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股市低迷的時候避免低風險套利,該如何避免
在牛市開始時,根據相關機構的統計,看空和空的投資者空倉高達67成,而現在,大規模跨入空的力量已成為這波市場的代名詞。所以,如何在市場下跌還是大震盪,既要防止踩空,又不會錯過背後的市場機會是很重要的,即使採用低風險套利模式,投資者也可以根據相關公告信息和法律規定,找到“下行風險有限,上行回報無限”的潛在投資目標,達到“在熊市規避風險,在牛市共享收益”的目標。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利潤是在盈虧平衡的水平上實現的,如果投資者進行債券質押的回購交易(最高杠桿率為5倍),利潤還會更高。可轉換債券的套利機會再次出現,當它出現時,是低風險債券品種大賺一筆的好時機。
Ⅱ 可轉債套利實操步驟
可轉債是上市公司為了籌資所發行的一種債券,投資者可以通過以下方法進行套利:
1.折價轉股套利
投資者以約定價格轉股,當轉股後成本低於正股價的時候,賣出即可獲利。
2.正股漲停轉股套利
正股漲停後,投資者無法買入正股,可以轉而投資轉債,如果次日繼續漲停,則出現套利機會。
3.博弈回售套利
當出現拉抬股價的情況時,投資者可以用折價轉股套利,即在轉股價70%附近反復買入賣出,獲得套利;當出現下調轉股價的情況時,投資者可以買入轉債,採用博弈下調轉股價套利策略。
4.博弈下調轉股價套利
當上市公司下調轉股價的時候,轉股的動機一般來說非常強烈,此時買入轉債,如果能夠成功轉股,套利成功,獲利空間也比較大。
除此之外,投資者還可以利用可轉債的T+0交易方式來套利,即在可轉債的低位買入,等可轉債上漲超過投資者的持倉成本之後,再進行賣出操作,賺取一定差價。
【拓展資料】
可轉債套利技巧:
1.正股漲停轉股套利
當可轉債所對應的股票漲停時,正股無法買入,且投資者認為該股後期會繼續漲停,則投資者可以通過買入可轉債,把它轉換成個股,再賣出,除此之外,投資者也可以在市場上賣出可轉債,賺取差價,一般來說,正股的上漲,會帶動可轉債的上漲。(這里需要注意新上市的可轉債轉股時間為上市日後6個月)。
2.折價轉股套利
只有在溢價率為負時,可轉債才有套利空間,轉股溢價率為正,則不存在套利空間,其具體步驟為,在轉股期限內,溢價率為負時,投資者立馬把手中的可轉債進行轉股操作,再把轉換成的股票在二級市場上賣出;同時,投資者也可以融券並賣出股票,然後購買可轉債立即轉股以償還先前的融券進行套利。
需要注意的是,可轉債轉換的股票一般需要T+1日,才能賣出,當這個時間段,個股股價出現較大的波動時,投資者可能會出現虧損的情況,即套利失敗。
3.博弈強贖倒計時套利
即當正股價持續10天在轉股價130%以上的時,股價可能會出現在130%上下波動的情況,此時投資者可以反復買賣正股,形成套利。
除此之外,投資者可以在中簽可轉債之後,等到可轉債上市,其價格高出面值時,再賣出賺取差價,或者在可轉債的當天不斷的進行低吸高拋操作,賺取差價。
Ⅲ 股票的套利類型有哪些
關於股票的五種套利策略
一、市場中性策略
市場中性策略投資理念是利用不同證券之間alpha的差異,通過相反操作即多空部位 相互沖銷,來獲取與市場風險無關的絕對收益,也被稱為相對價值策略。由於不需承擔市場風險,因此無法獲得市場風險回報,適用於熊市情況下以及風險厭惡程度 較高的投資者。
風險提示
市場中性套利一方面取決於Alpha的絕對差值的大小,如果兩只股票或 股票組合的Alpha的差值過小,收益會被手續費和融資融券的費率所抵消。
同時要關注Beta的穩定性,Beta的波動會導致系統性風險不能為完全消除,特別是短期內Beta不匹配會使套利的承擔很大的風險,導 致套利失敗。
二、與股指期貨組合套利策略
進行融資融券交易的投資者在股指期貨與股票指數現貨出現一方高估、 另一方低估的情況下,通過買入低估者賣出高估者的方式獲得套利機會。股指期貨的理論價格可以由無套利模型決定,一旦市場價格偏離了這個理論價格的某個價格 區間,投資者就能在期貨市場與現貨市場上通過低買高賣獲取利潤,這就是股指期貨的期現套利。其中,股指期貨的理論價格模型為:
Ft是股指期貨的理論價格,St是指數現貨價格,rf是無風險利率,d是指數分紅率,T-t則是股指期貨的存續時間。
風險提示
