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期指持倉 > 債券股票流動性

債券股票流動性

發布時間:2022-04-14 05:00:39

『壹』 股票和債券誰的流動性強

相比較而言,股票比債券的流動性強,但股票比債券的風險大。

『貳』 中國大陸交易所債券市場的流動性,該怎樣改善

與國債、政策性金融債等傳統利率債相比,地方債二級市場的規模相對有限,這阻礙了地方債市場的不斷擴大,也意味著地方債市場在未來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本文探討了地方債二級市場的現狀及原因,並從業務角度提出了一些改進建議。

與股票市場相比,由於對象屬性、主體結構和交易方式的特殊性,債券市場的流動性自然較弱,更容易陷入弱勢交易的窘境,因此,流動性支持機制的推進更為迫切。上述人士認為,在債券交易規則方面,以股票為基礎的規則框架沒有充分體現債券的特點。在債券交易的技術體系方面,債券與股票共用一個交易系統,難以滿足機構投資者對各類債券交易的需求,也不利於有效管理股票和債券交易風險。


『叄』 股權和債券誰的流動性高

只要有成熟的市場,流動性就會高。

債券的流動性會受到發行期的影響,發行越久流動性會稍微差一些。

『肆』 債券與股票之間有何關系

債券是政府、企業、銀行等債務人為籌集資金,按照法定程序發行並向債權人承諾於指定日期還本付息的有價證券。

股票是股份公司發行的所有權憑證,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每家上市公司都會發行股票。

債券與股票都是有價證券,是證券市場上的兩大主要金融工具。兩者同在一級市場上發行,又同在二級市場上轉讓流通。對投資者來說,兩者都是可以通過公開發行募集資本的融資手段。由此可見,兩者實質上都是資本證券。

二者基本沒什麼關系,要說關系也就是,他們都是金融產品



(4)債券股票流動性擴展閱讀:

債券作為一種債權債務憑證,與其他有價證券一樣,也是一種虛擬資本,而非真實資本,它是經濟運行中實際運用的真實資本的證書。

債券作為一種重要的融資手段和金融工具具有如下特徵:

償還性

償還性是指債券有規定的償還期限,債務人必須按期向債權人支付利息和償還本金。

流動性

流動性是指債券持有人可按需要和市場的實際狀況,靈活地轉讓債券,以提前收回本金和實現投資收益。

安全性

安全性是指債券持有人的利益相對穩定,不隨發行者經營收益的變動而變動,並且可按期收回本。

收益性

收益性是指債券能為投資者帶來一定的收入,即債券投資的報酬。在實際經濟活動中,債券收益可以表現為三種形式:一是投資債券可以給投資者定期或不定期地帶來利息收入:二是投資者可以利用債券價格的變動,買賣債券賺取差額;三是投資債券所獲現金流量再投資的利息收入。

『伍』 股票和債券的優缺點 股票和債券的異同點

債券收益相對少,但收益穩定!股票相對收益大,但風險較大!
高收益高風險,可能大家在一說到股票的優缺點時第一個反應就是這個,一名入行很多年的老股民,我想說,股票的優缺點可不能只用這六個字概括,這就為大傢具體說一說!
開篇之前,我先給大家送上一個福利,看看我精選的3隻牛股當中,有沒有合你心水的:【絕密】機構推薦的牛股名單泄露,限時速領!!!
一、股票投資的優點
股票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
通常來說,購買股票的優點有下面幾點:
(1)流動性相對來說比較強,變現也很快:若是想賣,所持有的股票都能夠隨時被賣出,在下個交易日除了可以收到股款之外,還可以獲得現金。
(2)安全性很不錯:怎麼說也是相關部門監管的正規市場,對於交易所帶來的財產損失是不用太過用心的。
(3)有可觀收益:只要一開始能買到優質的股,並且有著正確的投資理念,那麼想要高收益的回報,可能性非常高!
然則A股市場上的股票良多,要怎麼才能知道哪只有著較高的收益?不妨直接點擊這里,即有專業的股票分析師為你分析股票發展潛力怎樣,值不值得買入!【免費】測一測你的股票當前估值位置?

