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十大樓宇自控品牌有哪些
1、十大樓宇自控品牌——第一名:霍尼韋爾(中國)投資有限公司
霍尼韋爾公司是一家在技術和製造業方面佔世界領先地位的多元化跨國集團。在全球,其業務涉及:航空產品和服務, 樓宇、家庭和工業控制技術、汽車產品、渦輪增壓器、以及特殊材料。霍尼韋爾公司總部位於美國新澤西洲莫里斯鎮,在全球將近100個國家開展業務, 擁有120000名員工。霍尼韋爾是構成道瓊斯工業指數的30支股票之一, 也是標准普爾500家指數的股票之一。霍尼韋爾公司名列「財富100強」, 2006年全球銷售收入達到310億美元。
2、十大樓宇自控品牌——第二名:江森自控
江森自控是創造智能環境的全球領導者,將創造力融入人們的生活、工作和出行中,業務包括建築設施效益、專業汽車內飾和動力解決方案。在全球140,000名員工共同努力下,我們的產品和服務已經在2億多輛汽車、1,200多萬個家庭和100多萬幢商用建築物中使用,為125個國家的客戶提供服務。江森自控秉持銳意創新的理念,為人們創造一個更舒適、安全和可持續發展的世界。
3、十大樓宇自控品牌——第三名:西門子樓宇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作為全球樓宇管理、暖通空調控制、安防和消防系統的市場 領導者,我們為世界各地的客戶提供創新解決方案,這些解決方案能夠增強住戶的舒適性和安全性,並優化樓宇設施的管理,提高能源效率。
4、十大樓宇自控品牌——第四名:施耐德電氣TAC
TAC公司,施耐德電氣旗下公司之一,是世界領先的基於開放式集成IT方案的樓宇自動化解決方案的供應商。公司總部位於瑞典馬爾默,在HVAC、樓宇自動化和安全領域等有著超過80年的歷史,在全球80個國家有合作夥伴和分公司並擁有超過5,000多名員工。通過改善室內環境、安全和能源利用以及提供高端技術等建築環境服務,為全球的最終用戶和業主提供高附加值的建築物是TAC公司的使命。
5、十大樓宇自控品牌——第五名:科明發展(天津)有限公司
科明發展(天津)有限公司是美國KMC控制有限公司在中國大陸的合資公司,作為建築自控系統專業公司,科明公司始終按照用戶的要求和希望,把建立完美的設備管理自動化系統作為我們設計與集成的目標。諸多工程項目及其運行效果充分證明:本公司的產品和系統穩定性強、可靠性高,便於工程設計與實施。
B. 美國霍尼韋爾的公司歷史
美國霍尼韋爾的公司的歷史介紹:超過130年的創新
時光追溯到1885年,一個名為艾伯特布茲 (Albert Butz) 的發明家獲得了熔爐調節器和報警器的專利,並在美國明尼阿波利斯成立了布茲電子溫度調節器公司。之後,他成功的研製出一種被其稱為「 風門擋板」的精巧裝置,可以幫助室內溫度自動調節。這種裝置在室溫降到預設溫度以下時,恆溫器便會接通電路,將擋板從馬達齒輪上拉下,使連接在馬達軸上的曲柄旋轉,帶動鏈條打開熔爐的風門,當空氣進來時火自動燃燒升溫。當溫度升至預設水平,恆溫器又會向馬達發出信號,使其關閉風門,抑制火勢。
很多年來,霍尼韋爾的許多產品都是延伸了此類閉環系統設計。布茲專利和企業的出色表現被統一溫度控制公司 (Consolidated Temperature Controlling Co. Incorporated) 看中並收購。
1893年該公司更名為電子供熱調節器公司 (Electric Heat Regulator Co)。公司的首次廣告投放即著名的恆溫器。1898年,電子供熱調節器公司被W. R. Sweatt 收購。並於1916年更名為明尼阿波利斯熱調節器公司 (Minneapolis Heat Regulator Company),公司產品線不斷擴大,所生產的電動馬達也獲得了第一台通過美國保險商實驗室認證的專利。
與此同時,在美國印地安那州沃巴什……1904年,年輕的工程師馬克•霍尼韋爾對加熱器進行了完善,成為自身管道製造和加熱業務的組成部分。兩年後,霍尼韋爾特種加熱器公司 (Honeywell Heating Specialty Co, incorporated)成立,專營熱水器。
後來,電子供熱調節器公司 (Electric Heat Regulator Co)擴大了產品生產線,並將公司更名為明尼阿波利斯熱調節器公司 (Minneapolis Heat Regulator Company ,MHR)。幾年後,MHR 所生產的電動馬達成為首個通過美國保險商實驗室認證的電動馬達,並獲得專利。
1927年,明尼阿波利斯熱調節器公司與霍尼韋爾特種加熱器公司合並創立了明尼阿波利斯-霍尼韋爾調節器公司,成為當時最大的高品質珠寶鍾表生產商。公司在經營過程中對控制器領域進行了幾項成功的收購,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工業控制器和指示器領域的全球領導者布朗儀器公司 (Brown Instrument Co.) ,它是高溫計的發明者。
