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特斯拉市值破千億,創美國上市汽車公司紀錄
截至1月22日美東時間收盤,特斯拉每股股價達到569.56?美元,市值達到1026億美元。至此,美國首家市值突破千億美元的上市汽車公司誕生。
值得注意的是,這已經超過了福特汽車(363億美元)和通用汽車(498億美元)的市值總和。
1月3日,特斯拉發布公告稱,其在2019年第四季度共交付約11.2萬輛汽車,在2019年全年共交付36.8萬輛汽車,同比增長超50%,這個成績遠超華爾街預期。
1月7日,在地球另一端的上海超級工廠盛況空前。特斯拉國產Model3正式開啟交付,特斯拉CEO馬斯克表示「十分感謝中國」,並高興得在現場尬舞。
上海超級工廠將幫助特斯拉在2020年起擁有更強大的交付能力,同時也可以進一步提升其規模效應。這意味著特斯拉的運營成本和售價將進一步降低。
同日,馬斯克創辦的SpaceX用一枚第四次重復使用芯級的獵鷹9號火箭,成功將第三批星鏈(Starlink)計劃的60顆寬頻通信衛星送進了太空,加上此前兩次發射的120顆星鏈衛星,馬斯克名下的在軌衛星數量已經約有180顆,成為在太空中擁有最大星座的人。
隨著這兩大新聞的造勢,馬斯克名下的上市公司特斯拉股價一路飆升,直至1月22日突破千億美元市值。
伴隨著特斯拉市值破千億後,還有一件有趣的事即將發生——馬斯克終於能領工資了。
從2004年創辦特斯拉開始,馬斯克不拿一分錢工資已是眾所周知。根據此前特斯拉所指定的薪酬激勵方案,特斯拉的市值如果達到1000億美元,並且滿足經營業績16項中的一項,馬斯克就能獲得約169萬股的股票獎勵,這169萬股股票的價值接近9.38億美元,首期將獲3.46億美元。
雖然喜事連連,但特斯拉的未來並非一片「光明」。
來自美國監管機構的對特斯拉車輛「意外加速」的調查還在持續。雖然特斯拉官方發表回應稱是「做空者」惡意抹黑,但業內人士都明白的一點是,自動駕駛車在沒有達到最高級L5級之前,人車交替接管車輛的安全風險仍然很大。
另一方面,從特斯拉歷年的財務表現來看,其僅實現過4次季度盈利,並且從未實現過全年盈利。甚至有分析人士認為,特斯拉將永遠無法實現持續盈利。
摩根士丹利甚至將特斯拉股票評級下調至「減持」,並表示特斯拉股價的飆升將不可持續。同時,巴克萊銀行與花旗銀行也堅持對特斯拉每股210美元左右的估值。
但顯然,股市本就是一個震盪劇烈的市場,任何人都有預測的權力,就像特斯拉有沖破預期的自由那樣。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2. 倫敦證券交易所,gbx可能是股價單位,它代表什麼
GBX=Great British Pence (stocks currency) 便士=1/100英鎊
英語直譯就是-偉大的英國便士(股票貨幣),但一般倫敦證券交易所是用英鎊作為交易單位的。
全球十大證券交易所排名2020
1、紐約證券交易所
紐約證券交易所(New York Stock Exchange)成立於1792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它超越倫敦證券交易所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證券交易所。紐約證券交易所總市值為22.9萬億美元,約有2400家上市公司。根據蓋洛普2017年數據,超過54%的美國人投資於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紐約證券交易所佔全球股票市值40%左右。
2、納斯達克
納斯達克(NASDAQ)股票市場於1971年在美國紐約市成立。納斯達克被認為是科技公司聖地,因為這里上市了許多世界上最大的科技公司,如蘋果,微軟,Facebook,亞馬遜,Alphabet,特斯拉,思科等。截至2018年11月,納斯達克市場總市值為10.8萬億美元,月均交易額為1.26萬億美元。
3、東京證券交易所
東京證券交易所(Tokyo Stock Exchange)成立於1878年,是世界十大證券交易所之一。它擁有將近2300家上市公司,總市值為5.67萬億美元。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東京證券交易所交易暫停了四年。它在1949年恢復運作。東京證券交易所的基準指數是日經225指數,其中包括豐田,本田,鈴木和索尼等大公司。
4、上海證券交易所
上海證券交易所(Shanghai Stock Exchange)是中國最大的證券交易所,總市值為4.02萬億美元。它是一個非營利組織,擁有1000多家上市公司。上海證券交易所起源可以追溯到1866年,現代化的上海交易所成立於1990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擁有以當地貨幣交易的「A」股和以外國投資者為美元定價的「B」股。
5、香港證券交易所
香港證券交易所(Hong Kong Stock Exchange)成立於1891年,擁有將近2000家上市公司,其中約一半來自中國大陸,月交易額為1820億美元,總市值為3.93萬億美元。2017年,香港證券交易所關閉實物交易大廳,轉向電子交易。在香港證券交易所上市的一些大公司包括友邦保險,騰訊控股,中石油,中國移動和匯豐控股。
6、泛歐交易所
泛歐交易所(Euronext)總部位於荷蘭阿姆斯特丹,它是一家泛歐證券交易所,在法國,比利時,愛爾蘭和葡萄牙均設有辦事處。泛歐交易所擁有約1300家上市公司,總市值為3.92萬億美元。在泛歐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以歐元進行交易。 其月交易額約為1740億美元。
7、倫敦證券交易所
倫敦證券交易所(London Stock Exchange)成立於1698年,擁有3000多家上市公司,總市值為3.76萬億美元。它由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擁有和運營,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於2007年由倫敦證券交易所與Borsa Italia合並後成立。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倫敦證券交易所是世界上最大的證券交易所,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它被紐約證券交易所超越。在倫敦證券交易所上市的一些大公司包括:英國石油公司,巴克萊銀行和葛蘭素史克公司。
8、深圳證券交易所
深圳證券交易所(Shenzhen Stock Exchange)在1990年正式成立,是中國僅有的兩家獨立經營股票交易所之一,另一家是上海證券交易所。截至2018年11月,深圳證券交易所總市值為2.5萬億美元。在該交易所上市的大多數公司都是在中國,並以人民幣進行交易。深圳證券交易所在2009年推出創業板,該創業板由與納斯達克類似的高增長,高科技創業公司組成。
9、多倫多證券交易所
多倫多證券交易所(Toronto Stock Exchange)成立於1852年,是由多倫多證券交易所集團擁有和經營,擁有2207家上市公司,總市值達2.1萬億美元。多倫多證券交易所月平均交易額為970億美元。加拿大所有「五大」商業銀行都在多倫多證券交易所上市。
10、孟買證券交易所
孟買證券交易所(Bombay Stock Exchange)成立於1875年,是亞洲第一家證券交易所,地址位於孟買達拉爾街。截至2018年11月,孟買證券交易所總市值為2.05萬億美元。它是該名單上上市公司數量最多的證券交易所。據Visual Capitalist稱,孟買證券交易所擁有5749家上市公司。
3. IPO十年,市值超越豐田,它能否成為下一個蘋果
市值超越豐田只是時間問題,蘋果才是特斯拉的目標!
