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國美股權之爭 始末
國美控權之爭的始末
2006年7月
國美收購陳曉的「永樂」,家電業「老大」和「老三」的結合,讓陳曉和黃光裕走到一起,陳曉擔任「新國美」總裁。黃光裕曾公開說,再也找不到更合適的總裁人選。
2008年底~2009年初
黃光裕因經濟犯罪被調查,陳曉被推至前台,才開始有了實權。但由於黃光裕案的不明朗,陳曉本人及國美管理團隊,依然保持著對黃光裕的敬畏。
不過,黃光裕被羈押之後,多次給國美管理層發出指令,通過強調其個人在國美的地位,要求國美採取有利其個人和減輕其罪責判罰的措施。但方案沒有被採納。
2009年6月
陳曉成功引入貝恩資本,救了國美卻傷了黃光裕。一位知情人士說,即便當時二人有矛盾,也沒公開化,引入貝恩,是黃、陳二人決裂的直接誘因。
2009年7月
包括陳曉在內,105位國美管理層獲得總計3.83億股的股票期權。黃光裕得知後對董事會很不滿,並要求取消激勵機制,但沒有被採納。
2010年5月
在國美股東大會上,黃光裕連續五項否決票,否決委任貝恩投資董事總經理竺稼等三人為非執行董事的議案,但遭到董事會否決。矛盾至此公開化。
2010年8月4日,黃光裕一封要求召開股東大會罷免陳曉等職位的函件,正式拉開國美控制權之爭的大幕。
2010年8月
黃光裕獨資擁有的 Shinning Crown向國美電器發函要求召開股東大會並撤銷陳曉、孫一丁的職務。時隔一日,國美董事局就駁回了黃光裕這一要求,並且向香港特別行政區高等法院提起訴訟,控告黃光裕在2008年一月二月前後的違規行為。事情發展至此,「黃陳」兩人已正式決裂,再無挽回餘地可言。
2010年9月28日
國美特別股東大會在香港銅鑼灣富豪香港酒店舉行。
國美大股東黃光裕方罷免陳曉董事會主席動議未獲通過,黃光裕胞妹黃燕虹及私人律師鄒曉春未能當選執行董事,陳曉將繼續掌舵國美。
㈡ 國美股權與控制權之爭的格局改變
美國私募股權公司貝恩資本(Bain Capital LLC)將所持國美電器控股有限公司(GOME Electrical Appliances Holdings Ltd.)的股權增至10%,稀釋了身陷囹圄、力爭控制公司的國美創始人黃光裕所持的股權。 據國美周三向香港交易所(Hong Kong Stock Exchange)提交的報告顯示,貝恩通過將所持的國美電器債券轉換為股票,從而增加了持股比例。此舉令黃光裕的持股比例35.98%降至32.47%,黃光裕於1987年創建國美。
貝恩提高所持股權比例,正值黃光裕要求召開股東大會之際,他希望藉此罷免國美現任董事會主席陳曉,並阻止國美通過動用增發20%股份的權利來進一步稀釋他手中的股權。
貝恩將在9月28日國美股東大會上對上述兩個議題投票。
因賄賂和貪污罪被判入獄14年、現正在服刑的黃光裕威脅稱,如若不能贏得國美股東的支持,他將終止國美與其名下數百家門店之間的託管協議。
不過黃光裕也表示,可能會將其私有門店賣給國美換得股權,以增加對國美的股權持有比例。根據港交所的程序規則,黃光裕需要贏得投票股東中的絕對多數票才能罷免陳曉。
已有好幾家代表國美股東的顧問公司公開聲稱支持陳曉,他在去年年初黃光裕被捕之後穩住了國美電器的經營。風險管理機構RiskMetrics Group Inc.旗下的ISS周二說,相比黃光裕讓其妹替代陳曉的要求,它更支持國美現任管理層。
國美股價收盤報2.30港元(合30美分),今年已累計下跌22%。
表:黃光裕、陳曉、貝恩、蘇寧在國美控制權事件中綜合情況一覽表 主要目標 主要競爭策略 優勢 問題 黃光裕 重新控制董事局,具體包括:1、取消董事局一般增發授權
