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趙煥焱:中國酒店業2020年總結2021年展望
第一部分:中國酒店業2020年述評
旅遊業、酒店業存在和發展的基礎取決於人類的流動,自2020年1月底開始影響全球人員流動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對旅遊業、酒店業的影響是史無前例的。
一、酒店出租率創歷史最低
酒店出租率從斷崖式自由落體到逐月爬坡,以前所未有的情況列入歷史記錄。
1、上海五星級酒店
平均出租率
1月48.3%;2月4.6%;3月7.2%;
4月15.4%;5月27.9%;6月31.5%;
7月48.0%;8月60.0%;9月60.5%;
10月63.6%;1至10月36.0%。
平均房價及同比
1月890元+1.7%;2月899元+1.4%;3月862元-12.4%;
4月739元-27.1%;5月712元-25.4%;6月762元-20.0%;
7月763元-13.1%;8月803元-11.2%;9月739元-24.7%;
10月828元-16.8%;1至10月786元-17.5%。
每間可供房收入
1月429.87元;2月41.35元;3月62.06元;
4月113.81元;5月198.65元;6月168.0元;
7月366.24元;8月481.8元;9月447.10元;
10月526.61元;1至10月282.96元。
2、上海二星級至五星級酒店
平均出租率
1月43.4%;2月5.1%;3月8.6%;
4月16.1%;5月27.4%;6月32.2%;
7月48.3%;8月56.8%;9月57.1%;
10月60.4%;1至10月35.1%。
平均房價及同比
1月722元+1.5%;2月675元-4.3%;3月607元-22.1%;
4月590元-25.4%;5月552元-26.2%;6月580元-22.3%;
7月568元-17.9%;8月621元-12.0%;9月596元-22.4%;
10月640元-16.7%;1至10月606元-18.3%。
每間可供房收入
1月313.35元;2月34.43元;3月52.20元;
4月94.99元;5月151.25元;6月186.76元;
7月274.34元;8月352.73元;9月340.32元;
10月386.56元;1至10月212.71元。
3、2020年二季度全國和50個城市各星級酒店房價、出租率、RevPAR同比分析
地點星級數量/平均房價/平均出租率/ RevPAR
全國五星680/490.85元/30.09%/147.70元-64.36%
50城五星473/533.42元/29.59%/157.84元-65.54%
全國四星1874/298.44元/32.62%/97.35元-47.54%
50城四星810/344.98元/29.26%/100.94元-55.59%
全國三星2988/205.18元/35.57%/72.98元-42.35%
50城三星915/261.17元/31.98%/83.52元-49.26%
全國二星784/169.99元/34.31%/58.32元-35.89%
50城二星222/223.52元/27.76%/62.05元-49.38%
全國一星19/91.44元/39.47%/36.09元+34.11%
50城一星1/163.63元/40.93%/66.97元+26.93%
二、酒店虧損空前嚴重
新冠肺炎成為調節供求關系之手。新冠肺炎以前,新酒店供應增幅2018年、2019年連續2年再次超過市場需求增幅,酒店經營業績走下坡路,2019年全國年主營業務收入200萬元以上住宿業企業已經整體虧損102.3億元,而2020年的虧損情況是史無前例的。
1、北京酒店業2020年1至9月利潤總額虧損68.77億元
趙煥焱觀察:利潤總額2020年3月底虧損301380萬元;6月底虧損605487萬元;9月底虧損687716萬元。
相比之下,北京年主營業務收入200萬元以上的住宿業2019年利潤總額21.5億元。
北京年主營業務收入200萬元以上全部住宿業及同比
統計單位1238家
營業收入1494271萬元-53.4%
營業成本569260萬元-37.2%
利潤總額-687716萬元
平均人數10.0萬人-14.6%
旅遊飯店及同比
統計單位562家
營業收入1062550萬元-52.3%
營業成本364883萬元-39.1%
利潤總額-500579萬元
平均人數7.1萬人-14.1%
一般旅館及同比
統計單位624家
營業收入369841萬元-55.6%
營業成本172352萬元-32.7%
利潤總額-154378萬元
平均人數2.5萬人-16.6%
