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炒股一年虧了,如何在股市中合理分配資金才安全呢
股市永遠不缺的就是賺錢的機會,而最缺的就是實實在在地等待機會的忍耐力、發現和識別機會的判斷力、把握機會的反應和敢於利用機會的膽魄。
股市每天都有機會,關鍵看你能否抓住機會,憑自己的智慧和膽略演繹出精彩的故事。但大部分機會不屬於一般散戶,散戶不要奢求每天都能抓到機會,不要奢求抓住每一次機會。有些機會對散戶來說,是那麼渺茫,那麼看不清楚,難以把握,只能欣賞,不必動心。
有些機會是莊家的,風險卻是散戶的。有些機會既是機會,又是陷阱,因為有機會,就會誘發你的貪欲,就會使你不停地買入,頻繁操作,就會產生失誤,失誤就會搞壞心態,搞壞心態就會一錯再錯。
散戶只要把握住少數屬於自己的機會就可以了,不要把不屬於自己的機會看成是機會,不要計算那些不屬於自己的機會能帶來多少收益。對於不屬於自己的機會,不心急,不盲動,不後悔,放棄一些不屬於自己的機會是明智的。
如果股市進入下跌周期,90%以上的股票沒有獲利的機會。牛市賺錢很輕松,熊市賠錢很容易。不是聰明使你賺錢,而是趨勢使你賺錢。只有當上升趨勢確立之後,大部分散戶才能有獲利的機會,才是屬於散戶的機會。
月線5月、10月、20月均線形成多頭排列,是長線機會。周線5周、10周、20周均線形成多頭排列,是中線機會。日線5日、10日、20日均線形成多頭排列,是短線機會。反之,就是逃命的機會。
膽商 膽識 膽魄 膽量 富貴險中求 股市裡面永遠有機會
人生很多事情都是在輸的過程中成長,一個怕輸的人,是永遠不會做沒有把握的事情,只有不怕輸的人才有機會贏錢
把資金安全放在第一位,安全第一;不要虧錢。
命好不怕運來磨,關註明天,放棄昨天。富貴逼人來 再與天比高。
不要太在意得與失 不可貪心
正如佛經上所說的:「失就是得,得就是失。」 想要有所得,才會有所失
學習為所失去的感恩,也接納失去的事實
我們常為失去的機會或成就而嗟嘆,但往往忘了為現在所擁有的感恩。
把每一次機會都當做最後一次機會,那麼,你就不會永遠在等待下一個機會。
成功之前痛苦的掙扎是一定要的。沒有足夠痛苦的掙扎,就不會有足夠強壯的」翅膀」
不買股票不知道什麼叫後悔 ,不入股市不知道什麼叫打擊
這彷佛雲來雲往、雨來雨往,這世上總有晴朗與陰雨的地方;又正如生生死死,死死生生,這世間的一切總是繼往開來,生息不斷的。所以得與失,到頭來根本就是一無所得,也一無所失啊!
得與失在我們心中,只有一線之隔,我們意以為得,就是得意;意以為失,就是失意。
大約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所得既多,便是增加,也不覺得欣喜,稍有所失,便惶惶恐恐;所失既多,就是再失,也不感到痛苦,稍有所獲,便十分快樂。
我們人生最大的得意或失敗,都無法由我們自己來左右。人生最大的得應該是「生」,因為沒有這個得,就沒有以後的得,這是得的根本。而人生最大的失,應該是「死」,這最大的得與失,我們尚且無法掌握,又還有什麼得失好計較呢?
患得患失的人,一生總是很苦惱的。他們對取捨疑慮不決,本來擁有一些自己並不需要而多餘的東西,卻又費盡腦汁想使這些東西不減反增。為這些終日煩惱,長此下去有損身心健康。與其擔憂會失去,倒不知讓它失去好了,換來了心情輕松和愉快,不是更好嗎?
