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總資產中,股票投資佔比多少才合理
現在很多年輕人的理財習慣,都是把所有錢存在余額寶里,資產以萬份收益一塊多的速度緩慢增長。
其實在兩分鍾金融看來,這種投資理財觀念太保守了!就像已逝的謝百三教授曾經講過的,炒股可能會虧損,但不炒股可能窮一輩子。
當然,這里不是鼓勵大家炒股,畢竟兩分鍾金融自己都被套著!只是想說,在家庭總資產中,適當配置一些股票等高風險高收益的資產是有必要的。
至於具體配置的合理比例,也是今天要科普的一個實用定律——80定律。它是指高風險高收益的投資占家庭總資產的合理比重,不高於80減去你的年齡。
比如你今年30歲,股票可占總資產的50%,這個風險也是這個年紀能承受的,而到了50歲,則要降到30%。
當然,在實際運用80定律的時候,要活學活用,避免四個誤區。
1、總資產中,如果房產佔了比較高的比例,那麼80定律就未必適合你;
2、不能把定律當真理,死板按照(80減去年齡)進行投資;
3、不顧家庭實際情況,明明可以多投資一些在股市,卻放不開;
4、不要忽視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明明偏好低風險,卻硬著投資要投資股市。
而在兩分鍾金融看來,80定律真正傳達的是年齡與風險投資的關系,年輕時比較激進,要能承受較高風險,而隨著年齡增大,則轉向對本金保值的要求。
2. 股票型基金的資產投資於股票的比例不低於
一般投資於股票的比例是60%-90%。
3. 股票資產在整個資產組合中的總佔比控制在多少比較合理
這個問題市場有標准答案,30%附近;
但我想說一個事實是,如果在A股15年持倉到現在,暴跌有40%就不錯了;股票,只有底部買入,頂部賣才是盈利之道。
個人愚見,供您參考。
4. 股價與凈資產一般股價與凈資產的比例多少才是合理的
每股凈資產和股價的比例即為市凈率
市凈率可用於投資分析。每股凈資產是股票的賬面價值,它是用成本計量的,而每股市價是這些資產的現在價值,它是證券市場上交易的結果。市價高於賬面價值時企業資產的質量較好,有發展潛力,反之則資產質量差,沒有發展前景。優質股票的市價都超出每股凈資產許多,一般說來市凈率達到3可以樹立較好的公司形象。 市價低於每股凈資產的股票,就象售價低於成本的商品一樣,屬於"處理品"。當然,"處理品"也不是沒有購買價值,問題在於該公司今後是否有轉機,或者購入後經過資產重組能否提高獲利能力,是市價與每股凈資產之間的比值,比值越低意味著風險越低。
市凈率的計算方法是:市凈率=股票市價/每股凈資產
股票凈值即:公司資本金、資本公積金、資本公益金、法定公積金、任意公積金、未分配盈餘等項目的合計,它代表全體股東共同享有的權益,也稱凈資產。凈資產的多少是由股份公司經營狀況決定的,股份公司的經營業績越好,其資產增值越快,股票凈值就越高,因此股東所擁有的權益也越多。
5. 股票占家庭現金資產的比例多少最好
投資者可以通過4321定律來合理配置家庭資產,即40%的收入用於買房或股票、基金等方面的投資;30%用於家庭生活開支;20%用於銀行存款等以備不時之需,10%用於保險之類的保障。股票只是理財中的一種,目前有多種理財方式可以讓您對自己的資產進行配置規劃。
拓展資料
理財的幾個途徑
1.銀行理財產品。銀行理財產品風險一般很低,可選類型較多,回報相對穩定,投資門檻也相對較低。但是現在銀行為了吸取更多的存款,往往會發行一些收益率高於存款利率的理財產品。這些理財產品雖然是銀行發行,但也有風險,而且是不保本的,需要謹慎投資。
2.基金。基金的種類有很多,風險也有不同,但是基金的風險小於股票,收益較高。
3.股票。股票是一種有價證券,是股份公司在籌集資本時向出資人公開或私下發行的、用以證明出資人的股本身份和權利,並根據持有人所持有的股份數享有權益和承擔義務的憑證。股票的風險很高,同時高風險的同時也有著高的回報和收益。
4.保險理財。保險理財是投保客戶從保險公司購買的年金險、終身壽險等保險產品,保險公司從設立條件、償付能力監管、資金運用監管、再保險機制、再到人壽保險公司不得解散,每一個環節都是由銀保監嚴格監管的。保險理財的風險較低,可選種類多,但是靈活度比較差,需要較長的期限。
5.互聯網理財。很多手機APP都具備理財功能,種類較多,理財者可以自行選擇,靈活度較高,風險較低,收益比銀行更高。
6.購買債券。債券有很多種,根據發行主體分為國債,地方債、企業債等,債券收益固定,風險視發行主體不同差別很大。國債是國家發行,風險很小,收益也不高;地方債為地方政府發行,企業債為企業發行,風險相對較大。
總之,不管哪種理財方式,都需要謹慎小心。
6. 總資產多少放入股市比較合適
