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蘋果公司股票到底有多少投資價值
1、每股市價與每股現金流量之比。
從財報分析,現金流量能夠更真實反應企業經營狀況,每股價格與每股現金流量比值越小,股票價值越高。如投資者可用企業價值與自由現金流比值(EV/FCF)來評估,蘋果公司EV/FCF約為8,幾乎是市盈率一半。亦即是說,投資蘋果公司股票實際上只需要8元左右就能收回成本,不需要等到15.49年。蘋果公司企業價值與自由現金流量高於標准普爾平均值6,這說明該公司股票值得投資。
2、每股市值與美股主營業務收入之比。
收入是評估企業營收的一個指標,但是沒有銷售就沒有收益。營業外收入增加公司利潤是有限的,主營業務收入決定公司未來發展方向。股票市值計算有兩種方式,第一,流通股本乘以交易價格,第二,交易中個股股票現價乘以股數,以總股本為基數,乘以現階段市場交易價總和。
按照最新收盤價計算,蘋果公司市值約為6770億美元,比上一個交易日6380億美元增加約390億美元。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全球資產機構貝萊德持有股票數增加到3.22億股,目前持有約6.1%蘋果在外流通股票,以這個估算,蘋果流通股票數約為54億股,每股市值=總市值/流通股票數,6380/54=118
蘋果公司最新財季營收784億美元,服務營收71.7億美元。每股市值/主營業務收入=118/784。大多數價值導向投資者會選擇,每股價格/每股收入小於1的股票,如果該比例小於1,具有投資價值,若該比值大於10,將可能有風險,而這個比例在1.7左右需具體考慮不同行業。一般地,軟體公司利潤率較高,而零售企業該比例較低。
3、凈資產收益率。
巴菲特在投資股票時關注四個財務指標。銷售收入增長率,提價能力、公司營業成本、凈資產收益率。咱們來看凈資產收益率,凈資產收益率,就是凈利潤與凈資產之比。
蘋果公司最新財季凈利潤為178.91億美元,比去年同期183.61億美元略減少3%。據蘋果公司2016年第四財季財報,蘋果公司凈資產3216.86億美元,高於前年同期2903.45億美元。
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凈資產=178.91/3216.86,凈資產收益率越高,表明股東投入資本後,創造凈利潤更多,盈利能力更高。
B. 還在看多蘋果股票嗎
近日,華爾街的一家分析機構Longbow Research預測稱,蘋果iPhone今年的表現將令人失望,為此,該分析機構下調了蘋果股票評級,將蘋果股票評級從「買入」級下調至「中性」級,理由是蘋果2018財年iPhone出貨量將低於此前的預期。
作為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明星股,蘋果一直以來都是各投行、機構研報的重點標的,給出的評級往往是持有或買入,下調評級的報告非常罕見。
根據彭博的統計,追蹤蘋果的分析師依然以近似一邊倒的態度看多蘋果,34位給出買入評級,10位給出持有評級,沒有人推薦賣出。去年蘋果股價累計上漲46%。
蘋果最新一季財報將於2月1日出爐,屆時有關iPhone的銷售情況及至關重要的中國市場數據將會揭曉,也許對蘋果股價新一輪的「論戰」將重新開始。
C. 蘋果股價為何突然降到一百多美元
看到「為何蘋果公司(Apple)的股票會這樣或那樣」之類的標題,你會不會有點煩?
我就會。這類標題往往是記者們的一種新聞手法,用來假扮聰慧深刻,具體做法就是將基本沒有什麼因果關系的兩件事硬扯在一起,比如蘋果公司的股價在某一天的漲跌,和隨便一則你能想到的自亞洲流出的傳言,某位分析師的觀點,某份來源不明的市場數據等等。
但當蘋果公司的股價創下歷史新高,尤其是在2013年的慘跌之後,人們總要探究其中的原因。為什麼會這樣呢?