2、董事局派駐代表自己利益的董事
3、陳曉離職 1、二級市場增持股票
2、爭取輿論同情和道義支持
3、收回372家非上市門店
4、收回國美品牌
5、游說投資者
6、承諾普惠制股權激勵
7、打出民族牌 1、資金實力
2、輿論支持
3、創始人特殊地位
4、妻子杜鵑獲得釋放 1、組織鬆散,缺乏訓練有素的團隊
2、公關管理
3、游說投資者不力
4、推薦董事人員未獲資本市場認可 陳曉 有效控制董事局,具體包括:1、增發新股稀釋黃光裕股權2、動用各種手段去黃化 1、股權激勵綁定核心管理層
2、游說投資者
3、通過專業公關公司引導、控制媒體新聞 1、國美專業而有效率的組織
2、盟友貝恩的支持
3、豐富的行業經驗和專業才能
4、部分管理層的支持 1、被輿論從私慾和道德層面批判
2、被視為國美長期發展不穩定因素
3、領導和管理能力被懷疑,近年經營業績不夠認同,戰略上搖擺
4、策略失誤(如推動去黃化、放言「黃光裕政治生命已結束」、「魚死網不破」等狠話使自己變得被動) 貝恩 中長期賺取投資厚利,具體包括:1、控制國美董事局2、通過增發等方式低成本獲得國美股權3、用海外先進的零售管理經驗和工具方法改造國美 通過良好的投資者關系影響機構投資者投票 良好的投資者關系 資本本性表現過於強烈,給公眾留下較多負面印象 蘇寧 利用國美內戰的戰略機遇加速發展,謀求行業龍頭地位。 1、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2、隔岸觀火,超脫事外,不參與是非之爭
3、埋頭苦幹,彎道超車 1、加速開店
2、內部實施普惠制股權激勵 無明顯失誤。 該內容摘自原國美電器決策委員會發展戰略研究室主任兼經營管理研究室主任,現任江蘇新日電動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胡剛發表在《管理學家》雜志上的文章《國美大爭下的中國公司治理啟示》
㈢ 今天看了一下國美電器股價才一塊多,怎麼這么低,原因是什麼啊是不是有什麼重大事件影響了它的價格。
什麼都不是說啊,上市公司的凈利潤少了,每股收益自然也會降下來,下附件一圖表,可以清楚的理解國美電器為何下跌
希望可以幫到你!
㈣ 黃光裕什麼時間出的獄
判刑14年,黃光裕應該是在2024年才出獄。
2008年,黃光裕被判處14年有期徒刑,之後他提出上訴,2012年10月,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將他的刑期減為10個月。2015年12月14日,最終判決是12年零2個月,遠少於14年。這將在2021年2月左右,但可能會因為表現良好而減少,並提前釋放。
原本黃光裕因非法經營罪、內幕交易罪和單位行賄罪被判處14年,但因表現良好,多次減刑。黃光裕在監獄中,多次獲得監獄改造積極分子,獲得了減刑的機會,減刑後,其應執行刑期至2021年2月26日。
每次傳出黃光裕提前出獄一事,國美相關股價都會出現飆升現象。盡管早在2017年,他監獄的消息傳播,股市上漲了好幾天因為這個,但並沒有真正實現,僅僅六個月前,6月24日,2020年,法院新聞黃想出獄。這次是假釋,所以將會有幾個月的測試期間,在今年2月16日2021年因此,國美也採取了幾項非常大的行動。
第一,出售越秀城房地產,獲得40億元資金。二是調整部分國美高層管理人員,特別是前貝爾工廠副總裁出任國美在線CEO。三是ST Mei Xun開展殼保護運動,京東和拼多多開始購買國美股票。最新的民營榜單在2020年還可以看到國美的收入比前一年增加了400億,可以說實力仍在。
