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股票的波動性是按什麼指標算的
股票的波動性是按波動率指數算的,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hicago Board Options Exchange,CBOE)的波動率指數(Volatility Index,VIX)或者稱之為「恐懼指數」,衡量標准普爾500指數(S&P 500 Index)期權的隱含波動率。VIX指數每日計算,代表市場對未來30天的市場波動率的預期。
類型:
1、實際波動率
實際波動率又稱作未來波動率,它是指對期權有效期內投資回報率波動程度的度量,由於投資回報率是一個隨機過程,實際波動率永遠是一個未知數。或者說,實際波動率是無法事先精確計算的,人們只能通過各種辦法得到它的估計值。
2、歷史波動率
歷史波動率是指投資回報率在過去一段時間內所表現出的波動率,它由標的資產市場價格過去一段時間的歷史數據(即St的時間序列資料)反映。這就是說,可以根據{St}的時間序列數據,計算出相應的波動率數據,然後運用統計推斷方法估算回報率的標准差,從而得到歷史波動率的估計值。顯然,如果實際波動率是一個常數,它不隨時間的推移而變化,則歷史波動率就有可能是實際波動率的一個很好的近似。
3、預測波動率
預測波動率又稱為預期波動率,它是指運用統計推斷方法對實際波動率進行預測得到的結果,並將其用於期權定價模型,確定出期權的理論價值。因此,預測波動率是人們對期權進行理論定價時實際使用的波動率。這就是說,在討論期權定價問題時所用的波動率一般均是指預測波動率。需要說明的是,預測波動率並不等於歷史波動率,因為前者是人們對實際波動率的理解和認識,當然,歷史波動率往往是這種理論和認識的基礎。除此之外,人們對實際波動率的預測還可能來自經驗判斷等其他方面。
4、隱含波動率
隱含波動率是期權市場投資者在進行期權交易時對實際波動率的認識,而且這種認識已反映在期權的定價過程中。從理論上講,要獲得隱含波動率的大小並不困難。由於期權定價模型給出了期權價格與五個基本參數(St,X,r,T-t和σ)之間的定量關系,只要將其中前4個基本參數及期權的實際市場價格作為已知量代入期權定價模型,就可以從中解出惟一的未知量σ,其大小就是隱含波動率。因此,隱含波動率又可以理解為市場實際波動率的預期。
期權定價模型需要的是在期權有效期內標的資產價格的實際波動率。相對於當期時期而言,它是一個未知量,因此,需要用預測波動率代替之,一般可簡單地以歷史波動率估計作為預測波動率,但更好的方法是用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相結合的方法,以歷史波動率作為初始預測值,根據定量資料和新得到的實際價格資料,不斷調整修正,確定出波動率。
B. 什麼是標普500波動率高低代表什麼
目前,雖然衡量標普500指數波動率的恐慌指數VIX已較3月和4月大幅下降,從峰值的82.69降至25水平附近,但仍是疫情前水平的兩倍,之前主要在12水平上下小幅波動。
這說明流動性仍然是一個問題,在1999年的科技股泡沫破裂期間,VIX指數也是運行於20水平上方。【走近波動率】「波動率」一詞在媒體報道、投資者的交流中隨處可見,好像是人人都理解的一個概念。但其實,有多少投資者真正理解金融波動性?有多少人知道波動率對其投資結果的具體影響?更重要的是,有多少人知道波動率和流動性之間的關系呢?在教科書的定義中,波動率是衡量收益率圍繞均值離散程度的一種指標。離散程度越高,波動率越高,最終潛在收益的可能結果越多。波動率通常以+/-1標准差來表示。例如,14%的年化波動性意味著,投資者的年化回報率有68%的可能錄得+/-14%。波動率公式體現在圖表中是一條正態分布的鍾形曲線,其中價格變化是受限的。正態分布意味著市場下跌1%或上漲1%的可能性相同。但現實情況並不總是符合正態分布的。正態分布鍾形曲線的假設是金融市場的核心。這一假設隱含著這樣一種觀點,即市場參與者是理性的,市場是有效的,並基於此發展出一系列風險管理、期權定價以及許多經濟和市場理論。但問題在於,這種假設是完全錯誤的。在假設的正態分布曲線中,標普500指數上下波動「絕對不會」超過5個標准差。這里的「絕對不會」是指每350萬個交易日(大約14000年)可能都不會發生一次。但自1970年以來,標普500已有34個交易日波動超過五個標准差,僅在2020年3月,就出現了7次。很多時候,投資者會用波動性來定義風險。例如,根據標普500指數1970年以來的數據,投資者可以有95%的把握假設,他們在任何一天的損失都不會超過2.16%。通過對波動性進行年化,便可以創建長期風險的度量。投資者經常把波動率和風險之間的關系當作真理。這個錯誤經常導致投資者低估了風險。精明的投資者必須明白波動性假設的缺陷,並為統計學上的不可能事件做好准備。【波動率和流動性的關系】統計學者ToddHarrison舉了一個例子很好地說明了波動率和流動性的關系:「A市場的買方和賣方都願意在當前價格附近,以較小的價差執行股票交易;而B市場幾乎沒有願意執行交易的買家和賣家,或者他們希望買賣的數量規模較小,給出的報價范圍也很不統一。那麼A市場中的價格就會有序地小幅度波動,B市場的波動則會較大,因為買賣雙方必須對價格有更大的讓步才能達成交易。」以上的例子表明,A市場比B市場更具流動性,因此A市場的波動性也小於B市場。流動性是動態變化的,例如,如果投資者信心減弱,市場不確定性增加,A市場的流動性狀況會迅速惡化,看起來更像是B市場。這種情況會導致報價的失衡,市場的結算價也會逐漸變得不確定。其結果是,隨著潛在買家離場,價格會出現「缺口」或突然下跌。絕望的賣家急於定下一個能夠達成交易的價格,可能會恐慌地接受低價。換句話說,當市場流動性較差時,波動性會大幅上升。相反,當市場的報價集中在一個共同價格水平附近,波動率會較低且保持穩定。
