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板塊資金 > 林偉名下股票資產

林偉名下股票資產

發布時間:2022-06-11 03:43:18

① 論財產保險公司對社會責任的擔當與意義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壽險的意義與功用
壽險到底是什麼?
壽險對人類而言:是每個人對他自己及家庭應盡的責任以及是一種支付人生必需費用的手段。
一、壽險是在盡責任(一個人對他自己及家庭應盡的責任)
每一個人都不是憑空而來的,最簡單的,我們是上輩人繁衍下來的。我們生來就有父母、祖父母,將來我們也終究會有妻子兒孫。人一生短短幾十年,就生活在這種親情循環中。我們身不由己的來,同樣最終又身不由己的去,來時赤條條一無所有,去時一縷青煙終於也煙消雲散。既然如此,我們活著時剩下的就只有那份責任了。
我們是在父母最恩愛的時候孕育出來的——愛的結晶。因為這份與生俱來的愛,人類的責任就世代相傳,與生命同在。我們在嬰兒時期身不由己地接受父母長輩對我們的責任的同時,實際上也無可推脫地背上了對他們的責任。這種責任與生俱來,死後還留存於世,逃不掉,甩不脫。生生世世,歷代相傳直至永世。
那麼人類的這份責任是什麼呢?
對自己、對父母、對妻兒、對朋友、對社會。
對自己——很多人都認為人對自己沒有責任,那是錯的。在人所有的責任裡面,對自己的責任乃是最重的。老子道德經第十三章:有「貴以身為天下,若可以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以托天下。」意思是說:只有把天下看得比自身還輕的人,才可以擔當天下之任,只有愛自身超過勝過愛天下的人,才可以把天下託付給他!千萬別誤會此中的「把自己看得比天下重和愛自己勝過愛天下」並不是教導老子天下第一的論調。而是說:要珍惜自己,要愛護自己,不要讓天下的身外之物浸染腐蝕自己。這樣,才可以為天下人辦事。在一個人所有的責任中,對自己的責任是首先而又首要的。沒有一個對自己都不會負責的人,會對其他人、對天下負責任的。
為自己盡職盡責,想一想自己的日常,你都安排和預計了嗎?人沉淪於紅塵中,實在是渺小和脆弱的。我們有太多的恐懼害怕。
我們害怕:
1、生病時無人照顧
2、貧窮時沒有援手
3、失業時無從接濟
4、孤寂時無友陪伴
5、怕無法照料家人
6、怕失去尊嚴
7、怕老年人無人奉養
你有這么多的恐懼感,但大多時候,你卻仍然戴著假面具笑談於人生,以告訴別人你是生活的強者。我知道其實你跟所有的人一樣,對很多美好的東西有著渴求,你希望:
1、幸福與安定的生活
2、受朋友、家人的尊重和愛戴
3、有能力照顧家庭
4、擁有健康的人生
5、在財產上有安全感
6、老年時無憂
7、在生命危難中無慮
對自己盡責就是保證自己一生無論在何時何種情況下都能應付人生出現的種種危機和風險,以便讓我們有機會履行其它的責任。
對父母——沒有人能逃避這份責任,也不應或者不許。父母給我們的責任是隨著我們的出生而來,隨愛而來,隨希望而來。對於含辛茹苦無私奉獻養育我們的父母,我們無疑是有責任的。這份責任是:1、奉養雙親2、使父母不受辱3、使你的父母享受美名(註:這美名是你帶來給他們的)
簡簡單單的三條,這一生,你能為你的父母永遠做到嗎?不要回答,而去想,怎麼做,怎樣去做。
對妻兒——首先是對妻子。你與她曾素昧平生。一絲所謂緣分讓你名正言順擁有她。你把她從一個不知世事的少女變成一個婦女,變成一個母親。讓她和你一起負上另一份責任。你不覺得你對她是有責任的嗎?這份責任是:保護她,愛她,與她一起白頭到老,在你有生之年照顧她,不讓她遭受苦難。無論貧窮、富裕,永遠不會變心,永遠相互照顧直至生命的終點。
可以知道,你對妻子的責任就是你在婚禮上手撫聖經發的誓言:這份責任,無從逃避,也無法逃避。唯有可選擇的是如何去實現自己的誓言,而去盡這份責任。
對子女——人類的責任真是循環往復,當我們為人父母,又在重復上輩父母對我們初始至今的所有責任。或許此時,我們才能感悟到父母之愛,子女之孝,然而他的一生,又帶給了我們多少責任。他的成長,他的教育,他的婚嫁,他的創業,這一切的一切,足以讓為人父母者辛勞一輩子了。但當我們雞皮鶴發時,又能否讓我們為之嘔心嚦血的子女回報為我們盡一份責任呢?
對朋友——朋友相對於父母妻兒,唯一的區別在於沒有血緣關系的維系。人生在世,更多的是朋友,朋友是以信義維系的。一個能為朋友獻出一腔熱血的人必是真君子。朋友間的責任是相互的,他們不是回報也不是饋贈,而是相互的信任和付出。真朋友間的信任是無限的、徹底的。真朋友間的付出是無私的,是不需要回報的。