民宿服務及同比
統計單位3家
營業收入1113萬元+2.8%
營業成本796萬元+4.9%
利潤總額-583萬元
平均人數0.0萬人-2.7%
其他住宿及同比
統計單位49家
營業收入60768萬元-58.1%
營業成本31228萬元-38.0%
利潤總額-32176萬元
平均人數0.4萬人-9.9%
2、上海住宿業、餐飲業2020年1至9月營業利潤虧損51.36億元
趙煥焱觀察:營業利潤2020年3月底虧損49.34億元;6月底虧損65.27億元;9月底虧損51.36億元。
年主營業務收入200萬元以上住宿和餐飲法人企業3302家
營業收入669.62億元、同比-26.7%
稅金及附加4.01億元、同比-12.2%
營業利潤-51.36億元
趙煥焱說明:稅金及附加包括:消費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資源稅、環境保護稅、教育費附加及房產稅、土地使用稅、車船使用稅、印花稅等相關稅費。
相比之下,上海年主營業務收入200萬元以上住宿業2019年利潤總額12.3億元。
3、廣州3家酒店2020年上半年虧損9859.46萬元
廣州花園酒店及同比
營業收入8356.89萬元-59.15%
凈利潤-3703.03萬元-235.97%
廣州中國大酒店及同比
營業收入4643.26萬元-62.10%
凈利潤-2860.83萬元-455.27%
廣州東方賓館及同比
營業收入3416.77萬元-67.83%
凈利潤-3295.60萬元-479.34%
三、酒店業在疫情下的應變
1、酒店集團扁平化管理
疫情是酒店集團精兵簡政的時間窗口,酒店集團的架構呈現出扁平化、務實化的特點,目的是為了節約更多的運營成本。
洲際voco品牌創新了團隊中央廚房式的管理模式。
麗呈酒店創建囊括數據、營銷、運營、推廣資源單一終端支持系統。
2、酒店品牌分化瓦解
20世紀70年代石油危機到90年代中期,美國有50%的酒店品牌消失。
中國酒店業的品牌數量芸芸眾生、質量魚目混珠,疫情加速優勝劣汰過程。
在增量市場萎縮以後,存量市場的爭奪愈演愈烈。
3、上市企業私有化
9月10日,金茂集團、金茂酒店聯合公告稱,中國金茂將金茂酒店私有化的計劃獲批,金茂酒店的公司股票將於2020年10月5日上午9時起,正式撤回在聯交所的上市地位。金茂酒店是2014年7月2日正式上市的。
四、華住酒店集團在香港二次上市
二次上市是指已上市公司將其部分發行在外的流通股股票在非注冊過的另一家證券交易所上市。二次上市可以增加現金流、分散風險。
2020年5月20日,參議院通過《外國公司擔責法案》,規定若中國公司不允許PCAOB審查公司的審計底稿,則該公司將被禁止在美國證券交易所上市或繼續進行證券交易。
由於中概股私有化退市成本較高,時間有不確定性,到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作二次上市是更為方便的路徑。2018年4月,港交所修改了上市規則,允許符合條件的內地企業在港二次上市,並允許同股不同權或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等主板上市。
華住酒店集團9月10日通過香港聯交所上市聆訊,9月22日9點起在香港交易。
五、規范住宿業共享經濟進入立法准備階段
8月10日,北京市住建委發布《關於規范管理短租住房的通知》明確「短租住房的經營應當取得房屋業主的書面同意,並符合小區管理規約或業主大會決定,沒有管理規約或業主大會決定的,應當取得本棟樓內其他業主的書面同意」。房屋還應當符合建築、消防、治安、衛生等方面的安全條件並依法辦理房屋出租登記。另外還明確了互聯網平台信息核驗要求、屬地監管責任及違規處罰等要求。
六、行業協會開始關注行業保護
7月10日,《麗江市旅遊誠信指導價》明確,若消費者選擇不低於指導價的旅遊線路和產品,其消費權益將得到保護;反之,若選擇低於成本價的旅遊線路和產品,消費有風險,權益將難以得到保障。指導價執行時間為自發布之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旺季時間為7月10日至8月20日及國慶黃金周,其餘為淡季時間。日均最低消費參考價中,五星級酒店平季價190元、旺季價220元。雲南省發布2020年雲南主要旅遊線路和旅遊產品參考成本及構成消費提示。住宿三星級酒店旺季每人每天80元。
七、酒店用品采購向線上發展
6月,同程藝龍上線住宿業一站式供應鏈平台「同驛商城」。
8月16日,京東與攜程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攜程將為京東集團提供實時產品庫存,以及極具市場競爭力的產品價格。京東集團將接入攜程的核心產品供應鏈,並將京東平台的用戶流量開放給攜程。
