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軍工板塊概念股票有哪些
1、航天科技
中國衛星(600118):星研製、應用。其中軍用60%,民用40%。航天五院,衛星及航天器研製及應用,其中軍用近50%。
航天電子(600879):軍品75%,連接器、感測器等。民品25%,電纜、鑽井測斜儀等航天時代電子,軍用及民用電子產品,軍隊及宇航佔2/3。
航天動力(600343):電機、泵、傳動產品等。大部分民用,少部分軍用航天六院,主要產品是火箭發動機,民品包括動力配件等。航空發動機及衍生品佔60%以上,轉包佔20%以上,其它。目前注入黎陽、南方。西安發動機集團公司,主營為發動機,燃氣輪機,還包括壓力容器、儀器等機械產品。
航天機電(600151):太陽能及汽車部件,民品航天八院,主業是「星箭彈船」。航天民品基地,包括光伏業務,汽車部件等。
2、航天科工
航天長峰(600855):軍品為軍用計算機等,佔25%。民品為醫療機械、機床等,目前正在注入安防產品。航天二院,戰略導彈為主。民品包括信息產品,數控系統,特種器件等。
航天通信(600677):軍品為便攜導彈,通信產品等,佔35%,民品包括紡織、商品流通等。航天科工集團,主業導彈武器,民品超過50%,包括信息產品、電力及石油設備等。
航天晨光(600501):專用車1/3 左右,民品包括波紋管,壓力容器等。晨光集團軍品為導彈,民品為車輛,管類、掘進機等。
航天信息(600271):增值稅防偽稅控系統及相關設備(產品),IC卡(產品),稅控收款機(產品),網路、軟體與系統集成(產品)。
航天電器(002025):連接器、繼電器佔70%以止(軍用和民用),其它民品為電機。貴州航天工業公司,軍民用電子器件、電池、電機等。
航天科技(000901):航空航天器佔1/3,汽車和石油儀約1/2,還有設備等。飛航技術研究院,飛船導彈基地,民品包括改裝車、程式控制交換機、復合管等。
3、中航工業
西飛國際(000768):戰機、轟炸機、支線客機及部件生產為主。國際轉包西飛集團,飛機、航空部件生產等。
哈飛股份(600038):直升機及部件生產佔90%。 哈飛集團,航空產品,機械
洪都航空(600316):航空產品90%(教練機等)。 洪都集團,航空產品,機械。
中航精機(002013):汽車部件90%。資產注入在進行 航空救生所,航空座椅,救生設備等。
中航電子(600372):航空電子系統及產品,軍品為主。 中航科工,飛機及部件。
中航光電(002179):電連接器,其中40%用於航空,其餘用於鐵路、電力、電信。中航工業集團,航空產品及其它產品。
貴航股份(600523):汽車部件。 貴航集團,通用飛機及機械。
中航重機(600765):鍛造及液壓產品(軍、民),新能源業務。中航重機集團,鍛鑄業務及其它加工。
中航黑豹(600760):專用車佔40%以上,其餘為農用車、商品車及部件。金城集團,航空及民用機電液壓產品。
中航動控(000738):發動機控制及部件佔80%,其餘為轉包等。西航動控,航空動力控制,及專用裝備。
成發股份(600391):發動機部件佔70%,(以轉包為主),房地產佔30%。航空發動機為主,也包括汽車和摩托發動機。
成飛集成(002190):主要是民品,汽車模具、數控加工等。進軍鋰電池項目。成飛集團,航空產品為主,機械、電子等。
2. 最新軍工概念股一覽表 軍工概念股有哪些股票
1、航天科技
中國衛星(600118):星研製、應用。其中軍用60%,民用40%。航天五院,衛星及航天器研製及應用,其中軍用近50%。
航天電子(600879):軍品75%,連接器、感測器等。民品25%,電纜、鑽井測斜儀等航天時代電子,軍用及民用電子產品,軍隊及宇航佔2/3。
航天動力(600343):電機、泵、傳動產品等。大部分民用,少部分軍用航天六院,主要產品是火箭發動機,民品包括動力配件等。航空發動機及衍生品佔60%以上,轉包佔20%以上,其它。目前注入黎陽、南方。西安發動機集團公司,主營為發動機,燃氣輪機,還包括壓力容器、儀器等機械產品。
航天機電(600151):太陽能及汽車部件,民品航天八院,主業是「星箭彈船」。航天民品基地,包括光伏業務,汽車部件等。
2、航天科工
航天長峰(600855):軍品為軍用計算機等,佔25%。民品為醫療機械、機床等,目前正在注入安防產品。航天二院,戰略導彈為主。民品包括信息產品,數控系統,特種器件等。
航天通信(600677):軍品為便攜導彈,通信產品等,佔35%,民品包括紡織、商品流通等。航天科工集團,主業導彈武器,民品超過50%,包括信息產品、電力及石油設備等。
航天晨光(600501):專用車1/3 左右,民品包括波紋管,壓力容器等。晨光集團軍品為導彈,民品為車輛,管類、掘進機等。
航天信息(600271):增值稅防偽稅控系統及相關設備(產品),IC卡(產品),稅控收款機(產品),網路、軟體與系統集成(產品)。
航天電器(002025):連接器、繼電器佔70%以止(軍用和民用),其它民品為電機。貴州航天工業公司,軍民用電子器件、電池、電機等。
航天科技(000901):航空航天器佔1/3,汽車和石油儀約1/2,還有設備等。飛航技術研究院,飛船導彈基地,民品包括改裝車、程式控制交換機、復合管等。
3、中航工業
西飛國際(000768):戰機、轟炸機、支線客機及部件生產為主。國際轉包西飛集團,飛機、航空部件生產等。
哈飛股份(600038):直升機及部件生產佔90%。 哈飛集團,航空產品,機械
洪都航空(600316):航空產品90%(教練機等)。 洪都集團,航空產品,機械。
中航精機(002013):汽車部件90%。資產注入在進行 航空救生所,航空座椅,救生設備等。
