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會計科目
1 《2007新會計准則》——《會計科目》
《2007新會計准則》——《會計科目》
新會計准則_會計科目
1001 庫存現金:核算企業的庫存現金。
1002 銀行存款 :核算企業存入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的各種款項。
1003 存放中央銀行款項:核算企業(銀行)存放於中國人民銀行(以下簡稱「中央銀行」)的各種款項,包括業務資金的調撥、辦理同城票據:)和異地跨系統資金匯劃、提取或繳存現金等。
1011 存放同業:核算企業(銀行)存放於境內、境外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的款項。
1015 其他貨幣資金:核算企業的銀行匯票存款、銀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證保證金存款、存出投資款、外埠存款等其他貨幣資金。
1021 結算備付金:核算企業(證券)為證券交易的資金清算與交收而存入指定清算代理機構的款項。
1031 存出保證金:核算企業(金融)因辦理業務需要存出或交納的各種保證金款項。
1051 拆出資金 金融共用
1101 交易性金融資產:核算企業為交易目的所持有的債券投資、股票投資、基金投資等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
1111 買入返售金融資產:核算企業(金融)按照返售協議約定先買入再按固定價格返售的票據、證券、貸款等金融資產所融出的資金。
1121 應收票據:核算企業因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而收到的商業匯票,包括銀行承兌匯票和商業承兌匯票。
1122 應收賬款:核算企業因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經營活動應收取的款項。
1123 預付賬款:核算企業按照合同規定預付的款項。
1131 應收股利:核算企業應收取的現金股利和應收取其他單位分配的利潤。
1132 應收利息:核算企業交易性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投資、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發放貸款、存放中央銀行款項、拆出資金、買入返售金融資產等應收取的利息。
1201 應收代位追償款:核算企業(保險)按照原保險合同約定承擔賠付保險金責任後確認的代位追償款。
1211 應收分保賬款:核算企業(保險)從事再保險業務應收取的款項。
1212 應收分保合同准備金:核算企業(再保險分出人)從事再保險業務確認的應收分保未到期責任准備金,以及應向再保險接受人攤回的保險責任准備金。
1221 其他應收款:核算企業除存出保證金、買入返售金融資產、應收票據、應收賬款、預付賬款、應收股利、應收利息、應收代位追償款、應收分保賬款、應收分保合同准備金、長期應收款等以外的其他各種應收及暫付款項。
1231 壞賬准備:核算企業應收款項的壞賬准備。
1301 貼現資產:核算企業(銀行)辦理商業票據的貼現、轉貼現等業務所融出的資金。
1302 拆出資金:核算企業(金融)拆借給境內、境外其他金融機構的款項。
1303 貸款:核算企業(銀行)按規定發放的各種客戶貸款,包括質押貸款、抵押貸款、保證貸款、信用貸款等。
1304 貸款損失准備:核算企業(銀行)貸款的減值准備。
1311 代理兌付證券:核算企業(證券、銀行等)接受委託代理兌付到期的證券。
1321 代理業務資產:核算企業不承擔風險的代理業務形成的資產,包括受託理財業務進行的證券投資和受託貸款等。
1401 材料采購:核算企業採用計劃成本進行材料日常核算而購入材料的采購成本。
1402 在途物資:核算企業採用實際成本(或進價)進行材料、商品等物資的日常核算、貨款已付尚未驗收入庫的在途物資的采購成本。
1403 原材料:核算企業庫存的各種材料,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輔助材料、外購半成品(外購件)、修理用備件(備品備件)、包裝材料、燃料等的計劃成本或實際成本
。
1404 材料成本差異:核算企業採用計劃成本進行日常核算的材料計劃成本與實際成本的差額。
1405 庫存商品:核算企業庫存的各種商品的實際成本(或進價)或計劃成本(或售價),包括庫存產成品、外購商品、存放在門市部准備出售的商品、發出展覽的商品以及寄存在外的商品等。