截止至美國當地時間 10 號收盤,特斯拉的股價創下收盤價歷史最高紀錄,報收 1025 美元。全世界再一次被特斯拉震撼,不僅因為這個記錄,還因為另一個紀錄。
由於豐田最近兩個月來股價的震盪下跌,特斯拉憑借著單日接近 9% 股價漲幅收獲的 1900 億美元市值,成功翻過了汽車工業的珠穆朗瑪峰,成為全球市值第一車企。
寫在最後:
很多人好奇,到底是什麼撐起了特斯拉如此高額的市值?
根據 EV Sales 的數據顯示,今年 4 月特斯拉在全球的銷量為 14793 輛,而豐田的全球銷量是423302輛。即使全球肆虐的疫情使得豐田銷量大幅下滑,但其銷量也是特斯拉的25 倍以上。
事實上,特斯拉超越豐田乃至於蘋果只是時間的問題,特斯拉市值超越豐田代表了人們對新造車理念的認可和未來汽車行業形勢的判斷。
在10年前,大家還是習慣將特斯拉這種注重智能化和網聯化造車理念的車企歸類於新造車勢力。而類似於賓士、奧迪之類的傳統車企歸類於另一類。對於未來的展望是兩者並行,只是不同的玩法罷了。
但從現在來看,越來越多的人認為,未來的汽車行業只有一條路,那就是以特斯拉為主的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汽車,就像蘋果代替了諾基亞而不是和諾基亞平分天下一樣。而在智能車方面,特斯拉已經超越了豐田、大眾等等成為第一。
但是從長遠來看,特斯拉的目標應該會超越蘋果,豐田只是時間遲早問題。
2017 年一季度財報會議上,馬斯克曾經對英國巴克萊銀行的分析師說「我覺得我已經看到了特斯拉市值超過 7000 億美元的路應該怎麼走」。
很顯然,特斯拉認為他屬於是舊世界的終結者,以及新世界的開創者。
2008 年,諾基亞獲得了 38%的全球手機市場份額,這是如今沒有一家手機企業能做到的成就,即使是三星或者蘋果。但僅僅 3 年之後,它在美國的市場份額就已經下滑至 1%。
這段歷史我們都很熟悉,喬布斯的 iPhone 徹底改變了智能手機業態,也真正開啟了移動互聯的大幕。而這段歷史也可以完美映射到特斯拉身上。
最後編輯友情提醒一下各位樂觀主義者,特斯拉市值超越豐田固然值得感慨萬千,但我們也不能低估了豐田、大眾等一眾老牌車企變革的決心。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4. 美聯儲如何成為了最後交易商 讀後感
最後交易商?這個字眼看起來很陌生。它最早出現在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教授Perry Mehrling 的《新倫巴底街——美聯儲如何成為了最後交易商》(2010年)一書中。
金融危機中的蛻變
金融危機爆發之前,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簡單且穩定,資產項目中國家債券和貸款佔了絕大部分,負債項目中主要是流通中的現金和商業銀行存放在美聯儲的准備金,佔比90%。
金融危機爆發後,美聯儲作為最後貸款人的角色,不僅動用了全部常規性貨幣政策,還創新了大量的非常規性貨幣政策工具,超越其監管范圍向貝爾斯登之類的公司提供貸款,繼而將這些機構的「有毒資產」即住房抵押貸款挪到自己的資產負債表上。
正是這些使得美聯儲沾上了是否背離最後貸款人角色的嫌疑。同時,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迅速膨脹並變得頗為復雜。
筆者結合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及其2010年12月1日公布的金融危機期間實施的3.3萬億美元緊急貸款計劃的細節,大概可以梳理出美聯儲當時的工具創新以及資產收購行為,
一是2007年12月12日設立新的貼現窗口——定期拍賣工具(TAF)。該工具為商業銀行提供定期貸款,有人評價說這是美聯儲最近40年來最重要的金融創新。英國巴克萊銀行為此工具最大借款者,累計2323億美元。
二是資產支持商業票據貨幣市場共同基金流動工具(AMLF),美聯儲以貼現率向儲蓄機構和銀行提供無追索權的貸款。美聯儲曾向瑞士UBS提供745億美元,花旗銀行327億美元,巴克萊銀行近100億美元。
三是一級交易商信用工具(PDCF),向投行開放傳統只向商業銀行開放的貼現窗口,提供隔夜貸款。2008年9月雷曼兄弟倒閉後,高盛和摩根士丹利曾分別從美聯儲直接借款84次和212次,金額分別為180億美元和近600億美元。
四是美聯儲2008年10月7日創造了新的融資方式——商業票據信貸工具(CPFF)。從符合條件的商業銀行票據發行者處直接購買無擔保和資產支持商業票據,向有資金需求的商業票據發行者直接融出資金。
如果說,在前兩個創新工具上,美聯儲還是最後貸款人的角色,那麼後面兩個說明美聯儲開創了直接向企業貸款的先河,央行扮演了商業銀行的角色。
如果有人認為後兩個工具還屬於最後貸款人范疇的延伸,那麼美聯儲2008年9月19日起,從一級交易商手中購買「兩房」債券和聯邦住房貸款銀行發行的聯邦機構貼現票據等「有毒資產」,是一種慈善還是交易呢?