中航電子(600372):航空電子系統及產品,軍品為主。 中航科工,飛機及部件。
中航光電(002179):電連接器,其中40%用於航空,其餘用於鐵路、電力、電信。中航工業集團,航空產品及其它產品。
貴航股份(600523):汽車部件。 貴航集團,通用飛機及機械。
中航重機(600765):鍛造及液壓產品(軍、民),新能源業務。中航重機集團,鍛鑄業務及其它加工。
中航黑豹(600760):專用車佔40%以上,其餘為農用車、商品車及部件。金城集團,航空及民用機電液壓產品。
中航動控(000738):發動機控制及部件佔80%,其餘為轉包等。西航動控,航空動力控制,及專用裝備。
成發股份(600391):發動機部件佔70%,(以轉包為主),房地產佔30%。航空發動機為主,也包括汽車和摩托發動機。
成飛集成(002190):主要是民品,汽車模具、數控加工等。進軍鋰電池項目。成飛集團,航空產品為主,機械、電子等。
4、兵器集團
北方創業(600967):鐵路車輛佔2/3,結構件和鍛件等1/3(軍品為主)。一機集團,坦克及重型車輛,其中民品數量較大。
3. 中國最好的轟炸機是什麼型號的有多少
專業轟炸機是轟六,但是蘇-30MKK戰斗轟炸機在載彈量和作戰半徑方面都超過了轟六。
段時間關於轟六K的帖子滿天飛,在這些帖子裡面對轟六K的定位一直沒有很好的去認識,更多的是把轟六K的地位抬得很高,甚至有種說法是:轟六K是美國航母艦隊的惡夢。這就有些過了。今天,我在這里對轟六K的定位做一個簡單的分析,請網友交流。
大家應該看到了:隨著中國經濟實力和科技水平的發展,中國海、空軍部隊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了新裝備換裝的高峰,在近十年的時間里先後裝備了殲-10、蘇-27SK、蘇-30MKK多用途戰斗機和」飛豹」戰斗轟炸機等作戰飛機。通過一系列國產戰機和引進新機型的入役以及相關機載武器系統的陸續裝備和形成戰鬥力,中國海、空軍航空兵部隊的作戰范圍得到了大幅擴展,已經由單純的國土防衛發展為具有一定攻勢作戰能力。在大量裝備先進戰術飛機的同時,中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還陸續裝備和改進了多個型號的轟-6系列轟炸機。
目前,在現役裝備體系中還大量使用專用轟炸機的只有美國、俄羅斯和中國三個國家,曾經裝備有中程轟炸機的英國和法國都已經將轟炸機退役或改裝為其他用途(英、法轟炸機退役後所出現的作戰空缺主要依靠」狂風」和」幻影」2000這類戰術對地攻擊機來填補)。美國和俄羅斯空軍的轟炸機全部是遠程戰略轟炸機,只有中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目前所裝備的轟炸機主力是轟-6亞音速中程轟炸機。
針對目前國際上對中程轟炸機的淘汰,而我們中國是否有必要堅持對轟六進行改進和裝備我不禁要問:這是出於什麼目的?價值何在?
一、歷史上戰略轟炸機的應用
要分析這個問題我想必須首先從專用轟炸機的主要應用領域來分析,從大型專用轟炸機出現在世界舞台起,有幾個典型的案例是專用轟炸機應用的最具體的表現,我們就從這幾個典型的案例來分析吧:
1、 戰略核打擊和核威懾
轟炸機在戰略核打擊上的第一次使用就是美國B-29雜日本長崎和廣島投下的兩顆原子彈,而核威懾上的應用曾經是50年代到70年代冷戰時期最閃亮的一筆,特別是在50年代的時候,運載、投擲核武器的工具只有戰略轟炸機,因此倍受重視。當時追求的是核打擊的威力,並且,在核彈小型化上技術沒有得到克服,所以彈頭越造越大,威力也越來越大。同時,當時追求的是「數量威懾」雙方都要保持足夠的二次反擊力。因此當時雙方的彈頭可將地球摧毀數遍。
在這樣的指導思想下,蘇聯造出了1億噸當量的「赫魯曉夫」氫彈,美國也造出了3000萬噸當量的核彈。這樣的巨型彈頭在當時的情況下,有也只有大型的戰略轟炸機才能承載。特別象「赫魯曉夫」核彈還必須為圖-95改制出特殊的掛架才能承載。(而且圖-95這么大的機體也只能承載一枚)
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戰略轟炸機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也正是這樣時期,美、蘇、法、英等國都在大力發展自己的戰略轟炸機。並且北約和華約雙方經常上演互派戰略轟炸機到對方邊境線巡航飛行,而對方戰斗機緊急升空陪伴的好戲。
2、 戰略性的戰術打擊
戰略轟炸機實施戰略性的戰術打擊最典型的案例就是英、阿馬島戰爭中的「黑鹿行動」。1982年4月1日阿根廷武力佔領大西洋的馬爾維納斯群島。英國國防部立刻提出了一攬子作戰計劃,其中最為瘋狂的是用皇家空軍的「火神」B2戰略轟炸機跨越6275公里的直線距離轟炸阿根廷港的軍用機場。
「黑鹿行動」由2架「火神」戰略轟炸機參與,但計劃只有一架執行轟炸任務,另一架作備份。為了保證這兩架戰略轟炸機能夠完成任務並且安全回家,還需要11架「勝利者」K2加油機同行,負責空中加油。(其中兩架是備份)
4月30日夜,13架飛機全部升空,飛向馬爾維納斯群島。在8個多小時後,「火神」俯沖向下,投下了21枚高爆炸彈,順利的完成了「黑鹿行動」。此後,英國總共進行了7次「黑鹿行動」行動的模式都是一樣的,只是行動的目的有所不同。
此次戰略性的戰術打擊,給英國皇家空軍、海軍都有極大的影響,大大的提升了英方的士氣,沉重的打擊了阿方。當時的英國《每日電訊》刊登的名為「Negotiate」的漫畫—9枚炸彈組成了「談判」的英文單詞,表明了此次行動的重要性和成功性。
3、 單純的戰術打擊
