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為什麼600090,還沒有退呢
有風險。
ST濟堂(600090)已多次發布股票可能被終止上市的風險提示公告。公告明確稱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根據中國證監會《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中認定的事實,可能觸及重大違法類強制退市情形。此外,公司股票存在連續20個交易日每日收盤價均低於人民幣1元而被終止上市的風險。
② 粵泰股份董事長楊樹坪信披違規被坐實
3月12日,粵泰股份際控制人暨時任董事長兼總裁楊樹坪因在股票買賣、信息披露方面存在多項違規行為,被上交所予以公開譴責。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早在2019年8月21日,楊樹坪就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2020年6月,據中國證監會廣東監管局《關於對廣州粵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楊樹坪、蔡錦鷺、徐應林採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決定》(〔2020〕79 號)查明的事實,粵泰股份、楊樹坪均存在信披違規行為。
上交所紀律處分決定書截圖
信披存在多項違規行為
楊樹坪的違規行為包括定期報告中關聯關系披露不完整、多項重大交易未履行董事會決策程序及信息披露義務、收購款項支付和重大交易進展情況未及時披露、楊樹坪未報告股份變動情況,也未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2016年11月,楊樹坪以投資者高某的名義分別認購了陝西省國際信託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陝國投)持盈11號、持盈15號和鑫鑫向榮37號證券投資集合資金信託計劃(以下簡稱信託計劃),認購資金主要來自楊樹坪,其他資金來源方與楊樹坪存在借貸關系,並成為信託計劃的唯一劣後級投資者,享有信託計劃的投資決策權和投票權。
2016年11月,信託計劃持有人通過大宗交易合計購入粵泰控股減持的5756.42萬股公司股票,占公司總股本的4.54%。楊樹坪作為公司實際控制人,未能向公司董事會報告自己通過信託計劃持有公司股份的情況,未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2017年6月至2018年1月,楊樹坪控制的部分信託計劃通過集中競價和大宗交易方式將持有的公司股份全部賣出,合計減持3666.42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45%,減持金額47038.88萬元;2017年6~12月,楊樹坪控制的部分信託計劃通過集中競價方式賣出公司股份166.51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07%,減持金額1262.80萬元。
但上述減持所獲資金供楊樹坪本人使用。楊樹坪作為公司實際控制人暨時任董事長兼總裁,在通過集中競價方式首次賣出公司股份的 15 個交易日前,未預先披露減持計劃,違規數量較大。
2020年預虧或超8億元
作為廣州老牌房企,粵泰股份何以如此?
從2018年開始,粵泰股份就披露自身存在嚴峻的債務問題,除借款逾期外,部分銀行賬戶、開發項目、物業和股權、債權等被凍結或查封。
彼時,粵泰股份一直在通過出售旗下項目給世茂等「回血續命」。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不完全統計,從2017年至2019年中,粵泰股份通過出售項目股權等方式合計盈利超過8.66億元。
但與此同時,粵泰股份還在對外收購一些資產,其中就存在信披違規等行為。據廣東證監會調查,2017年9月28日,粵泰股份與上海紅星美凱龍房地產有限公司簽訂《債權轉讓合同》,涉及交易金額達4.98億元,占公司2016年經審計凈資產的10.28%。公司未對上述重大交易事項按照公司章程規定履行董事會審批程序和信息披露義務。
同樣,在2018年,粵泰股份與張某超等相關方簽訂項目轉讓合同,擬以109182萬元收購海南湖灣小區項目,占公司 2017年經審計凈資產的18.52%。公司未對上述重大交易事項按照公司章程規定履行董事會審批程序,也未及時披露相關信息,遲至2018年10月31日才於第三季度報告中披露。
雖然不斷出售資產,但粵泰股份至今還未緩過氣來。業績預告顯示,粵泰股份預計2020年年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出現虧損,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8.24億元到約-6.86億元。