對社會——人類社會是一個聚合體。人生存在於這個社會,如同於父母親朋。社會對我們亦有如同養育之恩的生存關系。我們要感恩,要有心回報於社會,服務於社會。一個真君子視自己與社會之關系密為魚水。切記,對於社會,它培育造就了我們,對它的那份責任是天職。
談了這么多,人生既有如此眾多的責任要去盡,特別是對自己和家庭的那份責任,以自己健康的身體和收入能力當然可以做到。你可以和你的家人說:只要我活著,我就可以完成這份責任。這里是有條件的,你必須活著,必須健康,必須能為自己盡職,才可以對家人盡責。但當你為人子,為人父母,那份責任卻是不能有如此這樣的假設和條件的。不管你是生是死,這份責任永遠存在的。只不過是不能盡而已,但不能盡並不等於沒有責任。那份責任依然存在。而壽險正是這份責任,這份你逃不掉的責任。
一個明智的家庭,他(她)對家庭的責任是指:「使家眷免於飢餓,不至無家可歸;使子女完成必要的教育,不至於失學;使父母安享晚年,不至於老無所養;使家庭財產完整,不至於受損。」你要明白,這就是你綜合的家庭責任。這份責任沒有「如果、萬一」、「沒有隻要——就——」等的條件。不允許推脫,不能假設,沒有期限,沒有條件。人只有假借壽險,才能做到這一點。壽險可以將「只要我活著,我就可以照顧家庭」中的條件除掉,不管我是否活著,我都可以盡責任照顧家庭。而壽險正是這些沒有條件的責任。
我們必須回味我們剛才說過的那句話「倘若以我們健康的身體和收入能力,當然可以做到這一點」。但問題在於,在人生之中,意外和疾病是那樣身不由己和不識時務。人生有太多的萬一,我們無法預料、承受。
1、為意外而投保:意外不是我們想要的。意料之外的事的發生,實在是我們萬一的不幸。有意外發生,我們就將不能為自己和家庭盡那份責任。你會講,意外在你身上的概率很小。我同意,但舉一個很現實明白的例子:上海市每年死於交通意外的人數在1萬以上。每年遭受各種意外侵襲造成傷害的概率在千分之三。這個比例,或許你認為很小,很好,讓我給你做一個游戲:有一隊一千人的隊伍,而你是其中一個,然後每人發一把槍,明確地告訴你,這里只有一把槍有子彈。每個人拿起槍對自己的腦袋,請問,面對這千分之一的危險率,你敢扣動扳機嗎?而且這樣的游戲每年來一次。面對這每年一次扣動的扳機,你有把握可以逃過幾次?
2、為疾病而投保:幾乎對所有的人而言,疾病一詞就跟呼吸一樣。有呼吸就會有疾病,有生命就會生病。疾病給人造成的損失是巨大的,為疾病而投保只是每年用一點點的費用來換取當我們身患疾病時的大筆醫療費用。
3、為教育而投保:子女的成長是無可阻擋的,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讀完大學,但教育費用無疑是巨大的。這筆費用是要延續長達十幾年,倘若我們有萬一,子女的教育就會中斷。除了壽險之外,又有何種方式能讓你無論在何種情況下都能供子女受完高等教育?
4、為養老而投保:人一生奮斗不止是不可能的。對大多數人來說,六十以後他就要退休。但退休未必就是不需要生活費用。當我們為子女盡了幾十年責任後,送走堂上二老,這份責任是為自己留存的,那是一份老年時生活的尊嚴,而非單純養老金。
總之,人一生面臨的問題是多種多樣而又各不相同的。而壽險決不僅僅在上述各項對各位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如壽險對於儲蓄的幫助,壽險可以保護財產,壽險可以幫你建立安定的人生,可以幫你贏得創業的時間,體現生命尊嚴和價值,保護企業,作為良好的投資。分述如下:
1、幫助儲蓄
有權威的調查結果表明:國民有大多數的人會儲蓄,並確認儲蓄有其相對的重要性。我們知道人們之所以要儲蓄,第一大動機是為求得某種程度的保障。如:為子女籌集教育金;為疾病儲備醫療費;准備失業時的救濟金;准備養老金;預備急用等等。第二大動機是為求得暫時性的歡樂。如:買車、買衣服、旅行以及一些奢侈消費等。
調查表明:誰都相信儲蓄是必要的,但又誰都確認,靠零碎存錢,要把錢存到一定程度是困難的,且很少有人會做到專款專用。即經常不能實現當初儲蓄的目的。理由是:
①長期儲蓄需要很強的意志力。因為不強制,很容易半途而廢,並且很多人欠缺特定的儲蓄計劃。有始無終加上本身收入不多,而使儲蓄迫於停止也是常有的事。
②很值得重視的是:光靠儲蓄很容易使當初的意願流產。譬如你願意因為要養老而儲蓄,但半途會因為自己要買車、買房而挪用了本來用於養老的錢,使當初的計劃成為泡影。
壽險之所以有助於儲蓄是因為保險費交納下所帶動的半強制下的類似儲蓄行為,幫助你樹立起堅強的意志力來完成自己的保障。另外,壽險險種強烈的特指功用,可以幫助你做到專款專用,每一個當初儲蓄的設想都得到落實。如此看來,壽險對於儲蓄,甚至於整個家庭財務竟然起到了如此重大的幫助。無形之中,壽險成了你家庭的財務顧問和分配管理師。