八、行業上下游加強合作
10月27日,洲際酒店集團與東方航空公司、廣發銀行合作發放聯名卡,打通會員會籍,享受三方積分。
九、酒店集團與地方加強合作
華住酒店集團與浙江文旅集團、南京旅遊集團、常熟江南集團合作,積極參與國有企業混合改革,發揮品牌優勢,激活國有資產存量價值。
十、度假酒店得益於出境游空窗期
7月起,各地度假酒店業務逐步復甦。
8月,三亞酒店平均出租率大幅度提升,亞龍灣82.1%、海棠灣82.7%、三亞灣74.7%。
8月三亞接待過夜遊客189.00萬人次、同比上升3.5%,旅遊總收入47.07億元、同比上升14.6%。
第二部分:中國酒店業2021年展望
一、中國旅遊業內循環需求增長可觀
中國酒店業發展史上的最重要轉折是從嚴重依賴公務消費到市場化經營。
2012年12月4日,國家關於公務消費的八項規定出台,中國酒店業自此開始了脫胎換骨的變化,全國星級酒店2012年的利潤總額馬上從2011年61.43億元應聲下降到50.46億元,接下來用3年的時間逐步完成市場化經營的軌道,付出的代價分別為2013年虧損20.88億元、2014年虧損59.21億元、2015年虧損14.26億元,虧損3年後才在2016年取得4.71億元利潤總額,接下來的2017年是72.47億元,2018年是78.24億元,2019年55.57億元,完成了一個漂亮的V型轉折。
2013年起用了3年時間完成了經營結構的調整,自此中國酒店業走上了完全市場化。
中國酒店業擺脫公務消費後V型轉折是需求增長的力量,需求增長的力量會繼續為酒店業進一步發展保駕護航。
需求增長是中國酒店業的最大利好:
1、可支配收入年均實際增長9.2%
2019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首次跨入3萬元大關,比2000年實際增長4.4倍,年均實際增長9.2%。我國居民用60年時間實現了人均可支配收入跨萬元大關,分別用5年時間實現跨2萬元與3萬元大關。
2019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0733元,是2010年的2.45倍。按可比價看,2011至2019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年累計實際增長96.6%,接近翻一番。
2、人均消費支出年均增長8.7%
2019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1559元,首次邁過2萬元大關,比2012年增長78.9%,年均增長8.7%。
2019年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8063元,比2012年增長64.0%,年均增長7.3%;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3328元,比2012年增長99.9%,年均增長10.4%,年均增速快於城鎮居民3.1個百分點。
3、交通旅遊支出增長高於人均消費支出年均增速3.6個百分點
2019年全國居民恩格爾系數為28.2%,比2000年下降14.0個百分點。分城鄉看,城鎮和農村居民的恩格爾系數分別為27.6%和30.0%,分別比2000年下降11.0和18.3個百分點。
2019年全國居民人均交通通信支出2862元,比2000年年均增長14.7%,高於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年均增速3.6個百分點;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為13.3%,比2000年提高6.1個百分點。
4、趙煥焱簡要總結
國內生產總值
2009年34.85萬億元
2014年64.36萬億元+84.68%
2019年99.09萬億元+53.96%
人均可支配收入
2009年1萬元
2014年2萬元+100.00%
2019年3萬元+50.00%
人均消費支出
2019年2萬元
二、中國酒店業五大發展趨勢
1、住宿業發展從重規模到重質量。
2、增量資產追求卓越,存量資產精心改造。
3、伴隨著連鎖化水平提升,酒店管理品牌競爭愈演愈烈,極少數品牌因為出類拔萃而日益脫穎而出,芸芸眾生的大部分品牌逐步陷入自娛自樂。客戶資源和訂房系統成為酒店集團第一競爭力。
4、隨著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中低端酒店的供求關系變化,租賃裝修投資的中低端酒店由於源源不斷的供應量致使競爭愈演愈烈,不動產投資的高端品牌成為相對安全的選擇。
