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對股市做宏觀背景分析
(一)宏觀經濟運行對股市的影響
這個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企業經濟效應,公司的經濟效益會隨著宏觀經濟運行周期、宏觀經濟政策、利率水平和物價水平等宏觀經濟因素的變動而變動。
2.居民收入水平,在經濟周期處於上行階段或者在提高居民收入政策的作用下,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將會在一定程度上拉動消費需求。從而增加經濟效益。
3.投資者對估價的預期,投資者對股價的預期,也就是投資者的信心,是宏觀經濟影響股市最重要的途徑。
4.資金成本,當國家經濟政策發生變化時,居民和單位的資金持有成本將隨著變化。比如利率水平的降低(增加)(加息或者降息)和徵收利息稅的政策,會使部分資金由銀行儲蓄變為投資,從而影響股市的走向。
(二)宏觀經濟變動與證券市場波動的關系
1國內生產總值(GDP)變動
在上市公司的行業結構與國家產業結構基本一致的情況下,股票的價格變動與GDP的變化是相吻合的。但是不能簡單的認為GDP增長股市也必然上漲,實際走勢有時候恰恰相反,必須將GDP與經濟形勢結合起來分析。
(1)持續、穩定、高速的GDP增長
在這種情況下,社會總需求與社會總供給協調增長,經濟結構逐步趨於合理,經濟增長來源於需求刺激並使得閑置或者利用率不高的資源充分利用,從而表面經濟發展勢頭良好。這時證券市場將基於以下原因而呈現上升趨勢:【1】伴隨總體經濟成長,上市公司的利潤持續上升,股息不斷增長。企業經驗環境改善,投資風險越來越小,從而使公司股票全面得到升值,使價格上漲。【2】人民對經濟形勢形成了良好的預期,投資積極性得以提高,增加了對證券的需求,促使價格上漲。【3】隨著GDP不斷增長,國民收入和個人收入都不斷提高,收入的增加同時增加了對證券投資的需求,從而導致證券價格上漲。
(2)高通貨膨脹下的GDP增長
當經濟處於失衡下的高速增長時,總需求大大超過總供給,這將表現為高通貨膨脹率。這是經濟形勢惡化的徵兆。
(3)宏觀調控下的GDP增長
當GDP呈失衡的高增長時,政府可能會採取調控措施來維持經濟的穩定增長,這樣必然會減緩GDP的增長速度。
(4)轉折性的GDP變動
如果GDP一段時間以來一直呈負增長,當負增長減緩並呈現向正增長轉變時,表明惡化的經濟形勢逐步得到改善。經濟的制約瓶頸得到改觀,新的一輪經濟高速增長已經來臨。這時候證券市場也將伴隨著快速上漲之勢。
2經濟變動周期
經濟周期是一個連續不斷的過程,表現為擴張和收縮的交替出現。
經濟總是處在周期性的運動中,股價伴隨著經濟周期相應波動,但估價的波動往往超前於經濟運動。收集有關宏觀經濟資料和政策信息,隨時注意經濟發展動向。正確把握當前經濟發展處於何種階段,對未來做出正確的判斷。把握經濟周期,認清經濟形勢。
3通貨變動
通貨變動包括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
通貨膨脹對於證券市場及個股的影響沒有一成不變的規律,完全可能產生反方向的影響。溫和且穩定的通脹對股價影響較小。通脹在一定的可容忍范圍內持續,而經濟處於景氣(擴張)階段,產量和就業都持續增長,那麼股價也將持續上漲。嚴重的通脹是很危險的,經濟可能被嚴重扭曲,貨幣加速貶值,這時候人民將會囤積商品、購買房屋等等進行保值。資金將持續流出證券市場,經濟嚴重扭曲失去效率,企業籌集不到生產必需的資金,原材料和勞務成本價格飛漲。企業經營嚴重受挫。
不同於通脹,通縮會損害消費者和投資者的積極性,造成經濟衰退和經濟蕭條。
二宏觀經濟政策分析
宏觀經濟政策分析包括:1財政政策、2貨幣政策、3收入政策
1財政政策包括:
國家預算、稅收、國債、財政補貼、財政管理體制和轉移支付制度六個方面。國家預算是財政政策的主要手段,作為政府的基本財政收支計劃,國家預算能夠全面反映國家財力規模和平衡狀態,並且是各種財政手段的綜合運用結果的反映。因此在宏觀調控中有重要的作用。稅收是國家憑借政治權利參與社會產品分配的重要形式。它既是籌集財政收入的主要工具,又是調節宏觀經濟的重要手段。國債可以調節國民收入的使用結構和產業結構,是實現政府財政政策進行宏觀調控的重要工具。如果一段時間里,國債的發行量較大而且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將會分流證券市場的資金。財政補貼是國家為了某種特定需要,將一部分財政資金無償補助給某些企業和居民的一種再分配方式。財政管理體制是中央和地方、地方各級政府之間及國家與企事業單位之間資金管理許可權和財力劃分的一種根本制度,其主要功能是調節各地區各部門之間的財力分配。轉移支付制度是中央財政將集中的一部分財政資金,按照一定的標准撥付給地方財政的一項制度。主要功能是調整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之間的財力縱向不平衡,調整地區之間財力橫向不平衡。