C. 波動率是哪個指標
股票的波動率指標一般是應用在期權上面,分為歷史波動率和隱含波動率。
投資者可以計算和比較兩種波動率,然後分析出對未來價格趨勢的預估,但是對專業要求相對較高。
【拓展資料】
一、實際波動率,實際波動率又稱作未來波動率,它是指對期權有效期內投資回報率波動程度的度量,由於投資回報率是一個隨機過程,實際波動率永遠是一個未知數。或者說,實際波動率是無法事先精確計算的,人們只能通過各種辦法得到它的估計值。
二、歷史波動率,歷史波動率是指投資回報率在過去一段時間內所表現出的波動率,它由標的資產市場價格過去一段時間的歷史數據(即St的時間序列資料)反映。這就是說,可以根據{St}的時間序列數據,計算出相應的波動率數據,然後運用統計推斷方法估算回報率的標准差,從而得到歷史波動率的估計值。顯然,如果實際波動率是一個常數,它不隨時間的推移而變化,則歷史波動率就有可能是實際波動率的一個很好的近似。
三、預測波動率,預測波動率又稱為預期波動率,它是指運用統計推斷方法對實際波動率進行預測得到的結果,並將其用於期權定價模型,確定出期權的理論價值。因此,預測波動率是人們對期權進行理論定價時實際使用的波動率。這就是說,在討論期權定價問題時所用的波動率一般均是指預測波動率。需要說明的是,預測波動率並不等於歷史波動率,因為前者是人們對實際波動率的理解和認識,當然,歷史波動率往往是這種理論和認識的基礎。除此之外,人們對實際波動率的預測還可能來自經驗判斷等其他方面。
四、股票波動率計算:上升波動率=(第二個底部-第一個底部)/兩底部的時間距離;下降波動率=(第二個頂部-第一個頂部)/兩頂部的時間距離。
股票波動率計算:江恩理論認為,波動率分上升趨勢的波動率計算方法和下降趨勢的波動率計算方法。
D. 股票的波動率怎麼查
股票波動率在交易軟體中顯示,投資者查看盤口信息就能看見,股票漲跌幅、振幅等都能代表股票的波動率。
股票波動率就是資產投資回報率的一個演變過程,股票波動率是江恩提出的,它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實際波動率,一種是歷史波動率。波動率屬於江恩理論,波動率對期貨期權市場的指導意義更大,股票市場則次之。
【拓展資料】
股票(stock)是股份公司所有權的一部分,也是發行的所有權憑證,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股票是資本市場的長期信用工具,可以轉讓,買賣,股東憑借它可以分享公司的利潤,但也要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每家上市公司都會發行股票。
同一類別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權是相等的。每個股東所擁有的公司所有權份額的大小,取決於其持有的股票數量占公司總股本的比重。
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構成部分,可以轉讓、買賣,是資本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其出資。
股票是一種有價證券,是股份公司在籌集資本時向出資人發行的股份憑證,代表著其持有者(即股東)對股份公司的所有權,購買股票也是購買企業生意的一部分,即可和企業共同成長發展。
這種所有權為一種綜合權利,如參加股東大會、投票表決、參與公司的重大決策、收取股息或分享紅利差價等,但也要共同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獲取經常性收入是投資者購買股票的重要原因之一,分紅派息是股票投資者經常性收入的主要來源。
一級市場:
一級市場(Primary Market)也稱為發行市場(Issuance Market),它是指公司直接或通過中介機構向投資者出售新發行的股票的市場。所謂新發行的股票包括初次發行和再發行的股票,前者是公司第一次向投資者出售的原始股,後者是在原始股的基礎上增加新的份額。
二級市場:
二級市場(Secondary Market)也稱股票交易市場,是投資者之間買賣已發行股票的場所。這一市場為股票創造流動性,即能夠迅速脫手換取現值。
二級市場通常可分為有組織的證券交易所和場外交易市場,但也出現了具有混合特型的第三市場(The Third Market)和第四市場(The Fourth Market)。