5、出境游市場的下降助力國內度假酒店成為內循環消費的主力軍;當面交流和當面會議比例的下降影響了商務酒店的市場。
三、住宿業管理逐步規范
首當其沖的進入門檻是登記入住、防火安全、經營許可。
我國實際經營住宿業的客房數量突飛猛進是酒店經營業績下降的首要原因。許多實際經營的客房沒有營業執照、沒有納稅經營。
2019年底我國10003家星級酒店客房120.38萬間、限額以上酒店法人企業23793家客房422.8萬間、在線旅行社覆蓋酒店39萬家的客房1371萬間。
以2020年10月底上海浦東新區的情況為例,600多家民宿中,證照齊全的只有4家。
共享住宿收入年均增速約為45.7%,是傳統住宿業客房收入的12.7倍。
2019年共享住宿收入佔全國住宿業客房收入的比重至少達到7.3%。
2018年廣東過夜旅遊人數49000.85萬人次、同比上升10.40%,但是客房收入316.84億元、同比下降4.25%。
建議立法規范住宿業,經營登記和納稅經營是住宿業經營的底線。住宿經營的前提包括:確保住宿登記證明、消防安全證明、房屋安全證明、同意共享住宿經營的許可證明。經營登記也是落實《反恐怖法》住宿登記的必要前提。
建議一步到位制定《住宿業法》。住宿業是國家形象窗口之一,應該展現良好的環境和氛圍。當前我國住宿業態芸芸眾生,處理住宿業方面的法律糾紛,大多依照《民法通則》、《合同法》、《公司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民事方面的法律處理。日本、新加坡、法國等國都頒布了專門法,我國香港地區也頒布了《香港飯店旅館法》和《酒店東主條例》,台灣地區頒發了《觀光旅館業管理規則》。美國也有嚴格的酒店經營許可,公寓以及其他住宿業的經營體均須獲得相關的政府經營許可。例如,美國參議院行業管理委員會投票決定新建酒店。2012年1月9日,美國參議院行業管理委員會以7票贊成、3票反對,通過了在南佛羅里達新建3家拉斯維加斯式的豪華大型賭場酒店。
中國2004年7月1日起投資酒店業不需要行政許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於2003年8月27日通過、2004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第十三條規定:通過下列方式能夠予以規范的,可以不設行政許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能夠自主決定的;市場競爭機制能夠有效調節的;行業組織或者中介機構能夠自律管理的;行政機關採用事後監督等其他行政管理方式能夠解決的。趙煥焱認為這個規定非常正確,有效扼制了審批腐敗。可惜由於目前還存在的問題在是:酒店投資的目的多元化使市場競爭機制無法有效調節;行業組織不是同業公會而無法自律管理。
目前我國住宿業的管理政出多門,沒有全覆蓋的行業管理,更沒有全行業的數據服務。住宿業的服務對象包括商務活動者、旅遊者、社團活動者、公務活動者,等等,因此無法以單一對象為依據歸口管理。首先需要統一行業歸屬,目前文化和旅遊部、商務部稱飯店;證券界稱酒店;統計局稱旅館;政府文件稱賓館。建議以客房為行業標志實行住宿業全覆蓋統一管理。
四、行業規范逐步建立
沒有競爭的市場是扭曲的,沒有游戲規則的競爭則是混亂的。
住宿業出現劣幣驅逐良幣效應表現。劣幣驅逐良幣是一個經濟學原理,趙煥焱簡單描述如右:製作成本高的貨幣必然要被熔化後收藏而退出流通領域,而製作成本低的貨幣(劣幣)會充斥市場。例如、在流通市場中,銀幣取代金幣、銅幣取代銀幣、紙幣取代銅幣。
對作為最劣幣的紙幣,我們並沒有貶低之意,形容住宿業劣幣亦然。
住宿業的劣幣驅逐良幣原理表現在硬體、軟體、經營模式、管理流程、服務水平諸方面:
在硬體方面,投資成本低的租賃裝修投資酒店驅逐了投資成本高的不動產投資酒店;
在軟體方面,服務成本低的有限服務酒店驅逐了服務成本高的全服務酒店;
在經營模式方面,經營成本低的分享經濟模式驅逐了經營成本高的納稅經營模式;
在管理流程方面,管理成本低的馬馬虎虎管理驅逐了管理成本高的規范化管理;
在服務水平方面,服務成本低的隨意性服務驅逐了服務成本高的SOP操作程序。
最後結果:總成本低的酒店驅逐了總成本高、質優價高的酒店,而總成本高、質優價高的酒店不得不隨波逐流,向劣幣模式靠攏。劣幣驅逐良幣原理作用有兩面性,在積極方面,降低了成本,增加了供應;在消極方面,降低了質量,加劇了競爭。
人為干預可以改變經濟學原理作用。行業協會可以制定統一的游戲規則。
五、協會逐步向同業公會發展
