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板塊資金 > 股票固定資產計算公式

股票固定資產計算公式

發布時間:2022-04-30 00:02:18

1. 請問股票基本面中的,總資產的計算方法,

固定資產+流動資產裡面就包括了長期投資和負債(長期投資裡面也包括部分負債,而負債裡面也包括部分長期投資)。因為固定資產和流動資產裡面既有公司自己的錢,也有貸款的錢,所以都包括了。但是,即使這樣,還是不相等,我也沒搞清楚。
總資產=固定資產+流動資產+無形資產=191951.50+210928.55+6059.39=408939.44 ≠428063.56
我又計算了一下別的股票,也是這樣,不相等。開始我想,是不是知識產權也在總資產裡面,可是,無形資產不包括知識產權嗎?是從2008還是從2009年開始施行新的會計准則,我沒有看它,也不知道新的會計准則是怎麼規定的。是不是知識產權不在財務報表裡顯示?

2. 計算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

2001年固定資產賬面價值=100-(100/5)*2=60萬元
因為2001年底的可回收價值為48萬元,低於賬面價值60萬元,所以調整賬面金額,計提減值准備,賬面價值為48萬元
調整為48萬元後,可使用年限為3年,年折舊額=48/3=16萬元
2003年末賬面價值=48-16*2=16萬元,可回收的價值為18萬元,固定資產賬面價值低於可回收價值,不在計提減值准備,賬面價值即為16萬元

3. 股市中的市贏率,市凈率,市銷率是怎樣計算得,有具體公式嗎

市盈率簡稱PE,是由上市公司的股票價格除以公司年度每股盈利得出的證券的相對估值指標,是投資者評估股價水平是否合理時最常用的指標。
【構成】計算公式:PE=P(股票價格)/EPS(每股盈利/年)
市凈率簡稱PB,是由上市公司的股票價格除以公司年度每股凈資產得出的證券的相對估值指標,在評估高風險企業,企業資產大量為固定資產的企業和投資的安全邊際時得到廣泛運用。
【構成】計算公式:PB=P(股票價格)/BV(每股凈資產/年)
市銷率(Price-to-sales,PS),PS=總市值÷主營業務收入或者PS=股價÷每股銷售額。
(1)市盈率是什麼意思?
市凈率,意思就是股票市價與每股凈資產的比值。
計算公式如下:市凈率(PB)=股價/每股凈資產。而在股價中採取的是新上線的股票股價,意味著當前需要准備這么多錢才能購買這只股票。公司總資產減去總負債剩餘的資產凈額就是凈資產的概念,意味著公司股東的權益,而每股凈資產則表示的意思就是每一股股票所擁有的股東權益。
所以,市凈率意思就是普通股股東願意為每一元凈資產所支付的價格。
就尋常情況來言,市凈率越低,那麼進行投資的時候選擇這家公司股票,就能夠最大程度上減少我們遇上風險的幾率,就算上市公司因為經營的原因而關閉了,股東能夠收回不少的成本在清償的時候。
(2)那市凈率是越低越好嗎?
就尋常情況來言,其凈資產是比不過它的股票價格的,也就意味著有著大於1的市凈率。

4. 股票的每股凈資產什麼意思還有每股收益什麼意思兩個的區別

股票每股凈資產是負的說明該公司資不抵債,也就是說代表這公司的總資產減去總負債所得的總股東權益是負的,而總股東權益除以總股本就是每股凈資產。
每股凈資產是指股東權益與股本總額的比率。其計算公式為:每股凈資產=
股東權益÷總股本)。這一指標反映每股股票所擁有的資產現值。每股凈資產越高,股東擁有的資產現值越多;每股凈資產越少,股東擁有的資產現值越少。通常每股凈資產越高越好。

5. 如何計算資產總額

資產總額就是貨幣資金+存貨+固定資產凈額,即現金+銀行存款+原材料+庫存商品+生產成本+固定資產-累計折舊。

1、反映企業財務結構是否合理的指標有:

(1)凈資產比率=股東權益總額/總資產

該指標主要用來反映企業的資金實力和償債安全性,它的倒數即為負債比率。凈資產比率的高低與企業資金實力成正比,但該比率過高,則說明企業財務結構不盡合理。該指標一般應在50%左右,但對於一些特大型企業而言,該指標的參照標准應有所降低。

(2) 固定資產凈值率=固定資產凈值/固定資產原值

該指標反映的是企業固定資產的新舊程度和生產能力,一般該指標應超過75%為好。該指標對於工業企業生產能力的評價有著重要的意義。

(3)資本化比率=長期負債/(長期負債+股東股益)