1406 發出商品:核算企業未滿足收入確認條件但已發出商品的實際成本(或進價)或計劃成本(或售價)。
作者: zz1180 2008-4-8 15:23 回復此發言
--------------------------------------------------------------------------------
2 《2007新會計准則》——《會計科目》
1407 商品進銷差價:核算企業採用售價進行日常核算的商品售價與進價之間
1408 委託加工物資:核算企業委託外單位加工的各種材料、商品等物資的實際成本。
1411 周轉材料:核算企業周轉材料的計劃成本或實際成本,包括包裝物、低值易耗品,以及企業(建造承包商)的鋼模板、木模板、腳手架等。
1421 消耗性生物資產:核算企業(農業)持有的消耗性生物資產的實際成本。
1431 貴金屬:核算企業(金融)持有的黃金、白銀等貴金屬存貨的成本。
1441 抵債資產:核算企業(金融)依法取得並准備按有關規定進行處置的實物抵債資產的成本。
1451 損余物資:核算企業(保險)按照原保險合同約定承擔賠償保險金責任後取得的損余物資成本。
1461 融資租賃資產:核算企業(租賃)為開展融資租賃業務取得資產的成本。
1471 存貨跌價准備:核算企業存貨的跌價准備。
1501 持有至到期投資:核算企業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攤余成本。
1502 持有至到期投資減值准備:核算企業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減值准備。
1503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核算企業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包括劃分為可供出售的股票投資、債券投資等金融資產。
1511 長期股權投資:核算企業持有的採用成本法和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
1512 長期股權投資減值准備:核算企業長期股權投資的減值准備。
1521 投資性房地產:核算企業採用成本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的成本。 企業採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投資性房地產的,也通過本科目核算。
1531 長期應收款:核算企業的長期應收款項,包括融資租賃產生的應收款項、採用遞延方式具有融資性質的銷售商品和提供勞務等產生的應收款項等。
1532 未實現融資收益:核算企業分期計入租賃收入或利息收入的未實現融資收益。
1541 存出資本保證金:核算企業(保險)按規定比例繳存的資本保證金。
1601 固定資產:核算企業持有的固定資產原價。
1602 累計折舊:核算企業固定資產的累計折舊。
1603 固定資產減值准備:核算企業固定資產的減值准備。
1604 在建工程:核算企業基建、更新改造等在建工程發生的支出。
1605 工程物資:核算企業為在建工程准備的各種物資的成本,包括工程用材料、尚未安裝的設備以及為生產准備的工器具等。
1606 固定資產清理:核算企業因出售、報廢、毀損、對外投資、非貨幣性資產:)、債務重組等原因轉出的固定資產價值以及在清理過程中發生的費用等。
1611 未擔保余值:核算企業(租賃)採用融資租賃方式租出資產的未擔保余值。
1621 生產性生物資產:核算企業(農業)持有的生產性生物資產原價。
1622 生產性生物資產累計折舊:核算企業(農業)成熟生產性生物資產的累計折舊。
1623 公益性生物資產:核算企業(農業)持有的公益性生物資產的實際成本。
1631 油氣資產:核算企業(石油天然氣開采)持有的礦區權益和油氣井及相關設施的原價。
1632 累計折耗:核算企業(石油天然氣開采)油氣資產的累計折耗。
1701 無形資產:核算企業持有的無形資產成本,包括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等。
1702 累計攤銷:核算企業對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計提的累計攤銷。
1703 無形資產減值准備:核算企業無形資產的減值准備。
1711 商譽:核算企業合並中形成的商譽價值。
1811 遞延所得稅資產:核算企業確認的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產生的遞延所得稅資產。
