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常用的股票技術指標有哪些
你好,一般來說,我們可以將各式各樣的技術指標歸入以下四類之中,即趨勢類、能量類、擺動類、大盤指標。每一類技術指標都反映了股市或個股某方面的特點,所以要想在股市中對市場個股的走勢有一個全面的把握,就不能局限於單純的某一個指標或某一類指標。
1.趨勢類指標
前面我們講過股市運行存在著趨勢性的特點,市場或個股的運行趨勢可以分為三種:上升趨勢、下跌趨勢、橫盤震盪趨勢,而趨勢類指標就是反映市場運行趨勢的數字化表現形式。趨勢類指標是以均線為基礎,根據目前趨勢所處的階段(上升階段、平台階段、下降階段)及當前價格處於趨勢線的不同位置,來做出買賣指導。
趨勢類指標主要包括:移動平均線(MA)、指數異動平滑平均線(MACD)、趨向指標(DMI)、動量指標(MTM)、瀑布線(PBX)、寶塔線(TWRF)等,其中最為常用的是移動平均線和指數異動平滑平均線。移動平均線反映的是中長期趨勢;而指數異動平滑平均線反映的則是短期趨勢。
下面我們簡單介紹一下這兩個概念,對於如何運用它們來買賣股票,我們將在第二篇中詳細介紹。
移動平均線(MA)是道氏理論的形象化表述,它以道·瓊斯的「平均成本概念」為基礎,採用統計學中的「移動平均」原理,將若干天的指數或個股股價加以平均,然後連接成一條曲線,用以觀察市場及個股走勢的趨勢性,進而反映指數或個股未來發展趨勢的技術分析方法。在實際計算中,一般以每一日的收盤價為計算依據。下面以Cn來代表第n日的收盤價,(以時間周期5日為標准,來說明5日均線MA5的計算方法:)第n日的5日均線MA5在當日的數值為:
圖6-9華夏銀行(600015)2014年11月11日至2015年5月5日KDJ示意圖
4.大盤指標
大盤指標主要是用來統計市場整體運行狀況的指標,如果說前面介紹的三類指標既適用於個股,也適用於大盤指數,那麼,大盤指標則是為大盤(市場總體)量身定做的指標。
大盤指標主要包括:A/D上漲家數對比、ADR漲跌比率等。在實際運用中,我們主要關注A/D上漲家數對比這個指標,它反映當日市場中處於上漲狀態的個股數量與處於下跌狀態的個股數量,反映了當日大盤的強弱。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❷ 短線選股技巧:MACD+RSI+BOLL(布林線)技術指標組合如何使用
在股票市場中,有很多技術指標的組合來觀察參考市場,從而幫助投資者交易提供依據。投資者可以通過不同的特性觀察盤面或者個股的趨勢走向,技術指標組合可以相互參考來提高技術指標信號的有效性。今天小編就與大家分享超買超賣型技術指標和路徑型技術指標、趨勢型技術指標的組合——MACD+RSI+BOLL(布林線)技術指標組合。那麼MACD+RSI+BOLL(布林線)技術指標組合該怎麼選股?
1、MACD+RSI+BOLL(布林線)技術指標組合的買點參考
在MACD技術指標中,DIFF(白線)和DEA(黃線)均在0軸上方,DIFF(白線)由下往上對穿DEA(黃線),圖形處於綠柱區間變為紅柱區間(負轉正)的階段,形成MACD圖形中的「金叉」。
加上RSI技術圖形中,白線(RSI1)處於50數值上方,整體走勢反復在80下方附近區間震盪後突破80數值,持續突破形成上漲趨勢。以及ROLL(布林線)指標三線處於上行態勢,股價處於中位線下方臨近高位線運行時,屬於技術圖形組合中的多頭上漲趨勢。
滿足以上條件的情況下,MACD技術圖形中的「金叉」和RSI技術圖形出現白線(RSI1)突破黃線(RSI2)和紫線(RSI3),突破80數值的上升圖形的白線(RSI1)突破雙線點。加上ROLL布林線指標股票價格處於中位線和高位線同時上行,股價出現有效突破高位線形成上升趨勢,上漲開口越大延續性越強,表示技術指標組合的參考買點機會信號。
2、MACD+RSI+BOLL(布林線)技術指標組合的賣點參考
在MACD技術指標中,DIFF(白線)和DEA(黃線)均在0軸下方,DIFF(白線)由上往下對穿DEA(黃線),圖形處於紅柱區間變為綠柱區間(正轉負)的階段,形成MACD圖形中的「死叉」。