明尼阿波利斯-霍尼韋爾調節器公司一直通過分銷商將產品銷往世界各地。1934年,公司收購了Time-O-Stat控制器公司(Time-O-Stat Controls Corporation),並開始了漫長的全球拓展行動。美國以外的第一個辦事處設在加拿大多倫多;同年,第一家歐洲子公司在荷蘭成立。幾年裡,英國倫敦和瑞典斯德哥爾摩等辦事處相繼開業。到了1941年,公司在中國、智利、巴拿馬、特立尼達島、紐西蘭、阿根廷和南非都擁有分銷商。在1972年時,公司已擁有25家全資子公司、142個分支辦事處,並在美國以外的五個國家成立了合資企業。之後的20年裡公司在中國、阿布扎比、阿曼、羅馬尼亞和烏克蘭等國開設了分支機構。1998年,霍尼韋爾在95個國家擁有83家全資子公司和13家合資企業。
1957年,收購了一家火警偵測與報警器公司,這是眾多使公司發展成為當今全球領導者的收購項目中的第一宗。在北美許多城市,紅黑兩色的「享受霍尼韋爾的保護」的窗貼和招貼畫幾乎與Round恆溫器一樣有名。
1963年,公司正式更名為霍尼韋爾公司,其實在此之前的近40年間,人們已經在不經意間稱公司為霍尼韋爾了。六年後,霍尼韋爾的儀器儀表幫助美國宇航員尼爾•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和埃德溫•巴茲•奧爾德林(Edwin "Buzz" Aldrin)登上了月球。
1970年,霍尼韋爾將其計算機業務與通用電氣的計算機業務合並,組成霍尼韋爾信息系統公司(Honeywell Information Systems),在大型機市場上表現良好。1986年,個人電腦的出現,讓公司與法國布爾機器公司(Compagnie des Machines Bull)及日本NEC公司合資成立了霍尼韋爾-布爾公司(Honeywell Bull)。由於後來霍尼韋爾的股權比例逐漸減少,最終撤出了該合資公司。但數字電腦技術被應用於霍尼韋爾傳統的自動化控制領域,從而將感測器與激活器整合在了一起。
1986年,霍尼韋爾通過收購Sperry Aerospace公司,大大提高了在航空航天領域的地位。霍尼韋爾即刻成為世界領先的航空電子系統整合商。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控制了全球大部分化工產業,造成燃料和葯物等商品短缺。為此,1920年《華盛頓郵報》發行人尤金•邁耶 (Eugene Meyer) 和科學家威廉•尼可斯(William Nichols)將19世紀建立的五家美國化學品公司聯合起來,成立了聯合化學染料公司(Allied Chemical & Dye Corporation)。
1928年,聯合化學染料公司在美國弗吉尼亞州霍普韋爾公司附近開辦了一家合成氨廠,成為了世界領先的氨生產商。這是公司最早涉足全新市場的開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聯合化學染料公司開始生產其他新產品,包括6號尼龍(用於製造從輪胎到衣服的一切產品)以及製冷劑。1958年,該公司更名為聯合化學公司(Allied Chemical Corp.),並遷址到現在霍尼韋爾總部所在地美國新澤西州莫里斯鎮。
1962年,聯合化學公司收購了聯合德克薩斯天然氣公司(Union Texas Natural Gas);後者擁有美洲各地的石油天然氣資源。聯合化學公司主要將其作為化學產品原材料的供應商。但這種情況在20世紀70年代初發生了變化:公司首席執行官約翰•康納(John Connor)出售了聯合化學公司許多不盈利的業務,對石油天然氣勘探進行投資。到1979年,當愛德華•軒尼詩(Edward Hennessy Jr.)擔任首席執行官時,聯合德克薩斯天然氣公司已佔聯合化學公司收入的80%。
1981年公司更名為聯合公司。1983年收購了航空航天與汽車公司——邦迪克斯公司(Bendix Corp.)。1984年,邦迪克斯公司占據了聯合公司收入的50%,石油天然氣業務則佔38%。
1985年,聯合公司與信號公司(Signal Companies)合並,使航空航天、汽車和工程材料業務發生了質的飛躍。信號公司由山姆•莫希爾 (Sam Mosher)創辦於1922年,當時名為信號汽油公司(Signal Gasoline Company),起初是一家用天然氣生產汽油的加利福利亞公司。1928年,該公司更名為信號石油天然氣公司(Signal Oil & Gas),同年開始生產石油。信號石油天然氣公司與洛杉磯航空航天公司——Garrett 公司(Garrett Corporation)合並,並於1968年更名為信號公司。
信號公司旗下的Garrett 業務部加入邦迪克斯後,使航空航天成為聯合信號公司最大的業務部門。1985年,公司出售了聯合德克薩斯天然氣公司50%的股權;1986年,通過成立和分拆The Henley Group, Inc.,剝離了35項非戰略性業務。