2貨幣政策
貨幣政策是指政府為實現一定的宏觀經濟目標所制定的關於貨幣供應和流通組織管理的基本方針和基本准則。貨幣政策對宏觀經濟進行全方位的調控,其作用表現在以下幾點:
(1)通過調控貨幣供應總量保持社會總供給和總需求的平衡。(2)通過調控利率和夥伴總量控制通貨膨脹,保持物價總水平的穩定。(3)調節國民收入中消費和儲蓄的比例。(4)引導儲蓄向投資的轉化並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
貨幣政策工具包括一般性政策工具和選擇性政策工具
一般性政策工具又包括:法定存款准備金率、再貼現政策和公開市場業務。法定存款准備金率這個不過多解釋。再貼現政策是指央行對商業銀行用持有的未到期票據向央行融資所做的政策規定,央行對再貼現資格的規定則著眼於長期的政策效應,以發揮抑制或扶持作用並改變資金流向。公開市場業務是央行吞吐基礎貨幣、調節市場流動性的主要貨幣政策工具。
選擇性政策工具包括:直接信用控制和間接信用指導。這兩個政策主要是對銀行等金融機構產生影響,這里不過多解釋。
貨幣政策對證券市場的影響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1利率,利率的變化可以影響證券市場的資金流入或者流出。利率下降,股價上漲,利率上漲,股價下跌。2央行的公開市場業務,當政府傾向於實施較寬松的貨幣政策時,央行就會大量購進有價證券,從而使市場上貨幣供給量增加,這樣會推進利率下調,資金成本降低,從而使企業和個人投資熱情高漲,生產擴張,利潤增加,同時又會推進股票機構上漲。反之,股票價格下跌。
3收入政策
收入政策是國家為了實現宏觀調控總目標和總任務針對居民收入水平高低、收入差距大小在分配方面制定的原則和方針。與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相比,收入政策有更高一個層次的調節功能,它制約著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作用方向和作用力度,而收入政策最終也要通過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來實現。
三國際金融市場環境分析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金融市場一體化進程的加快,一國經濟形勢和金融市場的動盪都會對其它相關國家的市場產生直接和間接的影響。
1國際金融市場的動盪通過人民幣匯率預期來影響證券市場。一般而言,匯率上升,本幣貶值,本國產品競爭力強,出口型企業將增加收益,因此企業的股票價格上漲。相反的,進口型的企業成本增加,利潤減少,股票價格下跌。
2國際金融市場動盪通過宏觀面間接影響證券市場。國際金融市場動盪將導致出口增幅下滑,外商投資下降,從而影響經濟增長率。宏觀經濟環境的惡化導致上市公司業績下滑和投資者信心下降,最終使證券市場行情下跌。
3國際金融市場動盪通過微觀面直接影響股市。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不斷壯大,國內企業的國際競爭實力不斷增強,一些大型企業最近幾年通過跨國兼並參與國際競爭。國內主要上市公司通過購買境外企業的股份,以達到參股的目的。另外一些大型上市公司通過購買境外企業債券進行組合投資套期保值。國際金融市場動盪造成境外企業的股票和債券價格大幅縮水,嚴重影響了這些公司的業績。
② 根據我國目前的宏觀經濟形式分析我國股票市場未來的走勢
股票市場是市場經濟的高級組織形態,是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產物。社會化大生產越發達,對社會資金的融通需求就越大,股票市場籌集資金和優化資源配置的功能就越是能夠充分發揮,股票市場也就越發達。
(2)證券股票宏觀經濟分析報告擴展閱讀:
2013年影響股市表現因素分析:
我國經濟將在2013年實現溫和復甦,各項經濟指標將逐步好轉。與2012年每個季度經濟增速均低於年初預期相比,2013年每個季度實際增速有望不斷超出年初預期,預計全年GDP增速將回升到8%以上。
在全球經濟低迷的背景下,中國出口仍不會有起色,但內需的增長可以抵消外需的下降。而高鐵、水利等基礎設施投資增速有增無減,投資仍是推動中國經濟的重要動力。
③ 求證券投資分析報告模版一份。。。
*****投資分析報告(二號 黑體)
班級 姓名 學號 得分 (四號楷體)
一、公司基本情況簡介(黑體 小四)(20分)
1、股票代碼、公司名稱、主要經營業務(*)及業務收入比例
2、近三年(05年12月31日、06年12月31日、07年3月31日)主要會計數據及財務指標(*)
財務指標
05年12月31日
06年12月31日
07年3月31日
主營業務收入 (萬元)
凈利潤(萬元)
總資產(萬元)
股東權益(萬元)
每股收益(元/ 股)
每股凈資產(元/ 股)
凈資產收益率 (%)
每股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元/ 股)
3、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和員工情況
二、所選股票的行業分析(10分)
1、公司所處行業的市場結構、行業生命周期(*)
2、行業技術含量(*)、政府的產業政策
3、其他影響因素分析
三、所選股票的公司分析(30分)
1、公司在行業中地位(*)、所處區位分析
2、主要生產產品(或經營業務)分析(*)
3、財務分析(*)
指 標
05年12月31日
06年12月31日
07年3月31日
銷售毛利率(%)
主營業務利潤率(%)
存貨周轉率(%)
應收賬款周轉率(%)
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
營業利潤增長率(%)
流動比率(%)
資產負債率(%)
4、公司投資項目、資產重組等其他相關因素分析
四、所選股票技術走勢分析(*)(15分)
五、目前宏觀經濟運行分析
六、投資策略(*)(15分)(通過對以上分析總結,得出本人對該公司的投資判斷)
備註:1.請選擇一家公司進行以上分析:(帶*號為必做題)
2.頁面設置:A4,標題為(黑體小四),頁邊距:上下2.54,左右:2.5,正文為(宋體小四),段落(單倍行距)
3.排版及文字處理(10分)
④ 股票宏觀經濟分析包括哪些內容
股票宏觀經濟分析包括哪些內容?股票的宏觀經濟分析主要是從一國的經濟活動為主要的研究大方向出發的,具體從GDP和國民收入的變化,以及企業的經營,經濟周期的波動,經濟增長和通貨膨脹等等因素進行考量,研究各種相關總量及其變化對股票的影響,另外對於一些特殊的股票,在分析時還要同時觀注到國際宏觀經濟面,因為這些都可能會直接影響到股票的基本供求關系,所以國際宏觀分析也同樣不容忽視,從股票宏觀分析的方法論上看,宏觀經濟分析基本方法主要包括全面分析和結構分析,宏觀經濟所涉及的分析指標主要包括 GDP、GDP增長率、失業率、通貨膨脹率、社會商品零售總額、CPI、PPI、銀行貸款、利率、匯率等,目前的國際金融市場包括貨幣市場、證券市場、外匯市場、黃金市場和期權期貨市場,每個市場都存在相互的影響,金融品種之間互相傳導,股票市場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國內經濟與世界經濟的聯系也日益緊密,所以在做股票宏觀經濟分析時,要國內國外統籌的考慮。
⑤ 證券投資的宏觀經濟分析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1、總供給。
2、總需求。
在進行總供給形勢分析時,人們會考慮全國完成工業增加值和這一數值的同比增長情況。進一步細分,人們會區別所有制分析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集體企業、股份制企業、「三資」企業等不同類型的公司增長情況。
重工業增長與輕工業增長的比較也十分重要。在1999年上半年,重工業增長快於輕工業,反映出政府投資拉動的力度和消費低靡的狀況。
成品鋼材、銅材、鋁材、水泥、化肥、化學農葯等主要原材料的產量,耐用消費品及信息通信產品生產情況,以及全國發電量、運輸量增長情況均能反映總供給狀況。
不過,在分析基礎產品增長的時候,應當意識到基礎產品對經濟增長的決定作用正在逐漸發生變化。例如,發電量的多少,在以往一直作為經濟發展的指標之一。
但由於許多行業從高能耗變為低能耗,因此即使發電量增長相對緩慢也不能像以前那樣同比例推斷經濟增長速度減慢了。