美聯儲官網數據顯示,從2009年1月14日起,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開始出現抵押貸款支持債券(MBS)56.34億美元,到2011年11月9日,MBS已經增長到8492.61億元,所佔美聯儲的資產比例也從0.27%上升到29.88%。MBS規模峰值出現在2010年7月14日,高達11285.6億美元。
此外,2009年3月,美聯儲重啟定期資產擔保證券借貸機制(TALF),以支持AAA級別的新證券借貸,接著啟動抵押擔保證券,進而啟動市場上所凍結的存量證券。可以形象地說,美聯儲做著雷曼兄弟和AIG類似的事,只不過杠桿更低、利率更高而已。
總之,美聯儲這一類的行為顯然超越了最後貸款人的角色,成為了實質上的最後交易商。
歐洲、日本央行正步後塵
有意思的是,歐洲央行和日本央行似乎也正在步美聯儲的後塵,向最後交易商角色轉變。
去年5月以來,在愛爾蘭、希臘、義大利接連出現債券危機之時,歐洲央行接連買入上述國家的國債。歐洲央行11月2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歐洲央行共持有歐元區成員國國債1945億歐元。
對於諸如希臘之類技術上已經違約的國家債券而言,不也是「有毒資產」嗎?
而日本央行從2010年12月20日起,資產負債表中出現作為信託財產持有的指數關聯交易所買賣基金,截至11月20日,該項資產市值為771.12萬億日元。此外,從2010年12月31日起,日本央行資產負債表中還出現了作為信託財產持有的日本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截至11月20日,該項資產市值61.55萬億日元。
今年10月27日,日本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決議擴大信貸與資產收購計劃至55萬億日元,收購政府國債及與股票和房地產相關的基金。
角色蛻變的沖擊
當全球主要央行從最後貸款人蛻變為最後交易商之時,理論上,首先受到沖擊的是央行的定位、職能乃至使命,也許這將引起中央銀行學理論上的變革。
因為很難說央行從貨幣市場的拯救者到資本市場的交易者,這樣的角色錯位不荒誕。特別是購入「有毒資產」會不會導致央行因顧及自身利益而無法有效行使貨幣調控的職能呢?
其次,從實踐角度而言,經濟系統的均衡效應勢必要求干預性政策擇機退出,就像變色龍的顏色隨著環境變化而變化那樣。
2010年前後,隨著經濟趨於復甦,多國央行開始了寬松貨幣政策的退出進程。但美聯儲的最後交易商角色退出顯然沒這么簡單。
美聯儲當初買入的國債可以等市場企穩後進行公開市場操作,成為未來影響利率的工具,如拋售證券吸收流動性從而推高聯邦基金利率。
但賣出MBS有這么容易嗎?目前8400多億美元的MBS如何消化,恐將是美聯儲未來面臨的難題。如果這些資產出現流動性風險時,是美聯儲的問題;倘若出現償還性風險,那麼就將成為美國財政部的麻煩。
5. 目前世界最大的商業銀行
全球銀行前三甲
狀元:美國銀行
榜眼:摩根大通
探花:花旗集團
全球銀行最賺錢銀行
第一名:中國工商銀行 245億美元
第二名:中國建設銀行 203億美元
第三名:高盛 198億美元
全球虧損銀行排行
第一名:Anglo Irish Bank成為全球虧損最多的銀行,共虧損185億美元。
第二名:美國政府持有多數股權的通用汽車金融服務公司的虧損103億美元
第三名:花旗集團虧損84億美元。
2009-2010年世界銀行排行榜:
Rank Bank 中文名稱 Country Ticker
1 JP Morgan Chase & Co 摩根大通公司 US JPM
2 Bank of America Corp 美國銀行 US BAC
3 Citigroup 花旗集團 US C
4 Royal Bank of Scotland 蘇格蘭皇家銀行 UK RBS
5 HSBC Holdings 匯豐集團 UK HBC
6 Wells Fargo & Co 美國富國銀行 US WFC
7 Mitsubishi UFJ Financial Group 三菱日聯金融集團 Japan MTU
8 ICBC 中國工商銀行 China
9 Credit Agricole Group 法國農業信貸銀行 France
10 Santander Central Hispano 西班牙國際銀行 Spain STD
11 Bank of China 中國銀行 China
12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rp 中國建設銀行 China
13 Goldman Sachs 高盛集團 US GS
14 BNP Paribas 法國巴黎銀行 France BNPQY
15 Barclays Bank 英國巴克萊銀行 UK BCS
16 Mizuho Financial Group 日本瑞穗金融集團 Japan MFG
17 Morgan Stanley 摩根士丹利公司 US MS
18 UniCredit 義大利聯合信貸銀行 Italy
19 Sumitomo Mitsui Financial Group 日本三井住友金融集團 Japan SMFJY
20 ING Bank 荷蘭國際集團 Netherlands ING
21 Deutsche Bank 德意志銀行 Germany DB
22 Rabobank Group 荷蘭合作銀行 Netherlands
23 Societe Generale 法國興業銀行 France SCGLY
24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中國農業銀行 China
25 Intesa Sanpaolo 義大利聯合聖保羅銀行 Italy IITSF
6. 赤道銀行的列表
荷蘭銀行(ABN AMRO Bank, N.V.) 荷蘭第一大銀行,由荷蘭通用銀行(ABN BANK)和阿姆斯特丹-鹿特丹銀行(AMRO BANK)於1991年合並而成,在世界上擁有3000多家分支機構,是世界上擁有銀行網路最多的銀行之一。
英國巴克萊銀行(Barclays plc)
西班牙畢爾巴鄂比斯開銀行(Banco Bilbao Vizcaya Argentaria,BBVA)
葡萄牙聖精銀行(BES Group)
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
瑞士瑞信銀行(Credit Suisse Group)
比利時德克夏銀行(Dexia Group)
德國德累斯頓銀行(Dresdner Bank)
西班牙察亞納瓦拉銀行(Caja Navarra)
法國東方匯理銀行(Calyon)
丹麥出口信貸基金會(Eksport Kredit Fonden,EKF)
荷蘭國家開發銀行(The Netherlands Development Finance Comp,FMO)
