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關於股票每股凈資產
他原來股本6177萬股,每股凈資產也不是1.00,而是2.64元。這次上市一共新發行了2060萬股,每股發行價39.8元,發行價這么高,當然發行後凈資產就增加到11.5元了,再加上這幾個月的盈利,很快達到12元了。這種現象在高價發行的新股中非常普遍,主要是新股發行的高溢價帶來的。
⑵ 股票每股凈資產
每股凈資產的計算公式為:每股凈資產=股東權益/股本總額。該項指標顯示了發行在外的每一普通股股份所能分配的公司賬面凈資產的價值。這里所說的賬面凈資產是指公司賬面上的公司總資產減去負債後的余額,即股東權益總額。每股凈資產指標反映了在會計期末每一股份在公司賬面上到底值多少錢,如在公司性質相同、股票市價相近的條件下,某一公司股票的每股凈資產越高,則公司發展潛力與其股票的投資價值越大,投資者所承擔的投資風險越小。
股票的凈資產是上市公司每股股票所包含的實際資產的數量,又稱股票的帳面價值或凈值,指的是用會計的方法計算出的股票所包含的資產價值。它標志著上市公司的經濟實力,因為任何一個企業的經營都是以其凈資產數量為依據的。如果一個企業負債過多而實際擁有的凈資產較少,它意味著其經營成果的絕大部分都將用來還債;如負債過多出現資不抵債的現象,企業將會面臨著破產的危險。
⑶ 浙商銀行跌破發行價意味著什麼
破發股,就是股價跌破發行價的股票。破發股一般比較少見,除非公司出現本質的變化或者面臨退市的風險,否則破發時恰好是不錯的買入機會。
破發股就是股價跌破發行價的股票。
一級市場,通常也叫做發行市場。
二級市場通常也叫做交易市場。
股票的發行價即在一級市場的認購價。
當二級市場低迷時,股價有可能會跌到發行價以下,即破發。
(3)浙商銀行股票每股凈資產多少擴展閱讀:
一是發行價的每股收益基數。就如同蘇泊爾一樣,如果扣除補貼收入,以同樣的市盈率發行,發行價只有8.01元。所以簡單以報表的凈利潤作為基數存在一定隱患,容易為企業所利用。
就如同發行總額不得超過凈資產的2倍,由此部分企業上市前不分紅使得未分配利潤計入凈資產,最終擴大融資額一樣。所以,業內人士建議對凈利潤要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作為確定發行市盈率的基數。
二是發行市盈率。一些行業當前正處於行業景氣高峰,這意味著企業的利潤增長速度可能會下滑,就如同長豐汽車一樣,雖然公司在2003年的凈利潤為34783萬元。
但由於行業高峰的過去,公司在2004年半年報的每股收益已開始下滑,即便按照2004年中期簡單乘以2,公司在2004年凈利潤也不過只有27760萬元,業績的下滑意味著仍以過去的市盈率作為基數難以反映公司未來股價的風險。
所以,發行市盈率要根據不同的行業特性來確立。甚至有業內人士認為要降低發行市盈率,因為主板平均市盈率已不足30倍,如果發行市盈率達到20倍,然後再攤薄,這樣新股市盈率已高於平均市盈率,本身就蘊藏著風險。
⑷ 每股凈資產怎麼算
每股凈資產=股東權益總額/股本總股數,每股凈資產這一指標體現了每股股票所擁有的資產現值,一般每股凈資產越高越好,越高代表股東擁有每股資產價值越高,相反,每股凈資產越低代表股東擁有每股資產價值越低。
投資者在投資股票的過程中可以將每股凈資產作為參考上市公司內在價值的參考指標(不能單獨參考一個指標)。
拓展資料
凈資產(Net asset),是指所有者權益或者權益資本。企業的凈資產(net asset value),是指企業的資產總額減去負債以後的凈額,它由兩大部分組成,一部分是企業開辦當初投入的資本,包括溢價部分,另一部分是企業在經營之中創造的,也包括接受捐贈的資產,屬於所有者權益。
在股票投資基本分析(Fundamental Analysis )的各種技巧和方法中,凈資產和與市盈率、市凈率、市銷率、凈資產收益率等指標一樣,都是最常用的參考指標。
凈資產=資產-負債(受每年的盈虧影響而增減)
企業期末的所有者權益金額「不等於或不代表」凈資產的市場價值。由於是市場價值(通常是現在的市場價值),當然「不等於或不代表」企業期末的所有者權益金額(這里是歷史成本)。
凈資產就是所有者權益,是指所有者在企業資產中享有的經濟利益,其金額為資產減去負債後的余額。所有者權益包括實收資本(或者股本)、資本公積、盈餘公積和未分配利潤等。其計算公式為:凈資產=所有者權益(包括實收資本或者股本、資本公積、盈餘公積和未分配利潤等)=資產總額-負債總額。
凈資產是企業集團資產超過負債的部分,即全部資產減去全部負債後的凈值。凈資產代表企業集團所有者(企業主或股東)在企業中的財產價值。它包括股本、公積金(盈餘公積金、資本公積金)、未分配利潤等。由於企業集團的資產凈值,屬於股東所有,所以在會計上把它稱為「股東權益」。它是反映企業集團經營業績的重要指標。
凈資產受所有者原始投資、追加投資、企業集團後來發生的利潤和損失,以及從滾存的利潤或投資中提走的數額等的影響。本方案的基礎數據中,為反映企業集團股東權益和信用風險的大小,只包括有形資產在內。至於企業集團信譽、專利權等無形資產,暫不參與計算。
考慮到綜合實力評價應反映企業集團持續、平穩地發展的實際,凈資產按三年年末平均值計算。即:
凈資產=(本年年末凈資產+上年年末凈資產+兩年前年末凈資產)÷3
計算式中的年份界定同營業額。