(5)證券股票宏觀經濟分析報告擴展閱讀:
分析意義:
1、把握證券市場的總體變動趨勢。
在證券投資領域中,宏觀經濟分析非常重要,只有把握住經濟發展的大方向,才能把握證券市場的總體變動趨勢,作出正確的長期決策;
只有密切關注宏觀經濟因素的變化,尤其是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因素的變化,才能抓住證券投資的市場時機。
2、判斷整個證券市場的投資價值。
3、掌握宏觀經濟政策對證券市場的影響力度與方向。
證券市場與國家宏觀經濟政策息息相關。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國家通過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來調節經濟,或擠出泡沫,或促進經濟增長,這些政策直接作用於企業,從而影響經濟增長速度和企業效益,並進一步對證券市場產生影響。
⑥ 對證券市場的變動狀態進行宏觀(政策方面)和微觀分析。
同所有商品一樣,股票在證券市場的價格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通常我們會通過技術分析和基本面分析兩種方式來判斷股市價格的未來走向。技術分析是通過各種圖表、技術指標來研究股票市場行為,以判斷股票市場價格變化趨勢的方法。而基本面分析則是股市波動成因的分析,是對長線投資的定性分析。
對基本面的分析其實也就是對影響股票價格走勢的經濟因素的分析,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宏觀類影響因素(經濟形勢、經濟政策),二是中現類影響因素(行業與板塊),三是微觀類影響因素(上市公司及其財務狀況)。這三類因素是股票市場基本面分析的主要組成部分。具體而言,它們是宏觀經濟形勢分析、宏觀經濟政策分析、行業與板塊分析、上市公司及其財務分析及其他因素分析。
一、宏觀經濟政策對證券市場價格的重要性
證券市場是整個市場體系的組成部分,上市公司是宏觀經濟的微觀主體,因此,證券市場價格從根本上來說就是一個經濟問題。由於專業化和分工的日益深化,現代經濟體系中的環節、各個組成部分之間更加相互依賴。緊密聯系。
宏觀經濟因素對證券市場餓影響不僅是根本性的,而且是全局性的。同樣,作為經濟因素,產業或區域因素一般只會影響某個板塊即某個產業或區域的證券價格,公司因素則一般只會影響本公司上市證券的價格,它們一般不會對整個證券市場構成影響。而宏觀經濟因素則幾乎對每隻上市證券均構成影響,因而必然影響證券市場全局的走向。
宏觀經濟因素的重要性還在於它的影響是長期的。由於宏觀經濟因素對證券市場的影響是根本性的,因而它的影響也就必然是長期性的。
二、宏觀經濟形勢分析
宏觀經濟運行因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常常呈現周期性變化,經濟周期一般經歷上升期、高漲期、下降期和停滯期四個階段。由於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它會隨著經濟周期性波動而變化,因此,當經濟處於停滯狀態時,企業表現出效益差、開工不足、設備使用率下降等症狀,繼而是社會失業率上升,受其影響,股票指數會走低;當經濟度過停滯期,開始緩慢上升時,股市會隨著人市資金量的增加而逐漸回穩;當經濟得到全面恢復,並進入高漲階段時,企業生產能力得以充分利用,市場銷售增加,利潤回升,股票指數會攀升;當經濟由高漲期進入下降期後,過熱的經濟會逐漸冷卻下來,企業產品又開始積壓,生產萎縮,利潤下降,股市會受其影響,而由「牛市」轉向「熊市」。
在分析宏觀經濟形勢對股市的影響時,還要注意二者之間變化的前後時間關系。由於股市綜合了人們對經濟形勢的預期,這種預期較全面地「吸收」了經濟發展過程中反映出來的有關信息,這種預期自然也會引起股票價格的變化,因此,股市對經濟周期波動的反映總是超前的。另外,宏觀經濟形勢對股市的影響程度還受股市發育程度制約。一般而言,股市越成熟,經濟波動對其影響就越大;反之,影響則越小。在股市發展初期,股市的變化並不反映經濟形勢的變化,這主要是由於投機氣氛太濃,股市被少數資金大戶所操縱,被人為地推向巔峰或谷底。
分析宏觀經濟形勢對股市的影響,首先就得對宏觀經濟的運行狀態進行分析,而完成這一任務就要分析各種經濟指標。反映宏觀經濟發展狀況的指標主要有:經濟增長率、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及其發展速度、失業率、物價水平、進出口額等。在這些指標中,有些指標的升降對股市漲跌有正向影響,有些指標的升降對股市漲跌有負向影響。
