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股票布林線中軌和上軌的中值是什麼意思在圖上該怎麼畫
BOLL指標又叫布林線指標,是根據統計學中的標准差原理設計出來的一種非常簡單實用的技術分析指標。判斷中期趨勢。通常布林線中軌上漲,表示多頭趨勢,布林線中軌平行,表示盤整局勢,布林線中軌下行,表示空頭趨勢。
在實際操作中運用BOLL指標的時候,投資者應該了解BOLL指標是通過計算股價的標准差,求股價的信賴區間。該指標在圖形上畫出三條線,其中上下兩條線可以分別看成是股價的壓力線和支撐線,而在兩條線之間還有一條股價平均線,BOLL指標的參數最好設為20。通常情況下,股價會運行在壓力線和支撐線所形成的通道中。
(1)股票短線指標在電腦上怎麼畫線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股價在中軌線之上運行,BOLL指標的開口逐步收窄,上軌線、中軌線和下軌線逐步接近,當上下軌數值差接近10%之時,為股票的最佳買入時機。若此時成交量明顯放大,則股價向上突破的信號更加明確。
2、當股價經過一段溫和上升行情之後出現短線回調,股價在上軌線附近受阻然後又回到中軌線,若連續3日站穩中軌線,投資者可考慮介入。
3、當一支股票始終沿著上軌線和中軌線之間穩步向上時,投資者應以持股或低吸為主。
4、股價跌出下軌線或站穩中軌線時,投資者可考慮介入。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布林線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布林線指標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值
❷ 炒股軟體里各種線怎麼設置出來啊
在日K線圖中一般白線、黃線、紫線、綠線依次分別表示:5、10、20、60日移動平均線,但這並不是固定的,會根據設置的不同而不同,比如你也可以在系統里把它們設為5、15、30、60均線。 你看K線圖的上方有黃色PMA5=幾的字樣,就是五日均線等於幾的意思。其他的有紫色的10日均線PMA10=什麼的。設定的話雙擊數字就行!數字是幾就是幾日均線,顏色和線的顏色一樣!
那是移動平均線,在日K線圖中一般白線、黃線、紫線、綠線依次分別表示:5、10、20、60日移動平均線,但這並不是固定的,會根據設置的不同而不同,比如你也可以在系統里把它們設為5、15、30、60均線。 你看K線圖的上方有黃色PMA5=幾的字樣,就是五日均線等於幾的意思。其他的有紫色的10日均線PMA10=什麼的。設定的話雙擊數字就行!數字是幾就是幾日均線,顏色和線的顏色一樣!
移動平均線(MA)理論是股市最常見的一種技術分析方法,它對股市操作具有神奇的指導作用。
1、」黃金交叉」
當10日平均線由下住上穿越30日平均線,10日均線在上,30日均線在下,其交叉點就是黃金交叉,黃金交叉是多頭的表現,出現黃金交叉後,後市今有一定的漲幅空間,這是進場的最佳時機。
2、」死亡交叉」
當30日均線與10日平均線交叉時,30日均線由下住上穿越10日平均線,形成30日平均線在上,10日均線在下時,其交點稱之為」死亡交叉」,」死亡交叉」預示空頭市場來監,股市將下跌此時提出場的最佳時機。
三、移動平均線與股票買賣時機
移動平均線反映股票價格的變化,可以利用移動平均線理論來把握股票的買進和賣出時機。
1、10日均線由K線圖上方穿越K線圖,位於K線之下方。由空轉多,是買進時機。
2、10日均線、30日均線和72日均線均由上而下穿越K線圖,則表明該股多頭的氣勢極為旺盛,漲勢已成定局,是買進時機。
3、10日均線、30日均線和72日均線位於K線圖下方呈平行狀,則表示是多頭市場,後市漲幅極大,是買進時機。
4、10日均線由K線圖下方穿越K線圖至K線圖上方。表示短線由多轉空,是賣出時機。
5、10日均線、30日均線和72日均線成由下而上順次穿過K線圖,該股將會有很深的跌幅,應及時賣出股票。
6、72日、30日均線繼10日均線之後,從下而上穿越K線圖,右下方移動,跌幅將會很深,應及時賣出股票。
7、10日、30日與72日平均線位於K線圖上方且三線呈平行狀,表明空頭市場已確立,應賣出所有的股票。
8、72日均線上升趨勢轉為平緩或向下方轉折時,為賣出時機。
如果很好地運用移動平均線理論,不能判斷行情的真正趨勢還能獲取可觀利潤,但移動平均線理論不是唯一的技術分析方法。它有是局限性:首先,移動平均性是股價定型後產生的圖形、反映較慢。另外,不能反映股價在當日的變化及成交量的大小。綜合動用其它技術分析方法,可以達到更好效果
請問分時圖中黃線是10日均線 嗎
ON.是該股當日平均價。最下面單筆成交量。
黃色均價線 是 當前的每筆平均價(筆均價) = 當前總的成交量/當前總成交筆數 根據這個公式算出來的曲線是平滑移動的曲線
分時圖的基礎知識
(文章來源:股市馬經 )
分時圖是指大盤和個股的動態實時(即時)分時走勢圖,其在實戰研判中的地位極其重要,是即時把握多空力量轉化即市場變化直接根本,在這里先給大家介紹一下概念性的基礎常識。
大盤指數即時分時走勢圖:
1) 白色曲線:表示大盤加權指數,即證交所每日公布媒體常說的大盤實際指數。
2) 黃色曲線:大盤不含加權的指標,即不考慮股票盤子的大小,而將所有股票對指數影響看作相同而計算出來的大盤指數。
參考白黃二曲線的相互位置可知:A)當大盤指數上漲時,黃線在白線之上,表示流通盤較小的股票漲幅較大;反之,黃線在白線之下,說明盤小的股票漲幅落後大盤股。B)當大盤指數
下跌時,黃線在白線之上,表示流通盤較小的股票跌幅小於盤大的股票;反之,盤小的股票跌幅大於盤大的股票。
3) 紅綠柱線:在紅白兩條曲線附近有紅綠柱狀線,是反映大盤即時所有股票的買盤與賣盤在數量上的比率。紅柱線的增長減短表示上漲買盤力量的增減;綠柱線的增長縮短表示下跌賣盤力度的強弱。
4) 黃色柱線:在紅白曲線圖下方,用來表示每一分鍾的成交量,單位是手(每手等於100股)。
5) 委買委賣手數:代表即時所有股票買入委託下三檔和賣出上三檔手數相加的總和。
6) 委比數值:是委買委賣手數之差與之和的比值。當委比數值為正值大的時候,表示買方力量較強股指上漲的機率大;當委比數值為負值的時候,表示賣方的力量較強股指下跌的機率大。
個股即時分時走勢圖:1) 白色曲線:表示該種股票即時實時成交的價格。
2) 黃色曲線:表示該種股票即時成交的平均價格,即當天成交總金額除以成交總股數。
3) 黃色柱線:在紅白曲線圖下方,用來表示每一分鍾的成交量。
4) 成交明細:在盤面的右下方為成交明細顯示,顯示動態每筆成交的價格和手數。
5) 外盤內盤:外盤又稱主動性買盤,即成交價在賣出掛單價的累積成交量;內盤主動性賣盤,即成交價在買入掛單價的累積成交量。外盤反映買方的意願,內盤反映賣方的意願。