1821 獨立賬戶資產:核算企業(保險)對分拆核算的投資連結產品不屬於風險保障部分確認的獨立賬戶資產價值。
1901 待處理財產損溢:核算企業在清查財產過程中查明的各種財產盤盈、盤虧和毀損的價值。
2001 短期借款:核算企業向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等借入的期限在1年以下(含1年)的各種借款。
2002 存入保證金:核算企業(金融)收到客戶存入的各種保證金,如信用證保證金、承兌匯票保證金、保函保證金、擔保保證金等。
作者: zz1180 2008-4-8 15:23 回復此發言
--------------------------------------------------------------------------------
3 《2007新會計准則》——《會計科目》
2003 拆入資金:核算企業(金融)從境內、境外金融機構拆入的款項。
2004 向中央銀行借款:核算企業(銀行)向中央銀行借入的款項。
2011 吸收存款:核算企業(銀行)吸收的除同業存放款項以外的其他各種存款,包括單位存款(企業、事業單位、機關、社會團體等)、個人存款、信用卡存款、特種存款、轉貸款資金和財政性存款等。
2012 同業存放:核算企業(銀行)吸收的境內、境外金融機構的存款。
2021 貼現負債:核算企業(銀行)辦理商業票據的轉貼現等業務所融入的資金。
2101 交易性金融負債:核算企業承擔的交易性金融負債的公允價值。
2111 賣出回購金融資產款:核算企業(金融)按照回購協議先賣出再按固定價格買入的票據、證券、貸款等金融資產所融入的資金。
2201 應付票據:核算企業購買材料、商品和接受勞務供應等開出、承兌的商業匯票,包括銀行承兌匯票和商業承兌匯票。
2202 應付賬款:核算企業因購買材料、商品和接受勞務等經營活動應支付的款項。
2203 預收賬款:核算企業按照合同規定預收的款項。
2211 應付職工薪酬:核算企業根據有關規定應付給職工的各種薪酬。
2221 應交稅費:核算企業按照稅法等規定計算應交納的各種稅費,包括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所得稅、資源稅、土地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房產稅、土地使用稅、車船使用稅、教育費附加、礦產資源補償費等。
2231 應付利息:核算企業按照合同約定應支付的利息,包括吸收存款、分期付息到期還本的長期借款、企業債券等應支付的利息。
2232 應付股利:核算企業分配的現金股利或利潤。
2241 其他應付款:核算企業除應付票據、應付賬款、預收賬款、應付職工薪酬、應付利息、應付股利、應交稅費、長期應付款等以外的其他各項應付、暫收的款項。
2251 應付保單紅利:核算企業(保險)按原保險合同約定應付未付投保人的紅利。
2261 應付分保賬款:核算企業(保險)從事再保險業務應付未付的款項。
2311 代理買賣證券款:核算企業(證券)接受客戶委託,代理客戶買賣股票、債券和基金等有價證券而收到的款項。
2312 代理承銷證券款:核算企業(金融)接受委託,採用承購包銷方式或代銷方式承銷證券所形成的、應付證券發行人的承銷資金。
2313 代理兌付證券款:核算企業(證券、銀行等)接受委託代理兌付證券收到的兌付資金。
2314 代理業務負債:核算企業不承擔風險的代理業務收到的款項,包括受託投資資金、受託貸款資金等。
2401 遞延收益:核算企業確認的應在以後期間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
2501 長期借款:核算企業向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借入的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項借款。
2502 應付債券:核算企業為籌集(長期)資金而發行債券的本金和利息。
2601 未到期責任准備金:核算企業(保險)提取的非壽險原保險合同未到期責任准備金。
2602 保險責任准備金:核算企業(保險)提取的原保險合同保險責任准備金,包括未決賠款准備金、壽險責任准備金、長期健康險責任准備金。
2611 保戶儲金:核算企業(保險)收到投保人以儲金本金增值作為保費收入的儲金。
2621 獨立賬戶負債:核算企業(保險)對分拆核算的投資連結產品不屬於風險保障部分確認的獨立賬戶負債。