加上RSI技術圖形中,白線(RSI1)處於50數值下方,整體走勢反復在20上方附近區間震盪後跌破20數值,持續突破形成下跌趨勢。以及ROLL(布林線)指標三線處於下行態勢,股價處於中位線下方臨近低位線運行時,屬於技術圖形組合中的空頭下跌趨勢。
滿足以上條件的情況下,MACD技術圖形中的「死叉」和RSI技術圖形出現白線(RSI1)跌破黃線(RSI2)和紫線(RSI3),跌破20數值的下降圖形的白線(RSI1)跌破雙線點。加上ROLL布林線指標股票價格處於中位線和低位線同時下行,股價出現有效跌破低位線形成下跌趨勢,下跌開口越大延續性越強,表示技術指標組合的參考賣點風險信號。
總體而言,技術指標組合MACD+RSI+BOLL(布林線)是一種市場趨勢技術指標組合,這三種技術指標是超買超賣型技術指標和路徑型技術、趨勢型技術指標的組合。技術指標組合重點是關注震盪趨勢,通過觀測和找尋符合指標組合的股票進行投資參考。但是,投資者在交易參考時需要注意市場中是沒有完美的技術指標和技術圖形,都會有部分的誤導信息,需要結合其他指標和市場環境以及個股情況進行參考。
(本資料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時應審慎評估)
❸ 股市中如何利用技術指標進行選股
利用技術指標進行選股的方法如下:一是均線系統,周線關注60周均線。二是成交量,成交量放大的股票指標上升空間較大。三是分水嶺,牛熊轉換的分界嶺指標是EXPMA。四是買點和賣點,買入時參考60分鍾的CCI指標。五是設定組合參數,利於把握波段的買賣點。六是趨向指標的應用,熊市和牛市的指標可以不一樣。
技術指標選股,就是通過使用數學公式計算得出的股票數據集合來進行選股。
1、均線系統
均線系統是最重要的技術指標之一,日線關注年線,周線關注60周均線,對股價是否形成支撐。一般而言股價曾在底部堆量,且有效在60周均線的股票,可以判斷為中線牛股,選擇合適的價位參與將會有穩定的收益。
2、成交量
成交量是股價漲升的動力,沒有底部堆量的股票即便是一時上漲,其多數的命運也是從哪裡來,回哪裡去。此外股價、成交量和指標之間,關聯度較高,即成交量放大、股價同時大漲的股票指標,運行的速度較慢,換言之就是上升空間較大;那種沒有成交量配合的股票指標,運行的速度卻很快,一旦指標到頭,股價也就見頂了,這樣的股票沒有可以預期的上升空間。
3、分水嶺
區別牛熊轉換的分界嶺指標是EXPMA,該指標在日線、周線乃至月線全部金叉,是迄今為止每個大牛股唯一清晰可辨的共同特徵。尋找股價站上60周均線,該指標金叉向上的個股便可以放心地進行波段操作,反之熊股的主要特徵就是股價反彈的高點,始終受到該指標的壓制,一路下行,無法抬頭向上。
4、買點和賣點
許多非強勢股票呈漲漲跌跌的波段上升趨勢,買入時可參考60分鍾的CCI指標,該指標在股價下跌時出現拐點便可買入,賣出時參考60分鍾或30分鍾的MACD、DMA指標,這兩個指標死叉向下時,預示股價將進入整理狀態。值得提醒的是,有些股票在這兩個分時指標向下調整但股價維持橫盤不下跌,這是盤中資金高度控盤的標志,當分時指標的均線一旦產生粘合,便是股價重新上漲之時。
5、設定組合參數
設定組合參數系統對於波段的買點和賣點把握有一定輔助作用,如果要借鑒應用,必須先下載一個能容納多種參數的軟體,其主要設定的數據是(日線):成交量設定為5、10;DMA設定為7,25;SLOWKD(慢速KD)設定為9,3,3,5;MTM(動力指標)設定為9,21;SAR設定為4,4。
當其中三項以上的指標金叉向上時,該股必漲;當其中的三項以上的指標從高位死叉向下時,預示該股進入調整。在運用這些指標時還應靈活,著重注意成交量和均線系統的變化。
6、趨向指標的應用
每個軟體都有幾十種乃至上百種的技術指標,其實只要領會和掌握其中主要的幾種指標,便足夠對付炒股。需要提醒的是,熊市和牛市應用的指標可以不一樣。比方說熊市裡反彈操作注重KDJ指標,只要日線或60分鍾的KDJ指標,一旦觸頂反彈必定結束。而牛市行情根本不必關心KDJ指標,股指或股價在上升運行的途中,KDJ會不斷地死叉或鈍化,但並不影響股指或股價屢創新高。牛市行情中與股指或股價關聯度較高的指標是MACD,只要日線MACD和成交量沒有雙雙出現死叉,便可以大膽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