三級市場:
第三市場是指原來在證交所上市的股票移到以場外進行交易而形成的市場,換言之,第三市場交易是既在證交所上市又在場外市場交易的股票,以區別於一般含義的櫃台交易。
E. 股票波動率怎麼查
股票波動率在交易軟體中顯示,投資者查看盤口信息就能看見,股票漲跌幅、振幅等都能代表股票的波動率。
【拓展資料】
波動率(Volatility)是一個用於衡量價格波動水平的指標,能夠反映出價格 偏離平均值的幅度。波動率越大,意味著價格波動幅度就越大,反之波動率越小,表示價格波動幅度越小。通常情況下,當其他因素不變,波動率越高期權的價格越高,反之價格越低。
50ETF期權波動率一般用來衡量50ETF這個指數的波動情況,也就是說,當50ETF或者上證50指數漲跌幅變化較大時,其波動率就會增加,反之,其波動率就會降低。
根據不同的計算方法,將波動率分為四種,歷史波動率、隱含波動率、未來波動率、預期波動率,其中較為常用的是歷史波動率和隱含波動率。
歷史波動率(Historical Volatility)也稱實際波動率,指標的資產在過去一段時間內所表現出的波動率,顧名思義它是利用標的資產歷史價格數據計算所得的波動率,因此具有確定性。我們在期權中使用的計算方式是通過計算一段時期標的價格變化幅度(漲跌幅)的標准差,並進行年化調整(乘以根號下250—交易日)。
隱含波動率(Implied Volatility指實際期權價格所隱含的波動率。由期權定價理論(B-S定價公式)可知,五個影響期權價格的因素分別為標的資產價格、到期時間、波動率、無風險利率和執行價格。將期權實際價格以及除波動率以外的其他參數帶入公式而反推出一個波動率數值,這個就是隱含波動率。
由於期權的實際價格是由期權買賣雙方交易而形成,是市場價格的真實映射。因此隱含波動率反映的是參與者對於市場未來的看法和預期,也被視為最接近當時的真實波動率。
在希臘字母中有一個專門表示波動率變1單位的時候,期權價格會變多少的Vega。Vega有幾個特點,首先所有期權的Vega都大於0,這是因為波動率越大,無論是看漲期權還是看跌期權都會越值錢;其次平值期權的Vega值最大,由於平值期權對各種因素的變動最為敏感,任何一個因素的變化都可能導致它變為實值或虛值期權;最後剩餘期限越長,Vega值越大。
F. 波動率是什麼
波動率的種類分很多種,而每個期權交易者最想知道的就是描繪未來市場的價格變動的實際波動率。但是事實上市場波動是不可預測的,實際波動率是難以在事先進行准確或者精確的計算的。因此,投資者們通常都是使用歷史波動率進行分析研究並推測未來的市場的走勢,再做出相應的投資行為。
什麼是波動率
波動率是金融資產價格的波動程度,是對資產收益率不確定性的衡量,用於反映金融資產的風險水平。波動率越高,金融資產價格的波動越劇烈,資產收益率的不確定性就越強;波動率越低,金融資產價格的波動越平緩,資產收益率的確定性就越強。
產生原因:
從經濟意義上解釋,產生波動率的主要原因來自以下三個方面:
1、宏觀經濟因素對某個產業部門的影響,即所謂的系統風險;
2、特定的事件對某個企業的沖擊,即所謂的非系統風險;
3、投資者心理狀態或預期的變化對股票價格所產生的作用。
總而言之,波動率是期權市場中一個重要指標。是為投資者制定交易策略的最好的輔助工具之一。但是也不能一味的相信波動率,還需要結合多方面的信息,進行綜合的判斷。
G. 股票中波動率、市盈率有不同的分類嗎
很多在學習金融的朋友們可能會看到股票中有非常多的名詞,例如說波動率,還有計算企業價值的市盈率。很多玩兒就提出股票中波動率,還有市盈率,有什麼樣的分類,加下來就一起了解一下。
一、波動率首先我們需要了解的就是這個波動率的含義,一般來說波動率其實是衡量標的物價格或者投資回報率波動的一個劇烈程度,某種程度上也是計算價格或者收益率的一個標准差,方差。代表了一個風險
啊,對於波動率的分類主要有三個,一個是隱含波動率,一個是歷史波動率,還有一個是已經實現的波動率。隱含波動率其實是一種靜態波動率的估計,是假定一定時期的波動率保持不變來計算歷史波動率則是看過去一段時間。
H. 怎麼看股票的波動率
沖天牛為您解答:
股票價格波動率 被定義為股票收益率(股票價格變動比例)的標准差,它反映了股票價格的「發散」程度。從理論上講,可轉換公司債券的價格受可轉換公司債券存續期間標的股票波動率的影響;但是,事後的波動率事前並不能准確得知。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除了用已知派生證券的價格和其定價公式倒推「隱含波動率」(Implied Volatility)之外,一個常用的方法是用標的股票歷史的波動率來替代將來派生證券存續期標的股票的波動率。具體計算年波動率的方法如下:
假定: n: 連續觀察的交易日數
Si:在第i個交易日末的股價
令:
其中: i=1,2,…,n
則 的估計值為:
其中: 為ui的均值
N為年交易天數
全球股票市場的波動率平均約20%左右,亞洲偏高在30%左右,由於我國證券市場是新興市場,因此每年的股票波動率變化幅度較大,以上證綜指為例,1992年股票波動率高達96%,1993年下降到60%,到2000年只有34%,波動幅度非常大,但總體下降趨勢是明顯的。
望採納!!