富通集團(Fortis) 成立於1990年,是一家活躍於世界保險,銀行和投資領域,享譽全球的國際性金融服務集團,是歐洲最大的金融機構之一。在2008年世界《財富》500強中,富通集團資產排名第14位。在2008年《福布斯》世界500強中,富通集團在銷售、利潤、資產及市值等指標的綜合排名中,榮列全球金融服務商第19位。
蘇格蘭哈里法克斯銀行(Halifax and Bank of Scotland,HBOS)
德國裕寶銀行(Bayerische Hypo Vereinsbanka,HVB Group)
荷蘭國際集團(ING Group)
比利時聯合銀行(KBC Group)
西班牙La Caixa銀行(la Caixa)
義大利中央中期信貸銀行(Mediocredito Centrale,MCC)
葡萄牙千禧銀行(Millennium bcp)
瑞典北歐聯合銀行(Nordea)
荷蘭合作銀行(Rabobank Group)
蘇格蘭皇家銀行(Royal Bank of Scotland) 建於1727年,總部設在英國的愛丁堡,是歐洲領先的金融服務集團,也是英國最大的銀行,其業務遍及英國和世界各地。該銀行在英國的法人、個人及海外銀行業中排名第一,在零售銀行業及私人汽車保險業中排名第二。蘇格蘭皇家銀行集團在英國和愛爾蘭擁有2000多家分行,服務於1500多萬客戶。2000年3月,該行與英國西敏寺銀行(National Westminster Bank,2000年排名222)合並。2000財政年度(2000/9),蘇格蘭皇家銀行集團的營業額177.13億美元,凈收益31.72億美元,總資產4681.33億美元,雇員19620名。
法國興業銀行(Société Générale)法國主要的銀行集團之一,總部設在巴黎,上市企業分別在巴黎、東京、紐約證券市場掛牌。法國興業銀行是世界上最大的銀行集團之一,2000年12月31日它在巴黎股票交易所的市值已達300億歐元。
英國渣打銀行(又稱標准渣打銀行;英語:Standard Chartered Bank;LSE:STAN,港交所:2888,OTCBB:SCBFF)是一家建於1853年,總部在倫敦的英國銀行。它的業務遍及許多國家,尤其是在亞洲和非洲,在英國的客戶卻非常少,2004年其利潤的30%來自於香港地區。渣打銀行的母公司渣打集團有限公司則於倫敦證券交易所及香港交易所上市,亦是富時100指數成份股之一。
匯豐集團(HSBC Group) 總部設於倫敦的匯豐集團是全球規模最大的銀行及金融機構之一。匯豐集團在歐洲、亞太地區、美洲、中東及非洲76個國家和地區擁有約9,500間附屬機構。匯豐在倫敦證券交易所、香港證券交易所、紐約證券交易所、巴黎證券交易所及百慕達證券交易所等證券交易所上市,全球股東約有200,000,分布於100個國家和地區。雇有232000名員工。匯豐銀行在全球擁有超過1億1千萬的顧客。
西德意志銀行(WestLB AG) 位於德國最大的聯邦州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集團擁有資產總值2819億歐元(2004年6月30日數據),是德國首屈一指的金融服務機構。 國際阿拉伯非洲銀行(Arab African International Bank - Egypt)
奈及利亞Access Bank Plc
標准銀行集團(Standard Bank Group) 其前身為標准銀行投資有限公司,成立於1969年,總部位於約翰內斯堡。標准銀行集團為約翰內斯堡交易所上市公司。以資產論為非洲最大的銀行,2006年排行全球第106名。標准銀行集團業務遍及18個非洲國家及其他21個國家(地區),在台北設有分支機構,同時在香港、俄羅斯、新加坡和巴西擁有全面銀行服務資格。該行在南非共有713家分支機構,在非洲其他地區則設有240家分支機構。
萊利銀行(Nedbank Group) 南非第四大銀行,萊利集團下屬企業。萊利集團擁有萊利銀行和皇帝銀行(Imperial Bank Limited)各50.1%的股份。而萊利集團又是old mutual group的成員企業。 巴西布拉德斯科銀行(Banco Bradesco) 布拉德斯科銀行是一家政府控股的商業儲蓄銀行,成立於1808年,在巴西設有7100家分行,在全球25個國家設立了分支機構,包括阿姆斯特丹、布依諾斯愛里斯、新加坡、法蘭克福、里斯本、倫敦、洛杉磯、馬德里、紐約、巴拿馬、聖地亞哥、東京等。其主要海外子公司包括美國的BB租賃公司、英國的BB證券公司和奧地利的BB-AG Viena等。布拉德斯科銀行還在北京、芝加哥、香港、利馬、華盛頓設有代表處。
巴西銀行(Banco do Brasil)
巴西伊塔烏投資銀行(Banco Itaú)
哥倫比亞銀行(Bancolombia)
巴西Itau Unibanco於2008年底創立,是Banco Itau Holdings Financeira SA和Unibanco(Uniao de Bancos Brasileiros SA,巴西聯合銀行)合並而成。2008年11月4日Itausa(Investimentos Itau S.A)和Unibanco Holdings的控股股東向市場宣布,雙方就合並Itau和Unibanco的金融業務部門達成了一份合資企業協議,旨在組建南半球規模最大且市值位居全球前20位的私營金融企業集團。這家新的金融機構將有能力在國際舞台上與最大的世界銀行相抗衡。 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
加拿大BMO金融集團(BMO Financial Group)
加拿大出口發展局(Export Development Canada)
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Canadian Imperial Bank of Commerce,CIBC)
加拿大宏利金融集團(Manulife)
加拿大皇家銀行(Royal Bank of Canada)
加拿大豐業銀行(Scotiabank)北美最大的金融機構之一,2005年7月為止其資產總額達3180億加元。它也是加拿大最具國際化的銀行。Scotiabank 集團在48個國家擁有44,000名員工,通過由1,800多家分公司和事務所組成的網路提供各種服務。
美國富國銀行(Wells Fargo)是美國唯一一家獲得AAA評級的銀行,建於1852年,名稱一直未變;按商業銀行資本市值,全球排名第四。 富國銀行是一家提供全能服務的銀行,業務范圍包括社區銀行、投資和保險、抵押貸款、專門借款、公司貸款、個人貸款和房地產貸款等
花旗集團(Citigroup Inc.) 當今世界資產規模最大、利潤最多、全球連鎖性最高、業務門類最齊全的金融服務集團。它是由花旗公司與旅行者集團於1998年合並而成、並於同期換牌上市的。
