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進行資產配置
資產配置簡單說就是通過對不同風險、不同期限、不同區域的理財產品進行不同比例的配置,達到財富穩定長期增值的目的。有兩個要素,一個是控制風險,一個是滿足流動性也就是平常使用的需要。『貳』 大類資產配置包括哪些
大類資產配置的過程是一個系統化的流程,包括設定投資目標、戰略資產配置、戰術資產配置、再平衡和績效回顧與調整等共五個主要環節。
①設定投資目標是大類資產配置的起點,包括收益目標和風險目標。
②達成投資目標需要嚴格遵循一定的投資策略,包括戰略資產配置(SAA)和戰術資產配置(TAA)。戰略資產配置決定長期內(5年以上)不同大類資產的目標配置比例,一旦確定了SAA比例,短期內不會調整。
③戰術資產配置著眼於抓住市場短期投資機會(數月到1年不等)。通過戰術資產配置臨時調整配置比例,以便於及時抓住短期的投資機會。
④再平衡是大類資產配置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可以同時達到降低資產組合波動率和提高組合收益率這一看似不可能的效果。
⑤大類資產配置最後一步是績效回顧與調整。
大類資產配置的特性:
大類資產配置可以改善投資組合的收益風險特徵,這主要是通過「分散化」和「再平衡」實現的。分散化是大類資產配置核心,但往往要通過犧牲收益來降低風險;再平衡操作不需要犧牲收益就能大幅降低風險,甚至可以在降低風險的同時提高收益,這就如同「免費午餐」一樣。
大類資產配置的不足:
某類資產長期牛市時,大類資產配置的表現會落後於集中投資。比如1982-1999年美股進入一輪達18年的牛市,這期間大類資產配置表現不如集中投資。
大類資產間的相關性提高到同漲同跌時,大類資產配置也難以分散風險。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美國股市、信用債、房地產、商品等主要大類資產幾乎全線下跌,大類資產配置並沒有起到分散風險的作用。
核心假設風險:某類資產長期牛市或各大類資產相關性提高時大類資產配置會表現不佳。
『叄』 如何做才能正確有效地進行資產配置
資產配置是理財提出的一個理財方案。主要是針對不同年齡、不同收入情況和家庭情況、不同投資意向的人群,滿足他們需求的同時,縮小資產風險的一種形式。
資產配置,主要取決於其所處的人生階段,而非擁有資產的絕對數量。一般來說,資產配置猶為重要,畢竟人生能經得起幾回博。那麼,有哪些步驟可以幫你進行資產配置,第一步,需要根據理財標的對資產進行分類。
資產的類別通常有兩種:一是實物資產,如房產、藝術品等;一是金融資產,如股票、債券、基金等。如果按理財標的劃分的話,則可分為風險理財標的和無風險理財標的。房產、股票、基金、藝術品通常歸為風險理財標的,銀行存款則是典型的無風險理財標的。在各類理財標的中,收益率與風險呈正相關性,在各類資產中,由於資金的稀缺性,如房市與股市,從歷史經驗上看,具有明顯的「蹺蹺板」效應。
第二步,需要依據個人特點進行資產配置。即便資產不是很多,資產配置仍然是很有必要的。其中,年齡、投資屬性、市場狀況是很重要的參照指標。如年齡較輕、負擔輕、風險承受能力強,積極型規劃就比較適合,資產配置中高風險標的就可以多配一些。而「三明治」一族(上有老、下有小)則適合穩健進取型規劃,配置中可包括20%的股票、20%的基金、20%的定存以及相應比例的保險等。
投資標的的選擇:一是投資於相關系數低的不同種類的產品,二是根據不同的市場行情來調整不同的產品結構。兩個投資產品的相關系數是指一個投資產品的市場表現給另一個投資產品的市場表現所帶來的影響程度。進行資產配置,不同投資產品之間的相關系數要越低越好,才能夠起到分散風險的作用。如債券和股票之間的相關系數就非常低,因為他們的投資方式完全不同;同樣屬於基金產品,股票型基金和貨幣市場基金的相關系數就接近零;不同行業的股票如電力行業和房地產行業的相關系數就比較低。
第三步,適時進場投資並定期檢視投資績效。資產配置計劃一旦得到確認,擇機執行極為重要。對於無風險理財標的而言,時間為王,投資是越早開始越好,從長期來看,復利價值是驚人的。而對於風險理財標的而言,選擇進場時機更是一門藝術,善用不同資產之間的轉換,對於捕捉進場時機也很關鍵。對資產配置效果的評估及調整,能夠幫助修正計劃與目標的偏離,強化資產配置的收益與抗風險性。對於個人投資者來說,由於存在嚴重的信息不對稱的情況,因此個人投資者要把握市場先機比較難。
『肆』 資產配置的黃金三原則