2、壽險可以造就財產並有效保護財產
大家都知道壽險以人的壽命作為標的,是可以用幾十元錢換來一萬元的造財工具。當一個人要想為積累100萬元而打算每年花5萬來儲蓄時,不算利息的簡單計算要20年,並且有一個條件,你必須要活著,並以每年5萬遞增。而壽險不同,可能你只要用1萬元,馬上可造就100萬元財產,並且可以遞增。
壽險的造財由此可知。而壽險對財產的保護亦可簡述如下:我們知道,處在快節奏和高稅收時代的人,我們在生後的財產都是要以現金來交稅的。我們都希望我們辛辛苦苦賺來的錢不會被稅吃掉,而保險理賠金是法定免稅的。
3、壽險可以幫你建立安定的人生
要是沒有壽險,客戶的生活水準大概要降一半。因為,他要考慮生病時的費用、子女教育費、養老費。因為這些費用,他便要儲蓄,要儲蓄就非得降低現在的生活費用和水準。人們渴望安定的人生,人們渴望得到經濟上的安定,獲得幸福,老了可以無後顧之憂,對家屬能很好地照顧,並能保持健康,贏得尊重。為了這份安定,他寧願低就和付出。
有人做過這樣一個調查,請在下列情況中選一項:
①收入雖低,但工作穩定、持久;
②有某種程度的收入且該工作可能會持久;
③收入相對很高,不過萬一不小心,前功盡棄,早不保夕。
調查表明48%的人選①,這充分說明人渴望安定性。而壽險正是憑借個人力量獲得安定的最有效的方法。人為生存而工作,每個月我們把錢帶回家是為了維持一定的生活水準。人死後,郵差送來他生前准備好的東西(錢)。如果太少,家眷就會陷入困境。
4、壽險可以幫你贏得創業的時間
或許,你已經信誓旦旦向你的妻兒老小保證花20年時間來創業,在你退休前賺到你想要的錢。我理解你的雄心。我知道你需要這20年來賺到足夠的錢讓你和你所愛的家人生活幸福。講得坦率一點是你需要這20年,但你能否保證你活夠這20年。如你現在40歲、60歲時,你計劃賺到600萬,每年要賺30萬。實現這個計劃,必須你的壽命允許你活60歲。壽險可以幫你,拿出一點這筆錢的利息,你立即擁有這600萬,然後每年分期付款,歸還這筆貸款。而且我向你保證,萬一你活不到60歲,這筆貸款和利息的連本帶利都不再需要你歸還,而歸你家人所有。你不必拘於這20年時間,完全無後顧之憂,這就是壽險可以幫你的。
5、壽險可以體現生命尊嚴和價值
人的生命固然是無價的,但這世上很多東西都必須現實地用錢來衡量。在人們很多財產中,生命價值佔有很重要的部分。我們一生創造了很多的財富,但是如果死時,我們一文不值時,豈不是對自己莫大的諷刺。隨著中國大陸險種設計上的進步,生命尊嚴提前給付條款已然出台。壽險即使對於純死亡之險來說都不再是死後才能拿錢了。當我們要告別這個世界,我們可以提前支付我們的保險金,活得有尊嚴,以便死時也能瀟灑從容。
另外,經濟社會的人都很現實。你是否有把握,一旦你毫無價值地死去,你能保證從你患病住院到離開這一段時間,床前有沒有孝子陪伴。長病無孝子,我真的不敢奢望,更何況我們死去沒有東西遺給他們。但倘若你有壽險,情形就可能不大一樣,壽險可以幫你找到一個孝順的人,雖然他本身不能成為孝子(在這一點上)。這樣看來,壽險對人的保護真是到了無微不至,忠誠至死的地步。
6、保護企業
跟保護家庭一樣,壽險也一樣可以保護我們的企業,特別是股份制企業。舉例如下:甲、乙合開一個公司,各出資100萬。倘若他們的人壽都長命百歲,那自然沒有任何問題,但倘不幸,二年以後,甲在企業穩步前進中不幸萬一,這個企業面臨的問題如下:繼續存在,若是甲太太有繼續經營的念頭。但倘若她不想幹下去,乙先生又要如何還給甲太太50%的股份?即使他能拆出這100萬,對於這個公司而言,影響是巨大的。壽險可以幫你,在你們公司成立時及後,可以出少量資金為甲、乙先生各購買100萬人壽保險。無論哪一方出險,都無礙於這個公司的生存和發展,又不會影響他們家屬的生活。
7、壽險可以作為良好的投資
告訴你的客戶,他的投資諸如:股票、債券、房屋、汽車等等非常的不錯。但上述投資方式的特點是:波動性,市場的不穩定性。所以風險性很高,回報又不確定。而壽險是一種長期投資,且不受經濟景氣變化的影響,且你知還有穩定的回報。
為了投資成功,你必須具備:①金錢;②過去的經驗;③對將來有深度的注意力和觀察力;④運氣。對於任何一種條件的欠缺,就可能導致投資失敗。委託保險公司,投資的風險因加入保險而消失或說你無須負擔這份風險。
除了上述七點,壽險可作為抵押物而獲得專用的貸款。受益人可隨你而指定,體現了你對財產的決定權,年金方式的享受保證你在生存期間的生活無憂。
綜上所述,壽險包含了兩個義務:對自己和對家人(別人)。對於保險的看法應該是:自助(投保)達到人助(保險功能)達到他助、天助。倘若為太太及子女投保,則能成為自己年老時的保障。換句話說,為了對家眷完成責任而投保,結果也是對本身完成義務和責任。