現在很多年輕人的理財習慣,都是把所有錢存在余額寶里,資產以萬份收益一塊多的速度緩慢增長。
其實在兩分鍾金融看來,這種投資理財觀念太保守了!就像已逝的謝百三教授曾經講過的,炒股可能會虧損,但不炒股可能窮一輩子。
當然,這里不是鼓勵大家炒股,畢竟兩分鍾金融自己都被套著!只是想說,在家庭總資產中,適當配置一些股票等高風險高收益的資產是有必要的。
至於具體配置的合理比例,也是今天要科普的一個實用定律——80定律。它是指高風險高收益的投資占家庭總資產的合理比重,不高於80減去你的年齡。
比如你今年30歲,股票可占總資產的50%,這個風險也是這個年紀能承受的,而到了50歲,則要降到30%。
當然,在實際運用80定律的時候,要活學活用,避免四個誤區。
1、總資產中,如果房產佔了比較高的比例,那麼80定律就未必適合你;
2、不能把定律當真理,死板按照(80減去年齡)進行投資;
3、不顧家庭實際情況,明明可以多投資一些在股市,卻放不開;
4、不要忽視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明明偏好低風險,卻硬著投資要投資股市。
80定律真正傳達的是年齡與風險投資的關系,年輕時比較激進,要能承受較高風險,而隨著年齡增大,則轉向對本金保值的要求。
7. 一般股價與凈資產的比例多少才是合理
股價與凈資產的比例也就是市凈率。
一、市凈率什麼區間比較合理?
一般而言,市凈率越低,風險就越低,但這個低是有范圍的。
一般來說,股票的價格都是高於其凈資產的,也就是市凈率是高於1的。企業有較好的發展潛力表現為股票價格高於凈資產,投資者在對這家公司的股票進行投資時需要的資金就越大,一些優質股票其價格都是要高於每股凈資產的,但是市凈率過高的話,也意味著投資這個股票的風險更高。
如若市凈率沒有高於1,就是說公司資產質量差,沒有發展前景,實際上就和比成本價低出售的商品一致,但並非沒有價值,這要看公司能不能處理好危機,提高自身的盈利額度。
市凈率為負的是另一種情況,大家都知道股票的實際價值不可能為負,想要得到的市凈率不為正,實現條件便是每股凈資產都是負數,凈資產為負表示著個股虧損過多,這種股票有退市的風險,我們不能買。
簡單的講,市凈率的高低,體現的是公司資產的賺錢能力。
高市凈率的行業成長性高(一般是朝陽產業,市場還不成熟,對中國來說比如環保,服務外包,生物科技,網路,咨詢等),低市凈率的行業成長性小(市場很成熟,競爭激烈,如鋼鐵,基建,電子產品製造,紙業等),具體的還要分析該公司的市場前景,科研投入,銷售模式,公司性質等綜合分析。
一般說來市凈率達到3可以樹立較好的公司形象。在成熟股市一般市凈率在2-5以下可看作是合理的,但新經濟的網路股和科技股等類似的股票要除外,因為以前在瘋炒網路股的時侯曾出現過市夢率的概念,那時的網路股按市凈率來算的話高達幾十甚至於上百。
二、市凈率是什麼?怎麼計算?
市凈率的計算方法是:市凈率=(P/BV)即:每股市價(P)/每股凈資產(Book Value)
股票凈值即:公司資本金、資本公積金、資本公益金、法定公積金、任意公積金、未分配盈餘等項目的合計,它代表全體股東共同享有的權益,也稱凈資產。凈資產的多少是由股份公司經營狀況決定的,股份公司的經營業績越好,其資產增值越快,股票凈值就越高,因此股東所擁有的權益也越多。
8. 有人炒股每月賺十萬,家庭收入的多少比例投資股市合理
有人炒股可以一個月賺10萬塊,甚至是更多,這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去投資,股市是一種非常有風險性的投資活動,對於一個家庭來說,應該站在一個恰當的比例,根據每個家庭對風險的承受能力不同,劃分的比例也不同。
在美股熔斷三次的情況下,世界各國大集團的投資者利益都受到了影響,股神巴菲特在這場熔斷之中蒸發了將近100億美元,其他的一些投資者比如說世界首富貝佐斯,亞馬遜的創始人增發的更多,我們國家的很多投資者也是這樣,雖然說只要不市場交易就不算是真正的損失,但是他風險性太高了,沒有專業知識玩不明白的。
9. 用個人資產的百分之多少炒股比較合適
主要看對盈利的預期,如果只是試試手,幾百元只要能買一手股票就夠了
股票是股份公司發行的所有權憑證,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每支股票背後都有一家上市公司。同時,每家上市公司都會發行股票的。
同一類別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權是相等的。每個股東所擁有的公司所有權份額的大小,取決於其持有的股票數量占公司總股本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