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西安銀行股票為啥跌得這么多
西安銀行股票已經形成下跌趨勢了,下方支撐位不穩固,應該清倉,及時止損。
㈡ 為什麼,幾大銀行股票一直下跌,反而年年盈利
原因很簡單:
1、首先,特別是中國股市,業績和股價的上漲幾乎沒有什麼直接關系;
2、銀行作為一個板塊,因為市值太大,不是一般的資金量所能操控的;
3、股市的低迷,缺乏大資金的進入,所以一般的資金只能迴避大盤藍籌之類的股票;
4、中國上市的銀行股票價格整體並沒有低估多少,只是相對於其它一些行業價格偏低;
5、中國的銀行業,壟斷性強,所以盈利沒有問題,但壞帳、爛帳不算透明;
6、中國股市「政策市」的特點沒有異議,目前行情的不確定性使資金不敢冒然大膽進入銀行股;
宗上所述,銀行股的上漲、大漲有待時日,但業績不會是主要推動因素,可無論如何還是值得期待的!
㈢ 西安某銀行多項指標墊底同行年內股價跌幅近3成,會倒閉嗎
作為西北第一家A股上市銀行,西安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西安銀行",600928.SH)年內近30%的市值跌幅,以及前三季度墊底的經營業績,在銀行股中格外令人關注。
前三季度,西安銀行重要經營指標如營收、總資產和凈利潤,都在可比的14家A股上市城商行(下稱"同行")中排名倒數。
《投資者網》就相關問題向西安銀行致函詢問,得到了一些回復。
經營指標墊底同行
從營收來看,根據《2020-2021新華財經年報》,A股上市城商行總體營收同比增長7.46%,然而西安銀行前三季度營收同比僅微增0.58%,遠低於行業均值。
翻看各行三季報,14家銀行中,有8家銀行營收同比增速在10%以上,西安銀行0.58%的營收增速在同行中排名倒數第三,另外,同期總收入在同行中排名倒數第二(見圖1)。
年內其股價走勢與機構投資者數量的變化基本一致,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場對其未來業績發展的預期。
求變創新或可放手一搏
事實上,自1995年第一家城市商業銀行成立以來,最重要的使命就是服務本地經濟發展,支持當地中小企業,西安銀行也不例外。
"作為立足當地、服務當地的地方性商業銀行",西安銀行向《投資者網》分享到,"(銀行)主動讓利實體經濟,全力支持穩企業保就業。面對疫情對中小微企業造成的嚴重沖擊,我行主動推動合理讓利,助力企業生存發展,在支持地方穩住經濟基本面,促進實體經濟發展方面取得較好成效。今年以來,我行通過優化業務資產結構,切實降低企業融資成本,以'快、准、實、新'的金融服務全力支持受新冠疫情影響的企業復工復產、復商復市。"
有專家認為,在優良資源和業務早已被大銀行掌控,存量市場競爭激烈的態勢下,城商行追求發展更加困難,與股份制商業銀行及國有銀行實力懸殊的城商行,只能在"夾縫"中尋找新的機會,創新變得尤為重要。
西安銀行告訴《投資者網》,"在新技術浪潮的推動下,西安銀行主動擁抱互聯網,加快構建全新數字銀行架構及業務運營體系,聚焦可持續的數字化銀行模式,持續推進數字化銀行建設。"
創新、求變、擁抱數字化,是西安銀行2020年技術更新的主旋律,"作為本土銀行,我行堅持以服務地方為己任,堅定不移推進"數字化、特色化、綜合化轉型",切實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量和效率,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協調統一。"西安銀行稱。
幾大重要經營指標排名倒數、年內股價跌幅近3成,西安銀行成長持續性面臨考驗。如何藉助其創新實踐,"採取積極措施維護股價",實現"良好的業績表現",以提振市場信心,是擺在西安銀行面前的一道難題。
㈣ 幾年後西安銀行有可能倒閉嗎
有可能,銀行很多都會有倒閉的可能,具體是否會倒閉,要根據銀行的發展狀態以及銀行本身的實力來決定,不過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都會選擇網上理財,所以銀行效益不如以前是顯而易見的。
很有可能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互聯網進行理財,而本地銀行已經不存在了。國家宣布銀行可以破產上市進程落後於其他城市商業銀行。