摩根大通公司(JPMorgan Chase) 全球歷史最長、規模最大的金融服務集團之一,由大通銀行、J.P.摩根公司及富林明集團在2000年完成合並。摩根大通是全球盈利最佳的銀行之一,擁有超過7000億美元的資產,管理的資金超過6300億美元。公司在全球擁有772名銷售人員,覆蓋近 5000家機構投資者客戶;股票研究覆蓋5238家上市公司,其中包括3175家亞洲公司。 三菱東京UFJ銀行株式會社(The Bank of Tokyo-Mitsubishi UFJ、BTMU;中文譯為三菱東京日聯銀行,NYSE:MTU)是一家由東京三菱銀行與UFJ銀行在2006年1月1日合並而成的日本銀行,為日本資產最多的金融集團「三菱UFJ金融集團」的核心企業與商業銀行業務單位。以資產計,該行是日本以至亞洲最大的銀行,總行位於東京都內鄰近皇居的丸之內商業區。
瑞穗實業銀行(株式會社みずほコーポレート銀行、Mizuho Corporate Bank, Ltd.簡稱MHCB)是一家企業及投資銀行,隸屬日本第二大金融服務綜合企業瑞穗集團,於2002年4月透過轉移第一勸業銀行與富士銀行的企業和投資銀行部門到日本興業銀行組成,總部位於日本東京千代田區大手町。
日本三井住友銀行(Sumitomo Mitsui Banking Corporation,SMBC) 由櫻花銀行和住友銀行合並而成,總部位於東京都千代田區。總資產達100萬億日元的三井住友銀行系日本三井財團和住友財團的核心企業,是日本第二大商業銀行、世界十大商業銀行之一。目前其在全球24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37家海外分行。三井住友銀行在我國上海、天津、蘇州和廣州設有4家分行,並在北京、大連、沈陽、重慶開設了代表處。
中國興業銀行(Instrial Bank (China) 成立於1988年8月,是經國務院、中國人民銀行批准成立的首批股份制商業銀行之一,總行設在福建省福州市,2007年2月5日正式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601166),注冊資本50億元。 澳大利亞西太平洋銀行(Westpac Banking Corporation) 澳大利亞歷史最悠久的銀行。前身是新南威爾士銀行(Bank of New South Wales)成立於1817年,在當時屬於英國殖民地的新南威爾斯的悉尼Macquarie Place 開立了一間辦事處。1982年更名為西太平洋銀行。2005-2006財政年度純利潤30.7億澳元,總市值超過430億澳元,論市值計算是澳大利亞十大上市公司之一,僱傭員工27000人。董事會主席利昂·戴維斯(Leon Davis),行政總裁戴維·摩根(David Morgan)。
7. 國際上有哪些著名的,大一點的銀行
世界上的著名銀行
瑞銀集團(UBS)
瑞士聯合銀行集團(瑞銀集團)1998年由瑞士聯合銀行及瑞士銀行集團合並而成。旗下由瑞銀華寶、瑞銀機構資產管理與瑞銀瑞士私人銀行三大分支機構組成,瑞士聯合銀行是著名的金融服務企業,是世界最大的資產管理企業,最大的投資擔保銀行,在私人服務方面也居於領先地位,為四百多萬個人和企業提供服務。
巴克萊銀行(Barclays Bank)
巴克萊銀行(Barclays Bank),英國最大商業銀行之一,1862年成立,叫Barclay & Co. Ltd,1917年改用現名,總行設在倫敦。
美國法院20日批准了英國巴克萊銀行收購投資銀行雷曼兄弟的核心業務,包括投資銀行業務。美聯社報道估計,今次交易額約13.5億美元,包括雷曼兄弟在紐約市曼克頓的辦公大樓。
法國巴黎銀行(BNP)
2000年5月,法國兩家主要商業銀行巴黎國民銀行與巴黎巴銀行正式合並,合並後的名稱為法國巴黎銀行。
花旗集團(Citigroup)
花旗集團(Citigroup)是花旗公司與旅行者集團於1998年合並而成。在花旗的歷史上,有三個重要的名字:花旗銀行(Citibank)、花旗公司(Citicorp)和花旗集團(Citigroup),它代表著花旗三個不同的歷史時期。1998年4月6日,花旗公司與旅行者集團宣布合並,合並組成的新公司稱為「花旗集團」,其商標為旅行者集團的紅雨傘和花旗集團的蘭色字標。
匯豐集團(HSBC)
匯豐在倫敦證券交易所、香港證券交易所、紐約證券交易所、巴黎證券交易所及百慕達證券交易所等證券交易所上市。1998年,匯豐控股採用HSBC四個英文字母和公司的六角形標志,作為匯豐集團在全球每一個經營地點使用的統一品牌。
法國農業信貸銀行(Crédit Agricole)
法國的半官方專業銀行。1926年正式建立。總部設在巴黎。上層是國家農業信貸金庫。國家農業信貸金庫是官方機構,是聯系國家和農業互助信貸組織的橋梁,受法國農業部和財政經濟部的雙重領導。
NEWOLD
蘇格蘭皇家銀行(The Royal Bank of Scotland)
蘇格蘭皇家銀行集團建於1727年,總部設在英國的愛丁堡,是歐洲領先的金融服務集團,其業務遍及英國和世界各地。
三菱日聯金融集團(Mitsubishi UFJ Financial Group)
現為日本最大的金融機構,由三菱東京金融集團(MTFG)和日聯控股(UFJ Holding)合並而來,於2005年10月1日正式成立。
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
德意志銀行1870年成立於德國柏林,總部設在萊茵河畔的法蘭克福。 它是一家私人擁有的股份公司。
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 Corporation)
2008年9月14日周日晚間,已有94年歷史的美林公司(Merrill Lynch & Co.)同意以大約440億美元的價格出售給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 Corp.)。二者的合並將造就一家業務范圍廣泛的銀行巨頭, 角幾乎涉及了金融領域的方方面面,遍布信用卡、汽車貸款、債券和股票承銷、並購咨詢和資產管理各個方面。
2002年8月,美國第二大銀行美國美洲銀行(Bank-America Corporation ,全稱是美洲國民信託儲蓄銀行,簡稱「美洲銀行」)將其在中國大陸注冊的中文名「美國美洲銀行」正式更改為「美國銀行」。從此該行在全球統一使用這一中文名。
美洲銀行公司是加利福尼亞財團控制的一家單一銀行持股公司。創建於1968年10月7日。總部設在舊金山。1969年4月1日,美洲銀行成為美洲銀行公司的附屬機構,全部股權為該公司所控制。 美洲銀行前身是1904年由義大利移民創立的義大利銀行。
摩根大通公司(Jpmorgan)
美國現代金融業「教父」,總部位於紐約,由大通銀行、J.P.摩根公司及富林明集團在2000年完成合並。
2008年5月29日貝爾斯登公司(BSC)股東批准了該公司與摩根大通公司(JPM)的並購交易,贊成率為84%。
荷蘭銀行(ABN AMRO Bank)