由於目前賣空股票種類較少,要靠少量幾種可賣空股票模擬股指期貨的 標的指數(例如滬深300指數)可能會存在一定偏差,導致股指期貨反向套利的難度更大。此外,期貨的波動較大,有可能出現追加保證金等情況,會影響套利資金的使用效率。
套利
三、與基金組合套利策略
基金的組合套利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套取封閉式基金的折價,另一種是 套取LOF的alpha。
1、封閉式 基金的折價套利
目前封閉式基金的折價率相對較高,可以藉助融資融券交易實現套利收 益:選取折價封閉式基金構建組合,計算出其相對標的指數的beta值,選取與該基金(beta間)關系穩定的可融券標的股票構建另一個組合,使其beta值等於基金組合beta值。買進所構造基金組合,同時融券 賣出構造的股票組合,持有封閉式基金至到期日或轉開放,或者等到封閉式基金的折價幅度下降時,贖回或賣出基金,買券平倉,即有可能獲取封閉式基金的折價。 由於該策略要求融券組合與基金beta值關系穩定,所以在周轉率較低的封基上(融券組合採用其重倉股)應用效果要好一些。
風險提示
由於融券的最長期限不能超過6個月,因此選擇持有至封閉式基金到期實現收 益只能選擇距離到期日在6個月左右的封閉式基金來運作,現在市場上暫無滿足條件的封基。
如果選擇等到封閉式基金折價幅度下降時實現收益,可能會面臨封閉式 基金的折價率未如預期下降,反而變得更高,會導致套利失敗的風險。
2、LOF的alpha套利
對於LOF基金,可以進行alpha套利。對於擁有較大正alpha的基金,如果其正alpha穩定,買入該基金並賣空其組合股票,即可獲得其alpha收益。
風險提示
由於LOF的alpha通常較小,因此不穩定的alpha(某些時點為負值)有可能會導致投資者出現虧損。此外,LOF的alpha套利實際是獲得基金經理選股能力相 對於基準指標的超額收益,與基金經理個人的關系較大,投資者應注意基金經理任職發生變化的情況。
四、與權證組合套利策略
針對看漲權證,當權證出現折價時,融券賣空可以與之組合操作進行套 利。具體操作如下:在權證折價時,即正股價格大於行權獲得每股股票的對應權證價格與行權價之和時,融券賣出正股(若正股不可賣空,可選用相關性很高的其他 融券標的股票),同時買入權證,持有該組合直至權證到期,然後行權買入正股歸還證券。該策略獲得的套利收益為正股價格與通過權證行權獲得股票成本之差。如 果權證的折價水平在套利期間降低,回歸0甚至出現溢價水平,則可以賣出權證、同時買入股票歸還融券負債,可以提前實現套利收益。
風險提示
通常出現折價的權證為歐式權證,當投資者持有期間出現折價率水平上 升情況時,由於無法提前行權買入平倉,該組合會面臨虧損。由於當前融券最長期限為6個月,若要該套利策略做到完全無風險,必須等待該權證進入存續期的最後半年時間內構建套利組合,才 可以保證在權證到期時通過權證行權,以買券還券方式了結獲利。
五、 與可轉債組合套利策略
利用融資融券,投資者還可以與可轉 債配合進行套利。對於未進入可轉換期的轉債,當可轉債價格較其轉換價值出現較大幅度折價時,投資者可以買入可轉債,並融券賣出轉債對應正股(若正股不可賣 空,選取高相關性融券標的股票),等到可轉債進入轉股期貨,將可轉債轉換成股票用於歸還所借股票,獲得收益,該過程與權證套利類似。
目前市場上可轉債在發行半年後即進 入轉股期,理論上講可轉債若在轉股期內處於折價狀態隨時可以行權套利。並且可轉債的價格底線是其債券價值,投資者擁有的轉債價格通常不會低於其債券價值。
風險提示
國內的可轉債通常還附加有贖回、回 售和轉股價格調整條款,其中贖回條款使得發行公司在正股價格高企時,可以通過行使該權利迫使可轉債投資者提前轉股;回售條款和轉股價格調整條款則使得投資 者在正股價格持續走低時有權利要求回售,或者使得可轉債發行者通過調低轉股價格增加可轉債的轉股價值。這些轉股權外的內嵌期權條款使得可轉債成為一種比簡 單的債券+買入期權更為復雜的衍生證券,對於其風險收益特性的差別在進行可轉債套利時可能會產生的影響,投資者 不可忽略。
Ⅳ 如何通過股票實現套利
玩過股票的朋友都知道,假如對於股票買賣有滿足的了解,那麼咱們在買賣的時分,往往可以依據各種手法去進行套利,可是許多朋友對於這一塊都是不太了解的。那麼,股票配資買賣怎樣經過股票完成套利?針對這個問題,下面帶咱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1.經過股票完成套利