改名四年,只開了三家分店。貸款集中度連續五年超過監管紅線。近日,飽受內憂外患的西安銀行股權被其第一大股東中國信達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轉讓,北京金融資產交易所顯示,中國信達轉讓的6.3億股股票掛牌價格為22.113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6.3億股全部是中國信達持有的西安銀行股權,這意味著中國信達此次轉讓的意圖是為了清倉Xi安銀行的股份,艱難網路擴張金融重組、戰略資本引入和更名被稱為城市商業銀行上市三重奏。
位於關中平原的西安銀行,早在2010年就已經建成。然而,由於成都銀行在6月最後一天在證監會網站上預披露招股書,坐上了末班車,西部的西安銀行已經遠遠落後。縱觀西安銀行的發展史,保守主義是一個無法迴避的名詞。
2010年7月29日,西安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為西安銀行,意味著弱化地方色彩,突破地域限制,實現跨區域發展。但實際上,西安銀行的擴張只能用緩慢來形容。2013年年報顯示,截至報告期末,西安銀行轄有總行營業部、榆林分行、寶雞分行、咸陽分行、10個區域支行和12個直屬支行,共計119個營業網點和68家自助銀行。
以上數據僅超過2011年年報數據,包括2家分行、1家直屬支行、6家營業網點、13家自助銀行。自2010年以來,西安銀行只開設了三家分行。的確,2011年銀監會開始制定城市商業銀行異地設立分支機構的新評價政策,對城市商業銀行集團採取更加差異化的監管方式。此後,城市商業銀行異地擴張步伐明顯放緩。然而,與其他城市商業銀行相比,西安銀行在本地網路擴張方面仍然薄弱。成都銀行是西方城市商業銀行中最強大的競爭對手之一。
在西安銀行保守時期,成都銀行在網點布局上占據主動。根據2013年年報,成都銀行有8家分行,包括西安分行、重慶分行和資陽分行。僅在西安,成都銀行就有3家分行。除了成都銀行,很多規模和資產質量都不如西安銀行的城市商業銀行也在「圈地」運動中快速前進。吉林銀行五年開了10家分行,廣東南粵銀行兩年開了6家分行。與大多數城市商業銀行相比,西安銀行只是偏安一隅。
㈤ 銀行股為什麼下跌這么厲害
存在的原因如下:
1、銀行股流通股本較多,盤子大,莊家不容易控制盤面、拉升,以及游資和機構都不會炒這類股票,缺乏資金的關注,導致其走勢緩慢下跌。
2、大部分投資者對銀行股長期前景信心不大,也會影響銀行股漲不起來。
3、銀行雖然其壟斷性較強,盈利比較容易,但是其壞帳、爛帳也比較多,從而導致其股價長期下跌。
當然,這也並不意味著,銀行股毫無購買價值意義,在市場行情較差的情況下,投資者可以購買一些銀行來規避市場大跌的風險,
同時,對於長期打新的投資者來說,可以選擇購買銀行股,來確保市值的穩定性,以及可以獲取一定的分紅。
拓展資料:
股票(stock)是股份公司所有權的一部分,也是發行的所有權憑證,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股票是資本市場的長期信用工具,可以轉讓,買賣,股東憑借它可以分享公司的利潤,但也要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每家上市公司都會發行股票。
同一類別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權是相等的。每個股東所擁有的公司所有權份額的大小,取決於其持有的股票數量占公司總股本的比重。
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構成部分,可以轉讓、買賣,是資本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其出資。
股票是股份制企業(上市和非上市)所有者(即股東)擁有公司資產和權益的憑證。上市的股票稱流通股,可在股票交易所(即二級市場)自由買賣。非上市的股票沒有進入股票交易所,因此不能自由買賣,稱非上市流通股。
這種所有權為一種綜合權利,如參加股東大會、投票標准、參與公司的重大決策、收取股息或分享紅利等,但也要共同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