拓展資料
2008年,國美著名企業家黃光裕因操縱股價被判入獄,2010年被判入獄14年。黃光裕是國美電器的創始人,價值數十億,是中國首富之一,在全國各地有國美電器連鎖店,在那個時候,國美是中國最大的零售巨頭,黃光裕曾以200億的價格佔領胡潤財富榜的39歲,但在2010年,2010年5月,他因操縱股票罪被判14年監禁,並被沒收2億美元。
㈤ 國美老總黃光裕入獄11年,背後3個女人掌權,他近況如何呢
俗話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人生正如文學巨匠季羨林先生所說的那樣:「有深山大澤,也有平坡宜人,有杏花春雨,也有塞北秋風,有山重水復更有柳暗花明」。而商場之上也不例外,俗話說商場如戰場,競爭劇烈的商場之上也常常有著爾虞我詐的狀況。其中為了可以在商場的競爭中為了聳立不倒,則需求過人的才能與膽識。曾經身為國美的老總由於立功而入獄十一年,但為何在這十多年裡,國美照舊聳立不倒?這其中終究有著怎樣的故事?黃光裕1969年5月9日出生於廣東省潮陽市,從小家庭並不富有的家庭隨著黃光裕的出生可謂是雪上加霜。由於父親黃昌義年少來到鳳壺村後,選擇入贅曾家,娶曾嬋貞,爾後二人便結婚生下黃光裕在內的兄妹四人。
黃光裕由於本人表現良好,得到了提早出獄的資歷,不只如此,黃光裕也得以重回到公司的管理應中。而在今年2021年4月7日,19:00—20:30,國美舉行了全球投資人電話會議,而作為公司開創人的黃光裕也列席了該會議,在此次會議里 ,黃光裕稱本人有自信心將公司重新回到輝煌。關於黃光裕來說,在本人最需求協助的時分,是這三個女人讓本人一手興辦起來的國美公司並沒有因而而消逝,也正是她們,成為了本人剛強的靠山。
㈥ 有消息稱國美拖欠貨款逾8千萬,惠而浦宣布終止合作,國內對此作何回應
4月26日零晨4點25分,國美電器於官博就「拖欠貨款8000萬致惠而浦(600983)停止協作」一事公布申明。聲明稱,國美電器表明,在與惠而浦就戰略合作事項簽署了好幾個《采購合同書》至今,嚴苛按合同約定執行,但惠而浦在彼此協作中遠期未按合同約定對有關花費開展查賬和確定。此次惠而浦明確提出的往來賬,並沒有按合同約定扣除應付我公司的各類借款。到目前為止,惠而浦尚欠付我公司各類花費約1000萬余元,滯銷品瑕疵品超2000萬余元。鑒於此,不會有我公司單方面不予以清算錢款的狀況。
依據財務報表表明,2019年至2021年,惠而浦對國美電器的市場銷售額度先後為1.52億人民幣、9812.11萬余元、7958.41萬元,呈下降的發展趨勢。
㈦ 國美的股票有哪些
國美電器的股票代碼是00493
2004年6月國美電器在香港成功上市。2006年成功收購上海永樂生活家電,2007年12月成功並購北京大中電器之後,成為國內家電連鎖企業中門店數量最多的一家。國美通過加速優化和關閉低效門店,改善門店購物體驗環境。
(7)國美股票最新新聞擴展閱讀:
國美2013年半年報顯示,上市公司部分新增門店35家,關閉門店70家,門店數(含大中電器)達1073家,覆蓋全國250個城市,同時國美還有543家非上市公司,因此國美集團總門店數為1616家。
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證券,根據上交所「證券編碼實施方案」,採用6位數編制方法,前3位數為區別證券品種,具體見下表所列:001×××國債現貨;110×××120×××企業債券;129×××100×××可轉換債券;201×××國債回購;310×××國債期貨;500×××550×××基金;600×××A股;