1991年,在新任首席執行官包熙迪(Larry Bossidy)以及許多關鍵業務的新一屆領導層的帶領下,聯合信號公司開始了一項綜合轉型計劃。通過採取大膽舉措來改善現金流和經營利潤率,提高生產力,使公司為未來幾年的全球競爭做好准備。1993年,聯信信號公司更名為聯信公司,以強化一個公司的形象,也標志著各項業務的全面整合。
1992年,公司通過凈收益為9.40億美元的公開招股,出售了聯合德克薩斯天然氣公司的其餘股份。
接下來的六年,包熙迪帶領公司實現了增長和生產力轉型,使聯信公司的市值變為原來的五倍,遠超道瓊斯工業指數和標准普爾500指數。
1999年,霍尼韋爾和聯信公司合並,合並後的公司沿用霍尼韋爾的名稱。
杜瑞哲於2018年就任霍尼韋爾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此前,他於2017年擔任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並於2016年擔任公司總裁兼首席運營官。自2008年加入霍尼韋爾以來,他還擔任了其他一系列要職。杜瑞哲致力於加速霍尼韋爾的內生式增長,提高利潤率,致力於將公司發展成為世界領先的互聯工業企業,高效配置資本以及塑造高績效的企業文化。
2002年,高德威被任命為霍尼韋爾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在他的領導期間,霍尼韋爾與聯信公司(AlliedSignal)、Pittway公司的的內部文化沖突得以解決,打造了」一個霍尼韋爾」的企業文化。霍尼韋爾成為全球行業領導者,在產品、流程、人才和地域擴展方面開展了戰略投資。
此外,霍尼韋爾財務業績表現強勁,持續達到目標,超越同行,股東總回報率高達400%。在此期間,公司還完成了超過80筆收購和60次資產剝離。
今天的霍尼韋爾是由富於創造力的技術人員和出色的領導層創建和發展起來的。這些共同的價值觀為公司注入了動力,它讓新的霍尼韋爾公司集聯信和霍尼韋爾的傳統優勢於一身,成為新千年的全球領先企業。
C. 霍尼韋爾的發展歷程
今天的霍尼韋爾國際公司是1999年春天由兩個全球著名公司AlliedSignal 與Honeywell 公司合並而來的。 1893年,過去的聯合熱控制公司更名為電子熱控制公司(EHR)。
1904年,一名年輕的工程師Mark Honeywel正在努力完善熱發電機性能。兩年之後,他創立了霍尼韋爾熱技術公司,專門研製熱水加熱的發電機。
1912年,HER公司擴展了業務范圍,更名為Minneapolis熱控制公司(MHR)。四年之後,MHR公司申請了第一家電子摩托車的專利,由Underwriters實驗室批准。
1927年,MHR公司和霍尼韋爾熱技術公司合並,形成了Minneapolis霍尼韋爾控制公司,成為最大的高質量原子鍾的最大製造商,隨後收購了這個領域中的其他一些公司。
公司的名稱在1963年正式更改為霍尼韋爾國際公司,不過與40年前的霍尼韋爾公司已經有了很大的不同。六年後,美國宇航員Neil Armstrong 和Edwin Buzz Aldrin登上了月球,所使用的就是霍尼韋爾國際公司的產品。
1986年,由於收購了Sperry航空航天公司,霍尼韋爾國際公司在航空航天工業的地位顯著地提高了,迅速地成為了世界最具影響力的航空電子設備的綜合製造商。
D. 近期霍尼韋爾股票下跌了多少
霍尼韋爾;上市地點:美交所;上市代碼:USHON);近半年最高:184美元,最低101美元,昨收盤129.65美元,股價下跌近三分之一;
E. 霍尼韋爾的歷史
2002年,高德威被任命為董事長兼霍尼韋爾首席執行官。在他的領導之下,公司主要集中在五個主要措施:增長、生產力、現金、人才和方法( 霍尼韋爾營運系統、功能轉型和快速產品開發)。霍尼韋爾營運系統和功能轉換,以加強霍尼韋爾公司作為世界領先的企業之一,在新的千年的地位。
霍尼韋爾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85年,當一個名為阿爾伯特歐布茲發明專利爐調節器和報警。他成立於1886年4月23日的歐布茲熱電調節器有限公司,明尼阿波利斯在幾個星期後發明了一種簡單而巧妙的裝置,他所謂的「減震器插板」 。
以下是如何工作的。當房間溫度低於預定的冷卻,恆溫器關閉了電路和充滿活力的電樞。這被從齒輪電機停止,允許曲柄連接到主電機軸把一半的革命。連接到曲柄打開爐的空氣阻尼器,讓空氣中的A鏈。這使得火燒熱。當溫度上升至預定水平,恆溫器示意汽車轉向另一半的革命,結束了阻尼和阻尼火。溫度校正是自動的。多年來,許多產品已霍尼韋爾基於相似,但更復雜的閉環系統。
綜合溫度控制有限公司成立,收購歐布茲的專利和商業,和1893年,已改名為電熱調節器有限公司第一家在1895年的廣告跑現著名的特色的恆溫。 1898年,該公司購買了由WR斯韋特,到1916年,改變了公司的名稱為明尼阿波利斯熱調節器公司,擴展其產品線,並獲得專利的第一電動機由保險商實驗室認可。
與此同時,在沃巴什,印第安納...