三、宏觀經濟政策分析
宏觀經濟政策主要包括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
貨幣政策是國家調控國民經濟運行的重要手段,它的變化對國民經濟發展速度、就業水平、居民收入、企業發展等都有直接影響,進而對股市產生較大影響。當國家為了控制通脹而緊縮銀根時,利率就會上升。一般情況下,利率上升,股價下跌。相反,利率下降,股價上升。貨幣政策主要有:利率政策、匯率政策、信貸政策等。
財政政策也是國家調控宏觀經濟的手段。一般來說,財政政策對股市的影響不如貨幣政策那樣直接,但它可以光影響國民經濟的運行,然後再間接地影響股市。另外,財政政策中關於證券交易稅項調整措施本身就是股票市場調控體系的組成部分,其對股市的影響力較大。財政政策主要包括公共支出政策、公債政策、稅收政策等,這些政策的變化對股市有著直接或間接的影響,是進行基本面分析時要注意的重要問題。
四、基本面分析在我國投資中的特殊地位
對於成熟的股票市場,基本面分析和技術面分析沒有優劣之分,只有功用不同而已,但對處於初級發展階段的中國股票市場,基本面分析卻有其特殊的意義,一者是技術分析發揮作用的條件不具備,即技術分析局限性極大,對股票投資者指導意義有限,二者是中國股市屬於「政策市」,國家政策對股市作用力度之強、影響范圍之廣是成熟股市所沒有的。
(一)、技術分析的市場環境不具備
除了自身缺點而使技術分析有較大的局限性外,中國股市的現實發展狀況也使技術分析的實用性大打折扣。經常進出股市的投資者,可能會發現技術分析有時會完全失去作用。中國股市規模小、質量差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盤子小的個股更容易被資金大戶所控制。在成熟的股市,一波上漲或下跌行情一般需要幾個月到一年甚至更多的時間才能完成。但在我國一波行情能在數天之內走完全部歷程,時間快得連人們使用技術分析的工夫都沒有,股價波動也沒有什麼規律。所以,在中國股票市場上,道氏理論、艾略特理論發揮作用的市場基礎較薄弱。只有當股市達到一定的規模後,也只有當股市的變化與當時經濟發展狀況相聯系的時候,股市才能起到經濟「晴雨表」的作用,才有規律可循,技術分析才能發揮它應有的作用,故在現實的中國股市上,技術分析因缺陷加局限,使其略遜基本面分析一籌。
(二)、政策對股市的特扶影響
中國股市的行政色彩異常濃厚,任何涉足股市的投資者都不能對此熟視無睹。中國股市是應改革開放需要而發展起來的。股市原本是為開辟一條有別於傳統融資方式的直接融資渠道而設計的,但在中國,這條直接融資渠道主要被用來為國企改革服務。為了保持國民經濟持續穩定的增長,國企依然是國家政策的扶持重心,故為了使國企能從股市籌集到足夠的資金,就必須保持股票市場大勢處於穩中有升的局面,只有這樣,投資者才會把資金源源不斷地投入股市,因此,任何引起股市偏離「穩中有升」的事件都會引起管理層的注意。同時,又由於中國股市尚處於初級發展階段,穩定性差,投機氣氛濃,容易出現忽冷忽熱的現象,所以政府的行政干預是少不了的,目前中國股市無處不留下了國家干預的烙印,故中國股市有「政策市」之稱。由此可見,基本面分析在股市投資決策中的重要性。
中國股市規模小,行情容易被操縱。有時在一些假象的迷惑下,又會引來散戶的追漲殺跌,其結果是股票市場漲、跌均會過頭,這種超漲、超跌勢頭往往又不以管理層的意志為轉移,在目前尚缺乏有效的市場微調手段的情況下,管理層就會不斷利用行政手段,改變調控方向,也就是政府的政策跟著市場的「調子(忽高忽低的行情)起舞(不斷改變調控方向)」。因此,中國股市波動的過渡性決定了政策調控方向的多邊性。然而,萬變不離其宗,保持股市「穩中有升」卻是管理層不變的意圖。
中國股票市場總市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很低,在所有企業中,上市企業更是鳳毛麟角,這說明中國股市規模還很有限,它一方面表明中國股市發展潛力巨大,另一方面也表明管理層利用行政手段調控股市的空間依然很大。因此,作為投資者,只要把握住了政策的多變性與不變性,就能更好地把握管理層的政策趨向,做出與政策趨向相符的投資決策。
⑦ 一份證券投資分析報告
可以到網上多查查,這是一份之前做的投資分析報告,僅供參考 。
證券投資分析
一、國內國際經濟分析:
今年以來,世界經濟繼續保持復甦勢頭,全球貿易溫和擴張,但經濟下行風險增大,債務危機波瀾再起,大宗商品價格高位震盪,各種突發事件接踵而至,不確定、不穩定因素依然較多。預計下半年,世界經濟金融領域的波動可能加劇,但世界經濟不會出現「二次探底」,我國發展面臨的外部環境雖依然錯綜復雜,但也存在著不少可以利用的機遇。一、上半年國際經濟環境的主要特點(一)全球經濟和通脹「北冷南熱」主要表現在,今年以來,發達經濟體的經濟增長、就業狀況都顯著差於新興市場經濟體,通脹水平則低於新興市場經濟體。從發達經濟體看:由於美國兩黨圍繞削減財政支出問題的政治紛爭曠日持久,奧巴馬政府刺激經濟的新計劃缺乏財力保障,經濟增速放緩。一季度美國經濟環比折年率僅增長1.9%,差於去年四季度的3.1%。二季度以來,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4月份成屋銷售環比下降0.8%,5月下降3.8%。消費支出減少,零售銷售額5月環比下降0.2%。失業率上升,4月上升0.2個百分點至9%,5月進一步升至9.1%。在地震、核電站危機打擊下,一季度日本經濟環比下降0.9%,差於去年四季度的下降0.8%;4月失業率上升0.1.
二、2011年經濟增長將企穩回升,通脹壓力趨於增強
(一)全球經濟繼續溫和復甦,從去年三季度到今年上半年,美、歐、日等經濟體已實現連續四個季度環比正增長,發達經濟體經濟衰退已經結束,並進入復甦狀態。今年以來,新興經濟體彼此之間經貿合作加強、對發達經濟體依賴程度下降,經濟復甦勢頭明顯好於發達經濟體。預計將保持平穩較快發展局面。
總體上看,2011年我國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略好於今年。伴隨著全球經濟的溫和復甦,2010年年5月份以後我國主要貿易夥伴進口增速持續回落的趨勢也將逐步止跌回穩, 我國出口將保持較快增長 。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國與發達國家之間的貿易摩擦不斷增加,在重啟人民幣匯率彈性機制以後升值壓力不減,將在一定程度上對出口增長產生沖擊,預計2011年我國出口增長將有一定幅度回落,月度出口增速呈前低後高走勢。
(二)投資增長動力依然強勁 。我國居民實際收入保持較高增長,消費結構升級步伐加快,教育、社會保障、就業、醫療衛生等民生性財政支出快速擴張,消費預期改善,消費實際增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名義增長扣除商品零售價格因素)達到較高水平。2011年,出口和消費實際增長水平仍處於正常、合理水平,為製造業投資增長提供了一定的需求基礎。同時,2011年是我國「十二五」規劃的開局年,各地重大規劃項目陸續開工建設,特別是中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空間較大,對基礎設施投資增長將形成重要支撐。
(三)通脹壓力趨於增強 。一是前期積累的大量流動性的消化仍需一個過程;二是目前肉、蛋產品價格已呈恢復性上漲,明年有可能繼續保持上漲態勢,成為食品價格上漲的主要推動力量;三是國內投機資金已介入部分農副產品炒作,會推動部分農副產品價格大幅度上漲;三是工資上漲將逐步從製造業向服務業傳導,以及資源類產品價格改革等,成本推動型物價上漲壓力加大;四是全球經濟溫和復甦,美元等主要貨幣匯率存在貶值的可能,將推動國際市場初級產品價格再度上漲,輸入型通脹因素不可忽視。
三、宏觀經濟政策保持穩定。2011年是「十二五」的開局之年。在經濟運行基本回歸正常增長軌道後,我國經濟運行的「基本面」正在發生變化。從經濟增長動力看,從過度依賴出口、投資轉變到更多依靠消費擴張,從工業製造業的快速擴張轉變到更多依靠服務業的發展,必然會對經濟增長速度產生影響,潛在增長率逐步下降難以避免。從勞動力供求格局看,近年來城鎮就業年均增長接近4%,每年新增就業崗位與新增城鄉勞動力供給大體相當,勞動力供給總量過剩的壓力明顯緩解。上述變化意味著經濟增長與就業之間關系的重要轉變。宏觀經濟政策為保就業而保增長的壓力將有所減輕,政策目標在保持必要增長速度的同時,應更加註重調整優化經濟結構,提高經濟增長質量;積極應對增長速度放緩和勞動力成本持續上升而產生的新情況、新問題,著力培育和提升企業的贏利能力和水平。
(一)加快價格改革步伐,依靠市場機制推動經濟結構調整