二、股票投資的缺點
而投資股票也具有以下缺點:
(1)不確定因素多:股票市場不確定性的因素非常多。譬如說2015年股災讓人刻骨銘心,可以說是「千股跌停」!這場災難給當時的投資者可以說是難以磨滅的一擊!
(2)收益與風險是呈正比的,高收益就是高風險:購買股票後,公司成長或交易市場波動帶來的利潤股東都能夠憑藉手中的股票分享到,但也要共同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
(3)進入高標准:投資股票,不像是買菜吃飯,需要我們去掌握專業知識、投資經驗等的投資管理能力,還需要有良好且穩定的投資心態。如果少了這些知識儲備和經驗,跟風進入的話,虧損的幾率會很大!
空閑時,可以多看看這個股市播報,了解股市的最新資訊,及時了解股票相關的信息,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規避虧損風險。【股市晴雨表】金融市場一手資訊播報

應答時間:2021-09-23,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陸』 債券流動性的公司債券流動性的決定因素

公司債券流動性決定因素常被用來作為流動性的間接衡量指標,或者被稱為間接流動性代理(Indirect Liquidity Proxy)。在流動性決定因素的分析上,一般用線性回歸來進行。雖然回歸分析只能給出相關關系,無法給出因果關系。但是,顯然是決定因素來驅動流動性,而不是相反。在已有的研究中,債券市場流動性決定因素主要有市場環境因素,債券發行人特徵因素和債券特徵因素。
1.市場環境貨幣,國債,公司債和股票等金融工具構成了不同風險、收益和流動性層次的金融市場。
在不同的市場環境下,市場參與者的風險、收益和流動性偏好會發生改變,從而導致參與者選擇不同層次的金融市場進行投資和融資。市場參與者行為的變化會引發不同層次金融市場系統流動性的調整。當投資者面臨較大金融恐慌的時候,投資者會投向國債市場,導致公司債券市場系統流動性的缺失。而在金融正常時期,公司債券市場的流動性主要是由交易流動性來決定(Laganá,et al.,2006)。由於公司債券可視作國債與股票的混合物,國債和股票市場的交易情況必然會影響公司債券的流動性。Hotchkiss & Jostova(2007)發現長期國債回報的增加會降低短期公司債券的交易,但會增加長期公司債券的交易。Hotchkiss &Ronen(2002)認為由於股票和公司債券會同時對特定公司信息做出反應,相同發行人的股票和公司債券交易量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雖然Hotchkiss & Jostova(2007)證實了上述關系,但是他們也發現股票市場的系統沖擊會降低公司債券交易,而公司債券發行人公開發行的股票價格變化對其債券交易影響並不顯著。
除了基礎市場以外,Laganá,et al.(2006)認為信用衍生市場也會對公司債券市場的流動性產生較大影響。一方面,信用衍生市場提高了交易商的風險管理能力,減少了公司債券市場的交易成本,增強了公司債券市場流動性;另一方面,信用衍生市場對公司債券市場的系統流動性存在潛在正效應:一是信用衍生市場降低了逆向市場清算債券的需要和迫切性;二是信用衍生市場頭寸建立的便利性可以為金融恐慌市場提供額外的流動性;三是信用衍生市場的信用風險轉移功能實現了風險在廣泛投資者中進行分散的目標,增加了投資行為的差異性。然而,Laganá,et al.(2006) 也承認由於信用衍生市場生存時期沒有跨越信用周期,關於信用衍生市場增強公司債券流動性的結論還有待於進一步地實證檢驗。
另外一個影響公司債券流動性的市場環境因素是交易機制。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為某支債券做市的做市商個數。Schultz(2001)和Ericsson & Renault(2006)證實更多的市場參與者提升公司債券的流動性。這是因為交易者更容易在交易中找到交易對手,大指令能夠在不影響市場價格的前提下分裂為更小的部分,而許多活躍交易商為同一債券進行競爭將導致更小的流動性價格折扣。第二個方面是交易的透明度。基於美國公司債券交易信息披露機制的變革,交易透明度對公司債券流動性的影響受到學者,市場人員和監管者的關注。
Goldstein,Hotchkiss & Sirri(2007)發現交易後透明度增加對市場流動性有正的或者中性效應。Edwards,Harris & Piwowar(2007)證實交易後透明度增加顯著降低交易成本。由於透明度增加導致市場競爭度增加,降低大型交易商的市場份額和成本優勢,以及增加債券的「流動性溢出」,Bessembinder,Maxwell & Venkataraman(2006)證實交易後透明度會顯著降低機構交易者的交易成本。但是,Laganá,et al.(2006)從理論上提出交易後透明度對流動性沒有顯著影響;交易前透明度和持有透明度可能提升流動性。顯然,這些理論結論有待於進一步地實證檢驗。