與此同時,在1904年,年輕的工程師馬克霍尼韋爾,是完善作為他的管道和取暖部分業務產生的熱量。兩年後,他成立了霍尼韋爾暖氣專業公司,在加入熱水熱發電機專業。
到1912年,電子病歷已擴大其產品線,並更名為明尼阿波利斯熱調節器公司(最大心率)。 4年後,平均心率專利第一電動機由保險商實驗室認可。
1927年合並 :1927年,明尼阿波利斯熱調節供暖公司和霍尼韋爾公司專業合並組建為明尼阿波利斯,霍尼韋爾調節器有限公司,並成為高品質的寶石鍾表最大的生產國。西鐵斯韋特成為董事長和馬克霍尼韋爾公司總裁。該公司在為控制地區的幾個收購。其中的一個收購是布朗儀器有限公司,在工業控制和指標領域的全球領導,以及高溫計的發明者。愛德華布朗之前曾發明了19世紀中葉的碳桿高溫計,也沒有準確的方法來衡量鑄造廠和窯的高溫。 明尼阿波利斯,霍尼韋爾穩壓器有限公司利用其科學和工程人才,改造自己,適應不斷變化的時代。大規模生產是完善和航空設備的一系列擴大了公司的產品組合。 1942年,該公司發明了電子自動駕駛儀(丙- 1),被證明是至關重要的,美國的戰爭努力。
1953年,公司推出的T - 86「圓」,溫控器,它取代了笨重,矩形模式。世界上最知名的設計之一,它仍然在產,到處可見周圍比任何其他恆溫世界上更多的家庭的牆上。
1954年,該公司收購Doelcam公司,一個陀螺儀的製造商。在未來20年,該公司不斷改善陀螺儀,使之更敏感和准確,同時降低它們的大小和重量。
1955年,一個名為Datamatic合資公司,雷神公司是與這標志著霍尼韋爾正式進軍計算機業務記錄確定的。該公司的第一台計算機系統的D - 1000,重25噸,拿起六零零零平方英尺和成本0.5億美元。
1957年,明尼阿波利斯,霍尼韋爾穩壓器有限公司購買了火災探測和報警公司,很多的第一次收購,將建設成為當今全球領先的安全業務。在許多北美城市,紅色和黑色「受保護的霍尼韋爾」窗口貼紙及標語牌,幾乎成為知名的回合恆溫。
雷聲公司在計算機公司的興趣收購了於1960年,公司名稱變更為電子數據處理(EDP)。
該公司的名稱正式更名為霍尼韋爾公司在1963年,盡管它一直這樣輕描淡寫稱為近40年。六年後,霍尼韋爾文書有助於對月球的美國宇航員尼爾阿姆斯特朗和埃德溫「嗡嗡」奧爾德林土地。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控制了世界化學工業,造成染料和葯品等商品的短缺。作為回應,1920年華盛頓郵報發行尤金邁耶和科學家威廉尼科爾斯形成為一個五美國化學在19世紀設立的公司合並,聯合化學和染料公司。
1928年,盟軍附近開合,弗吉尼亞州,合成氨廠成為世界上主要生產氨。
這是該公司最早進入新的市場風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盟軍開始生產其他新的,包括尼龍6(從輪胎到服裝都有)和製冷劑產品。
1958年,它成為聯合化學公司和納入其Morristown,公司的總部遷至新澤西州。
1962年,聯合收購了聯合得克薩斯天然氣,該公司擁有遍布美洲石油和天然氣。盟軍認為這主要是因為其化工產品的原材料供應商,但這個在70年代初改變了康納時,公司首席執行官約翰(林登約翰遜局長根據商務部)出售盟軍的不盈利的業務很多,在石油和天然氣勘探投資。到1979年,當愛德華軒尼詩小出任首席執行官,聯合得克薩斯製作80盟軍的收入%。
根據其新的名稱,聯合公司(1981年),該公司繼續購買本迪克斯公司,航空航天和汽車公司於1983年。到1984年,本迪克斯50盟軍產生的收入%,而石油和天然氣產生的38%。
1985年,合並與聯合信號公司,增加其臨界航空航天,汽車和企業的工程材料。由Sam毛思迪公司成立於1922年作為信號汽油公司,信號原本是加州公司生產的汽油天然氣。 1928年,該公司的石油產量變成它的名字信號石油與天然氣,同年進入。信號合並,加勒特公司,總部設在洛杉磯航空航天公司,並於1968年通過了其公司名稱的信號公司。
該信號的加勒特部門提出除了本迪克斯航空航天聯合信號公司最大的業務部門。 1985年,公司銷售聯盟得克薩斯州的50%,而在1986年通過剝離形成35個非戰略性企業和剝離的亨利集團公司
在1991年年中一個新的首席執行官,勞倫斯博西迪,並在許多關鍵企業,聯合信號新的領導班子開始了全面的改造計劃。採取大膽行動,以改善現金流量和經營利潤,提高生產力,並定位為全球性的未來競爭力的公司。盟軍信號更名為聯信公司在1993年加強一公司的形象和標志其所有業務的全面合並。
1992年,公司銷售通過一個0000000的凈收益公開募股在聯盟德州剩餘利息。
在整個90年代,勞倫斯博西迪領導的增長和生產力轉化的5倍的聯信公司股票的市場價值,大大超過了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和標准普爾500指數。