只要我們正視人生的得失,月亮即使有缺,也依然皎潔;人生即使有憾,也依然美麗。
正確認識得失,得到了也可能失去,無論你得到了什麼,都不妨時常這樣提醒自己。這樣,得到了的時候就會倍加珍惜,失去的時候也不至於無所適從。
不必為「失去」而難過,因為世間之物本來就是去住無常。我們所能做、所應做的只是在「得到」時珍惜它。
失去,本是一種痛苦,但也是一種幸福,因為失去的同時也在獲得
泰戈爾說:「如果你因失去太陽而流淚,那你也失去群星了。」泰翁看似平常,實則深刻的哲理名言幫我們架通了一座橋——一座失望化為希望,痛苦化為快樂的橋。讓我們明白了得到一種幸福,失去是另一種幸福,明白了擁有什麼就品嘗什麼才是真正的幸福。
有小失才能有大得;有局部之失,才能有整體之得。人生亦然。
人在得意中常會遭遇到小的失敗,後者與前者比起來,可能微不足道,但是人們往往會怨嘆那小小的失,而不去想想既有的得。
人生在得與失,苦與樂之間不斷輪回徘徊,"在一切失去時,希望依然存在"
「花開花落總有時」,一切都有它的所得和所失。
不能舍棄別人都有的,便得不到別人都沒有的。會生活的人失去的多,得到的更多,只要這樣一想,你就會有一種釋然頓悟的感覺。
失戀,首先是一種幸運,其次才是一種不幸。失戀,為了愛是必要的,因為你如此傷心,可見你心中還是有愛的;既然你心中有愛,那對方就必定無愛,不然你們又何必分手呢?而愛在你這邊,你並沒有失去愛,在人生的旅途上你已經贏得了值得羨慕的一分,你的人生由此變得豐富,氣質也因此而成熟。
人生沒有絕對的事。在某些時候,失去的同時也得到了,而且得到的遠遠比失去的要多。英國的偉大詩人彌耳頓,最傑出的詩作是在雙目失明後完成的;德國的偉大音樂家貝多芬,最傑出的樂章是在他的聽力喪失以後創作的;世界級小提琴家帕格尼尼是個用苦難的琴弦把天才演奏到極致的奇人。他們被稱為世界文史上三大怪傑,居然是一個是瞎子,一個是聾子,一個是啞巴!他們之所以有那樣的成就,正是因為他們有一顆平常心,不計較利害得失。科學家貝佛里奇說過:「人們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處於逆境下做出的。思想上的壓力,甚至肉體上的痛苦,都可能成為精神上的興奮劑。」其實,「殘缺」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夠正視現實。不要感嘆命運多舛不公。命運向來都是公正的,在這方面失去了,就會在那方面得到補償。當你感到遺憾失去的同時,可能有另一種意想不到的收獲。
人生中,得與失,常常發生在一閃念間。到底要得到什麼?到底會失去什麼?見仁見智。我以為,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充實,人應該隨時調整自己的生命點,該得的,不要錯過;該失的,灑脫地放棄。都得,一定是他人為你放棄;都失,也太對不起自己
舍棄奴顏媚骨,放下榮辱興衰。舍人之難舍,方能得人之難得。
愚者喪失機會,弱者等待機會,智者把握機會,強者創造機會
用內心的勇敢來彌補人生的缺憾 用自己內心生命的力量來化解人生的缺憾
無論你有什麼樣的人生際遇 只要你有足夠的勇氣
Ⅱ 股市融資所得資金如何安排
暈
請問上市公司通過增發股票等形式所得的融資資金是如何安排的?
答:投入生產經營(屬於實收資本)
是全部歸大股東、控股股東使用還是不管大小股東都能分得各自的利益?
答:都不歸(屬於利潤分配)
還有就是有些大股東持股比例都不到30%,那象這樣的情況,融資所得的資金他能用到多少?