6) 量比:是指當天成交總手數與近期成交手數平均的比值,具體公式為:現在總手/((5日平均總手/240)*開盤多少分鍾)。量比數值的大小表示近期此時成交量的增減,大於1表示此時刻成交總手數已經放大,小於1表示表示此時刻成交總手數萎縮。
實戰中的K線分析,必須與即時分時圖分析相結合,才能真實可靠的讀懂市場的語言,洞悉盤面股價變化的奧妙。K線形態分析中的形態頸線圖形,以及波浪角度動量等分析的方法原則,也同樣適合即時動態分時走勢圖分析,具體實戰研判技巧筆者將另文探討。
移動平均線指標使用入門
移動平均線的計算方法就是連續若干天的收盤價的算術平均。天數就是的參數。例如,參數為10的移動平均線就是連續10日的收盤價的算術平均價格,記號為MA(10)。同理,還有5日線、30日線等概念。
移動平均線的特點:
移動平均線的最基本的作用是消除偶然因素的影響,另外還稍微有一點平均成本價格的含義。它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追蹤趨勢。移動平均線能夠表示價格的趨勢方向,並追隨這個趨勢,不輕易放棄。如果從價格的圖表中能夠找出上升或下降趨勢線,那麼,移動平均線的曲線將保持與趨勢線方向一致,能消除中途價格在這個過程中出現的起伏。原始數據的價格圖表不具備這個保持追蹤趨勢的特性。
滯後性。在價格原有趨勢發生反轉時,由於追蹤趨勢的特性,移動平均線的行動往往過於遲緩,調頭速度落後於大趨勢。這是移動平均線的一個極大的弱點。等移動平均線發出趨勢反轉信號時,價格調頭的深度已經很大了。
穩定性。由移動平均線的計算就可知道,要比較大地改變它的數值,無論是向上還是向下,都比較困難,必須是當天的價格有很大的變動。因為MA的變動不是一天的變動,而是幾天的變動,一天的大變動被幾天一分攤,變動就會變小而顯不出來。這種穩定性有優點,也有缺點,在應用時應多加註意,掌握好分寸。
助漲助跌性。當價格突破了移動平均線時,無論是向上突破還是向下突破,價格有繼續向突破方面再走一程的願望,這就是移動平均線的助漲助跌性。
支撐線和壓力線的特性。由於移動平均線的上述4個特性,使得它在價格走勢中起支撐線和壓力線的作用。移動平均線的被突破,實際上是支撐線和壓力線的被突破。
移動平均線的參數的作用就是加強移動平均線上述幾方面的特性。參數選擇得越大,上述的特性就越大。比如,突破5日線和突破10日線的助漲助漲的力度完全不同,10日線比5日線的力度大,改過來較難一些。
使用移動平均線通常是對不同的參數同時使用,而不是僅用一個。按個人的不同,參數的選擇上有些差別,但都包括長期、中期和短期三類。長、中、短是相對的,可以自己確定。
1250均線法則要領總結
我們介紹了許多1250均線法則的買賣技巧,從20日與120日線交叉的市場機會,20日與250日均線交叉的市場機會和120日線與250日線之間的變換所揭示的市場機會,我們都了解了許多。在高風險的股票市場上投資投機買賣股票。其實最重要的就是一開始的買入。當投資者回顧自己過去的股票投資生涯中,都會發現所有的錯誤都是先犯在買入的時候,由於買入價位時機的不對,才有了後面判斷失誤,錯失賣出時機造成虧損的結局,所謂:「千錯萬錯錯在買入的時候」。
選擇好了買入點,就將操作的主動權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在後面的行情中,才會有較高的判斷正確率。假如在賣出點上並沒有把握好,失去了一大段行情的利潤,但由於是獲利的,從結果上看還是成功的,所以投資者對於買點的重要性要有充分的認識。
1250均線系統的八條法則:
1、20日均線的底位拐彎是股價重新賦予生命的先兆。
2、買入時機在均線交叉點形成時,是趨勢確立的信號。20日均線上穿120日均線形成黃金交叉,是強烈的買入信號,可介入並中線守倉。20日線穿越120日的角度大,往往後期漲幅也大,當然要有「叉後量」的確認。
3、120日均線--靈魂線處於走平或上漲是中線介入的理由之一。對於大盤股股票250日均線走平或上漲可考慮中線介入。
4、最樸素的操作手法:選擇上升趨勢的1250均線系統,買股買在均線上,無論是20日120日還是250日線。
5、股票價格突破120日線和250日線的壓力時,要有成交量放大的配合,若無成交量配合往往是反彈行情。
6、120日均線處於下跌狀況,此類股票應短線思想介入,對於反彈漲幅較大的股票要提防隨後的快速下跌。
7、股價上漲遠離20日均線太遠是短線賣出的重要理由,要學會止賺,有時這種短線賣出點卻是股價中期甚至長期的頂部。
8、股價生命線20日均線的高位拐彎要提高警惕,它可以是您迴避市場風險的有力武器。
在股票市場這樣的高風險市場中,投資者判斷錯誤往往會帶來金錢的損失,若選用5、10、30日均線系統,由於它的變動非常快,所以提供給投資者判斷的東西也就非常多,這樣投資者承擔的風險反而加大。運用1250均線法則時,採用的均線系統是中長線,此方法需要投資者作出判斷的時候相對減少,所以投資者的錯誤率就降低了,使得投資者的心態在不知不覺中思維方式發生了改變,心態也會變的平和,隨著心理狀態好轉,判斷的正確率就提高了,所以投資者的資金安全性就提高了,看中線能力的大幅提高,買賣股票投資、投機獲利就是必然的。
1250均線系統法則是用大趨勢的長線眼光來觀察分析股票走勢,過濾掉了許多微小的沒有參與必要的小波動,1250均線系統法則的理論基礎是重復和慣性原理,但承認該兩原理的存在並不意味著這就是股市的全部,由長期均線來判斷和衡量量的積累到質的飛躍的過程變化,在實踐中有著奇妙的吻合度。似乎1250均線法則可以任行天下,但更重要的是股市是變化的,1250均線理論也不是萬能的,也有1250均線法則難以解釋的突變情況,所以想在變換莫測的高風險股票市場中很好的生存,最重要的就是學習、不斷的學習。
均線是買賣股票的一個重要參數指標,各條均線表示相應時間的股價均值。我們可以根據其走勢確定買入賣出時間。
如股價在所有均線之下,應觀望若有做底反彈的徵兆則是購入的最好時機。
如股價在所有均線之上,則可認為上方沒有阻力,做3至5天的短線。
如股價在所有均線之中,則相對比較復雜,應配合其他指標(如MACD KDJ等等)決定買入賣出。
至於你說的均線的顏色,你可以對照上方的提示。以渤海證券為例,5日是白色,10日是黃色,20日是紫色,60日是綠色。
❸ 股票軟體中 怎麼畫線找出壓力位和支撐位
壓力位和支撐位,在股市裡是兩個緊要的指標,能幫助我們較為清晰地掌握個股價格的走勢,鑒定買賣信號,在我們的實戰交易上可以進行指導。如果還有不知道這個好用的技術指標的小夥伴,這些內容還是要知道的。開始之前,不妨先領一波福利--機構精選的牛股榜單新鮮出爐,走過路過可別錯過:【絕密】機構推薦的牛股名單泄露,限時速領!!!