如果採用利潤的實體觀,凈資產等於股東權益加債權;如果採納利潤的所有權觀,凈資產等於股東權益。
⑸ 新股浙商申購什麼時候開盤
新股浙商申購2019-11-14開盤。
(1)保薦機構(聯席主承銷商):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聯席主承銷商: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2)股票代碼:601916,股票簡稱:浙商銀行,申購代碼:780916;
(3)上市地點: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
(4)發行價格(元/股):4.94,發行市盈率:9.39;
(5)市盈率參考行業:貨幣金融服務,參考行業市盈率(最新):6.91,發行面值(元):1;
(6)實際募集資金總額(億元):125.97;
(7)網上發行日期:2019-11-14 (周四),網下配售日期:2019-11-14;
(8)網上發行數量(股):765,000,000,網下配售數量(股):1,785,000,000。
(5)浙商銀行股票每股凈資產多少擴展閱讀
截至2019年6月30日,浙商銀行資產總額17,372.69億元,凈資產1,090.87億元,2019年1-6月實現凈利潤76.24億元。
截至2019年7月31日,浙商銀行不存在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單獨或合計持有浙商銀行5%以上股份的股東為浙江金控、能源集團及其關聯方浙能(國際)及浙能資本、旅行者集團、恆逸集團及其關聯方恆逸新材料及恆逸有限、橫店集團、海港集團及其關聯方海港(香港)、廣廈控股及其關聯方東陽三建及廣廈股份。
浙商銀行發行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後,將全部用於充實本行核心一級資本,提高資本充足率。
⑹ 股票中的每股凈資產是什麼意思
⑺ 今天新股浙商可以申購多少
上限76.50萬股。
浙商銀行申購指南
申購代碼:780916
申購價格:4.94元
網上發行:76500萬股
發行市盈率:9.39倍
浙商銀行網上單一帳戶申購上限76.50萬股,頂格申購需配置上交所市值765萬元。
浙商銀行此次發行股份數量不超過25.50億股,占發行後總股本的比例不超過11.99%,募集資金總額為125.97億元。
(7)浙商銀行股票每股凈資產多少擴展閱讀:
經過回撥後,浙商銀行的網上發行最終中簽率為0.6881%,創下2016年信用申購制度實施以來最高的新股網上中簽率。
浙商銀行網上中簽率創階段新高的背後,是其本身較大的發行規模。此外,近期新股表現降溫,部分新股快速破發使得打新熱情下降,可能也是浙商銀行此番網上中簽率較高的原因。
浙商銀行披露網上中簽率,創信用申購以來最高。
浙商銀行今日晚間披露其網上發行申購及中簽率情況。
公告顯示,根據上交所提供的數據,此番浙商銀行網上發行有效申購戶數為10,966,105戶,有效申購股數為270,446,547,000股,網上發行初步中簽率為0.2829%,配號總數為270,446,547個。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浙商銀行的網上申購者較渝農商行已經有較大幅度下滑。
公告顯示,渝農商行吸引了1261萬投資者參與網上申購,而此次浙商銀行申購投資者不足1100萬,降幅超過12%。1097萬的投資者申購數,甚至低於滬市上一隻申購的通達電氣。
由於網上投資者初步有效申購倍數為353.52倍,超過150倍,發行人和聯席主承銷商決定啟動回撥機制,將109,581.10萬股股票由網下回撥至網上。
回撥機制啟動後,網下發行最終發行股票數量為68,918.90萬股,其中網下無鎖定期部分最終發行股票數量為20,675.67萬股,網下有鎖定期部分最終發行股票數量為48,243.23萬股。網上發行最終發行股票數量為186,081.10萬股。
公告顯示,回撥後,浙商銀行本次網上發行最終中簽率為0.6881%,有效申購倍數為145.34倍。以此計算,頂格申購浙商銀行的話,保底可中5簽。不過鑒於當前的市場環境,新股上市後的表現恐怕要交給時間來證明。
值得注意的是,浙商銀行的網上中簽率已創下2016年信用申購制度實施以來的最高紀錄。在此之前,網上發行中簽率最高的是海油發展,為0.6149%。
浙商銀行較高的網上中簽率背後,是公司本身較大的規模,以及較大的發行規模。
招股說明書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末,浙商銀行在全國17個省(直轄市)及香港設立了250家營業分支機構,包括59家分行(其中一級分行25家)、1家分行級專營機構及190家支行。
截至今年上半年末,浙商銀行資產總額17,372.69億元,凈資產1,090.87億元,2019年1-6月實現凈利潤76.24億元。
另外,浙商銀行本次計劃發行25.5億股,按發行股數計,將成為信用申購制度實施以來,發行規模第二高的新股,僅次於中國廣核(50.5億股)。
A股打新熱情明顯降溫 科創板打新人數已較高峰期減少22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