該指標主要用來反映企業需要償還的及有息長期負債占整個長期營運資金的比重,因而該指標不宜過高,一般應在20%以下。

2、反映企業償還債務安全性及償債能力的指標有:

(1)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該指標主要用來反映企業償還債務的能力。一般而言,該指標應保持在2:1的水平。過高的流動比率是反映企業財務結構不盡合理的一種信息,它有可能是:

(1)企業某些環節的管理較為薄弱,從而導致企業在應收賬款或存貨等方面有較高的水平;

(2)企業可能因經營意識較為保守而不願擴大負債經營的規模;

(3)股份制企業在以發行股票、增資配股或舉借長期借款、債券等方式籌得的資金後尚未充分投入營運;等等。

但就總體而言,過高的流動比率主要反映了企業的資金沒有得到充分利用,而該比率過低,則說明企業償債的安全性較弱。

速動比率=(流動資產-存貨-預付費用-待攤費用)/流動負債

由於在企業流動資產中包含了一部分變現能力(流動性)很弱的存貨及待攤或預付費用,為了進一步反映企業償還短期債務的能力,通常,人們都用這個比率來予以測試。

因此該比率又稱為「酸性試驗」。在通常情況下,該比率應以1:1為好,但在實際工作中,該比率(包括流動比率)的評價標准還須根據行業特點來判定,不能一概而論。

3、反映股東對企業凈資產所擁有的權益的指標主要有:

每股凈資產=股東權益總額/(股本總額×股票面額)

(5)股票固定資產計算公式擴展閱讀:

在確認固定資產的價值構成過程中最應該注意的原則是:根據不同的固定資產來源渠道,確定其不同的價值構成,具體如下:

(一)購置的不需要經過建造過程即可使用的固定資產,按實際支付的買價、包裝費、運輸費、安裝成本、交納的有關稅金等,作為入賬價值。外商投資企業因采購國產設備而收到稅務機關退還的增值稅款,沖減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

(二)自行建造的固定資產,按建造該項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發生的全部支出,作為入賬價值。

(三)投資者投入的固定資產,按投資各方確認的價值,作為入賬價值。

(四)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按租賃開始日租賃資產的原賬面價值與最低租賃付款額的現值兩者中較低者,作為入賬價值。如果融資租賃資產占企業資產總額比例等於或小於30%的,在租賃開始日,企業也可按最低租賃付款額,作為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

(五)在原有固定資產的基礎上進行改建、擴建的,按原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加上由於改建、擴建而使該項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發生的支出,減改建、擴建過程中發生的變價收入,作為入賬價值。

(六)企業接受的債務人以非現金資產抵償債務方式取得的固定資產,或以應收債權換入固定資產的,按應收債權的賬面價值加上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入賬價值。涉及補價的,按以下規定確定受讓的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

(1)收到補價的,按應收債權的賬面價值減去補價,加上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入賬價值。

(2)支付補價的,按應收債權的賬面價值加上支付的補價和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入賬價值。

(七)以非貨幣性交易換入的固定資產,按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加上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入賬價值。涉及補價的,按以下規定確定換入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

(1)收到補價的,按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加上應確認的收益和應支付的相關稅費減去補價後的余額,作為入賬價值。

(2)支付補價的,按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加上應支付的相關稅費和補價,作為入賬價值。

(八)接受捐贈的固定資產,應按以下規定確定其入賬價值:

(1)捐贈方提供了有關憑據的,按憑據上標明的金額加上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入賬價值。

(2)捐贈方沒有提供有關憑據的,按如下順序確定其入賬價值:

①同類或類似固定資產存在活躍市場的,按同類或類似固定資產的市場價格估計的金額,加上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入賬價值;

②同類或類似固定資產不存在活躍市場的,按該接受捐贈的固定資產的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作為入賬價值。

(3)如受贈的系舊的固定資產,按照上述方法確定的價值,減去按該項資產的新舊程度估計的價值損耗後的余額,作為入賬價值。

(九)盤盈的固定資產,按同類或類似固定資產的市場價格,減去按該項資產的新舊程度估計的價值損耗後的余額,作為入賬價值。

(十)經批准無償調人的固定資產,按調出單位的賬面價值加上發生的運輸費、安裝費等相關費用,作為入賬價值。

另外還需注意以下幾個地方: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中,還應當包括企業為取得固定資產而交納的契稅、耕地佔用稅、車輛購置稅等相關稅費。

企業為取得固定資產而發生的借款利息支出和有關費用,是否計入固定資產成本,是固定資產計價的重要問題。借款費用資本化一般應以固定資產是否交付使用作為時間界限。

而不以辦理竣工決算為界限,即在固定資產交付使用之前發生的借款費用應計入所購建固定資產的成本,其後發生的應計入當期損益。如果固定資產購建過程發生中斷,借款費用應區分不同情況進行處理:

(1)如固定資產的購建發生非正常中斷時間較長的,其中斷期間發生的借款費用,不計入所購建固定資產的成本,應將其計入當期損益,直到購建重新開始時。購建重新開始後,再繼續資本化。

(2)如中斷是使購建的固定資產達到可使用狀態所必需的程序,那麼中斷期間所發生的費用,仍應計入所購建固定資產的成本。

6. 年末帳面價值怎麼算

賬面價值指的就是會計賬上的價值。
賬面價值是指某科目(通常是資產類科目)的賬面余額減去相關備抵項目後的凈額。如應收賬款賬面余額減去相應的壞賬准備後的凈額為其賬面價值。在「資產負債表」項目中,資產的價值要求填寫資產的賬面價值。
公式計算:
1、賬面余額=固定資產的賬面原價;
2、賬面凈值=固定資產的折余價值=固定資產原價-計提的累計折舊;
3、賬面價值=固定資產的原價-計提的減值准備-計提的累計折舊。
(6)股票固定資產計算公式擴展閱讀:
賬面價值又稱股票凈值
對固定資產來講:
賬面價值=固定資產的原價一計提的減值准備一計提的累計折舊(即:固定資產凈額)賬面余額=固定資產的賬面原價;
賬面凈值(固定資產凈值)=固定資產的折余價值=固定資產原價一計提的累計折舊。與此相關的還有兩個容易混淆的概念,即「固定資產凈值」與「固定資產凈額」。它們之間的關系用公式表示為:固定資產凈值=固定資產原價-累計折舊;固定資產凈額=固定資產凈值-固定資產減值准備。
對於企業其他的資產,只涉及賬面價值和賬面余額的概念。賬面價值都是減去計提的減值准備後的金額;賬面余額都是各自賬戶結余的金額。

7. 資產總額怎麼計算的

資產總額就是貨幣資金+存貨+固定資產凈額,即現金+銀行存款+原材料+庫存商品+生產成本+固定資產-累計折舊。

1、反映企業財務結構是否合理的指標有:

(1)凈資產比率=股東權益總額/總資產

該指標主要用來反映企業的資金實力和償債安全性,它的倒數即為負債比率。凈資產比率的高低與企業資金實力成正比,但該比率過高,則說明企業財務結構不盡合理。該指標一般應在50%左右,但對於一些特大型企業而言,該指標的參照標准應有所降低。

(2) 固定資產凈值率=固定資產凈值/固定資產原值

該指標反映的是企業固定資產的新舊程度和生產能力,一般該指標應超過75%為好。該指標對於工業企業生產能力的評價有著重要的意義。

(3)資本化比率=長期負債/(長期負債+股東股益)

該指標主要用來反映企業需要償還的及有息長期負債占整個長期營運資金的比重,因而該指標不宜過高,一般應在20%以下。

2、反映企業償還債務安全性及償債能力的指標有:

(1)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該指標主要用來反映企業償還債務的能力。一般而言,該指標應保持在2:1的水平。過高的流動比率是反映企業財務結構不盡合理的一種信息,它有可能是:

(1)企業某些環節的管理較為薄弱,從而導致企業在應收賬款或存貨等方面有較高的水平;

(2)企業可能因經營意識較為保守而不願擴大負債經營的規模;

(3)股份制企業在以發行股票、增資配股或舉借長期借款、債券等方式籌得的資金後尚未充分投入營運;等等。

但就總體而言,過高的流動比率主要反映了企業的資金沒有得到充分利用,而該比率過低,則說明企業償債的安全性較弱。

速動比率=(流動資產-存貨-預付費用-待攤費用)/流動負債

由於在企業流動資產中包含了一部分變現能力(流動性)很弱的存貨及待攤或預付費用,為了進一步反映企業償還短期債務的能力,通常,人們都用這個比率來予以測試。

因此該比率又稱為「酸性試驗」。在通常情況下,該比率應以1:1為好,但在實際工作中,該比率(包括流動比率)的評價標准還須根據行業特點來判定,不能一概而論。

3、反映股東對企業凈資產所擁有的權益的指標主要有:

每股凈資產=股東權益總額/(股本總額×股票面額)

(7)股票固定資產計算公式擴展閱讀:

在確認固定資產的價值構成過程中最應該注意的原則是:根據不同的固定資產來源渠道,確定其不同的價值構成,具體如下:

(一)購置的不需要經過建造過程即可使用的固定資產,按實際支付的買價、包裝費、運輸費、安裝成本、交納的有關稅金等,作為入賬價值。外商投資企業因采購國產設備而收到稅務機關退還的增值稅款,沖減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