滬市A股票買賣的代碼是以600、601或603打頭,如:運盛實業:股票代碼是600767。中國國航:股票代碼是601111。應流股份:股票代碼是603308。B股買賣的代碼是以900打頭,如:儀電B股:代碼是900901。
2019年8月27日晚間,國美零售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美或國美零售,股票代碼:00493.HK)發布截止至2019年6月30日止的中期業績報告。
期內,國美零售線上線下交易總額(GMV)721.9億,其中,2月正式推出的社交電商-美店GMV同比增長123%,成為非傳統家電業務增長的排頭兵。
報告顯示,2019年是國美「家·生活」戰略轉型的關鍵期,國美依託互聯網技術,建立國美APP、門店、美店「三端合一」的用戶觸達和用戶運營平台,同時致力於為用戶提供更深度的「智能家庭整體解決方案」,打造國美特色的零售之路。
2020年3月31日晚間,國美零售(股票代碼:00493.HK)發布2019年全年未經審計的業績報告。期內,非傳統家電業務取得明顯增勢,新業務進入規模化復制階段,良好的發展態勢開始在財務報表中體現。
國美方面表示,2020年國美將繼續深耕下沉市場,預計2020年在三至六線市場將再新開2000家店,到2020年底整體縣域店數量達到3000家。
㈧ 國美電器的老總為何抓起來
黃光裕因涉嫌經濟犯罪被抓。
2008年11月27日9點30分,北京市公安局新聞辦證實:黃光裕因涉嫌經濟犯罪,正在接受警方調查。翌日晚,北京市公安局新聞辦證實,北京新恆基董事長黃俊欽、北京中關村董事長許鍾民,涉案被查。
中國證監會通報:發現黃光裕的北京鵬潤投資有重大違法違規嫌疑。2009年1月7日,北京公安局新聞辦證實:黃光裕的妻子杜鵑因涉嫌經濟犯罪,正在接受警方調查。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公安部原部長助理鄭少東、公安部經偵局原副局相懷珠以涉嫌在金融大案中受賄被中紀委「雙規」。
廣東省原政協副主席陳紹基、浙江省原紀委書記王華元、深圳市原市長許宗衡、上海市公安局原副局長朱影等高官先後接受調查。2012年12月24日,北京檢察院宣布:在審查中發現黃光裕等還涉嫌其他犯罪事實。
(8)國美股票最新新聞擴展閱讀:
最高人民法院披露:
2007年4月,中關村上市公司擬與鵬泰公司進行資產置換,黃光裕參與了該項重大資產置換的運作和決策。在該信息公告前,黃光裕決定並指令他人借用龍燕等人的身份證,開立個人股票賬戶並由其直接控制。
2007年4月27日至6月27日間,黃光裕累計購入中關村股票976萬余股,成交額共計人民幣(以下幣種均為人民幣)9310萬余元,賬面收益348萬余元。
2007年7、8月,中關村上市公司擬收購鵬潤控股公司全部股權進行重組。在該信息公告前,黃光裕指使他人以曹楚娟等79人的身份證開立相關個人股票賬戶,並安排被告人杜鵑協助管理以上股票賬戶。
2007年8月13日至9月28日間,黃光裕指使杜薇等人使用上述賬戶累計購入中關村股票1.04億余股,成交額共計13.22億余元,賬面收益3.06億余元。
期間,被告人許鍾民明知黃光裕利用上述內幕信息進行中關村股票交易,仍接受黃光裕的指令,指使許偉銘在廣東借用他人身份證開立個人股票賬戶或直接借用他人股票賬戶,於同年8月13日至9月28日間,累計購入中關村股票3166萬余股,成交額共計4.14億余元,賬面收益9021萬余元。
㈨ 為什麼近期國美股價大跌
一則成立合營公司的通告,讓國美電器又一次捲入漩渦。