戰略轟炸機實施單純的戰術打擊這是美國在近來幾次的局部戰爭中開發的一個新的應用范疇,這也是B-52獲得新生的關鍵所在。對這種打擊我記憶猶新,伊拉克戰爭期間,我正好在英國范堡羅空軍基地附近,(美國駐歐洲最大的空軍基地,也是美國在歐洲唯一布置B-52戰略轟炸機的地區)。當時,所有的B-52轟炸伊拉克的任務都是由這個空軍基地來完成的。所以每當我們聽到B-52沉悶的轟鳴聲響起的時候,我們就知道6-8個小時後,雨點般的炸彈就會落到伊拉克軍隊或者城市當中。
在美國這幾次局部戰爭中,戰略轟炸機的使用還是具有其十分明顯的特徵的,在這幾次高強度的立體作戰中,大量作戰任務由高性能的戰術攻擊機來執行,用戰術遠程攻擊機和多用途戰斗機發射遠程導彈和精確制導炸彈,完全掌握了制空權並且將對面防空網基本摧毀或者使其失效後。戰略轟炸機方才出場,執行的大多數任務是近距離空中支援和戰場遮斷,當然原來的戰略轟炸任務--打擊敵方縱深的重要戰略目標的任務更多的交給了戰術攻擊機和多用途戰斗機。
二、現代高科技的戰場使戰略轟炸機在應用上的改變
在1957年和1959年,蘇聯和美國分別研製成功了洲際彈道道德,使核武器有了新的運載、投擲工具。鑒於導彈所具有飛機無法具備的一些優勢,各國紛紛積極推行「火箭核戰略」。在這種認識下,各國發展戰略轟炸機的熱情迅速減退,戰略轟炸機的存在受到了質疑。這就引起了戰略轟炸機在應用上的改變。
1、 在核打擊和核威懾方面正在逐步退出
戰略轟炸機在核打擊和核威懾的應用正在逐步減少,這主要是因為以下幾個原因:
(1) 首先是蘇聯在研製了「赫魯曉夫」氫彈後發現一個十分尷尬的事情---找不到試驗場。在理論上估算,這顆氫彈在爆炸後殺傷半徑約為1000公里,也就是說該核彈爆炸後方圓1000公里內的所有城市將毀於一旦。這就是所謂的「自我威懾」。在這種情況下,世界各國核彈的研究就轉向了小型化方向發展了,加上制導技術的突飛猛進,使核武器小型化的速度十分的迅速。在這種情況下核武器的運載和投擲工具就更多更靈活了,現在包括一般的155毫米口徑的大炮都成為了核武器的投放工具了。
(2) 從1998年以後,英]法兩國都先後把原來的「三位一體」的核力量向單一的海基核武器發展,他們普遍認為,空基核武器特別是戰略轟炸機容易被攔截,且費用極其昂貴,反應能力和反應速度也一般。在這樣認識下,目前,空基平台所以擁有的核彈頭只佔法國核武庫的15%,並且這些空基平台均不是戰略轟炸機。而英國更是已經完全取消了空基核武器。
2、 戰略性的戰術打擊也在被逐步取代
戰略性的戰術打擊在以色列對伊拉克核電廠採取「巴比論行動」後,戰略轟炸機在戰略性的戰術打擊的應用領域上也開始逐步被取代了。在此對該行動做一個簡要的介紹,對比英國的「黑鹿行動」我們就能看出遠程攻擊機和多功能戰斗機在這里領域的出色表現了。
1980年10月在以色列內閣緊急會議上,總理貝京宣布通過突襲的手段在伊拉克核反應堆建成運行前將起摧毀。行動取名為「巴比論行動」。1981年6月7日,14架F-15和F-16起飛升空後利用雷達盲區,低空直飛沙烏地阿拉伯,爾後改飛巴格達。在經過1000多公里的低空飛行後進入伊拉克境內(飛行高度50-100米),其後14架戰機帖地飛行,飛行高度只有10-20米。在距離目標64公里的時候,F-15迅速升空為F-16護航,8架F-16則迅速進入轟炸航線,15枚炸彈准確的命中了目標。整個空襲歷時僅僅2分鍾。等伊拉克防空火力醒悟過來的時候,以色列戰機早已脫離了戰場,安全返航。伊拉克核電站招到了滅絕性的打擊,從而伊拉克邁向核俱樂部的腳步不得不停了下來。
這次行動隱秘、快捷、准確就象拳王揮出的「左鉤拳」充分體現了「快、狠、准」的精髓。而英國的「黑鹿行動」相對則顯得動作遲緩、陣型過於龐大就好象黑熊的撲咬。二者之比使世界各國紛紛將戰略性的戰術打擊的任務往遠程攻擊機和多用途戰斗機身上加。戰略轟炸機也就逐步的退出了這一領域。
3、 單純的戰術打擊
單純的戰術打擊之一原本遠程攻擊機和多用途戰斗機的看家本領現在反而更多的被戰略轟炸機所替代,這也是B-52獲得再生的根本原因,目前美國的戰略轟炸機主要有B-1、B-2和B-52三種,俄羅斯的主要是圖-95、圖-160和圖-22。從這十多年這兩個國家對這些戰略轟炸機的改進來看,B-52和圖-95已經基本退出了戰略打擊和戰略威懾的角色,往單純的戰術打擊的領域發展了。而B-1、B-2、圖-160和圖-22由於其所具有的隱身突防、高空超音速突防和低空高亞音速突防的能力,戰場生存力較強,所以仍然承擔部分戰略打擊和戰略核威懾的任務。
而B-52和圖-95在戰術打擊領域存在的最大價值是其巨大的載彈量,B-52的載彈量是F-15的4倍,F-16的6倍,而圖-95的載彈量也是蘇-30的4倍左右。而這兩款戰略轟炸機存在的另一個價值是其超過10000公里的大航程與空射巡航導彈的結合,使巡航導彈達到了「全球到達、全球力量」的最高境界。
三、我國轟六轟炸機的定位和應用
首先,我們必須認識到轟六基礎平台是蘇聯上世紀50年代設計的圖-16型中程轟炸機,在同時代的同類型飛機目前已經全部退役的情況下,轟-6在我軍中的地位卻並沒有受到影響。反而轟-6轟炸機仍舊在我軍得以保留,而且近年來還不斷得到發展與改進。
中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新裝備的殲-10、蘇-30MKK、」飛豹」等先進戰斗轟炸機在航程、機載雷達、電子設備和載彈量指標上都比我軍制式強-5強擊機和轟-5輕型轟炸機有明顯提高,載彈量上甚至已經達到或超過了轟-6轟炸機正常載彈6噸的標准。此外,具備超音速飛行能力的蘇-30MKK和」飛豹」戰斗轟炸機無論是在飛行速度、飛行高度還是在突防能力上也都已超過轟-6轟炸機。這樣就不禁使人產生一些疑惑甚至是疑問:轟-6在現代戰場上還有沒有戰鬥力?轟-6在我軍作戰體系中處於什麼地位?遠程戰術攻擊機能不能取代轟-6在中國空中打擊力量中的地位?