2007年,《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推進行業協會商會改革和發展的若干意見》,對拓展行業協會職能、推進行業協會管理體制改革、加強行業協會自身建設、完善扶持政策等方面提出了明確要求。
2009年,《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旅遊業的意見》明確提出了旅遊協會改革的時間表,「五年內,各級各類旅遊行業協會的人員和財務關系要與旅遊行政管理等部門脫鉤。」
中國酒店業新協會決不能做表面文章的改變,需要有脫胎換骨的改變才能擔當歷史使命,只有具備規定游戲規則和進入門檻的同業公會才可能出現脫胎換骨的變化。新型協會逐步向同業公會發展,上海現在已經有銀行業等同業公會,然而上海108年前就有旅館業同業公會。1911年,上海少數客棧為應付種種環境,自發組織上海旅棧業公所,成為最早的同業組織。在同業公會之前的過度時期,地方政府應該對住宿業總接待人數與實際能接待人數進行信息化,採取商業承載力的方式進行審批干預,或舉行聽證會,對後進者進行設限。
六、提高住宿業員工最低工資提上議事日程
中國住宿業員工一直保留全國最低工資水平的稱號,這是供求關系不理想的直接後果。
2020年5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19年分行業、分崗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住宿和餐飲業各崗位工資在全部16個行業中都是最低。
中層及以上管理人員
全國平均156892元
住宿和餐飲業96448元
專業技術人員
全國平均105806元
住宿和餐飲業58102元
辦事人員和其他人員
全國平均70926元
住宿和餐飲業46521元
社會生產服務和生活服務人員
全國平均60015元
住宿和餐飲業41143元
生產製造和有關人員
全國平均59586元
住宿和餐飲業41318元
七、住宿業品牌爭取進入中國服務名片
酒店管理是第三產業中的新型服務業,應該大力發展。我國發展現代服務業的潛力很大,中國酒店業的首要任務是從酒店投資走向酒店管理。我國發展酒店管理業的關鍵要抓住發展具有獨立知識產權的品牌,落實國家關於發展文化軟實力的要求,改變重投資輕管理、重硬體輕軟體的情況,這既是中國經濟轉型的要求,也是中國服務走向全球的前提條件。中國酒店集團的前途和競爭關鍵是知識資本,知識資本表現為獨立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端酒店品牌。酒店業應該是酒店管理業而不是酒店投資業,如果是酒店投資業就是房地產企業了。目前中國是酒店投資的大國,但卻是酒店管理的小國。中國酒店業的首要任務是從酒店投資走向酒店管理。我國發展酒店管理業的關鍵要抓住發展具有獨立知識產權的品牌,落實國家關於發展文化軟實力的要求,改變重投資輕管理、重硬體輕軟體的情況,改變本土高端酒店品牌邊緣化的現狀,這既是中國經濟轉型的要求,也是中國服務走向全球的前提條件。
第三部分:趙煥焱近日接受媒體采訪2則
1、《21世紀經濟報道》高江虹:「市場爆發還是大浪淘沙?中端酒店品牌『血戰』搶第三」
【趙煥焱2020年在媒體發表觀點255】2020年12月14日,《21世紀經濟報道》高江虹在「市場爆發還是大浪淘沙?中端酒店品牌『血戰』搶第三」報道中引用了華美顧問機構首席知識官、高級經濟師趙煥焱的數據和觀點如下:
華美酒店顧問首席知識官趙煥焱向記者指出,過不了幾年,中端品牌將大浪淘沙掉至少一半,只有擁有好的流量入口和訂房系統的品牌才可能在這場激戰中存活。
趙煥焱向記者表示,疫情將讓投資人更看重投資收益,在存量市場里,最終能讓投資人用真金白銀做選擇的只有真正帶來收益的好品牌。而好品牌來自真正能帶給門店流量的會員系統和訂房平台。因此,趙煥焱認為,不出幾年目前紛繁的品牌會被洗牌一半,各大中端酒店品牌應該加強內功,投資自己的系統建設,而非花里胡哨的外在。
2、《21世紀經濟報道》曹恩惠:「酒店集團的新交鋒:戰火『燒』到高端存量」
【趙煥焱2020年在媒體發表觀點254】2020年12月13日,《21世紀經濟報道》曹恩惠在「酒店集團的新交鋒:戰火『燒』到高端存量」報道中引用了華美顧問機構首席知識官、高級經濟師趙煥焱的數據和觀點如下:
「增量市場萎縮,存量市場中老酒店比例大,是到了更新改造的時候了。」華美顧問機構首席知識官、高級經濟師趙煥焱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稱,一、二線城市是高端酒店的集中地,這將成為各大酒店集團高端存量改造的主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