霍尼韋爾創立和創造性的技術人員和卓越的領導才能形成。這些同樣的價值觀的力量新的霍尼韋爾。新的霍尼韋爾抓住了它的聯信公司和霍尼韋爾公司的遺產最好的,並且是世界領先的公司之一。 霍尼韋爾在華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35年。當時,霍尼韋爾在上海開設了第一個經銷機構。1973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時,應中國政府之邀從十大領域推薦精英企業來華推動兩國雙向交流,並促進中國的現代化建設。其中煉油石化領域唯一被選中推薦給中國政府的美國UOP公司,正是霍尼韋爾旗下的子公司。80年代的改革開放成為了霍尼韋爾融入中國經濟發展的又一個新起點,作為首批在北京設立代表處的跨國企業,霍尼韋爾在彼時開始了一系列的高品質投資。霍尼韋爾四大業務集團均已落戶中國,旗下所轄的所有業務部門的亞太總部也都已遷至中國,並在中國的多個城市設有41家全資子公司和合資企業。霍尼韋爾在中國的投資總額約6億美金,員工人數約12,000名。
霍尼韋爾中國地區的建築物自控業務分為建築物自控及住宅自控。另外我們設有中央工程中心為客戶提供售前及售後的工程服務。今天霍尼韋爾公司已在樓宇自控及工業自控市場上處於領導地位並在中國擁有15個辦事處,一個生產廠房及龐大銷售網路。同時在天津成立培訓中心以培訓我司工程及管理人員,並對分銷商,用戶提供培訓計劃及課程
霍尼韋爾UOP 2013年3月22日宣布,UOP將為中國丙烯生產提供相關技術。福建美德石化公司將採用霍尼韋爾UOPC3Oleflex(TM)工藝技術進行丙烷脫氫生產丙烯,丙烯是生產諸如薄膜和包裝等材料的基礎原料。
項目位於福建美德在福建福州的生產基地。除技術授權外,霍尼韋爾UOP還將為該項目提供工程設計、催化劑、吸附劑、工藝設備、員工培訓以及技術服務。
UOPC3Oleflex工藝採用丙烷脫氫技術(PDH)將丙烷轉化成丙烯。與其它同類丙烷脫氫技術相比,Oleflex技術能夠帶來最低的生產現金成本投入,最高的投資回報和最小的環境資源佔用。霍尼韋爾UOP技術的卓越表現源於其所需的資金成本低、能源耗用少、丙烯收率和生產穩定性高,並在最大程度上實現靈活運營。 2013年4月2日,霍尼韋爾在光谷生物城內的高科醫療器械園,啟動其全球首個醫療技術轉移實驗室。
據悉,霍尼韋爾與德創(武漢)公司共建「診斷生物晶元研發實驗室」,將傳染病快速診斷等技術在漢落地並產業化。未來,「霍氏」還將繼續以外腦嫁接武漢本土資源,尋求更多企業共同推進其在醫療器械領域的成果產業化。
F. 航空發動機概念股有哪些龍頭股票
中航動控(000738)、成發科技(600391)、山東礦機(002526)和鋼研高納(300034)。
1.中航動控(000738):公司成為目前國內唯一的航空發動機控制系統的研製、生產和試驗基地,主營業務定位為航空發動機控制系統的研製與生產,同時不同程度地從事公司產品的維修業務,在本專業領域中的地位、經驗和知名度方面具有領先優勢;此外,由於航空市場的特殊性,公司產品的技術發展基本取決於發動機整機廠家的需求,基於長期與國內航空發動機整機生產廠家形成的定點配套合作關系。2012年1-6月,公司發動機控制系統及部件業務實現營業收入71429.90萬元,同比增長4.55%。
2.成發科技(600391):公司主營航空發動機和燃氣輪機的主要零部件,堅定「做世界級航空發動機零部件供應商」的發展目標。合作夥伴除GE、RR、P&W等國際主要航空發動機公司外,又新開發了斯奈克瑪、霍尼韋爾、西門子、斯倫貝謝等新客戶。通過公司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公司2011年度外貿航空產品收入再創新高,是公司外貿產業繼金融危機後首次突破一億美元大關。外貿轉包生產從單一的低端航空零部件製造逐步向產業鏈高端的單元體交付過渡,正向成為航空發動機和燃氣輪機零部件世界級供應商的目標邁進。2012年期間,公司現已成為霍尼韋爾中國區戰略發展供應商、GE能源壓氣機葉片免檢供應商。
3.山東礦機(002526):2012年11月,公司對無人機發動機相關技術及產品進行了初步的研發和試制,現已經完成了一款小型渦噴發動機實驗樣機的試產;此項目現僅處於前期技術、生產、工藝的試制階段,截止到目前尚未進行大規模的投資,且該項目的投資規劃也未制定;公司現已經掌握但僅限實驗樣機機型的發動機製造的相關技術。
4.鋼研高納(300034):公司主要產品高溫合金是製造航空航天發動機熱端部件的關鍵材料,能夠應用於航空航天發動機、地面燃機、發電機組等動力裝置的核心部件。公司的變形高溫合金產品主要為批量小、結構復雜,公司生產的一些變形高溫合金產品,是部分合作夥伴不具備生產技術的產品,同時生產線柔性強,很容易滿足客戶的訂制需求。在新型高溫合金材料系列產品上,公司粉末高溫合金製品、ODS合金和Ti-Al系金屬間化合物等產品多為國內最早開發和生產,部分產品獨家供貨,在該領域技術儲備處於國內領先地位。
G. 美國霍尼韋爾的企業介紹