2701 長期應付款:核算企業除長期借款和應付債券以外的其他各種長期應付款項,包括應付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的租賃費、以分期付款方式購入固定資產等發生的應付款項等。
2702 未確認融資費用:核算企業應當分期計入利息費用的未確認融資費用。
2711 專項應付款:核算企業取得政府作為企業所有者投入的具有專項或特定用途的款項。
2801 預計負債:核算企業確認的對外提供擔保、未決訴訟、產品質量保證、重組義務、虧損性合同等預計負債。
2901 遞延所得稅負債:核算企業確認的應納稅暫時性差異產生的所得稅負債。
3001 清算資金往來:核算企業(銀行)間業務往來的資金清算款項。
㈡ 001188鵬華改革紅利基金封閉期是多久
鵬華改革紅利股票基金(基金代碼001188,高風險,波動幅度較大,適合較激進的投資者)目前正處於新基金認購期,新基金成立後會進入封閉期(封閉期內暫停申購和贖回業務,投資者資金不得進出),封閉期一般為一兩個月,不超過三個月時間,每周五公布基金凈值更新。
㈢ 應收利息及應收股利
(1)應收利息
應收利息是指:短期債券投資實際支付的價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債券利息。這部分應收利息不計入短期債券投資初始投資成本中。但實際支付的價款中包含尚未到期的債券利息,則計入短期債券投資初始投資成本中(不需要單獨核算)。
(2)應收利息的會計處理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發放貸款、持有至到期投資、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存放中央銀行款項等應收取的利息。
購入到期一次還本付息的持有至到期投資持有期間確認的利息收入,在「持有至到期投資」科目核算,不在本科目核算。
買入返售金融資產確認的利息收入,在「買入返售金融資產」科目核算,不在本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應當按照借款人或被投資單位進行明細核算。
三、應收利息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購入分期付息、到期還本的持有至到期投資等,已到付息期按合同約定的名義利率計算確定的應收未收的利息,借記本科目,按實際利率計算確定的利息收入,貸記「投資收益」科目,按其差額,借記或貸記「持有至到期投資——溢折價」科目。
(二)按期計提債券利息時,應按已到付息期按面值和票面利率計算確定的應收利息的金額,借記「應收利息」科目,貸記「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科目;同時,借記「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科目,貸記「投資收益」科目。
(三)未減值貸款計息日,應按貸款的合同本金和合同約定的名義利率計算確定的應收利息的金額,借記本科目,按貸款的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計算確定的利息收入的金額,貸記「利息收入」科目,按本期應攤銷交易費用的金額,借記或貸記「貸款——交易費用」科目,按其差額,借記或貸記「貸款——溢折價」科目。
(四)發生的其他應收利息,按合同約定的名義利率計算確定的應收取利息,借記本科目,貸記「利息收入」科目。
合同約定的名義利率與實際利率差異較大的,應採用實際利率計算確定利息收入。
(五)實際收到利息時,借記「銀行存款」、「存放中央銀行款項」 等科目,貸記本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尚未收回的利息。
(3)應收利息的核算
應收利息是指債券投資等己到付息日但尚未領取的利息及銀行定期存款在會計期末計算的應歸屬於本會計期間的利息。按照權責發生制原則,拆出資金,保戶質押貸款,存款,貸款,保戶儲金等期末都應計算應收利息,確認為利息收入, 但這些方式產生的利息,其占整個保險資金比重較小或期限較短,根據重要性原則,不要求按期確認利息收入。
對於保險法頒布以前的逾期貸款, 原制度規定逾期(含展期)未滿一年,按規定計算應收利息並納入當期損益;逾期滿一年及超過一年仍未歸還的放款稱為呆滯放款,呆滯放款不再計算應收利息,實際收到利息計入當期損益。而新制度縮短了應收利息轉表外核算的天數,由一年縮短為90天,即逾期(含展期)90天尚未收回的,其應計利息停止計入當前利息收入,納入表外核算;已計提的貸款應收利息,在貸款到期90天後仍未收回的,或在應收利息逾期90天後仍未收到的,沖減原已計入損益的利息收入,轉作表外核算。