9月27日,國美電器宣布與全資的北京鵬澤置業有限公司、北京鵬潤地產控股有限公司成立物業合營公司,之後國美電器股價開始連續三個交易日下跌,累計跌幅高達40%。隨後國美緊急叫停,10月3日,國美電器公布暫停成立合營公司,股價開始趨穩。
隨後,10月13日突然宣布耗資1783萬港元從二級市場回購879.2萬股,當天國美電器股價一度大漲7.35%。
該消息既透露出國美電器延伸產業鏈的意圖,也透露出國美系意欲整合旗下資產的意圖。
無奈的急剎車
國美電器合資組建國美商業地產開發公司的消息公布後,次日國美股價大跌11.36%,第二天再暴跌21.79%,創下逾兩年新低的1.83港元。在內地房地產業不景氣的當下,市場普遍質疑國美的決定。
從之後的暫停一系列動作不難看出,國美管理層對股價大跌是始料未及的。
董事會主席張大中對此解釋稱:「計劃提出的緣由,是為了維持和提升集團的競爭力及盈利能力,獲得合適的零售地點及控制租金開支,以應付中國增長中的消費市場對優質零售空間不斷上升的需求。」
中投顧問零售行業研究員杜岩宏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判定此舉是否明智關鍵是看該項目未來的成長空間,從長遠來看,國美系組建商業地產開發公司具有前瞻性,一來可以結合商貿業務和地產業務,形成產業鏈互動,二來也能夠掌握商業物業資源,獲得增值回報,與此同時還能夠增大企業在商圈中的話語權。 」
出於這一目的,國美原本計劃通過成立物業合營企業,與北京鵬潤、北京國美優勢互補,解決集團對商業地產開發經驗不足的問題,在中國二三線城市創造並獲取更多優質門店資源。
管理層表示,經進一步考慮目前市場狀況,以及有關物業合營企業的多項因素,目前公司已決定暫停該計劃。國美稱未來將綜合多種因素重新評估該計劃,對於如何在二三線城市獲得有優勢門店、倉儲資源,將繼續研究一個令各方滿意的方案。
中投顧問零售行業研究員杜岩宏認為:「暫停成立合資公司確實不代表國美系會徹底放棄地產業務,特別是商業地產業務,這是由未來商貿圈發展趨勢決定的,國美並非不務正業,相反,通過有效整合商貿業務和地產業務將發揮國美系整體優勢。」
國美進退兩難
國美宣布該計劃後,市場似乎並不看好。在記者采訪中,大多數人認為,國美系現在的思路是對的,但投資者卻不買賬。
有人投資者擔心,國美旗下三家公司合營開張商業地產項目會帶來關聯交易利益輸送等問題。瑞銀分析師也認為,在當前的環境下,在中國發展房地產業面臨著很多風險。公告披露短短一周時間內,國美電器市值蒸發近四成,足以說明問題。
在內地房地產業不景氣的當下,市場普遍質疑國美系的決定。瑞信更以企業管治憂慮不斷上升為由,下調國美電器2011年~2013年盈利預測的10%~15%,評級降至「中性」,目標價大幅削減42%至2.5港元/股。
市場人士認為,黃氏家族開始整合梳理旗下資產的舉動 注重核心業務家電零售,地產業為家電業服務。
國美電器董事長張大中表示:是為了維持和提升集團的競爭力及盈利能力,獲得合適的零售地點及控制租金開支,以應付中國增長中的消費市場對優質零售空間不斷上升的需求。
「從國美電器為合營公司第一大股東就可以看出,合營公司是在為國美電器量身定做」。國美電器企業發展與投資者關系部副經理盧江接受采訪時候表示。
「實際上就是產業鏈的延伸。」對此,國美有關人士如此評價。
原因無他,家電賣場的競爭已走向提供消費體驗和完善周邊配套的競爭。
中投顧問零售行業研究員杜岩宏在接受采訪時候也認為:「國美投資地產屬於非主營業務,而投資者更希望其主營業務出彩,擔心地產業務會削弱其主營業務競爭力,加上當前房產調控效應顯現,房地產市場低迷,而投資地產業務需要大量資金,且回收周期長,這不免使投資者出現擔憂情緒。國美雖然堅信其投資戰略的可行性,但是不得不考慮投資者的擔憂和由此帶來的市場悲觀預期,這使國美陷入兩難境地。」