其實,壽險對於家長來講,對家眷的保護是最重要的。
自己去後,留給家眷唯一最好的東西是錢,「人死了--要錢何用」,這是氣話。但你曾知道,又有多少人在他們的親人走後無奈地在找錢。丈夫死了,妻子在哭。沒有保險的人是抱著枕頭在哭,而買了保險的妻子是抱著一張支票在哭,心情絕對是不一樣的。所謂人死了要錢何用,只是針對死去的人說的。如果你沒有為家人積夠錢而匆匆而去,你對你的老父老母,海誓山盟的那一位以及你們愛的結晶,你對這一幹人承諾的話,豈不要隨風而散。你的父母將無從依靠,晚年凄涼;你的妻子將為生活所迫不得不改嫁;特別是你可憐的兒子,或許不得不停學,小小年紀便去打工或去另一個家庭,叫另一個人做爸爸。即使你已長眠地下,當作何感想。
壽險是一種責任無疑,這份責任你逃不掉,摘不下,用壽險做幫助,讓你更好地承擔起這份義不容辭的責任。
二、壽險是一種人生費用的支付手段
生存於世上,無可避免,不論如何都需要某種費用。雖說因人而異,但支出是肯定的。對於這種人生的費用,你根本無法選擇付與不付,因為人生的費用從你一生下來到死,一直必須支付,這筆費用與生命息息相關。可以說,生命不息,費用不止。我們在努力奮斗,目的無非是支付人生所必須的費用。因為生活是需要費用的。這些費用是:
出生時的撫養費
青少年時代的教育費用
創業基金
婚嫁基金
醫療費用
平常家用
突發事件下的急用
重振基金
養老基金
最後一筆費用(喪葬費)
人生有這么多的費用,你想想看,有哪一種費用你逃得了。請問你有選擇的機會嗎?當你:
面對可愛聰明的未成年而需要呵護的幼小子女,你不覺得他今後幾十年的成長一絲一毫都離不開你的關愛嗎?
當你面對愛你的賢淑妻子,你不覺得你把她從一個姑娘變成一個婦女、母親,要付多少責任?
當你面對為你操碎了心的堂上二老,你不覺得你要為他們送終,讓他們有生之年無後顧之憂?
你有這么多的責任,而盡這些責任,費用是必須的。你無從逃避,你根本沒有機會逃,如果你是一個真男人、真女人。別無選擇,你將義不容辭的承擔起這一切,不管你願不願意。而壽險絕對是可以支付這些費用的,而且是最簡單的。人生在世,本來就有被迫而無法逃避的費用,不管你投保與否。將來有一天,誰都要採用某種方法,由某一個人支出那筆款項。對於支付,其實我們沒有選擇的餘地,而可選擇的只有支付的方式了。當你需要時,壽險可以支付這些費用。否則,在將來非得由某一個人支付不可。
(1)對於死亡時的費用
人生自古誰無死,惟留丹心照汗青。
當然我們可以不必苛求名垂青史,但求死時坦然而無牽掛。任何人都不可避免支付這筆費用。你可以不付責任,對妻兒的痛苦視若無睹,但費用仍需支付。若不在生前自己預備好,就只好把債務留給苦命的妻兒了。而這筆費用,不管是一萬元還是二萬元,均需現金支付,而代之以壽險,只要交納2-3%保險費就夠了。
(2)教育金的給付
子女的成長,無可避免需要教育金。籌備這筆費用當然有多種方法,如子女半公半讀,找一個工作賺點錢。不過,這種方法並非不要費用,只是改變了支付人而已。教育金若非你不在孩兒時點滴積存就勢必要在某一時期一次性大筆支出。倘若你有萬一,可憐的孩子就要望大學門而興嘆了。用壽險可以幫你把這筆費用分攤成十年或更長時間交納,這筆保險費的支出並非保險本身,而是教育本身。
(3)退休後的收入
退休後雖然不工作了,但沒有人會說:此時在不需要費用了。倘若不積極在年輕時積極准備,則在年老時必須要工作來換取費用。一生不要做二次兒子,養子防老已不可靠。老年生活最難過的、最傷自尊心的莫過於要靠施捨。無論是國家救濟還是靠子女奉養,都令人難受。壽險則可以支付這筆費用,你願意聽一下嗎?
諸多的人生費用,我們不能盡述。壽險使這種支付變得簡單、穩妥。投保壽險不可能讓你發家致富,但卻是人生費用最可靠的支付手段和方法。
壽險到底是什麼?你終會發現,壽險最終竟然不是一種消費而居然是人生必不可少、無可選擇的一種支付方式而已。
說了這么多,你終該了解,世上倘若沒有壽險,我們的生活水準必會大大降低,每個人成功的機會也必受限制。社會責任的概念低落生活必會不安定,死亡率提高,說不定強權統治就會出現,個人的自由也必受限制。這樣,原來作為保障個人安定的壽險,其最大的貢獻竟然是對於國家和社會的穩定。壽險原是為保護家庭而發售的,同時也穩定了社會。壽險也是為了保障兒童們的將來而發售的。保險費是數以萬計的人共同繳付的,由此可以推動我們的商業、建築業。當我們歸土後,此事在繼續為千萬人造福。那麼這就是我們對最大多數的人做了最大的善事了。我們永遠不斷地在追求人生的自由及幸福。換句話說:
保險正是人生永恆不變的伴侶。
廣州太平洋壽險個險營銷中心林偉銘為您解答。您的滿意,我們的價值!