答:什麼都得不到(屬於利潤分配)
在會計上,利潤分配和實收資本都屬於所有者權益,
Ⅲ 股市中如何做到穩定盈利
今天給大家如何才能穩定盈利,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什麼叫穩定盈利
以年度為單位,以五年為周期,每個年度無論大盤在什麼情況下,盈利都能夠大幅超越銀行利息,叫穩定盈利。
穩定盈利是這個市場的參與者追求的理想。做到這點了,財富基本上進入飛躍狀態。就算是股票做的比較成功了。
但是股票穩定盈利這一說法只有過去式,不是將來式,因為股票市場猶如wanyan大海,瞬息萬變,即便是泰坦尼克號這樣的強大戰艦也有觸礁的時候,最後葬身wanyan大海,何況一般的船隻。
股票的成功即便同一個人,在不同時期都是無法復制,股票只有今天和明天,昨天的成功只是過去,無法代表今天和明天就一定也能夠盈利,所以即便過去穩定盈利了,並不意味著將來也會穩定盈利,盈利只有過去式,沒有將來式。
即便過去做到了穩定盈利,但是不代表今天和明天也能夠一定做到穩定盈利。對於曾經能夠做到穩定盈利的人,只不過未來做到穩定盈利的概率大一點而已。
對於市場始終保持敬畏的心情去面對,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對待市場,對自己是有好處的。股票沒有頓悟,要說有頓悟或者得道那麼我的理解就是養成了良好的交易習慣。
所以千萬不要說自己已經可以在股市穩定盈利了。最多隻能夠說過去幾年自己做到了穩定盈利。
如果一個交易者,有效解決了順勢、止損、規則、執行力這四個交易成功的核心要素,再輔之以主動而適當的自我調整,假以時日,心態也就逐漸平和,不以漲喜,不以跌悲,不以調整而忐忑。
1、順勢
《華爾街家訓十二條》中的第一條是止損,以前我也這樣認為。但現在,我覺得第一條應該讓位於順勢。如果你不會順勢,那麼你的操作就必然會遭遇很多次止損。由此,順勢,是交易四要素中的最重要的要素。
順勢而為,簡單4個字,每個交易者都知道,甚至都能說出一大堆的道道來。但真正理解的又有多少呢?從絕大多數人虧損的現實結果看,真正理解者,甚少。
有句話叫:識時務者為俊傑。講的是人在大形勢下能分清方向,並順勢而為,可以趨利避害,是為有見識者。這句話很有哲理,在芸芸眾生中,紛紛萬象間,一個人的力量是很渺小的,很難左右身邊的事物發展方向,但要生存下去,就不得不順應潮流,否則很容易被潮流淹沒。試想一下,當一人在大街上行走,突然一群人蜂擁而來,正好向你相反的方向奔跑。這時他是該繼續向前,還是順人流後退?我想,這時他應毫不猶豫地後撤,不要問什麼原因,因為稍有遲疑就有被人踩倒的可能。
股市中順勢而為也是這個道理。在下跌的過程中,賣出永遠是對的,上漲的過程中,應擇機買入,而且越早越好。因為下跌時,破巢之下難有完卵,任何一隻股票都不能保證不跌;上漲時雖有下跌的股票,但只要不是基本面太糟糕,或多或少或遲或早總會有所長進,因為跟風效應早入者總是能坐一程轎。
交易者必須對趨勢有自己的判斷,在這個基礎上,你才可能做到順勢。做到「順勢」,須解決下述三個問題:
1)固定你的趨勢判斷周期
任何的趨勢判斷都必須以一定的交易周期作為前提。有些人看5分鍾線交易,有些人則看30分鍾,有些看日線,有些看周線。不同的周期級別,所得出的趨勢判斷是不一樣的,有時甚至是相互矛盾的。有些書上說:短周期應該服從長周期。而我現在覺得,這里不存在誰服從誰,也沒有對錯之分,關鍵在於:交易者必須明確適合自己個性的趨勢判斷周期,而不能忽長忽短。以我自己為例,我的趨勢判斷周期是日線,周線作為輔助,具體出入場點位結合60分鍾K 線。
2)確定你的趨勢判斷方法