為了反映和監督應收利息的發生和收回情況,應設置"應收利息"科目,財產保險公司投資保障型保險業務確認的風險保費,應付保戶紅利支出也在該科目核算。該科目屬於資產類科目,其借方登記應收的利息數,貸方登記收回的利息和轉作壞賬的利息,余額在借方,反映尚未收回的利息數。該科目應按應收利息種類設置明細帳。其帳務處理如下:
公司購人債券,如果實際支付的價款中包含己到付息日但尚未領取的利息,按實際支付的價款扣除已到付息日但尚未領取的利息,借記"短期投資","長期債權投資"科目,按已到付息日但尚未領取的利息,借記"應收利息"科目,按實際支付的價款,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公司購入分期付息,到期還本的債券,以及取得的分期付息的其他長期債權投資,已到付息期而應收未收的利息,應於確認投資收益時,按應獲得的利息,借記"應收利息"科目,貸記"投資收益"科目。
公司計提長期債券應收利息,借記"長期債權投資"科目,貸記"投資收益"科目;已到付息日但尚未領取的利息,借記"應收利息"科目,貸記"長期債權投資"科目。公司計提短期債券應收利息,借記"應收利息"科目,貸記"利息收入"科目。
收到應收利息時,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貸記"應收利息"科目。
經確認為壞賬的應收利息,沖銷壞賬准備,借記"壞賬准備"科目,貸記"應收利息"科目。已確認壞賬並轉銷的應收利息,以後又收回的,按收回的金額,借記"應收利息"科目,貸記"壞賬准備"科目;同時,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貸記"應收利息"科目。
2.(1)應收股利
應收股利是指企業因股權投資而應收取的現金股利以及應收其他單位的利潤,包括企業購入股票實際支付的款項中所包括的已宣告發放但尚未領取的現金股利和企業因對外投資應分得的現金股利或利潤等,但不包括應收的股票股利。
(2)應收股利的會計處理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應收取的現金股利和應收取其他單位分配的利潤。
二、本科目應當按照被投資單位進行明細核算。
三、應收股利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被投資單位宣告發放現金股利或利潤,按應歸本企業享有的金額,借記本科目,貸記「投資收益」、「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科目。
對於交易性金融資產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收到的現金股利或利潤,應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交易性金融資產」、「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科目。
屬於被投資單位在取得本企業的投資前實現的凈利潤的分配額,借記本科目或「銀行存款」科目,貸記「長期股權投資——投資成本」、「交易性金融資產」、「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科目。
(二)收到現金股利或利潤,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貸記本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尚未收回的現金股利或利潤。
(3)應收股利的核算
應收股利是指保險公司因股權投資而應收取的現金股利。為了反映和監督應收股利的發生和收回情況,應設置"應收股利"科目,本公司應收其他單位的利潤,也在該科目核算。該科目屬於資產類科目,其借方登記應收的股利數,貸方登記收回的股利數,余額在借方,公司尚未收回的現金股利或利潤。該科目應按被投資單位設置明細賬。其具體帳務處理如下:
公司購入股票,如實際支付的價款中包含己宣告但尚未領取的現金股利,按實際成本(即實際支付的價款減去已宣告但尚未領取的現金股利),借記"短期投資","長期股權投資"科目,按應領取的現金股利,借記"應收股利"科目,按實際支付的價款,貸記"銀行存款"科目;收到發放的現金股利,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應收股利"科目。