② 李啟紅的違紀犯罪

2010年5月31日,李啟紅涉嫌嚴重違紀被查的消息見諸報端,引發坊間種種猜測。而起訴書顯示,的確是股票讓李啟紅發了大財,也栽了跟頭。
2006年年底,中山公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股東中山公用事業集團有限公司(後更名為中山公用事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籌備集團公司整體上市。
2007年5月,譚慶中在擔任中山公用事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期間,將集團公司整體資金注入中山公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構思告訴鄭旭齡,共同研究資產重組的可行性。隨後,譚慶中要求鄭旭齡准備一份關於集團公司重組中山公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並整體上市的材料,並於2007年6月26日向李啟紅全面匯報了整體上市的工作情況。
2007年7月3日,李啟紅、譚慶中、鄭旭齡等人向中國證監會匯報了中山公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的初步方案。
2007年7月4日,中山公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用科技」(2008年8月更名為「中山公用」)股票停牌。
2007年8月20日,「公用科技」股票復牌,中山公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布了關於換股吸收合並公用集團及定向增發收購鄉鎮供水資產的預案公告。
2007年5月至6月,譚慶中多次向李啟紅匯報中山公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籌備資產重組的事宜。
2007年6月中旬,譚慶中在辦公室約見了林永安,向其泄露有關中山公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資產重組內幕信息。
2007年6月下旬,李啟紅與林永安商定後,在家中向林小雁泄露了中山公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准備資產重組,股價會上漲的內幕信息,並讓林小雁找林永安拿錢幫助買賣「公用科技」股票。隨後,林小雁從林永安存款賬戶中轉出人民幣236.5萬元,從其丈夫李啟明存款賬戶轉出人民幣350萬元,並拿出自有資金,共籌集人民幣677萬元,以其弟林偉成和同事劉贊雄的名義,在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中山營業部辦理了證券交易開戶手續,分別轉入林偉成賬戶人民幣400萬元,轉入劉贊雄賬戶人民幣277萬元,指使朋友關穗騰負責買賣「公用科技」股票。
2007年6月29日至7月3日,上述賬戶在「公用科技」股票停牌前累計買入89.68萬股,買入資金人民幣669萬余元。
後於2007年9月18日至10月15日陸續賣出「公用科技」股票,賬面收益人民幣1983萬元。
中山公用集團多名高管涉案
據調查,2007年6月11日,中山公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資產重組這一內幕信息已形成,2007年6月11日至7月3日為這一內幕信息的價格敏感期。在此期間,除了李啟紅外,公用集團亦有多名高管利用內幕信息炒股。其中,原公用集團企管部經理周中星從鄭旭齡處獲知內幕信息後,與其妻子黃某和母親麥某共買入88.44萬股,並於2007年10月8日至10日賣出,賬面收益高達人民幣1809萬余元。
為規避證監會調查轉走贓款
為應付中國證監會的調查,李啟明曾夥同林永安、林小雁等人商量規避調查事宜。2009年12月,中國證監會找到李啟明調查林小雁等人買賣「公用科技」股票的情況。
2010年4月初,李啟明向林小雁提出轉款人民幣1000萬元至其合作夥伴郭長棋的存款賬戶,用於收購建大電器工業(中山)有限公司20%的股權。隨後,林小雁安排林偉成於2010年4月6日、7日、9日分3次轉款人民幣1000萬元至郭長棋的存款賬戶。 另據指控,2006年至2010年,李啟紅利用擔任中共中山市委副書記、中山市人民政府市長的職務便利,為梁某某擔任中共中山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市直機關工委書記等職務提供了幫助。並接受了梁某某的請托,指示中山市教育局為梁某某的子女等人解決入學問題,在家中共收受梁某某賄送的現金40萬港元。
2009年6月至8月,李啟紅接受廣東省中山絲綢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關某某的請托,商請拱北海關副巡視員兼中山海關黨委副書記梁某某為曾經受過海關行政處罰的該公司申請雙A信用級別事項給予支持,並於2009年9月在家中收受關某某賄送的現金人民幣10萬元。 反對樓市「低迷」
還有傳聞稱,李啟紅與他人合作開發房地產項目,但該項目因某種原因沒有獲得合法手續,而李啟紅利用自己的身份地位,使得該項目獲得了審批,此事被人舉報至紀檢部門。另外也有多名中山人士向媒體反映,李啟紅家人涉足當地房地產市場。
2009年1月中旬,國際金融危機波及中國。公開資料顯示,李啟紅參加中山市人大會議第十五代表團的分組討論會時曾發表過與房地產有關的言論。她說:「我聽到不少市民對救市政策有偏見,認為政府出台政策救樓市就是偏幫房地產商」「政府救的不是一個房地產業,而是整個產業鏈。一個房地產業可以拉動50多個產業,建材、家私、家電、燈飾等行業都與之密切相關」。李啟紅認為,「樓市低迷,對政府的整個稅收都會有影響。」

③ 關於前中山市市長李啟紅

李啟紅是原中共廣東省中山市委副書記、市長,廣東省委黨校研究生學歷,1968年6月參加工作,1974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前任中山市市委副書記、市長。2010年5月因經濟問題雙規。2011年4月6日至7日,李啟紅將在廣州受審,其被控內幕交易罪、泄露內幕信息罪和受賄罪三項罪名。

中文名: 李啟紅
國籍: 中國
民族: 漢族
出生地: 廣東中山
出生日期: 1954年4月

個人履歷

1968.06-1972.01,中山縣石岐鎮中區藤草工藝社職工、革委委員;
1972.01-1974.08,中山縣石岐鎮中區朝陽居委會主任;
1974.08-1975.08,中山縣古鎮公社古四大隊路線教育工作隊隊長;
1975.08-1979.12,中山縣石岐鎮黨委副書記兼煙墩區黨總支書記、辦事處主任;
1979.12-1984.02,中山縣石岐鎮煙墩區黨總支書記、辦事處主任;
1984.02-1990.09,中山縣(市)煙墩區黨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撤銷石岐鎮);
1990.09-1995.09,中山市婦聯副主任、副主席;
1995.09-1997.10,中山市婦聯主席;
1997.10-1999.03,中山市委常委、市委組織部部長;
1999.03-2004.03,中山市委副書記、市委組織部部長、市委黨校校長;
2004.03-2006.12,中山市委副書記、市委秘書長、市委黨校校長;
2006.12-2007.01,中山市委副書記、代市長、市政府黨組書記、市委秘書長、市委黨校校長;
2007.01,中山市委副書記、市長、市政府黨組書記。
2010.05,涉嫌嚴重經濟違紀被調查。[1]
編輯本段
違紀問題

買賣股票
2010年5月31日,李啟紅涉嫌嚴重違紀被查的消息見諸報端,引發坊間種種猜測。而起訴書顯示,的確是股票讓李啟紅發了大財,也栽了跟頭。
2006年年底,中山公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股東中山公用事業集團有限公司(後更名為中山公用事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籌備集團公司整體上市。