2.債券發行人特徵影響公司債券流動性的發行人特徵主要包括發行人的信息披露狀況、行業歸類和信用狀況。
在信息披露上,雖然所有債券發行人要求進行信息披露,但是公開上市發行人的信息披露更嚴格。公開上市公司更充分的信息降低了做市商的逆向選擇成本,對公開上市公司債券進行做市的成本更小,市場流動性更高。Alexander,Edwards & Ferri(2000),Edwards,Harris& Piwowar(2007)和Hotchkiss & Jostova(2007)[14]發現非公開上市公司要比公開上市公司多支付收益溢價,公開上市發行人發行債券的流動性高於非公開上市發行人發行債券。然而,Houweling,Mentink & Vorst(2005)實證研究表明,債券發行人是否公開上市公司對流動性影響不顯著。另外,Alexander,Edwards和Ferri(2000) 的實證研究發現非公開上市公司債券交易更加活躍。其解釋是非公開上市公司只有債券作為投資工具,而公開上市公司不僅有債券,還有股票可供交易。
債券發行人的行業歸屬也是影響公司債券流動性的潛在因素。由於行業透明度、監管和市場前景的差異,不同行業公司發行債券的交易活躍程度有所差異。Hotchkiss &Jostova(2007)研究表明工業生產公司和金融公司投資級別債券的交易比公用公司債券的交易更活躍,公用公司的高收益債券的交易比工業生產公司和金融公司債券的交易活躍。這可能是公用公司的高收益債券更為某類機構投資者如保險公司偏好的原因。但是,Hotchkiss& Jostova(2007)承認交易活躍度的差異不大;債券的行業分類對交易的影響比較小。Mahanti et al.(2007)的研究也表明債券發行人的行業分類對隱含流動性的影響方向不明確。
已有研究關於信用風險對流動性影響的結論是混合的。Chakravarty & Skarkar(2003) 發現投資級別公司債券的日有效價差隨著信用價差的增加而增加。Houweling,Mentink &Vorst(2005)也發現信用風險與流動性存在顯著負相關關系。Edwards,Harris &Piwowar(2007)採用交易成本對信用評級虛擬變數和信用質量間接顯示變數進行回歸分析,發現公司債券交易成本隨著信用風險的增加而增加。相反,Alexander,Edwards &Ferri(2000)和Mahanti et al.(2007)發現信用風險與流動性正相關。Mahanti et al.(2007) 認為長期「購買並持有」投資者如保險公司為了進行長期的資產負債管理,購買並持有高信用質量債券,以避免頻繁的資產負債調整。而低信用質量債券的評級經常變化,導致更為頻繁的組合調整,從而增加了低信用質量債券的流動性。Hotchkiss & Ronen(2002)表明低評級債券更可能反映公司特定信息,債券逆向選擇成本更低。然而,基於美國保險公司債券交易數據,Hotchkiss & Jostova(2007)證實信用風險對高收益債券的交易活躍度存在顯著負影響,對投資級別債券的交易活躍度存在顯著正的影響。
3.債券特徵影響流動性的債券特徵主要體現在債券發行方式、發行規模、年齡、剩餘到期期限、息票利率和債券復雜性等方面。
在債券發行方式上,因為機構更強的議價能力,非注冊債券的交易成本低(Edwards,Harris & Piwowar,2007)iii。然而,Mahanti et al.(2007)發現雖然私募發行的某季度無交易的債券的流動性低,但是私募發行的某季度至少交易一次的債券的流動性高。這可能是有交易的私募債券具有與無交易的私募債券不同的債券特徵,但這個關系有待於進一步研究。
發行規模是影響債券流動性最重要的因素(Hotchkiss & Jostova,2007)。從交易商角度,發行規模大的債券有利於交易商進行存貨管理。按照存貨管理理論,這將降低買賣價差。
從投資者角度,小規模發行債券更容易被某些投資組合機構購買並持有鎖定,導致市場上可交易債券數量的下降和流動性的下降(Sarig & Warga,1989)。另外,有些投資者尤其是機構投資者用小規模發行債券建立大規模頭寸的難度和成本較高。從信息披露角度,小規模發行債券不符合進入常用債券指數的要求。發行規模大的債券被更多的投資者分析,這導致大規模發行債券的信息成本更低。小規模發行債券的信息散布范圍小,導致更高的信息成本(Crabbe &Turner,1995)。因此,理論上假設發行規模是債券流動性的正效應因素。然而,Crabbe & Turner(1995)沒有發現支持上述假設的證據。可能的原因有三個:一是存在發行規模臨界值。超過臨界值,發行規模對流動性的影響迅速下降(Mahanti et al.,2007)。二是注冊發行規模而不是分期發行規模對流動性產生影響(Mullineaux & Roten,2002)。三是同一發行人的其它發行帶來的干擾效應。其它發行如果導致與高杠杠聯系的發行人信用問題,干擾是負效應(Edwards,Harris & Piwowar,2007);如果其它發行與信息透明和流動性溢出相聯系,干擾是正效應(Goldstein,Hotchkiss & Sirri,2007)。但是,最近的研究,如Edwards,Harris & Piwowar(2007),Goldstein,Hotchkiss & Sirri(2007),Hotchkiss &Jostova(2007)和Mahanti et al.(2007)等,分別從買賣價差、交易量、交易次數和隱含流動性等方面提供了支持發行規模流動性正效應假設的證據。