進行判斷,就得有具體的方法依據,而不能拍腦袋。也就是:趨勢逆轉的判斷依據是什麼?只要這個判斷依據沒有成立,則目前的趨勢仍延續。這個判斷方法必須相對的清晰,而不能很復雜。交易是藝術而非科學,所以沒有「完美而精確」的方法,但我們又必須有一個方法來約束和參照。我個人把均線、趨勢線、大形態突破作為趨勢的主要判斷依據,以前也研究技術指標,現在則不甚關注。對於趨勢,有三個基本理念需要強調,也就是說:新趨勢的醞釀需要時間,非一日長陽或者長陰所能逆轉;一旦確立,就會延續一段時間;趨勢的推進是曲折的,而非一條直線。由此,基於這三個理念的趨勢判斷方法,面對V型反轉,常常失效。也因為趨勢的推進是曲折的,由此,我們應該對趨勢演繹途中的正常回調或反彈,保持寬容和接受。
3)針對不同的趨勢狀態,明確你的應對策略,也就是操作層面的如何「順」勢
趨勢有兩種狀態:趨勢行情(多頭或空頭)、盤整行情。我現在的主要策略是:我重點操作趨勢行情,迴避盤整行情。對於股市,跌勢須絕對的、無條件空倉。對於今後的操作,我越來越傾向於,我應該盡可能在歷史性的底(頭)部建立多(空)頭倉位,然後耐心持有,直到趨勢的逆轉,大波段交易思維。
順勢而為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做股票實際上主要就是判斷形勢,所以就有了那麼多的分析和預測。在起勢時,特別是形勢轉折時更難判斷。所以掙錢的總是那些先知先覺者,賠錢的總是大勢一覽無遺時才追入者。
因此,炒股只要看準了方向,不妨大膽一點,果斷一點,不要斤斤計較一點點高低,主動買套和主動止損都是明人。因為只要大勢不錯,你的選擇都會讓你受益。被動地追漲和殺跌只能讓你一點一點地被消滅。
舍小求大,順勢而為,主動行為應引起大家的思索。
2、學會止損
止損,無論如何強調其重要性,都不為過。止損,這個字眼聽起來令人很不舒服,但如果你是非常厭惡這個名詞的話,那你的投資行為就已經埋下了重大隱患,就像一顆定時炸彈,遲早要毀滅你的投資生涯。
止損是個天大的問題,因為股市處處有風險,我們可能時時犯錯誤,所以我們不得不拿起止損的武器。止損絕不單純是散戶和初級股民的問題,也是機構、大師和股神們的問題,無論是全球期貨市場上的風雲人物濱中泰男,還是國企背景的中航油老總陳久霖;無論是股票大作手李費佛,還是金融大鱷索羅斯,他們也常常面對止損問題,而一旦疏忽、僥幸、漠視止損,其下場同樣會遭受失敗,甚至是破產和自殺。李費佛、陳久霖、濱中泰男就是栽在止損面前活生生的例子,而善於止損的索羅斯又是另外一種風光,止損讓他一次次劫後餘生。會不會止損、重視不重視止損,是決定投資命運和最終結局的大事。
可以這樣說,在沒有學會止損之前,你只不過是在博傻。止損本質上是對股市的敬畏、對不確定性的承認、對市場的尊重。會不會買只是我們能賺多少的因素之一,而會不會止損卻是我們能虧多少的全部因素,賺多少還取決於市場,虧多少幾乎全部取決於自己。
3、建立自己的交易系統
很多交易者,一進入資本市場,就抑制不住交易的沖動,頻繁交易,為何?其中一個因素就是:交易者對賬戶的支配權太大了,且交易太容易了,點擊滑鼠即可完成。想想現實中的交易,或者業務往來,會受到諸多外在因素的制約,你會思慮再三,但資本市場的交易,則一閃念間即可完成。
交易的過於自由化,以及人性的情緒化特徵,是很多人交易失敗的根源。那麼,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惟有制定規則,惟有建立有約束的交易機制。沒有約束,就可能亂操作,「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建立規則,第一個效用就是降低了因頻繁交易或者情緒化交易帶來的虧損風險。
規則,也就是常說的交易系統。
一個完整的交易系統應對下述內容作出明確規定:
入場條件以及倉位比例:很多書籍提到交易系統,往往忽視倉位控制,尤其對渴望暴利的交易者,更需要通過倉位控制來約束自己。暴利思維,將使交易行為扭曲,因其可能重倉交易,孤注一擲。
止損條件:如果判斷錯誤,就必須止損,止損的依據是什麼?何時止損?