2007年5月,譚慶中在擔任中山公用事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期間,將集團公司整體資金注入中山公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構思告訴鄭旭齡,共同研究資產重組的可行性。隨後,譚慶中要求鄭旭齡准備一份關於集團公司重組中山公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並整體上市的材料,並於2007年6月26日向李啟紅全面匯報了整體上市的工作情況。
2007年7月3日,李啟紅、譚慶中、鄭旭齡等人向中國證監會匯報了中山公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的初步方案。
2007年7月4日,中山公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用科技」(2008年8月更名為「中山公用」)股票停牌。
2007年8月20日,「公用科技」股票復牌,中山公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布了關於換股吸收合並公用集團及定向增發收購鄉鎮供水資產的預案公告。
2007年5月至6月,譚慶中多次向李啟紅匯報中山公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籌備資產重組的事宜。
2007年6月中旬,譚慶中在辦公室約見了林永安,向其泄露有關中山公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資產重組內幕信息。
2007年6月下旬,李啟紅與林永安商定後,在家中向林小雁泄露了中山公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准備資產重組,股價會上漲的內幕信息,並讓林小雁找林永安拿錢幫助買賣「公用科技」股票。隨後,林小雁從林永安存款賬戶中轉出人民幣236.5萬元,從其丈夫李啟明存款賬戶轉出人民幣350萬元,並拿出自有資金,共籌集人民幣677萬元,以其弟林偉成和同事劉贊雄的名義,在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中山營業部辦理了證券交易開戶手續,分別轉入林偉成賬戶人民幣400萬元,轉入劉贊雄賬戶人民幣277萬元,指使朋友關穗騰負責買賣「公用科技」股票。
2007年6月29日至7月3日,上述賬戶在「公用科技」股票停牌前累計買入89.68萬股,買入資金人民幣669萬余元。
後於2007年9月18日至10月15日陸續賣出「公用科技」股票,賬面收益人民幣1983萬元。
中山公用集團多名高管涉案
據調查,2007年6月11日,中山公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資產重組這一內幕信息已形成,2007年6月11日至7月3日為這一內幕信息的價格敏感期。在此期間,除了李啟紅外,公用集團亦有多名高管利用內幕信息炒股。其中,原公用集團企管部經理周中星從鄭旭齡處獲知內幕信息後,與其妻子黃某和母親麥某共買入88.44萬股,並於2007年10月8日至10日賣出,賬面收益高達人民幣1809萬余元。
為規避證監會調查轉走贓款
為應付中國證監會的調查,李啟明曾夥同林永安、林小雁等人商量規避調查事宜。2009年12月,中國證監會找到李啟明調查林小雁等人買賣「公用科技」股票的情況。
2010年4月初,李啟明向林小雁提出轉款人民幣1000萬元至其合作夥伴郭長棋的存款賬戶,用於收購建大電器工業(中山)有限公司20%的股權。隨後,林小雁安排林偉成於2010年4月6日、7日、9日分3次轉款人民幣1000萬元至郭長棋的存款賬戶。
涉嫌受賄
另據指控,2006年至2010年,李啟紅利用擔任中共中山市委副書記、中山市人民政府市長的職務便利,為梁某某擔任中共中山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市直機關工委書記等職務提供了幫助。並接受了梁某某的請托,指示中山市教育局為梁某某的子女等人解決入學問題,在家中共收受梁某某賄送的現金40萬港元。
2009年6月至8月,李啟紅接受廣東省中山絲綢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關某某的請托,商請拱北海關副巡視員兼中山海關黨委副書記梁某某為曾經受過海關行政處罰的該公司申請雙A信用級別事項給予支持,並於2009年9月在家中收受關某某賄送的現金人民幣10萬元。
染指房產市場
反對樓市「低迷」
還有傳聞稱,李啟紅與他人合作開發房地產項目,但該項目因某種原因沒有獲得合法手續,而李啟紅利用自己的身份地位,使得該項目獲得了審批,此事被人舉報至紀檢部門。另外也有多名中山人士向媒體反映,李啟紅家人涉足當地房地產市場。
2009年1月中旬,國際金融危機波及中國。公開資料顯示,李啟紅參加中山市人大會議第十五代表團的分組討論會時曾發表過與房地產有關的言論。她說:「我聽到不少市民對救市政策有偏見,認為政府出台政策救樓市就是偏幫房地產商」「政府救的不是一個房地產業,而是整個產業鏈。一個房地產業可以拉動50多個產業,建材、家私、家電、燈飾等行業都與之密切相關」。李啟紅認為,「樓市低迷,對政府的整個稅收都會有影響」。
編輯本段
免職決定

2010年8月21日,中山市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六次會議決定,接受中山市原市長李啟紅辭去市十三屆人大代表職務的請求。中山市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發布公告:「李啟紅因已不適合繼續擔任市人大代表,提出辭去市十三屆人大代表職務的請求。」
2010年5月30日,中山市原市長李啟紅涉嚴重經濟違紀問題被查。5月31日上午,中山市就此事召開處級以上幹部通報會,通報了李啟紅被查的消息,原因是其涉嫌股票內幕交易,涉及上市股票為「中山公用」。日前,李啟紅的兩位弟弟李啟明和李啟和目前也已被相關部門要求協助調查。
現年56歲的李啟紅生於中山,成長於中山,並最終成為中山市市長。先後擔任過中山縣石岐鎮煙墩區黨總支書記、辦事處主任,中山市婦聯主席等職務。1997年-1999年李啟紅任中山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1999年-2006年任中山市委副書記,2007年1月起任中山市委副書記、市長。
在此前的6月11日,中山市公布市長人選變動情況,廣州市委常委、蘿崗區委書記薛曉峰提名為中山市市長候選人,李啟紅不再任中山市市長。[2]
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2010年10月28日在京閉幕。經表決,中山市原市委副書記、市長李啟紅因涉嫌經濟違紀問題,代表資格終止。[3]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北京2011年1月7日電 據《南方日報》報道,日前,中共廣東省委十屆八次全會在廣州召開。全會一致通過:李啟紅因涉嫌嚴重違紀,根據《中國共產黨章程》的有關規定,決定撤銷李啟紅十屆省委委員職務。[4]
編輯本段
涉案受審

4月6日至7日,李啟紅將在廣州受審,同案受審人員共計10人之多。這10人中,有5人來自李啟紅的家族,包括其丈夫林永安、弟弟李啟明、還有李啟明的妻子。李啟紅所涉嫌的罪名,有內幕交易罪、泄露內部信息罪、受賄罪。[5]
根據指控,李啟紅及其親屬利用從中山公用集團董事長譚慶中處所獲得的該集團資產重組的內幕信息炒股,賬面收益高達1983萬元。
本案的被告人多達10人,因此庭審安排在廣州中院第二法庭。明日,曾經的「2009中國十大品牌市長」李啟紅及其丈夫林永安、弟弟李啟明和弟媳林小雁將坐上這個被聚焦的被告席,同時受審的還有原中山公用事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用集團)總裁助理、發展規劃中心經理鄭旭齡、原公用集團企管部經理周中星、原公用集團董事長譚慶中等共10名被告人。由於案情重大,對於旁聽人員的安檢極其嚴格,連手機都不得帶入法庭。
編輯本段
社會評價