影響債券流動性的另一重要因素是債券年齡(Hotchkiss & Jostova,2007)。這就是所謂的「新券」對「舊券」效應:當一個債券剛發行時,它屬於「新券」。發行一段時間後,它成了「舊券」。「新券」的流動性比「舊券」的要高。Schultz(2001)指出新券往往出現低估,以致於交易者在發行時購買,隨後迅速賣出,導致新券交易比老券交易活躍。Alexander,Edwards & Ferri(2000)提出隨著一個債券的存續期增加,不活躍組合管理機構日益將原始發行吸收進組合,使得更少的債券可用於交易。已有的實證證據基本支持年齡的流動性效應假設。Hong和Warga(2000),Schultz(2001),Chakravarty和Sarkar(2003)和Edwards,Harris & Piwowar(2007)證實債券年齡與買賣價差之間存在顯著正相關關系。Alexander,Edwards & Ferri(2000)的證據表明債券年齡與交易量成顯著負相關關系。Mahanti etal.(2007)發現年齡與隱含流動性、交易量和交易次數之間均存在很強的顯著負關系。Hotchkiss & Jostova(2007)證實年齡顯著降低債券交易的概率。
影響債券流動性的另外兩個期限因素是債券發行期限和債券剩餘到期期限。債券剩餘到期期限對流動性的影響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剩餘到期期限代理了債券承擔的利率風險。
另一方面剩餘到期期限代理了債券定價復雜程度。利率風險方面,債券剩餘到期期限與債券的利率風險成正相關關系。Alexander,Edwards & Ferri(2000)證實債券回報沖擊會導致更多的投機交易,尤其是對高收益債券而言。在債券定價復雜性方面,剩餘到期期限長的債券的定價復雜程度高。定價復雜意味著債券將來收益運動的可預測性低和市場參與者對價格的看法差異較大。此時,交易商面臨比更大的信息不確定性,交易商的買賣價差擴大。Hong &Warga(2000) 提供了債券收益不確定性將導致買賣價差擴大的證據。Houweling,Mentink &Vorst(2005)和Goldstein,Hotchkiss & Sirri(2007)提供了新的支持證據。然而,Mahanti etal.(2007)發現剩餘到期期限對流動性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債券發行期限與流動性存在顯著負相關關系。這可能是長期「購買並持有」投資者如保險公司採用長期債券進行資產負債管理的原因所致。綜合上述兩個方面,Hotchkiss & Jostova(2007)發現剩餘到期期限顯著降低投資級別債券的交易,對高收益債券的影響不明確;但考慮債券的可贖回性後,剩餘到期期限顯著增加高收益債券的交易。
另外兩個影響債券流動性的債券特徵是債券息票和債券復雜性。債券息票包括息票支付方式和息票利率兩個要素。Mahanti et al.(2007)證實息票支付的頻率、息票利率的浮動性不會影響債券流動性。然而,Edwards,Harris & Piwowar(2007)提出並證實浮動利率債券定價簡單從而導致交易成本低的假設。對於息票利率而言,主要在於零息票和高息票對債券流動性的影響。雖然零息票的性質對交易活躍投資者有吸引力,但是這些投資者更可能將它們作為對沖的工具看待,導致零息票的交易並不活躍(Mahanti et al.,2007)。此外,Amihud& Mendelson(1991)提出投資者可能受限於只能分配息票收益的規定,導致他們偏好高息票國債。然而,Houweling,Mentink & Vorst(2005)和Mahanti et al.(2007)的證據並不支持這個假設在公司債券的適用性。可能原因是息票效應與信用評級、稅收、年齡、期限和發行日效應相混淆。
債券的復雜性主要包括可贖回、可賣回、可轉換特徵、息票支付的非標准化和債券期限的可變化等。息票支付的非標准化主要包括可變化息票利率,非標準的利息累積和非標準的利息支付三方面的內容。它與債券期限的可變化性增加了債券定價的復雜性,阻礙經驗知識不豐富的投資者參與投資,從而限制了潛在投資者數量,增大了債券的交易難度,導致債券交易成本的增加。與這些復雜特徵不同,債券的期權特徵對流動性的影響是雙向的。一方面,債券期權特徵增加定價復雜性。但是,另一方面債券期權特徵改變債券預期期限和風險特徵,從而與債券剩餘到期期限效應聯系在一起。另外,債券復雜性的界定是相對的。隨著市場上具有某種復雜特徵債券的數量增加,投資者對這種債券的熟悉程度提升。具有這種特徵的債券很有可能成為市場標准債券,市場流動性相應增加(Mahanti et al.,2007)。