而從我們上面關於戰略轟炸機的應用領域的分析來看:目前世界上的戰略轟炸機已經逐步退出或者已經完全退出了核打擊、核威懾方面以及戰略性的戰術打擊領域。而執行的是單純的戰術打擊任務。那麼我們就來看看轟六在單純的戰術打擊任務中的應用性能吧。
要比較轟六與蘇-30MKK、「飛豹」在完成單純的戰術打擊任務方面的優缺點,才能真正看出世界上目前使用遠程攻擊機和多用途戰斗機來替代中程轟炸機的根本原因。
這一比較我看就從載彈量、航程和現在吹得最神的攜帶巡航導彈這三個方面來進行討論吧
1、轟六的肚子
肚量小一直是轟六的缺陷,轟六原型的載彈量只有六噸,只相當於「飛豹」比蘇-30MKK接近9噸的載彈量都要小。經過了多次改進,特別是換了「D-30KP」 型渦扇發動機,更大的推力和更高的燃燒效率將會讓轟-6K擁有更大的有效載荷和更遠的作戰半徑。但是畢竟轟六是中程轟炸機再怎麼改也有限。其最大的價值在於其具有較大的機內彈倉,可以在攜帶較大載荷的情況下保持較好的飛行性能。
2、轟六的腿
腿短也是轟六的一個明顯的缺陷,轟六原來只有1800公里的作戰半徑,只相當於「飛豹」比蘇-30MKK的2100公里還不如,也是得益於換了先進的發動機轟六的作戰半徑有了明顯的提高,但提高也有限,目前從我所能掌握的最權威的說法是接近3000公里的作戰半徑。(前幾期的國內相關軍事雜志均有相關報道)。這樣的作戰半徑仍然停留在多用途戰斗機和遠程攻擊機的層面上。
3、攜帶巡航導彈
有一些網友認為「只有轟炸機才能攜帶巡航導彈」,這是錯誤的,現在遠程攻擊機和多用途戰斗機均可以攜帶巡航導彈,這在國外先進軍事強國早已經是很普及的事情了,而且我國也早已經克服了這個瓶頸,殲-10、蘇-27、蘇-30、「飛豹」甚至殲-8都具有這一能力。
讓我們再比較一下轟六和目前我國現役的遠程攻擊機和多用途戰斗機在實施戰術打擊時的情況吧。
1、轟六在實施戰術打擊方面存在的缺陷
(1)目標明顯且飛行性能並不出色的缺陷使之在面對現代化防空戰斗機的導彈攔截時非常脆弱。
(2)轟六脆弱的自衛能力需要強大的護航保護
(3)轟六突防能力低,無法實施第一波打擊任務
(4)轟六原來作為中程轟炸機的定位使其具有很大的改進局限性,經過多次改進在載彈量和作戰半徑方面均無法全面超越遠程攻擊機和多用途戰斗機。
2、轟六在實施戰術打擊方面的優點
(1) 在作戰半徑方面,轟六較大的機內彈倉使其能夠在較大的載彈量的情況下保持較好的飛行性能,而遠程攻擊機和多用途戰斗機的武器都需要掛栽在機體之外,這樣將影響其有效的作戰半徑和飛行性能。
(2) 載彈量和航程這兩項指標均比遠程攻擊機和多用途戰斗機要強。
(3) 大型的反艦導彈的掛載能力較強,類似「C-601」這樣的反艦導彈目前也只有轟六能掛載。
綜上所述,轟-6中程轟炸機是中國海軍航空兵和空軍裝備的重點機型,但其各項性能指標已嫌落後,經過了航電設備的改進和換發,並配備了巡航導彈的轟-6仍然具有很強的戰術打擊能力,但其原來作為中程轟炸機的定位局限了它的進一步發展,所以我認為轟六現在在中國的定位就是一個過渡性產品,在不久的未來它必然會被真正的戰略轟炸機和遠程攻擊機、多用途戰斗機所取代。
而且,世界的發展形勢中遠程攻擊機和多用途戰斗機淘汰中型轟炸機已經是一個事實,中國沒有必要在繼續長期保持中型轟炸機的存在,我們要做的是:一、研製真正的戰略轟炸機、二、拓展遠程攻擊機和多用途戰斗機的功能,讓他們擔當更大的責任,這才是正道。
4. 中國遠程轟炸機股票代碼
中航資本、中航科工、中航電子、中航飛機、中航機電、成發科技、中直股份、中航重機、中航動力、中航動控、中航黑豹、中航電測、中航三鑫、中航光電、成飛集成
5. 飛機製造股票有哪些
沈陽飛機公司 戰斗機等
成都飛機公司 戰斗機等
西安飛機公司 運輸機 特種機 轟炸機
哈爾濱飛機公司 直升機小型運輸機
南昌飛機公司 強擊機
貴州航空工業公司 戰斗機 教練機
昌河飛機公司 直升機 教練機
上海飛機公司 麥道客機 ARJ
還有建設中的 天津 空客組裝廠
另有大小合資公司若干 均是同上述公司合作合資的
上述公司均隸屬於中國有兩大集團: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和中國航空工業第二集團公司
6. 二戰德國轟炸機 好像名叫哼舍爾的的重型轟炸機
德國亨克爾He111轟炸機是德國在二戰期間使用最頻繁的轟炸機,它是德國納粹侵略戰爭化身,從1937年,該機參加「禿鷹」軍團,在西班牙內戰中進行實戰檢驗。在二戰中,該機參加了德軍的幾乎每一次作戰行動,是德軍空軍的中堅力量。
He111是1936年開始生產的中型轟炸機,生產初期為掩人耳目,將該機作為民用運輸機生產。He111(HEINKELHe111)1932年,根據德國陸軍兵器局研製開發新型旅客/轟炸「二用機」的指示(為擴軍備戰打掩護),亨克爾飛機公司在傑克弗里德·瓦爾塔兄弟(雙胞胎)的主持下,開始設計He111飛機,1935年2月24日原型機試飛成功。不久,納粹政權終於赤裸裸地拋出了「重整軍備宣言」,軍火工業開始加速發展。
作為一種高速輕型飛機,He111在總體布局上全盤繼承了He70型單發客機優異的氣動外形,設計者刻意追求最完善的空氣動力特性,採用流線形機身和翼根後緣凹陷的橢圓平面形機翼及尾翼,一對水冷活塞發動機對稱安裝在懸臂上反下單翼上。由於翼梁通過機身地板,給炸彈艙的設置帶來不便。於是只得在大梁之間安排兩列共8隻炸彈箱,各垂直吊掛一顆不超過250千克重的SC2500型或4顆50千克的SC50型炸彈。早期的He111有一個透明的投彈手機頭艙和一個常規的機身上部駕駛艙,後期型乾脆將投彈手及其他空勤人員集中安置在機頭一個全透明的流線形機頭座艙內,機身背部不再有突出艙蓋。
He111有不少改型,每種改型又派生出一些小改型(亞改型):He111A,第一次試生產型,與4架原型機一樣裝有690馬力的BMW.Ⅵ6.OZ型水冷發動機,機身上下各設槍座一處,各裝7.9毫米機槍一挺,最大載彈量1000千克。由於功率不足,導致航速偏低。中國曾購入6架,用於抗日戰爭初期。