總部設在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1824年,威廉一世為振興荷蘭與東印度之間的貿易關系,成立荷蘭銀行的前身 – Nederlandsche Handel-Maatschappij。1964年與Twentsche Bank合並為Algemene Bank Nederland、阿姆斯特丹銀行和鹿特丹銀行合並為Amsterdam-Rotterdam Bank,成為雙雄並立的局面。1990年,Algemene Bank Nederland(ABN),再與Amsterdam-Rotterdam Bank(AMRO Bank)合並,成為現在的荷蘭銀行(ABN AMRO Bank)。荷蘭銀行雖然歷史悠久,卻透過版圖不斷的擴充而常保年輕與活力。2007年10月由比利時富通銀行、蘇格蘭皇家銀行和西班牙國際銀行所組成的銀行財團,於2007年10月全面收購荷蘭銀行。荷蘭銀行的業務將由該三家銀行接管。此次收購中,RBS接收了荷銀的亞洲業務。
法國興業銀行(Societe Generale)
法國興業銀行集團成立於1864年,法國主要的銀行集團之一,總部設在巴黎,上市企業分別在巴黎、東京、紐約證券市場掛牌。
日本瑞穗金融集團(Mizuho Financial Group)
日本瑞穗金融集團是2000年9月29日由第一勸業銀行、富士銀行和日本興業銀行組成,於2003年1月成立。
荷蘭國際集團(ING)
荷蘭國際集團是(Internationale Nederlanden Groep N.V.,簡稱ING)在1991年由荷蘭國民人壽保險公司和荷蘭郵政銀行集團合並組成的綜合性財政金融集團。
傲視寰宇ING獅子,代表ING集團的「獅子」標志,隨著國際化腳步的日益加深,遍及全世界。舊地圖上的荷蘭像極了一隻獅子,自古以來,荷軍的盔甲便以獅子為標志,取其地位卓越;在中國,獅子為萬獸之王,象徵權力、威勢,又因與「師」諧音,因此又代表教化、吉祥,然而,無論富貴、權貴或喜慶吉祥,皆表既大且好之智慧發展。ING集團以獅子為商標,期望自己在全球的金融服務市場上,也能像獅子般強健英挺,成功取得領導地位!
蘇格蘭哈里法克斯銀行(HBOS) ---不知道會不會改名為萊斯銀行
哈里法克斯銀行是隸屬於蘇格蘭銀行集團的英國最大的金融保險和抵押貸款銀行(2000年後哈里法克斯和蘇格蘭銀行合並形成蘇格蘭哈里法克斯銀行簡稱HBOS),該銀行的絕大多數業務都屬於免稅的金融業務。
英國萊斯銀行'蛇吞象'2008年9月18日宣布,將以122億英鎊(約合218.5億美元)收購英國最大抵押貸款銀行哈利法克斯銀行。
桑坦德銀行(SANTANDER CENTRAL HISPANO S.A.)
桑坦德西班牙中部小組創立於1857年,是總部設在西班牙的桑坦德。
義大利聯合信貸銀行(UniCredit Italiano)
義大利聯合信貸銀行是義大利最大的銀行集團之一,是1998年和1999年由義大利信貸(Credit Italiano)、CRT銀行(Banca CRT)、Cariverona、卡薩瑪卡(Cassamarca)和羅勞銀行 1473(Rolo Banca l473)等7家銀行合並而成。
瑞士瑞信銀行(Credit Suisse)
2006年,瑞士信貸更名瑞信。 瑞士信貸(CreditSuisse)成立於1856年,總部設在瑞士蘇伊士,瑞士第二大的銀行(僅次於它的長期競爭對手UBS瑞士聯合銀行)。
富通銀行(Fortis)
富通銀行成立於2000年3月21日,總部設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富通銀行是由比利時通用銀行(General Bank)、荷蘭Meespierson銀行、比利時Aslk/Cger Bank 儲蓄銀行與荷蘭Vsb Bank 儲蓄銀行合並組成。富通集團包括富通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和富通銀行。
日本三井住友金融集團(Sumitomo Mitsui Financial Group)
三井住友金融集團(Sumitomo Mitsui Financial Group)的主力是三井住友銀行,該行是2001年4月由櫻花銀行和住友銀行合並而成。2002年12月三井住友銀行通過股份轉移方式設立三井住友金融控股公司。 2003年3月17日,同屬日本三井住友金融集團旗下的兩家銀行三井住友銀行(Sumitomo Mitsui Bank-ing Corp.,簡稱SMBC)宣布與Wakashio銀行(WB)正式合並,SMBC將牌照移交給WB。合並後新建的銀行仍名為Sumitomo Mitsui Banking Corpora-tion。
德國商業銀行(Commerzbank)
1870年成立,德國三大銀行之一。
比利時德克夏銀行(Dexia Group)
全球最大的城市銀行,Dexia集團於1996年由盧森堡國際銀行(成立於1856年)、法國公用銀行(成立於1987年)及比利時信用合作銀行(成立於1860年)合並而成,其股份已在巴黎、布魯塞爾及盧森堡證券交易所掛牌買賣。
荷蘭合作銀行(Rabobank)
荷蘭農業合作銀行(RABO BANK NEDERL-ANDS),是由荷蘭數家農村信用社於1973年合並而成,是農民自己的合作銀行,主要從事農業、農業機械和食品工業等行業的金融交易。
注:以上排名為2007 The Banker 總資產前25
-------------------
美國瓦喬維亞銀行(Wachovia Corporation)
美國富國銀行(Wells Fargo & Co)
法國國民互助信貸銀行(Credit Mutuel)
英國萊斯銀行(Lloyds TSB)
還有一個在國內常見的銀行
渣打銀行
渣打集團分別在倫敦及香港交易所上市,名列富時100指數首25家公司(以市值計算)。集團總部設在倫敦,渣打銀行超過90%的營運收入和利潤來自亞洲,非洲和中東市場
8. 2007年度全球銀行排名及我國主要銀行排名
http://wiki.mbalib.com/wiki/2007%E5%B9%B4%E3%80%8A%E9%93%B6%E8%A1%8C%E5%AE%B6%E3%80%8B%E5%85%A8%E7%90%831000%E5%AE%B6%E5%A4%A7%E9%93%B6%E8%A1%8C%E6%8E%92%E5%90%8D
2007年7月份最新出版的英國《銀行家》(The Banker)雜志公布的2007年全球前1000家銀行的排名。此次排名依據的是各家銀行2006年年終的數據,主要考慮了核心資本指標,同時還綜合考慮了實際利潤增長、資產收益率等大量的相關指標。這個排名完全打破了國家和地域的限制,是國際公認的權威性的評選。
我國共有31家商業銀行進入排名,比去年增加8家。其中前十位分別是工商銀行(7),中國銀行(9),建設銀行(14),農業銀行(65),交通銀行(68),招商銀行(101),中信銀行(160),浦發銀行(191),民生銀行(230),興業銀行(260)。在去年完成上市的工行、中行、招行等國內銀行,其各項數據均已反映上市後的變化,中信銀行由於是2007年4月兩地上市,上市給中信銀行在第一資本等指標中的重大影響尚未得到充分反映,因此中信銀行在未來的排名中仍具有較大上升空間。