資源和要素價格扭曲,未能充分反映稀缺程度和市場供求關系,成為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的重大障礙。應擇機推進利率、匯率、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目前我國實際存款利率為負,存、貸款利差較大,且普遍存在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可考慮適度提高存款利率,積極推進存款利率市場化,擴大貸款利率浮動范圍。在進一步加強差別化出口退稅和出口關稅的基礎上,可適當擴大人民幣匯率浮動幅度,更多地發揮匯率在優化調整出口結構等方面的綜合調節作用。進一步理順煤、電價格,完善天然氣、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逐步提高非農用水價格。
(三)推進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積極擴大消費
推進國民收入分配製度改革,提高低收入群體的收入水平,是擴大消費的有效途徑。可選擇的政策包括:認真執行勞動合同法,切實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合理提高最低工資標准;促進農村土地流轉,推進宅基地流轉、置換方式創新,讓農戶合理分享土地升值收益;積極推進房產稅徵收試點,加大對高收入群體存量財產的稅收調節力度;提高政府公共服務支出和民生性轉移支付支出占政府總支出的比重,將政府支出重點更多地轉移到向全體公民提供公共產品與服務、提高低收入群體的收入水平上來。
(四)建立房地產市場長期、健康、穩定發展機制
我國人口眾多,可開發、利用的國土資源有限,在城市化快速推進階段房價存在上漲壓力,防止房地產市場泡沫化將是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任務。一方面,需要將抑制投機性需求的政策措施長期化、制度化;另一方面,需要建立多層次的城鎮居民住房供給體系,尤其是要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滿足中低收入群體的住房需求。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政府直接增加財政投資是必要的,也可以通過財政補貼等方式,積極引導各類社會資金參與保障性住房建設。與此同時,應相應加強保障性住房分配、使用的體制機制建設,嚴格杜絕違規佔用、謀取不正當收益的行為。
四.選擇行業:
經過分析選擇醫葯行業魚躍醫療(002223)和有色金屬礦采選業中金黃金(600489)。
基本面分析:中金黃金市盈率52.70,振幅2.16,最高價96.30元,最低價26.37元。中金黃金上市日期:2003年8月14日,發行日期:2003年7月30日。
經營范圍:黃金等有色金屬地質勘查、采選、冶煉;金條、高純度金等產品生產、加工和批發;黃金生產的副產品加工、銷售;黃金生產所需原材料、燃料、設備的倉儲、銷售;黃金生產技術的研究開發、咨詢服務;國際貿易,保稅倉儲,商品展銷;用自有資金興辦企業和投資項目。
本公司由主發起人中國黃金總公司聯合中信國安黃金有限責任公司、河南豫光金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西藏自治區礦業開發總公司、天津天保控股有限公司、山東萊州黃金(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和天津市寶銀號貴金屬有限公司共同發起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於2000年6月23日在天津市設立,注冊資本18,000萬元。本公司已於2003年7月30日採用向二級市場投資者定價配售方式成功發行了每股面值1.00元的人民幣普通股股票10,000萬股,總股本增至28,000萬股。
最新財務指標
會計年度 2011-09-30 2011-06-30 2011-03-15
營業收入 21,925,251,696.64 12,706,087,738.33 3,827,758,058.56
凈利潤(元) 1,422,436,977.62 796,234,996.56 309,776,276.34
利潤總額(元) 2,529,283,065.78 1,461,483,840.99 574,016,978.40
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元) 1,344,261,616.04 784,476,475.79 303,035,960.97