股票是一種有價證券,是股份公司在籌集資本時向出資人發行的股份憑證,代表著其持有者(即股東)對股份公司的所有權。股票是股份證書的簡稱,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構成部分,可以轉讓、買賣或作價抵押,是資金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
㈥ 西安銀行要虧損嚴重了
虧損。
西安銀行十分努力的實現了2020年業績增長,但很快一季度就又陷入下降,下降的原因無非還是盈利能力仍然羸弱以及撥備計提的增加。《全球財說》發現,實際上西安銀行連2020年度的盈利增長都顯得很勉強,如果不是因為增加免稅資產減少了所得稅費用,凈利潤2020年很難實現增長。人事方面,西安銀行的行長一職在空缺了一年半之後,今年2月份終於有人填補上任到位。
此外,去年多數銀行的業績均表現為前降後增,即在前期大力計提撥備,後期少計提減少盈利壓力。今年看來西安銀行似乎還將遵循這一特點,在努力保證了2020年凈利增長後,一季度該行凈利潤就顯現出大幅下滑態勢,今年一季度,西安銀行歸母凈利潤下降了8.04%。一季度西安銀行凈利下降與加大了撥備計提有很大關系,一季度該行信用減值損失同比增長超4成。
㈦ 銀行股為什麼一直跌為何銀行股會跌破凈資產
今年很多銀行股一直出現陰跌,而且股價跌破凈資產,主要是受到以下幾大原因所致:
原因一:因為銀行股盤子太大,大部分都是超級大盤子股票,這些大象股是很難被炒作的,一般的資金漲不動,需要大量資金才能撬動銀行股。
說白了銀行股就是缺乏資金的炒作,才會導致銀行股始終漲不起來,處於一直陰跌狀態,隨著銀行股股票持續下跌,導致股價破凈是一種非常正常的走勢。
銀行股股價非常穩定,每天的波動都是心電圖的,再有一點是銀行股是特殊板塊,本身波動就很小,行情不好之時出現陰跌,出現破凈不足為奇。
根據銀行股的具體情況,以及股票市場的行情來看,以上四大原因就是為什麼銀行股一直陰跌,出現破凈的真正因素。
㈧ 銀行股票為什麼一直跌
一、銀行股流通股本較多,盤子大,莊家不容易控制盤面、拉升,以及游資和機構都不會炒這類股票,缺乏資金的關注,導致其走勢緩慢下跌。
二、大部分投資者對銀行股長期前景信心不大,也會影響銀行股漲不起來。
三、銀行雖然其壟斷性較強,盈利比較容易,但是其壞帳、爛帳也比較多,從而導致其股價長期下跌。
【拓展資料】
銀行股跌意味著什麼?
1.市場因素
當整個股票市場行情差時,大多數股票都下跌,那麼銀行股也不會有所表現。
2.自身因素
銀行業績下降,業績是影響股票漲跌的內在影響,當銀行業績不好的情況,下跌的概率較大,並且銀行股市值比較大,上漲需要很大的資金拉動,銀行股得不到資金的關注,所以也會下跌。
3.政策因素
當國家出台不利好銀行的消息時,銀行股會下跌,比如:經濟內循環(不鼓勵儲蓄、鼓勵消費)、抑制房地產(可能出現壞賬等)等。
銀行股大跌時投資者應該怎麼辦?
加倉。大跌之時就是需要買進的好時機。我加倉了。雖然對銀行股的堅定支持,但不是絕對的只買不賣,行情上漲的時候,做一做波段,把持倉成本拉低一下,提升安全邊際,以不變應萬變。
為什麼銀行股總是很低?
首先銀行股整體體量很大,導致上漲空間有限,其次銀行股整體市值偏大,不會受到資金的青睞,沒有資金進入,股票上漲的難度就很大,並不是所有銀行股都低迷,部分銀行龍頭股長期保持著上漲的趨勢。
股票漲跌由供求關系、資金量、業績、政策、消息等多方面因素決定,投資者可以根據這些方面綜合分析股票的趨勢。
為什麼銀行股市盈率低卻沒人碰?
因為銀行成長性不足,市場對銀行的資產質量有一定的擔憂。而且做投資,投資的是預期,目前的政策使銀行很難保證現在的盈利增速。
市盈率低,不一定漲。市盈率高,不一定跌。市盈率的高低只適合和同類型、同體量的公司之間做對比。如果拿銀行和科技股比市盈率,那這就是不合理的。
總之,短期市場可能只是一個投票器,不理性。但是像銀行這種長期市場給低市盈率的行業,肯定有它的道理的。
㈨ 為什麼最近銀行股跌得這么厲害
我在去年12月份前後就反復警告過,後來從緊
貨幣政策
原則的出台,我更是直接說賣出銀行股和房地產股,並且要堅決.今天的下跌,只是銀行股下跌的中繼而已。
早上開盤後,有人驚奇銀行股下跌,不知道為什麼,所以問:「銀行板塊今天有什麼利空嗎?為什麼跌的這么厲害」,有人就回答說:「瑞信劇虧,和
法國興業銀行
交易員
操作失誤差不多」,「可能是對提高銀行准備金率的一種提前反應」,「傳特大利空襲來:浦發銀行欲增發10億股,融資400億元」,等等。其實細想想,這些都不是理由!