美國霍尼韋爾的公司簡介:
霍尼韋爾是一家《財富》全球500強的高科技企業。我們的高科技解決方案涵蓋航空、樓宇和工業控制技術,特性材料,以及物聯網。我們致力於將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深度融合,利用先進的雲計算、數據分析和工業物聯網技術解決棘手的經濟和社會挑戰。在中國,霍尼韋爾長期以創新來推動增長,貫徹「東方服務於東方」和「東方服務於全球」的戰略。
霍尼韋爾始創於1885年,在華歷史可以追溯到1935年,在上海開設了第一個經銷機構。目前,霍尼韋爾四大業務集團均已落戶中國,上海是霍尼韋爾亞太區總部,同時在中國20多個城市擁有50多家獨資公司和合資企業,其中包括20多家工廠。霍尼韋爾在華員工人數約10,000名,其中20%為研發人員,共同打造萬物互聯、更智能、更安全和更可持續發展的世界。
霍尼韋爾在中國實施「東方服務於東方」(East for East)的發展戰略,充分利用公司在節能、環保、安全、安防、互聯等相關領域的全球領先實力,有效地為中國推進新型城鎮化、加快產業升級和建設安全宜居、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做出貢獻。霍尼韋爾致力於積極建立一流的本地研發能力,並努力將中國的完整強大的供應鏈優勢融入於公司的本地研發和生產之中,並以此為基礎積極推進「東方服務於世界」(East to Rest)戰略,推動「中國創造」服務全球。
在業務發展的同時,霍尼韋爾還通過「家園建設計劃」(Honeywell Hometown Solutions)這一獨特的全球公益項目,積極關注家庭安全與安防、科學和數學教育、人道主義援助等領域的社會和社區需求,通過科技的力量踐行公益,攜手各界共建一個更安全、更舒適、更節能的美好「家園」。在中國開展的主要項目包括: 「兒童安全過假期」、 「太空學院教師培訓計劃(HESA)」、「卓越科學與工程計劃(HISE)」、 「涓流計劃-霍尼韋爾安全飲水教室」、「四川地震災區援建小學」;「偏遠地區教育支持- 霍尼韋爾多媒體學習中心」等。
作為霍尼韋爾全新成立的部門,企業智聯業務承載了連接實體設備和軟體解決方案的重任,將企業中的人員,資產及流程通過信息緊密相連。物聯網興起的時代,世界正從簡單的數字處理向復雜的數字和實體交互作用轉變。企業智聯業務致力於成為全球工業物聯網的引領者,為製造業提供專業的智能製造數字化分析服務解決方案。霍尼韋爾企業智聯業務目前在邊緣計算、冶金、重型機械、電子半導體等行業和領域都取得了創新性的突破,並積累了寶貴的應用案例。通過工業大數據、機器學習、人工智慧等先進的技術與服務,為廣大客戶的企業和工廠大幅提升產能並降低生產成本。霍尼韋爾企業智聯業務與廣大客戶,合作夥伴一同傾力中國「智」造,成為工業物聯網應用的領跑者。我們全球18000名工程師有一半致力於軟體技術的研發,涉及互聯飛機、互聯工廠、智慧建築、互聯供應鏈、互聯作業等領域。
H. honeywell這個公司怎樣
公司優點: 1. 工作環境十分好,同事之間十分融洽,並能成為朋友甚至知己,工作的同時也很愉快,大家可以一邊工作一邊說笑話。
2. 十分講究團隊合作以及對leader的培養
3. 公司的文化很好,抓重點,並不忽略細節。對公司生意和員工培養都有很好的文化促進及影響。
4. 管理層對員工的每年表現總評的態度很認真,評估還是很公平的,薪資待遇也是以個人表現和能力作調整。總體來說,公司對員工的職業發展和培養還是比較關注的。
5. 出國鍛煉的機會多,培訓機制還是很完善的
6. 年假以在公司的時間成正比,算是蠻多的,放假時基本上不會有人來打擾
7. 公司效益和股票近兩年不斷攀升,CEO今年還拿了個全球最佳CEO獎。
8. 公司的產品以節能環保,高科技航天航空以及安全為主,與今後10-20年的全球發展理念結合的很好。
公司缺點: 1. 大公司,規定比較多,很多事情要走程序,導致效率不高。霍尼韋爾有「美國國企」的感覺。
2. 有時候壓力蠻大的,也會有很多加班,但這些也是看項目和職能。
霍尼韋爾國際(Honeywell International)是一家營業額達380億美元的多元化、高科技的先進製造企業。在全球,其業務涉及航空產品和服務,樓宇、家庭和工業控制技術、汽車產品、渦輪增壓器、以及特殊材料。
霍尼韋爾國際公司(以下簡稱"霍尼韋爾")於1885年在美國成立,於1979年在華注冊。是一家銷售額為333.7億美元(2011年度),在多元化技術和製造業方面佔世界領導地位的跨國公司(500強排名280位)。在全球,其業務涉及航空產品、技術及服務;住宅和商業樓宇控制和工業控制技術、產品和服務;自動化產品;特種化學、纖維、塑料以及電子和先進材料技術、產品和服務,以及交通和動力技術、產品和服務等領域。霍尼韋爾4個全球化業務集團在全球95個國家擁有12萬員工,總部設在美國新澤西州莫里斯鎮。在紐約、倫敦和芝加哥太平洋證券市場的交易代碼為HON。為道瓊斯工業指數的30家構成公司之一,也是"標准普爾500指數"的組成部分。
