選擇較為理性。
對策:別被「預期收益率」誤導
(陳哲,興業銀行理財經理)
興業銀行理財經理陳哲表示,市民在購買理財產品時,首先應了解自己的財務狀況,明白自己處於何種階段,提前做好財務規劃。其次,市民從收益率來選擇銀行理財產品可以理解,但必須清楚收益背後蘊含的風險,要了解理財產品的投資方向,是投資大宗商品還是債券,或者是其他類別。再次,市民購買理財產品前,應先看清楚合同約定的內容,口頭宣傳再怎麼美好,最後還是要歸結到合同的約定上來。值得一提的是,在對收益率的誤讀中,也有一種現象越來越典型,那就是使用「年化收益率」來代替對產品的收益預期。所謂年化收益率,一般是在較長的投資期限內才能實現,短期一般會出現偏離。再則,年化收益率對應一個年度的收益情況,並非短期便可獲得本金相應百分比的收益。比如,年化收益率12%的產品,如果投資期限為一個月,即使達到12%的年化收益率,其最終收益也只相當於本金1%的金額。
⑺ 孫建波的投資風格
在華商基金內部,孫建波最為人稱道的,是其宏觀策略和配置能力。
從孫建波的簡歷也可以看出,盡管此前曾在中國人保信託證券總部和銀河證券資產管理總部任職,但他2005年剛剛進入基金行業時,是在中信基金任策略分析師。在華夏基金期間,也是主要擔任策略分析工作。
「庄濤重選股,風格比較適合資產規模相對較小的基金,而孫建波策略能力很強,非常適合管理規模大、對基金經理行業配置能力要求很高的大基金。」一位熟悉華商基金的人士表示。
由於業績拉動,華商盛世今年以來,一直處於凈申購狀態。2009年四季度末,基金資產規模為21.33億元;2010年一季度末,增加到35.6億元;2010年二季度末,規模激增到72.75億元;三季度末,規模已達86.38億元。
業內一般共識是,如果基金規模超過50億元,其依靠部分個股的突出表現、和交易來獲得利潤的可能性就越來越小。規模越大,對基金經理的行業配置能力要求越高。
而孫建波顯然對自己的宏觀策略能力相當自信,他在三季報中曾經表示,盡管很多持有人擔心基金規模不斷激增、會增加基金管理難度、導致業績下滑而紛紛要求限制申購。但是管理人自認以自己的大局觀和前瞻性布局的能力,尚有餘力,「韓信將兵,多多益善」。
11月16日,華商盛世成長開始限制申購。但與此同時,孫建波管理的華商策略精選成立,這只118億元的年內新募最大股基,一舉令孫建波的管理規模突破200億元。
⑻ 各位基民:大家好!幫我分析下這幾支基金,銀華富裕、信誠藍籌,
銀華富裕去年業績不錯,但是今年太差,該基金業績波動太大,不穩定,可以停止定投,信誠藍籌屬於重點投資大盤風格的股票,今年業績太差,建議停止定投,華商策略去年剛成立,由明星基金經理孫建波擔當,上半年業績不好,但是7月以來,業績明顯好轉,改基金喜歡小盤成長股,下半年應該有機會,建議暫時持有。
基金定投一般需要幾年的時間,故選基金要選實力比較好、團隊穩定的基金公司,本人覺得華夏、嘉實、興業、富國比較好,同時現在滬深點位相對偏低,是定投好時機。選具體基金時又要看基金經理,基金規模,過往業績等,如果怕選錯基金那可以選指數基金。定投推薦華夏紅利、華夏優勢、富國天惠、華安寶利、嘉實優質企業、嘉實服務、興業全球視野、華夏300、嘉實300
我給你推薦兩支業績非常穩定的基金進行定投,把你原來的基金換掉,華夏優勢 華安寶利你可以參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