怎樣經過股票完成套利?想要經過股票套利,首先咱們要了解到套利類型的區別。主要有無風險套利以及低風險套利兩種,而其間無風險套利一般是比較安全的,也是許多人俗稱的死活,由於風險很低,所以對於許多尋求保險的買賣者而言便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可是無風險也說明晰贏利很低,所以想要多賺錢的朋友,無風險套利是不合適的。
股票溝通
2.低風險套利
另外一種便是低風險套利,也是不少買賣者喜歡的辦法,盡管存在了更大的風險,可是可以帶來的贏利也是很可觀的,只需操盤技能到達一定的水平 ,對於其間的風險往往也是可以把控的。選擇低風險套利盡管會存在一定的風險,可是原本股票買賣便是有風險的,一味的逃避風險並不可以為自己帶來財富的創收。
以上便是對於怎樣經過股票完成套利的辦法介紹,其間的兩種套利都是不錯的辦法,至於選擇哪一種,主要是看自己的尋求,假如想要保險一些就選擇無風險套利,想要更多的贏利,就選擇低風險套利。
Ⅳ 債券交易員的常見交易策略都有哪些
債券可以質押給證券公司以換取標准債券,然後通過正回購擴大資金規模。如上所述,購買質押式城市投資債券,擴大質押式回購,然後購買類似的城市投資債券。他沒有說的風險主要是位置爆炸。自2013年底以來,中登結算一直在暫時降低轉換率。由於風險控制不力,它面臨著向交易所償還資金的問題,但它沒有現金,只能出售債券,造成了損失。但這也是非現場資金彌補漏洞的機會。
絕對沒有必要逆趨勢增加倉位、減少倉位或空頭倉位。嚴格遵守生命線作業紀律。當市場和個股的價格在生命線上運行時,應該做多,反之亦然。生命線主要指移動平均線。一般來說,短期操作是10天移動平均線,中長期操作是20或30天移動平均線。成批買賣。當有機會進入市場時,你應該分批購買多隻股票。同樣,當出現賣出機會時,你也應該分批賣出,並注意你的倉位控制。當市場大幅上漲,個股普遍上漲時,應操作重倉;相反,有必要減少倉位或空倉位。
Ⅵ 債券套利方法怎樣分析
對於套利,學者們基本上具有共識,以滋維·博迪在其《投資學》中的論述為代表,即「套利是指利用證券定價之間的不一致進行資金轉移,從中賺取無風險利潤的行為」。顯然,套利至少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第一,存在價差。套利交易之所以能夠實現是因為一項資產在不同的市場或相同的市場上與其相同資產或其衍生資產之間存在定價上的不一致,這是實施套利的先決條件,換句話說,當某項資產違反了一價原則時,就有了套利機會。第二,同時性和等額性。為了實現無風險利潤,套利操作需要實施反向操作,同時買賣等額的資產,從資產的差價中賺取利潤,這是套利操作的重要內容,也是區別於一般投資和其他無風險投資的重要特徵。
因此,當投資者可以構造一個能夠產生安全利潤的零投資證券組合時,套利機會就出現了。在國外的實際操作中往往表現為投資者賣空一項或多項資產的同時買入等額的相同資產,在我國由於禁止買空賣空交易,在進行套利操作之前投資者手中必須要有一部分啟動資金存在。從形式上看,套利有空間套利和交易品種套利兩種。前者往往被稱為跨市場套利,是當一項資產在兩個市場以不同的價格進行交易且差價超過了交易成本時,在相對價格低的市場買入資產,同時在相對價格高的市場賣出資產,獲取無風險利潤的行為。後者則被稱為跨品種套利交易。跨品種套利交易在實際操作中表現為兩種不同的形式:一種屬於一項資產與他的衍生證券之間的套利,如可轉債與其基礎股票之間的套利;另一種跨品種套利交易要通過構造投資組合來進行,即對表面上不存在明顯套利機會的不同資產作投資組合,再與其他證券產品或證券產品組合進行套利交易。本課題研究的國債套利問題研究主要屬於跨市場套利交易;而可轉債套利問題研究主要屬於後者。
1997年,我國債券市場被人為分割成銀行間國債市場和交易所國債市場兩個部分,其中交易所市場包括深圳國債市場和上海國債市場。由於各市場間沒有統一的託管機制,資產不能互相流動,而國家也對各市場的參與者做了限制導致不同市場上相同資產的流動性又不同,因此使得相同品種的國債現貨和國債回購產品在不同市場中價格存在顯著的差異,套利機會由之產生。對於相同品種的國債而言,當其在不同市場中價格存在差異且差價大於交易成本時,投資者可以在價格低的市場以低價買入國債,在價格高的市場以高價賣出國債,賺取無風險收益,實現套利。
Ⅶ 可轉債套利的6種方法
可轉債套利的6種方法?