一、 什麼是壓力位和支撐位
1、壓力位:倘若股價上漲到某價位的附近了,股票將會不再上升,可能會下降。這樣一種可以阻止或暫時阻止股價上升的價位,就是壓力位。
2、支撐位:如果說股價跌到某個價位附近了,股價將不會繼續下跌,甚至還有回升的可能性。有著支撐起股價平衡--阻止股價繼續下跌或暫緩股價繼續下跌的價格,就是支撐位。
定義理解起來很容易,壓力位的理解就是盡量不讓大家漲的位置,支撐位能讓你在下跌時撐著盡量不下跌,不過到底怎樣才能找到壓力位和支撐位的所在位置呢,我認為這才是大家看重的。
二、 壓力位和支撐位怎麼看
1、均線形成
對於大家來說,均線並不陌生,打開行情軟體後,除了一下子就能看到顯眼的K線外,數量最多的還要屬於K線交織的均線了。要知道這些均線作用可大著呢,這對投資者來說作用可大著呢。舉個例子,10日均線其實就是最近10個交易日投資者的平均入手價格,也就是說當股價上漲後跌至10日均線時,那麼股價要形成支撐就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因為最近10個交易日的投資者的交易成本在這個附近,為了避免股價擊穿自己的成本,很多投資者對此採取的方法是補倉。相反的,一旦下跌後回漲至10日均線附近,就很輕松的產生壓力,只因成本在此位置的投資者迫不及待的回本減倉。因此我們能看到,均線周期變的越長的話,支撐和壓力的作用也就會越來越強大,因為在一個長期持股的情況下,要麼,是堅定持有者,下跌到附近後空頭所剩無幾;要麼或許是套牢時間不短了,與成本價相當了立馬賣出。
2、前期高低點形成
就在K線的價格漲到前期的高點或跌到前期的低點時,容易造成壓力和支撐,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狀況呢?由於前期高點,通常情況來講都是源於大量投資者買入,堆積出來的一個階段性高點,這樣一來,在這個位置的套牢籌碼是相當多的,一出現股價漲到這個位置附近的情況,如此一來也就會有非常多的投資者們選擇趁回本出逃了,這樣的情況就形成了拋壓。反過來,前期低點,一般是一個比較強的支撐,這個大家都很容易理解,大家就想一下,是什麼樣的投資者才會敢在恐慌的低點進行介入呢?自然是堅定看好的投資者,因此若是價格到了低點的附近,相對來講會是一個還是比較強的支撐了。
3、多個高點或低點形成的趨勢線而造成的壓力和支撐
如何理解呢?其實,也是多根K線在持續向上時多次受到攔截時或持續向下時多次受到支撐,將這些受到阻撓和支撐的點連起來,便會作為將來的壓力和支撐。因為當投資者壓力不止一次出現在相似位置時,那麼當股價又一次回歸到這個位置附近時,投資者就不想承擔風險,從而容易形成壓力甚至下跌;反過來,當下降到多次受到支撐的位置時,投資者會有準備入場的想法,因此較為簡單的形成支撐甚至上漲。大家先瀏覽一下這張圖吧:
如果是實在沒有充足的時間去研究某隻個股的朋友,不妨點擊下面這個鏈接,輸入自己想要了解的股票代碼,進行深度分析:【免費】測一測你的股票當前估值位置?
三、 遇到壓力位和支撐位怎麼操作
上面的文章講的還是基於理論的角度,遇到股票的支撐位或者壓力位,如何才能操作起來呢?遇到壓力和支撐,往往是一個賣出和買入的信號,但不是說大家可以直接一口氣全部買入,這是錯誤的,因為壓力和支撐,也是有可能會被突破或者跌穿的,這個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無法確定的風險,那怎麼去應對呢?分批介入是一個不錯的方式,例如我們看到股價一點點下跌,即將跌至支撐位時,我們可以先對一部分觀察倉進行布局,倘若遇到跌穿的厄運,我們立刻立場,這其實也是在減少虧損,假設支撐有力,並且有所反彈,我們就能夠進一步布局。盡管我們的成本被第二次的布局改變了,把它提高了,可大家要明白,雖然我們失去了關於它的部分收益,但我們的保障就更可靠了,從關於投資的方面來說,自然是確定性更為重要,大家或許能知道!除此之外,不一樣方法還有不一樣的細節要處理,比如:
1、均線形成的壓力和支撐操作細節
均線並不能都對我們的交易起到指導作用,每隻個股的脾氣都不一樣,也就是大家口中的股性,所以每隻個股適用的均線可能都不一樣,例如大家接下來看的這只個股,每次回調至藍色線時,就形成了支撐,這就說明了這根藍色線就是120日線。
接下來看這只個股,若每次回踩至60日線,這時就形成支撐了。
所以每隻個股,都會有其對應的均線形成支撐和壓力,所以在實戰的時候,一定要對個股進行具體分析,就能找到適宜的壓力和支撐的均線。
2、多個高點或低點形成的趨勢線而造成的壓力和支撐細節
在這張圖里能看出,買點只有第三個支撐點一個,賣點也只有第三個阻力點一個,因為阻力和支撐需要前面兩個點進行確認,除非,說在這張圖前面依然有其他的支撐阻力點進行確認,那就可以。
學姐今天就給大家講這么多吧,如果你還是搞不懂怎麼去操作好,不用擔心!這個買賣時機提示神器可以幫到你,它會識別莊家動向和主力資金流向,合理提示你什麼時機買入賣出,直接點擊獲取就行【AI輔助決策】買賣時機捕捉神器
應答時間:2021-08-26,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❹ 請教如何畫股票均線
大多數股民朋友在炒股的可能比較看重股價的情況,然而就會不在乎一些重要的技術指標,但炒股都會用到技術指標的,而均線這就是技術指標里的重要指標其中之一。均線到底指的是什麼,指的是什麼同時怎麼應用起來呢?緊跟著我就給大家簡單說一下,希望對大家有用。我們在講之前呢,先給大家來波福利--機構精選的牛股榜單新鮮出爐,各位一定要把握機會哦【絕密】機構推薦的牛股名單泄露,限時速領!!!
一、均線的定義
1、均線是什麼
均線簡單的來說就是一種重要的技術指標,投資者經常用的,它是將某一段時間的收盤價之和除以該周期所得到的一根平均線。比如在這一周內,只有2天不是交易日,將5個交易日的收盤價加在一起除以5計算的平均數,10日、20日等同樣如此。
2、均線有哪些、不同顏色
均線依據的參數不同,其作用和反應情況也不同。常用的參數有5日、10日、20日、30日、60日、120日、250日。常用的顏色有白色(5日線)、黃色(10日線)、紫色(20日線)、綠色(30日線)、灰色(60日線)、藍色(120日線)、橙色(250日),當然顏色是可以變動的,股民是可以任意設置顏色,只要自己喜歡即可。
二、均線的簡單應用
1、如何在走勢圖看均線
(1)添加均線:比如在股票軟體界面按MA鍵出現如下圖再按回車鍵就可以添加了
(3)銀山谷:短中線全部都穿過長線的那個時候形成的圖形,就會在下邊出現一個四邊形,或者是三角形,很符合山谷的特點,長期下跌後首次出現的山谷,叫銀山谷。
(4)金山谷:在銀山谷後面再出現一個山谷,時常會比銀山谷的買入點更加真實。大家買股票,通常都是買的龍頭股,因為這種類型的股票一直都是行業中的領先者,也能夠在股市中帶動一波不錯的行情。我這里也列出了A股各行業的龍頭股名單,免費與大家共享~吐血整理!各大行業龍頭股票一覽表,建議收藏!