一個是要檢視貨幣層面的資產規模,是否有缺位的配置。第二是要關注投資機會,豐富資產投資,使得資產配置更為多元化。第三是要加大另類資產的佔比,比如私募股權、對沖資金的投資,達到整體希望的收益率
『伍』 如何科學的配置資產
資產配置是指因應投資者個別的情況和投資目標,把投資分配在不同種類的資產上,如:股票、債券、房地產及現金等,在獲取理想回報之餘,把風險減至最低。
關注公眾號:一個成長患者,你我共同成長,一起實現財務自由。
『陸』 小散戶們如何配置一定比例的股票類資產
假設市場上有兩撥投資者,一波是喜歡短線交易策略(一年50倍),另一波喜歡中長線交易策略(一年1倍)。假設股市能夠提供給我們的一個長期向上的收益率是10%,那麼在交易成本和稅收的影響下,這兩大波人最終的財富差距是很大的(特別是國內還不像美國,有資本利得稅)。
也就是,如果從整體上看而不是從個體看,表面上這兩個群體似乎只是選擇了兩種交易風格,但本質上他們是選擇了長期收益率不同的兩類資產(10%VS2%)。
選擇怎樣的大類資產,站在哪邊,往往已經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你的財富增長速度,對這些大類資產細節的研究,只起到了很小的作用,特別是如果你選擇傾注大量心血去研究的大類資產本身只能提供極其有限的長期收益,甚至是負的收益的話,這樣的研究效果很可能是不理想的。(比如很多人對彩票的各種概率和數據極其有研究,但這改變不了買彩票群體的收益狀況)。
以上也從側面說明了,投資收益的絕大部分,來源於資產配置決策,也就是你關於大類資產的選擇的思考和判斷。這里一直在強調用大格局下的整體思維去思考資產配置的問題。
替大家做一個小節:資產配置決策就是一個資產與資產間相互比較的過程。如何做好資產配置這么一個行為,就是如何優化(注意是:優化優化優化)配置我們的資產,使之產生更強的賺錢能力或者更強抗風險能力的這么一個過程。
而資產配置決策最終的結果和一個東西是非常有關的,那就是個人理財能力,或者叫個人潛在投資收益率。這個收益率和每個人所熟悉的,常用的穩定理財手段和常用理財渠道是密切相關的。這個個人潛在投資收益率形成了每一次資產配置決策,也就是一樣東西你買還是不買,買多少的機會成本。
『柒』 如何進行資產配置,請高手幫忙回答。
分散投資不等同於資產配置,那麼如何進行資產配置,展恆為您解析。
首先,我們要弄清楚為什麼要做投資?或者說我們為什麼要理財?是為了實現個人資產的保值與增值,在可以承受的風險范圍內,實現投資收益最大化,最終讓金錢成為我們追求幸福、自由生活工具。
簡單說就是「錢生錢」當然是要越生越多,別生著生著,蛋沒撈著多少,雞沒了!在做投資之前我們要設定預期收益目標,這點很重要,非常重要,這里的設定目標不是簡單的定個收益的數字而是包括兩方面,後面會談到。設定好目標之後我們就會發現簡單的分散投資,並不能完成,這就需要如何進行資產配置!如果我們是想拿雞蛋到集市上去賣,我們應該分散裝在不同的籃子里,但是如果我們想做成鹵蛋,那還是一起會比較好,因為這樣成本會低很多!
所以我們要先設定目標!但是我們知道投資是概率事件,投資的本質就是不斷地提高賺錢概率而降低賠錢概率的過程。分散化投資對不同投資品種賺錢的概率大小不作區分,寄望於某些品種的上升來抵消某些品種的下降,通過社會整體進步獲得平均回報率。也就是說它還是有概率的,雖然分散了風險但並未做控制或抵消;而如何進行資產配置追求的是「提高確定性」,也就是在當時的情況下,分析各類資產賺錢概率的大小,對於賺錢概率大的資產,加大其配置比例;對於賺錢概率小的資產,哪怕後來證明可以帶來很高收益,也要降低配置比例甚至不予配置。
其次,是意識方向問題!以理財計劃指導如何進行資產配置,而非只想如何進行資產配置賺錢來解決理財問題。這是問題端和計劃端的討論,如何進行資產配置的理念倡導我們有一個完善且有效的「計劃」來指導資產配置從而在任何行情下都可以穩定的達到投資預期收益目標,而不是為了解決我們理財中的「問題」進行資產配置,因為「問題」是不斷變化的,做資產配置就不做擇時,做擇時就不做資產配置。
最後,我們來說說資產配置的步驟。其實理財是一件很輕松的事情,我們既然知道了投資收益的絕大多數來自於大類資產配置,那麼作投資決策的時候,大部分時間和精力就應該集中於,在目前情況下,如何將個人資產在各大類資產之間進行分配。可實際的情況剛好相反,很多投資人花費相對比較多的時間和精力,考慮應該買入哪只股票,什麼價位買入,什麼價位賣出的問題。而這種決策本身就非常復雜,對投資者的專業性和時間要求比較高,普通投資者本就難以做到。首先設定投資預期目標,這里包括兩部分,一是對自身投資屬性進行分析(風險承受能力、投資性格、金錢焦慮指數)二是針對自己的投資屬性設定合理的預期收益目標,然後制定投資計劃進行投資組合,最後實時進行調整。