出場條件:也就是何時止贏。
一個最簡單的交易系統,至少包括四個部分:買進,賣出,止損,資金管理。簡單地說,交易者要判斷在什麼情況下買入,買多少,如果市場向相反方向發展,則應該如何處理頭寸,如果市場向相同方向發展,又該如何處理,等等。
對於買入,可以設定如下四個原則:
1、以趨勢判斷,在簡單上升趨勢中買入。
2、以移動平均線判斷,比如,短線交易在5日均線上穿10日和30日均線時買入。
3、以支撐位判斷,在前期支撐位附近企穩後可買入。
4、以各種技術指標判斷,以KDJ指標為例,當K線向上突破D線時,即可買進。
這四條原則是買入交易的基本原則,當市場沒有出現其中情況之一時,是根本不應考慮買入的。另外,交易者還需要建立系統賣出原則。
對於止損,也應有自己的原則。事實上,建立合理的止損原則相當有效,謹慎的自救策略的核心在於不讓虧損繼續擴大。在任何時候保本都是第一位,賺錢是第二位的,因此止損遠比盈利更為重要。
從實戰經驗來看,10%定額止損法、趨勢止損法、均線止損法、指標止損法等都能較合理地設置止損位,交易者可結合自己的操作性格和風格把這幾種方法結合起來綜合研判,從而確定較為合理的止損位。
另外,「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所有的止損必須在進場之前就進行設定,而且破止損價是我們離場的充分條件。「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不怕錯,就怕拖」,當價格真實地跌破止損價時,應當按計劃實施,無條件離場,而不應當心存僥幸。
做好止損原則,即使判斷失誤,所造成的損失也比較小,但是不止損的結果往往是深度套牢,甚至是巨大的虧損。
最後是關於資金管理。這是交易系統中最基礎、最重要的一個環節。筆者以為,真正的投資收益規則是,資金管理影響態度、態度影響分析、分析影響決策、決策影響收益。資金管理將直接影響到投資者的幾個重要方面:
1、影響投資者的風險控制能力。
2、影響投資者的心態。
3、影響投資者對市場的態度。
交易系統中應注意的問題
1、「適合的」是最好的。在實際中,根本不可能有一套適合所有交易者的標准化交易系統。交易系統的建立過程就像學游泳,有人擅長蛙泳,有人長蝶泳,但在他沒有下水嘗試之前,根本無法確定哪種泳姿最適合他。因此,交易系統的建立,必須是在交易者的性格、興趣、市場敏銳度、風險承受力、綜合判斷力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通過大量的交易實踐才能夠逐步形成。
因此,建立好自己的交易系統後,要檢驗建立的交易方法是否適合自己?是否有能力把握這種交易方法?系統是否與投機目標相吻合?系統是否與個性相吻合?在實際操作中,要反復地檢驗和不斷地修復,以建立適合自己的交易系統。
2、交易中的「感覺」。有的交易者有豐富的交易經驗,很多時候對市場變化會有一些「感覺」,這些「感覺」應該是建立在你的交易系統之上。筆者認為,交易在更多的時候是要依靠感覺的。
3、學會等待和空倉。當市場按照交易者的判斷發展的時候,就不需要做什麼,耐心看著就可以。所以,必須明白:交易的行為只是一瞬間的事情,一年二百多個交易日,真正交易的時候,可能只有幾個小時,其他都是漫長而寂寞的等待。
在交易中,要做好入市前的准備工作,把握好時機,盡量不要匆忙行動。如果在交易中出現比較重大的失誤,不要驚恐,最好的方法是清理所有的頭寸,然後等待。記住,市場永遠不缺機會。
4、善於承認錯誤。無論什麼樣的交易系統,也不論什麼樣的交易原則,都可能發生錯誤。另外,交易者總希望自己所有的交易都是正確的,一旦失誤,便尋找各種各樣的理由為自己開脫。成功的交易者的經驗是,不在於錯誤是否出現,而在於你如何看待錯誤。所以,如何處理失誤,是交易者是否成熟的另一個重要標志。
現在,我已基本摒棄了預測的想法。因為,我發現,我只要按照規則辦事就行了,如果市場走勢符合我的條件,我就入場或者持有,否則,就觀望或者止損出局。就這么簡單,我完全沒有必要去主觀地費神預測市場可能會怎麼走。