應答時間:2021-08-24,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❺ 如何畫股市的趨勢線
1、趨勢線的畫法
當我們想在圖表上,利用一條切線來觀察趨勢時,很顯然的,這條切線在行情剛剛反轉的初期,根本畫不出來,必須等待行情稍微明顯後,才依照其上升或下跌的角度畫出趨勢線。但是,怎麼判斷行情已經明顯了呢?在空轉多的循環里,我們把空頭最後一段下跌地點當成A點,然後,行情會展開復甦初升段,當初升段完成後,行情開始進行回檔修正,而這個修正波的低點,我們把它當成B點。現在,我們選擇畫線工具"兩點直線",只要定位A點與B點這兩點,就可以畫出"上升趨勢線 "。相反的,在多轉空的循環里,我們也可以將上述的畫法顛倒過來,畫出一條"下降趨勢線"。
一般技術投資者利用圖表來判斷行情前,通常會先順著股價的走勢畫出一條趨勢線,然後,觀察該趨勢線是否被跌破?以作為停損賣出的參考。這種判斷法,在股民實際買賣股票時,的確是簡單又有效的辦法,不過,卻也經常讓股民忽略了趨勢線的其他內涵。趨勢線代表股價前進的方向,就好像一輛車行駛在公路上,很難讓它沿直線行駛,難免要有時偏左、有時偏右。股價的原理也是這樣,正常的情況下,股價應該持續順著趨勢的軌跡前進,然而,事實上,股價也會忽而朝趨勢線的左方偏離,忽而朝右方偏離,這就是所謂的股價"乖離"。我們可以同時參考"乖離率(BIAS)"和"36乖離率(BIAS36)"兩個指標。趨勢線具有"密度 "集中的意思,而且,在這密度聚集區,它更具有一種奇妙的"吸引力"。"吸引力"和"乖離"是一種同時並存,又互相對立的股價現象,他們存在於密度聚集區周圍,因此,趨勢線周圍,便不斷會出現這種聚散循環。由於"聚散"力量的關系,股價若距離趨勢線超過一定的距離時,便會被"吸引力"牽制,而逐漸向趨勢線靠攏,反之,當股價接近趨勢線後,又會逐漸偏離趨勢線而產生"乖離"。
"吸引力"和"乖離"現象,只是股價行為的一個"果",真正造成這種現象的"因",主要是因為股價行進的"角度"和"速度"。當股價上漲或下跌的幅度大幅增加時,一方面表示其行進速度正在加快中,一方面也表示其K線走勢的角度會漸趨陡峭,一旦 K線角度變陡,則自然會偏離趨勢線,而促使其間的"乖離"加大。然而,不同個股的特性,擁有不同的"乖離空間",因此,當其"乖離空間"達到一定的限度時,股價便會因為吸引力的牽制,重新向趨勢線靠近。
"吸引力"這個名詞在股票分析中又稱為"修正",而修正又分為"反向修正"與"橫向修正" 兩種。多頭上漲行情中的"反向修正"又稱作"回擋",空頭下跌行情中的"反向修正"又稱作"反彈",橫向修正則是"橫向盤整"的意思。股價原理中的修正,主要是修正股價行進的"角度"和"速度",當股價行進角度過於陡峭,致使股價與趨勢線之間的"乖離",超出一定的限度時,股價便會因為受到趨勢線的"吸引力"的影響,放慢其行進的"速度",並且向趨勢線靠攏,此時,股價可能會以"反向"或"橫向"的方式,修正其與趨勢線之間的"乖離"與"角度"。倘若我們想測量股價與趨勢線間的"乖離",是否已達到某階段的極限時,此時,你可以參考其"乖離率"指標的歷史表現,藉以判斷股價是否即將進行修正。
上漲行情中為了調整股價與趨勢線之間的"乖離"與"角度",股價會以回擋的方式,修正其與趨勢線之間的"角度",一般情形下,股價回擋的幅度,通常為其前一次上漲幅度的1/3或2/3。反之,下跌行情時會以反彈的方式對應。然而,極強勢或極弱勢的行情,通常都以橫向的方式修正角度,這種修正法稱為"以時間換取空間"。也就是說,股價不需要以回擋或反彈的方式修正角度,在原有股價的水平下,讓時間自然將股價推移至趨勢線附近,完成吸引與修正的作用。
因此,橫向盤整雖然很令股民厭惡,但是,它不一定不好,反之,它可能正在醞釀下一波的攻勢。
2、上下甘氏線的畫法:
甘氏線分上升和下降甘氏線兩種,它是由William D.Gann創立的一套獨特的理論。Gann有時被翻譯成江恩,他是一位具有傳奇色彩的股票技術分析大師。甘氏線就是他將百分比原理與幾何角度原理結合起來的產物。甘氏線是從一個點出發,依一定的角度,向後畫出的多條射線,所以,甘氏線包含了角度線的內容。甘氏線分為上升甘氏線下降甘氏線兩類。每條直線都有一定的角度,這些角度的得到都與百分比線中的那些數字有關。每個角度的正切或餘切分別等於百分比數中的某個分數(或者說是百分數)。每條直線都有支撐和壓力的功能,但這裡面最重要的是1×1、2×1和1×2。其餘的角度雖然在價格的波動中也能起一些支撐和壓力作用,但重要性都不大,都很容易被突破。
具體畫甘氏線的方法是首先找到一個點,然後以此點為中心按照不同的角度向上或向下畫出數條射線。被選擇的點同大多數別的選點方法一樣,一定是顯著的高點和低點,如果剛被選中的點馬上被創新的高點和低點取代,則甘氏線的選擇也隨之變更。如果被選到的點是高點,則應畫下降甘氏線。這些線將在未來起支撐和壓力作用。如果被選到的點是低點,則應畫上升甘氏線。這些線將在未來起壓力和支撐作用。
需要特別強調的是,甘氏線是比較早期的技術分析工具。在使用的時候會遇到2個問題。
第一,受到技術圖表使用的刻度的影響,選擇不同的刻度將影響甘氏線的作用。只要不斷地調整刻度,永遠可以使甘氏線達到「准確預報」的效果。第二,甘氏線提供的不是一條或幾條線,而是一個扇形區域,在實際應用中有相當的難度。對那些不是專業研究江恩理論的投資者,最好不要使用甘氏線。
3、速阻線的畫法:
速阻線,又稱速度阻擋線,是由埃德森·古爾德創立的一種分析工具。當價格上升或下跌的第一波型態完成後,利用第一波的展開幅度可推測出後市發展的幾條速度線,可作為支撐和阻力位置。
研判方法:
速度阻擋線的原理與甘氏線較相似,也是試圖通過一些特殊的角度來界定價格的變化方向,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注兩點:
(1)在速阻線的不同波段選取中如果有速度線出現重疊的現象,這條線在未來的趨勢判斷中會有很強的作用。
(2)在速阻線的不同波段選取中如果有速度線出現相交的現象,該交點將有時間預示作用,可以在該處做變盤操作。
4、黃金分割線的畫法:
黃金分割是一個古老的數學方法。它的各種神奇的作用和魔力,屢屢在實際中發揮我們意想不到的作用。在實際中還被廣泛用於「優選法」中。在技術分析中,還有一個重要的分析方法——波浪理論——要用到黃金分割的內容。
在這里,我們僅僅說明如何得到黃金分割線,並根據它的指導進行下一步的買賣實際的操作。
畫黃金分割線的第一步是記住若干個特殊的數字:
0.191 0.382 0.618 0.809
1.191 1.382 1.618 1.809 2.00 2.618 4.236 6.854
這些數字中0.382,0.618,1.382,1.618最為重要,價格極為容易在由這四個數產生的黃金分割線處產生支撐和壓力。
第二步是找到一個點。這個點是上升行情結束,調頭向下的最高點,或者是下降行情結束,調頭向上的最低點。當然,我們知道這里的高點和低點都是指一定的范圍,是局部的。只要我們能夠確認一個趨勢(無論是上升還是下降)已經結束或暫時結束,則這個趨勢的轉折點就可以作為進行黃金分割的起點,這個點一經選定,我們就可以畫出黃金分割線了。
5、百分比線的畫法:
考慮問題的出發點是人們的心理因素和一些整數的分界點。
當價格持續向上,漲到一定程度,肯定會遇到壓力,遇到壓力後,就要向下回撤,回撤的位置很重要。黃金分割提供了幾個價位,也提供了幾個價位。
以這次上漲開始的最低點和開始向下回撤的最高點兩者之間的差,分別乘上幾個特別的百分比數,就可以得到未來支撐位可能出現的位置。�
設低點是10元,高點是22元。這些百分比數一共9個,它們是:
1/8、1/4、3/8、1/2、5/8、3/4、7/8、1/3、2/3
按上面所述方法我們將得到如下9個價位。
這里的百分比線中,1/2、1/3、2/3這三條線最為重要。在很大程度上,回撤到1/2、 1/3、2/3是人們的一種心理傾向。如果沒有回落到1/2、1/3、2/3以下,就好像沒有回落夠似的;如果已經回落了1/2、1/3、2/3,人們自然會認為回落的深度已經夠了。
上面所列的9個特殊的數字都可以用百分比表示。之所以用上面的分數表示,是為了突出整數的習慣。這9個數字中有些很接近,如1/3和3/8,2/3和5/8。在應用時,以1/3和2/3為主。
1/8=12.5% 1/4=25% 3/8=37.5% 1/2=50%�
5/8=62.5% 3/4=75% 7/8=87.5% 1/3=33.33% 2/3=66.67%�
對於下降行情中的向上反彈,百分比線同樣也適用。其方法與上升情況完全相同。
如果百分比數字取為61.8%、50%和38.2%,就得到另一種黃金分割線——兩個點黃金分割線。在實際中兩個點黃金分割線被使用得很頻繁,差不多已經取代了百分比線,但它只是百分比線的一種特殊情況。
6、費波拉契線畫法:
將滑鼠從一個相對低點拖曳到一個相對高點即得到費波拉契線。
用法:
費波拉契數列是一串神奇的數字:1,2,3,5,8,13,21,34,55,89,144, 233,377,610,987,1597……直至無限。構成費波拉契神奇數字系列的基礎非常簡單,由1,2,3開始,產生無限數字系列,而3,實際上為 1與2之和,以後出現的一系列數字,全部依照上述簡單的原則,兩個連續出現的相鄰數字相加,等於一個後面的數字。例如3加5等於8,5加8等於13,8加 13等於21,……直至無限。表面看來,此一數字系列很簡單,但背後卻隱藏著無窮的奧妙。在使用上述神奇數字比率時,投資者和分析者若與波浪形態配合,再加上動力系統指標的協助,能較好地預估股價見頂見底的訊號。
7、線性回歸通道畫法:
回歸通道是一個極具特色的線型分析工具,有較強的實戰價值。
股票的上漲或下跌總是以一種震盪的方式運行的,在形成上漲或下跌趨勢的同時,也形成了相應的上漲或下跌通道。股票的運行通道里包含著較豐富的技術內涵,它對趨勢的研判和行情反轉點的研判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通道構成:
回歸通道由五個部分構成
中間的這條線叫回歸線,也是通道的主軸線。回歸線是通過對股價作線性回歸分析統計而形成的,它是一種有別於傳統線型的趨勢線,最接近於股價趨勢的真實內涵。
回歸線上方的平行線叫通道上軌線。
回歸線下方的平行線叫通道下軌線。
通道的實線部分叫回歸確認帶,即是回歸確認的長度,也是進行回歸分析起點終點的距離。
通道的虛線部分叫回歸預測帶,就是回歸通道所預測股票未來走勢區間。股票的未來走勢將在回歸預測帶中形成技術判斷。
技法原理主要包括:
1.用趨勢線原理確定回歸線;
2.用主要趨勢形成的時間跨度確定回歸確定帶的長度;
3.回歸確認帶的長度一經確定不可輕易改變;
4.當趨勢線明顯改變是修正回歸線,並用重新確定的回歸線重新確定回歸確認帶的長度;
5.股價突破通道上軌時將沖高回落;
6.股價回落至回歸線時將獲得支撐而反彈;
7.股價跌破回歸線時是賣出信號;
8.股價跌破通道下軌時是止損信號;
9.回歸通道對上升第二浪有更強的預測作用
另外建議到網上查一下這個「趨勢線畫法 視頻」,很不錯的。
❻ 如何做股票短線 應該看什麼指標 線 詳細點 謝謝
漲停回馬槍模型原理:
1、股價前期經過大幅度下跌(股價大幅度下跌後,本身就存在著超跌反彈的需求)
2、在底部區域出現第一個漲停板(股價進入底部出現漲停,說明在當天是有大資金進入,才會出現漲停的現象)
我們是通過這樣一個現象,去尋找在底部區域盡可能接近買到主力資金的成本區域,最終實現一個與庄共舞的目的。
漲停回槍的操作標准:
1、前期跌幅在30%以上(跌幅越大,未來反彈力度越大)
2、在底部區域出現第一個漲停板
3、以漲停板漲幅的價格x0.382=回踩線(考慮買入的一個重要標准)
4、當股價回落到回踩線和低吸區域內可以考慮進行買入了
買入原則:
1、股價在13個交易日內回落到低吸區域可以考慮買入
2、股價在低吸區域出現明確的回踩確認可以買入(觸底回升1%以上可以考慮買入)
止盈止損條件:
止盈:前期高點附近放量當天的均量線價位
前期高點放量是說明出現了比較大的交易換手,通過均量線可以知道當天的換手主要在什麼價位,此價位經過一輪下跌後再次回升起來,在此價位交易的人是虧損的狀態,所以股價再次回打到套牢盤比較集中的位置,會產生比較大的壓力,我們要考慮的是在這個價位附近減倉止盈
止損:股價跌破了漲停回馬槍的開盤價應該主動放棄低吸機會,或者止損出局,以此來降低風險。
如果遇到單邊下殺大多數機構在行情不好的時候都會順勢下殺,不太可能去逆勢做多,這樣成本會比較高。機構的優勢在於順勢下殺時,可以在低位分批補倉實現盈利,但普通投資者是沒有資金優勢,沒有錢去補倉,所以我們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時刻做好止損准備
❼ 30分鍾短線指標 如何書寫,,就是不需要進入分鍾周期界面
公式入門
我們大多數的用戶並不是完全了解「公式編輯器」的意義,簡單地,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進行理解:
一、指標分析:
「公式編輯器」好比是一個工作母床,通過這個工作母床可以製造出所需要的各式各樣的零件,同樣,在指標分析的工作中,利用編輯器可以編寫出相應的分析
條件,這種方法是在技術分析當中最為常用的方法之一。例如,指標KD、指標MA等等,通過對這些指標的觀察、分析,找出一些合適的條件作為買入賣出點。當
然,我們也許需要的是一些自己的指標,一些自己的准確的指標,更多的MB、MC、MD等等,這一切我們通過「公式編輯器」可以實現。
二、條件選股:
編寫公式都要用到什麼東西?
我們留下了許多問題--都是公式編寫的基礎問題,所以我們這節課來解決這些基礎的問題。
什麼是技術指標?
MA均線就是一種技術指標,我們在炒股的時候,經常會將一些行情數據進行數學計算得出一些曲線等等,方便我們掌握股市的變動情況。
什麼是條件選股?
簡單講,就是按照您的設定的條件用電腦幫助您完成一些太多太復雜的挑選--比如您有一些好的心得和方法,可使有1000多隻股票,您就是有100雙眼睛有時也不
一定可以看得過來,這時電腦就派上用場了!
什麼是參數?
比如講:10日均線,您可以把10日當作參數,好處在於,您覺得需要修改成5日的時候,就可以使用一些簡單的方法,例如參數精靈來很方便的修改和調整。參數
需要名字,例如M就不錯。還要規定參數的范圍,例如1日至260日。這樣我們就可以在1到260之間任意調節M的值了,M最常用的數填在「預設」一欄,例如你最喜
歡用10日均線,那就填10吧。
什麼是周期?
這么解釋吧!我們有的投資者喜歡使用日線圖作技術分析;有的喜歡用5分鍾的K線;有的喜歡使用長一點時間的,例如周線。所以在公式設計中,允許不同喜好
的使用者選擇不同的分析時間--就是可以選擇不同的周期。
什麼是函數?
函數在公式編寫非常重要,如果作個比喻,我們用一種語言去告訴電腦我的想法,並且讓它去幫我做,那麼函數就是這種語言的單詞。
我們在公式編輯器中選擇插入函數,就可以看到裡面有許多的函數,我們在附錄中有一個簡表,大家可以到那裡去檢索!