招商銀行以68.03億美元的一級資本數額位列榜單101名,比上年度上升了72位,總資產余額達到1196.22億美元,位列108位,同比上升了6位。
興業銀行今年排名大幅提升,按一級資本排名列260位,比上年提升37位;按資產總額排名列145位,比上年提升19位;按一級資本和總資產排名均列居國內同業第十,平均資本利潤率排名在全國性商業銀行中居首位。
浦發銀行按一級資本排名位列191位,首次躋身世界前200強,同比去年排名上升60位,獲得長足進展。
中信銀行一級資本排名再度提升28位,從去年的188位升至160位;在總資產排名中,由134位升至127位,兩項指標均保持中國銀行業第7位。
[編輯]排名情況
[編輯]一級資本前25名
排名 中文常用名 英文名 國家 一級資本($m)
1 美洲銀行 Bank of America Corp 美國(USA) 91,065
2 花旗集團 Citigroup 美國(USA) 90,899
3 匯豐集團 HSBC Holdings 英國(UK) 87,8472
4 法國農業信貸集團 Crédit Agricole Group 法國(France) 84,937
5 摩根大通公司 JP Morgan Chase Et CO 美國(USA) 81,055
6 三菱日聯金融集團 Mitsubishi UFJ Financial Group 日本(Japan) 68,464
7 中國工商銀行 ICBC 中國(China) 59,166
8 蘇格蘭皇家銀行 Royal Bank of Scotland 英國(UK) 58,973
9 中國銀行 Bank of China 中國(China) 52,518
10 西班牙國際銀行 Santander Central Hispano 西班牙(Spain) 46,805
11 法國巴黎銀行 BNP Paribas 法國(France) 45,305
12 英國巴克萊銀行 Barclays Bank 英國(UK) 45,161
13 蘇格蘭哈里法克斯銀行 HBOS 英國(UK) 44,030
14 中國建設銀行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rporation 中國(China) 42,286
15 日本瑞穗金融集團 Mizuho Financial Group 日本(Japan) 41,934
16 美國瓦喬維亞銀行 Wachovia Corporation 美國(USA) 39,428
17 義大利聯合信貸銀行 UniCredit 義大利(Italy) 38,700
18 美國富國銀行 Wells Fargo & Co 美國(USA) 36,808
19 荷蘭合作銀行 Rabobank Group 荷蘭(Netherlands) 34,757
20 荷蘭商業銀行 ING Bank 荷蘭(Netherlands) 33,958
21 瑞銀集團 UBS 瑞士(Switzerland) 33,212
22 日本三井住友金融集團 Sumitomo Mitsui Financial Group 日本(Japan) 33,177
23 德意志銀行 Deutsche Bank 德國(Germarry) 32,264
24 荷蘭銀行 ABN AMRO Bank 荷蘭(Netherlands) 31,239
25 法國國民互助信貸銀行 Credit Mutuel 法國(France) 29,792
[編輯]總資產前25名
排名 中文常用名 英文名 國家 總資產($m)
1 瑞銀集團 UBS 瑞士(Switzerland) 1,963,870
2 巴克萊銀行 Barclays Bank 英國(UK) 1,956,786
3 法國巴黎銀行 BNP Paribas 法國(France) 1,896,935
4 花旗集團 Citigroup 美國(USA) 1,882,556
5 匯豐控股 HSBC Holdings 英國(UK) 1,860,758
6 法國農業信貸銀行 Crédit Agricole Group 法國(France) 1,818,341
7 蘇格蘭皇家銀行 Royal Bank of Scotland 英國(UK) 1,710,703
8 三菱UFJ金融集團 Mitsubishi UFJ Financial Group 日本(Japan) 1,579,390
9 德意志銀行 Deutsche Bank 德國(Germany) 1,483,248
10 美洲銀行 Bank of America Corp 美國(USA) 1,459,737
11 摩根大通銀行 JP Morgan Chase & Co 美國(USA) 1,351,520
12 荷蘭銀行 ABN AMRO Bank 荷蘭(Netherlands) 1,299,966
13 法國興業銀行 Société Générate 法國(France) 1,260,162
14 瑞穗金融集團 Mizuho Financial Group 日本(Japan) 1,235,443
15 荷蘭商業銀行 ING Bank 荷蘭(Netherlands) 1,178,697
16 哈里法克斯銀行 HBOS 英國(UK) 1,160,245
17 桑坦德銀行 Santander Gentral Hispano 西班牙(Spain) 1,097,213
18 聯合信貸銀行 UniCredit 義大利(Italy) 1,084,267
19 瑞士信貸集團 Credit Suisse Group 瑞士(Swizerland) 1,029,219
20 中國工商銀行 ICBC 中國(China) 961,576
21 富通銀行 Fortis Bank 比利時(Belgium) 888,570
22 三井住友金融集團 Sumitomo Mitsui Financial Group 日本(Japan) 826,599
23 德國商業銀行 Commerzbank 德國(Germany) 801,184
24 德克夏銀行 Dexia 比利時(Belgium) 888,570
25 荷蘭合作銀行 Rabobank Group 荷蘭(Netherlands) 732,708
[編輯]市值前25名
排名 中文常用名 英文名 國家 市值 上一年
1 花旗集團 Citigroup 美國(USA) 261,270 242,000
2 美國銀行 Bank of America 美國(USA) 220,379 218,637
3 匯豐控股 HSBC Holdings 英國(UK) 214,934 195,356
4 中國工商銀行 ICBC 中國(China) 209,060 *
5 摩根大通銀行 JP Morgan Chase Et CO 美國(USA) 168,585 141,067
6 中國銀行 Bank of China 中國(China) 157,343 *
7 中國建設銀行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中國(China) 132,224 95,529
8 瑞銀集團 UBS 瑞士(Switzerland) 128,331 113,039