粵泰股份業績變動主要原因是主營業務收入影響,因疫情影響及部分項目尚處於開發階段公司房地產銷售收入比上年同期預計下降約14.75億元。另外是土地增值稅清算影響,本期廣州、海南部分房地產項目清算預計應補土地增值稅合計4.4億元。
③ 證監會立案調查哪些股票
12月19日,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通報市場操縱的查處情況:近期證監會依託大數據系統,目前已對中科雲網(002306,股吧)、百圓褲業(002640,股吧)、興民鋼圈(002355,股吧)、山東如意(002193,股吧)、湖南發展(000722,股吧)、鐵嶺新城(000809,股吧)、寶泰隆(601011,股吧)、寶鼎重工(002552,股吧)、元力股份(300174,股吧)、東江環保、中興商業(000715,股吧)、山東威達(002026,股吧)、寧波聯合(600051,股吧)、遠東傳動(002406,股吧)、科泰電源(300153,股吧)、新海股份(002120,股吧)、九鼎新材(002201,股吧)、珠江啤酒(002461,股吧)等18隻股票的涉案機構進行調查。
④ 給證監會立案調查的股票公司會不會有漲的可能
1 一般來說,證監會立案調查的股價都會有所下跌。
2、經過證監會立案調查後,根據有關規定,上市公司因信息披露文件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受到中國證監會行政處罰,並且因違法行為性質惡劣、情節嚴重、市場影響重大,在行政處罰決定書中被認定構成重大違法行為,或者因涉嫌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被依法移送公安機關的,上海證券交易所將對其股票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3、中國證監會為國務院直屬正部級事業單位,依照法律、法規和國務院授權,統一監督管理全國證券期貨市場,維護證券期貨市場秩序,保障其合法運行。
4 拓展資料
證監會重罰能讓股民得到啥
誠然,證監會的重罰既是要懲罰已然的違法違規者,更是要威懾他們以及其他潛在的可能違規違法者不要步其後塵。
但回顧以往,我們看到了什麼?被罰者依然能夠「曲線救國」地發財,有的從監牢里出來後很快成為市場里的新寵,剝奪幾年證券市場主體資格的處罰對他們更談不上什麼教訓,監管者事後的跟蹤執法不足,或者幾乎不作追究。
如果讓被罰者既沒有感到痛得要命,還能夠有機會重出江湖,這樣的處罰顯然沒有任何威懾力。
此次股災事實證明,我國證券市場違規違法行為依然十分嚴重,治亂用重典,我們需要更嚴厲的處罰手段。
成熟的市場都會經歷這么一個用重典監管的階段。
同時,對違法違規者依法打擊,還要做到「治市」不留死角,使每一個違法違規者都有切膚之痛,這正是受傷股民需要的心理慰藉,也是他們對市場恢復信心的重要一步。
其次,除了精神撫慰之外,對於在不正常股災中遭受的物質損失,股民們理當也耿耿於懷,鑒於證券市場的違法犯罪與股民遭受損失有法律上的因果關系,他們對於股民的損失是否應該給予賠償,這同樣也是監管者不能不考慮的問題。
在司法層面,前幾年對證券市場的集團訴訟制度討論過一段時間,也有過股民起訴特定股票和上市公司的相關案例,但結果往往令起訴者失望,獲得的些許賠償與付出的努力和遭受的損失相距甚遠。
歸根到底,只有讓那些嚴重的違規違法者徹底被市場拋棄,讓他們在經濟上賠得傾家盪產,受害的股民才能感受到得到了點什麼。
⑤ 31隻涉嫌違規的股票
31隻涉嫌違規的股票是:
中科雲網、百圓褲業、興民鋼圈、山東如意、湖南發展、鐵嶺新城、寶泰隆、寶鼎重工、元力股份、東江環保、中興商業、山東威達、寧波聯合、遠東傳動、科泰電源、新海股份、九鼎新材、珠江啤酒、博匯紙業、上海物貿、大有能源、*ST國創、大元股份、青鳥華光、五洲交通、創興資源、*ST大荒、*ST成城、上海三毛、建橋通訊,和博元投資。
簡介:
證監會在2015年3月27日表示,滬深兩市共有31家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處於立案調查階段。上述公司中如有被認定為欺詐發行或重大信息披露違法的,將按照重大違法公司強制退市要求啟動退市機制。前期,滬深交易所已督促相關公司按照要求定期披露了立案進展及風險提示公告,特別是加強了對立案調查通知書、行政處罰預先告知書等信息的披露,以向投資者充分揭示被立案稽查公司可能存在的退市風險。
⑥ 被證監會立案的股票後果很嚴重嗎