He111B,第一種批產型,改裝1000馬力的DB600發動機。
He111C和He111G,十座客機,共製造出十多架。曾在漢莎航空公司經營航班飛行,其中一架以查訪開拓航線為借口,飛遍了歐洲列國領空,奉命秘密為軍事當局偷拍到大量航攝照片,進行了戰前成功的一次間諜飛行。
He111D,改裝1050馬力的DB600G發動機,最大時速410千米,為戰術轟炸機。
He111E,因DB600發動機需優先供應Bf109和Bf110戰斗機裝用,故1938年生產改裝1000馬力尤莫211A型發動機的改型,以彌補He111D產量的不足。機腹有可收放敞開式升降機槍座。
He111F,機翼前緣改成直線,大大簡化工藝,其餘同E 型。
He111J,因DB600發動機供應不再緊缺,故恢復採用DB600,其餘同F型。
He111H和He111P,1939年製成,是最主要改型。取消飛機背部凸出的座艙,改用全透明機頭統一座艙。整個機身成為全流線形無斷階外形。為了互不遮擋視線,駕駛員與投彈手各偏左、偏右配置座椅,故機頭玻璃艙最前方的投彈瞄準半球形窗稍微偏右。機腹下方射擊槍座也改為封閉型吊艙形式。H 與P型不同之處在於分別安裝尤莫211和DB601型水冷發動機(尤莫211A—1至尤莫213E—1型,單台最大功率1075至1750馬力;而DB601A—1至601N型,單台最大功率1175馬力至1275馬力)。而且,這二種改型分別於1938年5月和秋季裝配成功,各生產400架和389架。1940年以後,只有H 型繼續生產,因為DB601發動機再一次陷入供應不足的境地。
按功率、自衛火力配備方式和裝甲程度、轟炸兵器之選擇及用途的變異,又派生出從He111P—1至P—6和從He111H—1~H—23等二十九種亞改型。使全機機槍數量從3挺增至6挺不等。而其中He111H—6又成為一種「標准改型」,1941年底投產。該型機可在機腹並列掛裝LT.F5b型魚雷2枚,各重930千克。機頭改裝20毫米MGFF機炮,是反艦轟炸機,1942年6月停產。自P—4和H—4之後,又可在機腹炸彈艙不使用的情況下在機外掛大型兵器,或在內部彈艙中掛臨時油箱。還設計了一種扁箱形的保形通用外掛炸彈吊艙。H—8又加裝了「切索器」,可切斷敵國防空阻攔氣球垂吊的系留鋼索,為機群開道。H—11的機身側面改裝7.9毫米MG81Z機槍,飛機背部改用球形動力炮塔,內裝13毫米口徑MG131機槍,機腹保形吊艙後端也改用7.9毫米雙聯裝MG81Z機槍。H—16是一種「後期的標准型」。保形吊艙不設機炮,但飛機頭部有20毫米機炮,左腹下有ETC2000掛彈鉤,可掛500千克炸彈。H—18型增加了裝甲,添加了FuG351型電台和Peil—GV型測向機,專為夜間編隊導航。
H—20型是多用途機,載彈量大於2噸,經部隊現地改裝後,可掛2個大彈箱,即成為H—20/R1型。而H—20/R2是空運兼空中牽引機;H—20/R3或R4是夜間轟炸機。這種對飛機臨時改裝的做法在德國空軍前線基地很流行。H—22則是V—1導彈的空中發射母機。
He111Z是將2架He111並聯拼裝合二為一的雙機身五發動機特別改型,擁有900升油箱4個。1943年後用於牽引Me321等型號的大型運兵滑翔機,投入東部戰場機降作戰。
西班牙CASA工廠仿製的He111H—16偵察/轟炸機改稱作P.211—D。裝1600馬力「梅林」500型發動機2台,使用到1959年為止。
截止到1944年,在九年時間里共生產出7300架He111,其中戰時生產了6600架。
1937年2月,剛剛服役的He111B即被派往西班牙內戰戰場投入試用,後又調去He111E。1938年9月19日,趕制出來的570架He111已佔德軍第一線轟炸機之半數,其中包括B、E、F、J四種改型。
1939年9月1日晨4時45分,德國入侵波蘭,有2支部隊的180架He111協助Ju87等飛機率先攻入,空襲了華沙及2處機場。此後數周,He111不斷出擊,然損失也較大
9月26日,9架He111與4架Ju88轟炸機首次攻擊北海上的英國本土艦隊,戰果不明顯。
10月28日,1架He111被皇家空軍飛行員凱勒擊傷後迫降,成為第一架被英國俘獲的德國飛機。
1940年,德空軍第二、三航空隊已擁有1120架He111及Do17型轟炸機。被用於支援A、B兩個集團軍。作戰區域為荷蘭、比利時及中央地區。為對付荷軍之反抗,57架He111於5月14日下午向馬斯河北岸荷軍據點發起攻擊,共投下97噸高爆炸彈,大火危及鹿特丹市,使該市建築倒塌一半,900人死亡。此次空襲因平民遭到無辜塗炭而被世界各國譴責
6月3日,He111、Do17和Ju88三種著名的德國轟炸機在電子干擾協同中空襲了巴黎市,是大戰中德軍對法國實施的唯一一次戰略大轟炸,又稱「鮑拉行動」。300架轟炸機參加了行動,得到200架戰斗機的掩護。
11月14日,第100大隊中2個中隊的He111參加了轟炸英國城市考文垂的行動,編隊依靠「X—蠟膏」無線電導航設備引導到目標上空投彈,令市中心變為一片火海,給後續大機群標明了目標方位。449架其他飛機又扔下394噸炸彈、56噸燃燒彈和127枚定時炸彈,造成554人死亡,864人受傷,毀損50000間民宅和500家店鋪,使12家飛機零件廠減產20%,市政公用事業癱瘓35天,被人稱作是一次現代化戰略轟炸的雛型。
同年夏秋時節,第十航空軍參謀長哈林豪森少校及首席作戰參謀科瓦列夫斯基上尉首創了He111轟炸機的「飛鏑戰術」。即從目標正側方240米處以45米超低空進入集中投彈,讓8顆250千克炸彈以間隔小於8米的精確度襲擊水面艦只。數月間,此戰術共擊沉十多萬噸的英國艦只。
1941年初,He111投入蘇伊士運河巡邏飛行,間隔時間
僅30分鍾。1月10日炸傷過「卓越」號航空母艦