例一:
一根K線有四個價格組成:
最高價:HIGH
收盤價:CLOSE
最低價:LOW
開盤價:OPEN
成交量:VOL
成交額:AMO
例二:
兩條均線不斷地交叉,就專門設定了一條函數來描述兩條線交叉:CROSS(X,Y)
假如下圖中的兩條均線一條名叫X,另外一條叫Y
CROSS(X,Y)表示X向上穿過了Y
CROSS(Y,X)表示Y向上穿過了X
例三:
前面的CLOSE,還是VOL,都表示當天,或者您使用的不是日線,那就表示本周期的數據,那麼前幾天的怎麼表示呢?
REF(X,M)
例如:
REF(Close,5)表示5天前的收盤;
REF(Vol,10)表示10天前的成交量;
這里的M就是參數,您現在明白了什麼是參數了嗎?
例四:
如果我想把兩個條件並列在一起怎麼辦?
AND
X AND Y就表示條件X和條件Y
好了!本課結束吧--有點稍慢,下面會好一些!
編寫一條最簡單的指標線
通過前幾課的學習,我們今天開始使用軟體的公式編輯功能編寫我們自己的第一條指標線。
其實不難,你應該對自己有信心!
按照主菜單-工具-公式**-選擇-「技術指標」-點擊「新建」,然後在公式編輯器中留下你的第一行腳印吧!
點擊:「確認」,現在看一下我們第一條指標線。
這條指標線與你的想法相符嗎?
總結與補充:
1、如果選擇:「主圖疊加」,我們的指標線會與K線圖顯示在同一個圖形框中,現在我們的指標線顯示在其下方,即「副圖」中;
2、參數可以有,也可以沒有,但是鼓勵大家設置參數,這是非常好的習慣;
3、一個句子完了,別忘了以分號結尾;
你的公式寫得對不對,可以通過「測試公式」來檢查,如果錯了,它會告訴你錯在哪裡。
編寫最常用的均量和均價線
均價線,不就是那個「移動平均線MA」什麼的嗎?不過,話說回來,聽說10個人裡面有11個人都在使用,我可得學習學習!
原理是??
5日平均線=(今天收盤價+昨天收盤價+.....--5天前的收盤價)/5;
10日平均線=(今天收盤價+昨天收盤價+......+10天前的收盤價)/10;
150日平均線=(今天收盤價+昨天收盤價+......+150天前的收盤價)/150;
200日平均線......不是這么麻煩吧?難道我每天都要寫這么多得數才得到一條平均線????
你有什麼辦法?
MA1=MA(CLOSE,5);
MA2=MA(CLOSE,10);
MA3=MA(CLOSE,50);
......
當然是有簡單的方法了!你把我在上面說過的話寫下來,按照前面幾課講的,寫在公式的編輯欄當中就可以了!
注意:
「MA」表示的就是計算平均值。
在括弧內寫上計算的對象和計算的時間長度。
MA1,MA2,MA3......是好幾條指標線,別忘記了用分號把它們分開。
最後呢?電腦自己會把它們一起畫出來。
均量線???
均價線都有了,照著葫蘆畫瓢,把收盤價CLOSE換成成交量VOL就行了!
MA1:MA(VOL,5);
MA2:MA(VOL,10);
MA3:MA(VOL,150);
MA4:MA(VOL,200);
今天有幾只發生MA金叉?
我們學習了編寫MA移動平均線,關於這幾條指標線如何使用?我想大家可能都比我清楚。例如短期均線和長期均線發生了金叉或者死叉,......等等,葛蘭維爾
的八項法則......如果說如何用分析家軟體編寫一個條件,讓電腦把今天兩個市場的股票中所有發生了黃金交叉的股票選出來呢?
想知道嗎?這就是「條件選股」,按照「條件」電腦自動「選擇股票」出來,可以供您分析,要不然的話,技術分析的投資者都會累死了!
跟我學!
第一步:「工具」欄中選中「公式**器」
第二步:我們現在選擇「新建」一個「條件選股」公式,結果出現了下面的編輯欄!然後在裡面寫上您的條件!
第三步:按照說明書上的步驟選股就行了!
注意:
1、在條件選股中點擊「新建」;
2、原來MA5:MA(CLOSE,5);
表示的是一條指標線,可是現在我們在條件選股當中只要引用它,不需要把它畫出來。所以我們在冒號的後面加一個符號,表示等會要引用它:MA5:=MA(CLOSE
,5);
這個在分析家的公式編輯中,叫做「中間表達式」。
X=1;
Y=X+1;
Y=?
我們學過上面的數學,都知道把X=1代入到Y的計算中去,「X=1;」就是一個中間表達式,您明白了嗎?
條件選股總結:
1、指標和條件選股在結構上沒有差別,只是在內容上,條件選股要多加上我們的條件,比如大於10,或者交叉等等!
2、中間表達式可以幫助我們清晰的表達我們的公式,不至於使公式的結構特別的混亂!
如何編寫BIAS指標?
如果大家都是均線的忠實愛好者的話,那麼大家一定牢牢記得在均線大師哥南威爾的8***則當中的第四條和第五條中曾經提到了當股價偏離均線太遠的時候,便
會向它靠攏,但是並不提到多遠才會靠攏--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也為了我們更好地用客觀數據來體現股價運動的過程,乖離率這個指標應運而生。
本課我們的任務就是通過對乖離率的原理到編寫方法的學習來加強我們對公式設計的理解。
首先,什麼是乖離率?
以當日的均線價格為准,股價和均價之間的差距稱為乖離程度,以乖離程度除以均價的百分比就是乖離率。
當日股價與10日均線的乖離率=(當日股價-10日均價)/10日均價*100;
當日股價與20日均線的乖離率=(當日股價-20日均價)/20日均價*100;
當日股價與30日均線的乖離率=(當日股價-30日均價)/30日均價*100;
原理就是這么簡單,可是怎麼使用呢?您別急,所用的指標其實都是在觀察當中得出一定的啟示,您先實現這幾條指標線,讓它們以圖形的方式出現在您的面前
,然後您再去觀察,一定會事半功倍!
比如編寫10日乖離率
第一步:乖離率的命名,崇尚人家的習慣,依舊使用BIAS,那麼第一條就叫做BIAS1好了!
第二步:當日股價用CLOSE表示;
10均價我們在前一節課剛剛學過,順手拈來,用MA(CLOSE,10)表示;
第三步:一樣使用加減乘除符號以及括弧,只是要注意只有小括弧,沒有中大括弧,那麼公式就有了--
BIAS1:(CLOSE-MA(CLOSE,10))/MA(CLOSE,10)*100;
這樣的話我們在技術指標編輯器中將另外兩條指標也同樣寫下來,就得到了BIAS指標,請看下圖:
第四步:就是您得自己好好觀察您的指標公式在各個股票的表現,得出您自己的結論,因為每一個投資者即使是在使用同樣一個指標的時候,都會有不同的理解
,我們無法判斷優劣,但是有一條可以告訴我們答案,那就是永遠讓市場說話,因為它永遠是對的!
如果您不介意的話,可以參考BIAS,不過僅供參考!
您明白怎麼編寫了嗎?
====================================================================================
我能不能直接用寫好的指標公式?
我想用KD指標選股,能不能直接寫成「D>20」就可以執行了?
當然可以!考慮到了這種偷懶的做法,所以我們一共提供了兩種供偷懶的人士使用,其中一種與上面的要求只是在寫法上稍有不同!
第一個方法:
第一步:在條件選股的編輯器中點擊「引入指標公式」。
引入「其他公式」。然後,我們從中選擇一個,例如「KD」,讓我們來看一下結果如何?
第二步:上一步的操作結果請看右邊的圖形,系統自動的把KD指標的整個編寫內容搬來了!
現在需要我們做的就是:續上一行條件「D<20」,OK!完成!
有沒有簡單的方法?
第二個方法:就一句話:「KDJ,D」<20;
「KDJ,D」
表示現在我要是用KDJ指標當中的D指標,不過大家要看清楚是怎麼寫的哦!寫錯了計算機可是不會改錯的!