『柒』 股票與債券的流通性誰強

國債,又稱國家公債,是國家以其信用為基礎,按照債的一般原則,通過向社會籌集資金所形成的債權債務關系。國債是由國家發行的債券,是中央政府為籌集財政資金而發行的一種政府債券,是中央政府向投資者出具的、承諾在一定時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償還本金的債權債務憑證,由於國債的發行主體是國家,所以它具有最高的信用度,被公認為是最安全的投資工具。

保險,本意是穩妥可靠;後延伸成一種保障機制,是用來規劃人生財務的一種工具。是市場經濟條件下風險管理的基本手段,是金融體系和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的支柱。

股票是股份公司發行的所有權憑證,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每支股票背後都有一家上市公司。同時,每家上市公司都會發行股票的。

從各自的定義來看,儲蓄,國債,保險,股票,這四者的流通性順序依次是:股票>國債>儲蓄>保險

『捌』 從流動性,收益性,風險性三個方面比較股票,債券,證券投資基金三者區別,聯系

流動性
交易越活躍的地方,流動性越好。
股票的流動性是最好的。買賣股票時,不用找買家賣家,因為它時時刻刻有買家賣家,流動性好。
基金的流動性差,不是每時每刻都有買家賣家,一筆交易可能要等上好幾分鍾。
債券的流動性最差,可能一天都不成交。

收益性
收益性要從2個角度來分析:1是哲學角度,2是單個角度。
1,從哲學角度看,收益性最好的是債券。玩債券沒有賠錢的。
股票和基金收益性都很差。玩股票、債券幾乎沒有賺錢的。盡管有些股票漲了10倍,但是,從整個玩股票的股民的最終結局來看,玩股票幾乎沒有贏家。但是玩債券沒有賠家。
基金和股票賠的不分上下。
2,從單個角度看,股票收益性最好,第二是基金,第三是債券。
有的股票從2元漲到20元。很難見到有漲10倍的基金的。債券的收益是個死數,是固定的,在你買入以前就知道了,沒有懸念。
從哲學角度看,玩股票幾乎沒有贏家。但是,「單個」也在哲學裡面。如果你是那個「單個」,那麼玩股票最賺錢,收益性最好。如果你是「多數」,那麼玩債券最賺錢,收益性最好。
由此看來,收益性不是由股票、債券、基金決定的,是由投資者自己決定的。

風險性
風險性大的是股票和基金,它倆都存在賠光、賠80%以上。
債券沒有任何風險,只存在獲利。

說到這,要提醒一下,我說的債券,是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里買的債券,不是其它的債券。其它的債券說不準。

『玖』 是股票流動性大還是債券流動性大

自然是股票了,中國股市市值全球第二。債市還有待健全發展。

『拾』 金融市場上股票與政府債券流動性誰強

股票的流動性遠大於債權,應為股票沒有固定收入(優先股例外),所以股票的收益大都來源於資本積累(低買高賣),因此流動性較強。而債券有固定的現金流,因此會被作為固定收入投資,若不是急著要用錢一般不會中途賣出,故流動性相對較弱。

閱讀全文

與債券股票流動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手機股票軟體排行2017 瀏覽:117
中國股票投資經驗書籍 瀏覽:295
st股票能轉正嗎 瀏覽:512
科創板股票交易退市 瀏覽:672
中葡股票吧資金流 瀏覽:862
專炒st股票的經歷 瀏覽:432
匯頂科技股票和兆易創新比較 瀏覽:709
python獲取雅虎財經股票數據 瀏覽:356
汽車行業外資限制股票 瀏覽:652
股票資金卡未聯通 瀏覽:939
股票賬戶怎麼買中證500基金 瀏覽:372
值得買的證券股票 瀏覽:396
香港股票市場交易所有幾個 瀏覽:381
工行股票每股凈資產 瀏覽:570
那個股票主力機構盈利最高 瀏覽:794
股票投資風險多大 瀏覽:60
溢多利股票走勢 瀏覽:270
2019年日3月1號股票賺錢 瀏覽:443
國安法公布後香港股票漲跌 瀏覽:681
浪潮信息股票可以長期持有嗎 瀏覽: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