最後,交易系統必須結合自己的性格(急性子、慢性子、虧損承受能力)、資金情況(大資金、小資金)、看盤時間(不能盯盤就別打板了)等因素來確定,不要生搬硬套。就如同一部F1賽車(交易系統),技師也要針對不同的車手(股民)的喜好和習慣作不同的參數調教。再次強調,要在股市生存下來,你首先要制定一套交易系統,並動手寫下來,然後對照執行。就算目前這個系統是虧錢的,通過你的長期調整和優化,也必定會進化成賺錢的系統。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4、執行力
毫無疑問,制定了規則,就必須嚴格執行,否則,就是空談,規則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但我們必須克服這一關,做到嚴格自律,否則,永遠無法跨入成功者行列。而這個過程,涉及到修養,需要時間的積累,需要不斷的自我心理強化。
巴菲特說:當適當的氣質與適當的智力結構相結合時,你就會得到理性的行為。
堅守下面這些原則,我想是我們走上成功的必經之路:
1、持股只數必須控制在3隻以內:許多股民,特別是初學者,手中往往持有七八隻甚至上十隻股票,每隻買個幾百股。這樣做其實沒有任何意義,對於我們一般散戶的資金量而言,持有的股票必須保持在3隻以內。現在我都是只買一兩只股票,這個問題已經克服了。
2、切忌一次性滿倉:我們通常都有過一次性滿倉的經歷,但這帶給我們的痛苦我想要遠遠大於滿足!一次性滿倉往往會把我們帶入最大風險的境地!其實這是一種賭博心態。特別是有些股友喜歡追漲,追漲的結果往往是第二天被套。我們應該先不要把現在建倉當做正確的行為,而是要先假設自己是錯誤的。倉位的控制,我想資金應該分成三到四份逐步加倉。現在我依然需要克服這種沖動!有時候還會賭氣似的一次性滿倉。
3、控制交易次數:頻繁交易是我們普通投資者最常犯的錯誤。很多股友熱心於殺進殺出,做t+0,結果往往得不償失,付出了巨額的手續費不算還弄得身心疲憊。
「截斷虧損,讓盈利奔跑!」,是華爾街名言,耳熟能詳,也是每個交易員的追求。但在實際的交易活動中,很多人卻是:「賺就跑,賠就守。」究其原因,還是因為沒有建立完整的順勢、止損、規則、執行力的理念。
不知道趨勢判斷,也就不可能做到順勢,逆勢交易必遭遇頻繁的、不必要的止損。
不善止損,就可能深套,股市遇到大熊就大虧,期市則可能導致爆倉。
沒有規則,沒有建立有約束的交易機制,就可能情緒化交易,沖動性地頻繁追漲殺跌,虧損也就是必然。
有了規則,卻沒有執行力,一切都等於零。
喜歡本文的朋友,歡迎轉發,收藏,點贊!謝謝
Ⅳ 股票原理,如何買股,如何賺錢,求經驗
1:先開戶,在交易時間內(非節假日的9:00--15:00之間),本人帶上有效身份證件,挑選一家證券公司營業部,辦理上海和深圳的股東帳戶卡,一共90元(目前很多營業部免收)。
一般自己直接到營業部櫃台開戶,開戶費是不免的,傭金也會收得高,當然最高是千分之三。
和券商客戶經理或者經紀人預約談好傭金後再到營業部開戶,這樣一般開戶費90元能免掉,而且傭金也可以給你優惠的,能優惠多少看你資金了。
2:簽定第三方存管協議,即指定一家銀行,以後資金轉進轉出都是通過那家銀行的銀行卡。
3:下載交易軟體(從證券公司網站上)。比如大智慧,很簡單,新手用大智慧不錯。
4:軟體分兩種,一種是看行情的,如大智慧,一種是做交易的,就是網上委託程序。證券公司網站有下載的,你做交易就登陸這個程序。輸入資金帳戶和交易密碼,登錄交易系統後,就可以買賣股票了。
當然還可以通過手機、電話或去營業頂委託買賣的。
5:買賣股票最低單位為1手,也就是100股。也就是夠買入某隻股票100股即可炒股啦,當然還要加上交費費用。
6:交易費用:
印花稅:單邊收取,賣出成交金額的千分之一(0.1%)。
過戶費:僅限於滬市,每1000股收取1元,低於1000股也收取1元。