(二)自行建造的固定資產,按建造該項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發生的全部支出,作為入賬價值。

(三)投資者投入的固定資產,按投資各方確認的價值,作為入賬價值。

(四)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按租賃開始日租賃資產的原賬面價值與最低租賃付款額的現值兩者中較低者,作為入賬價值。如果融資租賃資產占企業資產總額比例等於或小於30%的,在租賃開始日,企業也可按最低租賃付款額,作為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

(五)在原有固定資產的基礎上進行改建、擴建的,按原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加上由於改建、擴建而使該項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發生的支出,減改建、擴建過程中發生的變價收入,作為入賬價值。

(六)企業接受的債務人以非現金資產抵償債務方式取得的固定資產,或以應收債權換入固定資產的,按應收債權的賬面價值加上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入賬價值。涉及補價的,按以下規定確定受讓的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

(1)收到補價的,按應收債權的賬面價值減去補價,加上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入賬價值。

(2)支付補價的,按應收債權的賬面價值加上支付的補價和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入賬價值。

(七)以非貨幣性交易換入的固定資產,按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加上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入賬價值。涉及補價的,按以下規定確定換入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

(1)收到補價的,按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加上應確認的收益和應支付的相關稅費減去補價後的余額,作為入賬價值。

(2)支付補價的,按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加上應支付的相關稅費和補價,作為入賬價值。

(八)接受捐贈的固定資產,應按以下規定確定其入賬價值:

(1)捐贈方提供了有關憑據的,按憑據上標明的金額加上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入賬價值。

(2)捐贈方沒有提供有關憑據的,按如下順序確定其入賬價值:

①同類或類似固定資產存在活躍市場的,按同類或類似固定資產的市場價格估計的金額,加上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入賬價值;

②同類或類似固定資產不存在活躍市場的,按該接受捐贈的固定資產的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作為入賬價值。

(3)如受贈的系舊的固定資產,按照上述方法確定的價值,減去按該項資產的新舊程度估計的價值損耗後的余額,作為入賬價值。

(九)盤盈的固定資產,按同類或類似固定資產的市場價格,減去按該項資產的新舊程度估計的價值損耗後的余額,作為入賬價值。

(十)經批准無償調人的固定資產,按調出單位的賬面價值加上發生的運輸費、安裝費等相關費用,作為入賬價值。

另外還需注意以下幾個地方: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中,還應當包括企業為取得固定資產而交納的契稅、耕地佔用稅、車輛購置稅等相關稅費。

企業為取得固定資產而發生的借款利息支出和有關費用,是否計入固定資產成本,是固定資產計價的重要問題。借款費用資本化一般應以固定資產是否交付使用作為時間界限。

而不以辦理竣工決算為界限,即在固定資產交付使用之前發生的借款費用應計入所購建固定資產的成本,其後發生的應計入當期損益。如果固定資產購建過程發生中斷,借款費用應區分不同情況進行處理:

(1)如固定資產的購建發生非正常中斷時間較長的,其中斷期間發生的借款費用,不計入所購建固定資產的成本,應將其計入當期損益,直到購建重新開始時。購建重新開始後,再繼續資本化。

(2)如中斷是使購建的固定資產達到可使用狀態所必需的程序,那麼中斷期間所發生的費用,仍應計入所購建固定資產的成本。

8. 股票中如何看固定資產,請截圖

按鍵盤F10鍵,就會出來如下圖1的"個股資料"

點"財務分析",其中應該有,沒有也可以用已有的數算出

閱讀全文

與股票固定資產計算公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大學股票投資的缺點 瀏覽:496
新黃浦股票走勢圖 瀏覽:456
包鋼股票能退市嗎 瀏覽:11
創業板市值最低的股票 瀏覽:975
郵政銀行股票碼 瀏覽:761
當日買的股票什麼時間可以賣出 瀏覽:718
如何刪除同華順軟體中自定義中的股票 瀏覽:210
商譽巨虧的股票後面的走勢 瀏覽:950
股票軟體如何看主力分布 瀏覽:585
銀信理財資金股票質押 瀏覽:456
中信證券股票最低價格 瀏覽:743
股票上午漲停板下午又跌 瀏覽:434
股票dpo指標和5日線關系 瀏覽:465
出版傳媒行業股票沒人炒 瀏覽:554
股票指標中有成長率嗎 瀏覽:921
股票與公司盈利模式 瀏覽:153
興業銀行股票上市 瀏覽:980
貴陽中物聚能科技股票 瀏覽:430
股票前15分鍾抓漲停 瀏覽:899
海峽銀行股票開戶 瀏覽: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