展恆堅信合理的資產配置是使得您的資產保值、增值的關鍵,我們在倡導如何進行資產配置理念的過程中更多的想給客戶呈現一種觀念:在做投資之前先對自身投資屬性進行分析,兵法有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只有充分了解自身的投資屬性才能合理的進行預期投資目標的設定,進而制定投資計劃,才能篩選產品組合投資,在整個投資周期中進行實時的調整,投資的目標是收益,沒人會去拿自己的錢去逗人一樂,既然如此我們如何進行資產配置的必要性就顯而易見了。
『捌』 個人資產配置哪些方案比較好
個人資產配置有以下方案:『玖』 在股票投資的時候一般需要制定哪些基本的目標呢
第一個目標、注意股票的杠桿比例:股票的時候一般的收益和基本的杠桿比例有很大的關系,如果股票的杠桿比例高,基本的收入也會多,但是此時的風險也很大。因為,股票的風險和利益是成正比的。因此,大家在股票的時候第一個目標就是將股票的杠桿比例控制好,然後再合理的去讓自己的股票更加輕松,此時讓自己從股票當中去獲得收益。
第二個目標、要知道自己在股票當中需要什麼:很多人進行股票的時候最希望的就是自己可以從股票當中去獲得一定的收益,但是在獲得收益的同時大家還應該有其他的目標。所以,在制定股票目標的時候,大家就必須要知道自己在股票當中需要什麼。在股票的時候大家學喲一定的經驗,有了足夠的經驗之後,大家的股票才可以更加的成功。所以,這是大家股票的第二個目標。
第三個目標、學習解決股票問題的方法:股票的時候經常會出現一定的問題,這些問題必須要及時的去解決,如果能夠及時的解決,大家的股票就可以更加的成功。所以,大家在股票的時候就需要制定一個目標,這個基本的目標去學習解決股票問題的方法,當自己掌握了解決股票問題的方法,大家的股票就可以更加的輕松,此時給自己帶來的利益也會很多。
所以,為了讓自己的股票更加的成功,建議大家在操作股票的時候就需要制定以上這些基本的目標。
『拾』 如何進行有效的資產配置
資產配置是理財提出的一個理財方案。主要是針對不同年齡、不同收入情況和家庭情況、不同投資意向的人群,滿足他們需求的同時,縮小資產風險的一種形式。
資產配置,主要取決於其所處的人生階段,而非擁有資產的絕對數量。一般來說,資產配置猶為重要,畢竟人生能經得起幾回博。那麼,有哪些步驟可以幫你進行資產配置,第一步,需要根據理財標的對資產進行分類。
資產的類別通常有兩種:一是實物資產,如房產、藝術品等;一是金融資產,如股票、債券、基金等。如果按理財標的劃分的話,則可分為風險理財標的和無風險理財標的。房產、股票、基金、藝術品通常歸為風險理財標的,銀行存款則是典型的無風險理財標的。在各類理財標的中,收益率與風險呈正相關性,在各類資產中,由於資金的稀缺性,如房市與股市,從歷史經驗上看,具有明顯的「蹺蹺板」效應。
第二步,需要依據個人特點進行資產配置。即便資產不是很多,資產配置仍然是很有必要的。其中,年齡、投資屬性、市場狀況是很重要的參照指標。如年齡較輕、負擔輕、風險承受能力強,積極型規劃就比較適合,資產配置中高風險標的就可以多配一些。而「三明治」一族(上有老、下有小)則適合穩健進取型規劃,配置中可包括20%的股票、20%的基金、20%的定存以及相應比例的保險等。
投資標的的選擇:一是投資於相關系數低的不同種類的產品,二是根據不同的市場行情來調整不同的產品結構。兩個投資產品的相關系數是指一個投資產品的市場表現給另一個投資產品的市場表現所帶來的影響程度。進行資產配置,不同投資產品之間的相關系數要越低越好,才能夠起到分散風險的作用。如債券和股票之間的相關系數就非常低,因為他們的投資方式完全不同;同樣屬於基金產品,股票型基金和貨幣市場基金的相關系數就接近零;不同行業的股票如電力行業和房地產行業的相關系數就比較低。
第三步,適時進場投資並定期檢視投資績效。資產配置計劃一旦得到確認,擇機執行極為重要。對於無風險理財標的而言,時間為王,投資是越早開始越好,從長期來看,復利價值是驚人的。而對於風險理財標的而言,選擇進場時機更是一門藝術,善用不同資產之間的轉換,對於捕捉進場時機也很關鍵。對資產配置效果的評估及調整,能夠幫助修正計劃與目標的偏離,強化資產配置的收益與抗風險性。對於個人投資者來說,由於存在嚴重的信息不對稱的情況,因此個人投資者要把握市場先機比較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