傭金:買賣雙向收取,成交金額的0.05%-0.3%,起點5元。可浮動,和證券公司面談,根據資金量和成交量可以適當降低。
7:股市交易時間及休市
交易時間是每周一至周五上午9:30—11:30,下午13:00—15:00。集合競價時間是上午9:15—9:25,競價出來後9:25—9:30這段時間是不可撤單的。
星期六、星期天和其它節假日股市都休市,不開盤交易的。
8:國內股市是T+1制度,即當天買入的股票要下個交易日才能賣出,當天賣出股票後的錢,馬上就可以再買入股票,但要下個交易日才能轉到銀行卡上。
股票新手不要急於入市,先多學點東西,可以網上模擬炒股(推薦游俠股市)先了解下基本東西,對入門學習、鍛煉實戰技巧很有幫助。
Ⅳ 本金10萬炒股,怎樣做好資金倉位管理
10萬炒股本金,具體要怎麼樣管理好倉位,一定要根據股市行情來安排。
牛市
如果用10萬本金來炒股,當遇到牛市的時候,牛市初期最好用3成倉位進行操作,為了安全起見,3成倉參與牛市底部是非常正常的。
當牛市進入確認後,也就是進入牛市中期,即將要進入牛市加速期的時候,這個時候把倉位加倉用6成倉位。
其餘5成倉位是用來投資其他,比如可以投資國債貨幣基金,這樣不會把空餘的資金進行吃利息。
綜合以上分析得知,10萬資金具體要根據股市行情好壞,以及根據股票的質量等兩個方面進行考慮,最終得到資金分配的合理性。
總之一定要明白,炒股合理分配倉位非常重要的,倉位是股民的最重要籌碼,也是決定你在股市的盈虧,更是決定炒股的主動與被動的決定因素,所以建議股民投資者們一定要根據A股行情不同的情況,做出合理的倉位分配。
Ⅵ 買入股票的第二天能漲3個點,成功率達80%,資金如何分配才能獲得最大利潤
首先基礎建立於會看股票,懂股票。然後操作失誤,之後是大跌,根據自己設置的嚴格止損及時割掉。每個人都不一樣,本人是2到3個點。加上你的成功率80%,利益最大化。個人見解。還有一種就是多種投資,哪種行情好就去投資,當然如果你的精力足夠的話,這樣能給你帶來不菲的收入。
Ⅶ 股票資金怎麼劃分
以下僅供參考:
股票有風險。
1資金量。2資金使用時間。3如何分配。4怎樣建倉。5怎樣加倉
資金量來說炒股都是分倉位的,按100萬來舉例。我個人資金量分配比例一般都是2:2:6(1:2:3),每個人操作都有自己的風格。但是全倉買一隻股票,哪怕買對10次20次......最後還是離開市場的。新股民有可能沒有這個感觸,老股民都會分倉的,分散風險來保住收益。先來說說這個第一個倉位兩成選好股票做長線可以分批減倉占整體倉位20%。長線倉位不要佔太多因為公司不一定什麼時候就會暴雷。第二個2屬於短線操作周期在15個交易周期以內最長不超過30個交易日。最後也是最重點的6,為什麼有分成1:2:3呢,這是絕大部分倉位也是主要靠這些來賺錢的。6(1)屬於底倉,選好股票先建底倉。6(2)這一部分倉位在趨勢走好再進,如果股票跌了來補倉的。6(3)這最後一部分資金也是最關鍵的,這需要看6(1.2)資金是否盈利。如果盈利在大約盈利5%左右進倉。如果股票在跌那就不要著急補倉,因為這是最後的資金,也是救命的錢。高價股補倉在跌75%左右,最低點也要比第一次建倉跌70%。中價股一般跌幅在30%--45%。低價股補倉15%左右。倉位布局完成,持倉周期一般在40---80個交易日也就是三個月左右。好了資金量分配大致就這些內容,如有好的建議與意見歡迎私信探討。
Ⅷ 怎樣炒股票才能賺錢
分析對了大趨勢才能夠獲勝
K線分析和成交量分析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分析系統,但是學會了效率也是最高的。
准確性最高的。簡單的說分析的其實就是趨勢,如果趨勢長期向上,那個股就可以大膽跟蹤。如果趨勢長期
向下,那就謹慎加休息。而一支股票按照傳統的分析方法來說中線機構做票有4個階段建倉階段,洗盤階
段,主升浪階段和出貨階段,所以,你得通過學習K線成交量的基礎知識,最終區分開這個四個階段,才不