I. 同花順股票波動率指標是哪個
股票的波動率指標一般是應用在期權上面,分為歷史波動率和隱含波動率。
歷史波動率:通過一個計算標准差的公式對標的工具在過去價格變化快慢進行衡量;
隱含波動率:只與期權有關,是期權市場對標的物在期權生存期內即將出現的統計波動率的預測。
投資者可以計算和比較兩種波動率,然後分析出對未來價格趨勢的預估,但是對專業要求相對較高。
拓展資料:
波動率代表的是股票價格變動幅度的大小,股票價格漲跌幅度越大,價格走勢來回拉鋸程度越激烈,它的波動率就越大,反之越小。
波動率可以用來度量股票的風險大小。
波動率大的股票,其價格走勢的不確定性很高,買入這只股票之後,面臨的有可能是大漲,也有可能是大跌,比如很多小盤股、垃圾股的波動率往往很大。
而波動率小的股票,其價格走勢很穩,買入之後面臨的只是小漲小跌,盈虧都不會很大,比如大盤藍籌股。
股票波動率大,對普通投資者來說,絕對不是件什麼好事,不要妄想什麼波動大機會多,高拋低吸創造奇跡,99%的人根本不會有這個能力。2014~2015年的快牛快熊行情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雖然一輪牛熊過後指數還有一定的漲幅,但大多數人都是虧損的。
對普通投資者而言,最好的走勢就是慢牛,前進三步退一步,每天漲一點點,偶爾跌一點,任何時刻買入都能賺錢,並且拿著心態很好。
如果拋開期望收益率不講,我們希望股票的波動率越小越好,因為波動率代表的是風險,同樣期望收益條件下,當然是風險越小越好了。
按照這個邏輯,股票的波動率越小則越具有投資價值,因此這時股票的倉位可以適當高一些。
至於具體高多少,可以用風險暴露平價思想來確定。
股票市值 = 總資產 × 股票倉位
風險暴露 = 股票市值 × 波動率 = 總資產 × 股票倉位 × 波動率
波動率度量的是股票價格波動比例的大小,而風險暴露度量的是股票資產波動金額的大小。
所謂風險暴露平價思想,就是通過調整股票倉位的大小,來確保股票資產前後時刻的風險暴露大小一致。
J. 股市裡的ENE指標的參數應該怎麼設置
Ene是軌道線,由上軌道、中軌道和下軌道組成。軌跡線不僅可以分析趨勢軌跡,還可以讓你敏銳地察覺到股價方向的變化。ene的三條線的寬度取決於參數設置。這個參數是根據中國股票市場的價格限制來設置的。原參數為(25、6、6),應改為(10.11、9)。該指數與2500隻包含市場的股票中90%以上的股票持平,基本處於中等軌道。
當軌跡處於穩定狀態時,波動率可以准確地提示買入和賣出信號,但當股價單邊上漲或單邊下跌時,技術則完全不同。或者恰恰相反。當股票市場處於快速上漲的過程中,需要在股價突破上漲軌道時買入機會;在中間,股票市場處於熊市,在中間,股票市場處於快速下跌的過程中,當股票價格跌破線限時,就要抓住機會賣出。除了ENE指數參數設置了多少,怎麼看之外,我們還需要知道軌道的買賣信號主要是做空。中線的趨勢是明顯的,你可以根據趨勢操作。如果中軌趨勢不明顯,應快速進出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