公司對外長期股權投資應分得的現金股利或利潤,應於被投資單位宣告發放現金股利或分派利潤時,借記"應收股利"科目,貸記"投資收益"或"長期股權投資"等科目。收到的現金股利或利潤,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應收股利"科目。
㈣ 資產類科目分哪些通俗易懂的解釋有嗎
交易性金融資產,應收票據,應收賬款
㈤ 第一證券公告計提資產減值什麼意思
各項的意思如下:
1、「應收賬款壞賬准備約為3.7509億元」,銷售產品無法收回。
2、「庫存減值准備約為24398萬元」,公司無法銷售該產品,現在市場價格已經下跌。
3、「長期股權投資計提減值准備約1433萬元」,所投資股權發生虧損。
4、「在建項目計提減值准備約3907萬元」,新建項目出現虧損。
5、「公司2008年沖銷歷史壞賬約8845萬元」,之前的壞賬未能全部收回並丟失。
資產減值准備的含義:
1、為資產計提准備金意味著,從審慎的角度來看,這些東西被評估為可能的損失,並作為損失計算,這是一種假設的損失,可能會實現,也可能不會實現。
2、根據《企業會計制度》,資產減值准備有八項,分別為:
(一)應收及其他應收款項的壞賬准備;
(二)為股票、債券等短期投資提供短期投資折價准備金;
(三)長期股權投資、長期債務投資等長期投資計提的長期投資減值准備;
(四)為原材料、包裝材料、低值易耗品、庫存物資等存貨的下降做儲備;
(五)建築物、建築物、機器設備等固定資產計提的固定資產減值准備;
(六)無形資產專利權、商標權等無形資產減值准備;
(七)在建工程和委託貸款減值准備;
(八)除貨幣資金、應收票據、預付賬款、長期待攤費用等資產外,已計提相應的減值准備。
概念:
2006年,財政部頒布了新的《會計准則第1號》,資產減值」,資產的標准包括單項資產和資產組。如果一項資產產生的主要現金流入難以獨立於其他資產或資產組,則可收回金額不應以該單項資產為基礎確定,
可收回金額應根據該資產所屬的資產組確定,再據此確定該資產的減值損失。資產組概念的一個延伸就是資產組組合,其中最典型和最常見的例子就是總部資產。
總部資產包括企業集團或其業務單位的辦公樓和電子數據處理設備。這些資產的顯著特徵是難以從其他資產或資產組產生獨立的現金流入,其賬面價值難以完全歸屬於某一資產組。
如果總部某項資產有可能減值的跡象,應當計算確定總部資產所屬資產組或資產組組合的可收回金額,然後與相應的賬面價值進行比較,確定是否需要確認減值損失。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資產減值准備
㈥ 其他應收賬款和應收賬款有什麼區別
其他應收賬款和應收賬款的區別如下:
1、含義不同
應收賬款是指企業在正常的經營過程中因銷售商品、產品、提供勞務等業務,應向購買單位收取的款項,包括應由購買單位或接受勞務單位負擔的稅金、代購買方墊付的各種運雜費等。
其他應收款是指企業除應收票據、應收賬款、預付賬款、應收股利和應收利息以外的其他各種應收及暫付款項。
2、內容不同
應收賬款是指企業的應收票據、應收賬款、預付賬款、應收股利和應收利息等等。
其他應收款包括應收的各種賠款、罰款,如因企業財產等遭受意外損失而向有關保險公司收取的賠款等;應收的出租包裝物租金; 應向職工收取的各種墊付款項,如為職工墊付的水電費、應由職工負擔的醫葯費;存出保證金,如租入包裝物支付的押金;其他各種應收、暫付款項。
3、性質不同
應收賬款科目一般核算屬於企業一般經營業務產生的債權,直接與企業經營業務相關,如果企業經營停止,則不會再產生應收賬款。
其他應收款科目一般核算屬於企業與一般經營業務無關的債權,與企業經營業務一般無直接關系,即使企業經營停止,也可能產生其他應收款。
(6)買入返售金融資產股票質押擴展閱讀:
應收賬款是有特定的范圍的。
首先,應收賬款是指因銷售活動或提供勞務而形成的債權,不包括應收職工欠款、應收債務人的利息等其他應收款;
其次,應收賬款是指流動資產性質債權,不包括長期的債權,如購買長期債券等;
第三,應收賬款是指本公司應收客戶的款項,不包括本公司付出的各類存出保證金,如投標保證金和租入包裝物等保證金等。
參考資料:網路-應收賬款
㈦ 銀行存款利息收入應當如何入賬
1、若利息為銀行存款利息,則計入財務費用,會計分錄為:
借:銀行存款貸:財務費用
2、若利息非銀行存款利息,則計入應收利息。
一、應收利息科目核算企業發放貸款、持有至到期投資、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存放中央銀行款項等應收取的利息。
購入到期一次還本付息的持有至到期投資持有期間確認的利息收入,在「持有至到期投資」科目核算,不在本科目核算。買入返售金融資產確認的利息收入,在「買入返售金融資產」科目核算,不在本科目核算。
二、應收利息科目應當按照借款人或被投資單位進行明細核算。
(7)買入返售金融資產股票質押擴展閱讀