最本質性的原因就是試圖買入蘋果股票的資金要比想賣出的多。一部分是機構投資,他們把2013年時出於恐慌而撤走的資金再次注入了蘋果公司的股票。一部分是蘋果公司自身所持有的現金,用於回購並作廢公司的一部分股票,其規模在整個資本主義的歷史上前所未有。還有一部分,但並不多,是像你我一樣的散戶投資。好吧,我不是。但你明白我的意思。
退一步來看,你應該也知道,股市增長勢頭的改變存在著充分的商業因素。蘋果公司最近的兩份營收報告顯示,在幾個財季的虧損後,公司的銷售業績實現了溫和的正增長。報告中還表明,公司的利潤率有所上升,資本投入不菲,IOS生態系統的指標增長驚人。iTunes/軟體/服務這條增長緩慢但穩定的產品線的收益幾乎追平了Mac電腦。
與此同時,蘋果公司的股票已經成了一隻股息股,更加吸引那些投機性較低的新投資者。目前其年度股息率為2.1%——據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的凱蒂?休伯蒂表示,如果將蘋果股票的流通股股數減少了9%這一因素考慮在內,其年度股息率便會暴增至十分可觀的8.5%。
再退一步,來看看那些漫天飛舞的臆測,你會發現每天的科技新聞頭版上報道的凈是一些官方尚未發布的產品——新iPhone、iWatch、iWallet、iTV、iPatents。其中有一些產品可能很快就會問世,還有一些則可能永遠不會出現。
目前坊間臆測都集中在傳聞中蘋果公司將於9月9日舉辦的一場發布會上,屆時蘋果會不會發布一款或多款屏幕尺寸更大的iPhone?有些預測認為,這種規格的蘋果手機有可能創下前所未有的銷售佳績。
iPhone在蘋果公司的季度營收中占據了半數以上的份額,所以也不難解釋為什麼華爾街會對蘋果的股票表現出如此之大的興趣。
我覺得所謂的9月9日的活動純屬無稽之談。蘋果公司沒有就此發表過任何一種可能性的聲明,我顯然也沒有收到任何活動邀請。
但是蘋果公司經常會藏起那麼一兩手,留作最後的驚喜。我希望那些真正了解實情的人要麼是簽訂了保密協議,要麼就是被禁止向媒體爆料。
以上就是我所知道的一切。你們都聽到了些什麼消息?
更新:讀者弗雷德?斯坦因寫道:
我都聽說了什麼?沒啥新鮮的。不過我這里有一份清單,列出了官方目前已公布過的未來熱點:
1)Healthkit 移動應用平台;
2)Homekit 智能家居平台;
3)Swift語言、METAL技術和64位ARM處理器:這些將在今年帶來定價更高的應用程序(其中有30%將支付給蘋果公司)和更高的IOS系統用戶黏度;
4)與IBM公司的合作:接下來的幾年裡將可輕松創收;
5)1,300萬像素的攝像頭:用來趕上業內標准潮流,這個配件對數字長焦攝影至關重要。
D. 蘋果12上市蘋果股價會不會跌
蘋果公司(Apple Inc.)是美國的一家高科技公司,概念股分別有:歐菲科技、立訊精密、精測電子、安潔科技、橫店東磁。股票價格的漲跌,長期來說是由上市公司為股東創造的利潤決定的,而短期是由供求關系決定的,而影響供求關系的因素則包括人們對該公司的盈利預期、大戶的人為炒作、市場資金的多少、政策性因素等。一般情況下,股票漲跌最主要的因素就是股票的供求關系。在股票市場上,當股票供不應求時,其股票價格就可能上漲到價值以上;而當股票供過於求時,其股票價格就會下降到價值以下。同時,價格的變化會反過來調整和改變市場的供求關系,使得價格不斷圍繞著價值上下波動。
溫馨提示:以上解釋僅供參考,不作任何建議。入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您在做任何投資之前,應確保自己完全明白該產品的投資性質和所涉及的風險,詳細了解和謹慎評估產品後,再自身判斷是否參與交易。
應答時間:2021-03-03,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E. 蘋果公司的市值分析,從哪些方面去分析,急求急求急求········
上市公司,股票數量和當前價值。蘋果是做產品的,從市場份額的變化,到評估機構對產品的認可度,競爭對手的預期都可以分析,
F. 蘋果市值突破2萬億美元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8月19日晚間,美股開盤後,蘋果股價一路走高,盤中一度超過每股468美元,市值突破2萬億美元。這是美股第一家市值突破2萬億美元的公司。分析認為,蘋果股價表現搶眼的主要原因在於消費者對該公司產品的需求穩固。
與此同時,新冠疫情導致在家辦公成為新的工作方式,推動了對蘋果公司設備的需求。蘋果2020財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本季度蘋果營收達到597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1%。凈利潤為112.53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2%。