嚴重。上市公司如果存在嚴重的違法、違規行為,證監會對其進行立案調查,對股票可能會產生以下的影響:股價大跌 證監會立案屬於一種重大的利空消息,會引起市場上的投資者恐慌,為了減少損失,大量的拋出手中的股票,從而導致股價大幅下跌。可能引發退市風險警示 根據上交所及深交所《股票上市規則》的規定,如上市公司出現欺詐發行或重大信息披露違法情形,交易所對其股票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可能引發暫停上市 根據上交所、深交所《股票上市規則》的規定,如上市公司出現因欺詐發行或重大信息披露違法情形、其股票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後交易滿三十個交易日,由交易所決定暫停其股票上市。 4.可能引發終止上市 根據上交所《股票上市規則》的規定,上市公司因出現欺詐發行或重大信息披露違法情形、其股票已被暫停上市且未在規定期限內恢復上市的,上交所有權決定終止其股票上市。
拓展資料:
如果在上市公司被立案調查之後就冒然賣出全部股票,後面很可能處於無法通過司法途徑索賠的尷尬境地(喪失司法救濟權),但是如果全部賣出的話可以做到及時止損,畢竟大多數情況上市公司被調查後其股價都是一路下滑,隨著後面大量投資者的索賠,不考慮市場因素,股價很難再回到當初的位置。
注意事項: 對虛假陳述的上市公司進行索賠,既是股民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權利,又負有對證券市場違法違規行為人懲罰的義務,在挽回股民損失的同時,大大提高責任人的違法成本,使得這些小部分違法違規者不再敢跨越雷池半步,從側面共同協助我們監管層治理好我們的資本市場,使其健康發展。 畢竟資本市場是我國重要的經濟推動力,每位股民都是其中一員,在善良的且充分相信上市公司及其信息披露義務人所公告的信息和承諾是真實的和可以實現的情況下,任何上市公司或責任人有違法欺詐股民的行為,都應將受到處罰和索賠。
⑦ 被證監會立案的股票後果很嚴重嗎
被證監會立案的股票後果嚴重,對股票產生如下影響:
1、股價大跌
證監會立案屬於一種重大的利空消息,會引起市場上的投資者恐慌,為了減少損失,大量的拋出手中的股票,從而導致股價大幅下跌。
2、可能引發退市風險警示
根據上交所及深交所《股票上市規則》的規定,如上市公司出現欺詐發行或重大信息披露違法情形,交易所對其股票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3、可能引發暫停上市
根據上交所、深交所《股票上市規則》的規定,如上市公司出現因欺詐發行或重大信息披露違法情形、其股票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後交易滿三十個交易日,由交易所決定暫停其股票上市。
4、可能引發終止上市
根據上交所《股票上市規則》的規定,上市公司因出現欺詐發行或重大信息披露違法情形、其股票已被暫停上市且未在規定期限內恢復上市的,上交所有權決定終止其股票上市。
(7)股票信息披露違法立案調查的股票擴展閱讀:
一、2016年以來,滬深兩市共有約47家上市公司收到了證監會的《調查通知書》,其中包括有公司自身涉嫌違法、公司董監高涉嫌違法和公司控股股東涉嫌違法,證監會初定的違法行為主要包括信息披露違規和涉嫌違反證券法兩類。
二、最嚴處罰:被強制退市
按照證監會的退市新規,上市公司被立案調查一旦被認定為欺詐發行和重大信披違規的將移送司法機關,最嚴重的後果將導致公司被強制退市。所以每一家被立案調查的上市公司都被要求定期披露公司被立案調查的進展,向投資者提示可能被暫停上市的風險。
三、退市外最嚴處罰:頂格處罰加市場禁入
被罰超過30萬元的上市公司,就說明違法行為較為嚴重,但是對於上市公司來說,罰款多個幾十萬元其實影響並不大,最怕的是頂格處罰加上市場禁入,尤其是後者。被採取市場禁入措施就意味著,該人員不能再從事證券市場相關職位,對於上市公司高管來說,就是不能再在公司擔任高管,必須辭職退到幕後,當然相對於五年證券市場禁入更為嚴重的是終身證券市場禁入。
四、最輕處罰:
違法事實不成立結案對於上市公司來說,被立案調查後,最嚴重的處罰就是如同博元投資和欣泰電氣那樣被強制退市,而最輕的處罰就是不做處罰。雖然說一旦上市公司被立案調查,往往公司都是存在著違法事實,但是也有極個別的案例顯示,證監會立案調查後最終確認公司違法事實不成立的情況。對於被立案調查的上市公司來說,最開心的就是收到證監會的《結案通知書》,那樣公司基本上將免於被行政處罰。
⑧ 18隻股票立案調查,股民怎麼辦
1、上市公司被立案調查了,一般股票都會停牌,這種情況股民只能等待調查結果公布,等待股票復牌。
2、截止到2015年8月份,已經有60多家上市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規而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目前證監會對這60多家上市公司的立案調查結果還沒有出來。一般而言,上市公司一旦宣布被立案調查都會導致股價大跳水,不少投資者由此受損,最大的風險是,一旦立案調查結果確認是違規的話,還可能會面臨退市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