總結:
用上面的方法可以引用所有指標,所以不必寫那麼多!
注意格式上,兩邊用引號括起來,指標名稱KDJ和指標線名稱D之間用「,」隔開!
額外加餐
現在我們可以很方便的做另外一件事了,我們可以將通常說的KDJ買入條件完整的表達出來了:
「KD指標發生了黃金交叉,並且D<20」
T1:=「KDJ,K」;--引用K線;
T2:=「KDJ,D」;--引用D線;
條件: AND在分析家中就表示「並且」,將兩個條件並列起來
CROSS(T1,T2)ANDT2<20;
第九課 放量、縮量、上漲、下跌、收陽、收陰
在前面的學習當中,我們見到了一些基本的表達方法、方式,今天我們的任務是學習一些常見的概念如何編寫,例如上面所列出來的放量、上漲等等,因為這些
都是在公式編寫過程當中要用到的基本的小的形態特徵,許多的技術指標的選股條件都是由它們組成的。
放量:
1、今日比昨日的成交量放大了1倍:
VOL/REF(VOL,1)>2;
2、今日的五日均量比前五天的五日均量放大了3倍:
AA:=MA(VOL,5);
BB:=REF(AA,5);
AA/BB>4;
3、今天的成交量達到了整個流通盤的10%以上:
VOL/CAPITAL>10/100;
(注意,10%的表達式是10/100,或者0.1)
縮量:
1、今日比昨日的成交量縮小了1倍:
VOL/REF(VOL,1)<0.5;
2、今日的五日均量比前五天的五日均量縮小了一半:
AA:=MA(VOL,1)<0.5;
BB:=REF(AA,5);
AA/BB<0.5;
3、今天的成交量不足整個流通盤的0.5%:
VOL/CAPITAL<0.5/100;
上漲:
1、今日漲幅達到了7%以上:
CLOSE/REF(CLOSE,1)>1.07;
2、十日均價繼續上漲:
AA:=MA(CLOSE,10);
BB:=REE(AA,1);
AA>BB;
下跌:
同上面的表達方式一樣,將方向改變了而已:
收陽、收陰:
1、當天收陽:CLOSE>OPEN;
2、當天收陰:CLOSE<OPEN;
高開、低開:
1、當天股價高開,言下之意開盤高於昨日收盤:OPEN>REF(CLOSE,1);
2、當天股價低開:OPEN<REF(CLOSE,1);
跳空:
跳空亦有向上和向下兩種:
當日開盤在昨日最高之上,即為向上跳空:OPEN>REF(HIGH,1);
反之,開盤小於昨日的最高價,為向下跳空:POEN<REF(LOW,1);
事實上,我們在編公式的過程,就是將這些條件有機地結合起來作為我們判斷的條件。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如果是K線形態呈現出放量上攻的態勢,那麼如何編
寫這個公式呢?高開高走又應該如何編寫呢?
我們把放量和上漲的兩個條件組合在一起,讓某一天的形態特徵同時滿足兩個條件就達到目的;同樣地將高開的高走兩個條件結合在一起,也就找到了我們所需
的條件。
結果就是:
放量上攻之一,以上面所舉例組合:
AA:=VOL/REF(VOL,1)>2;
BB:=CLOSE/REF(CLOSE,1)>1.07;
AA AND BB;
高開高走:
AA:=OPEN>REF(CLOSE,1);
BB:=CLOSE>OPEN;
AA AND BB;
OK!本課到此結束,留下一個問題,看看您有沒有真正的理解,向上跳空之後兩天內並未回補如何編寫呢?
提示:實際上就是昨天發生了跳空缺口,這兩天的最低價一直在兩天前的最高價之上。
AA:=REF(OPEN,1)>REF(HIGH,2);
BB:=REF(LOW,1)>REF(HIGH,2);
CC:=LOW>REF(HIGH,2);
AA AND BB AND CC;
仔細一想,若BB成立,AA一定成立,AA實際上沒有存在的必要,你想通了嗎?
更簡單的方法,下面的一句話可以的上面的四句:
COUNT(LOW>REF(HIGH,2),2)=2;
第十課 漲停板攻擊?
學了這么多了,應該教點實戰的內容了!我們來學習一下別人的經驗,「漲停板追擊」,同時這裡面還潤孕育著一個簡單但是又頗有意義的道理!
一、量化的概念
我們都知道,按規定漲幅不得超過10%,但是由於四捨五入的關系,常常有9.98%、10.23%等等的漲停板,所以我們要找一個合適的數值,然後用分析家的語言告
訴計算機,這個過程學名叫量化!
比如我們考察之後,決定讓大於9.99%的都為漲停。
二、編寫公式
其實就一句話:今日收盤除以昨日收盤的值大於1.0999
X:=CLOSE/REF(CLOSE,1)>1.0999;
三、測試我們的條件
大家都知測試的功能,要不然你怎麼知道你的經驗在歷史上的表現是好還是不好呢?
按照下圖指引進入條件選股的界面,之後選中您的條件,具體辦法請參見(使用說明書)。然後填入測試時間和測試標准!
在這里我們的測試方法是:
測試時間是從2000/01/01到2001/03/02,測試股票共計583隻,初始投入100,000元。
當滿足買入公式中定義的條件時,也就是漲停板時,按照收盤價使用相同資金買入一隻股票,當滿足以下平倉條件時按照收盤價平倉;買入5日後強制平倉或者虧
損達到3%止損平倉或者利潤達到5%止贏平倉,然後按照以上的規則統計在測試的時間段內的所有交易的狀況。
這是一種追漲的短線方法,所以測試的時間我們只用5天,目標利潤為5%,(非常抱歉,因為其中的設置和選擇方法十分靈活而且需要較好的理解能力,所以我們
在這里就不介紹具體的內容了)
點擊開始測試!一切OK!來看結果吧!
1、從成功率上看,實際達到5%的獲利要求的交易次數67.89%,我們已經比較滿意這個結果了,可是要用於實戰,可不可以再提高呢?
2、所謂的提高就是優化的一個內容,簡單說,優化就是讓它更好!優化我們的條件,讓它的表現更好!
3、加上一個縮量的條件,比如當日成交量小於5日的均量;Y:=VOL<MA(VOL,5);大家可以做一下測試,看看結果如何!以下是同樣測試條件下的結果。 X
AND Y;
您滿意嗎?我們的成功率已達到了80%,剩下的任務就是您如何操作的問題了!
註:請大家考慮一下在實戰當中,如果您按此買入可不可行?
總結:編寫公式並不是為了編公式而編寫復雜的公式,您個人對某一個特徵或者形態的理解最重要。所以光有經驗不夠,您還得把它轉化成您自己的應對策略!
您需要不斷總結、測試、優化您的公式。
第十一課 多頭排列--良好的上升趨勢
均線的多頭排列一直以來都被大家視為一種良好的上升趨勢的表現,因為這種形態的形成需要較長的時間,和較大的能量,而被主力或者莊家利用作為騙線的可
能性就比較小,股市當中也遵循慣性的原理,當一個趨勢形成之後,要改變它,是不容易的,因為股價有著沿著原來的運動方向上的慣性!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幾種多頭排列:
5、10、30日均線:5、10、30日均線:30、60、90日均線:
在圖一中和圖二中我們採用的是同一周期的均線,即都是5、10、30日均線,我們可以觀察到在同一周期下的均線排列有相同之處,也有很大不同之處:圖一中的
5日均線=10日均線、30日均線平滑優美,而在圖二中的5日和10日均線不斷的碰及30日均線然後上升;
在圖三中我們選用的是30、60、90日均線,相對來說均線的多頭排列也顯得很平滑。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別呢?如果您要是認真一點的話,就可以發現原來前兩圖的K線走得不一樣,一個一波拉到頭,一個分成幾波拉到頭,而在圖三當中我們採用
了較長周期的均線系統,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過濾了這種現象,具體在使用的過程中,您可要多注意它們的區別!
