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自己的錢買股票好,還是存在銀行好
好與壞是相對的,如果有一種方式是絕對的好,資金會全部流向這種方式,就不會有另一種方式存在了。所以,理論上是平衡的。
說是平衡的,但各有各的方式,各有各的好壞,你當然是選擇適合自己情況的方式。
炒股的前提是:資金必須是自有非借貸的,短期內不會使用的,在熊市行情中,你必須是高手,因為按二八原則(一賺一平八個輸)你賺的機會不太大,除非你是高手。在牛市行情中,你不是高手也機會較大,只要運氣不是太差,人也不是太笨,收益的機會很大,一年賺個百分之三十也是平平常常,但沒人保證你賺.
放在銀行里存款或買理財產品,收益是死的,但要考慮每年百分之五左右的通脹率,是賺不了的,保值還行,那還不如買保險。
❷ 銀行理財產品排行榜
現在市面上的銀行理財產品越來越多,但是對於銀行產品出事的事情每年新聞報道的也不少,那該如何才能買到安全靠譜的銀行理財產品呢?
一、購買前先做風險評估
都買理財產品前必須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填風險測評問卷。
做個人風險承受能力評估其實是為了得到你的風險承受能力等級,能讓自己和銀行都清楚知道你的風險承受水平,有利於選擇正確的理財產品,保障你的利益不會遭受不必要的風險。另外,對於不同風險等級的理財產品,它會有不同的起賣點。
二、選擇正規途徑去購買理財
正規途徑其實不多,就是銀行櫃台、銀行理財專區、銀行貴賓室、自助機、銀行官網、手機銀行差不多就是這些。
三、提高防範意識
購買之前先了解這些理財產品,以防止個別金融機構及銷售人員混淆產品類型、模糊產品性質的情況。在利益驅動下,「理財變保險」、「存款變保單」的事件層出不窮。大家在辦理相關業務時一定要提高防範意識,盡量避免此類事件發生。
四、不要去貪多追高,理性面對投資理財
目前來看,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在5%~5.5%之間的還算比較正常,如果超過5.5%,就需要投資者慎重考慮了。對那些明顯高於一般理財產品收益率的產品要保持警惕性,以免中了「飛單」騙局。
對於投資理財來說,了解自己的投資需求永遠是最重要的,比如,投資金額的多少,目標收益率的多少,投資期限的長短,能承受的最大風險是多少,清楚了這些問題,還要考慮到「高收益總是與高風險相伴而生」,綜合這些因素來選擇一款最合適自己的理財產品才是最重要的。
五、分辨清楚銀行理財是自營還是代銷
銀行只能發行已在理財系統進行登記並獲得登記編碼的理財產品
千萬不可聽信業務員的推銷就立即下單,重點還得看合同銀行提供的產品說明書、合同或招募說明書等資料。
看合同上的投資管理人是否是銀行。
看是否有銀行公章。銀行自營的理財產品,合同中都會有銀行公章。
看產品登記編碼。只要是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都會有一個產品登記編碼。
理財產品登記編碼是全國銀行業理財信息登記系統賦予銀行理財產品的標識碼,具有唯一性,是您判斷產品是否合法合規的重要依據。登記編碼一般是以大寫字母「C」開頭的14或15位編碼。投資者可依據該登記編碼在中國理財網查詢產品信息,核對所購買產品是否為銀行發行的正規理財產品;如果查不到的話,那麼產品就有問題,可以向監管部門進行舉報。
順便分享一些理財小知識分享給大家
根據理財偏好,可以大致分為5種類型:
(1)投機型
典型代表:期貨、博彩
特點:超高風險,超高回報(回報率幾乎為0)
這種方式其實不能算是理財,賭的性質大一些。建議不要碰。
(2)成長型
典型代表:股票、股票類基金、外匯
特點:高風險,高回報
相信很多人都玩過過山車,就是這種跌宕起伏,有不少人因為炒股一夜暴富,但也有很多人一夜回到解放前。
PS: 對於理財小白來說,不傷本的穿梭好過過山車的動盪,股票不要輕易碰
(3)收入型
典型代表:保險理財、基金、銀行理財產品 特點:耗時長,回報慢 安全性較高,門檻一般。但短期不會有什麼收益,須持幾年甚至10年以上,要有足夠的自信。
(4)穩健型
典型代表:信託、固定收益類理財
特點:收益可觀、安全穩健
我本人對這類方式比較看好!10%左右的年化收益,安全性高,靈活性強,四年從未逾期,適合保守理財、偏好穩健的朋友。