可轉債是上市公司為了融資向投資者發行的一種普通債券,具有股票和債券雙重屬性,投資者可以利用可以轉債進行套利,其6種套利方法如下:
1、折價轉股套利
投資者以約定價格轉股,當轉股後成本低於正股價的時候,賣出即可獲利。
2、正股漲停轉股套利
正股漲停後,投資者無法買入正股,可以借道轉債買入,如果次日繼續漲停,則出現套利機會。
3、博弈回售套利
當出現拉抬股價的情況時,投資者可以用折價轉股套利,即在轉股價70%附近反復買入賣出,獲得套利;當出現下調轉股價的情況時,投資者可以買入轉債,採用博弈下調轉股價套利策略。
4、博弈下調轉股價套利
當上市公司下調轉股價的時候,轉股的動機一般來說非常強烈,此時買入轉債,如果能夠成功轉股,套利成功,獲利空間也比較大。
5、配售套利
投資者可以提前買入正股,等待拉升;而在可轉債公開發行時,配售到相應的轉債之後,轉債上市價格上升,進行套利。
6、博弈強贖倒計時套利
當正股價持續10天在轉股價130%以上的時候,就是博弈套利的時機,一般這個時候可能出現股價在130%上下波動的情況,此時可以反復買賣正股,形成套利。
可轉債套利是什麼?
可轉債套利是指通過轉債與相關聯的基礎股票之間定價的無效率性進行的無風險獲利行為。
可轉債套利的三個要素為:債券必須在100元以下買入、債券必須處於轉股期內以及債券屬於優質的可轉債。可轉債套利也有著一定的技巧,比如說用戶可以通過正股漲停來轉股套利,即當正股無法買入,同時投資者認為該股票後期會繼續漲停,投資者便可買入再轉為個股賣出,也可以通過折價來轉股套利。
Ⅷ 想對股票進行套利,套利類型都有哪些
套利是指同時買賣兩種不同的期貨合約。交易員買進他們認為“便宜”的合約,賣出“高”的合約,從兩份合約的價格變化中獲利。在套利交易中,交易員關注的是合同的相對價格,而不是絕對價格水平。它可以分為無風險套利和低風險套利。無風險套利涉及到非常復雜的數學分析模型,不在本文討論的范圍之內。日常交易中低風險套利的案例較多,使用價值較高。套利分為技術套利和題材套利。
套利的主要點由於股票不只是一般的追上,因此一定要選擇最強的,干凈板塊大小適中,醒目的標記,熱的錯誤獲利會減少,最好在股票漲停的時候打板干預或者股票漲停的下一個干預,提前行動不是最好的策略。擴散面積上漲幅度不易超過龍頭上漲幅度,因此購買一般投資回報率為龍頭面積上漲幅度後的30%-50%。由於盤內外的時差問題,聯動有滯後性,結果買的地方和價格更重要,股市走弱時,往往會出現高開低走。
Ⅸ 股票可轉債套利獲利機會配有哪兩種工具套利機會最大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2-04
Ⅹ 可轉債每天套利技巧
可轉債指的是債券持有人依據發行時的約定價格把債券都變成了公司的普通股債券。可轉債早在1996年就開始存在了,可轉債很好的將債權性、股權性、可轉換性這三大特點結合在一起,使得可轉債變得更加靈活,拓寬了上市公司的融資渠道。
【拓展資料】
可轉換債券是債券持有人可按照發行時約定的價格將債券轉換成公司的普通股票的債券。如果債券持有人不想轉換,則可以繼續持有債券,直到償還期滿時收取本金和利息,或者在流通市場出售變現。如果持有人看好發債公司股票增值潛力,在寬限期之後可以行使轉換權,按照預定轉換價格將債券轉換成為股票,發債公司不得拒絕。該債券利率一般低於普通公司的債券利率,企業發行可轉換債券可以降低籌資成本。可轉換債券持有人還享有在一定條件下將債券回售給發行人的權利,發行人在一定條件下擁有強制贖回債券的權利。
綜述:
可轉換債券是指持有者可以在一定時期內按一定比例或價格將之轉換成一定數量的另一種證券的債券。
可轉換債券是可轉換公司債券的簡稱,又簡稱可轉債,是一種可以在特定時間、按特定條件轉換為普通股票的特殊企業債券。可轉換債券兼具債權和股權的特徵。
可轉換債券 英語為:convertible bond(或convertible debenture、convertible note)。公司發行的含有轉換特徵的債券。在招募說明中發行人承諾根據轉換價格在一定時間內可將債券轉換為公司普通股。轉換特徵為公司所發行債券的一項義務。可轉換債券的優點為普通股所不具備的固定收益和一般債券不具備的升值潛力。參見:可轉換信用債券,convertible deben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