今天的霍尼韋爾公司是在1999年秋天,由原世界兩大著名的公司--聯信公司及霍尼韋爾公司合並而成。原美國聯信公司的核心業務為航空航天,汽車和工程材料。
I. 霍尼韋爾中國有限公司的發展歷史
1898年,電子供熱調節器公司被W. R. Sweatt 收購。並於1916年更名為明尼阿波利斯熱調節器公司(Minneapolis Heat Regulator Company),公司產品線不斷擴大,所生產的電動馬達也獲得了第一台通過美國保險商實驗室認證的專利。
1904年,年輕的工程師馬克· 霍尼韋爾對加熱器進行了完善,成為自身管道製造和加熱業務的組成部分。兩年後,霍尼韋爾特種加熱器公司(Honeywell Heating Specialty Co, incorporated)成立,專營熱水器。
1912 年,電子供熱調節器公司(Electric Heat Regulator Co)擴大了產品生產線,並將公司更名為明尼阿波利斯熱調節器公司(Minneapolis Heat Regulator Company ,MHR)。四年後,MHR 所生產的電動馬達成為首個通過美國保險商實驗室認證的電動馬達,並獲得專利。
1927年,明尼阿波利斯熱調節器公司與霍尼韋爾特種加熱器公司合並創立了明尼阿波利斯-霍尼韋爾調節器公司,成為當時最大的高品質珠寶鍾表生產商。公司在經營過程中對控制器領域進行了幾項成功的收購,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工業控制器和指示器領域的全球領導者布朗儀器公司(Brown Instrument Co.)),它是高溫計的發明者。
1934年,公司收購了Time-O-Stat 控制器公司(Time-O-Stat Controls Corporation),並開始了漫長的全球拓展行動。美國以外的第一個辦事處設在加拿大多倫多;同年,第一家歐洲子公司在荷蘭成立。幾年裡,英國倫敦和瑞典斯德哥爾摩等辦事處相繼開業。到了1941年,公司在中國、智利、巴拿馬、特立尼達島、紐西蘭、阿根廷和南非都擁有分銷商。在1972年時,公司已擁有25家全資子公司、142個分支辦事處,並在美國以外的五個國家成立了合資企業。之後的20年裡公司在中國、阿布扎比、阿曼、羅馬尼亞和烏克蘭等國開設了分支機構。
1998年,霍尼韋爾在95個國家擁有83家全資子公司和13家合資企業。
1942年,公司發明了電子自動駕駛儀,這一發明在後來的美國戰事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1953年,公司推出了 T-86 Round 恆溫器,替代了塊狀矩形型號。該恆溫器作為世界上最著名的設計之一,今天依然在生產,並被世界各地的家庭廣泛使用。
1954年,公司收購了陀螺儀製造商 Doelcam 公司(Doelcam Corp.)。接下來的20年間,公司不斷改進陀螺儀,使之更靈敏、更精確,同時體積更小、重量更輕。
1955年,與雷神公司(Raytheon Corp)合作成立了名為Datamatic 公司(Datamatic Corporation)的合資企業,標志著霍尼韋爾開始進軍計算機業務。公司的第一個計算機系統 D-1000 重25噸,佔地6000平方英尺,耗資150萬美元。
1957年,收購了一家火警偵測與報警器公司,這是眾多使公司發展成為當今全球領導者的收購項目中的第一宗。在北美許多城市,紅黑兩色的「享受霍尼韋爾的保護」的窗貼和招貼畫幾乎與 Round 恆溫器一樣有名。
1963年,公司正式更名為霍尼韋爾公司,其實在此之前的近40年間,人們已經在不經意間稱公司為霍尼韋爾了。六年後,霍尼韋爾的儀器儀表幫助美國宇航員尼爾?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和埃德溫· 巴茲· 奧爾德林 (Edwin Buzz Aldrin)登上了月球。
1970年,霍尼韋爾將其計算機業務與通用電氣的計算機業務合並,組成霍尼韋爾信息系統公司(Honeywell Information Systems),在大型機市場上表現良好。
1986年,個人電腦的出現,讓公司與法國布爾機器公司 (Compagnie des Machines Bull)及日本 NEC 公司合資成立了霍尼韋爾-布爾公司(Honeywell Bull)。由於後來霍尼韋爾的股權比例逐漸減少,最終撤出了該合資公司。但數字電腦技術被應用於霍尼韋爾傳統的自動化控制領域,從而將感測器與激活器整合在了一起。
1986年,霍尼韋爾通過收購 Sperry Aerospace 公司,大大提高了在航空航天領域的地位。霍尼韋爾即刻成為世界領先的航空電子系統整合商。
1928年,聯合化學染料公司在美國弗吉尼亞州霍普韋爾公司附近開辦了一家合成氨廠,成為了世界領先的氨生產商。
1958年,該公司更名為聯合化學公司(Allied Chemical Corp.),並遷址到霍尼韋爾總部所在地美國新澤西州莫里斯鎮。