好了,我們來看一下如何編寫,拿第一個為例,觀察它們的特徵:
5/10/30日均線依次從上而下的排列,這種情況維持一段時間,假設我們這里定為4天以上:
5/10/30日均線依次從上而下的排列:
AA:=MA(CLOSE,5);
BB:=MA(CLOSE,10);
CC:=MA(CLOSE,30);
T1:=AA>BB AND BB>CC;
以上情況維持一段時間,假設我們這里定為4天以上:
COUNT(T1,4)=4;
COUNT(X,N)表示統計在N天內滿足條件X的有幾天。
最終的結果就是如下所示:
AA:=MA(CLOSE,5);
BB:=MA(CLOSE,10);
CC:=MA(CLOSE,30);
T1:=AA>BB AND BB>CC;
COUNT(T1,4 )=4
編寫完畢,我們在上面的例子當中,舉的是最簡單的一個,其實您在編寫的過程當中,還可以加上一些比較准確地描述,以取得更好的效果,例如同時三條均線
向上發散等,當然還有您自己的心得。
=================================================================
第十二課 逃頂K線形態之--黃昏之星
一、概念學習
當市場出現一條大陽線後,通常會產生跳空高開的情況,有時便會出現十字星或類似十字星的小陰線(小陽線)。另一種相反的情況是出現在一條大陰線後,在
這兩種情況下形成的類似十字星的K線都被稱為「星型線」。
當該形態出現在一段上升行情的當中,就很容易形成所謂的經典K線形態--黃昏之星。
二、編制過程
通過我們前面的學習,其實已經可以比較輕松的編制這個條件了--前人已經清晰地把這個形態的具體特徵描述出來,剩下的工作就是把這些特徵用數字表示--這
就是前面提到的量化的過程!
該圖組合一共由三根K線合成,我們按照以下的步驟一步一步地一邊尋找每日K線的特徵,一邊進行編寫:
為了結構簡單起見,首先將二天的高開低收用中間表達式表達出來,因為我們在後面的編寫過程中會分別使用到這些數據。
1、今日K線的:開-a1, a1:=open;
收-a2, a2:=close;
高-a3, a3:=high;
2、昨天K線的:開-b1, b1:=ref(open,1);
收-b2, b2:=ref(close,1);
高-b3, b3:=ref(high,1);
低-b4, b4:=ref(low,1);
3、前天K線的:開-c1, c1:=ref(open,2);
收-c2, c2:=ref(close,2);
高-c3, c3:=ref(high,2);
低-c4, c4:=ref(low,2);
4、我們將會分別描述出三天的K線形態,然後匯總,首先我們觀察今日K線的特徵,今天是一根低開低走的大陰線,我們給它一些數字上的定義:
a、今日開盤價小於昨日收盤價; aa:=a1<b2 and
b、今日的陰線實體較長,我們用開盤價和收盤價相比,長度大於4%:a1/a2>1.04;
5、昨日K線的特徵,是一根十字形態的K線,並且在左右兩根K線之上,分別表達為:
a、昨日跳開,高於前天的收盤: bb:=b1>c3
b、昨日收盤同樣在缺口之上: and b2>c3
c、線形實體長度很小,也就是昨日開盤和收盤之差比昨日開盤的值小於0.01:and abs(b1-b2)/b1<0.01
d、K線有上下影線,可以表示為最高價和最低價不等於收盤價也不等於開盤價:and b3>b1 and b3>b2 and b4<b1 and b4<b2
e、當日的最高價為20天以來的最高價: and b3=hhv(high,20);
6、前日K線的特徵:股價大幅上揚,幅度較前一日收盤高出4%並且收盤大於開盤:cc:=c2/ref(close,3)>1.04 and c2>c1;
綜合選股條件:最後我們將三天的K線特徵會合起來,合成一個最後的條件就是由圖所示內容: aa and bb and cc
❽ 如何在股市大盤上畫圖
股票畫圖工具的用處是拿來判斷K線組合是否是形成了圓弧頂或圓弧底。這兩者在技術分析中是比較可靠的形態。柱線圖是最為常用的一種價格圖表。在柱線圖中,豎線表示每個時期最高價格和最低價格之間的價格區域,水平突出的短線表示該時期的收盤價格。某些技術分析師認為收盤價格是每個交易日最重要的價格,因此,在單線圖中僅僅標出收盤價。點數圖和柱線圖、單線圖一樣,表示相同的價格信息,只是形式更為簡潔緊湊而已。
電腦型號:聯想12
拓展資料
一、K線圖源於日本,被當時日本米市的商人用來記錄米市的行情與價格波動,後因其細膩獨到的標畫方式而被引入到股市及期貨市場。由於用這種方法繪制出來的圖表形狀頗似一根根蠟燭,加上這些蠟燭有黑白之分,因而也叫陰陽線圖表。通過K線圖,我們能夠把每日或某一周期的市況表現完全記錄下來,股價經過一段時間的盤檔後,在圖上即形成一種特殊區域或形態,不同的形態顯示出不同意義。我們可以從這些形態的變化中摸索出一些有規律的東西出來。K線圖形態可分為反轉形態、整理形態及缺口和趨向線等,下面介紹K線圖畫日K線是根據股價(指數)一天的走勢中形成的四個價位即:開盤價,收盤價,最高價,最低價繪制而成的。
二、收盤價高於開盤價時,則開盤價在下收盤價在上,二者之間的長方柱用紅色或空心繪出,稱之為陽線;其上影線的最高點為最高價,下影線的最低點為最低價。收盤價低於開盤價時,則開盤價在上收盤價在下,二者之間的長方柱用黑色或實心繪出,稱之為陰線,其上影線的最高點為最高價,下影線的最低點為最低價。根據K線的計算周期可將其分為日K線,周K線,月K線,年K線。周K線是指以周一的開盤價,周五的收盤價,全周最高價和全周最低價來畫的K線圖.月K線則以一個月的第一個交易日的開盤價,最後一個交易日的收盤價和全月最高價與全月最低價來畫的K線圖,同理可以推得年K線定義.周K線,月K線常用於研判中期行情。
❾ 股票做短線ma線如何設置
一般以日線MA5、MA10分析短期走勢,以MA30、MA60分析中期走勢,以M125和M250分析中長期走勢。而以5—30分鍾K線做短線操作。
炒股的方法因人而異,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最重要,要不斷嘗試找到能讓自己持續獲利的方法,然後就按這個方法繼續下去就行了。
至於短線,應該說中國股市投資者百分之八九十都是短線,真正做長線的並不多,很多長線也是買入後套牢才被動地長線,而能短線選擇到一買就能漲能獲利而不套牢虧損的方法並沒有,股神可能也沒有這方法,只能通過自己不斷總結經驗找到自己的一套方法。
平時多去借鑒他人的成功經驗,這樣少能走彎路、最大限度地減少經濟損失;我現在也一直在追蹤牛股寶手機炒股里的達人操作,感覺還不錯,學習是永無止境的,只有不斷的努力學習才是炒股的真理。
短線操作技巧:選擇長線股票建倉,然後長短結合,跌時逐步買入,主動買套,漲時逐步拋出降低持股成本,一直盯著一二隻股票炒,不需要去猜漲跌,只要它跌我就買,它漲了我就拋。願可幫助到你,祝投資愉快!
❿ 均線是怎麼畫出來的
股票軟體上的均線如果換成手動計算
是這樣畫的
例如5日均線就是5天價格加總除以5的平均數
例如周五的均線,就是由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的收盤價總和除以5,的結果
下周一這個計算會變成,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一的收盤價總和除以5算出來的
在電腦上軟體上
例如通達信
均線描述很簡單,用ma()函數就可以了
ma(c,5);這樣幾個字母就畫出了一根5日均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