9 三菱UFJ金融集團 Mitsubishi UFJ Financial Group 日本(Japan) 126,676 128,278
10 蘇格蘭皇家銀行 Royal Bank of Scotland 英國(UK) 119,808 101,820
11 美國富國銀行 Wells Fargo & Co 美國(USA) 117,492 112,427
12 西班牙國際銀行 Santander Central Hispano 西班牙(Spain) 114,095 85,041
13 法國巴黎銀行 BNP Paribas 法國(France) 109,338 81,586
14 美國瓦喬維亞銀行 Wachovia 美國(USA) 101,312 85,041
15 英國巴克萊銀行 Barclays 英國(UK) 94,732 71,672
16 義大利聯合聖保羅銀行 Intesa Sanpaolo 義大利(Italy) 92,563 *
17 義大利聯合信貸銀行 UniCredit 義大利(Italy) 91,876 75,672
18 荷蘭銀行 ABN AMRO Holdings Netherlands 90,526 *
19 交通銀行 Bank of Communications 中國(China) 88,122 *
20 瑞士信貸 Credit suisse 瑞士(Switzerland) 87,168 66,932
21 法國興業銀行 Societe Generale 法國(France) 85,755 59,485
22 日本瑞穗金融集團 Mizuho Financial Group 日本(Japan) 84,970 88,822
23 西班牙畢爾巴鄂比斯開銀行 BBVA 西班牙(Spain) 84,142 65,573
24 俄羅斯聯邦儲蓄銀行 Sberbank of Russia 俄羅斯(Russia) 81,700 *
25 蘇格蘭哈里法克斯銀行 HBOS 英國(UK) 76,249 66,153
9. 求世界十大銀行排名和市值
這是前25名的排行
2009-2010年世界銀行排行榜:
Rank Bank 中文名稱 Country Ticker
1 JP Morgan Chase & Co 摩根大通公司 US JPM
2 Bank of America Corp 美國銀行 US BAC
3 Citigroup 花旗集團 US C
4 Royal Bank of Scotland 蘇格蘭皇家銀行 UK RBS
5 HSBC Holdings 匯豐集團 UK HBC
6 Wells Fargo & Co 美國富國銀行 US WFC
7 Mitsubishi UFJ Financial Group 三菱日聯金融集團 Japan MTU
8 ICBC 中國工商銀行 China
9 Credit Agricole Group 法國農業信貸銀行 France
10 Santander Central Hispano 西班牙國際銀行 Spain STD
11 Bank of China 中國銀行 China
12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rp 中國建設銀行 China
13 Goldman Sachs 高盛集團 US GS
14 BNP Paribas 法國巴黎銀行 France BNPQY
15 Barclays Bank 英國巴克萊銀行 UK BCS
16 Mizuho Financial Group 日本瑞穗金融集團 Japan MFG
17 Morgan Stanley 摩根士丹利公司 US MS
18 UniCredit 義大利聯合信貸銀行 Italy
19 Sumitomo Mitsui Financial Group 日本三井住友金融集團 Japan SMFJY
20 ING Bank 荷蘭國際集團 Netherlands ING
21 Deutsche Bank 德意志銀行 Germany DB
22 Rabobank Group 荷蘭合作銀行 Netherlands
23 Societe Generale 法國興業銀行 France SCGLY
24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中國農業銀行 China
25 Intesa Sanpaolo 義大利聯合聖保羅銀行 Italy IITSF
10. 華爾街五大投行是指哪五大
美國華爾街基金投資銀行代表數字資產銀行時代的到來
區塊鏈技術的廣泛應用,讓世界金融市場瞬息萬變,為此受到各個金融領域的密切關注,科技金融已經影響了傳統銀行業的發展,眾多銀行業務開始依託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雲計算、生物識別等關鍵技術開展服務。
目前全球加密數字資產總市值近2000萬億美元,未來還在持續增長,安全有保障加密數字資產的管理和增值服務,成為了市場的空白,越來越多的用戶,渴望能夠出現專業的數字資產銀行提供金融服務,2019年9月全球首家合法合規加密數字資產銀行---美國華爾街基金投資銀行,應運而生。
美國華爾街基金投資銀行(Untied States Wall Street Fund Investment Bank ),注冊資金10億美金,歷經3年審核,由美國政府批准成立,獲得了美國政府發放的數字貨幣經營證書,是全球化數字資產管理和金融服務機構,銀行依法運營,對品質追求卓越,為客戶提供安全、專業、便捷的各類數字貨幣業務,基於銀行自身10多年傳統金融的經驗,結合數字金融優勢,積極促進全球經濟發展。
美國華爾街基金投資銀行具有合法發行數字資產的許可權,ASSET是基於區塊鏈技術,以不動產 資產證券化為依託,恆量發行的數字資產。以ASSET為通用資產,廣泛應用於銀行的每項服務,ASSET將加密資產流通過程,進行了最大程度的簡化,再也無需通過第三方平台,用戶點與點之間可無障礙地建立信任,由此促進全球資產順暢流通。
加密數字資產儲存增值服務,是美國華爾街基金投資銀行的核心服務,用戶通過存儲加密數字資產,可以得到:存儲生息、自由進出、穩健收益的服務。因為銀行自身強大的量化交易、數字資產貸款、杠桿交易等金融業務,都能中收取一定的手續費用。
美國華爾街基金投資銀行基於區塊鏈成熟的智能合約技術,積極實現數字資產與生活消費之間的自由流通,話費充值、汽車加油、購票出行、酒店入住、購買車房、游戲娛樂、藝術品收藏、醫療保健等行業的便捷應用,將陸續開放服務,美國華爾街基金投資銀行最終目標建成一套以區塊鏈智能合約為載體的社會商業共識體系。
根據發展規劃,目前用戶先享受美國華爾街基金投資銀行的各種金融增值服務,未來一年內核心應用生態全部開放,計劃兩年內業務遍及全球大部分國家,普惠用戶數量超過600萬,美國華爾街基金投資銀行會成為一個超級商業經濟體,將是全球加密資產領域的奇跡締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