(6)蘋果公司最新股票分析擴展閱讀
蘋果市值破2萬億後的三大受益者
1、亞瑟·萊文森
亞瑟·萊文森是蘋果的第一大個人股東,也是蘋果現任董事局主席。不同於庫克和喬布斯,萊文森並不是手機圈或者IT界的大佬,而是搞生物研究的。目前萊文森擔任生物科技公司Calico首席執行官,截止2020年6月,他共持有114.7萬股蘋果股票,是蘋果公司最大的個人股東。
蘋果市值突破2萬億意味著他手中持有的股票價值也翻了幾番,憑借股票的價值,他完全可以挺進全球富豪榜。
2、蒂姆·庫克
庫克有個稱號叫」最強打工仔」。大家都知道庫克只是個打工的,他的收入無法和貝索斯、馬斯克等頂級富豪相比,但鮮有人知的是庫克還是蘋果的第二大個人股東。截止今年6月,庫克共持有847,969股蘋果股票,按照現在蘋果的股價,他的持股遠超過他的個人財富。其實庫克不僅是在給公司賺錢,也是在給自己賺錢。
3、巴菲特
此前因為蘋果單日熔斷三次導致巴菲特虧損達800億美元,使很多人誤以為股神快破產了。如今蘋果市值突然像乘上了火箭一樣暴漲,讓目前超4成倉持有蘋果的巴菲特也「翻了身」,按照蘋果當前的市值,巴菲特今年已靠蘋果爆賺近3000億元。蘋果為股神正了名,這下不會再有人認為巴菲特投資蘋果是最愚蠢的決定了。
G. 蘋果股票在7月31日為什麼大漲
7月31日,蘋果公司股價大漲逾10%創歷史新高,使其市值達到1.82萬億美元,超過沙特阿美石油公司的市值,重新奪回市值全球第一的位置。此前,蘋果公司公布了其大超市場預期的財報業績。
7月30日,蘋果公司公布了最新的季度業績。財報顯示,蘋果公司第二季度凈營收為596.85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538.09億美元增長11%,凈利潤為112.53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00.44億美元增長12%,均超出分析師預期。此外,公司第二季度大中華區凈營收為93.29億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為91.57億美元,同比增長2%。
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表示,二季度產品和服務均出現兩位數增長,每個地區的業務都實現了增長,這些促成二季度業績創下紀錄。同時,居家辦公趨勢刺激了台式和平板電腦的銷量,公司這兩個板塊的業績均有望提升。庫克同時指出,iPhone產品銷量在二季度重現增長。
H. 蘋果股票評級為何再遭罕見下調
1月17日,華爾街的一家分析機構預測稱,蘋果iPhone今年的表現將令人失望,為此,該分析機構下調了蘋果股票評級,這也是蘋果股票評級再度遭遇罕見下調。
這家分析機構就是Longbow Research。今天,Longbow Research將蘋果股票評級從「買入」級下調至「中性」級,理由是蘋果2018財年iPhone出貨量將低於此前的預期。
為此,哈里森將蘋果2018財年iPhone出貨量預期從此前的2.48億部下調至2.33億部,略低於華爾街分析師平均預期的2.39億部。
受哈里森報告的影響,蘋果股價在周三美國股市盤前交易中一度下跌0.3%。
蘋果上一次被分析機構下調股票評級發生在去年12月19日,當時,市場研究機構野村極訊(Nomura Instinet)將蘋果股票評級從「買入」級下調至「中性」級,理由是蘋果公司的高估值與此前的iPhone周期相比過高。
I. 美國蘋果股市一直都在上升的原因
近年來,蘋果公司(AAPL)的 iPhone、iPad和Mac電腦的銷售趨勢已經轉為負面,失去了增長動力。然而,服務部門在過去幾年裡增長了20%,這為蘋果帶來了收入。我們相信服務是蘋果的未來,因為它們有可能被全世界15億蘋果設備廣泛採用。此外,從長遠來看,蘋果的服務收入預計將以15%左右的速度增長。這種收入增長,再加上服務業務的高利潤率,將確保蘋果的每股自由現金流繼續增長。
在今天的文章中,我們將分析蘋果的服務部門,並在獨立的基礎上確定服務業務的內在價值。
在蘋果,服務正變得越來越重要
我們已經討論了服務和可穿戴設備是如何拯救了蘋果公司的。不過,讓我們來回顧一下蘋果的營收趨勢,以理解為什麼服務部門對蘋果的命運變得至關重要。
隨著iPhone、iPad和Mac銷量的下降,蘋果的收入結構正在發生轉變。在上個季度,服務業貢獻了約23%的總收入,高於LTM(過去12個月的財務業績)的約19%。我們認為,從長遠來看,蘋果會成為一家以服務為中心的公司,它的大部分收入可能來自服務部門。
因此,使用保守的估計,我們發現蘋果的服務業務價值約為每股138.71美元。現在,這就是為什麼蘋果的股票一直在上漲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