總資產(元) 19,355,106,793.81 14,845,512,809.95 15,093,229,232.65
股東權益(元) 8,517,656,511.32 5,533,389,287.32 5,248,196,651.17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元) -- -- 348,487,860.43
基本每股收益(元) 0.72 0.43 0.22
凈資產收益率(攤薄)(%) 16.70 14.39 5.90
每股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元) 0.85 0.49 0.24
每股凈資產(元) 4.34 2.99 3.69
調整後每股凈資產(元) -- -- --
境外會計准則凈利潤(元) -- -- --
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每股收益(元) 0.69 0.42 0.21
報告起始時間 2011-01-01 2011-01-01 2011-01-01
報告終止時間 2011-09-30 2011-06-30 2011-03-31
股票選擇:B.醫葯類行業選擇魚躍醫療(002223)
基本面分析:公司介紹江蘇魚躍醫療設備股份有限公司是由江蘇魚躍醫療設備有限公司以截至2007年3月31日經審計的凈資產112,074,306.63 元為基數,按1:0.68704 比例折為7,700萬股,整體變更發起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市盈率
為59.73凈資產收益率7.30 %,基本面較好。
經營范圍:醫療器械(按許可證所核范圍經 、保健用品的製造與銷售;金屬材料的銷售;經營本企配件、原輔材料的進口業務(國家限定公司經營或禁止進出口的商品及技術除外)。
2008年開盤價16.50元,收盤價23.89元;2009年開盤價24.10元,收盤價34.23元;2010年開盤價34.68元,6月收盤價38.33。08年每股收益7.39元,09年每股收益10.13元,10年前半年每股收益4.1元。
最新財務指標
會計年度 2011-09-30 2011-06-30 2011-03-15
營業收入 885,005,463.48 609,346,808.65 310,202,211.56
凈利潤(元) 174,275,969.97 121,017,205.63 60,021,103.04
利潤總額(元) 197,457,472.62 135,210,426.82 68,622,056.74
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元) 141,135,372.87 117,357,217.70 56,486,424.50
總資產(元) 1,280,020,179.56 1,251,014,459.41 1,118,528,607.17
股東權益(元) 1,046,159,709.35 992,900,945.01 931,904,842.42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元) 67,105,235.64 -- -21,819,046.50
基本每股收益(元) 0.43 0.30 0.23
凈資產收益率(攤薄)(%) 16.66 12.19 6.44
每股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元) 0.16 0.10 -0.09
每股凈資產(元) 2.56 2.43 3.65
調整後每股凈資產(元) -- -- --
境外會計准則凈利潤(元) -- -- --
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每股收益(元) 0.35 0.29 0.22
報告起始時間 2011-01-01 2011-01-01 2011-01-01
報告終止時間 2011-09-30 2011-06-30 2011-03-31
當前國內國際經濟狀況都不十分明朗,國內經濟通脹壓力重大有待回升,而股市正處於調整期,綜合宏觀和微觀狀況,應適當採取保守投資方式,曾加債券以及防守類股票的投資比例,確保本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