1962年,聯合化學公司收購了聯合德克薩斯天然氣公司(Union Texas Natural Gas);後者擁有美洲各地的石油天然氣資源。聯合化學公司主要將其作為化學產品原材料的供應商。但這種情況在20世紀70年代初發生了變化:公司首席執行官約翰·康納(John Connor)出售了聯合化學公司許多不盈利的業務,對石油天然氣勘探進行投資。到1979年,當愛德華·軒尼詩(Edward Hennessy Jr.)擔任首席執行官時,聯合德克薩斯天然氣公司已佔聯合化學公司收入的80%。
1981年公司更名為聯合公司。1983年收購了航空航天與汽車公司——邦迪克斯公司(Bendix Corp.)。1984年,邦迪克斯公司占據了聯合公司收入的50%,石油天然氣業務則佔38%。
1985年,聯合公司與信號公司(Signal Companies)合並,使航空航天、汽車和工程材料業務發生了質的飛躍。信號公司由山姆?莫希爾 (Sam Mosher) 創辦於1922年,當時名為信號汽油公司(Signal Gasoline Company),起初是一家用天然氣生產汽油的加利福利亞公司。
1928年,該公司更名為信號石油天然氣公司(Signal Oil & Gas),同年開始生產石油。信號石油天然氣公司與洛杉磯航空航天公司——Garrett 公司(Garrett Corporation)合並,並於1968年更名為信號公司。
1985年,公司出售了聯合德克薩斯天然氣公司50%的股權;
1986年,通過成立和分拆 The Henley Group, Inc.,剝離了35項非戰略性業務。
1991年,在新任首席執行官包熙迪(Larry Bossidy)以及許多關鍵業務的新一屆領導層的帶領下,聯合信號公司開始了一項綜合轉型計劃。通過採取大膽舉措來改善現金流和經營利潤率,提高生產力,使公司為未來幾年的全球競爭做好准備。
1993年,聯信信號公司更名為聯信公司,以強化一個公司的形象,也標志著各項業務的全面整合。
1992年,公司通過凈收益為9.40億美元的公開招股,出售了聯合德克薩斯天然氣公司的其餘股份。
接下來的六年,包熙迪帶領公司實現了增長和生產力轉型,使聯信公司的市值變為原來的五倍,遠超道瓊斯工業指數和標准普爾500指數。
1999年,霍尼韋爾和聯信公司合並,合並後的公司沿用霍尼韋爾的名稱。
J. 航空發動機概念股龍頭有哪些
航空發動機概念股票:
中航動控(000738)、成發科技(600391)、山東礦機(002526)和鋼研高納(300034)。
1.中航動控(000738):公司成為目前國內唯一的航空發動機控制系統的研製、生產和試驗基地,主營業務定位為航空發動機控制系統的研製與生產,同時不同程度地從事公司產品的維修業務,在本專業領域中的地位、經驗和知名度方面具有領先優勢;此外,由於航空市場的特殊性,公司產品的技術發展基本取決於發動機整機廠家的需求,基於長期與國內航空發動機整機生產廠家形成的定點配套合作關系。2012年1-6月,公司發動機控制系統及部件業務實現營業收入71429.90萬元,同比增長4.55%。
2.成發科技(600391):公司主營航空發動機和燃氣輪機的主要零部件,堅定「做世界級航空發動機零部件供應商」的發展目標。合作夥伴除GE、RR、P&W等國際主要航空發動機公司外,又新開發了斯奈克瑪、霍尼韋爾、西門子、斯倫貝謝等新客戶。通過公司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公司2011年度外貿航空產品收入再創新高,是公司外貿產業繼金融危機後首次突破一億美元大關。外貿轉包生產從單一的低端航空零部件製造逐步向產業鏈高端的單元體交付過渡,正向成為航空發動機和燃氣輪機零部件世界級供應商的目標邁進。2012年期間,公司現已成為霍尼韋爾中國區戰略發展供應商、GE能源壓氣機葉片免檢供應商。
3.山東礦機(002526):2012年11月,公司對無人機發動機相關技術及產品進行了初步的研發和試制,現已經完成了一款小型渦噴發動機實驗樣機的試產;此項目現僅處於前期技術、生產、工藝的試制階段,截止到目前尚未進行大規模的投資,且該項目的投資規劃也未制定;公司現已經掌握但僅限實驗樣機機型的發動機製造的相關技術。
4.鋼研高納(300034):公司主要產品高溫合金是製造航空航天發動機熱端部件的關鍵材料,能夠應用於航空航天發動機、地面燃機、發電機組等動力裝置的核心部件。公司的變形高溫合金產品主要為批量小、結構復雜,公司生產的一些變形高溫合金產品,是部分合作夥伴不具備生產技術的產品,同時生產線柔性強,很容易滿足客戶的訂制需求。在新型高溫合金材料系列產品上,公司粉末高溫合金製品、ODS合金和Ti-Al系金屬間化合物等產品多為國內最早開發和生產,部分產品獨家供貨,在該領域技術儲備處於國內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