6月22日凌晨,德軍大舉入侵前蘇聯,有幾百架He111升至5500米高空,飛行員吸著氧氣,以臨界安全高度進入敵境,轟炸了機場等目標,其時,Ju87則從低空攻擊地面上的飛
機,至中午,共炸毀蘇機800架
7月21日夜,127架He111和Ju88又首次空襲了莫斯科,沿途受到300盞探照燈的追蹤,但仍投下常規炸彈104噸和46000顆燃燒彈。不過,真正鑽入市區投彈的只有55團2大隊的那些He111。到年底,共對該市展開過76批次空襲,
He111充當了主要角色
第5聯隊中掛魚雷的He111組成了著名的「獅子」聯隊,專門攻擊盟軍艦船。在攻擊前,先由BV138偵察機打前站,然後由He111等飛機以多方位超低空同時進入方式進行投彈或魚雷攻擊,曾擊沉包括4841噸級「納伐里昂」號貨船在內的幾十條艦船,9月13日下午,該聯隊24架He111在襲擊PQ—18船隊時未遇太大抵抗,20—30條魚雷先後投入海中,僅8分鍾就將45000噸船隻擊沉,而He111僅損失了5架,另有6架受傷。
He111H—6型反艦轟炸機可在機腹並列掛裝LT.F5b型魚雷2枚,各重930千克。機頭改裝20毫米MGFF機炮
該年度第四季度,部分He111與Ju88轟炸機開始代替Ju52臨時充當運輸機使用,向被圍困在斯大林格勒的德第6軍實施補給,在2個月內,飛機從編隊全天候出動到單機突防,不斷往返於冰天雪地之中,每天只能完成運輸指標的1/5~1/6。不久,士兵們只能殺馬充飢,不斷有人凍死或餓死。
1943年2月2日,當2架He111再次飛臨這片被圍陣地時,再也找不到空投對象,原來,德軍已向蘇軍投降。德國人共損失488架運輸機,而He111佔了165架。
1943年春,德軍曾動用He111與Ju88作過幾次所謂的戰略轟炸,如對前蘇聯軍工重鎮進行了襲擊,並獲得一定程度的效果。可是德國人並未堅持這樣的大規模空襲,只一味實行零打碎敲的戰術襲擊,然而蘇聯軍火工業不斷發展壯大。
1942年底,He111的轟炸任務已降至次要地位,因為飛機日益顯得陳舊起來,於是大部分轉為海上作戰或特別作戰。
1944年春,前蘇聯為英美聯軍的「穿梭轟炸」計劃提供了波爾塔瓦機場,6月21日,200架He111和Ju88由He177轟炸機領頭於3000米中等高度投彈攻擊了該機場,至次日凌晨2時15分,共投彈110噸,擊毀機場上的B—17轟炸機47架,擊傷26架,燒掉40萬加侖汽油,而地面28000發高射炮彈竟無一命中空中目標,德軍空中編隊揚長而去,一次有組織
有秩序的奇襲造成盟國巨大損失
6月22日,是He111飛機最後一次得逞的日子,共炸毀波爾塔瓦停機坪上的B—17共43架、P—51共15架
7月底,第3聯隊的He111H—22開始懸掛Fi103型(即V—1)導彈從荷蘭起飛從空中襲擊倫敦,先後投擲此種導彈1200枚,成為戰爭史上最早的大規模空對地導彈襲擊戰。當時,He111還試用過Hs293型空對地導彈,但數量極少。
由於德國忽視了對重型轟炸機的發展,所以輕、中型轟炸機He111、Ju88和Do17隻能執行近、中程有限度的空襲。雖然He111早已過時,但因後繼型號He177遲遲未形成大批生產的能力,所以仍不斷得到了重用,He111於是成為大戰名機之一,直到1944年才停止生產,各型共生產7300架。
製造公司
Ernst Heinkel AG
用 途
中型轟炸機 乘員5人 He111H-6 1943年
發動機
2*990KW Jumo211F-2
最大速度
405KM/h
升 限
8500M
航 程
2060KM
重 量
空重:8680Kg 最大起飛重量:14000Kg
外形尺寸
翼展:22.60M 長:16.40M 高:4.00M
軍 械
1*20mm機炮 1*MG13mm機槍 5*7.9mm機槍 3250Kg炸彈
7. 中航工業的股票代碼是多少
中航工業的股票代碼是002013。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中文簡稱:航空工業,英文:Aviation Instry Corporation of China,Ltd.,英文縮寫:AVIC),是中國國家出資設立,由國務院國資委代表國務院履行出資人職責的國有獨資公司,
是由中央管理的國有特大型企業,也是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於2008年11月6日由原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中國航空工業第二集團公司重組整合而成立。
航空工業設有航空武器裝備、軍用運輸類飛機、直升機、機載系統與汽車零部件、通用航空、航空研究、飛行試驗、航空供應鏈與軍貿、資產管理、金融、工程建設、汽車等產業,下轄100餘家成員單位、近27家上市公司,員工逾45萬人。
(7)股票轟炸機指標源碼擴展閱讀:
中航工業企業信息:
1、發展戰略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提出了「兩融、三新、五化、萬億」的發展戰略。
兩融:即融入世界航空產業鏈,融入區域經濟發展圈。
三新:即努力實現集團核心競爭力從資本、技術、管理的老「三位一體」,向品牌價值塑造、商業模式創新、集成網路構建的新「三位一體」轉型升級。
五化:即大力推進「市場化改革、專業化整合、資本化運作、國際化開拓、產業化發展」。
萬億:即到2020年挑戰銷售收入一萬億元人民幣的奮斗目標。
2、研發實力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擁有由中國航空研究院等33個科研院所組成的高水平科研體系,擁有一大批院士和國家級專家;擁有一批國家重點實驗室和重大科研試驗設施;擁有中航網聯通國內所屬成員單位,具備異地協同設計製造能力和現代化信息傳輸能力。