比如以穩健著稱的無界財富理財平台來說,固定收益的理財產品,安全性高,比較適合小白理財。而且現在注冊投資還能免費領500京東卡,我是老用戶了,這個活動是只有新用戶能參加的:免費領100紅包+500京東卡
Ps:只有通過此頁面,才有這個獎勵。良心推薦,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進去看看,不感興趣跳過好了。投資者都有自己的專屬客服,有問題隨時找。
(5)保障型
典型代表:人壽保險、銀行存款
特點:安全性高,收益偏低
這種理財方式比較傳統,和生活息息相關;但按銀行活期收益2%左右算,有跑不贏通脹的風險,「錢越來越不值錢」。
總之呢,所謂靠譜的理財,其實可以說成「適合自己的理財方式」,所以各種宣傳的排行榜只能說是一個參考信息,並不能成為我們選擇理財方式的絕對信息。
還有哦,理財不要假借他手,親自操作探尋理財方法。答主也是從最初把錢存在銀行,到存到余額寶,最後發現了無界。 啰嗦了那麼多,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❸ 錢存銀行好還是買股票好
不同風險等級的產品。股票風險高,潛在獲得高收益的概率也比較大,前提是需要能夠承擔股市的波動風險。而存銀行,只能享受「固定」的比較低的預期收益。所以沒有好不好,就看那個產品更符合你的收益目標與風險偏好。
可以關注一下(中小銀行)智能存款,享受存款保險保障(根據《存款保險條律》規定:個人在單個銀行的普通存款享受50萬以內100%賠付),「利率」在4%-5.5%左右,具有流動性高(可提前支取)、利率高於一般定期存款的優點。
具體您可以在應用市場搜索「度小滿理財APP(原網路理財)下載鏈接」或者關注「度小滿科技服務號(xiaomanlicai)」了解詳細產品信息。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哦!
❹ 購買銀行的理財產品好還是買債券、股票好
都有各自的優缺點。至於說哪個好這個沒有絕對的說法。需要進行多方面的對比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理財產品。財富加油站,為你的財富加油
❺ 掛鉤股票的理財產品哪些值得買
1、星展銀行:「股得利」系列1473期—36個月人民幣結構性投資產品
收益類型:保本浮動收益
預期最高收益率:12.00%,預期最低收益率:0.05%
理財期限:36個月
認購起點:起售5萬,以5千元的整數倍遞增
認購日期:2014-11-25至2014-12-12
投資范圍:該理財產品所募集資金主要投資於寶馬、騰訊、蘋果三家公司股票。
央行降息周期之下,高收益理財產品數量越來越少,並且投資期限有變長之勢。既然好景不長,何不舍短取長呢,這款理財期限長達36個月的高收益理財產品是個不錯的選擇。
2、招商銀行:「焦點聯動」系列之股票指數表現聯動理財計劃(36天)
收益類型:保本浮動收益
預期最高收益率:8.4%,預期最低收益率:2.9%
理財期限:36天
認購起點:起售5萬,以1萬元的整數倍遞增
認購日期:2014-12-3至2014-12-10
投資范圍:該理財產品理財本金100%投資於本幣債券市場和/或貨幣市場,理財收益率與股票指數價格水平掛鉤,具體所指股票指數價格為滬深300指數市場交易價格。
該產品理財收益率與滬深300指數價格掛鉤,預期最高8.4%,最低也有2.9%,短期產品僅36天,且風險等級不高,是較為理想的短期結構性理財產品。
3、廣發銀行:「歡欣股舞」2014年第49期(滬深300指數期末雙向連續型帶觸碰條款)人民幣理財計劃
收益類型:保本浮動收益
預期最高收益率:8.25%,預期最低收益率:4.00%
理財期限:90天
認購起點:起售5萬,以1萬元的整數倍遞增
認購日期:2014-12-3至2014-12-9
投資范圍:該理財產品所募集的資金本金部分投資於貨幣市場工具、債券,收益部分投資於與滬深指數掛鉤的金融衍生產品,投資者的理財收益取決於滬深指數在觀察期內的表現。
同樣是掛鉤滬深300指數,廣發銀行的這款理財產品最低預期收益率可達4%,但是其理財期限也更長些,對風險承受能力較高的投資者來說也不失為一種理想的選擇。