應收利息的實質性程序通常包括:
1、獲取或編制應收利息明細表,復核加計正確,並與總賬數和明細賬合計數核對相符,結合壞賬准備科目與報表數核對相符。
2、實質性分析程序。按照不同借款類別,將借款平均余額與平均利率的乘積,與賬面利息收入相比較。確定兩者差異額是否合理。
3、與長期股權投資、交易性金融資產、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投資等相關項目的審計結合,驗證確定應收利息的計算是否充分、正確,檢查會計處理是否正確。
4、對於重大的應收利息項目,審閱相關文件,復核其計算的准確性。必要時,向有關單位函證並記錄。
5、檢查應收利息減少有無異常。
㈧ 企業借款利息收入賬務處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十八條規定:企業所得稅法第六條第(五)項所稱利息收入,是指企業將資金提供他人使用但不構成權益性投資,或者因他人佔用本企業資金取得的收入,包括存款利息、貸款利息、債券利息、欠款利息等收入。
而利息收入,按照合同約定的債務人應付利息的日期確認收入的實現。因此,按企業所得稅法規定屬於收入,財務核算上計入【其他業務收入】,所得稅申報表應填寫在《一般企業收入明細表》第15行。
(8)買入返售金融資產股票質押擴展閱讀:
企業貸款是指企業為了生產經營的需要,向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按照規定利率和期限的一種借款方式。企業的貸款主要是用來進行固定資產購建、技術改造等大額長期投資。
目前企業貸款可分為:流動資金貸款、固定資產貸款、信用貸款、擔保貸款、股票質押貸款、外匯質押貸款、單位定期存單質押貸款、黃金質押貸款、銀團貸款、銀行承兌匯票、銀行承兌匯票貼現、商業承兌匯票貼現、買方或協議付息票據貼現、有追索權國內保理、出口退稅賬戶託管貸款。
信用貸款是指銀行以借款人的信譽發放的貸款,借款人不需要提供擔保。
按貸款期限分為:短期貸款、中期貸款和長期貸款。
短期貸款:是指貸款期限在1年(含)以內的貸款。
中期貸款:是指貸款期限為1年(不含)至5年(含)的貸款。
長期貸款:是指貸款期限在5年(不含)以上的貸款。
㈨ 其他應收款和應收賬款有何區別
應收賬款和其他應收款的區別:
一、定義不同。
應收賬款指企業因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經營活動,應向購貨單位或接受勞務單位收取的款項,主要包括企業銷售商品或提供勞務等應向有關債務人收取的價款及代購貨單位墊付的包裝費、運雜費等。
其他應收款是企業應收款項的另一重要組成部分。其他應收款科目核算企業除買入返售金融資產、應收票據、應收賬款、預付賬款、應收股利、應收利息、應收代位追償款、應收分保賬款、應收分保合同准其他應收款備金、長期應收款等以外的其他各種應收及暫付款項。 其他應收款通常包括暫付款,是指企業在商品交易業務以外發生的各種應收、暫付款項。
二、核算范圍不同。
應收賬款核算的內容有:
1.企業因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經營活動,應向購貨單位或接受勞務單位收取的款項;
2.核算企業銷售商品或提供勞務等應向有關債務人收取的價款及代購貨單位墊付的包裝費、運雜費等。
其他應收款核算的內容有:
1.應收的各種賠款、罰款。如因職工失職造成一定損失而應向該職工收取的賠款,或因企業財產等遭受意外損失而應向有關保險公司收取的賠款等;
2.應收出租包裝物租金;
3.應向職工收取的各種墊付款項,如為職工墊付的水電費、應由職工負擔的醫葯費、房租費等;
4.備用金(向企業各職能科室、車間、個人周轉使用等撥出的備用金);
5.存出保證金,如租入包裝物支付的押金;
6.預付賬款轉入;
7.購買股票後應收的包括在股票價格中的已宣告發放的股利(或者在「投資收益」中計入)
8.其他各種應收、暫付款項。
應收賬款是企業因銷售商品、提供服務而形成的債權(包括代購買方墊付的運雜費等)其他應收款是在商品交易以外發生的各種應收、暫付款項,舉例說明如下:
應收職工的欠款
典型例子:某某職工出差預借差旅費
企業的存出保證金
典型例子:租入包裝物支付的押金
應向職工收取的各種墊付款項
典型例子:你住企業的集體宿舍,企業為你墊付的水電費、房租費等
應收的各種賠款、罰款等
典型例子:企業投保了財產險,財產遭受意外損失而應向保險公司收取的賠款
拓展資料
怎樣判斷數據是否異常
與利潤表相關的會計數據異常
1、營業收入增幅低於應收賬款增幅,且營業收入和凈利潤與經營性現金流量相背離