據廣東省紀委有關負責人30日晚證實,中山市政府市長李啟紅因涉嫌嚴重經濟違紀問題,目前正在接受組織調查。據廣東本地媒體報道,李啟紅的最後一次露面是5月18日率團赴汕尾市考察扶貧工作,此外,李啟紅還在5月初率領中山市政府訪問團訪問了美國檀香山,並出席「2010中山-檀香山經貿合作交流會」等活動。活動期間,李啟紅並未有所異常,還曾在推介活動中現場演唱歌曲《小城故事》。
廣東省紀委有關負責人證實,中山市女市長李啟紅因涉嫌嚴重經濟違紀,目前正在接受組織調查(見本報昨日報道)。李啟紅落馬的消息震驚廣東,外界普遍認為,這是廣東省新一輪反腐打貪行動的開始。
2009年曾高調當選「十大品牌市長」
李啟紅接受調查事發突然,5月28日她還檢查了校園安全工作,並出席了陽江市在中山召開的投資環境推介會。5月23日,李啟紅赴上海出席了世博中山館開幕儀式。
李啟紅曾高調當選「2009中國十大品牌市長」,她當時獲獎的頒獎詞是:「前瞻木蘭,情系中山」,獲獎理由是:「她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成長為傑出的品牌女性;她以其務實的作風,前瞻性的眼光,引領中山邁入珠三角『科技金融結合試點城市』。2009年,她在交通、金融產業集群、城建環保等各個環節,為打造中山城市品牌,持續不斷地揮灑著熱情。」
但本地人認為,李啟紅的落馬,恰恰是其長期在本地主政導致,人情糾葛煩多,無法避免地牽扯貪腐之事。一些人甚至擔心李啟紅落馬之後,會帶出一批多年來與其接近的官員。

④ 現在想買定投基金,選哪種好呢同事介紹交銀精選,不知各位有什麼意見呢我想買五年左右吧~

看來你的同事對這方面還不是很了解哦~~交銀精選是股票型基金,無論是在最近一個月,還是最近一個季度,甚至是進入09年來,它的業績都只能說是非常的一般哦~~~

如果你是做定投,而且定投三年以上的話,我覺得指數基金還是很合適的。。。我推薦的是嘉實300

嘉實滬深300跟蹤滬深300指數,相關研究表明,股票指數的成分股市值一般在達到70%以上時,才能夠保證有足夠的市場覆蓋率,並比較真實、全面地反應市場股價的動態演變,滬深300指數橫跨滬深兩市,其成分股的總市值占滬深兩市總市值的81.82%,流通市值占滬深兩市總流通市值的69.92%,在對國內股市的覆蓋效果方面要大大優於其他指數,同時經過2008年65%以上的超跌,滬深300的估值優勢相對明顯,顯示出良好的投資價值。

最好祝你投資順利咯~

⑤ 泰達荷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基本信息

法定名稱 泰達荷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英文名稱 ABN AMRO TEDA Fund Management Co., Ltd.
組織形式 有限公司
公司屬性 中外合資
成立日期 2002-07-04
注冊資本 18000(萬元)
法人代表 劉惠文 總經理 林偉萌
經營范圍 基金管理業務,發起設立基金。 天津泰達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成立於2001年,其企業規模和實力位居天津市首位,信託投資公司。
荷蘭銀行(ABN AMRO)成立於1824年,是世界知名金融集團,資產規模位居歐洲第八,世界第十三。荷蘭銀行目前總資產9870億歐元,遍布全球53個國家的員工超過 105000人。(數據截至2006年12月31日)。旗下的荷銀投資管理公司專注於資產管理業務,以獨特的行業研究著稱於全球資產管理領域。

旗下泰達荷銀成長基金憑借持續穩定的業績回報,屢次榮獲由國際權威基金評級機構晨星公司(Morning Star)以及理柏(Lipper)的專業肯定;荷銀精選基金榮獲2006年開放式股票型金牛基金獎(《中國證券報》,2007年1月10日)及2006 年十大明星基金獎(和訊網,2007年1月27日);同時公司也多次獲得專業媒體頒發的金牛基金管理公司(《中國證券報》,2006年2月16日, 2005年4月12日)、綜合實力獎(《21世紀經濟報道》,2005年1月10日)、投資者最信賴的基金管理公司(新浪網,2005年3月)等榮譽稱號。這些充分說明了專業評級機構、新聞媒體以及廣大的投資者對於泰達荷銀基金管理公司的品牌和實力的認可。
「財智分享 合贏人生」--泰達荷銀矢志成為最具聲譽、最受人尊敬的基金管理公司,通過分享我們的專業經驗、創造優異的投資業績;提供高品質的客戶服務,給予我們的客戶持續。 公司是經中國證監會證監基字【2002】37號文批准於2002年6月6日成立。由湘財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山東鑫源控股有限公司、大慶石油管理局、新疆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共同發起設立,注冊資本為1億元人民幣。目前的股東及股權比例分別為:湘財證券有限責任公司40%、山東鑫源控股有限公司30%、大慶石油管理局15%、新疆證券有限責任公司15%。
2003年2月被獲准發行國內首隻傘型基金。
2003年,經中國證監會批准湘財合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名稱變更為湘財荷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荷蘭銀行有限公司通過收購原有股東股權的方式參股,使湘財荷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為中國首家通過存量股權轉讓方式合資的基金管理公司。目前公司注冊資本金為1億元人民幣,股東為湘財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佔37%)、荷蘭銀行有限公司(佔33%)、山東鑫源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佔30%)。
2004年8月,山東鑫源控股有限公司將所持有的本公司30%的股權轉讓給公司現有股東湘財證券有限責任公司。變更後的股東及持股比例為:湘財證券有限責任公司:67%;荷蘭銀行有限公司:33%。
2005年2月,荷蘭銀行有限公司將所持有的本公司33%的股權轉讓給荷銀投資管理(亞洲)有限公司。變更後的股東及持股比例為:湘財證券有限責任公司:67%;荷銀投資管理(亞洲)有限公司:33%。
2006年4月,原公司第一大股東湘財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將所持有的湘財荷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全部67%的股權分別轉讓給公司外方股東荷銀投資管理(亞洲)有限公司16%、北方國際信託投資股份有限公司51%。
變更後的股東及持股比例分別為:
北方國際信託投資股份有限公司:51%;荷銀投資管理(亞洲)有限公司: 49%。
2006年10月,泰達荷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由人民幣一億(RMB 100,000,000 元)增加為人民幣一億八千萬元(RMB 180,000,000 元), 公司現有股東按其在公司的出資比例同比例認繳增資額,原持股比例保持不變,仍為:北方國際信託投資股份有限公司:51%;荷銀投資管理(亞洲)有限公司:49%。