瑞銀又不是
中國銀行
,怎麼能夠對中國的銀行產生影響?況且那是
偶然事件
,又不是必然事件!
提高准備金率,這是第幾次了,怎麼這次才反映?遲鈍到這種程度?前幾天我還看到股評
人士
要求
投資者
堅決買入銀行股呢!
浦發增發是利空?要知道去年和前年,凡是怎發的,通通都上漲,而且是大漲特漲呀,這不是與這些人士說的牛市沒有結束相悖拉?!
其實,
從緊的貨幣政策
就決定了銀行股一定不能上漲的!原因大家可以看看我前面的分析文章就知道了,之所以還經常表現一下,就是因為這是去年
基金重倉
且大賺了的
股票
,現在他們手裡還有不少,所以會拉起然後賣,這就造成
大盤
的下跌,每次拉起都帶來大盤的再次下跌,這種次數多了,就不能夠騙
散戶
,所以下一步的
走勢
也許會變,但銀行股和
房地產股票
,請一定不要再上當買入了!
㈩ 為什麼銀行股總是跌跌不休
銀行股從6月8號開始大跌以來,除了在救市的時候,有幾只股票作強行拉升了幾天保大盤指數以外,其餘的時間一直在跌,而且還一直跌跌不休。
為什麼這樣的國家大盤藍籌股在關鍵時刻沒有發揮關鍵的作用呢?
為什麼在舉國救市的行動中,它們不但不幫助股市向上,相反,還在一直持續不斷的在砸盤呢??原因何在???
如果你拉長看這些股票的K線圖,或許你就會看出一些端倪來了。和去年未上漲時的低位相比,即使是現在的銀行股跌跌不休,但股價都還遠遠在主力建倉成本之上!——無怪乎,在舉國上下都在救市的時候,它們還在源源不斷的持續賣出股票。在股市裡面來混,都是要講究利潤的,無論它的大股東是誰。就算現在賣出銀行股,和去年相比,依然有高額的利潤,那我為什麼不賣出呢??所以我們就可以看見銀行股持續賣出壓盤了。至於是誰在大量賣出,這你就要去看是誰手裡的銀行股票最多了。
好好的股市,為什麼會突然發生流動性危機?你以為是突然沒有了資金嗎??當然不是!!其實資金多的是,遍地的資金都在找投資的去處。
有這么多錢在,那為什麼還會發生這么嚴重的流動性危機?甚至於連股票都賣不出去了??
——這一切的原因就是,股市中的籌碼已經高度集中在某些極少數的人手裡了,而且還強行炒作到很高的價位上了。這樣一來,他們的如意算盤是讓廣大的資金來為他們接盤,好讓他們賺得盆滿缽滿。
誰知道,廣大資金也不是傻子,別人憑什麼來當豬被宰??所以有再多的錢,也不願買股票!於是所謂的流動性危機就這樣發生了。即使是連續跌停,也沒有人要股票。別人有錢,就是不再相信你這個了!最後莊家不得不自己出錢來給鬧劇收場,收拾殘局。什麼融資,杠桿,場外配資,傘型信託,統統都是浮雲!只是一個背名的借口而已。
所以當你明白上面這個道理之後,再看見銀行股這么跌跌不休,就沒有什麼奇怪的了。如果你不幸在之前買入了銀行的股票,深套其中,那就當存了3年的定期吧,不要指望奇跡會出現!不要以為國家在救市,銀行股就不會做空中國,當賣國賊了!
一切都是利益驅動。只要你沒有看見它們把存貨出完,銀行就沒有上漲的機會了。這一切的原因,就是它們以前的籌碼過於集中。別人還沒兌現利潤呢!再不賣,流動性危機又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