在公司銷售產品的過程中,一般都會產生應收賬款。正常情況下,應收賬款的變化幅度應與營業收入的變化相一致。如果應收賬款增長速度高於營業收入,可能意味著:
第一,公司放寬信用條件以刺激銷售;
第二,公司人為通過「應收賬款」科目虛構營業收入。此外,理論上來說,雖然隨著應收賬款迅速增加和銷售回款速度下降,經營性現金流自然會隨之下降,但是,如果經營性現金流凈值的增長速度長期顯著低於凈利潤甚至為負數,且應收賬款的增速一直高居不下時,就需引起注意,因為這極有可能是公司虛構營業收入而非放鬆信用條件。
2、營業利潤大幅增加的同時營業成本、銷售費用等增加比例很小
公司正常經營產生營業收入時不可避免要產生營業成本和銷售費用,這兩項費用一般與營業收入的增長率是保持一致的。如果當期營業利潤出現了大幅增加,而營業成本、銷售費用等沒有變化或變化很小,則有三種可能:
第一,相關的銷售並不存在;
第二,公司為優化當年盈利水平,已將當期應計費用調至上一會計年度;
第三,公司刻意調減當期應計費用來相對提高營業利潤,如將應作為期間費用的無形資產研究費用資本化為在建工程或計入長期待攤費用等。
3、公司應繳增值稅、營業稅金及附加和所得稅費用異常低,與收入和利潤增長幅度不匹配
公司所得稅一般由公司利潤乘以稅率所決定,如果公司利潤較高,但是所得稅卻低於應有的水平,說明所得稅費用與凈利潤差異較大,在沒有免稅條款的情況下,很可能是報表舞弊的預警信號。同樣,公司應繳增值稅應與銷售商品增值額對應,營業稅金及其附加與提供應稅勞務等相對應,如果應繳增值偏低,可能意味著營業收入被虛構。此外,如果應稅額與凈利潤差異較大,也可能是公司偷稅漏稅或虛構收入的預警信號。
與現金流量表相關的會計數據異常
1、擁有與經營業績不相匹配的現金余額,且現金占資產總額比例過高,多年來變化很小
一般而言,公司為了避免負擔額外不必要的機會成本,其貨幣資金余額都會與自身的經營情況相匹配。如公司的貨幣資金余額明顯超出經營規模的需要,且多年來無變化或變化較小,則可能是由以下幾方面原因造成:
第一,現金用途受到限制,如進行質押、設立擔保等,而公司未將相關情況進行披露;
第二,現金資產被控股股東等關聯方佔用。
2、高額現金伴隨著高額短期負債和逾期欠款等
如果公司擁有高額貨幣資金的同時還伴有高額的短期銀行借款等短期負債或逾期借款,且高額貨幣資金基本上能夠涵蓋短期借款或逾期借款,那麼該公司背後可能也存在著和上一情況一樣的問題。
3、應收賬款變動不大的情況下,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所收到的現金與營業收入和增值稅增幅不匹配
理論上來說,在應收賬款年初年末余額變動幅度不大的情況下,當年的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增長幅度應與營業收入以及增值稅的增幅相匹配,如現金流增幅大大小於收入和增值稅增幅,則有虛構收入並虛開增值稅發票的嫌疑。
4、應付賬款變動不大的情況下,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與營業成本增幅不匹配
同應收賬款一樣,在應付賬款年末余額變動幅度不大的情況下,當年的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應與營業成本增幅保持相當水平,如現金流增幅大大小於營業成本,則公司有可能虛構收入,並相應虛構了相關營業成本。
5、其他與投資活動相關的現金流會計數據異常情況
第一,某會計年度現金流量表中出現大額的「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支付的現金」,而在資產負債表及其附註中的固定資產原值、在建工程以及無形資產等長期資產項目在年度內沒有發生明顯變化;
第二,「投資支付的現金」、「收回投資收到的現金」與長期股權投資、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等科目變動幅度不匹配;
第三,「吸收投資收到的現金」與驗資報告中的貨幣出資金額不匹配。
與資產負債表相關的會計數據異常
其他應收款或其他應付款數額巨大,與公司的主營業務收入規模不匹配。
由於公司會計人員將經營活動以外的其他各種應收或應付的款項全部用其他應收款和其他應付款科目核算,這使得這兩個科目的核算內容比較繁雜,很容易成為某些單位或個人進行舞弊的工具。
涉及其他應收款和其他應付款的舞弊手法主要有:
第一,利用其他應收款科目隱藏短期投資,截留投資收益;
第二,利用其他應收款隱藏利潤,偷逃稅款;
第三,利用其他應收款轉移資金;
第四,利用其他應收款私設小金庫;
第五,利用其他應付款隱藏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