3、研究成果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以掌握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核心技術為目標,以健全的知識產權三級管理機構,完善的科技獎勵制度、措施和激勵獎酬機制為保障,取得了數百項核心技術成果。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自2000年以來,共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39項,其中特等獎2項,一等獎5項,二等獎32項。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知識產權工作深入開展,專利數量持續增長,專利申請年度增長率達到30%,截至2010年底,中航工業累計擁有專利3830件,其中發明專利806件,在重點航空產品和支柱民品、關鍵技術領域和核心技術形成了一批自主知識產權。
4、軍用航空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系列發展殲擊機、殲擊轟炸機、轟炸機、運輸機、教練機、偵察機、直升機、強擊機、通用飛機、無人機等飛行器,全面研發空空、空面、地空導彈,
強力塑造運-20「鯤鵬」大型運輸機、「鶻鷹」戰斗機、「飛鯊」艦載戰斗機、殲10系列飛機、殲11系列飛機、「霹靂火」直-10武裝直升機、「黑旋風」直19武裝直升機、轟-6系列轟炸機、空警200和空警2000等系列預警機、
「飛豹」殲擊轟炸機、「梟龍」飛機、「翼龍」系列無人機、「獵鷹」和「山鷹」高級教練機、「霹靂」系列和「閃電」系列導彈等品牌,為中國軍隊提供先進航空武器裝備,使中國躋身於研製多種先進航空裝備少數國家行列。
5、民品製造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按照「寓軍於民、軍民融合」原則,大力發展民用運輸機產業,研製生產新舟60、新舟600、新舟700系列渦槳支線飛機,運-8飛機、運-12飛機,直-9直升機等多種機型,是ARJ21新支線客機的主要研製者和供應商,是大飛機重大專項的主力軍。
航空工業按照「只有合作夥伴、沒有競爭對手」的理念,在世界航空工業領域進行廣泛合作與交流,在開展梟龍飛機、K-8飛機、EC-120直升機、ERJ145渦扇支線客機等國際合作項目的同時,積極參與國際重大航空項目的開發。大力開展航空轉包生產業務;
將航空高技術融入汽車、摩托車及其發動機、零配件等領域,大力發展燃氣輪機、製冷設備、電子產品、環保設備、新能源設備等機電產品,並提供飛機租賃、通用航空、交通運輸、醫療服務、工程勘察設計、工程承包建設、房地產開發等第三產業服務項目。
8. 美國主要轟炸機是什麼
現役的有B-52、B-1B、B-2,均為戰略轟炸機。
1.B-52轟炸機
現在有95架B—52H型仍在服役,B-52H是最後一種改進型,估計平均機齡也已達35年左右。轟炸機的正常壽命一般是30年,因此B-52已算是超期服役。
B-52,又名美國B-52「同溫層堡壘」(英文stratofortress)戰略轟炸機,是美國波音飛機公司為美國空軍研製的亞音速遠程戰略轟炸機。1948年提出設計方案,1952年第一架原型機首飛,1955年首批生產型開始交付使用,先後發展了B-52A、B、C、D、E、F、G、H等8種機型,1962年停止生產,總共生產了744架。
90年代是B-52轟炸機使用的鼎盛時期,有600多架B—52各型飛機在美國空軍服役,以後大多數早期型別先後退役。現在有95架B—52H型仍在服役,與97架B-1B和20架B-2一起共同組成美國空軍的戰略轟炸機機隊。
2,B-1B轟炸機
B-1B轟炸機屬於B-1轟炸機的極深度改進型,生產了100架,現有97架在役。
由羅克韋爾(Rockwell)飛機公司研製的B-1B是一種遠程、多用途、可變後掠翼的重型超音速戰略轟炸機,極限時速1320公里(1.25馬赫),續航能力為1.2萬公里,可從美國本土實現洲際飛行。B-1B被冠以「槍騎兵」(以行動快、火力猛著稱的十九世紀法國兵種)的稱號。
美國軍方一直認為B-1B是目前世界上威力最強大的戰略轟炸機,因為在各國現役的戰略轟炸機中,B-1B在航速、航程、有效載荷和爬升性能等各種技術指標都有較大的優勢。
B-1B有4個渦輪噴氣發動機。盡管其體形比B-52略小,但攜彈量卻比B-52還多。除了機腹內彈倉可裝載34噸彈葯外,B-1B還可外掛26噸的導彈或炸彈。同時B-1B還具備了一定的隱身性能,B-1B被雷達截獲的機身反射面積僅為1平方米,而體形與之相近的B-52則會被雷達截獲多達100平方米的機身反射面積。
3.B-2轟炸機
B-2轟炸機屬於隱形轟炸機,生產了21架,現有20架在役。
B-2隱形戰略轟炸機是冷戰時期的產物,由美國諾思羅普公司為美國空軍研製。1979年,美國空軍根據戰略上的考慮,要求研製一種高空突防隱形戰略轟炸機來對付蘇聯90年代可能部署的防空系統。1981年開始製造原型機,1989年原型機試飛。後來對計劃作了修改,使B-2轟炸機兼有高低空突防能力,能執行核及常規轟炸的雙重任務。
B-2「幽靈」(Spirit)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戰略轟炸機,也是唯一的大型隱身飛機。其隱身性能可與小型的F-117隱身攻擊機相比,而作戰能力卻與龐大的B-1B轟炸機類似。目前B-2隻有B-2A型。
9. 為什麼直升機速度慢航程短另外戰略轟炸機航程長是它發動機的效率高嗎
一、這是由直升機與固定翼飛機飛行原理決定的,本來直升機對於動力的利用率就不如固定翼飛機