⑥ 幫忙解釋下股票名次

你說的應該是"頭寸"吧,相當多人語誤成"寸頭"的
頭寸是金融行業常用到的一個詞,在金融、證券、股票、期貨交易中經常用到。其實是就是余額的意思。

舉例來說:

外匯頭寸——是指外匯銀行所持有的各種外幣帳戶余額狀況,即外匯銀行 的外匯買賣的餘缺狀況。外匯銀行買入的外匯大於其賣出的外匯時,外匯 頭寸出現多頭(Long Position),亦稱為超買(Overbought);外匯銀 行買入與賣出的外匯相等時,外匯頭寸平衡,被稱為軋平或持(Square Position);外匯銀行買入的外匯小於其賣出的外匯時,外匯頭寸出現空頭或缺(ShortPosition),亦稱為超賣(Oversold)。外匯銀行所持有的各種期限的各種外幣加總計算的凈余額稱為總頭寸(Overall Position)。

頭寸作為一種市場約定。期貨合約買方處於多頭(買空)部位,期貨合約賣方處於空頭(賣空)部位。 在期貨交易中建倉時,買入期貨合約後所持有的頭寸叫多頭頭寸,簡稱多頭;賣出期貨合約後所持有的頭寸叫空頭頭寸,簡稱空頭。商品未平倉多頭合約與未平倉空頭合約之間的差額就叫做凈頭寸。

另附上一篇關於這個語誤的文章
「寸頭」的思考
林偉
作為一名在期貨市場的理論與實務領域跌滾爬打四年多,熟悉期貨又自稱是「我們期貨人自己的律師」的我,前不久在代理一個期貨糾紛案的過程中遇到了一件令我啼笑皆非的事。這事發生在我代理的這樁期貨糾紛案開庭後,當時我將寫好的代理詞送給本案的承辦法官,在交流中該法官向我了解有關「寸頭」問題,一下子搞得我莫名其妙。
何為「寸頭」?在我的印象中,「寸頭」與我們理發時所剃的平頭應該是同一個概念。而我與法官交流的是本樁期貨糾紛案所涉及到的相關的期貨知識,怎麼突然冒出一個「寸頭」來?因此,無論法官怎麼說,我就是弄不明白。於是,法官就以半開玩笑的口氣詰問我:「林律師,你在期貨市場呆了三、四年,怎麼連『寸頭』都不知道?」最後還是經法官大面積的言語揭示,我才最終弄明白,法官所稱的「寸頭」實際上就是「頭寸」的意思,法官只不過是將其顛倒過來讀而已。據我了解,就是這個法官,在所在的法院里辦期貨案可是出了名的。因此,我當時很迷惑他用「寸頭」是怎麼跟律師和當事人交流的。後來經過與該法官的幾次接觸,他的一句一個「寸頭」使我最終明白,其他律師和當事人是把法官口中的「寸頭」當作「頭寸」來與法官進行交流的。再後來,又因其他期貨案與其他法官接觸,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法官也將「頭寸」說成「寸頭」,我也見怪不怪地明白了他們的意思。
然而,我無論經怎麼琢磨都覺得把「頭寸」說成「寸頭」不是那麼一回事。再細究一下,覺得這不只是一個小小的口誤,而是值得我們警惕的問題。我們知道,法律上對那些常識性的知識通常是以裁定的形式直接確認其事實的真實性的,以平息沒有合理根據的無謂爭議,從而確保案件審理的順利進行,同時也有利於提高訴訟效率。因此,對於這些常識性知識能說明的事實案件,當事人是無需尋找證據證明的。但是,如果就連一位辦過大量期貨糾紛案的法官也一直將「頭寸」錯讀成「寸頭」,那他又如何能弄清楚「頭寸」這一概念的真正含義。如果連決定一個案件成敗關鍵的常識性概念的含義都弄不明白,那他又如何能保證其判決的合法公正,如何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實際上,這幾年我接觸到的類似的怪事不在少數,這說明我們在期貨知識的宣傳普及上仍然存著大量的盲區,同時市場的規范化發展也要求我們與司法機關作更進一步的溝通和交流,推動執法者來了解和正確認識期貨市場。只有這樣,《期貨交易管理暫行條例》及相關管理辦法頒布實施後,期貨市場才能真正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

閱讀全文

與林偉名下股票資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哪一天股票漲停數最多 瀏覽:597
怎麼判斷股票軟體是正規的 瀏覽:609
最新股票上市時間一覽表 瀏覽:200
買股票資產負債記賬 瀏覽:63
怎樣查公司股票賬戶 瀏覽:291
股價高估對股票的影響 瀏覽:592
安卓免費股票軟體哪個好用 瀏覽:962
股票的行權時間 瀏覽:580
新城股票今天價格走勢 瀏覽:984
什麼指標判斷股票的頂 瀏覽:188
股票資金被動與主動 瀏覽:402
中信證券怎麼找股票 瀏覽:797
輝煌科技股票會漲嗎 瀏覽:685
亞馬遜分給員工的股票 瀏覽:338
達觀數據股票代碼 瀏覽:791
股票app怎麼委託買進 瀏覽:115
科技板塊股票看什麼指數 瀏覽:380
重組後的股票會變動嗎 瀏覽:764
達摩科技股票 瀏覽:992
浦發銀行股票分紅2019 瀏覽: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