4、匯豐銀行:匯享天下-兩年期人民幣結構性投資產品(2014年第179期)
收益類型:保本浮動收益
預期最高收益率6.0 %,預期最低收益率:0.0%
理財期限:723天
認購起點:起售5萬, 以1千元的整數倍遞增
認購日期:2014-12-06至2014-12-10
投資范圍:該理財產品的收益掛鉤三隻環球公共事業類股票,分別為法國燃氣蘇伊士集團、威立雅環境集團和香港中華煤氣有限公司。
這款結構性產品雖然期限較長,但自2015年3月16日起,銀行提供每月一次提前贖回的機會,能較好地滿足投資者的資金流動性需求。
❻ 目前買哪家銀行的什麼理財產品好
發展銀行,光大銀行的理財產品較好。
現在各大銀行紛紛推出理財產品,各有各的特色,不知你的意願偏重於哪方面,有短期類的,長期類的,總的來說風險大的收益率就高,有些注重穩,有些想炒股一樣炒進一點,所以說我只能提供幾個銀行,麻煩你自己找他們的理財顧問,(這些銀行專門設有理財顧問,針對你的資金情況,給你設計一套最穩,收益相對高的理財方案)
不知你所在的城市有沒有廣東發展銀行,光大銀行。
哪家銀行的理財產品好?各大銀行理財產品比較
一、光大銀行
比如投資股票、基金的類基金理財產品,光大銀行比較有優勢。早些年光大證券跟光大銀行在理財業務方面曾合作較多,奠定了光大銀行研發類基金產品的基礎。近幾年光大銀行跟其他機構合作開始增多,總體而言,光大銀行開發類基金理財產品方面花了不少心血,也產生了一些效果。比如2009年,光大銀行發行陽光資產配置計劃時,聘請了兩家大型基金公司擔任投資顧問。
在類基金產品創新方面,光大銀行在行業內比較超前。只是近兩年股市低迷,類基金理財產品的關注度顯著降低,其他銀行也不太愛發行此類產品。本來中信銀行在發行類基金產品方面也有集團背景的優勢,但中信銀行的類基金產品的投資風格相對保守。
二、中信銀行
如果門檻降低還不能作為人民幣理財產品「對抗」貨幣市場基金的利器的話,那麼目前中信銀行的3個月理財產品,第一個解決了以往人民幣理財產品流動性差的毛病,其收益比同期儲蓄稅後收益要多出許多,可以迎合儲戶短期資金的投資需求。招商銀行推出的產品則讓客戶擁有提前終止的權利,也解決了流動性的問題。
三、工商銀行
工行是另一家花了較大力氣研發投資於資本市場理財產品的銀行。它的代客境外理財產品較有特色,這可能跟工行較早成立金融市場部,以及近年在海外擴張步伐加快有關。了解海外市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所以工行發行了較多的在香港H股市場打新的理財產品。工銀亞洲多年來經營香港市場的經驗,為工行推出此類產品提供了支持。
四、興業銀行
興業銀行的開放式理財產品在兼顧流動性和收益方面具有一定優勢。雖然有的城商行也有高收益的開放式理財產品,但興業銀行的開放式理財產品的整體收益水平在股份制銀行中算比較高。能做到保持4%左右的收益、並提供每個工作日開放的高流動性—這可能跟興業銀行擅長同業業務有關。
五、民生銀行
民生銀行理財產品的特點沒有別的,主要是收益率高。民生銀行花了很大精力研發了一些高收益理財產品,比如通過投資債權、股票收益權等方式提高理財產品收益率。以前為了推出高收益產品,民生銀行還推出了一些投資藝術品以及直接投資黃金的理財產品,收益率非常可觀,但風險也相對較大。
六、招商銀行
如果投資理財時追求的是相對穩健收益的話,招行的產品往往是不錯的選擇。近兩年,招行對發行類基金產品非常謹慎,前兩年推了一款投資陽光私募基金的理財產品還是保本的。現在推出的跟股票相關的產品主要是結構化證券投資類產品,設置的預警線和止損線也比一般銀行的相應產品高。總之,招行理財產品的投資風格比較穩健,不過,穩健的同時也意味著獲取高收益的可能性下降。
在四大行中,工行、建行偶爾會推出一些比較有特色的產品,而農行和中行的產品則相對四平八穩。但總的來說,四大行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收益率相對較低,原因是四大行最不缺存款—不需要通過發行理財產品來曲線攬儲。
有人將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高低總結為:城商行的產品最高,股份制銀行的產品其次,國有大行最低。不過,該規律主要適用於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而且比較籠統。事實上,不同銀行有各自擅長的理財類型。因此,投者購買理財產品時,可選擇擅長相應類型理財領域的銀行。