對於市場反應,正略鈞策管理咨詢合夥人袁偉認為,除去投資者害怕關聯交易的因素,就商業地產而言,由於商業地產投資大,回收周期長,投資商業地產必然會佔用國美電器的現金流,反而會影響短期國美電器在二三線城市擴張的速度,影響短期業績。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國美電器宣布暫停成立物業公司的方案後,公司第三大股東摩根大通再次選擇了低位增持,其持股比例從5.12%上升到5.49%。
由於摩根大通增持和國美電器回購,雖然投資機構瑞銀將國美電器的目標股價從4.3港元下調到3.6港元,但是依然維持了其買入的評級。
中投顧問零售行業研究員杜岩宏最後表示:「摩根大通選擇增持表明其看好國美未來的發展,即使在國美股價下調時,不少投資機構仍給與國美買入評級,可見其成長性較好的情況未因成立合資公司的事件而改變。」
但帕勒咨詢資深董事羅清啟接受記者采訪時候指出:「為了獲得優質的店址,之前蘇寧電器(拓展選址信息)和百思買在上海等一二線城市都有自購物業,而蘇寧也在全國多個城市建設商業地產項目,這些投資都是相對獨立的,而且在地產調整中蘇寧也放緩了物業投資的計劃。」其言下之意似乎可以分拆處理,並無必要把上市公司拖入其中,此舉似乎並非明智之舉。
㈩ 為何國美的股價暴跌
我國股市暴漲暴跌這種情況的出現,首先一定是大量資金運作所造成的,而資金不會無意義無理由的去這樣操作一隻股票,也就是莊家一定是有信息優勢,技術優勢的,他們甚至可以提前了解政策走向,上市公司業績,還有一些重大的利空或利好消息,所以他們提前進入,消息一公開,他們便可以通過資金的運作致使某個股票暴漲暴跌,當然這只是一部分情況。中國股市受政策,政府幹預較海外市場比較大,所以往往某些重大的政策變動,就可以影響許多人對股市的看空或看多,如印花稅的調整(這甚至是牛熊的分界線)。如果大部分人對後市看空,資金大量流出股市,暴跌就不可避免了,反之亦然。所以造成漲跌的直接原因肯定是資金的流入和流出。
另外中國市場不是不適合做長期投資,只是短線相對於長線獲利速度更快,甚至更多。而海外市場已經成熟,股價基本能夠反映出其價值。當價值和價格相等或者接近時,就很難獲利了,所以巴菲特這種價值投資者,都是發覺潛力公司,早期投資,在公司壯大後,即可獲得巨大利潤。但是這需要非常敏銳的嗅覺,和超前的眼光。再看中國股市一個股票,特別是小盤股,控盤所需要的資金不是非常大,所以很容易出現游資借消息或者題材爆炒然後獲利了結的情況,如前幾個月的物聯網,短期暴漲,就是幾個個人或是私募基金聯手借題材爆炒的情況。
海外市場如美國,英國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了,首先他們的制度完善,投機者無利可圖,或者利潤太少,所以這些導致股市動盪的資金都去了新興市場。再次,海外投資者很多不是靠高賣高賣掙差價,有些擁有大資金的人會投資一些業績很好,且非常穩定的公司靠分紅利獲得利益,所以操作的少了,個股的震盪就不會太大。當然這也不是全部的個股都如此,如果有重大的利空或利好消息該暴漲還暴漲該暴跌還暴跌,不過國外沒有漲跌幅限制,很多時候是可以一次漲到位,或者跌到位的,例如,國美的總裁黃光裕被捕消息公布後1天內香港上市的國美從幾十跌到十幾,比中國的動盪也大的多。
個人意見,如果有不對的地方大家包涵。希望對你有幫助,沒有整理,想到哪就寫到哪了,就當給你開闊下思路找點素材了。畢竟都當過學生,知道寫論文的難~~~