直升機的升力主要由旋翼提供,動力也主要供給旋翼了,如果要做前進、後退之類的運動就需要傾斜旋翼分出一部分動力,因為大部分動力還是要提供升力的,所以水平分力只能是一小部分,所以沒有大的拉力自然沒有快的速度。
固定翼飛機升力主要由機翼提供,發動機的推力是水平的,主要是提供速度,除了一小部分會因為機翼不對稱翼型損失,當然這一部分也是產生升力的源泉了,要是有風相助,相對速度會更高,升力也就更大了。所以,固定翼飛機的動力大部分用來推動飛機前進了,只有小部分用來提供升力。
總而言之,固定翼飛機的機翼轉換動力為升力的效率就是比直升機的旋翼強,以更少的動力佔用提供強得多的升力,就是效率高,結果升力比直升機更多,前進推力比直升機強,自然飛得又快又高。
直升機要想突破極限就得變革,像傾轉旋翼機能在直升機與固定翼飛機之間轉換,X-2、X-3增加了水平推力裝置。
二、戰略轟炸機航程超長是戰略需要和綜合設計的結果
戰略轟炸機需要能在載彈量的同時超遠程投放,省的還需要為中途尋找停靠的基地,省去一大堆政治外交麻煩,所以超遠航程是硬指標。
戰略轟炸機不需要太強的機動性,可以使用高升阻比的布局,可以使用大涵道比的發動機,省油自然能飛得遠。
一般而言,渦扇發動機的涵道比越大,效率就更高,就越省油,推力也越大。但是發動機會更粗,而且不能做太大的機動,所以戰斗機只能裝小涵道比發動機,戰略轟炸機能裝大涵道比發動機來省油。
戰略轟炸機一般不需要低空突防,可以在空氣阻力小的高空飛行,阻力小也省油增加航程。
戰略轟炸機體型龐大,可以為燃油流下充足的空間,夠飛遠了。
10. 中國軍工股票有哪些
1、銀邦股份:銀邦金屬復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創立於1988年6月,坐落於吳越文化發源地無錫新吳區鴻山街道。公司佔地面積30萬平米,現有員工850餘人,總資產28億元,年產值20億元。
擁有全資子公司無錫銀邦防務科技有限公司專注服務軍工領域,以及參股公司飛而康快速製造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是國內金屬3D列印一條龍全套解決方案提供商,公司於2012年7月在深交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300337。
2、鵬起科技:鵬起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鵬起科技),原名上海膠帶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前身系成立於1947年中國申聯橡膠廠,1992年4月經批准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中外資股份有限公司),同時發行A股及B股股票,1992年8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
近年來,上市公司業績受原有農機、橡膠和房地產等非核心業務拖累,痛則思其變,鵬起科技通過實際行動確立業務方向,開始逐步剝離上述虧損業務,並積極打造軍工+環保的雙主業核心發展模式。
3、天海防務:公司的前身為上海佳豪船舶工程設計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1年10月29日,2009年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是上海市第一家創業板上市公司,也是船舶科技類首家A股上市公司。
專業從事船舶與海洋工程研發設計、船舶與海洋工程監理和技術咨詢、船舶及船舶內裝工程承包、遊艇設計與製造等業務,業務品種涵蓋各類民用運輸船、客船和公務船、海洋工程船、海洋工程結構物等,是國內一流的專業民用船舶與海洋工程科技企業。
2014年,公司收購了上海沃金天然氣利用公司,致力於構建水陸一體的天然氣增值服務鏈。2016年,公司收購了金海運船用設備公司,開始了海洋和防務特種裝備研發製造領域的業務拓展。軍民融合和清潔能源應用已經成為公司轉型發展的兩大驅動力。2016年05月,公司更名為天海融合防務裝備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4、長城軍工:安徽軍工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是國家大型國有軍工企業,是安徽省政府重點扶持的大型企業集團之一,於2000年3月28日正式組建,現由安徽省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直接監管,公司在全國地方軍工企業中,第一家按照「小船造大艦」的戰略思路成立的省屬軍工企業集團。
集團公司經營領域涉足軍工、機械、電子、地產、物流、商貿等行業。
5、中航沈飛:中航沈飛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航沈飛)是以航空產品製造為主營業務的股份制公司,注冊地位於膠東半島、古城文登,辦公地位於「一朝發祥地,兩代帝王都」的國家裝備重地沈陽。
2017年,航空工業沈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航空工業沈飛)100%股權注入中航沈飛,成為中航沈飛的唯一全資子公司,實現了核心軍工資產整體上市,被譽為「中國戰機第一股」,邁出了資本層面軍民融合的重大步伐。
參考資料來源:銀邦-銀邦簡介
參考資料來源:鵬起科技-公司簡介
參考資料來源:天海防務-企業概況
參考資料來源:安徽軍工集團控股有限公司-集團簡介
參考資料來源:中航沈飛集團有限公司-企業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