由於新推出的人民幣理財產品通常具有老的理財產品所不具有的特點,因此很多投資人認為:投資人民幣理財產品,越到最後購買越劃算。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經過對各大銀行理財產品比較就會發現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一些銀行新近推出的人民幣理財產品,與先前的相比,收益率都有所下降。盡管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這樣的下降幅度是不明顯的,幾乎看不到,但這依然還是一個危險的信號。
根據資管新規要求,除了「存款」以外的理財產品均不能承諾保本保息,包括銀行理財產品。當然不承諾保本保息並不意味著理財產品就有很大的「風險」了,主要還是看產品背後所投資的資產標的,例如一些「低風險」的投資於國債、金融債、貨幣市場工具的產品還是比較安全的。所以,銀行理財也需要看其背後投資的是什麼標的。
❼ 家庭理財是買股票好呢還是買理財產品好呢
家庭理財總逃不過一個詞,那就是「資產配置」。資產配置指資金在有計劃的安排下對資產進行配置的過程,如果做好了合理的資金安排,在面對突如其來的風險時就不用擔心會影響到家庭財務的穩定,既不對家庭產生影響,又能產生一定收益。本篇我將以此為主題來解答家庭如何理財。
開始前先推薦一門對增加收入很有用的理財課程,用7天時間學完,你會感受到理財能力的突飛猛進:限時福利!點擊加入理財訓練營,實現收入三倍增長。
在家庭理財方面,合理的支出比例可以參考下文:
40%的收入用來進行財富的保值或升值,投資房子、股票、基金等等
30%的收入用於家庭生活的正常開支,保障家人的基本生活;
20%用於銀行存款,防止一些生活中突然出現的支出,也可以投資一些貨幣基金增加收益。
10%可用於保險規劃,對一些可能會出現的人生風險進行一些保障。
一個家庭,可以通過構建投資、消費、儲蓄、保險這四個「賬戶」,來構建一個進攻和防守兼備的家庭財務體系,我們分別來講講:
一、投資增值的賬戶,用來追求收益。
對於這個賬戶來說,最重要的是要賺得起也要虧得起。很多家庭買股票第一年佔比30%,結果賺了很多錢,第二年就用90%的錢去買股票了,可如果中間遇到什麼需要急用錢的事情,就會導致家庭資產的各種問題了,這樣肯定是不對的。
我們可以採用50:50的簡單配置法則。
便是把投資的錢平均分配成兩份,此中的一半投資於股票市場買入股票或者股票型基金,一半投資風險較低的固定收益類產品(比如貨幣基金、債券、債券基金等)。挑選基金是門技術活,不想被割韭菜就得自身實力過硬,一套完善的基金訓練課程就可以幫到你:今日僅限50個名額,點擊報名《基金訓練營》,帶你輕松穩健掘金!
二、日常開銷賬戶
日常生活中不妨使用1~2張信用卡,基本上可以涵蓋日常消費。針對這個賬戶,任何人一定要擁有,但是最容易發生的情況是佔比過高。不少時候是因為這個賬戶花銷過多,因此缺少資金准備其他賬戶。
三、儲蓄賬戶,即保本的錢
這個賬戶是專屬:不能隨便使用。家庭理財里,不少人主張存養老金和教育金,但時常控制不住的就會被買車或裝修給用掉了。
重在積累,需要為長遠的財務目標,每年或每月有固定的錢進入這個賬戶。
這個賬戶比較適合用基金定投的管理方式來實現。
四、保命賬戶,用來實現風險的管理和轉移
簡單來說,就是買保險,根據「雙十」定律,保費占家庭年收入的10%左右就可以了。
每個人不是一開始就都有四個賬戶,要通過我們對理財知識的學習,然後一點一點去完善。理財之行需要引路人,一套完善的理財課程能讓你少走彎路:點擊了解《理財訓練營》,7天開啟致富之路。
以上是我對《家庭理財是買股票好呢還是買理財產品好呢?》的回答,望採納~
點擊文中鏈接了解理財訓練營,讓你在理財的道路上事半功倍!
❽ 現在是買股票好還是買理財產品好
現在股市行情不好,可以考慮先買理財產品,互聯網理財比較靈活,這樣可以觀望也可以隨時入場,還有收益,你可以去了解下鯉魚理財,靈活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