會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點位,進行錯誤的買入導致被套。一般投資者來說,都喜歡抄底,去抄建倉階段的
股票。這個時間如果大盤是下跌趨勢。你個股抄到山腰的概率很大,這就是為什麼左側交易者容易抄底抄早
了被套的原因,而適合穩健投資者的投資模式是右側交易,就是放棄機構的建倉階段,放棄一段利潤,保證
安全性。選擇洗盤階段即將結束的股票跟蹤。能夠抓在啟動點是最好的。減少了等待的時間,降低了風險,
基本一買入就啟動拉升了。避免了洗盤的煩人之處。防止了被洗出局。而要吃的就是相對來說最安全的一段
主升浪。而這段也是最安全的。當然未來不排除還有一個出貨階段,而且不排除這個出貨階段會創新高,但是這段就不是你要的了。你要的是最安全的一段,一旦發現你關注的股票開始高位放量出貨後。一旦跌破止盈位置就可以出局了。再去找一支處於主升浪臨界點的股票。就這么做右側交易。而不同的股票具體的分析都有差異,很難找到兩支完全一樣的股票。所以不同的股票得不同的分析。這個話題就很大了。不可能切幾個圖,打幾個字就能夠說清楚了。個人建議還是自己去把基礎打牢實。【日本蠟燭圖技術這書個人建議去看
看,股市最終只有靠自己】
技術分析只是表面的內容,最深層次的是人的心態,而一個投資者要養成安全第一的成熟投資心態往往需要幾年甚至更久的時間,心態的磨練如果不過關再好的技術分析能力也無法在實戰中發揮作用,甚至完全無法執行。比如明明根據分析股市頂部的概率是90%,未來下跌概率更大,而按照技術分析你應該賣出,但是股市在完蛋前的走勢是很火熱的這種情況下,你能否執行標准賣出?就是關鍵了,大多數人執行不了,所以心態不過關導致了,投資計劃的無法執行最終導致投資失敗高位被套,把之前的利潤都吐出去了。
技術學習得差不多了就是該磨練心態克服貪念的時候了。
基金一部分和買股票一樣,在股票軟體里填代碼輸入買入的份額數就行了。另外一部分基金要去證券公司或者銀行單獨填單買入。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Ⅸ 這4種方法,可以讓你的股票賺更多!
1.場外貨幣基金
貨幣基金是我們的零錢包,把不知道什麼時候用得上的資金放在方便取用的貨幣基金里,已經是大家理財的標配我們要提高證券賬戶裡面閑置資金的利用率,也可以用貨幣基金,而且我們可以通過場外的T+0貨幣基金讓閑錢忙起來。
場外貨幣基金就是我們最常接觸的那一類貨幣基金,不管是余額寶還是微信零錢通里,對接的都是場外貨幣基金。這一類貨幣基金最快都是購買之後的第二個工作日開始計算利息,有的可以靈活取用,有的要兩三天之後才能贖回到賬。
2.場內貨幣基金
除了我們常見的場外貨幣基金之外,證券賬戶里還有一種特別的貨幣基金——場內貨幣基金。場內貨幣基金分為3類:申贖型、交易型和交易兼申贖型三類。
如果買的人多,我們就能賣個好價錢,會比直接拿貨幣基金的收益多賺一點,如果買的人少,就要便宜一點賣,會比直接拿收益少賺一點,但是差異不會太大。三種基金各有優劣,我們要根據具體的需求來決定選擇哪種。
3.國債逆回購
在節假日前進行逆回購操作,不僅可以做到多拿幾天收益,有時還會因為市場資金緊缺而獲得高收益。所以在國債逆回購收益尚可的時候,我們可以把證券賬戶里的閑錢用來進行國債逆回購的操作。
4.黃金搭檔
上面這三種方法可以單獨用,也可以打組合拳。把國債逆回購和場內基金結合在一起,就是一個黃金搭檔。場內貨幣基金“算頭不算尾”的操作有兩個,對申贖型場內貨幣基金(“519”開頭)進行申購贖回和對交易型場內貨幣基金(“511”開頭)進行買賣。
前者的收益取決於基金的收益,比較穩定;後者還和市場的預期有關,我們可能會虧損也可能會賺到額外的收入。但最後的結果差的不會太多,不想折騰的朋友直接買申贖型場內貨幣基金就可以了。
以上就是關於股票的相關分享,希望對小夥伴們有所幫助,想要了解更多內容,歡迎關注本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